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一、引言

网络信息时代之下,教育领域获得了深入的发展,“互联网+”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在各个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全面改变了社会的发展形态。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渗透中,高中教育教学同样迎来了重大机遇,如何依赖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管理,已然成为教育领域重点探讨与关注的课题。“互联网+”模式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有效突破传统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更高效地实施学科教育与理念渗透。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日臻完善的背景下,更能够促进高中教育教学的深度发展,逐步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创造和铺设出康庄大道。

二、“互联网+”于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如今,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高中教育教学理念的持续创新发展,对“互联网+”的需求与契合点日益增加,逐步产生了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强烈呼声。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应当致力于两者之间的契合,赋予“互联网+”技术更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互联网+”有助于改善教学管理效果,从传统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看,存在着机制不健全、体系混乱、流程复杂及脱离实际等现象,这些问题导致各类教育管理改革收效甚微。而在“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则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挖掘管理空间,实现教学管理模型的重构和优化,使教学管理的内容和层次更加清晰,为良好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创设提供保证;另一方面,“互联网+”有助于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通过与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融合,将大幅改变高中生对传统教学的认知,更能够与学生的信息化追求相适应,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效果,这也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

三、目前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相对封闭

高中阶段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及知识储备的关键时期,因此具备依赖优质的教育教学管理环境,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与学生成长的需求。但从目前的结构而言,大部分高中学校的传统教育管理观念根深蒂固,并受到自身管理经验的局限,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观念难以发挥作用。并且,由于高中学校一般为独立办学,导致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趋于封闭,虽然其核心仍然是以国家教育规范为办学依据,但在教育教学管理的细化方面具有显著的自主性,而这种墨守成规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严重削弱了网络信息时代下的竞争力,更成为阻滞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比较单一

自新课改提出并实践以来,在教育领域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创新浪潮,高中学校同样参与到教学改革之中。但在普遍的认知范围中,高中生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高考”,因此高中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应对高考,一切工作均为高考服务,并且历经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以及自身的经验教训总结,已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对于部分重点高中而言,其优异的高考成绩单使其更加坚定了自身的教育管理方法,他们尝试新教学模式的兴趣不高,如此“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重要阻碍。

(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滞后

众所周知,高中教育属于系统性、长期性、循环性工程,每个环节都将关乎高中生的命运,因此需要高中学校持续完善,为高中学子创造更优质的环境。教育教学管理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其长期有效的运行均是需要制度来推动的,这也是高中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面对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传统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已然产生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性,尤其是在面对全新的教学任务、目标和要求时,若仍然按照传统的管理制度,势必难以适应全新的管理特点,从而导致教育管理目标和成果的弱化。

四、“互联网+”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建议

(一)革新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深刻改变着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因此,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思维,不断将互联网技术引入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持续推动教育管理与改革的深化。第一,更新教育管理系统。如将正文教学管理系统引入高中教育管理之中,即拓展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共享能力,包括学生管理、教育信息、成绩管理、毕业生管理、公共信息维护及选课管理等诸多管理模块,通过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使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逐步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同时,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建立综合保障体系,包括财务体系、一卡通、成绩自助打印等功能,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大幅提升高中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教务工作趋向专业化、高效化、便捷化和智能化,真正将“互联网+”应用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出优势的教育学习环境。第二,加强信息技术开发,“互联网+”技术具有诸多的现代化功能,在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要求完成多维度的发展与创新,即学校可以开发微信公众号等开放型平台,将校园信息融合于该平台之中,让师生接触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享受“互联网+”模式所带来的乐趣,从而进一步体现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性、互动性与实效性。第三,推动教学管理系统化发展,结合高中教育教学管理课程要求,将各类信息与管理系统相互衔接,可包括学时统计、课表锁定、课程对调申请及教学材料管理等,充分发挥出智慧化管理的优势。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中,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主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而言其教学体验较差,并不能有效地提升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品质,对学生的高质量发展存在较大的阻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高中学校应当正视教育发展方向,认清教学创新格局,尤其要重视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拓展和深耕,积极引入更先进、更有效、更科学的创新发展路径,使高中教育教学管理能够与时代相契合,达到最佳的教育管理与改革的平衡。第一,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与教师均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生为本”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特别是要强调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更多地扮演好“领头人”的角色,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更生动地传递教学内容,使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成为一种知识共享。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合作思维与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视同仁,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互动,通过交互意见与小组合作等方式,达成“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在教法与学法上下功夫,给予学生必要且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应突出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寻求答案,特别是突出其针对性和科学性,让学生能够针对自身问题进行学习,这样既减轻了指导压力,又能够留下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引导,创造双赢课堂教学。第二,完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其核心在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通过教育资源的拓展彰显教育公平,不断促进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尤其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可以帮助教师及学生获取海量的教育学习资源,使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空间。从范围上来看,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具备极为丰富的元素,使教学资源与领域拓宽和延展,包括在线教学课程系统、MOOC、微课等,通过各类共享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幅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并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培育大有裨益。由此可见,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必为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丰富渠道,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根本目标,推动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持续发展。

(三)转变高中人才培养方法

在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的需求下,要根据现代教育管理的特点,科学实践“互联网+”创新模式,逐步将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过渡,特别是要理顺传统教学资源与创新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比如,建立互动学习指导制度,即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下,教师在完成课堂集中教学之后,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平台优势,为学生创设线上学习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微课学习、自主学习、在线测验等,以更精准、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后续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任务规划提供依据。同时,教师也可以按照课程教学的进度,适时进行针对性、阶段性的任务布置,让课堂教学内容向课前、课中和课后延伸,使学生始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预习、学习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除此以外,在传统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中,其主要侧重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而对于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关注不足,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培养。这种“唯考试论”面对当前的“互联网+”模式时,将呈现出极大的滞后性,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为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中,必须重新规范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天赋挖掘,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竭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缓解学生由学习所产生的压力。对教师而言,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更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和闪光点,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展示平台,彰显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教育管理的魅力。最后,要结合“互联网+”模式优化考核评价方法,转变传统简单地以成绩为核心的评价,开发更丰富的定性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学习习惯等,真正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实现教育与育人之间的协调统一。

(四)推动高效课堂模式创建

“互联网+”模式无疑是对教育领域的重大机遇,要面向于未来办好教育,则必须要借助信息技术实际优势做好改革,通过教育与技术之间的高效融合,满足日益变化的教育需求。在“互联网+”模式的支持之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深化高效课堂模式的创建,加紧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使高中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完成全面育人的教育教学任务。具体而言,高效课堂模式的创建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筹划:第一,课堂知识回顾。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本质区别,传统课堂侧重于知识的传递,而高效课堂则更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利用一步一步地衔接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此条件下,教师和学生均需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创新的网络化课堂,使各类知识即生动呈现,又便于学生的回顾和记忆,如利用课程视频与共享网络的连接,将知识内容分发给学生,为其提供统一规范的复习资料,并通过在线反馈掌握学情。第二,课前导学。教师可以围绕相关的课程内容,注重利用微课将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其更加直观化、微缩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利用完善的课堂设计分步骤地进行细化,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进行疑难问题的设疑、引导,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第三,课后训练。在网络教学平台下,可以将训练转化为线上的实时化,并通过将知识学习、内容分解与课后测验相结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建立学生成长个性化档案,为后续教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新课改的持续推进,高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找准差距,及时调整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内容。事实上,“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模式,能够大幅提升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使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思维得到根本转变,借助网络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能为新课改的推行及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极为科学、系统和丰富的保证。由此可见,在后续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中,仍然需要加强改革与创新,全面适应时展所带来的变化,逐步为推动高中教育教学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竞男.浅谈如何实现高中教育管理的新突破[J].中华传奇,2020(4):184.

[2]张正中.基于智慧管理理念的高中教育管理路径思考[J].学周刊,2020(15):153-154.

[3]常桂梅,田鹏远.“互联网+”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学的管理与改革[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0):73.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在素质教育改革下取得了显著效果,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高校要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现状,做好教学调研工作,努力探索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真正促进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1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很多高校体育教学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单一教学理念上,没有从“灌输式”的模式中走出来,体育教学以大量单纯的身体运动为基础,教学过程片面追求短期体育效应,没有将学生锻炼的重要性更好地与素质教育理念要求相衔接,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心理等方面的培养,只局限于体质教育,缺乏社会需求的大局观。这种教学策略使学生仅了解一些基本体育技能,很难形成较强的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的习惯,阻碍了学生创新品质的养成,没有真正体现出终身体育、以健康为中心的体育宗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课程安排较少是“重体轻育”观念的体现,一些高校日常体育管理工作停留在表层,教学计划和规定忽视对教育的深层次认识,任课教师很少在体育教学具体实践中贯彻实施科学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发挥,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进一步发展。

1.2体育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庞杂,要求过于死板,限制了教师对课堂内容设计的主观创造性。教学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没有主次之分,学生处于学而不精状态,体育学习仅仅为应付考试,谈不上形成特长,体育教学与当前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相脱节。许多高校体育课程没有专门教材,教学计划、进度、要求等依然存在成人化、竞技化等过度的倾向,课程内容多是竞技项目的教学,单纯的动作示范教学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及灵活性等方面的培养。教学内容技术难度较高,没有以学生的基本需求为导向,缺乏趣味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终身体育观并没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

1.3体育教学考核评价管理缺乏科学性

体育教学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的重要环节,具有促进、规范、导向和反馈作用,对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高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却忽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对教学效果的评估被限制在所谓标准模式中,以定量的标准评价体育教师的绩效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对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很多高校体育考核仍沿用以考试为主的测评方式,评分标准过于单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忽视学生思想和意识方面的发展,忽视对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努力程度的评价,不能将学生真正的体育水平展现出来,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热情,对体育教学效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1.4体育教学管理环境优化缺失

一些高校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认为体育课程对学校的影响并不显著,造成体育教学管理处于较分散的发展状态。教师专业素养、知识结构缺乏丰富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所学专业过于一致,随着高校学生对日益丰富的体育课程兴趣的多向转移,固定专职的体育教师已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体育教学的需要。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缓慢,自身没有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学观念,很难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而硬件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场地设施建设和投入没有跟上学生密集型的状态,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综合性体育场馆偏少,体育设施陈旧不全,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强化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措施

2.1转变思想,树立先进科学的体育教育新理念

管理理念对管理工作起导向作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要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转变固有的思维定势,建立新型的、符合现代社会的科学教育观。终身体育教学管理理念是体育教学发展的主流观念,体育管理者要认真贯彻、深刻体会终身体育深层次内涵,不仅要看到现在的体育发展状况,更要着眼未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运用科学方法指导自身锻炼。高校体育教育思想还要面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形成运动习惯,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精神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重新认识体育学科健康第一的崭新理念,在管理上探索出适合学生情况的有效方法,形成教学与管理相互促进,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2.2创新多元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性

要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管理顺利开展,就要注重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依据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进行优化,努力追求教学内容完整化和系统化,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多角度多层面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意义、价值和作用。体育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合适的(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05页)体育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活动内容科学、实用、健身、文化等特点,把终身体育思想全面贯彻到整个高校体育教学中。在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融合一些现代流行体育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对高难度项目进行简化,对某些体育项目课程分层次授课,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不同要求。注重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体育健身化、健康化、终身化目标。

2.3建立多维综合观,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全面、科学、客观、准确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反映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获取教学信息反馈、完善体育课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体育教学评价采用单一标准评估不同体育教学内容是不科学的,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未来的发展。高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合理化、多样化改革,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入手,采取学生评教等方式,客观全面了解课堂教学效果,监控教学质量。对学生考核要以全面发展为目的,改变现有的单一考核方法和评价制度,制定出体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综合体育评价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应当从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学生的进步、学习的态度、学生的创新等各方面考虑,将过程与结果融合起来评价,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努力和个体差异,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提升学生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4加强师资建设,改善体育教学管理环境

高校体育教师是决定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应更注重对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教师潜能,合理配置体育教师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学术带头作用,使教学与科研相互补充。打破观念束缚,创造更多条件聘任非专职体育教师加入到体育教学队伍,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课程与师资的矛盾。多渠道、全方位优化整合教师知识结构,加强教师在职培训,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求。高校领导要转变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高校要对自身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分析,有计划地对必要体育设备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体育设施条件,努力提高现有场馆使用率,最大限度满足体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文3

【关键词】容错理论 学生教育管理 启示 避错式批评 容错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52-02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教育管理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因其各种因素的影响,犯错在所难免。加强对犯错学生的教育管理是每一位教师必然面对的问题。那么,应如何加强对犯错学生的教育管理呢?

其方式大体有两种:(1)严厉批评,公开处理。这样做的结果是,把犯错学生当作反面教材严肃处理,公布其犯错事实与处理结果,往往能对其他学生起到警示教育的效果,但往往打击犯错学生的自尊心。(2)容忍学生犯错,但对犯错学生进行保护的同时通过约束与指导促使学生自我改正。这两种方式与计算机领域里所说的避错设计与容错设计相似。

计算机研究领域里有两种提高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方法:避错设计和容错设计。避错设计又称排错设计或完善设计,要求采用正确的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法尽量避免把故障引进系统以及尽量减少器件的失效率①。避错的目的是尽量降低出错率,但避错设计再完善,也总有一天会出现故障,从而导致系统出错甚至崩溃。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就需要容错设计。

容错,顾名思义,即容忍错误。所谓容错设计,即故障容忍技术,它允许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人为的或系统性的错误时能予以及时纠错,以保证程序运行正常终止及系统不致崩溃。② 郑家亨主编的《统计大辞典》对“容错”是这样解释的:尽管发生一个或若干个故障,程序或系统仍能正确执行其功能的称谓。它往往包括三方面的功能。(1)约束故障,防止故障影响继续扩大;(2)检测故障;(3)恢复系统。③ 简言之,容错理论的三个功能是:约束故障――检测故障――恢复系统。

容错理论对学生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容错理论可以应用于学生管理实践之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 人人都可能犯错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总不免会有一些缺点,总会在某些时刻犯错。可以说,犯错是任何人都会面临的客观事实,犯错是必然的。就每一阶段而言,犯错是可能的。

学生犯错有多种表现,如有学生在学习上不认真,不遵守课堂纪律,考试作弊;集体观念不强,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对分配的劳动任务不认真完成;不能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哥儿们义气,早恋;相互攀比,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感恩,对父母充满怨言;道德观念淡薄,撒谎、欺负弱小甚至有偷盗行为;酗酒、斗殴等。

学生犯错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的因素。就自身而言,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学生的生理、心理要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身体不断发育,功能不断成熟;智力不断发展、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不断提升;情绪、性格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与道德观念等不断增强;不同程度地表现青春期逆反心理等。这些生理心理的变化可能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情绪管理能力、气质个性和叛逆性格等,这些方面往往与学生犯错有着密切关系。

学校教育对学生犯错也有一定影响。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与教师、同学接触很多。学生在班级往往有小团体,小团体的存在对学生有利也有弊,教师需要对班级小团体加强引导,以发挥其积极影响,消除或减少其消极影响。教师还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充分关注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孤僻、冷漠、贪婪、嫉妒、虚荣等。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交流,以便及时沟通反馈,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这些方面如果存在缺失或疏忽,也可能造成学生犯错。

家庭是与学生成长联系非常紧密的环境。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家长是最早满足学生有关需要的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共有五层,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某一时期内,某一需要占主导,支配人的行为,其他需要占次要地位。可以说,学生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早都是由学生家长来满足的。这些需要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学生就可能会出现心理、意识、情感及性格上的某些缺陷,从而为学生埋下犯错的“种子”。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犯错也有影响。社会上流传着形形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生对这些观点缺少分辨和思考能力,往往因为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而接受了某些社会上的流行观点,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厚黑学等,这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诱导学生犯错。

学生犯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不仅学生可能犯错,教师也可能犯错。如某次中考,有一个监考老师没有清点份数就将试卷封装交主考带走,后来学生清理教室时才发现还有几张提前交卷的试卷放在讲桌抽屉里没有封装。学生发现后赶紧报告监考组,但试卷是否修改无从知晓,学生该科中考成绩如何计算成为难题。监考老师因此事而受到严厉处分。又如,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中考,两个同名同姓的人在同一个组考体育,叫到甲的时候乙去考,叫到乙的时候甲去考,送考老师、主考老师以及参考的同学都没有注意准考证号与姓名要配合使用,造成两个同学的体育成绩“调包”。后来的结果是其中一个同学总分离中专上线差2分,但他的体育成绩被少计了3分!本来考上了中专却因为老师的失误而不能就读,从而失去了一次机会。

人人都可能犯错,错误的发生可能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可能是主观方面的疏忽大意所致。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要认识到学生犯错在所难免,即使是教师自己也可能犯错。所以教师要正视错误的发生,要容许错误的存在,就像容错理论一样,要容忍错误的发生。

二 避错式批评不利于学生发展

避错式批评是指对发生错误的学生严厉查处公开批评的做法。避错式批评往往把犯错学生当作反面例子进行公开惩罚,这样做往往能对其他学生起到警示教育的效果。如某同学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后被教务处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并全校通报。其他学生可能从此事“引以为戒”,但犯错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长时间内受到消极影响。当然,笔者并不主张完全摒弃避错式批评,避错式批评有存在的必要,但要谨慎使用。毕竟学生犯错在所难免,如果不顾及学生的自尊一味地惩罚学生,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被动与麻木。而且有些学生的错误可能是被冤枉的。这种情况下的避错式批评造成的消极影响更大。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在高考前不久,有人在黑板上写下对某老师的恶毒咒骂。该老师怀疑是某学生所写,就让该学生写字并查验笔迹。结果更证实了该老师的假定,于是该学生就被当作反面典型遭到全校师生的严厉谴责。该学生遭受不白之冤,情绪失控,高考失利,很久后才走出阴影。笔者也险些遭受冤枉的避错式批评。读中专时的一次语言学考试,我坐在最后一桌。考试时,监考老师来到我身边,他从我坐的课桌里找到了一个纸团,打开一看,里面居然写着几个语言学论述题的答案!我百口莫辩。幸好,监考老师只是把纸条收走,轻轻地在我的桌子上敲了两下。如果他把我当作考试作弊送交教务处惩处,恐怕我在这样的打击下会长时间的孤立自闭或消沉颓废。当然,监考老师是认定了我作弊的“事实”,只是他容许了我的“错误”放我一马,才让我躲过一劫。

三 容错式教育有利于保护学生

容错理论三种功能可以应用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之中,“约束故障”类似于对犯错学生进行约束,防止事态扩大;“检测故障”类似于引导学生认识犯错事实,分析犯错原因;“恢复系统”类似于帮助学生自我改正。笔者将容错理论应用于学生教育管理实践称之为“容错式教育”。

容错式教育与避错式批评不同,它预料到学生犯错是难以避免的,老师也可能犯错。所以,当错误发生时,容错式教育不是把学生当作不可原谅、不可饶恕的,不是通过严厉处分来对学生进行惩罚与追究,也不对学生进行公开批判,使其蒙受耻辱,甚至遭到其他同学的嘲讽与孤立。它把学生当作可以挽救、应该保护的对象,对犯错学生予以充分的同情与理解,同时对犯错学生予以约束。这种约束既包括将学生的犯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学生不至于错上加错,不至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而使事态不断扩大;也包括将犯错学生在一定范围内予以保护,防止影响扩大;还包括防止学生犯同样的错误。这种约束与控制应该坚定有力、及时有效。容错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约束,还应对学生进行教育批评,使学生进行深刻自我批评,充分认识到错误事实、发生错误的根源与错误引发的影响等,这个过程也可称之为“反思”或是“悔悟”。容错式教育不仅要约束、反思,还要帮助学生改正,使学生不再出现同样或是类似的错误,就像系统经过恢复可以正常工作一样,犯错的学生经过自我改正也成了一个道德上没有污点的人,与其他人可以正常交往而不必像避错式批评的学生一样要承负较大的舆论谴责与心理压力。而且,犯错学生因为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保护与关爱,自尊心与荣誉感得到了维护,获得了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会更加积极地改正错误、追求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容错式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更为有利。

如一次班级活动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失魂落魄,魂不守舍。我把她留下来,并告诉她有什么事可以找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终于向我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她银行卡里的5000元被别人全部取走了,她只是和一个同宿舍的同学一起去取过钱。那个同学最近花钱大手大脚,非常可疑。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叫那个有嫌疑的学生单独谈话。我推心置腹地告诉她:“窃取密码取走别人银行卡上的钱是一种偷盗行为,两张卡上5000元全部被偷,已构成犯罪,而且自动取款机上的监控摄像会把取钱的全过程录下来,要确认犯罪事实很容易,如果交由公安部门来处理,你可能面临坐牢,这一辈子可能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了。”该生急得大哭,说自己只是一时糊涂才犯下如此大错,请求原谅,并愿意赔偿所有损失。在征得失窃同学的同意下,此事没有向公安部门报案,并最终圆满解决。两位女生成了好友并都顺利地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两人都对我的容错式教育表达衷心感谢。

四 容错式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与容错理论“约束故障、检测故障、恢复系统”相对应,容错式教育的三个过程可以称之为“约束――反思――改正”。容错式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管理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相对于避错式教育而言,它更有利于保护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当然,容错式教育也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容错应该注意适应对象。对于那些因一时糊涂犯下错误的学生可以容错,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容错式教育也就没有效果了。(2)容错式教育中,教师要有约束,要把学生的错误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既避免事态扩大,又注意保护学生。(3)要引导学生反思反省,让学生真正明白错误所在,及如何弥补。这个过程中还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保护、关爱与期待。(4)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监督,要保证学生切实得到了教育,不再犯类似错误。换言之,容错并不是对学生的错误听之任之,不管不顾,而是要在保护学生的同时坚定地约束学生,使他充分反思并在老师的监督下切实得到改正。(5)教师要真诚地欢迎学生改过自新,及时肯定犯错学生取得的进步,这样学生的改过自新才是积极主动的,不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有把柄在老师手里,那样他并不会真心改正。

以上为笔者就容错理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所做的初步探讨。笔者认为,容错理论作为理工科的重要理论,应用于人文社会领域的学生教育管理,将是一种有益的新思路。

注 释

①黄永勤、金利峰、刘耀.高性能计算机的可靠性技术现状与趋势[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4)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员管理;措施;研究

一调查的开展

(一)收集资料

本文以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无锡学习中心132批次、141批次、142批次的在读学员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进行调查,最终获得调查结果805条,其中有效的记录为613条,有效率在76%以上,调查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从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了网络教育学员的满意度以及看法。

(二)调查方法

本文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对数据通过信度分析和项目检验,对问卷调查表的项目进行区分,让表内项目有良好的一致性,运用SPSS1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二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情况

本文的问卷填写情况男生多于女生,80年代出生的学员最多,占46%,70年代、90年代分别占25%左右,最大年龄为56岁。在专业方面,调查涵盖的专业较为广泛,包含十多个专业,其中专业样本最少的为安全工程专业。在学历方面,高中起点专科比专科起点本科的学生多,分别占62%和38%。在调查的613份有效问卷中,成绩良好的占58%左右,成绩优秀的占18%,及格的学员占16%,不及格的学生仅占8%。

(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测,问卷中的项目都有显著的区分度,在对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对监督和提醒,以及信息非常重视,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最不重视,在满意度中对作业的收缴问题非常重视,咨询服务的满意度最高。对教学学习中心的管理方面,主要是对学习计划和考试的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学员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比较高,但对学习计划的提供方面满意度比较低。

三加强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班主任的服务意识

由于网络教育学员本身的特殊以及教育形式的特殊,导致网络教育的班主任与学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全日制学校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网络教育的班主任将受到一定的阻碍。鉴于这种情况,网络教育的班主任首先要与学员多沟通多交流,与学员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以便取得学生的信任,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多主动的向学生询问学习的进度,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与瓶颈,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区别对待,制定出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服务,大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二)提高网络教育平台质量

网络教育主要是依托于网络,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有较强的自控能力。网络教育的学员基本上不会到校,导致学员与学校的关系比较弱,学员与学校的关系主要依靠网络教育平台来进行维系,这样的特殊性不利于对学员的管理,所以要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质量,为学员提供更好的网络教育平台服务。为了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首先应该丰富网络教育平台的资源,让学员通过平台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教育平台除了教学资源之外,还可以为学员提供各种各样的讲座,丰富学员的见识。讲座的开展还可以让学员们感受到学校的氛围,感受到学校的文化,让网络教育的学员也可以享受到学校的这种福利,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更加愿意学习。

(三)提高学员的归属感

网络教育学员比较松散,难以建立其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要想加强网络教育学员的管理,必须要提高学员的归属感。学员和网络教育之间要建立起联系,相互之间要有感情,要认同学校的工作,感受到自己是学院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为了加强学员的这种归属感,网络教育平台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员参与,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可以组织摄影,技能以及知识的比赛,让学员在参与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展示自己的水平,与学员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形成归属感的建立。

(四)加强学员的奖励制度

目前的网络教育在奖励方面长期缺失,所以网络教育学员学习主动性不高,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一般网络教育学员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学习,取得毕业证书,还有有一些学员是为了丰富知识,如果在这些基础上,制定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将会更好的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网络教育应该对学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利用各种方式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在奖励制度和措施方面,可以制定各种评选,针对每一学期,进行评优评先,并将评选结果共享,大力加强学员的主动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员都有学习和奋斗的目标,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便于对学员的管理。

(五)提高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育的学员必须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要有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提供服务。网络教育的学员很多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平时还有工作,学习时间有限,所以网络教育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网络教育平台上的功能和教程,对自己进行服务,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学员的这种意识可以很好的分解班主任和学校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管理的质量,同时对学员自身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结语

学员的管理对于网络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了学员的管理,将会对网络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促进的作用。网络教育学员的管理也随时都不能松懈,应该渗透在网络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从前期的招生到中间的学习过程,以及后来的毕业管理,都应该做好网络学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晓辉,王唤明.对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的初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5:33-37+42.

[2]林卉.我国高校学生满意度指数测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1:124-126.

[3]邓康桥,宋晶.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04:100-104+110.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生;教育管理

我国职业技术院校主要承担培养各行各业中高级技术工人和建设大军的重要使命,要培养出符合国际规范、适应国家标准、紧跟时代要求、满足市场需要的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做好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一、学生道德品质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间。他们普遍自制力较差,容易冲动,遇事也欠缺周全的考量,不论人品还是学业,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作为教育管理者,应当扭住道德品质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加强日常养成教育,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去历练、培训和规束学生,从而实现学生道德品质从量到质的改变,打牢做人做事的基础。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工作,从实际效果看,通过入学后开展一系列教育管理活动,学生的课堂纪律情况明显好转,迟到早退几乎杜绝,在校无聊争斗以至打架等不良现象得到制止,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坚守和弘扬。事实证明,坚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是学生管理的当务之急

对学生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任务,但是需要好的行为规范作保证。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切实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注重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已及学习、活动等方面入手,开展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日常管理要实行半军事化,使学生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作风。每天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早晨抓好出早操,要求学生一律全出勤,要进行点名考勤,布置早操任务、要点,突出质量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考核;晚间抓自习和班会,主张同学间进行各门功课的学习交流、互帮互学、以优带劣、共同提高;开好班会,要进行各项工作活动的讲评,鼓励先进,督促后进;白天课间时间,要抓好课堂管理,严格规束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集中精力听课,积极主动提问。通过以上行为的养成,使学生明白好的行为规范能够给自己带来益处,也能给集体带来荣誉,将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行为不端不但使集体利益受损,也会对自己今后的成长发展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三、班委会工作是学生教育管理的把手

班委会是一个战斗的堡垒。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是这个道理。班委会,是学校对学生开展教育管理的基本单元,是有效开展学生教育管理的着力点和把手。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发挥班委会的作用上,至少应做到3点:一要鼓励他们大胆放手工作,不要事必躬亲,啥事都自己大包大揽,这样既累又效率低,还不能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二要用心加以指导,让他们放手工作,并不是当甩手掌柜,什么事都不管,而是要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必要的帮助,出思路、出办法、管结果,这样就会收放自如,张弛有度,与学生一起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三要严格要求班委会人员,在知识学习、活动表现等方面争先创优,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体同学做好表率,通过班委会这个小集体带动全体同学形成正确、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文化与专业学习是教育管理的切入点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学生就是要以学为主、兼学不让。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大多对文化、专业课的学习不太感兴趣,这可能源于他们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也不浓。而这些课程的学习,又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本领的形成。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是今后学习掌握技能知识的基础,只有修得一技之长方能成为行业中的行家里手,进而成为大国工匠,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祖国出力。否则,只有满腔热情,没有一技之长,就不能很好地履行报国之志。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逐渐增强学生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又要有刚性的纪律要求,即对每科成绩不合格者一律补考,补考不合格者则不予毕业;作为班级干部,每学期如果有某科成绩不及格,就不能担任班干部;学校的各种荣誉,只要学习成绩不够优秀,就不能参评。

五、培养兴趣爱好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具体措施

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以学为主、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要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结合学校和学生自身实际,努力参加各类文艺和体育活动,诸如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使学生学到必要的特长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又可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也可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要组织好学生的各方面业余爱好活动,首先应明确思想认识,正确认识爱好与学业的关系,二者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帮助学生选准爱好的项目。要准确了解学生兴趣爱好情况,在哪些方面可能有潜质、有发展;学校又具备哪些条件,可以提供哪些阵地或舞台;辅导教师的情况怎么样,等等,可帮助他们选择一两项特长项目,平时保持苦练,并坚持长久。二是成立相应的文艺、体育社团,把有这方面爱好的同学组织到一起,通过加强学习辅导、相互交流、切磋技艺,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各项爱好的水平。三是利用好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庆典活动以及国庆、元旦春节等时机,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之中,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同时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六、心理调理是学校产出合格人才的有效保障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文6

关键词:学籍管理;学风建设;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91―02

一、学籍管理与学风的内涵

学籍管理是指依照国家教育行政14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对正式取得学籍身份的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的全学程进行监控、督导的一项工作。它包括学生的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纪律与考勤、升级与转系(转专业)与转学、休学、复学与退学、毕业资格、学位资格的审核与证书发放等。

学风是指一所学校的教学与学习环境给学校成员留下的当下感受和印象,是学校在较长的一个阶段积淀而成的特质,具有引导、规范、激励或阻挠某些心态和行为的作用。它反映在学校的结构、政策和实践中,体现在学校成员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上,还呈现在学校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和交往的方式上。

学籍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建设,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密切相关,加强学籍管理是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风建设的现状

从2004年5月18日,教育部批准筹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始,学校就注重学籍管理与校风、学风的建设。目前,我校的学风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都得以提高。但随着高校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生源结构的调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变化。

(一)学习动机不纯,目标模糊不清

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从高考中解放出来后,面对相对自由轻松的大学环境,突然迷失了学习的目标方向,抱着不良的动机和模糊不清的目标开始了大学的学习。在学习不当行为方面,总体而言,学生在课业学习态度与能力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较而言,男生、高年级学生、健翔桥校区学生、光电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学生、北京学生、生涯规划不清晰的学生,学习不当行为发生的频率更高。

(二)学习纪律松弛,求知动力不足

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无视“他律”,缺乏“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用手机上网、聊天,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课外活动也不积极参加。

(三)学习态度不端,缺乏良好习惯

主要表现为缺乏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缺乏脚踏实地的坚韧毅力。在课业学习投入方面,总体而言,学生的投入不足。比较而言,健翔桥校区学生、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来自北京的学生,课业学习投入更低。低年级学生缺乏课外拓展性学习,图书馆利用不足。在科研活动参与方面,学生的参与度低。比较而言,男生、理科学生、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科研活动参与度更高。

(四)专业思想不稳,存在厌学情绪

主要表现为专业认识不清,消极厌学混文凭。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乐观,怕苦怕累、贪图安逸、放任自己,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消极厌学情绪。个别的学生甚至缺乏理想,不思进取,存在严重的怠学、厌学、混学的情况,沉迷于谈情说爱和网络游戏等。

三、加强学籍管理、促进优良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增强学籍管理意识,发挥“目标导向”的管理作用

外部约束条件有时候会成为人们更好更快地实现人生目标的最好帮手,学生也需要学籍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尺来指引和帮助自己向前发展,每名学生为其学籍档案努力准备的过程,即是优良学风形成的过程。目标导向能使管理者(校方老师)和被管理者(学生本人)都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因此,从事学籍管理的老师和学生本人都应充分树立学籍管理意识,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新生入校后,学校就应及时对新生进行学籍管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籍管理的重要性、警示性和指引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籍管理中。学生遵守学籍管理规定,严格按照要求去执行,那么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动机不纯、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态度不端、学习思想不稳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并且将更进一步促进学籍管理的有效实施,从而为构建优良的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学校依据国家实施的《新规定》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行为进行管理,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有的大学新生刚入校,不能及时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目标模糊、动力不足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导致他们学业亮红灯而遭到学校的处分甚至退学处理,学籍档案中的污点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和人生的挫折。因此,在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基本原则的同时,应结合学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本,采取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加大学籍管理宣传,营造“制度管人”的管理氛围

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学习纪律松弛、求知动力不足的情况,学校更应该以学籍管理为抓手,积极宣传学籍管理的相关纪律要求,营造“制度管人”的管理氛围,让学生认识到学籍管理关乎到他们每个人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学习、生活、行为的方方面面,并在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培养坚实的“自律”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学校应在师生中开展学籍管理制度的培训和宣传,让每位师生都了解国家的有关学籍管理政策,明确学校的具体管理细则和各种要求,如升级、退学、学位获得标准和毕业条件等等。从而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业情况,积极努力全面提升自己,主动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

(四)把握学籍管理力度,实行“宽严并济”的人性执法

对于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学校如果断然地对其进行学籍退学、留级处理或延期毕业等机械式处理,很有可能会产生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学校应该在学生出现不良情况的端倪时,就及时警示学生本人和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教育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防范或补救措施,通过人性化的预警提示,尽可能地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对于屡教不改、不思进取、无可救药的学生,应严格落实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执法必严,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总之,在学籍管理执法过程中,不论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是处罚处分,都应把握好力度,采取“宽严并济”的执法技巧,体现人性化,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在甘心接受处理后主动加强学习,确保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李金平.高校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关系之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3).

[2]张海燕.关于高校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0).

[3]曾昕,杨笛,江劲.关于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