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管理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管理建议

实验室管理建议范文1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实验室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师生的安全以及学校财产的节约,关系到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否进行但目前,各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不强、实验室设备器材操作不规范,解决这些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1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由学校办公室或保卫处负责,但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防火和防盗,还涉及一些专业技术防护、防范及管理知识,若这些高校没有专门的部门、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查和完善,就会造成许多管理漏洞、盲区、责权不清晰等巨大隐患。为保证实验室安全,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1.2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不强

国内高校各实验室对于安全的管理有相关的规定,不过从老师到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流于表面。只要老师同意就也可以进入实验室,跟着师兄做实验,没有经过正规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埋下隐患。

一项实验人员不良行为或习惯调查结果显示:1000名调查对象中不穿工作服的占32%,在实验室饮水或进食的占28%,实验结束后不洗手的占7%,私自带出试剂的占2%,试剂不加标签或是标签不规范的占65%,取试用试剂出现泼洒情况的占13%,擅自改变实验室条件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的占12%,不知安全设施位置的占54%,不会使用灭火器的占72%,不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占28%;由此可见,实验室人员的实验室安全意识极度缺乏,这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

1.3实验室设备器材操作不规范

此外1000名调查对象中,因实验人员操作不规范而经历过玻璃器皿破损的占29%,经历硫酸碱灼烧的占23%,经历过人体不适的占10%,经历过割伤的占4%,经历过一起损坏的占3%,经历过触电的占1%。由此可见,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实验行为习惯不当等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必须规范师生对实验室的设备器材等的操作。

2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建议

2.1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实验教学及科研的场所,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安全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保障。因此在组织架构上面,可在学校设立校级和院级健康安全咨询委员会,由学校各专业代表组成,完善健康和安全的相关政策;安全管理总负责人可以由学校领导担任,制定大学健康安全管理的方针和政策;同时健康安全的咨询委员由相应的专家组成。在学校设立安全办公室,负责所有与安全相关的具体事宜,各学院领导全权负责学员的工作环境和实验室的安全。在大学的整体安全框架下,结合学员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涉及的安全领域应包括:消防安全、化学品安全、工作场所及设备安全、电离辐射安全、生物安全、一般安全规定、意外。

2.2提高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培养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警惕性对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应当从首次进入实验室进行培养,比如新生、新进职工、访问人员等,要求他们遵循实验室的管理规定。

同时,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事故分析等方式来应在校园实验室安全文化气氛,提高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师生能够根在实验室根据实验的情况和性质进行必要的防护、遵循化学药品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规律,不盲目蛮干和主观臆测化学反应的过程、能经常估计到实验的危险性、充分做好发生事故时的预防措施并加以检查,有效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师生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是实验课程、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应对全校的师生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过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安全操作培训。安全培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广义的安全培训,有院系的安全负责人负责,主要培训内容为用电、用气、安全逃生、疏散演练等广义的培训,一学期可安排2~3次;第二阶段为实验室安全培训,有实验室安全人员负责,主要针对各实验室的安全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具体按照人数每周进行。并将培训和考试制度化,学生只有通过培训与考试后,方能进入实验室试验、操作、学习;其次,与各学院各部门等实验室管理负责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各层人员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

实验室管理建议范文2

关键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它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性人才。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建设期,教育部实验室应按照建设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在凝炼研究方向、实验环境和条件、人才队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外开放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待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并开放运行后,各实验室要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面向科学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突出特色,努力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大力培养优秀的中青年队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切实提高实验室学术水平、竞争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基于以上精神,正式运行的实验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建设:

一、重新出台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的相关管理文件

依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技司[2003]2号文件)中规定,“重点实验室是依托高等学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研实体,依托的高等学校要赋予实验室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为独立的预算单位,在资源分配上,计划单列,与院、系平行”,因此重点实验室将设置成为与各学院平行的处级单位。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另需聘请4-6名重点实验室方向主要带头人为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并适当从中选择1-2名成为专职副主任,依托高校应当给予专职副主任副处级待遇。另外成立实验室秘书办公室,并由重点实验室选拔专职秘书一名。同时,按教育部规定“通过验收的重点实验室将正式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义开放运行”,在名称中将不包含“省部共建”等字样,因此部分依托于地方高校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需要修改实验室管理文件,从名称及内容上做调整,比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职能机构编制设置方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委员会”等。

二、建立健全的实验室人员岗位聘任、考核和奖励制度

依据《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教育部要求各依托高校优先支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要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共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70余个,而教育部在实验室数量达到600个左右时将不再增加。教育部按照优胜劣汰的规则,对于被评估不达标、不符合学科发展要求的重点实验室,将予以淘汰。因此,今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将尤为重要,各实验室之间的评比竞争将日趋激烈。

基于此,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否在下一次教育部评估中取得优良成绩将不仅关系着依托高校理工科重点实验室的发展,也关系着教育部对依托高校科研水平的综合印象。通过教育部验收的重点实验室,得益于其扎实的科研基础以及先进科学的建设管理思路。因此,重点实验室要形成独具特色的人事聘任、考核和奖励制度,并进一步加强管理,为重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1.重点实验室岗位聘任制度

重点实验室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规模一般不少于50人,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根据需要进行聘任。固定科研岗位研究人员是重点实验室研究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重点实验室学术活动的主体,是重点实验室科研和创新实力的重要支撑,应以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研骨干为主。因此,重点实验室将根据研究方向严格控制其编制,按需设岗,并调整提高准入标准。对于引进招聘的科研岗位人员必须是“985”院校或国外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的海外归国人员,且在Science、Nature、PNAS和JACS以及相同档次的期刊发表过论文,并根据引进人员的水平提供相应的待遇。目前大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存在共性,固定人员编制主要集中在其他教学学院。为了更好的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提高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科研效率,如何探索出一条新的重点实验室人员组成方案将尤为重要。经过调研,可以将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分为科研编制固定研究人员(科研岗)、科研和教学双肩挑编制固定研究人员(教学岗)和技术支持人员(技术岗)三类。其中,“教学岗”固定研究人员可以承担一定量的本科教学任务。

2.重点实验室考核制度

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可按三个级别考核:学术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的研究人员、具有副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根据不同岗位和级别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考核采取年度和阶段(每三年)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方法。达到考核标准的科研岗位研究人员可享受重点实验室津贴;教学岗和技术岗人员在完成相应级别科研岗位人员工作量时,可享受相应级别科研岗人员津贴的60%;在实验室以外担任副处级及以上职务的双肩挑人员按教学岗人员津贴制执行。对于超额完成考核指标100%以上的将给予追加奖励,超额完成考核任务的奖金作为重点实验室人员津贴的一部分,由学校以津贴的形式发放;年度考核未达到标准的,不予发放津贴;阶段考核未达到相应级别标准70%的,调整出岗。

3、重点实验室内部奖励制度

重点实验室的标志性学术论文、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国家级资助项目是衡量和体现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成就的重要指标,是今后实验室评估的重点。为充分调动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的积极性,切实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术水平,更好的开放运行,最好以实验室固定人员为本实验室第一署名的科研成果实施奖励。奖励分为科研成果奖(学术论文、科研奖项及专利、科研项目)、教学成果奖励和超额完成科研任务奖。每年定期从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基金”。主要奖励Science、Nature、JACS和PANS等标志性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和教学名师等。

三、重点实验室今后发展思路

重点实验室今后的总体发展思路是继续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及各省各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需要,致力于解决各领域的高端关键技术问题,同时深入揭示各研究领域的主要科学问题,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培养青年骨干人员入选国家级人才支持计划,有科研团队进入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力争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成为国内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并早日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行列。若本文提出的建议得到实施,我想将为依托高校理工科各类部级平台的管理建立典型的模式,并为今后各依托高校通过验收的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借鉴,使该模式完全应用到相应科研平台的运行管理当中。

参考文献:

[1] 吴晓东,左健民,朱晓春等.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8,3:41~44.

[2] 王丰超.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130~132.

[3] 魏庆敏,王丽琴,何琳.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信息流[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

[4] 施 琼,翁亚光.优化高校重点实验室构建体系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06,2:126~127.

[5] 赵醒村,周增桓.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 医学教育探索,2006,7:591~592.

[6] 孔祥金,李贞玉.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内涵建设体系[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s1:107~108.

[7] 魏庆敏,王丽琴,何琳.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信息流[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0~131.

实验室管理建议范文3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标准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标准化和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技术往来的准则和竞争的重要工具,同时也对检测实验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从而提高检测工作的速度、精度,是促进实验室发展的重要保证。

1 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特点及意义

为保证出具的数据科学、准确、有效,检测实验室必须依照标准对检验过程进行规范。GB/T 27025-2008/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我国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现行有效版本。它是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综合吸取了如ISO 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理念基础上,2005年新推荐使用的质量管理准则。它规定了实验室进行检测和(或)校准能力(包括抽样能力)的通用要求,主要内容分为两大类,即管理要求15个要素和技术要求10个要素。这个标准有个重要特点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有多个要素对发现并纠正偏离质量方针,改进质量管理,完善提高质量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并且通过这样工作使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得以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且不断自我完善。

实验室认可对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意义重大,它将有利于实验室的公正性。实验室认可是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类型检测和校准技术与能力的一种方式,认可实验室带有认可机构标识和认可编号的检验报告表明其认可地位。缘于ISO/IEC 17025:2005标准这一统一、互认的认可标准,各国认可机构也对彼此的认可予以承认,如我国的CNAS可以使实验室结果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认,从而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实现“一次检测、全球互认”的设想,为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基于标准化管理的实验室认可在国际上被视为检测实验室技术能力的可靠表征,在很多行业,检验报告须有通过认可的实验室来出具。

2 检测实验室建设新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检测实验室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对检测实验室的工作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简要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得了”:实验室要适应当地经济特别是特色工业的发展需要和要求。

(2)“检得出”:实验室要保证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确保提供检测数据科学有效。

(3)“检得准”: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要规范、准确,且应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

(4)“检得快”:实验室要进一步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工作效率。

(5)“被认可”:实验室规范和完善管理工作,借助国家实验室认可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检验能力被社会认可。

3 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检测实验室新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对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3.1 强化标准动态管理

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应有齐全、有效的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抽样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必须是现行有效版本。在管理中要动态跟踪相应标准的更新,强化标准的控制,有专人定期对在用标准进行有效性检查,确保使用标准现行和有效。

3.2 确保量值设备溯源有效性

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和程序,对用于检测和(或)校准的所有设备(包括对检测、校准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校准,确保量值设备溯源有效性。

3.3 提高实验室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

内部评审要依据标准进行全要素的检查,对于不符合项的审核结果要制定纠错措施并跟踪落实。管理评审是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组织的针对质量体系各个方面的全面的评审,要以评审为了服务客户的这一中心思想,注重实效,着重解决体系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需要最高管理者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改进优化体系,提高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3.4 做好方法之间、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标准化管理的目的为了得到科学准确的数据。在GB/T 27025-2008标准中对能力验证有具体要求,能力验证的良好结果是对实验室检验能力的有力支持证据。从分析检测工作应有的科学态度来说,方法之间、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都是最基本、最有效消除偏差的手段,有利于纠正或证明本实验室的检测数据结果,对分析结果起到校准和复核作用。实验室应积极主动地参加CNAS和各行业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

3.5 全过程的质量监督

实验室应严格遵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配备检验人员10%左右的、具有一定技术经历、工作资历和素质的质量监督人员,对实验室检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质量监督不仅要监督有没有“不符合”,而且还要对已发现的存在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同时,对于合格的方面也应积极寻求改进的机会,以而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公正。

3.6 推进不确定度的运用

不确定度是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评价的一项必要内容。有的检测项目评定不确定度的难度比较大,因此不确定度的评定也是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在经过实验、推导和分析工作的基础上,科学地评定检测项目对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和评定,专家研究的评定方法可以参考和借鉴。在 ISO/IEC17025:1999标准中规定如果客户提出要求时,实验室应当对检验结果给出不确定度,并且要求质量体系中需要建立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不确定度给出是对检测数据进行比较科学的完善表达,同时也在某种程度对检测机构进行了责任保护。

3.7 搞好培训

通过全员培训让实验室全体人员了解、熟悉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从而在工作中能认真贯彻。在此基础上对检测人员着重在新标准、新项目、新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以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3.8 以信息化带动标准化

随着科研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技术也从手工分析发展到仪器分析,检验项目大量增加,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报出时间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数据处理量急速增加,使用计算机可以把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优化实验室的业务流程,通过信息网络将实验室的分析仪器连起来,实现检验数据网络化共享、自动化计算、无纸化记录与办公。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填补标准化管理上的“漏洞”,可以探索把信息技术、仪器技术、分析技术与实验室管理体系结合起来的新型管理模式,以提高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4 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检测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和全新的要求,如何大力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完善和提高自身管理和技术水平,将是检测实验室能否立足未来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先决条件。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者要深刻领会GB/T 27025-2008标准的内涵,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将标准化作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推进剂,促进并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逐步完善实验室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G].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实验室管理建议范文4

关键词: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维修;队伍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各校以升本改建、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与专业教学实验室评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加大仪器设备投入力度,购进一大批技术先进、精度较高的实验设备。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各普通高校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为12168359.06万元,当年净增1968544.03万元,2006年各普通高校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为14240757.55万元,当年净增2260169.68万元。虽然各高校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与教学需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一些学校的部分仪器设备已经运行了几十个年头,早已超过了服役期限,很多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给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对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仪器设备保养与维修,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率,提高完好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对高校实验室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以我校为例,我校成立于1985年,经过2006年专科教学水平评估和2008年升本改建,现有各类实训室、实验室150个,而多数实验室是建校初期建成的,部分设备也是建校初期购置的,已经运行了20多年,按照《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规定的仪器设备使用时间为机电类20年、电子类15年、计算机类5年,那么,我校有相当一部分仪器设备已经完成服役期限。如果淘汰这部分仪器设备,再补充相应的仪器设备,那么学校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仪器设备购置费,否则现有的大部分仪器设备都将服役期满而报废,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对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将带来很大的影响。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指出: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现有仪器设备潜力,重视维修、功能开发、改造升级、延长寿命的工作,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设备使用成本。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对维修管理工作的认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维修管理上来,才能适应我校目前经费短缺的状况。

二、仪器设备维修的实践与探索

(一)健全体制,使维修工作步入正轨

实行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是维修工作步入正轨的保障。我校以国资处为依托,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成立了仪器设备维修中心,确立维修管理体制,全面负责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对维修工作进行组织与管理,负责维修工作的调查、审定、指导与监督;建立健全维修制度和评估体系;筹措维修经费,拟定维修计划,从后期维修保养及整体经费支出的角度为学校仪器设备申请、审批、购置、验收、使用、保养提供合理建议,以寿命周期费用理论指导设备选型、改造与更新;组建专兼职维修队伍,具体负责仪器设备的维修。

(二)完善规章制度,鼓励自修仪器设备

设备使用单位应重视设备现场管理,做好清洁、、保养、检查和调整工作。实验人员是仪器设备的使用者和管理者,他们熟悉设备性能、技术状况与操作方法,是开展维修工作的主力军。为了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设备维修中的作用,增强主动维护仪器设备的责任感,我校先后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实验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明确规定:实验技术人员自修本实验室仪器设备按所费工时核算工作量;维修其他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完工后经使用单位和校维修中心验收合格者,由学校酌付劳务补贴;对于解决重大维修难题,修复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而为学校节省可观资金的实验技术人员,除将工作业绩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外,并作表彰或奖励。上述措施对于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维修仪器设备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设备中小故障不出实验室的良好风气在我校初步形成。

(三)规范工作程序,使维修工作平稳运行

为了提高维修效率,规范维修过程,我校制定了仪器设备维修程序:首先由报修单位填写“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经系(所)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报仪器设备维修中心;由维修中心审核后,明确维修经费列支渠道。确定维修途径;仪器设备维修后,仪器管理人员应做好并保存好维修记录,建立维修档案;由申请单位验收人签字认可验收合格后,到维修中心办理报销手续,校财务处凭国资处审核后的报销凭证予以报销维修费用。实践证明,这样的维修程序是科学的、有效的。

(四)确立维修的原则,建立维修体系

我校经过几年的维修实践,并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制定了科学的维修原则:(1)以日常维护为主。故障维修为辅的原则。主要设备以“主动维修”为主,有目的地对易损部件进行维修,把故障排除在使用之前,降低维修费用,杜绝设备带病工作;一般低档设备(2万元以下)以“故障维修”为主,随坏随修,保证日常工作的进行。(2)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以“状态维修”为主。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运行状态随时监测,做好记录,依据设备运行状态适时维护、检测、维修。(3)为确保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维修质量,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原则上实行“厂家维修”,其维修事宜由系(所)和国资处共同与厂商联系协调。(4)仪器设备维修遵循方便、快捷、经济的原则,采取校外、校内、自修相结合的维修途径,立足自修,鼓励校内维修,控制校外维修。逐步建立由仪器设备生产厂商、专业维修站、学校维修人员组成的稳定、高效、运转灵活的仪器设备维修体系。

(五)组建一支仪器设备维修队伍,提高维修技术水平

1.选派部分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实验员分别到几家仪器生产厂家参加培训,学习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深入到仪器组装车间向装配工人学习仪器安装、调试、故障检修的方法和技术。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学习,这些同志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仪器设备维修技能,为我校开展维修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开展校内互帮互学。组内的高级工程师毫无保留地向其他同事传授维修经验。另外,不论谁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大家都能互相探讨,取长补短。

3.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工作中遇到没有维修过的仪器设备就组织力量,查阅有关资料,先制订出周密可行的维修方案,然后在维修过程中,大胆谨慎地进行操作,直至将故障排除。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培训,多数实验员掌握了一定的仪器设备维修技术,可以维修各种类型的仪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故障已从小修不出系,中修不出校,大修送厂家的状况逐步过渡到全部自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正是由于建立了这样一支技术精湛的仪器维修队伍,使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达到90%以上,保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维修工作量的计算

在我校仪器设备维修实践中,虽然积极探索维修工作量核算办法,并参考兄弟院校的一些经验,制定了《实验仪器设备维修工作量计算办法》,但维修工作涉及的仪器设备非常复杂,既有一般的小设备,也有贵重仪器设备;维修工作等级也是既有一般的小修。也有中修,还有耗时耗力、技术难度大的大修;所涉及的人员既有刚刚参加维修的新手,也有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如何把设备的重要程度、维修的等级、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职称等问题考虑进去,制定出合理的维修工作量核算办法实在是非常困难的。

(二)维修队伍亟待加强

维修队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个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有一个经验积累过程,只有经过长期的仪器设备维修工作,才能熟悉设备的性能,创造性地使用和维修设备。因此,要培养一名技术过硬的维修人员得经过长期的锻炼;而维修工作是服务性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它在学校管理中的从属地位,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比如在职称和报酬方面总是看不到维修成果;加之传统“修理工”的偏见,使许多人都不愿干维修工作。因此,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关注这种现实。制定相应的政策,把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年轻人吸引到维修岗位上来。

实验室管理建议范文5

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如何培养不仅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而实验室建设在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实验室内,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发现课堂所学原理的真正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建立设备齐全、技术成熟以及管理科学、创新的实验室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 专业实验室的发展现状

十余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方法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各个方面的弊端也不断暴露。

2.1 实验室设置理念陈旧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设置是根据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分类归纳后对应相关课程建立的。这类实验室对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在实验教学中显出力不从心。有些实验室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太少;有些实验课程安排混乱,上课时间交叉,导致学生实验连续性差,不仅造成实验器材的浪费,同时学生的实验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2.2 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短缺

由于高校学生扩招及专业让人才的短缺,导致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缺乏。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室的有些实验室是由理论教师兼顾管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功能的发挥和完善。

2.3 实验设备的购置不合理

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的购置,不仅要满足实验课程所需,还需要在专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方面有所考量。目前,有些仪器设备使用率太低,不能充分运用到本科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3 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措施

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硬件指的是实验室环境、实验设备等[1],软件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培养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高素质的实验室技术人才等[2]。根据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3.1 教学团队型实验室设置

为了避免实验室使用不当、管理混乱的状况,提出利用实验教学团队来配置实验室的措施。由执行实验教学的骨干教师,可进行实验设备开发、维护的实验技术人员和进行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实验人员组成的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业务过硬的实验技术队伍[3]。每个教学团队配置一个教学研究实验室,必修课程之外,各个实践环节由团队教师带领指导。这样,学生能够始终跟随教师参与到真正的科学研究当中,对于实验仪器也能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3.2 完善设备管理机制

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直接反应整个实验室的水平和管理效果。实验仪器从采购、收货、入库、验收到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明确到个人,不要采购一个人,验收又一个人,导致有些设备在各个环节上都容易出现问题,而追根溯源却无从查起。仪器设备的专人负责到底制度,避免了乱买仪器,验收松懈,责任推诿等现象,充分实现仪器设备的功能,提高使用效率。

3.3 利用科研牵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当前,单一的实验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专业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光靠一些经典成熟的实验已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理工类的专业中,科研项目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研项目中挖掘专业实验项目必然成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

实验室管理建议范文6

1.1检验科管理体系不健全

1.1.1检验过程控制的缺陷。

检验质量不是结果反应出来的,而是对检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所保证。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检验的技术控制以及误差控制等。除此之外,医学检验的准确性还受到了患者的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以及检验仪器调试的影响。检验过程中环节多,情况较为复杂。但是,目前医学检验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以对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做规范化的管理,使得检验结果可能出现偏倚,检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1.1.2检验结果管理不健全。

医学检验的结果主要受到检验标本质量、存放时间以及实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服药、运动、饮食、情绪、采集操作等。检验人员通常通过采集患者早晨空腹的标本以减少昼夜变化的干扰。同时,标本保存时间应控制得当,以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如检测血糖的标本必须及时检验,若放置时间过长,检验的结果指标就会降低。其他的标本如尿、便、痰、体液等都须要及时送检。同样,检验人员的实验操作水平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然而,多数检验科缺乏一套结果质控标准来控制各因素的影响,例如没有对病人检验前的行为进行控制管理,以至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1.2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短缺

检验专业人才短缺已严重影响检验科室的发展。伴随着检验科专业化与技术化程度的提高,科室对检验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同时,高、精、尖的仪器设备的广泛运用,需要检验人员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检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对样品的抽取、报告的撰写等基本操作都有严格的规范,任何失误都可引起检验结果的误差。检验人员素质不符合现代化要求和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已影响着检验科的发展,不利于医学检验质量提升。

1.3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不畅

检验与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特异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临床诊断的正确性。例如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就可对白血病进行确诊。同时检验科的发展,也依赖于临床科室的支持。然而,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常处于一种脱节状态,缺乏交流,对相互之间的情况都互不了解。医师不了解检验科的新检测项目、新技术与新仪器,这样就引发了开展工作的矛盾。由于检验科的工作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与临床之间的沟通不畅将影响着检验科的良好发展与诊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2加强质量管理对策

2.1贯彻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医院要全面贯彻卫生部颁布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并且落实相关的规定,加强对医技科室的管理,促进医学检验科室的改进。根据该办法传达的精神,检验科应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科室管理措施与制度。通过强化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工作来提高检验科的检验服务质量,以此保证医院诊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2.2建立检验质控小组

建立检验质控小组,由检验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涉及生化、理化、血液、免疫等各专业负责人。引入个人负责制,小组成员需要对自己所在检验单位的质量负责。各项目之间进行相互监督与合作,定期对各检测项目的质量进行抽检,并且形成质量报告,抽检的结果与该项目的检验人员的绩效挂钩。如果质控小组发现检验质量问题,应采取内部讨论的方式,共同协商解决。

2.3强化检验前质量管理

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指自临床医师提出检验申请起,对包括标本采集、运送以及标本实验前处理等过程的管理。据调查,70%的检验误差来自于检验前。因此,强化检验前的质量管理,对减少检验误差尤为重要。首先,选择正确的检验项目是对高质量的检验结果的保证。随着更多新检验项目的引进,医院需要加强临床与检验科的交流,以确保医师对新检验项目的及时了解,并指导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良好的检测结果需要有一个合格的检验标本。高质量检验标本的采取需要得到患者的充分配合。然而患者的准备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取样时,患者应处于休息平静状态,防止情绪心波动对标本的影响;控制患者饮食,采样时最好保持空腹;掌握病人的用药情况,必要时须及时停止患者服药;采集标本应严格控制采集时间,原则上在早上空腹时采集标本,以避免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便于与参考值进行比较;但某些疾病也需要特殊时间的标本,如病毒性抗体检查需要在急诊期及恢复期采集双份血清进行检查。总之,检验人员要熟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以确保对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2.4加强临床交流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