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的优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业的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业的优势

美业的优势范文1

静谧的夜晚,迎着月光走,

道路一片明亮。

光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但是四周围难免会有些阻碍。

不知什么东西遮住了月亮的光芒,

我身上的光辉瞬间消失。

我迷惘,在分叉路口上不小心走错了路,越走越远,越走越黑。

就在我孤单无助时我触摸到了爱。

她拉住了我的手,一股暖流涌入了我的心扉。

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是爱带来了光明,

在我从黑暗的道路上拉了回来。

朋友,你是我黑暗中的肩膀,让我靠,让我挨。

纯纯的友谊是不带利息的,

如果友谊世代功利性的,

美业的优势范文2

工业旅游不仅仅是工业和旅游的简单叠加,更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将现代工业的巨大魅力渗透到旅游的诸多要素中,展示工业文明。当游客迈入某一工业或手工业领域企业大门的时候,工业文明的神秘世界将向他们展露冰山一角。这也是一种文化诉求:参观一家企业,不但让游客从中开阔眼界,也能获取新知识——企业将力图对外展示其技术、工艺以及企业生活,让人们充分了解当地丰厚的经济和工业实力。

所以说,工业旅游本身,展现的是企业的一种透明度。让游客走进车间厂房,近距离接触工厂作业,这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底气,更需要勇气。2004年,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全国共有103家企业被授予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此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补。目前,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的各类工业企业已遍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

从传统手工艺、民族特色工业到现代产业、高科技等各个工业生产领域。这些事实的背后,是我国正在蓬勃兴起的工业旅游市场。

本期特别关注,本刊记者毛蕊行走石油城,采访华北油田公司,足迹遍及河北、内蒙古、山西,对这个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以及众多荣誉称号的大国企展开了一系列的环境追问。这个在盐碱滩上崛起的绿色国企,现今,已经迎来它36岁的生日。36年来,它以世人瞩目的华丽转身演绎了一场惊世绝俗的蝶变之旅。绿色能源、绿色建设、绿色文明,注入了时尚旅游元素的华北油田,一改过去厚重和冰冷的形象,以一种更亲切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华北油田的工业之旅融合了历史感、现场感、知识性、参与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像到北京没看见天安门,到黄山没和迎客松合影就不算来过一样,到位于河北任丘的华北油田总部,一定要参观“神奇魔井”任四井。任四井是华北油田发现井,也是华北油田第一口日产千吨的高产油井。它的诞生,揭开古潜山油藏千古之谜,宣告华北油田诞生。可以说,任四井是华北油田人的精神图腾。现在,这口神奇魔井仍每天都充满战斗力。

美业的优势范文3

1、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安于当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2、因为你,我愿意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的包袱,因此发奋努力,只是为了想要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

3、心太软的人快乐是不容易的,别人伤害她或她伤害别人都让她在心里病一场。

4、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5、有些事,你把它藏在心里也许更好,等时间长了,回过头去看它,也就变成了故事。

6、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7、在这个世界上,不要太依赖别人。 因为即使是你的影子,也会在黑暗时离开你的。

8、我站在树上,学习像鸟一样飞翔,虽然知道这不可能,可还是要试一试,风来了,临风飞舞,我感到无比幸福。

9、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最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10、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快乐,一间住着痛苦。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

11、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12、不要轻易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爱你的人不介意,恨你的人不会信!

13、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一道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

14、在很大程度上,智商决定你走了哪条路,情商决定了你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15、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16、当一个人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就不再想去寻找依靠,任何人都是负累。

17、“以后还有机会的”,这句话让我们做了多少遗憾终生的事。

18、不辜负每一份热情,不讨好每一份冷漠。

美业的优势范文4

《爷爷的煤油灯》是根据新美南吉晚年的一部同名童话作品改编的动画片。说是晚年,其实应是创作思想最澎湃的青壮年时期,因为他的一生仅有短短29个年头。

这个动画片讲述的是日俄战争时期,一个名叫己之助的青年人用从城镇中引进过来的煤油灯给村里带来光明、却又因害怕电气时代的到来妨碍自己的生意,而极力阻碍电灯进入自己的小村落的故事。当时的背景是日本明治维新后文明开化的时代,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新思想取代旧思想成为一种历史洪流。虽然影片的名称《爷爷的煤油灯》一点也不大气,但是它所反映的这个时代背景却是气势磅礴的。

因此,这种集中在一个小人物身上的小故事,和整个文明开化进程汹涌推进的大背景,形成了一种交织。当己之助顺应了这种潮流,把煤油灯引进小村子的时候,他获得了成功;而当他因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于是就开始抵制新的技术进步,希望自己原先的煤油灯一直能有好的市场的想法,最终也无法抗拒电气时代到来这个历史趋势。通过短短不到30分钟的影片,一些日本商人惯有的这种思维模式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影片描写的己之助是一个个性丰富的人。他有志向,而且不惜力地工作,他能敏锐捕捉到时代的脉搏,也敢于像大商业家那样孤注一掷地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同时他也有固守陈规的一面,甚至因为村长同意了通电,他甚至想到村长家的牛棚去放火。他并不是一个完人,但却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们通过他的这些想法、做法,能联想到自己,联想到今天周边的很多人很多事。这种共感是日本文艺作品特别追求的一个东西。

当然,己之助并不是一个会轻易被时代击倒的人,他最终认识到时代在进步,新的东西终究要淘汰旧的东西这个道理。而我认为整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描写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和感人至深的,己之助用来告别自己煤油灯时代的“仪式”。看到那个仪式,我就像看到了樱花在最美的时刻凋零一样,百感交集。毕竟它曾经如此的美过,但总有一天它要衰败。但同时,我又要为樱花树敢于接受让自己那么美丽的花瓣一一飘落,不再留一丝痕迹的决断,感到钦佩。

美业的优势范文5

【关键词】美术,思维能力,教育

一、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象的生成

幼师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穿创新意象的生成,培养“视觉化的心灵”,是创造性发生的辅助因子。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全部过程离不开对现实形体的把握,这便是意象生成的主要来源。意象是对客观观察、记忆,经高度的概括、抽象后积淀下来的类似“原型”的东西,它“源于感知,但又不同于记忆象。“记忆是原感知形象的复现,而意象是比原感知表象更加概括、更抽象,能反映事物内在意义的心理印象。助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的视觉本身便是思维过程,具有思维的全部特征”。在观察过程中主体对客体进行整合、创造,形成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心理意象,这便是直觉与想象,灵感与顿悟得以闪现的载体与诱发因素。里德对心象的形成及心象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作了深入研究,认为摹想力与心象及其活动有关,并且可以通过训练增强这种心理能力。形象创造力离不开舍弃了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所能反映事物本质、深刻、理性的心理意象,抽象思维也离不开它,许多创造性思维是借助于形象直观与理论抽象的合力得以发生。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首先,美术学科的丰富性与教学的灵活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苏姗・朗格说:“因为艺术没有使各种成分组合起来的现成符号或规律,艺术是一个符号体系,它永远是未定的,每一个作品都从头开始一个全新的有表现力的形式。”科学求真,艺术求美,美术活动以美为最高规范,众所周知,美是一有深刻内涵和宽泛外延的意识形态范畴,它给美术活动提供了自由活动的广阔的空间,它没有理工科教学活动那种“殊途同归”的唯一正确答案的限制,在美术学习与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完全有可能以自己的个性特点上发,“为情所趋”地创造美的形象或符号,其过程如图所示。

可见,幼师美术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锻炼并增强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可谓“意如泉涌”、“思路畅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幼师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灵感及想象力。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直觉洞察力越高,想象越丰富,人的创新力就越高。爱因斯坦将科学创新原理归结为“经验――直觉――概念或假设――逻辑推理――理论”,并认为直觉是关键。创新心理学认为,直觉在创造活动中发挥着选择、预见、提出新概念、新理论等作用,同时提出,它并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直觉能力来源于个人的实践经验。幼师美术教育离不开直观形象,它是传播美术文化,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艺术情感的载体,直观性是其最显著的学科特点之一。在幼师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意象进行重组或再创造,如以长着双翼的天使和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龙,无不充溢着想象与睿智,艺术品因为想象而具无比魅力。也正是基于此,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除了抽象思维之外还有形象(直觉)和灵感(顿悟)思维”。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如果说美是艺术的生命,那么情感便是艺术的血液,它溶汇在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虽然情感并非艺术的最终目的。就创作主体而言艺术活动不全为情感而在产品中蕴含着艺术人的情感。另一方面,就美术的本质而言,人们往往以社会、认知、历史、审美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等等方面加以考察,我们若加以概括提炼,其本质可以一言蔽之:“审美性”。它是区别于其它意识形态、认知方式的最根本的特质,且艺术的功能看,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都以审美功能为基础而“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怡情”。从幼师美术教育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的基础性和非专业性决定了中幼师美术为审美教育。在幼师美术教育中所培养的审美、道德、认知情感作为一种合力作用于创造,唤起学生潜伏的创新动机,并在道德意志与认知情感的推动下间接地提高学生观察的准确性,记忆的持久性,加强积极性、主动性,减少疲劳,在较为轻松愉快的适度兴奋的环境中闪现最可珍贵的想象、思维、灵感与顿悟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并将共通具体操作物化成新颖产品。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现代教育给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并善于向学生学习,学生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破除惟我独尊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日积月累地进行创新教育,一定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选择,张扬学生的个性,热爱和关注学生,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在教学中真正树立创新的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创新思维才能得到不断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音体美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4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3]莫元汉.职校幼师美术教育多向思维的培养.职教论坛,1997,2:40-41.

美业的优势范文6

关键词:教不好的学生 不会教的老师

陈鹤琴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他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经多方搜索,也没找到陈老先生这句话提出的背景。虽不知他老人家是在什么特定条件和环境下说出此语。我想:陈鹤琴教授当初说这话时,一定不会引起误解,因为任何话都有特定的含义。陈鹤琴之所以这样说,在我看来,他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及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本人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信念,并无不当,且值得肯定与敬佩,但用做对教师的教育评价标准、指责学校教师工作的“名言”,就未必妥当。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我们先审视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样的学生是教得好的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自信心、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学生是不是都算教得好的学生?没有考上大学,走上工人、农民岗位的学生算是没有教好的学生?学生在教育中的角色是什么?现行的课程标准还要老师高高在上地说教?也许问题有点尖锐,但我感觉值得深思。

之所以要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大概源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地位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填鸭式、说教式教育观念的存在。我认为好学生未必是教出来的。

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作为身处第一线的教育工作执行者,应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引导他们个性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教育工作的呼唤。我们应该借助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改变观念,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意识,以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4月份去上海闸北区实验小学听课,这个学校开设了校本课――自理自省课。通过“自理自省”的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中帮助学生成为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有灵性、有人性、有个性的一代新人;同时,革新教师的德育教育理念,通过“教贵善诱”来释放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在学生实践体验中,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并转为内化的自觉行为。自理自省课的特点是:课堂讨论问题来源于学生,解决于课堂中,解决于学生的自我反省中。要让学生自己觉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自理自省课的切入点小,针对性强。因为它来源于学生,所以学生想说;因为它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观察生活,帮助伙伴出谋划策,所以学生愿说;因为它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所以学生能说;因为它让我们的孩子不附和大众,学会勇敢寻找真正的自我,所以学生敢说。

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拥有重要的角色,是课堂的表现者,而教师则起着“导”的作用,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理自省”的目的,根本不存在“教”的问题,更何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二、“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正是经教师薪火相传,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尽管我国有着一大批高素质、优质的教师队伍资源。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为了实践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师德“滑坡”现象存在于少数教师中。虽属少数,但确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教育质量,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在教育实践中违背师德,影响教育质量的教育行为也时有发生,这部分教师应该算是“不会教的老师”吧。

什么样的老师是“会教”的老师?诚然,魏书生、窦桂梅、任小艾等这样的老师无可置疑,我们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老师就不“会教”了吗?本人认为:只要老师能为师之本――“言传身教、教书育人”,遵教学之法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循育人之道――“志存高远、修学储能”,完成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就应该算是“会教”的老师。因此,我们的老师大都应该是“会教”的。

如果仅把学生考上大学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即便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孔子也恐怕算不上“会教”的老师了,因为他“三千弟子”只有“七十二贤人”而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没有哪一个敢说他的学生个个都能成才。上帝也不是万能的,他就没有教好亚当和夏娃。

三、我们应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