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治理工作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治理工作机制范文1
一、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基本情况
资金管理情况:各村都能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使用统一的专用票据;村集体存款各村只有一个帐户,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乡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是由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代管。初步完成了“组账村乡监督”工作,目前全乡54个村小组已有32个村组资金纳入了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账户。
资产资源管理情况: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大部分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村“两委”会议研究。
截止目前,各村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到位,并建立“三资”台账。
二、具体措施
1、完善制度,规范操作。针对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原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财务公开等相关制度,充分利用农村“三资”计算机网络监管平台,利用现代信息平台技术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2、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将财会、招投标、公有资产监管等制度、操作规程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3、严明纪律,加大查处。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开展案件查处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大查处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坐支、挪用、贪污、买标、串标、处置不当、分配不公平等方面的案件,切实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工作成效
1、规范了财务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村级财务和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有序,收支清晰,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控制了乱报销、乱开支行为,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2、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现状。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进一步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村根据“三资”清理核实结果建立健全了“三资”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搭建了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的平台。逐步建立健全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及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结合各村实际确定了各村的财务审批权限,加强了对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联合协管和招投标制度,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4、化解了社会矛盾。由于我们对资金实行了有效监管,减少了集体资金的流失,对资产资源的透明处置阳光操作,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满意,干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少,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的量有所减少,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乡村治理工作机制范文2
1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创新性
电力企业职工工作任务繁重,需要经常出差,加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做好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比较大,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性。工作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缺乏活力等等都是缺乏创新性导致的常见问题。有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和传统思维的影响,很难做到与时俱进,面对新的形势难以把握有效的工作抓手,尤其是面对年轻职工的时候,思维僵化、形式单调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的工作,但是对于实实在在的业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务实的工作态度,但在实际工作之中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正确理解务虚与务实的关系,从根本上缺乏做好工作的动力,对于工作创新不屑一顾,得过且过,态度的消极造成了创新性的严重匮乏。
1.2工作的针对性差
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工作缺少具体的分析,难以做到立足企业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工作。一些陈旧工作方法在长期惯性的驱使下长时间保留,并一刀切地运用在不同的工作对象上,对性质不同、困难不同的工作分析不够,缺少针对性,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着自上而下、按部就班的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流程化的作业,用文件来落实文件,用开会来代替落实,很被动的开展工作,没有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更好地开展工作的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大而空,对电力企业职工缺乏感召力和吸引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3激励制度不健全
在电力企业内部,很多职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不正确,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如业务工作重要。这是一种消极思想,也是一种懈怠思想。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电力企业在思想政治方面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导致职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做差一个样。很多电力企业的高层在落实思想政治的时候方法单一,思维僵化,甚至还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模式,不重视市场经济下激励制度的完善,难以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弊端丛生,积重难返。
1.4思想政治工作者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
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本应该是企业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模范标杆,身教胜于言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言行对于企业职工思想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中,很多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本职工作认识不到位,在生活和工作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责任心,甚至生活作风和个人品质存在很大问题,将这样的人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岗位上,不仅不能胜任,反而适得其反,使企业职工更加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非常不利于培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职工。
1.5队伍制度建设不完善
很多企业对于思想政治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也导致一些投机分子滥竽充数,混迹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队伍中。比如对于班组的配备,更重视行政队伍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者建设。对于基层支部书记的职位,没有认识到这个思想政治工作战斗堡垒的作用,而是随便的将行政岗位员工临时调任,导致基层支部书记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不利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而从整体上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 提高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途径
随着电力改革的逐步深化,电力企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适应新形势下现代电力市场的各种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可为,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电力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提高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要做到五个坚持。
2.1坚持自我革新,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做好电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完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言谈举止,真正做到融会贯通。要针对新形势,不断进行观念革新,要重视年轻群体、基层职工的观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性,充分发挥理论和思想堡垒的作用。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委任机制,切实杜绝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基层以及重要岗位上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要对思想政治队伍的考核,设立相应的工作业绩评估指标,根据指标进行奖惩,并将指标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晋升联系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加注重业绩和实效。
2.2要坚持创新驱动,主动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是深化电力改革,做大做强电力企业的思想基础,对企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力,不管是电力企业的领导还是一线职工,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正确认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看清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企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才能积极转变思维观念,主动探索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企业领导层要与时俱进,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深入领会中央精神,在此基础上,狠抓学习,充分发挥业务党校的作用,利用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职工的学习培训,使职工深入了解改革形势,领会改革精神,提升自身觉悟,帮助广大职工解除思想焦虑和理论困惑,在繁重的工作中平衡职工心态,解放职工思想。只有从领导层、管理层到一线工人都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主动探索,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电力企业在新形势下获得长足进步。
2.3要坚持机制创新,以制度带动企业长效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有工作制度相结合,以完善的制度促进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而制度用来规范和奖惩、约束人的行为。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制度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固定下来,而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提高执行制度的效率和自觉性,将制度由外在约束内化为心理约束。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内容上将思想教育、政治导向、道德行为准则、纪律约束、管理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职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构成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大教育的完善。要注重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坚持将工作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个体效益和群体效益相结合。
2.4要坚持方法创新,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工作方式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工作效果。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摆脱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桎梏,通过创新方法解决工作不到位,教育不入心的问题。要积极利用党政力量和社会媒体宣传的有利时机,在企业内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比如辩论会、报告会、演讲会等等。针对年轻职工,也可以借助新兴网络媒体,如微博、微信等新兴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形式灵活、内容新颖、气氛活泼,通过文化宣传、娱乐游戏、文化渗透、典型引导、环境感染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的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进职工的生产生活中。要针对职工思想状况,经常开展一对一的谈心,要善于从职工的实际生活出发,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家常语言,从简单的我讲你听,变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注重职工思想状况的转变。
2.5要坚持真抓实干,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电力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要真正的将思想政治工作做足做深做透,必须结合实际,突出实干,讲求实效。要紧紧围绕电力企业的中心工作,按照不同阶段的任务目标,针对不同阶段职工的思想状况,积极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始终多想一步,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利用正面宣传加强引导,通过树立典型、学习楷模、组织先进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既活跃企业氛围、丰富企业文化,又促使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进取,综合发展,实现职工的自我价值,激发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与职工的生活、工作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进职工的生产生活,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全面发展。
乡村治理工作机制范文3
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向李县长、沙乡长等检查组一行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乡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向你们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乡按照省、州、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刘奇葆书记关于“环境治理要向基层延伸、村庄延伸、盲点死角延伸,攻坚破难,一抓到底”等系列重要批示精神,以“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目标,以“五十百千工程”和“环境优美示范工程”为载体,以“六子”、“五乱”治理为突破口,把综合整治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灾后农房重建相结合,通过“塑风貌、抓典型、重常态、建机制、促长效”,奋力拼搏,强势整治,城乡环境面貌显着改善,确保了4.19旅发大会、5.12重大接待活动圆满成功。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机制”进一步健全。1、管理机制。一是成立了以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建了环卫所,具体负责全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二是召开了村民大会,签订了《乡环境综合治理村规民约》,为规范乡村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建立了长效机制。2、考核机制。制定了《乡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责任制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并签定了目标责任书。3、投入机制。实行“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并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4、市场机制。通过比价选择,与乡卫生清理服务点达成总费用为42万元/年的环境卫生保洁协议,由其负责全乡垃圾清运工作。
(二)“面”上工作整体推进。出动车辆300余台次,人力3175人次,强力推进环境治理工作。一是加强建筑工地、采沙场、车辆停放管理,工地乱象、沙场乱象、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加大市场整治,基本取缔了以街代市、占道经营的行为,逐步形成了“坐商归店、流商归市”的格局。三是强化乡容村貌治理工作,栽植绿化树3000余株,新投放垃圾箱15个,建立垃圾池7个,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点1个,添置垃圾清运车1辆。四是规范建设行为,开展乱搭乱建专项整治,共拆除乱搭乱建20多处,清理广告乱贴乱画30余处。五是大力规范国道沿线洗车加水点,初见成效。
(三)“点”上工作亮点突出。1、农房风貌大为改观。按照打造“藏羌驿站”的总体定位,集中对国道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东界脑村农房进行了农房风貌补缺提升。2、“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成效明显,东界脑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乡村。
二、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为扎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乡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党政班子其他副职成员为副组长、分管副乡长为执行组长、乡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部署、协调、检查督促和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传工作组、督查组,明确了各组(室)的职责、任务、整治的重点及区域。各村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确保了该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抓宣传发动,营造氛围。一是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各村通过召开党员会、村组干部会、群众会等形式,认真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的、意义、治理内容和相关要求,使之家喻户晓。二是通过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将文明行为、文明理念、文明方式宣传到千家万户,发动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并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行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
(三)抓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一是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点带片、整体推进的思路,组织部分积极性高、有代表性的农户先行实施,通过示范点带动,促进工作的整体推进。二是充分发挥集镇居民、乡直部门在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作用,狠抓关键部位的整治,重点抓好集镇主干道路、集镇道路出入口的整治,特别是对集镇、村居及住房集中区、背街小巷进行了集中清理。
(四)抓机制建设,逗硬奖惩形成了“健全一套班子,细化两个目标,完善三项制度”的长效机制。1、健全一套班子: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2、细化两个目标:一是细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和要求。二是细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和区域。3、完善三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实行“受益者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投入办法,通过“群众自筹、上级补助、户主投入”的方式,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综合整治。二是管理考核机制。落实了“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机制。三是责任追究机制。如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排在全县后三位,对乡长、分管副乡长、驻村领导给予2000元的经济惩罚。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群众不良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未根本转变,“六子”、“五乱”治理的成果易反弹反复。二是映汶高速公路正在建设,沿线工地多,沙场多,治理难度大,影响了我乡环境整治效果。三是沿线交通运输繁忙,洗车加水点多,整
顿规范难度大。四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有侍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集中精力加快整治步伐。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明确人员职责,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强化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工作抓出实效。
(二)全力做好配套设施建设。严格按照“四化”标准,切实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添置并更新垃圾桶、果皮箱、保洁车辆,加强集镇、集中居住点园林绿化,努力打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逗硬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执行考核奖惩办法,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认真总结经验,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坚持示范带动和典型引路,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乡村治理工作机制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化贯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治”的方针,不断增强人、车、路源头治理,发动和组织全社会力量一起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一起发明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安全情况,完成道路交通安全群防群治的社会化治理形式,坚持“县政府总揽,综治协调,部分负责,基层包保,群众参加”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维护优越的道路交通次序,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工作准则
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坚持“以人本,保证安全;分级负责,属地治理;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全民参加,综合管治”的工作准则。
三、工作目的
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疏通的总体目的,经过努力,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健全,安全设备完善,交通有序疏通,治理标准高效,法律公平文明,群众安全认识加强,道路治安次序优越;交通事故总量下降,严重交通事故起数下降,灭亡人数下降;保证不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和有影响的恶通事故,保证不发生因交通事故激发的群体性事情,保证不发生因治理缘由形成的严格交通壅塞。
四、工作办法
(一)切实增强组织指导。全县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交安委”),交安委下设办公室,办公地址设县综治办,详细负责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工作的综合协调、督办检查。各乡镇响应成立指导机构,至少明确一名专职交通安全治理员,从事辖区交通安全治理工作。有前提的乡镇可延聘3至5名交通安全协管员。各村(居)委会也要成立交通安全社会化治理办公室,与治保汇合署办公,构建村(居)委会统一指导、中心户协管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防控收集。
(二)层层落实防备责任。各乡镇人民县政府首要负责本辖区交通安全治理工作任务,其职责是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司法法律和交通安全知识;排查、整改辖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维护治理辖区乡村公路;负责辖区乡村公路日常巡查;协助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分处置交通事故。各村(居)委会首要负责宣传交通安全司法法律;增强辖区乡村公路巡查,实时发现、疏导、避免、告发交通违法行为;维护治理辖区村级公路,在风险路段装置减速设备、警示标记,协助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分处置交通事故。公安机关首要负责对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超载、超速、无牌无证车辆、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依法处置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交通部分负责路政、运政巡查;打击车辆超限、超载,打击不合法客运,标准货运、客运次序;积极做好列养道路维护保护。农机部分负责农用车辆牌证的发放治理;查纠乡村道路迁延机违法行为;协助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分整治农机违法。工商治理部分首要协助公安、交通、城管部分查处占道运营违法行为。教育部分负责落实中小学生的安全保证办法,保证中小学生搭车安全。其它部分要依照职责分工,增强日常治理,落实交通安全治理办法,切实坚持分工明确、协分配合、齐抓共管的道路交通安全运转机制。
(三)完善道路安全基本设备。各乡镇要结合乡村公路养护,加大路路隐患排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渐改善道路安全通行前提。交通部分要对列养公路隐患进行整改,对非列养乡村公路设计进行审查,增强乡村公路规划、建设指导,保证乡村公路交通安全设备与公路硬化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运用;健全乡村客运收集,处理农民出行难等问题。交通、旅行、建设、公安等部分要增强协分配合,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和完善公路、城市道路、旅行线路、三江工业园道路的标记、标线、标牌、旌旗灯号灯、电视监控等交通安全设备。
(四)增强机动车及驾驶人源头治理。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分要增强对无牌无证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严把测验办证关;严格机动车安全技能检测标准,杜绝“带病车”上路。农机部分要增强乡村迁延机驾驶人的培训,严禁无证驾驶。各乡镇要分村分单位坚持机动车、驾驶人台帐,做到对本辖区机动车、驾驶人基本状况底数清、状况明;增强本辖区的日常交通安全教育治理,做到“守好本人的路,看好本人的人,管好本人的车”。凡单位职工或村(居)民购置车辆未办车牌、驾驶人未处理驾驶证、机动车过期未查验的,各村(居)委会和相关单位交通安全治理人员要实时上门,向车主宣传交通安全和治安防备知识,督促车主实时处理牌证,杜绝无证驾驶和驾驶无牌、过期未查验、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的景象。
(五)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日常安全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来抓,常常性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要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橱窗,在辖区重点路段、集镇等人流集中地设置3条以上固定宣传口号,每个村(居)委会设置1条以上固定宣传口号。公安机关交通治理部分要深化各单位、学校、村(居),采取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图片展览、上交通安全课等多种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司法部分要把交通安全司法法律宣传教育纳入普法内容。教育部分要将交通安全常识纳入中小学校法制、德育教育内容,深化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坚持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治理长效机制。广电部分要充分发扬新闻宣传主渠道效果,把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按期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和交通安全提醒语。电信部分要经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实时气候、路况信息,提示驾驶人留意行车安全。
(六)提高交通应急处置能力。在节假期、大型活动等重点时段,各乡镇及公安、交通、教育等相关部分要安排专人负责,在重点路段巡查改正交通违法行为,实时消除事故隐患,保证道路安全疏通。一旦发生交通安全突发事情,各成员单位、相关部分要顾全统一指导、统一批示,立刻抵达现场,迅速采取急救和节制办法,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卫生、公安、保险等部分要坚持“交通事故绿色急救通道”,保证交通事故伤员可以获得优先、快速、实时的急救,最大限制削减交通事故损掉。
乡村治理工作机制范文5
(一)主要任务。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各镇街要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原则,结合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回头看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突发事件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查漏补缺为重点,对风险隐患实行动态监管,确保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全面准确地掌握风险隐患的种类、数量和状况,对风险隐患进行普查登记、安全评估、统计汇总;要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二)职责分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安排、指导和规范本系统本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本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数据库,汇总上报风险隐患信息;各镇街,园区(新城、风景区)及有关单位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本区域风险隐患数据库,汇总上报风险隐患信息。其中:
1、煤矿及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安监局负责。
2、社会消防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消防支队负责。
3、工程建设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城乡建委负责。
4、防汛抗旱、水利工程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水利局负责。
5、森林火灾和重大森林病虫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林业局负责。
6、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国土分局负责。
7、环境污染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环保局负责。
8、工业企业、燃气、电力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经信委负责。
9、民爆物品、成品油、液化气、大型商场超市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商委负责。
10、道路交通安全,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交通设施及在建工程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分别由区公安分局、区交委负责。
11、卫生医疗机构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卫生局负责。
12、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食药监分局负责。
13、特种设备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质监局负责。
14、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教委负责。
15、房屋住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房管局负责。
16、防雷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由区气象局负责。
17、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区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意见》(府发〔〕69号)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职责分工,开展好本行业或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二、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
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研究解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范围、时间进度要求,立即组织实施。
(二)实施阶段
一是排查登记。采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勘查、走访、鼓励群众报告和听取专家意见等多种方式迅速开展好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将排查出的各类风险隐患以表格的形式统计归档,详细登记风险隐患类型、形成原因、确定依据、责任主体、上报单位以及应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等基本情况。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要对本单位的风险隐患进行登记建档,并将有关情况报各镇街和区政府有关部门。
二是分析评估。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成因,易发时间、地点及发生概率,可控性和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直接危害及次生危害,受其影响区域内其他风险隐患情况,需整改的内容、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落实情况,应对该类风险隐患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储备等各方面,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风险隐患级别,完善监测预警网络,落实强有力的监控措施,同时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突发事件隐患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府办发〔〕10号)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风险隐患信息。
三是治理整改。坚持边查边改,把治理整改工作贯穿于普查登记全过程。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要制定“一对一”的应急急预案和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的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对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隐患;对风险隐患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整改的,要实行挂牌督办、跟踪落实;对问题较多、隐患严重、危险较大的,要采取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果断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是汇总上报。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信息汇总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风险隐患数据库,明确风险隐患的类别、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影响范围、警示事项、简化应急预案、应急措施、公众自我保护措施、隐患动态发展情况、责任单位、责任人等,风险隐患数据库资料(含电子件)于年3月25日前通过党政内网上报区政府应急办,对情况紧急、极易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三)检查阶段
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对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自查、全面总结,于年3月25日前将该项工作总结材料报区政府应急办。区政府应急办会同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及时组织对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督查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区进行通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将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预防突发事件的重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检查、督促和指导力度。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未按要求开展调查工作、调查不全面彻底、发现问题未采取有力措施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因迟报、漏报、瞒报、谎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乡村治理工作机制范文6
1、不断推进法治工作落实。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建设的意见》,围绕法治建设目标,突出“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抓住关键,积极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召开一次依法治县领导小组会议。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提升年活动。根据各成员单位职责和《<法治建设纲要(2011—2015年>任务分解方案》,制定《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14年重要工作目标任务》,并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充分发挥协调职能,检查、指导和督促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完成。
2、深入推进法治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普法办关于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深化法治创建,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纳入美好乡村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评比活动;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银行法治之窗”、“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推动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推动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继续开展地方、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重点做好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医患纠纷、征地拆迁等领域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3、完善法治建设考评体系。完善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标准,改进考核方法和形式,充分发挥法治建设考核的导向作用,提升考核结果的权威性。探索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
二、继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
4、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和主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实现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营造良好氛围。
5、深入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系列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以及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6、大力宣传以宪法为重点的法律法规。2014年度重点普法目录。加强宪法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的主要原则、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深入宣传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7、加强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定2014年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继续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农民、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实施意见或方案的落实。突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以及所在单位、部门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行“机关法律集中学习月”活动,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优秀案例媒体展示活动;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结合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不同重点对象的特点和各地各部门实际,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为重中之重,创新方式方法,推动重点对象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取得实效。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结合各类重点对象实际,组织开展适合不同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活动。
8、深化法制宣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县“法律六进”工作制度(试行)》,实施“法律六进”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动普法向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延伸。围绕实现全县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为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大浦试验区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法制宣传;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化对外开放,提供全时空的法律服务;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依托乡镇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逐步建立常态化法制宣传机制,进一步深化“法律进乡村(社区)”活动,提升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结合今年党和国家重大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扎实组织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江淮普法行”等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9、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完善工作机制,深化并大力推进公民旁听庭审活动。加强城乡公共场所及基层村(居)普法阵地建设,依托农家书屋推进普法活动室、法律图书角覆盖所有行政村,继续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设立法制宣传教育平台;在加强普法网站等阵地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中心作用,启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大众传媒履行公益法制宣传的社会责任制度,利用并推动在车站、医院、银行、邮政、电讯等公共区域建立固定法制宣传设施,开展法制宣传,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公共设施体系;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社会覆盖面和渗透力,实现普法对公共场所的有效覆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加强县创新管理网法治广场普法栏目、县司法局网法制宣传栏目建设,形成面向社会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的媒体普法载体体系。
10、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以完善法治建设政府目标考核为牵引,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职能作用,建立和完善各部门责任机制、协调协作机制以及监督、保障等机制。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普法教育的工作机制。
1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宣传工作。举办全县普法骨干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培训;组织开展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宣传活动。
三、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12、推进法治文化组织协调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大力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法治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县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会。组织开展全县“县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建立一批县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13、推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机制建设。争取和运用好文化强省相关政策,探索“企业运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百姓受惠”的法治文化产品发展模式,用市场化的方式,鼓励中小和新兴文化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法治文艺作品创作。
14、推进法治文化传播行动机制建设。适时启动实施法治文化“四入行动”,即著名景区嵌入行动、繁华街区融入行动、乡镇村庄纳入行动、建制小区注入行动。在全县组织实施“千百十”工程(千幅法治漫画、摄影作品,百部法治小说、故事集锦,十部法治戏曲、小品视频、黄梅戏)以及法制公益广告征集宣传活动。继续加强法治广场、法治主题公园等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加大媒体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以及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公交站台、移动通讯、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载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刊播优秀法治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加大应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引导和鼓励应用新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各级各类普法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建设,推动形成新媒体普法平台的集群优势和规模效应,扩大新媒体普法的覆盖面。
15、大力推进开展各类法治文化活动。举办年度法治书画摄影作品竞赛及展览活动。举办一次法治建设论坛。推进各镇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艺演出活动。
16、稳步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创建工作。启动法治文化“双创”活动,探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县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创建。完善城乡公共场所法制宣传教育设施,加大法制公园、法制广场、法制长廊等普法窗口场所建设力度,依托县城、乡村公共文化场所,广泛建立各种普法阵地,大力推进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创作和演出活动,积极探索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在普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启动法治文化“双创”活动,探索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示范镇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创建。推进差异化发展,加大法治文化“一镇一品”特色品牌建设力度。
四、加强普法工作组织领导
17、加强普法依法治理保障机制建设。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保障建设,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落实普法经费的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专款专用。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普法的积极性。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群团组织和行业组织的普法教育协调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大众传媒履行公益法制宣传的社会责任制度,形成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合力。
18、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各级普法讲师团成员、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业务培训,举办一期普法依法治理质量提升年活动专题培训班和一期法制宣传教育信息员暨普法微博管理员培训班。引导他们利用各自优势,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