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1
关键词:档案体系;高新企业;档案管理
1 前言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与此相对应,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内部都设置了不同规模的实验室,如何建立高新企业实验室的档案体系,从而推动实验室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管理课题。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管理要求,共11个要素;二是技术要求,共8个要素。本文从以上的19个要素为出发点,探讨档案体系的建立与管理问题。
2 管理要素中的档案建设
2.1 组织
本要素相关的档案主要为:法律地位相关的档案模块,包括法人证、代码证等等;组织机构相关的档案模块,包括编办的文件、上级主管的任命文件等;员工行为规范相关的档案模块,包括执行国家和地方与监测工作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主要岗位的职责和权力相关的档案模块,包括根据单位职能制定的各种岗位(如主任、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办公室主任)的职责、任务等;主要部门职责相关的档案模块,包括人事、文秘、宣传、劳资、财务、计生、安全、统计及车辆使用的管理工作以及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办法;权力委派相关的档案模块;授权签字人相关的档案模块;保护客户机密和所有权;单位行为的公正、准确、诚实性的保证相关的档案模块;监督工作的实施相关的档案模块;政府性指令性任务的实施相关的档案模块等。
2.2 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按照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从而形成管理体系相关的档案模块。
2.3 文件控制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2.4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
如果实验室将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分包,接受分包的实验室一定要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实验室应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任务。实验室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后方可分包。为此,需建立与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相关的档案模块。
2.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如:重要和关键物资(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分析试剂、贵重材料)在使用前应按相应监测标准规范进行验收检验,做好物资验收记录。建立与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相关的档案模块。
2.6 合同评审
对客户的要求、监测的标书、合同(协议)进行评审,确保合同条款内容清楚,质量要求合理,确保本站有足够的能力、资源,满足合同的要求,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为此,建立合同评审相关的档案管理模块。
2.7 申诉和投诉
及时受理和处理客户的申诉和投诉,是提高高新企业信誉和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实验室开展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之一。为此,需建立与申诉和投诉相关的档案模块。
2.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对工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和控制,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报告发放或使用。
2.9 记录
实验室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实验室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程序规范进行。所有记录应清晰,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保存在可防止损坏、变质、丢失的环境中。各种记录的保存期要按有关标准和档案管理的规定,进行归档保存。以电子形式存储的记录保护要按制定的《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2.10 内部审核
验证质量活动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及标准要求,以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形成内部审核档案模块。
2.11 管理评审
为保证高新技术企业实验室质量方针、目标的总体有效性和管理体系的持续适用,开展管理评审。形成管理评审相对应的档案管理模块。
3 技术要素中的档案建设
3.1 人员
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考核、监督和资格确认,不断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确保人员的素质满足规定的要求,为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为此,需建立与管理人员相关的档案模块。
3.2 设施和环境条件
为了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对可能影响监测工作质量的环境因素和设施进行有效的监控。保障工作过程人身和仪器设备等的安全,切保化学危险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压电、撞击、以及水、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工作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从而形成设施和环境条件相关的档案模块。
3.3 检测和校准方法
为了对检测活动和检测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规范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需建立检测和校准方法相关的档案模块。
3.4 设备和标准物质
建立设备和标准物质相应的档案模块。如制订安全处置、运输、存放、使用和有计划维护测量和监测设备的控制程序,通过对设备的控制,确保设备满足规定要求,保证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3.5 量值溯源
建立量值溯源相关的档案模块。为了确保所出具数据的准确可靠和量值可溯源性,所有对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设备都要按照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进行校准。
3.6 抽样和样品处置
建立抽样和样品处置相应的档案模块。适用于样品的抽取、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清理。
3.7 结果质量控制
建立结果质量控制相关的档案管理模块,对检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以提高检测工作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3.8 结果报告
建立结果报告相关的档案管理模块,适用于所有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的全过程。
4 小结
基于《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建立与管理高新企业实验室档案体系,可以更好地为有效地运作管理体系服务,从而顺利通过评审。当然,高新企业实验室档案体系需注意与企业的服务领域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建立与管理高新企业实验室档案体系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重视电子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741-02
Laboratory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ANG Jin
(Guizhoou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Guiyang 550008,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drawbacks exist, through the use of advanced RFID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ings networking laboratory management, to the basic data on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experimental procedure and experimental equipment to conduct full life cycle system management. Ultimatel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Key wo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laboratory; management
实验室建设是高校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实验室物品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实验室物品管理的好坏将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加强实验室管理是教学和科研顺利开展和完成的重要保障。[1]
一般来说,实验室人多,物品多且杂,长期以来,实验室物品都是依靠手工建立台帐、标签等来进行管理,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更新困难,而且不便于使用计算机软件管理,更不便于使用互联网来进行动态的管理。借助先进技术进行实验室物品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物联网技术就是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先进技术。
1 物联网技术概念
物联网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根据其具体含义概括如下:“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Internet ofThings”。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其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射频识别系统以及信息网络系统三大部分组成。[2]
射频识别(RFlD),是一种利用射频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通常RFlD系统包括三个部分:电子标签、阅读器、数据处理平台、系统软件等。
RFlD系统的工作原理是:RFlD标签进入读写器发出的电磁射频信号后,通过自身藕合电路感应获得能量读取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数据信息(被动式标签),或者通过自身储电设备中的能量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息(主动式标签),阅读器读取标签所发送的产品信息并解码后,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2 基于RFID技术的实验室管理
2.1 实验物品基本信息管理
传统上,我们获知实验设备或者耗材相关信息的方式都是通过产品说明书得到。这种纸质的说明书容易丢失、污损。而且限于篇幅,此类说明书大多较为简略不利于实验操作。如使用RFlD系统系统对实验设备进行管理,可用电子标签将实验物品的基本属性和帮助化信息等内容存储起来,通过阅读器即可方便地获取实验物品的基本信息并可通过网络进行管理。这些基本信息包括型号、规格、单价、出厂日期、设备号、使用单位、使用地点、维修纪录、生产厂家等多种信息。传统的纸质标签就无法将全部信息表示,且当部分内容变化时(如使用地点),无法更改标签信息,只能重新制作标签。不但费工费力,还会造成标签内容和数据库记录的不一致,导致管理混乱。统一使用电子标签后,每个仪器将带有一个具有存储芯片的模块,上述所有的仪器信息将全部存储在模块中。当仪器的内容发生变化时,用手持读/写卡器将很容易地修改芯片的内容,完成电子标签内容的更新,同时新的信息可自动通过手持机发送到仪器管理服务器进行数据更新。还可以使用手持式RFlD阅读器对实验室中低质耗材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盘点操作,大大减少传统盘点中出现的遗漏等差错,减少盘点所花费的时间,提高盘点的质量。
2.2 实验过程管理
使用RFlD系统可以对实验设备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如许多实验设备常用于演示教学,会被借出到不同的教室使用。如不能动态地掌握这些设备的流向,指定合理的分配方案,会导致不必要的冲突。传统手工方式的管理就会因为不能及时掌握设备流向而出现此类问题。现在只需在每个实验室出入的门上要安装门禁模块,这个模块包括了读头和联网接头,模块重要的功能是自动扫描进出门的实验物品,并将其时间,进出房间号等信息直接发给管理计算机。这样,当带有电子标签的实验设备进出实验室时,就会被门禁模块扫描到,并将该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管理计算机。就可实时反映在网络上。运用此技术还可以为实验设备预定若干安放位置,并可将当前位置与预定位置相比较,并设置报警,可防止私自挪用或意外情况发生,达到全方位、实时有效监管。RFID电子标签存储容量大,目前典型的数据容量可达兆字节,且可以重复读写,这就为随机存储实验设备的技术档案提供了可能。这样,通过手持式RFlD阅读器就能在实验时读取实验步骤、操作要点、使用帮助等,帮助实验者正确地完成实验。与相关技术结合,可实现对实验设备使用的动态控制,当使用不当时能自动警告并中断实验过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实验者可以远程控制异地纳入物联网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数据可以被实时采集并以适当的方式提供给实验者,实现实验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
2.3 实验设备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正常维护巡检对于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维护巡检往往缺乏计划性,较为盲目,一般只是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而设备规定的维护时间间隔也要靠设备维护人员自己掌握,往往不能够做到较为严格。通过应用RFID系统可以使设备巡检、维护变得简单易行,这样可以对实验设备巡检维护的次数,同时由于每台实验设备上的电子标签都存储有设备的大量信息以及维护维修的情况,这样可以在现场就可以明确该设备的使用情况,大大缩短维护巡检的时间,提高维护巡检的工作效率。设备维护巡检后的信息在现场可以录入手持机,同时存储于设备上的电子标签,这样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同时提高了实验设备使用效率。并使学校用于设备维护的成本降低。应用射频跟踪自动识别管理系统,由于每台设备上都附有射频芯片,可以储存大量的设备信息,同时还有每次维护、维修、巡检的相应记录。这样可以预防由于不确定原因造成原设备建档档案损坏和遗失造成的设备信息资料的丢失的损失。而且每次巡检和维护必须做到对每一台实验设备的情况进行了解维护,并作相应的信息存储操作,这样可以避免对设备巡检和维护工作的疏漏。由于每次巡检和维护的结果都记录存储于芯片而且这些信息是不能够随意更改,这就避免如果出现和实验设备相关的责任事故,不能明确人为责任还是设备责任的问题,使实验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变得有据可查。[3]
3 结束语
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使得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实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将会加大实验物品管理上的难度。借助物联网技术,通过RFID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将可以使得以前琐碎、复杂的手工管理转变成为简单、轻松的自动化管理模式,极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新力.高校扩招后加强实验室物资管理的措施[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1).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3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213-01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领域的应用,高校对实验室计算机等资源的大量增置,实验室拥有的更大的规模和更多的软、硬件。为了适应高校的发展和教学要求,应该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从而减少过多的维护和管理成本[1]。
一、背景与概念
实验室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和信息进行科学化管理的一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从最初针对单个用户设计的简单的终端/主机结构以及客户机/服务器结构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基于统一浏览器界和以WEB 服务器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系统[3]。
物联网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Internet of things IOT)[4]。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5]。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实验室信息管理的智能性与科学化的方法,基于现有管理系统进行增加接口和部分硬件,实现了实验室软件和硬件物与物相连并进行统筹管理。
二、系统框架
利用J2EE技术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继承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技术[2],同时基于 B/S 模式开发,能够支撑和具备强大的功能性、可扩展性以及维护性,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验室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通过结合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相应的高校管理体系,相应的信息系统能够更加科学和智能化。
SSH(Struts2、Spring、Hibernate)的框架[6]实现了前端视图、中间层控制器与后端模型的彻底分离,而且也实现了业务逻辑层与持久层的分离,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系统,使得不同模型不同层次之间的耦合度较低,模块内部之间内聚性较高,即使前端应用发生了变化,模型也只需要较小的改动就能够适应新的需求,同时数据库的变化也只是在后台操作,不会对前端的应用产生影响,大大提高程序的可复用性以及程序的开发效率。
引入物联网系统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应能继承原有系统,同时支持与物联网设备(传感器等)进行交互。
三、系统设计
当前互联网的逐步发展,采用B/S架构会更加通用,能够支持所有操作系统PC访问,同时也能够支持简单的移动终端进行交互。
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传感器网关、传感器节点等组成。主要系统设计图如图1所示:
其中GW为传感器网关,其网络框架图如图2所示。节点分为具有路由功能的节点(Router)、没有路由功能的节点(End Device)和汇聚节点(Sink),每个节点都可搭载多个传感器或控制器或者。不搭载传感器或去控制器。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存在N:N的绑定关系。每个Zigbee网络中只有一个汇聚节点,Zigbee网络之间并不通讯。网关设备(Gateway)是连接汇聚节点和服务器的设备,一个网关设备可以同时管理多个Sink节点,服务器可管理多个网关设备。
网关与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报文定义如下:
每条消息都由上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消息头、地址域和消息校验字节为固定长度,消息体根据承载的不同数据,长度可变。
四、系统实现
根据系统框架与设计,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展示,同时根据专家算法对实验室当前的状态进行评估给出建议决策。
其中可以通过RFID、温湿度、人体感应一系列传感器,从而如图4所示自动收集实验室信息和对应数据,从而形成实验室数据仓库,通过提供算法接口,邀请专家增加算法的形式,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阶段性评估。
普通的实验室硬件和软件亦可通过二维码和人工录入等形式对硬件进行一一标识,如图5所示针对硬件问题和硬件使用申请通过模板提交对应的处理即可完成。
五、 结语
物联网化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将实验室的物理硬件和重要软件进行合理划分与调度,从而实现科学管理。同时通过传感器的数据采集,能够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实验室的利用更加科学化,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天虎,严京滨.优化管理策略在实验课预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6(2):5 -7
[2] 肖利梅,李策,袁桂慈等.电工电子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24(9):76C77
[3] 刘民,李昕钟,钟伟和.高校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26 (1):17~19
[4] 孙慧清.物联网的发展和前景探索[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24).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4
关键词:远程数据库 LabVIEW 仪器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73-02
1 引言
在传统的实验室仪器管理工作中,往往只统计仪器设备的状态和数量等静态信息,是一种孤立对象的被动管理模式。随着高校实验教学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日益繁重,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于这种简单的模式,而应往动态过程管理模式上探索。数据库技术和编程语言的发展为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实现方式,基于远程数据库、用LabVIEW编程设计的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正是这种动态过程管理平台。
2 系统概述
管理系统的客户端软件通过LabVIEW编写。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计算机编程语言,有着性能高、开发周期短、扩展性强以及集成性好的特点。通过正确的软件工具并通过调用特定的程序模块,能够轻松的创建功能以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管理系统的界面构建、远程数据库访问、动态下拉菜单设计、查询功能以及数据导出功能等都是基于LabVIEW的内部工具和模块实现,且为管理系统的后续软件程序升级提供了较为便捷和高效的编程方式。
管理系统的构建基于对远程服务器端数据库的访问,仪器设备的数据全部保存在服务器上,保证了数据的共享度和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客户端电脑通过以太网接入到服务器,用户通过权限分配登陆系统客户端软件,按“实验名称、设备管理员、实验室位置”等分类,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并实时更新数据库。管理系统为用户对实验室仪器设备数据库的管理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操作方式,无需记录繁琐的数据库SQL操作语句,通过直观的软件界面就能实现需要的功能。
3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远程数据库的建立和访问方式
管理系统首先使用SQL Serves数据库管理模块在服务器上建立数据库并建立数据表,其设计视图如图1所示。
数据库建立之后,再调用相应模块访问数据库。基于LabVIEW的数据库访问有5种:
(1)通过由LabVIEW爱好者自行开发的Lab-SQL工具包进行访问;
(2)通过LabVIEW中的Active X功能直接调用Microsoft ADO控件进行数据库操作;
(3)通过LabVIEW自带的Database Connectivity Toolkit工具包进行访问;
(4)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DLL访问;
(5)通过中介文件访问。
在基于LabVIEW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前三种方式。本设计采用的是Active X功能以及Database Connectivity Toolkit工具包相结合的访问方式。通过Active X调用ADO控件对Access数据库进行访问的方式系统资源消耗低,速度相对较慢,而通过Database Connectivity Toolkit工具包进行最基本的SQL数据库的访问方式消耗计算机资源略大,但访问速度快,两者相结合优化后即可兼顾程序系统开销低和数据库访问速度快的优点,提高了仪器管理的效率。
而在访问数据库安全方面,在程序连接字符串中附加目的IP和端口,在设置安全密码的同时,修改数据库的默认端口,则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2 动态下拉菜单设计
管理系统的登陆设置了不同的级别,不同的级别用户在管理系统中具有不同的操作级别。仪器设备的使用者或授课老师可以登陆系统修改和记录仪器设备的最新信息,实验技术人员则通过相关信息了解仪器设备状态对其进行维护和维修并通过管理系统更新反馈信息,资产总管理员则通过管理系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全局调控和统计。
在基于LabVIEW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前三种方式。本设计采用的是Active X功能以及Database Connectivity Toolkit工具包相结合的访问方式。通过Active X调用ADO控件对Access数据库进行访问的方式系统资源消耗低,速度相对较慢,而通过Database Connectivity Toolkit工具包进行最基本的SQL数据库的访问方式消耗计算机资源略大,但访问速度快,两者相结合优化后即可兼顾程序系统开销低和数据库访问速度快的优点,提高了仪器管理的效率。
而在访问数据库安全方面,在程序连接字符串中附加目的IP和端口,在设置安全密码的同时,修改数据库的默认端口,则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2 动态下拉菜单设计
管理系统的登陆设置了不同的级别,不同的级别用户在管理系统中具有不同的操作级别。仪器设备的使用者或授课老师可以登陆系统修改和记录仪器设备的最新信息,实验技术人员则通过相关信息了解仪器设备状态对其进行维护和维修并通过管理系统更新反馈信息,资产总管理员则通过管理系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全局调控和统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了数据库可以由拥有不同权限的用户对其执行不同级别的管理操作。为了让用户在管理设备时能够实时的看到其他用户修改后的结果,软件搜索功能中下拉菜单的列表设计成动态刷新模式。程序以一个固定的间隔(如100ms)查询数据库中表单项目,使用命令“select distinct 实验名称/设备管理员/实验室位置 from TABLE”并将结果写入菜单中,核心代码如图2所示。
成功连接数据库后,利用DISTINCT命令字段将数据库中非重复的“实验名称/设备管理员/实验室位置”等信息取出并通过“数据平化至变体控件”将结果转为一维数组更新至下拉菜单,这个线程将始终循环以保证下拉菜单能够及时对其他用户的修改操作做出响应,避免用户查询到过期的信息。这样使得即使在多台客户端电脑上同时进行远程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都不会出现信息延时或错误,从信息的实时更新方面体现了仪器动态管理的特点。
如图3所示,在浏览过程中其他用户修改了设备管理员,此时II级条件动态菜单立刻发生了变化,同步为最新的数据库信息。
3.3 数据信息的查询
为了方便不同的用户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信息按需求进行查询,管理系统设计了数据信息查询功能,用户可通过软件的查询界面选择搜索条件直接进行查询。系统程序通过内部SQL语句对远程数据库进行访问和搜索,返回查询结果,用户根据查询结果对仪器设备的信息进行相关操作。
如图4所示为查询实验室位置在310-312房间的所有实验仪器信息。在用户点击查询按钮后,根据用户的选择,系统程序将向服务器提交“select * from TABLE where 实验室位置=’310-312’”的SQL语句,返回的结果将输出到表格控件中,供用户查阅。同时,为了方便用户统计,程序会根据表的结果将仪器名称、数目等最新动态进行统计,更加直观、便捷。
3.4 数据库的文本导出
考虑到当用户查询到需要的数据后可能希望将数据进行导出和打印成文本,为此在管理系统中设置了“导出至EXCEL”功能,系统程序通过写入电子表格的相关控件实现数据库的文本导出。当用户点击导出的功能按钮后,系统将自动的将当前的数据查询结果导出到用户指定的电子表格文档中以供用户作后续处理。其核心代码如图5所示。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和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表明,这种基于远程服务器的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相比传统的仪器管理模式,具有操作方便,信息实时更新,设备动态管理以及系统维护成本低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实验室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应海盛.基于C/S的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设计[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02).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5
物流管理强调流动、优化和科学化。学校应该是中小企业家的摇篮,卓越工程师的殿堂,这一切离不开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的融合。以为首的管理团队敏锐地意识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必须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就是把如何使物流管理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这也符合国家倡导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定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社会对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课题组围绕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环节、教材、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
模式创新
领导的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SLIT模式(思利特模式)。所谓的SLIT模式就是模拟、物流管理、创新和信息、技术和物流工具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SLIT即为每个环节的首字母简称。而SLIT在英文中意为“裂缝”,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市场“裂缝”中寻找创新和发展地位。“用信息技术模拟物流管理流程的思想有利于物流管理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大力提倡使用信息化手段并充分与物流管理理论融合的教学理念,解决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课程与产业的结合存在巨大矛盾等问题。在网上购买一件衣服,品牌款式都不错,但有味道,衣服能不能穿?是否有毒?如果有了条形码追踪技术,就可以通过条形码追踪到衣服的材质,所含成分,甚至包括设计师的信息。为了与纺织行业相结合,夏火松带领学生深入纺织企业,分析企业所面指导本科生应用物联网系统。临的问题,用SLIT模式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引入知识管理、数据挖掘、案例推理等内容,紧密跟踪世界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站在理论的前沿;实践环节中,课题组在学校的支持下构建了教学和实践的资源平台,先后建成物流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信息管理实验室;在教材建设方面,实际上早在2002年,就将条形码、GPS等内容引入到课程中,并编写了国内第一本的《物流信息系统》教材。2007年该教材被列入国家精品教材。知识时代的到来要求课程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课题组充分利用案例推理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包括自主学习资源、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接轨、在线学习、立体学习资源、可视化的案例和自主开发学习软件等。
效果显著
实验室管理与技术范文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10-02
就目前来说,实验室教学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实验室管理是一种多目标以及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因此,在其管理的职能上具有综合性以及交叉性等特点。另外,很多高校中建设的实验室都是多种学科以及多种领域综合的综合实验室,每一个实验室都有自身的安全需要,因而,在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出现一定的难度。在很多的实验室中,其自身所需的条件、实验室种类具有复杂性等特征,有的实验室中保存了大量的易爆物品等危险物品[1]。另外,高校中实验室的使用人员也比较复杂,这给实验室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时信息成为可能,这给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以期实现管理的科学性。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难度分析
1.多样的实验室条件。由于高校中所存在的学科环境较为复杂,因此,不同的学科需要使用不同的实验室,如电子学院需要大型的计算机室、机械学院需要大型机床实验室、化学学院需要对多种化学药品以及进行化学实验的相关实验室等。并且,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造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的问题。如化学试验室中就需要对化学药品存放所需要的温度条件、湿度条件以及检验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而生物实验室不仅涉及到药品存放的安全性,还涉及到生物防疫以及辐射源等相关的内容,工科领域中的实验室则是对机床运行以及操作的安全性、高电磁辐射的安全性、强电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了一定的要求。正是,由于现今高校的学科设置更加丰富,从而导致高校试验在使用中,会涉及到各种药品以及仪器的使用,进而造成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2]。
2.复杂的实验室使用人员。就目前来看,高校实验室的使用人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涉及到学生、老师,还涉及到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如上文所说,现今高校中的实验室种类也较为丰富,因此,使得各种学科的实验室有着不同的管理特点,不仅需要实验室管理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这样的状况使得实验室中的相关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调动高校中的行政人员对其进行管理,还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这些专业人员可以从学科专业性的角度,对实验室中的设施、物品等进行安全、科学的管理。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使得从事实验室管理的相关人员数量队伍较为庞大,造成了实验室管理具有较大的难度。另外,高校中的学生数量较为巨大,导致很多开放性的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较大[3]。很多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其安全意识不足、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不足,甚至学生的专业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实验室教学以及实验室管理都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实验室管理的基本思路
1.完善制度建设。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依照一定的实验室制度进行的,由此可见,管理制度是整个实验室管理过程实施的主要规范[4]。同时,规划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也是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走向规范的主要保证。为了使得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活动以及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得以顺利进行,在进行实验室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各高校专业的不同,制定相关的实验室制度,如实验室进入规定、实验室管理规定以及实验室使用规定等。另外,实验室制度还需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责以及实验室大型设施的管理办法进行明确,以期实现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制度得到完善并不代表管理的有效性得到了保证,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关。因此,在进行实验室制度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并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2.加强队伍建设。就高等学校来说,实验室的教学工作主要是由专业的老师以及实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实验专业老师主要的职责是对实验标准进行完善,对实验规则进行改革以及协调实验前的各项准备等。另外,实验室专业教学老师还需要履行的职责有根据实验课程的相关标准进行实验工作的讲解以及指导工作[6]。可以说,实验教学的专业老师是进行实验室建设、教学的主要力量,也是完成实验教学工作、实现实验目标的关键。实验室中的相关技术人员是保证实验室中日常工作正常完成的主要力量,对于教书育人、物资供应以及设备维修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既需要实验的指导作用,也需要实验的服务作用,还需要有实验的行政作用。因此,实验室中的教学队伍建设是对实验室进行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实验室中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把有限的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进行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引导相关人员认识教学队伍是进行实验室教学的重要保证,应该对实验室教学人员的待遇地位进行有效提高,转变其教辅地位,从而对相关教学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7]。其次,从事实验室相关工作的人员要进行理想树立,严于律己,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显著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勤实践,实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的技能知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从事于实验室工作。三是对从事实验室工作的相关人员加强培训,采取理论传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显著提高[8]。四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队伍进行进一步优化。引导学院中的教授、学科带头人等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等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为实验室的管理以及建设工作都带来了新的思考,也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等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开展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应该在结合各学院实验室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并在管理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实验室管理的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代新敏.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优化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46-148.
[2]李婷.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135-139.
[3]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4):271-273+288.
[4]郝丹.远程实验室:支撑环境与创新动力――“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5-15.
[5]陈文倩,宋军,战永佳.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3):190-192.
[6]韩宇男,吴伶锡,周并举.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7):224-2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