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1
内容摘要: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领域,而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县域经济的必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大中城市郊区、粮棉油主产区、不同优势农产品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县域经济 因地制宜途径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大国中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综合体现。200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农业科技创新应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城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不同县域、县域不同农产品在农业科技创新时要采取因地制宜的途径。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应立足沿海地区的市场、资金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全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工,以标准化、优质化、产业化、商品化为基本取向,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不断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把农业培植成为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基础产业,实现效益型、环保型农业的健康发展,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培育、开发与推广优质化、特色化的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及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适应人多地少特点的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应对WTO挑战,提高资源利用率与产出率,以适应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资源不断减少的变化趋势和发展需求;开发生态型规模化生产技术,在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注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及全程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开发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技术,实现标准化的生产经营,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发展便捷型的质量检测与动物检疫技术与设备,提高动植物检验检疫水平,加强市场产品质量检测。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需要针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但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和草地畜牧业的优势,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切实提高牧区畜牧业发展水平,把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
西部生态脆弱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培育集水、节水与高效用水技术。针对西北地区降水量少、单位耕地耗水量多的特点,大力开发集水农业技术和节水农业技术,多方位开发水资源,增加水资源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土地持续高效利用与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一是针对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研究开发综合性技术方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针对土地沙化问题相当突出的现状,研究开发生物治沙与工程治沙技术。三是针对牧区草地退化与牧民增收缓慢问题,研究开发高效畜牧业与保护草地生态技术系统。四是针对土壤盐碱化问题,研究开发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耐盐碱作物育种技术等;创新高效造林与种草养畜技术。研究开发一系列如林草合理比例、林草优质适应品种、林草保护利用、高效养畜技术等技术体系,以满足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需求,解决退耕之后当地农民的生存与增收问题;培育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品种。针对西部地区农作物品种单一、单产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变化需求,以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计划后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的现实,研究培育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新品种,满足当地农民生产与生活需求;开发动物良种培育和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西部地区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出栏率低、产品产量低、品质差,迫切需要引进、培育高产优质品种,迫切需要发展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开发保温栽培、养殖技术与耐寒动植物品种培育。针对西部大部分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作物有效生长期和畜禽有效发育期短的特点,研究开发保温栽培、养殖技术,延长作物生长期和畜禽有效发育期,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并根据当地资源环境特点与品种培育出高产、优质耐寒动植物新品种。
大中城市郊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大中城市郊区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大中城市为依托,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挖掘大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高科技集约化农业、资源环境型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型农业,着力扩张都市农业的各种环保功能与科技示范效应。
大中城市郊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
挖掘生态型规模化生产技术。大城市郊区的规模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研究和创建环境生态型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挖掘节水型农业技术。随着大城市郊区农业功能结构的逐步调整,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农业的地位将显著提高。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耗水量过大的现象较为突出,给大城市生产、生活用水带来较大压力,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
创新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技术。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将成为某些大城市郊区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我国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起步晚,科技相对落后,需要根据各大城市郊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特点等制定符合区情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提升籽种农业与精品农业技术。籽种业与精品农业己经或正在成为某些大城市郊区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如精品制种技术,胚胎移植扩繁技术,苗木脱毒快繁技术等。
开发低价位、低能耗、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设施农业是大城市郊区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过去许多技术与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这些设备和技术价格高、耗能高、劳动力需求较少,不符合经济相对落后、能源短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因此,开发低价位、低能耗、劳动密集型的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与便捷型的质量检测技术。大城市郊区农产品的供应对象主要是大城市居民。随着大城市居民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实施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并能对农产品采取及时有效的质量检测,为此需要提供标准化、优质化生产运营与便捷型的质量检测技术。
粮棉油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粮棉油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发挥其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和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优势,继续强化粮棉油生产,压缩普通品种,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养殖业,建成规模较大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后续效益。
粮棉油主产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是:开发与应用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优质、专用品种系列化。品种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也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要根据区域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以及市场优势,重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新品种,以满足粮棉油加工业以及畜牧水产等企业对优质粮棉油的迫切需要;开发与应用粮棉油等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重点围绕该地区主要农作物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多熟种植、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等领域进行创新研究,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开发与应用畜牧水产以及加工业技术。重点围绕农畜水产品资源的巨大优势,依靠养殖业技术进步带动畜牧水产扩大规模,加快农牧结合和转化;同时,加快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技术的创新,带动主要农产品的增值,提高农产品综合利用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创新低成本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技术。重点围绕农业主产区目前普遍存在大水、大肥、粗放投入而造成经营成本高,资源消耗大的问题,突出研究开发节水、省肥、节能等低耗高效的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环境安全标准化农产品生产技术。重点田降低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品的使用以及常规的地膜、污水灌溉的防治等,研究开发新型低毒农药、生物农药、降解地膜、土壤改良等技术和产品,同时,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以及检测检验技术研究,促进农业土产区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不同优势农产品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根据比较优势的大小,我国主要农产品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比较优势比较明显的产品,主要是一些特色资源产品,如小杂粮杂豆、羊绒、特种用途的经济作物、地方性特色畜禽、珍稀水产品等;二是目前在国际市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如部分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园艺产品等;三是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但国内需求量大,有一定区域比较优势的产品,如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根据不同的产品特征与不同的比较优势,应采取不同的技术重点,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较为明显的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对于这类农产品,主要技术需求是把它们作为完整的产业链进行开发,实现扶大扶强的目标。这些产品多数依托原产地的独特资源,并形成了当前的生产模式,即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具有一定的区域规模,但个体经营规模较小。这类产品本身的特点不可避免地要求人工操作,劳动力密集成为必须攻克的技术壁垒和瓶颈,它们需要的是能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体系,如简单化农事操作程序,可以大面积使用的生物防治技术、不破坏产品外观的机械化技术、适当的产地储藏设施等。目前,这类农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规模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力增加优势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可显著提高县域农业的整体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市场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这类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但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降低农药、兽药残留等制约因素,可以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对于畜产品,主要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疫标准,争取达到发达国家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发展高效饲料与配套饲养技术、药物残留控制与检测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对于蔬菜、水果产品,关键是要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化学物质残留同时大力开发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延长出口半径,扩大市场范围。针对这类农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及发展安全食品的迫切需求,今后须重点研究解决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无害化生产控制技术、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检测技术。
(三)整体优势不明显的大宗农产品农业科技创新途径
通过扶持和建设,能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可以巩固国内市场,抑制同类进口农产品的冲击。对于比较优势己经变得不明显的产品以及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要在提高技术含量与整体效益的基础上主打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需求为生产的出发点,跟踪进入国内市场的进口产品的技术特征,力争形成进口替代局面,避免进口产品过多侵占国内市场份额。对于国内需求大而生产不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建立和完善该产品的加工体系,进口初级产品,通过加工转化后一方面满足国内对其制品需求,另一方面还可再出口国际市场,获得增值效益。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2
关键词:财政投融资;高科技产业;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2
一、天津滨海新区投融资的基本现状
(一)投融资环境
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开发正式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后,从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高科技企业投融资领域的体制改革情况来看,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优化投融资模式具有较好的改革环境和市场条件。
1.改革的前沿地位和财政实力
试验区被认为是中国新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就是鼓励试验区在一些重点领域大胆创新,探索实践。作为实验区,有更多的主动权。并且,现在新区政府成立以后,有足够的财力推动投融资,2008年,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364.08亿元,增长20.5%,占全市的比重达到47%。财政收入481.07亿元,增长26.7%。
2.投融资信息交易平台
自2007年以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美国企业成长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已经成功举办三届。融洽会坚持快速约会、资本对接和资本交易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人民币投资机构从无到有并成为重要群体,实质性达成股权投资融资交易的数量不断增加。作为国内首家股权投融资信息交易平台,成立天津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30个省份、124个城市发展了782家会员,累计有64家企业挂牌交易,已完成2笔交易,有5个挂牌项目处于深度撮合阶段,涉及金额18亿元。
3.鼓励性政策即政府规划
总理在2009年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由生命科学推动的医药产业,如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是温总理提出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天津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被列为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十个综合性技术大平台之一,目前已完成7万平方米研发大楼和综合楼建设,被认定为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美国亚历山大公司合作投资建设的一期3万平方米国际生物医药孵化器即将建成;丙谷二肽产业化等5个项目签订了产业化协议。
(二)融资者
根据具体行业的不同,高科技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另一类是普通民用领域,科技创新纯粹用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天津的高科技产业主要有:生物、新能源、信息、新材料、民用航空。
特定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种子、萌芽和成长、成熟。在种子阶段,最难熬过,只有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关键技术尚在研发,市场前景还不清晰,只是存在潜在需求,风险最大又最需要资本支持。到了萌芽和成长期,核心技术已经突破,也初步有了一些现实的客户需求和现金流,但不够弥补消耗,仍需大量的后继资金持续投入。此时企业开始迈入运营轨道。第三阶段即成熟阶段,企业有了成熟的盈利模式和稳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外来资金需求最低。
(三)投资者
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有:政府、风险投资者、民间资本、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投融资体系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政府融资方式即通过政府信用将民间闲散资金转化为社会投资。
1.地方政府债券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根据财政部2009第十九号公告,代天津市发行26亿政府债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手段,有助于增加政府筹资及其使用的市场透明度,引入市场的评估和监督机制。对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合理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有重要促进作用。
2.社会保障制度的闲置资金
2007年,社保基金达5100亿元规模,而根据时任社保基金理事长的戴相龙估计,至2010年,将突破万亿元。同样戴预计,随着中国政策的放宽,按照社保目前的规模,今后社保基金投资股权投资的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根据国务院的规定,社保基金可以将资产规模的20%投资工商企业,10%的规模可以投资股权投资基金。
3.产业基金
(1)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2006 年12 月30 日,我国第一只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同日基金管理公司挂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由全体出资人以契约方式发起设立,总规模200 亿元人民币,首期募集60.8 亿元。出资发起人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天津津能投资、中银投资、中国人寿保险等。2007年,完成第一个企业股权项目的投资(天津年鉴,2008)。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围绕国务院对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进行投资,拓宽了融资渠道,突破了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传统的直接融资方式,开创了直接融资的新形式。
(2)科技创新基金
滨海新区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由科技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基金三部分组成。科技风险投资创业基金:建立各类创业投资子基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金:建设国家级、市级的科技研发转化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开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面向优势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购置和装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型科研设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基金:采取直接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国家级开放型研究实验基地和工程中心建设,构建科学数据与信息平台等网络科研环境,建立国家级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等。以上项目建成后,由市滨海委委托专门机构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管理。
2007年,滨海新区管委会与国家开发银行组建了滨海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进9家国际风投,创业投资规模达77亿(天津年鉴,2008)。
4.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亦创业投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于蕴藏着很大失败风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进高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行为。有数据显示,获得风险投资支持的中小企业破产率要远远低于其他的中小企业。因为在中小企业如何生存下来并实现成长方面,风险投资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规范运作的模式,在注入资金的同时,还直接参与了中小企业的管理。就像一位严师慈父,这对于其规范和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繁荣兴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完备的退出机制即价值实现途径。类似于农业,风投就像一位农夫,他需要的只是把作物培育成熟之后出售获利。而创业板就是这么一个市场。
5.中小企业集合发行企业债券
单个企业实力薄、信用低、无法发行债券的现实催生了集合债的产生。中小企业集合债的优势主要是发行规模大,期限较长。通过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中小企业既可以获得流动资金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利用集合债募集的资金支持自身的项目建设。目前已发行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多为3-5年的债券,对于企业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扩大建设规模等项目建设形成了实际的支持。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一般采取“统一冠名、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模式。
发行的首要条件是建立承载平台,这个平台需由政策管理机构、发行机构、资金管理机构,项目管理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等共同构成。目前天津市中小企业集合债的承载平台已经由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牵头组织协调,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等机构共同发起并搭建成型,已经进入到机构审批阶段,即将发行。整体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000万元,用于支持4家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
二、高科技产业投融资的途径与创新机制
(一)发展壮大股权投融资交易
所谓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一起分享企业的盈利。一般而言,投资企业股权,主要是VC(风险投资)公司、PE(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实质即我国的产权投资基金,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企业上市,然后出售企业股票获利。
天津的制药产业应积极参与本市主办的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其对接模式为会前项目筛选、投资匹配,会中资本对接、快速约会以及会后资本联姻、全程服务三位一体,利用其丰富的投资机构资源。美国企业成长协会(ACG),其多年帮助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丰富经验,1.2万家国际会员,旗下有700多家股权投资基金;国际融资公司旗下的“股权基金中心”,是经天津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授权,开展为落户天津的股权投资基金全方位综合服务的机构。目前已经或意向落户滨海新区的投资机构多达数十家;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目前协会28家会员单位,均是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活跃的知名投资机构(VC/PE)。还有全国工商联、各级政府等众多推荐优秀企业的渠道。
(二)积极推进创业板上市
在创业板启动的有利条件下,积极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推进企业上市。把推动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作为缓解天津市发展资金瓶颈,改善融资结构的重要举措。根据前文关于风投的分析,创业板是实现上市企业价值最大化之地,因此上市是企业要积极争取的事情。
针对天津一些企业“小富即安”不想上市的问题,市金融办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如企业上市财政垫付前期费用,且在企业上市后,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200万元;为了挖掘培育新的上市资源,市金融办正加快完善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截止到目前,共收录157家企业资料,其中有49家已具备上市的基本条件。针对在上市过程中,拟上市企业需要保荐、财务、律师等各中介机构的辅导以及拟上市企业对中介机构不甚了解等情况,该办还建立专家顾问团队,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和技术市场
除了股市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和技术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其一是使科技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及时地获得各种项目信息,减小信息不对称,降低道德风险,促进风投的进入。其二风投支持的科技型企业成熟后,可以进入产权市场交易,进行资产重组,使风险资本顺利变现退出。2007年,天津开发区技术交易市场中,生物医药类技术合同数占比重为12.5%,占交易额23%(天津年鉴,2008)。
(四)挖掘民间资本
在天津滨海新区挖掘民间资本潜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月末,天津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大关,达10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1%。而居民存款目前主要的投资方向是股市、楼市。
在滨海新区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在普通民用的高科技产业领域显然应当国退民进,适时让位,多方动员民间闲置资金,扩大风险投资资金来源,降低挤出效应。
民间资本参与风投基金的基本组织模式如下图:
在风险投资基金有大规模的民间资本进入并有了较大发展后,国有资本可以逐渐退出,并使基金逐步过渡到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这也是现有风险投资公司特别是国有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方向。
(五)大胆引进机构投资者
尽快设计可供选择的风险投资方式和金融工具,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参与风险投资,在滨海新区有条件的试点放开对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基金、保险基金、信托投资基金、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介入风险资本运作的限制。在这一点上,渤海产业基金已经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
(六)坚持财政担保
根据美国、日本等国经验,对真正具有良好前景但也具有较高风险的科技创新项目或高新技术企业,以政府信用为给风险企业提供担保,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风险企业的融资。在目前风险资本市场尚未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它一方面可以缓解财政支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利用民间资本的另一种形式,可以减轻财政支出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同时,还可减少因监管不严而造成的财政资金浪费现象。因此,这一方法应引起政策制定部门的高度重视。
财政贴息:通过财政政策引导货币政策,财政贴息既满足了金融机构盈利性的要求,鼓励了金融机构的低利率贷款满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又减轻财政负担,“四两拨千斤”。因此,在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应更多地运用财政担保和财政贴息手段。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境.城市金融论坛,2000,01.
[2]陈工,谢贞发.政府扶持风险投资的财政政策取向.国有资产管理,2001,02.
[3]陈时兴,钱水土.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我国科技风险投资业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2,09.
[4]戴相龙.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应做些什么.金融博览,2006,11.
[5]戴天柱.财政投融资的功效分析.经济问题,2000,03.
[6]国建业,唐龙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取向.财经论丛,2001,03.
[7]王朝才.关于财政投融资的几个问题.财政研究,1995,02.
[8]吴涛,杨少刚.产业调整与升级中的财税政策.涉外税务,2002,08.
[9]王国刚.创业板: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国工业经济,2001,06.
[10]汪玲.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主要模式及借鉴意义.金融论坛,2004,11.
[11]王雨佳.天津:金融中心路漫漫.新财经,2009,07.
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3
关键词: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90-04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工作重要的基本建设内容。教育部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西安外事学院“机械制图”课程经过多年建设,于2012年4月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3年12月经专家评选后,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总结本课程多年来的建设与改革工作,主要经验与体会如下。
一、创新课程新体系,改革课程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生产实践中充当着机械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在工程界起着表达、交流设计思想的语言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各门学科也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也应该有一个巨大的变革,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院校工程图学的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深刻的变化。基于“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绘制和阅读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科学,也是机械类专业和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国家标准为基础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近五年来,课程组积极进行本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根据应用型工科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整合画法几何、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等三门专业基础课,建设出新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及其课程体系,并进行教学的实践工作。长期以来,“机械制图”课程一直是主要教授尺规绘图技术,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也成为学习该课程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之一。因此,在课程知识结构的改革上,我们构建出主要包括制图基础、投影原理、表达方法、专业制图、绘图技术和计算机绘图基础等知识体系(模块)。制定的“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点,如图1所示,依据知识体系(模块)安排的章节知识内容见表1。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既可保证工科类专业所需的投影理论、制图基础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避免相关内容的交叉与重叠,缩减教学课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新学科不断增多,基于教学改革需要,各门课程学时数相应减少,“机械制图”学时已从72学时减少到68学时,后又减少到64学时,但要求的教学内容删减很少,反而会增加适应现代需要的计算机绘图内容。为此,我们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1.改革传统“粉笔+黑板”授课方式,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为此,课程组陆续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课件引入课程教学中,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充分发挥课件容量大、密度高、信息广泛等特点,内容生动,直观逼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课程组建设出“机械制图模型室”,即配备相关教学模具,建设多锥体、多柱体、基本体、叠加体直观模型库和相关典型零件与装配图挂图库。这些建设既为课程中的空间点、线、面投影等较为抽象问题的讲授提供帮助,又为零件构形等直观教学提供基础。建设的“机械制图直观教学陈列室”,不仅为增强学生对正投影法原理、点线面的投影规律的理解,以及基本体与叠加体、立体表面截交线、相贯线的认识与理解提供有效帮助,而且通过这些资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对机械零件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效果。
3.将计算机绘图技术引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将三维实体绘图软件的应用引入课堂教学,使计算机绘图的表达形式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起工学院CAD微机绘图室。课程组不仅将计算机绘图教学面向全院全面铺开,也为学生计算机绘图上机实践提供条件。
4.积极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识图绘图能力,课程组增加课程的实验内容,先后开出“轴套类零部件测绘”、“减速器装拆与测绘”、“虎钳的装拆与测绘”等课程实践教学项目,利用CAD机房建设三维动画库。为了增强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课程组还将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开放实验室与“机械制图”课程相结合,每学期利用课外时间分别开设AutoCAD、Solidworks等与“机械制图”课程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图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此外,从2012年至今,在工学院的支持下,我们举办了两届“西安外事学院CAD技能大赛”,学生参赛热情高,参赛人数多,有力地推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5.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化”教学,并对每个项目进行“模块化”处理。各模块的教学内容采用“渐进式”,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加强直观性;在教学评价上,采用分项目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此外,课程组进行课程“试题库”建设,分别建立出单选、多选、填空、作图等分题库,为试题的规范化、科学化、电子化和自动化打下基础。这些教学资源建设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及试题规范提供有力的支撑。
6.加强课程网站建设。课程组利用本课程先后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机遇,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出“机械制图”课程立体化教材和教学支撑系统,在校园网上建设出本课程网站,列示课程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提供较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目前,完成了本课程的部分章节视频教学录像工作,链接到校园网上,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三、精品教材建设
精品教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体现。早在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中,就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高校教材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工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规划中,我们专门制定教材建设规划。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同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前述“创新课程新体系,改革课程内容”的思想,组织教材编写力量,先后出版质量较高《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出版)两部精品教材(见图2)。由于“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辅教材配套齐全,使用效果较好,在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机械制图”课程精品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坚持以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为宗旨,遵循机械制图的认识规律及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和注重机械制图能力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知识体系,所出版的“机械制图”课精品教材表现出如下特点。
1.重视基础理论。该教材以点、线、面、体的投影理论为基础,经过立体―平面―立体的思维过程,加强投影理论、构形设计、表达方法、绘图能力、制图规范五大基础内容的教学,有利于立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表达创新设计思想的能力。
2.注重实用性。该教材在编写中按照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和工程实践相结合,能够将说明投影基本原理和投影制图的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纳入教学内容。
3.重视手工绘图。教材能以“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训练”需要,考虑在日常设计及科技思想交流时,用手工绘图比较方便,介绍徒手绘图方法,以重视手工绘图能力的培养。
4.培养跟踪现代机械设计绘图学科前沿的意识,介绍计算机绘图原理与应用。该教材介绍现代机械工程设计绘图主流软件,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绘图的现状和发展,适度打开科学前沿窗口,激励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专门编写“计算机辅助绘图”一章,以国际著名绘图软件AutoCAD使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5.遵循国家标准,科学规范。该书所涉及的国家标准全部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基于上述特点,该教材既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规划建设教材,被入选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出版的“21世纪应用型本科‘十二五’规划教材――汽车类”。由于教材较好地表现出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教材出版后,即被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推荐参加“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的评选。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高等院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工作。目前,本课程组已初步建成一支知识结构较为全面、年龄结构适合、学缘结构合理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团队。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我们提出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目标,适应教学需要和学科发展目标,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制订具体培养计划,现已取得较好效果。
1.从助课、辅导、批改作业做起,年轻教师初上讲台必须试讲,由老教师检查教案和课件,对新来青年教师安排课程教学辅导工作。
2.实行年轻教师导师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一对一地进行指导。在导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撰写讲稿,进行试讲,然后承担课程主讲任务。同时,对他们进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师德教育,积极提高年轻教师业务水平,加强思想道德水平。
3.建立听课和评课制度,发挥老教师和系主任的教学监督作用,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授课质量。
4.安排青年教师参加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研究课程教学规律,撰写教改研究论文,并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工作。
5.对每位青年教师制订专门培养计划。每年都有青年教师到国内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支持青年教师提高学历,要求新来的硕士生尽快地攻读在职博士。定期召开课堂教学方法研讨会和教学方法交流会,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措施得当,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较好成效。青年教师不仅正在茁壮成长,而且在校、院举办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比赛大奖,主持的“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整合与改革”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五、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特色
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求,本课程陆续完成有关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其内容及特色如下。
1.详尽地公开我校“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全部资料,包括申报材料(本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介绍、教师队伍、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ppt格式)、教学资源库、习题与试题库、实践教学大纲(典型零部件测绘)、参考文献、教学与研究、教学效果与成果(校外专家评价、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校内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教学录像、学生典型CAD作品集、学生获得的相关CAD操作技能证书等,资源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完全公开。
2.完全公开我校课程建设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图片库、电子挂图、三维动画库、电子模型库、视频库等,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为教学资源公开、共享、交流做出有益贡献。
3.完全公开我校课程建设出的电子挂图、习题集、模拟试题库等,为学生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学习提供快速、便利条件。
4.公开展示我校学生CAD三维实体造型的作品、典型的二维CAD零件图及装配图等作品,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发挥有益作用。
5.公开展示我校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AutoCAD机械设计)”以及“Solidworks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技能证书”,证明本课程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6.计算机辅助设计开放实验室与“机械制图”课程相结合,每学期在课外时间,实验室都开设与该课程的相关课程,如Solidworks、AutoCAD等,与本课程紧密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现代设计软件的能力。
7.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开放实验室成立后,自2012年5月开始,先后举办两届西安外事学院CAD技能大赛,参赛学生较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已完成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资源清单如下:(1)申报材料(西安外事学院“‘机械制图’精品课程申报表”);(2)课程介绍(主要历史沿革、课程内容、特色和亮点);(3)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简表、教师队伍整体情况、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4)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5)教学大纲(“机械制图”教学大纲);(6)授课教案(电子课程教案);(7)多媒体课件(.ppt格式);(8)教学资源库(图片库、电子挂图、三维动画库、电子模型库、视频库);(9)习题与试题库;(10)实践教学大纲(典型零部件测绘);(11)参考文献(参考教材、参考书目、参考文献);(12)教学与研究(教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3)教学效果与成果(校外专家评价、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校内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14)教学录像(二位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15)学生典型CAD作品集;(16)学生获得的相关CAD操作技能证书。
六、课程建设成果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组先后取得的建设成果主要如下。
1.先后获得三项校级教学成果奖。①“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校教学成果优秀奖(2009.3);②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校教学成果优秀奖(2012.12);③紧贴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机械基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2.12)。
2.完成校级教改项目一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完成时间:2009.3―2010.3。
3.2012年4月,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2013年12月,经专家评选,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主编出版课程教材两部:《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出版);参编出版课程辅助教材三部:《UG NX4 CAD精通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AutoCAD2007机械设计实例精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AutoCAD2010实例教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5.建设出“机械基础系列专业基础课”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支,课程组一位教师获“省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表彰,课程组一位教师获得“校教学名师奖”。
6.课程教学较好地完成国际教学交流工作。2012年9月,我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4学分)、“机械制图”(3学分)课程,成为西安外事学院与韩国X南理工大学互认学分课程,课程组承担韩国X南理工大学来我校学习的15名韩国交换生的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得到韩国岭南理工大学师生的一致好评。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改革对培养具有较强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几年来,我们在培养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一些探索,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不仅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且该课程于2012年被评为西安外事学院精品课程,于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所出版的精品教材得到全国多所院校使用。本教学团队,将不断努力,继续建设好这一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号.
[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R].1997.
[3]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R].1988.
[4]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问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R].2001.
[5]姚恩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6):88-90.
[6]张鄂.“机械设计基础”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5,(3):148-150.
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设计 创新途径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学科,对于我们日常交流、写作、思考等生活的各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语文一直被视为初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但是长久以来僵化的教学方法,创新缓慢的教学理念,使得本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却显得单调乏味。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提高考试成绩为唯一目标的思想占据主导的缘故,再加上部分教师和家长急功近利,使得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学生都是被迫走进课堂,整个课堂毫无生机可言。高效课堂,主要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因此,新时期,我们非常有必要用高效课堂的理念重新审视初中语文的课堂设计思路,力求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设计的创新途径的分析
(一)创新课堂角色模式,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主体相长”的思想倡导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师生定位思想,改变过去“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中心主义”的倾向,放开教师对学生过多的束缚,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尽情的发挥。也只有学生得到尽情发挥,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高效沟通,才能称之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很难想象没有沟通的课堂如何能形成教学的互动,当然更不会形成有效的“主体相长”。角色转变也可以体现在课堂的提问上,比如,把原来“教师提问学生”转变为“学生提问教师”,每次学生提问之前肯定会做足充足的工作,这样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觉自己被“重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丰富课堂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课堂,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根本谈不上什么形式,枯燥呆板,也正因为如此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效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也只有在丰富多样的课堂之中,学生的潜力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掘。其实,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以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为例,学习《陋室铭》或《沁园春・雪》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摘录的书法比赛;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由教师组织进行鲁迅先生作品展、关于鲁迅先生生平作品及历史的知识竞赛;学习《变色龙》、《范进中举》、《孔乙己》等小说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的制作,学生分角色饰演,通过现场的演出,仔细揣摩作者对每个人物刻画的目的,进而深刻地认识文章的表意与寓意。这些方式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高效课堂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以人为本的课件设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高效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形成高效的课件,那么对于教师来讲,怎么算高效的课件?是领导表扬过的?未必!课件所针对的对象是学生,优秀的课件设计,应该是单位时间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益达到最大化,包括学习的知识、兴趣的养成、学习习惯与能力、个人修养等等方面。因此,课件设计是教师进行授课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教师最基本教学能力的体现。具体到课堂课件的设计,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果一堂课有很多种教学方法都可以达到同一种教学效果,那就让学生来选择吧,选择他们认为最符合他们意愿的那一种。这种方式的教案设计,就好比教师给学生提供一本书,书的内容是一样的,当然包什么颜色的书皮都不影响这本书行使传播知识的功能,但是大家都喜欢的颜色和款式必然会心情愉悦。其实,这样主要是因为教师的年龄与学生差距比较大,大部分教师不清楚学生真正的审美观,因此由学生民主地推荐一些素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二、结语
效率与效益是课堂的两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因此,高效课堂是一种境界,是建立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管理方式等诸多因素之上的。也正因此,高效课堂的形成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一线反复地摸索,并且要不断地修正提高,最终才能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5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体操普修课 创新能力 途径
一、传统体操教学的问题
体操运动不但能塑造人的身型,更能够培养人的坚强、勇敢、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体操教学是结合学生身体素质,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传统的体操教学是以教师做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点再由学生练习的教学方式,突出了教师在课堂的主要位置。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用“强迫性”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虽然上课秩序井然,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其主要问题有:体操教学方法单一无力,教师引导不足,动作难度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二、在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就是不仅使学生对体操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开发潜能,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才能,而且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同时也是人类进步的主题。在坚持“科教兴国”基本方略的实践中,致力于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他们自己去积累知识,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真正培养出来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才是学校的重要任务。在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样非常重要,体操教学通过自身特有的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形式下,以新的形式,新的教学思维,改革体操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赋予体操教学新的活力。
三、体操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良好的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
1.构建“主动参与,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还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并让这些时间和空间发挥应有的效益,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这已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众所周知,创新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会使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强他们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中我们有很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例如:体操动作中“手倒立”是一个基本动作,我们在学习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这时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小比赛,谁倒立时间长谁获胜。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在这时简述动作的要领,使学生更加切身的理解动作要领。
2.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强度,淡化技术动作,培养学生自主求知意识。体操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消耗的体力较大,容易造成疲劳,产生抑制。这时,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运动强度,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变得宽松些,学生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才会产生创造性思维,才能保持一种求知的心。在教学中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指导学生,使其充分理解技术动作,培养其自主求知的意识。
(二)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充分认识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为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活动中,教室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能。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还应该认真教会学生掌握在思维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三)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新体系教学经验中,五大原则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同时更应该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不断检验和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的进行自我评价。对学生学法进行指导的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的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为学生认识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达到自主创新的目的。
四、结论
改变传统体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技能对高校以后的教学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全面化发展的价值追求,而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给予体操教学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科技创新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 科技创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
中图分类号 G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29-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社会的进一步深入,迫使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工作成为全球各管理部门的关注热点,而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又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不竭动力。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和期望效用最大化共同决定着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必然成为全球各管理部门的核心问题。
1 科技创新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为热点问题。科技创新主要是指方法、流程、技术上的创新,也包括新发明、新创作和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产品化等。我国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新科技创新体制,推进科技创新进程,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从而形成科技创新体制,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2 科技创新的途径分析
2.1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强化国际间的合作研究,主要是利用其研究平台和基础设施,掌握先进的创新途径,这对于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及其研究效率具备非常大的意义。就具体学科来讲,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国外专家的研究对象是非常明确的,而且精力相当集中,积累的经验也比较丰富,再加上学术交流比较频繁,基本上都是顶级的专家,能够对于某一个学科的问题进行展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进展,并且开拓研究视野,并与国际同行建立联系,为自身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2 鼓励参加国内学术交流
在我国,学术交流互动比较多,依照不同的学科,每一次都安排相关的人员参加,一方面,可以了解一些相似单位的研究近况,并且掌握发展动态,查找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能够发现哪些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是否已经和国际接轨,实验设备是否已经更新。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与对方技术合作,加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科技资源的概述
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和管理、组织、信息、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数据等硬件与软件所有要素的总和。它是科技创新的成果,是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动力,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强调科技资源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科技资源分类有多种方式,按其包括内容分类,可总结为四类:来自政府的科技财力资源;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科技活动工具与场所资源;科技知识信息资源。按存在形式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按使用情况可分为投入资源与产出资源;按资源内容可分为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知识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是最基本的科技资源,并且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不同组织的核心科技资源也不相同。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科技发展水平,影响着经济的全面发展。
4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概述与途径
4.1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概述
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就是指根据一定的发展要求,最大限度的使科技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使用和组合。目前我国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科技资源应是第一资源”还缺乏深刻认识,在科技资源的战略决策、具体布局上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科技投入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投入总量还是不足;财政科技拨款比重不大;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急需优化;科技投入管理体制需要改进;人力资源配置强度不够等问题;科技资源使用率低。
4.2 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我国当前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现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种提高我国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4.2.1 在财力资源方面上,加大科技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事业,而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在总的科技财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占重要作用。从前面分析的我国当前现状和与国外对比来看,我国在科研投入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科技兴国”为总的指导方针,发挥政府对科研投入的主导作用,重视科技与教育,切实提高我国的科研投入水平,政府投入起到模范作用;优化科技投入的方针政策,使企业成为科研投入的主体,国家要制定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优化企业进行科研投入的软环境,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的主体;淡化区域限制,以是否有利于科技进步为判断标准,形成科研投入的多元化体系,形成国家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民间吸资的多渠道科研投入体系;转化科研成果,可通过法律、行政手段,提高科研投入的使用率,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
4.2.2 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科技人力资源也越来越重要,人才资源将成为基础资源。我国应制定相应政策,支持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实现人才市场的体制创新,人才资源管理的创新,促进人才流动,加快社会保障建设,教育体制改革等。
5 强化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5.1 加强战略研究
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需要一定的战略来指导,我们要提高对战略研究的重视程度,组织专门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战略研究要跟踪国际发展动态,使我国的科研发展与国际接轨,从自身情况出发,内容明确,突出重点,提出合理的战略方针,支持重点领域的优先发展。
5.2 科技成果管理
为促进科技成果的管理,科技管理部门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大力支持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发展前景的科技成果;政府部门应监督管理科研过程;表彰和奖励那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里获得知识产权的产权人;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统计制度,定期重大科技成果。
在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下,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任何方式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要以科技创新为根本,这是科技资源得以有效优化配置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大幅度的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原,王宏起.基于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
[2]王宏起,王雪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的分形评价[J].技术经济,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