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

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范文1

我国已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若将其中某一单项技术拆分应用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结果是花大钱办小事,得不偿失。

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

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

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企业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研究。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方法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分析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经济内容。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会计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总结,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规律,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

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

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范文2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责任制,主线是预算管理

我国已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若将其中某一单项技术拆分应用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结果是花大钱办小事,得不偿失。

管理会计不是一门纯粹的管理技术,而是一种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机制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管理讲究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从这三方面着手的。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在企业管理中,一切预测活动是为决策分析服务的,决策分析的结果就是确定下一步行动目标。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确定后,必须按照管理的频率将各类预算进一步分解为月度预算或旬度预算,配之以分级核算、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按月或按旬反映实际经营管理结果。

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产品预算、分客户预算、分货币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这就是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无论是分级预算管理、分部门预算管理,还是分客户预算管理、分产品预算管理,其核心都是责任的落实与管理。分级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部门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客户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客户经理(个人、组、处),分产品预算管理的责任人是每种产品的经营管理者(小组、处室、部门)等等。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预算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是企业控制管理的标准,是企业评价与考核业绩好坏的尺度。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和分货币管理

推行管理会计应以引入一项管理机制为认识上的先导。同样,推行管理会计下的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是这一管理机制下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还是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按管理级次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按级次进行预算控制,按级次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按部门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按部门进行预算控制、按部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按产品进行预算控制、按产品进行分析并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分产品管理的探索,但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难点很多,其中许多概念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商业银行“产品”概念,把工商企业的产品概念、产品成本概念、成本核算方法和产品管理方法,如何借鉴到商业银行等等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存款”、“贷款”、“结算”定义为金融产品,这种观念对不对,需要研究。我个人认为,“存款”、“贷款”、“结算”不具备产品的基本特征。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按重点客户进行预算控制,按重点客户进行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按币种进行预算控制、按币种进行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的起点是预算目标的确定,而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是银行总预算下按照不同管理要求进行的分预算,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二是分级预算、分部门预算、分客户预算、分产品预算、分货币预算与总预算之间,以及各种预算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三是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及其与综合管理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综合管理是以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基础的,而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又与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为依托,另一方面各种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就是完成总预算确定的经营管理目标。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有差别的管理,侧重点不同。前文已经论述,各种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确定的分解目标有差别,管理的方法不同,责任确定的主体不同,核算计量的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三、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该渠道是指银行经营产品的营销渠道(Channels),又称分销渠道。前面我们谈的是分部门的管理、分产品的管理、分客户的管理、分货币的管理。但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营销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户进行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叫做有人机构网点;另一类是非面对面营销服务的渠道,包括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CallCenter)营销渠道、手机银行(Wap)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传统的银行营销渠道是通过单一营销渠道棗有人机构网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银行的营销渠道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是,商业银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是要投入巨额资金的,而建造每一种营销渠道的目的是增强银行整体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营销渠道管理。首先要确定每一种营销渠道的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分渠道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分渠道的预算编制体系、核算体系、控制与分析体系;最后要建立分渠道的评价与考核体系。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有管理差别的关系。

四、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按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是人们对会计核算特征的常规认识,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时,一些人对会计科目产生怀疑,进而又对会计核算产生怀疑,认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没了,会计核算也不存在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进入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并没有消失,会计核算依然存在,会计核算已从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而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在以手工核算为主的落后时代,会计核算仅采取一种分类标准,即经济内容。所以说,传统的会计科目定义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而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其他标准的分类反映,由于核算手段跟不上,则通过统计来完成。但是,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实现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时代,会计科目可以实现多重分类。随着电算化的应用与完善,核算已跳出一维空间,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已不再局限于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已扩展到按部门分类、按产品分类、按客户分类、按货币分类、按区域分类、按行业分类、按期限分类、按风险分类。人们对会计科目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标准上,要与时俱进。同时,会计核算也不再局限于按照经济内容分类标准进行的财务会计核算,它已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事后反映,发展到对企业经营活动按照管理需要设定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的事后反映。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财务会计核算、按部门分类的分部门会计核算、按产品分类的分产品会计核算、按客户分类的分客户会计核算、按货币分类的分货币会计核算、按区域分类的分区域会计核算、按行业分类的分行业会计核算、按期限分类的分期限会计核算、按风险分类的分风险会计核算,等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条件上,都已实现会计科目从一维分类到多维分类的飞跃、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到多维核算的飞跃,这一飞跃值得理论界及时总结,更值得实务界抢抓战机。

五、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实务中有一项重要的逻辑关系,即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它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全部内容。在这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这一逻辑顺序不能倒过来,不能在没有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模式、控制方式、考核和分析体系的情况下,先行建立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核算体系,这样违反了管理会计的基本规律,这样做投入大,收益小。

这里还需指出,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务上是有害的。

六、内部资金价格在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在推行管理会计时,会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也可以称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内部资金价格有两个范畴,一是在一个法人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二是在一个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价格。这里讨论的是前者。

(一)内部资金价格的重要作用

1.内部资金价格是定价的依据。如信贷部门发放贷款,其定价不得低于从“内部资金市场”取得资金的价格;又如存款部门吸收存款的价格,不得高于“卖”到“内部资金市场”的价格。

2.内部资金价格是衡量内部机构业绩的“跷跷板”。如内部资金定价高,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相反,如内部资金定价低,存款部门的业绩会受损,但贷款部门的业绩会受益。

3.内部资金价格是实施银行经营战略的工具。内部资金价格同样具有杠杆作用,用以引导资金的流向,是银行贯彻经营战略的工具之一。

4.内部资金价格是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例如存款部门将存款“卖”到“内部资金市场”时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利率缺口、期限缺口问题;又如信贷部门从“内部资金市场”买入资金发放贷款,也存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利率不匹配、期限不匹配等问题。这些内部资金交易的过程既可以进行量化缺口风险的工作,也可以进行缺口风险的转移和控制工作。

上述四点列举了内部资金价格的作用,然而内部资金价格发挥其作用则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也叫做“内部资金池”;二是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

(二)内部资金定价方法

在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有成本法、市价法两类,其表现形式又有低进高出、平进平出和高进低出三种交易方式:

1.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低进高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低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高于基准价格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将部分利润强行留在内部资金池,侵占了资金供应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的部分业绩,容易挫伤各部门的积极性。

2.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平进平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基准价格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也是以同样的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不存在内部资金池截留利润问题,但这种单一价格定价的合理性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

3.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下的高进低出定价,是指资金供给部门和资金剩余部门以高于基准价格强行将资金“卖”给内部资金池,资金使用部门从内部资金池“买”资金用款时是以低于基准价格定价交易的。这种定价交易方式是通过内部资金池向内部各经营管理部门让利,内部资金池每年都有“政策性”亏损,是一种扩张型战略取向的定价交易选择。

在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下,内部资金的定价都是通过内部各经营管理单位(部门)与内部资金市场实际交易完成的,内部资金价格随着期限、风险、外部市场价格、经营战略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内部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不仅包括实有资金的交易品种,而且包括衍生金融交易品种。

(三)内部资金定价的步骤和原则

内部资金价格在推广、应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广泛和重要的,然而定价的方式和实现的形式也是多样和复杂的。我认为,要解决内部资金价格问题,首先,要确定是选择“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还是选择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组织架构和机构设置问题,涉及到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而且常常被忽视。应该说,上述两种交易形式各有优缺点,银行要结合经营战略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实体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内部资金价格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实现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风险量化和缺口风险转移的功能,而“虚拟的内部资金市场”交易形式则无法实现这些功能。

其次,在确定的交易方式下研究内部资金定价问题。概括起来,内部资金定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定价要有依据。要么以成本为依据,要么以市场为依据,要么以经营管理战略为依据,不能靠拍脑袋定价。

2.定价政策要有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调整。

3.定价政策要透明。因为定价政策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利益,关系到各责任主体的经营管理决策。

4.定价要公平。尽量避免因价格的不公平导致一些责任主体享有政策上的收益,而另一些责任主体被迫担负政策上的损失,从而挫伤各责任主体的积极性。

七、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包括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体系,同下),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基础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是推行管理会计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一)商业银行的成本概念

对于成本,人们并不陌生。一般认为成本就是费用,就是业务费用加人事费用,控制成本就是控制业务费用和人事费用。而成本的概念更是五花八门,有认为是利息支出和手续费支出,也有认为再加上折旧,还有认为是全部支出,等等。上述认识都是错误的,错误的认识会影响科学管理机制的应用效果。

实际上,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成本则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将费用对象化到部门上时就是部门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产品上时就是产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客户上时就是客户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货币上时就是货币成本;将费用对象化到营销渠道上时就是营销渠道成本。谈成本,一定要有对象化的目标,不能泛泛而论,商业银行在研究、分析和推行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工作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是会计工作的一项法则,不能违背。只有在确定了分部门管理体制之后,才能着手搭建分部门成本核算体系。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渠道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也是这个道理。

(二)要认真、严肃地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之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商业银行在建设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时,需要认真地学习、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在借鉴工商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方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1.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问题。

会计上有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完全成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全部费用;变动成本则是指生产经营产品或提供服务所消耗人财物的部分费用,是指在相关范围内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进行正相关变动的费用;在相关范围内不随生产、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叫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完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提出变动成本的概念,意义在于经营管理决策需要边际利润(价格-变动成本)的分析与管理。同样,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不能缺少边际利润的管理理念。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设计、搭建成本核算体系时,要考虑经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完全成本核算体系,这是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在完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变动成本核算体系。

2.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问题。

对于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规则来说,企业直接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将这些费用分摊到各项产品和劳务的成本中;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不参与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计算,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作为商业银行,成本的核算是否要依循工商企业的做法,将费用首先划分成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然后再对其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成本的计算?我认为,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要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但不能盲从,否则银行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建设会走向“死胡同”。我认为:

(1)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合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工商企业经营的是有形产品,其经营产品的资金流和物资流常常是脱节的,而工商企业的收入确认往往与物流挂钩。为了贯彻稳健性原则,会计上把与生产经营产品的物流关联度不太紧密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列入损益,不再进行成本核算。也就是说,对于一家运转着的工业或商业企业,不管它是否生产了产品,也不管它是否销售出去了产品,对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开支的企业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全额列入当期损益表中,避免出现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而已消耗的资金也大量挂在库存产品中,随物流的静止而停放资产负债表的库存商品项下,造成虚盈实亏的问题。但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属于服务行业,不存在经营产品的物流问题,商业银行的收入确认不与物流挂钩,因此期间费用的划分不适用商业银行。

(2)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来直接核算成本的设想是行不通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这是建立成本核算体系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在商业银行进行成本核算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一套账务处理体系,在通过记录经营事项的借贷会计分录的同时,便可核算出部门成本、产品成本、客户成本等?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直接费用可以通过会计分录的账务处理在配加部门码、产品码、客户码、货币码的情况下,将费用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项下,但间接费用不可能通过会计分录完成成本归集的过程,因为间接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在不同的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摊,而且分摊的结果也不可能再通过会计分录将间接费用记录在各成本对象项下,而是通过成本计算的系统方法、通过编制成本计算表、通过编制部门损益表、产品损益表、客户损益表等工作来完成。

(3)建议的工作方向。对于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将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三类是无意义的,仅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可,并且按照“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费用通过合理的分配比例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费用划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来计算部门、产品、客户等对象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也是有意义的。

3.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问题。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品种法是以某一种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法是以某一批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成本的计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手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如何根据银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企业的成本计算方法,建立银行的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在设计商业银行成本计算与核算体系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一是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在商业银行的适用性。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这些产生于工商企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否结合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引用到分部门成本核算、分产品成本核算、分客户成本核算、分货币成本核算、分营销渠道成本核算中?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必须具体结合每种管理体制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加以确定。二是每一种管理体制下(指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分营销渠道管理),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商业银行在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工作中,不能仅将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为其内部各种管理体制下成本计算的惟一方法。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其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决定了它所对应的成本计算方法。同理,分产品、分客户、分营销渠道的管理体制都对应各自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使在一种管理体制下,由于金融产品经营特点的不同和管理要求的差别,也可能对应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八、推行管理会计不能违背的几条原则

(一)主体框架不可拆分原则

如上所述,管理会计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以责任制为核心,以预算、控制、考核为主线,以核算为基础,构成管理会计的主体框架。在此框架内,责任主体的落实、全面预算的确定、核算反映、差异分析与适时的控制、绩效的考核,一环扣一环,环与环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可拆分,不可倒置,不可“缺斤少两”,否则,将破坏管理会计作为一项科学管理机制的功效。

(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责任随着责任主体的确定而落实到各个经营管理的责任中心。在分部门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责任中心;在分产品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产品营销的部门、处室、科组或团队为责任中心;在分客户管理体制下,是以企业内部各客户经理、客户营销服务处室或客户营销团队为责任中心等。这些责任中心在充分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承担与其经营管理决策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并且配套与其承担责任相对等的利益机制。责权利结合是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遵守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

(三)责任认定的可控性原则

由于各责任中心的业绩与其责任主体相关人员的利益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对其业绩的考核评价必须遵循可控性原则。这是因为一个责任中心若不能控制其可实现的收入或控制其可发生的费用,也就无法合理地反映其真正的业绩,从而也就无法合理地评价与考核其业绩。一般情况下,银行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总体上来看都是可控的,但对于每个责任中心来说,并不都是可控的,管理会计要求将这些收入和费用,通过“直接收入与费用直接确认,间接收入与费用分配确认”方式,分解到各可给予其控制的责任中心。为此在设计和运行分部门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体制和分营销渠道管理体制时,须考虑如下内容:

1.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编制与确定,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2.配合各管理体制设计的核算体系,收入的核算和费用的核算要注意可控性原则。

3.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必须注意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中心不可能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采取调控措施。

4.对责任中心的分析、评价和考核,一定要贯彻可控性原则,否则,考核的结果就不合理、不公正,会挫伤各责任人的积极性。对于因不可控因素所影响的责任中心业绩,考核时一定要予以扣除,只有可控的收入或费用,才是责任中心真正的业绩。

(四)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的原则

管理会计以责任主体落实为起点,以业绩考核为落脚点,而且在进行业绩考核时,必须区分责任中心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不能简单将责任中心的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划等号。举一个例子,一个能力较强的零售业务经理花费同等的努力,在北京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与在青海分行零售业务部门创造的利润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在创造同等的利润情况下,所付出的努力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所处的区域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业绩考核时,一定要区分责任中心的业绩和责任中心责任人的业绩,这对于一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或全球的商业银行而言,尤为重要。不能对处于不同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性质的责任中心(如所有一级分行的公司业务部门),实施同一指标值下的利益挂钩考核。在区分责任中心业绩与责任中心责任人业绩方面,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同等能力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后,应该取得同等的利益。

(五)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相分离原则

从会计学科分类上,管理会计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经营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核算会计的实质是“观念的总结”,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事后反映,如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生产经营的结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会计的管理循环中,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是管理循环中相互连接的链条,不可分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考虑,两者必须分离,因为管理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按照《会计法》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和财物保管分离,并相互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内控失衡问题,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落实内部控制要求,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是推行管理会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的另一个好处是,强化专业化管理。管理会计专司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将责任的落实工作、预算的编审与分解工作、差异分析与控制工作、业绩考核和分析工作抓细抓实抓精;核算会计专司事后的反映工作,不仅仅要做好综合核算工作,更要按照分部门管理、分产品管理、分客户管理、分货币管理和分营销渠道管理的要求,组织分部门核算、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分货币核算和分营销渠道核算工作,做到每种专项核算既要如实、客观,又要及时、完整,充分发挥核算工作应有的基础管理功能。否则,会计工作就会顾前不顾后,或者顾后不顾前,管理控制工作抓不上去,核算工作也无精力抓实、抓细、抓到位。

(六)效益原则

应用与推广管理会计工作要遵循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包含两个内容:

1.推行管理会计的目的是促进效益的提高。不是为推行管理会计而推行管理会计,也不是仅仅为加强内部管理而推行管理会计,应该是为了促进业务发展提高效益而推行管理会计,为了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推广管理会计。

2.机制的选择要有成本与效益的分析。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机制,机制不是万能的,每一种机制都有它的优缺点、适用环境和适用条件,而且一种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是有成本的。因此推行管理会计之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要研究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所要花费的成本,要研究新机制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的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要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如果效益大于成本,则可行;如果成本大于效益,需要三思而抉择。

(七)组织保障原则

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范文3

“思想文化——政策制度——组织行为”的合规风险管理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并开始在我行经营管理实践中发挥功能,功能发挥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和修正上述框架的过程。我们已经认识到:健全而又灵活的合规功能是银行从事业务的基本前提,合规的功能除了体现在战略层面外,还能广泛应用于日常业务运作的协助、顾问和监控;此外驱动合规功能发挥的因素还有银行产品的复杂化和业务间的不断交叉,这些都使得合规管理的功能更加重要也更加复杂。

在我行的探索和实践中,合规风险管理初步发挥了以下功能:

(一)确保法律、规则和准则得到遵守的功能。只有遵守法律、规则和准则,才能避免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以及随之而来的声誉损失。不仅如此,法律、规则和准则本身对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内在规律的描述和总结,有其内在科学性。自觉学习、运用和遵守上述规则,有利于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避免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同时,提高驾驭风险的能力。但“术业有专攻”,银行高级管理层、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不可能像法律、合规风险管理人员一样对法律、规则和准则有全面深刻的把握,他们既有可能判断失误,过失违规;也有可能裹足不前,错失良机。这就需要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对法律、规则和准则进行跟踪和解读,明晰尺度,并最终将其“翻译”成为极具操作性的规程和手册,为建立长效的遵章守制机制奠定基础。此外,合规风险管理部门还通过积极揭示合规风险成为决策时的重要参谋,并促使管理层在决策时主动在监管要求、合规以及商业利益问寻求到均衡,以将违规风险降至最低。

(二)整合流程,促进业务发展的功能。如同刘明康主席在首届合规年会上指出的“当前几乎所有中资银行的业务流程都存在重大弊端,仍只是部门银行,而不是流程银行”,我行正试图以合规为契机,整合流程,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为此,总行合规部负责对重要规章的审查,以及规章执行后的评价等,以确保不同部门颁布的规章能和谐统一,能够对同一业务有相同的规定,而不是相互矛盾使基层无所适从;我行还在规章制定中贯彻“问责制”原则,使行内规章符合法律上的逻辑规范。此外,合规部还积极介入部室职责划分和全行授权管理,积极创建“权责明确,衔接紧密,授权控权相统一”为特征的总行部室内部以及总行与分支行之间的关系。

“合规创造价值”的途径在于嵌入业务促发展。合规要敢于说“不”,但是合规不能只说“不”,如果一项业务只是某一点上存在不合规,不能因此就否认整个业务的可行性,应该力图将合规升华成为一种存在可能性的艺术,既“挑刺”,更要“拔刺”,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优化方案。只有这样,合规的价值才能体现,合规的功能才能发挥,合规部门才能得到全行的尊重。合规文化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良好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功能。合规是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必要内核,合规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也是良好企业文化培育和形成过程。银行经营应当注重稳健和操守;既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不能“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成王败寇”或者“一俊遮百丑”;可以倡导“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但是决不能“用发展来掩盖问题”。

合规就是使银行经营管理符合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过程,法律、规则和准则虽然属于技术性法规,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内在规律的描述和总结,但在其背后同样也蕴藏着公平、正义和诚信的理念,对其遵守的过程,就是实践这些理念的过程。一家合规的商业银行必然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而不合规的银行,企业文化必定是错位和扭曲的。

(四)监管接口的功能。**农商银行成立合规部门,实施合规管理不仅有源于自身的强烈需求,也是顺应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合规的监管接口功能主要是通过银行内部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来实现的。一是合规部门负责对监管部门下发的监管文件等进行阐释,并从专业的合规角度向高级管理层提出有效执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给予员工理解这些文件的指导,并对文件的执行持续跟踪。二是对于监管文件不明之处要求监管部门给予解释,以准确把握监管意图。三是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代表银行参加监管文件的制定过程,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通过“有效互动”,可以有效促进外部监管规则的内部化,实现“主动合规”,同时有利于保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监管规则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主动争取有利于自身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政策。

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农商银行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工作方法;但毕竟合规是一项新生事物,其在“移植”进入银行肌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排斥和吸收,同化与异化的反复。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我行改变原有经营管理习惯以适应合规;也需要合规接纳和“容忍”我行现状,自我修正以实现尽快融入。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能有效地加快这种适应和融入的过程,为此,银行应争取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促使合规不断深入地“嵌入”业务。“嵌入”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程序上嵌入,实现合规对具体业务的全流程控制,重点对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对存在较大隐患的风险点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并向管理层报告和建议;二是人员上融入, 合规部应与其他职能部室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合规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法律法规,还应该掌握业务条线上的工作规程和方法,以期与职能部室和操作人员有相近的知识背景和共同的对话平台;三是树立合规管理的服务意识,合规应以促业务发展为己任,积极为业务部门和操作人员提供合规咨询与帮助,避免合规风险,并为业务和产品创新提供业务支持。

其次,控制合规管理成本,拓宽合规的价值创造途径。合规创造价值,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成本,控制合规成本不是指要减少对合规管理的正常投入和资源支持,而是要减少合规对现有银行管理体制的冲击。正常的合规风险管理应维持对经营者和营销人员雄心壮志的一种制约和平衡,如果不当就有可能挫伤其斗志,从而不利于正常的经营和发展。为此,我们力图向全行干部员工传递一种理念,即好的合规风险管理应对所涉及的业务人员提出正面的建议、顾问和协助;合规风险管理应是一种寻求可能性的艺术,既要敢于说“不”,但又不能只说“不”;同时合规风险管理应该在流程整合与优化具体业务方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建立合规风险的识别和监测体系,明确报告路线。

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范文4

关键词:国有上市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前锋,这其中也包括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引入以及中国化的过程。本文就国有商业银行中上市的三家,即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以下简称三大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进行研究,试图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存在的缺陷,提出未来经济资本管理的规划。

一、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应用的政策推动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有国有信用的隐性支撑,普遍存在资本概念的缺失,并不重视资本管理。200年2月日中国正式加入WO,中国的金融企业开始了同国外优秀金融企业的同台竞争;2004 年2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该办法是根据中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以988 年资本协议的资本计量为基础,从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商业银行必须对资本进行规划和管理;同年6月23日巴塞尔委员会了《新资本协议》,提出了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要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给出了几种监管资本的计量和配置方法;2007年2月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0 年有条件的银行要基本实施新资本协议;为确保200年底新资本协议如期实施,2008年银监会制定了第一批新资本协议实施监管指引,包括《商业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指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专业贷款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5个监管指引。这一系列政策变革推动着新资本协议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实施进程,也促使商业银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外部监管要求构建并不断完善适合自身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经济资本管理框架,力求尽早实现内部经济资本管理框架同外部监管资本管理框架趋同。

二、三大行经济资本管理进程及现状

一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是国内最早推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 该行于2002 年初步建立起经济资本分配办法,但主要是对各分行经济资本的事后计量,不具备资源配置和预算管理功能。2004 年建设银行出台了《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以确定的年度经济资本增长率目标和经济资本回报率目标为年度预算的逻辑起点,据此确定和分配增量经济资本额度,再安排年度业务计划和其他财务收支计划,规定各级行占用经济资本的期望回报率,试图据此硬化约束,推动各级行权衡效益和风险,改善资源配置和经营绩效。2007年建设银行对经济资本的计量实现了由初级的“系数法向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资产波动法转变,并率先推出了行业风险限额管理,从而在经济资本、风险限额两个维度上建立了对资产总量及行业结构进行约束和调整的基本框架。总之,中国建设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范围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个方面,应用的领域包括风险管理、信贷决策、贷款定价、预算计划、绩效考核、市场拓展等方面。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建设银行不断优化违约概率、部分产品风险敞口、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等经济资本关键风险计量要素方法,不断加强经济资本实际占用情况的监控,及时地维护和更新系统中的客户评级、押品价值、集团关系树等信息,确保风险得到客观反映,促进各项业务按照全行战略导向健康发展。一系列措施使得建设银行的风险量化更准确,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行业风险限额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实行行业贷款限额和行业贷款经济资本限额双线控制。

二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于2005年开始计量经济资本,2006年在全行范围内实施经济资本配置方案,建立了以经济资本为主线,统筹考虑风险、收益、规模和成长性,优化资源配置,满足股东投资回报要求和资本覆盖风险要求的经济资本管理策略。该行借鉴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标准法,结合现阶段信息基础和管理现状,通过内部系数法计量信用风险经济资本,通过银监会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经济资本,通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基本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经济资本。该行经济资本管理应用领域包括信贷资源配置、经营计划、费用分配、绩效考核、限额管理、产品定价等。工行的经济资本配置计划是资本充足率控制计划在系统内部的分解,根据一定的分配原则将经济资本在各个风险领域、地区、产品之间的配置和动态监测,同时根据经济资本的实际分配额,通过经济资本总量结构、分配系数和回报系数进行转换,提供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财务收支等计划的参考值。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该行不断制定资本管理制度及配套的经济资本管理办法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资本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升级经济资本计量标准,投产资本管理系统,实现经济资本自动计算和报表展现功能,提升经济资本计量精细化程度、自动化水平及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提高全行资本管理水平、推进全行经济资本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国银行

2004年中国银行引入了经济资本的概念,2005年《中国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办法2005 年版》,2006年中国银行在对境内分行实行经济资本配置管理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经济资本配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境内分行经济资本指标表现的监测、分析和考核。中国银行将经济资本管理同信贷计划管理流程相衔接,经济资本指标考核由指导性过渡到指令性,并成为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三大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共同点

一以巴塞尔资本协议和银监会监管资本要求为基本依据

新巴塞尔协议反映了国际先进银行管理水平,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内的国家和地区纷纷援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相应的调整本国相关的金融法律、政策、措施。2004年2月,我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也借鉴了新巴塞尔协议的精神,从此资本约束和经济资本的理念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三大行从依据监管资本调整内部经济资本开始,逐步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二 将经济资本管理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工具。

三大行不断扩大经济资本的应用领域,力求涵盖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全部风险,力求将经济资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同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同步起来,将经济资本管理同风险管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目前三大行均将经济资本管理纳入银行管理考核体系中

三重视资本约束,同时重视资本回报。通过加大经济资本管理力度,各分行普遍增强了资本回报意识,认识到必须长期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和资本回报,在规模增长的同时要控制风险资产总量的扩张以及业务发展的方向,在承担风险的同时要求足额收益,以满足股东回报要求。资本回报的水平构成了三大行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三大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从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践中可以看出,经济资本管理体系还远远没有成熟,经济资本管理的理念并未深入人心,经济资本在分行的推广不够彻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所依托的模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突出表现在经济资本计量与分配公式远没成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基本上都采用“系数法,可以说还是处于标准法的思想体系时期, 并不能建立高级计量评级模型计量PD、GD, 进而得到非预期损失和经济资本, 因此在精确度方面也是不符合真正的内部评级法要求的。

二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

新巴塞尔协议着重研究了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性风险,我国经济资本所覆盖的也主要是这三类风险,且主要针对的是信用风险,国外银行依据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将经济资本的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利率风险和商业风险例如荷兰银行,为了提升经济资本管理的效果,三大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的范围还有待扩大。并且三大行分行参与经济资本管理的范围有限,建设银行地方性分行仅参与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经济资本管理,工商银行地方性分行未参与经济资本管理,中国银行地方性分行正在准备参与其中,所以经济资本还有待三大行在全辖范围内推广。

三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

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建立符合业务发展实际的风险计量的模型,由于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缺乏风险管理专家、金融计量人才, 而且银行内部关于贷款质量的数据库不系统、不完整,因此就无法直接使用各种计量模型来进行参数估计等,只能采用简单的系数法来计算经济资本,但这也是三大行在技术能力不足,数据积累有限情形下的无奈之策。建设银行虽然建立起了经济资本计量模型,但是由于历史数据的缺乏,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参数的估计准确性不强。

五、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启示

一设立明确的经济资本管理目标

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明确的经济资本发展战略,根据此长远战略制定每年的实施规划,明确实施方法、时间表、子项目、本年重点工作等

二树立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经济资本管理是对全行工作的管理革新,要依靠具体业务部门来实施,商业银行总行要在内部各个层面强化经济资本管理理念,树立经济资本管理文化,让全行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认识到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及其积极意义,让全行员工理解并支持经济资本管理方式,让员工认识到经济资本管理的目的不单是规避风险,而是要依靠先进的风险度量和配置技术,承担那些能够管理好、并能够对其给予充分补偿的风险,从而提高银行股本价值,让股东获得高额的资本回报。

三开发风险计量模型并收集数据

目前商业银行开发的风险计量模型主要是针对公司客户,且模型所依据的参数客户违约概率PD)、债项违约后的损失率GD)获取渠道有待开发。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对已开发的风险计量模型应进行返回检验,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和稳健性,并尽快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尽快开发零售风险暴露的计量模型,提高模型覆盖面。同时模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数据的支持,这里的数据包括重要特征数据、评级历史数据、违约数据,我国商业银行要建立完整、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和相应的数据处理平台,建立违约资产的清收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确保历史观察期内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构建高素质经济资本管理团队

经济资本的管理是一个专业化的体系,经济资本管理水平高低将成为未来考核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这主要依靠人才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应吸收和培养一大批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素质过硬并精通现代银行运营规律的高素质人才,吸收国外经济资本管理经验和教训。

五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是发挥经济资本作用的重要的基础设施,风险计量模型效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高效,没有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再先进的风险评级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我国商业银行要以已经存在的业务、财务、会计及其他管理系统为依托,实现经济资本管理相关的数据仓库和信息系统后续开发,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实现管理目的。

六实现经济资本管理同监管资本要求趋同

近年来银监会不断推动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并且三大行极有可能成为新资本协议在中国的首批实践者,三大行要不断整合内部资源,不断完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尽量达到监管要求,实现内部经济资本管理同外部监管要求趋同,节省资源的同时提高了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敏、李婧,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探析,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 王炯,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经验比较与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

[3] 朱海燕,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经济研究导刊,2009.0

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范文5

关键词:风险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9日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导致其业务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主要是由于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所致,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加以控制。目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经营方面的漏洞与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在收益与风险之中进行权衡是银行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风险管理成为了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而进行有效风险管理的关键和前提是提高现代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从而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行之有效的保障。

(二)我国银行风险分析。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信用实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但当借出资金因为借方违约而无法收回时便也形成了信用风险,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与不稳定;二是决策风险,由于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进而形成了经营中的失误与风险;三是操作风险,近几年来银行、公司企业以及监管部门由于工作人员或技术上的失误造成工作中的失误现象普遍存在;四是道德风险,内部工作人员道德缺失以及品行不端正从而在工作中出现以公济私、贪污贿赂等道德缺失现象也给商业银行的日常监管及经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及目标方向。内部控制以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与预测为基础,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发挥作用以减少和防止损失,保障其经营活动能安全、高效地进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内部控制的管理范围要覆盖全面,贯彻于银行经营工作的各个环节与部分。并且管理工作应该审慎严格,切实达到高标准严要求,疏通内部控制渠道,保证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畅通有效进行。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各部门而言,应确保其工作的独立性,保证监督、评价部门工作的独立公正。从而才能充实资本和扩大经营规模,并增强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提高竞争能力,提升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吸收更多的存款,增加资金来源抵御一定的经营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现状

(一)内部控制条件尚不充足。我们国家的银行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并且缺乏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银行金融体制机制发展不健全使得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外部文化环境和市场条件,内部控制的体制机制建设不能贯穿始终,并且相关的技术条件尚不成熟,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快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条件支持。

(二)忽视内部控制模式建设。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宏观控制框架和整体控制思想尚不充分,在内部控制过程中过多地注重结果,以采取目标控制方法为主,控制具体管理活动内容为目的。在具体的内控过程中不能充分强调过程建设与管理思想建设,片面追求内部控制的结果,不能将过程要素建设与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实施严格有效的过程建设来实现高效的控制结果。从而导致内部控制活动长期在非规范的环境下低效运行,影响了商业银行管理者管理理念的实施与运行。

(三)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不畅。信息是银行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是商业银行管理过程中进行交流与衔接的中介,为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在现阶段的银行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信息问题。首先,由于银行的内部控制机构臃肿、繁琐,中间传导环节过多,使得正常的信息传递渠道受阻,上级指示很难传达到下级手中,信息传递速度过慢或者得不到有效传递;其次,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甚至存在信息失真的情况,由于会计核算和稽核工作的问题,导致信息准确度严重降低,大量信息失真,给银行的日常工作与管理带来困扰。

(四)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当前我国在银行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全面,针对性较弱,因此使得银行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法律指引与规范,在决策实施过程中易产生偏差或走法律边缘化道路。针对管理层仍缺乏利益权衡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内部稽核w制不充分,内部稽核机构与其他机构的相互独立性不够明显。并且相当一部分银行的内部评估机制在某种程度上说仍旧是一种表面工作,并未对银行的监督管理产生实质性影响与制约。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是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内部控制活动,防范和控制风险。第一,加强风险防御体系。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银行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警示,加强和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为及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做好应对措施;第二,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机构,加快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便适应动荡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三,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鉴于我国风险管理技术较落后的情况,所以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并配合我国银行运作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二)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组织机构。有效的内部控制建设需要有完善的商业银行组织机构,首先机构设置的科学合法是设置的基本要求;其次规章制度要相互制衡、逻辑严密;最后还要成立一些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组织机构,如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贷款审查委员会、资产管理委员会等,并按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成立内审稽核委员会等。同时,各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经严格的调整与控制以符合巴塞尔协议的组织制度要求,一定程度上说,高度完善的银行组织机构是其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机构保障,所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商业银行高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要有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因此需要优化其控制环境以保障内部控制的优化实施以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效力。第一,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提高内部控制的认知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银行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第二,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管理层次过多、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管理层和经营层相分离的现象较严重,并且决策链过长,中间传导环节冗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学习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疏通信息传递和传送渠道,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以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效率;第三,应建立公正透明的约束激励机制,以不断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

(四)提高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水平。提高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金融业人员的要求,也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绩效考核和审批制度,并定期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对于国际业务人员、业务创新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其突出的业务竞争能力,不断把人才作为现代银行业竞争的优势,以适应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局面。

(五)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监督工作。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必须要加强银行内部监督工作,保障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严格审计银行内部工作,在一定情况下向上级组织汇报和反映问题,以减少银行运营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健全责任追究和惩罚措施,保障银行内部控制管理的公正透明。建立及时有效的动态监督检测系统,加强完善事前监督体系,加强信息追踪和业务管理,使其内部控制的各项活动更好地被监测与管理,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水平和服务能力。

在金融全球化势不断加强的现阶段,我国应注重提高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以适应发展需要,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水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大地,朱大鹏,彭龙等.美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

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逻辑范文6

一、贷款定价研究背景分析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银行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也逐步与国际接轨表现出了新的特点。例如,开始按国际管理收取利息之外的手续费和承诺费、银团贷款占比例逐步增多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商业银行制定和完善了贷款定价管理办法或利率管理模式,并建立的根据成本、风险等因素区别定价的管理制度。

(1)逐步建立了贷款定价管理机构、授权及运行体系。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采用一级法人授权管理办法,省级分行在总行的授权范围内,按照“集中管理、逐级授权、分类定价、适时调整、动态监控”的原则对贷款定价进行管理。在贷款定价方式上,就现阶段而言,各行表现出较大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2)逐渐注重贷款定价机制差别化。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在贷款定价机制的设计上,各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贷款的风险,资金成本和目标收益,进一步完善差别风险定价制度,执行浮动利率贷款的比重明显提高。总体看,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已产生积极影响。

(3)大型企业以优惠利率为主,中小企业利率上浮的比重较大。贷款利率放开后,在激烈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价格竞争因素成为赢得优质客户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全社会金融供给的主体,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长期为大型龙头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信贷需求具有显著的刚性需求,致使银行在与企业的议价过程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继续被动地向大型企业提供长期的低利率资金。

(4)“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各家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利率定价的管理和内控制度,并正在探索科学、合理的定价方法,其共同趋势是形成以风险为基础,参考贷款成本补偿的(客户对银行综合盈利率)的定量评价体系。这意味着“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信贷经营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事实上,随着基础数据的不断积累,定量体系的准确性会逐渐提高,这将促成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深刻变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是因利率风险控制的需要而设定。贷款定价不是遵循客户风险状况确定,没有严格遵守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的基本原则,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贷款定价权利集中少数管理者手中,在银行级别越高,权限越大,基层商业银行在省分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指导价格和浮动水平的范围内操作。

(2)基础数据缺乏,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滞后。当前,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完整的基础业务数据系统,存在数据分散、未实现“逻辑”集中的问题,现有系统不能进行实时利率风险计量,导致利率风险分析和管理的滞后。由于缺乏对历史数据的长期手机和分析,没有建立历史违约数据库,无法运用2004年推出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介绍的内部评级等模型。

(3)不完善的利率体系结构使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基础缺失。我国的利率管制导致利率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抑制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培养。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结构缺陷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市场规律充分行使利率定价权。

(4)贷款定价机制运作效率不高。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利率浮动进行差别化定价,同时由于银行缺少熟悉金融产品定价的专业人才和实际操作经验,尤其在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和人员,基层信贷人员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甚少,不少银行往往以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上级行的指导意见作为贷款定价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指标。

(三)国内外贷款定价研究成果综述

(1)国外研究状况。国外的贷款定价不是一个新话题,西方商业银行很早就开始研究贷款定价问题,并且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间提出了几种主要的定价方法。例如,成本加成定价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及客户盈利分析模型等。James T Fergus(1995)通过对建筑贷款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期权的贷款定价模型。Gary Gorton和James Kahn(2000)通过建模指出了银行通过对贷款合同的精心设计(包括贷款定价)来规避贷款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

(2)国内研究状况。陈燕玲在2002年对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如何选择具体的贷款定价模型提出了若干主张;陈开阁等对两个银行间竞争导向定价策略博弈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利率市场化后,价格竞争是银行信贷市场竞争的常态。

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理论探讨

(一)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

(1)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营利性原则。放款的流动性的目的是满足存款提取的需要,为了确保放款的安全性,商业银行还必须合理安排放款的种类与期限,使放款保持流动性。如果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较多,就应以短期贷款为主。放款的期限结构必须与存款的期限结构相适应。同时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其经营的根本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营利性是其经营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并不意味着抬高价格才是唯一措施,这里所指的利润最大化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最佳结合点,高价格只是短期行为,为了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必须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保证长期利润最大化。

(2)以经营成本作为价格下限原则。银行放贷的目的是获取利息收入实现盈利,银行在制定贷款价格时,必须保证利息收入能弥补相关成本,即资金成本和贷款费用,否则银行将发生亏损。对于一个经营正常的企业来说,成本应该是贷款的下限。

(二)决定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按照一般商品定价原理,商品价格围绕其价值轴线,随供求关系而上下波动。考虑到信贷资金的“同质性”和贷款产品的特殊性,决定贷款价格的因素较为复杂。西方商业银行非常重视贷款定价。例如,香港渣打银行,在筹资部门和贷款部门设定“资金转移价格”,筹资部门和贷款部门都作为内部独立核算单位,资金的转移均要核算。一般来说,西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由4个部分组成的:第一,贷款利率。第二,贷款承诺费。第三,补偿余额。第四,隐含价格上涨,其中贷款利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而在为一笔贷款定价时,决定贷款产品的价格的主要因素有:

三、定价模型及算例

(一)国外贷款定价主要模式

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的管理相对比较成熟,其贷款定价的主要模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成本相加定价模式(Cost?plus Loan Pricing)。该定价模式的主要思想是贷款的价格必须能够补偿银行筹集资金所付出的成本和相关管理费用(即筹资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时价格还能够补偿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并使银行获得一定的利润。该方法确定的价格至少包括筹资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和目标利润等部分。其基本计算公式为:贷款保本价格=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费;贷款盈利价格=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费+目标收益。

(2)价格领导模式(Price Leader ship)。该模式是目前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定价模式。其具体的方法是:首先选择某种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然后针对客户贷款项目的违约风险程度和贷款的期限风险程度,确定不同的风险溢价。由基准利率加上风险溢价“基数”(或乘上风险溢价“乘数”)便构成了具体贷款项目的实际利率。因此,这种方法又被称为基准利率加点模式。其计算公式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违约风险溢价点数+期限风险溢价点数或者也可表示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乘数。其中,选择何种利率为基准利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3)客户赢利性分析模式(Customer Profitability Analysis)。该定价模式也称为账户赢利性分析方法,它是指银行在综合计算与客户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根据银行的目标利润及客户风险水平等给贷款定价,即合理的贷款定价必须保证银行从某一特定客户的所有业务往来中获取的整体收益大于以贷款业务为主导的成本与银行目标利润之和。该方法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具体体现。这种定价方式在所有定价模型中是最复杂、成本最高的,对客户折现算法精确度要求也非常高,因为在计算过程中很小的误差也可能被放大得不可接受。故这种定价方法只能针对少数贡献度大、信誉度高、对银行至关重要的大型客户而言才是切实可行的。

(二)信息不对称对商业信贷管理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者拥有另一些参与者所不拥有的信息所造成的信息短缺。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各个经济主体所享有的私人信息的存在和私人信息对当事人理性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私人信息就是指当事人一方已知而另一方不可能知道或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知道的信息。我国市场经济的起步相对西方国家较晚,目前来说信息披露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十分完善,在银行信贷市场中还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真实反映在信贷市场中的案例就是各个企业都刻意隐瞒自己公司真实的投资收益率。

在我国,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信用风险是目前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按照合约经济理论的解释,信用风险的生成主要总结为三个合约:一是银行与贷款企业的合约。二是银行与储户的合约。三是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合约。其中,银行与企业的合约构成最主要的信用风险。合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企借贷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企双方的交易成本。此时银行处于信息劣势,企业比银行更了解自身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借款项目的风险特征。因此,企业有可能将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银行的虚假信息传递给银行,银行则不可能完全了解更无法控制企业的行为。

(三)信息不对称下贷款定价模型的思路

设有一笔贷款合同,银行净利息收益函数,即委托人的目标函数是:

(1)

公式(1)中,p为贷款利息收益,r0为资金成本率,Q为贷款金额。银行自身的理性约束为:

(2)

公式(2)中,r为贷款利率,r1为企业投资收益率。为使模型求解方便,将银行贷款利率的理性约束公式(2)转化为二次函数条件,即银行净利息收益函数转化为一种广义形式,则:

(3)

公式(3)中,a1、a2分别是贷款利率理性约束中与最低和最高利率相关联的参数,且Qa1、a2、> 0。贷款企业的利润函数,即人的目标函数为:

(4)

企业的个人理性约束为:

r1 (5)

同样,为模型的求解方便,引入企业利润函数的广义形式,即:

(6)

其中,c为企业贷款利率理性约束二次函数的参数,且c>0在上述借贷合同所表达的委托――关系中,企业作为人,其投资收益率r1是一个与观测有关的信息变量: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是可观察的,即对于委托人和人而言,r1是已知的;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人企业而言,r1是已知的,对委托人银行来说却是未知的。在资本市场中,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出于信贷资产安全和赢利性的考虑,必须要求得到一个与其承担风险相适应的补偿;而企业作为人其收益高低往往与风险相联系,所以可以认为贷款利率r与企业投资收益率r1相关。但在信息不对称时,企业有关投资收益率的风险对银行来说是隐匿的,银行并不能直接观察到。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由揭示原理可知委托――问题能够转化为一个动态最优控制问题,委托人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途径,使双方都可得到满足,这个途径就是激励性对策解。

(四)模型求解

首先,考虑作为委托人的银行的目标函数,人在隐藏信息情况下,这里用广义净收益的期望值来表示银行的目标函数,即:

(7)

公式(7)中,为信息不对称时银行广义期望目标函数。为企业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它取值区间为[]。然后,考虑作为人的企业的目标函数,即:

(8)

公式(8)中,投资收益率r1对企业是已知的,对银行是未知的,r1是银行对企业所隐藏的投资收益率的估计,p(r1)、r(r1)代表银行净利息收入与贷款利率和企业投资收益率有关。根据委托理论中的揭示原理,令公式(8)两边对r的一阶导数为零,得到约束条件:

(9)

(10)

在公式(9)和(10)中,e是贷款利率r对投资收益率估计值r1的一阶导数,作为一个控制变量引入,p是一个状态变量,其对r1的导数为p0对于目标函数式(7),状态方程式(9)、(10),根据极大值原理问题的Hamilton函数[5]可设计为:

(11)

公式(11)中,是共积变量。由极大值原理的一阶必要条件为:

(12)

而Euler方程为:

(13)

(14)

将公式(12)对求导有:

(15)

根据横截性条件,由Euler方程(13)有:(16)公式(16)中,为企业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函数。联立公式(13)、(14)、(15)、(16),可得:

(16)

解得最优贷款利率为:

(17)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四、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发展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信息控制系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内部信息沟通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的分级经营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分级授权的合理性。第二是内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二)完善第三方信息披露

第三方包括央行、法院、会计、审计、资信评审机构等。定期披露有问题客户,必然大大限制客户的道德风险,减少信贷风险。建立健全有关外部审计和企业信用评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提供虚假审计报告和信用评级报告的公司和机构严加惩处,对当事人要进行法律追究以此保障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进一步加大贷款企业的违约成本。

(三)大力扩展中间业务蓝海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竞争白热化的现状,为防止由于银行资本、分支机构和人员的过度扩张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和信贷质量的进一步恶化,纷纷摆脱传统业务的束缚,拓宽投资渠道分散信贷风险,积极拓展银行业务新领域,形成中间业务和传统业务并举的新型发展趋势。通过有效提高对客户的综合服务,开辟中间业务收增长的蓝海。

五、结论

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掌握并正确运用贷款定价方法、技巧和策略,合理地进行贷款定价,对提高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信贷市场和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既应考虑银行经营所承担的风险、资金成本和资本的预期回报等,又要兼顾客户的承受能力和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及价格波动等因素,从而增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灵活性和竞争力,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最终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