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

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范文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住院的老年病人逐渐增多。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所带来的改变,使他们自己抵御侵害的能力降低,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1],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误吸等安全问题的比率较一般患者高。总结分析导致老年病人安全问题的各类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老年病人各类意外发生,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 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效能。

1 导致老年病人安全问题的危险因素

1.1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感觉迟钝、平衡能力下降,使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增加[2]。感官信息的传入不正常表现为老年人视力减退,视野变窄,光感阈值高,对声音感应度的扭曲,灵敏度的降低,触觉下降。

1.2病理因素 ①老年病人患脑血管病后,肢体活动障碍,平衡能力差,导致身体适应性、协调性差,易发生意外损伤。②老年痴呆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大脑器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由于病人的自理能力丧失,易导致意外损伤。

1.3药物性因素 最常见是药物引起的损害。

1.4环境因素 当个体功能下降时, 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由于衰老和器官功能减退, 老年人常有视力模糊,四肢活动协调性差, 记忆力、理解力下降, 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都会造成住院老年患者的意外伤害。

1.5心理性因素 患者的焦虑、依赖、恐惧和消极情绪是造成护理安全意外发生的隐患。

2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

2.1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伤害事件,是老年人群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胁甚大,给家庭和社会代来巨大的负担。

2.2误吸、误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喉腔黏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并发生误吸。

2.3坠床 往往与老年人平衡感觉减退,纠正失衡的能力降低及避险反应能力减退有关,坠床常使老年人发生肋骨骨折等。

2.4烫伤 烫伤是老年人生活中一个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老年人发生烧、烫伤时创伤往往较深,且皮肤修复及再生能力较差,创面愈合慢,处理难度大。

2.5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常常是身患多种疾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同时, 老年人由于大脑出现退行性变化,易造成少服、多服、错服、漏服等现象发生。因此,老年人用药应特别慎重,必须合理用药,在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上,均需根据肝、肾功能做相应修改,才能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对策

3.1防止跌倒 对老年人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予以评估:一是评估老年人的自身因素,二是评估环境因素,三是评估社会因素。入院时填写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根据老年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防止误吸的发生 (1)应及早治疗原发病即伴随症状;(2)选择合适的食物,食物应以半流质为宜。同时注意食物的温热适宜,色香味美,以增进食欲;(3)病人进食应采取舒适的,最好取坐位或半卧位。卧床病人应抬高30°~45°,利于吞咽运动,减少误吸的机会;(4)对于严重吞咽困难、呛咳及昏迷的危重病人,应及早给予胃管饮食;(5)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宣教。

3.3防止坠床 评估老年人存在发生坠床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

3.4防止烫伤 (1)严格检查设施的情况,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宜>50℃,应该外加布套,烤灯、热敷时要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2)避免在床单位的桌上、地面堆放物品,以免打翻热水、热汤;(3)老年人在使用微波炉时应遵守操作规则,避免电磁波引起烫伤;(4)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切勿擅自触摸医疗仪器上的加热装置;(5)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由于感觉异常,对温度不敏感,故应加强注意;(6)老年患者的肢体避免与过热的物品接触。如发生意外烫伤,应立即遵医嘱予以处理。

3.5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老年人用药品种不宜过多,尽量在5种以下。只有在药物治疗的好处明显超过风险的情况才可应用,以保证用药安全。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停药。

3.6做好健康宣教 提高病人及家属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

4 小结

通过对住院期间老年病人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老年疾病的特殊性,探讨干预的对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老年住院病人的安全,维护老年人的健康。

参 考 文 献

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 老年 青光眼 药物治疗 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 急闭)好发于老年人,药物降低眼压极为重要,不仅可以减轻痛苦, 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挽救视力。老年人由于对药物的毒性反应较敏感,且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呼吸功能不全疾病等,因此,加强用药后观察尤为重要。本文就老年急闭所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进行了阐述。

1 抗青光眼药物作用机理及副作用

1.1 局部用药。拟副交感药,最常用的药物是毛果芸香碱。此药降眼压机理在于开放已闭塞的房角,改善房水循环。常见副作用表现恶心、呕吐、流涎出汗、腹痛、肌肉抽搐等。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常用药物有噻吗心安、贝他根、美开朗等,此类药降眼压机理在于抑制房水生成,副作用表现为过敏性睑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病变、葡萄膜炎、支气管哮喘、心动过缓等。

1.2 全身用药。碳酸酐酶抑制剂,常用的是醋氮酰胺。此类药物可通过减少房水生成而降低眼压,常见副作用表现为指、趾、头皮麻木,食欲不振,恶心,尿路结石、低血钾、高血糖及颗粒性白细胞减少等。高渗脱水剂的主要代表是甘露醇、甘油合剂等。此类药降眼压机理在于高渗剂可使血液渗透压增高,使眼内液体被引出眼球外而迅速降低眼压。静脉输入甘露醇后可出现多尿、口渴或颅内压降低引起恶心、头痛、头晕等症状,由于尿量增加,小便内排出钠盐较多,可能导致电解质平衡失调。

2 老年用药特点及应对措施

由于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耐受都有量和质的变化,呈现易蓄积、耐受性差、敏感性低、对药物的毒性反应较敏感特点。因此,在老年人用药过程中,对剂量的掌握和副作用的观察应加倍谨慎。(1)由于器官衰竭,常造成用药种类多且矛盾,应充分考虑药物的药理作用、排泄途径和副作用。必须同时用药时严格掌握配伍禁忌,对新药配伍情况不清楚时,应单独使用;(2)由于老年人敏感度低,用药显效时间往往延后。因此,临时用药效果不显著时,不应急于加大剂量或更换药物,应延长观察时间,以免造成药物蓄积发生意外;(3)老年人肝、肾功能耐受差,用药期间应监测肝、肾功能,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药。(4)老年人血管壁硬化、弹性差,易渗漏。

3 护理

3.1首先了解病人的心、肺、肝、肾等全身的情况和现用药情况及现用药的作用与副作用,熟练掌握患者常用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对老年人以及严重心、肺、肾病患者,给药要特别小心谨慎,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勤查房,早期发现潜在的不良因素,并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增加与患者沟通,避免产生护患纠纷,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现象,达到自我监护的目的。

3.2 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3.2.1局部用药。频繁应用缩瞳剂,有时会出现出汗、气喘、眩晕,此时应采取保暖,及时擦汗,防止着凉。应用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滴眼液,用后应观察病人心律、脉率、呼吸变化,以防诱发心血管意外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有哮喘和心肺疾患的病人禁止使用。滴眼药后,应压迫泪囊2~3分钟,防止药物经泪囊至鼻腔粘摸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如发现不良反应,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3.2.2全身用药

3.2.2.1醋氮酰胺应饭后服药,减轻胃肠道反应, 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每次不超过300mL,以免激发眼压增高,不与酸性药物同时使用,如维生素C,多吃含钾高的食物,病人出现指、趾、头皮麻木,腰痛尿少,小便困难,血尿、肾区疼痛应停用药物,报告医师及时处理。遵医嘱给予同等剂量的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减少药物在肾小管结晶,减少或避免肾脏损害;定期查尿常规。

3.2.2.2静脉滴注甘露醇护理

(1)静脉快速滴注甘露醇,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的变化,尤其对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警惕肺水肿及充血性心衰发生,防止性低血压,嘱患者用药后变换动作应慢,站立不宜过长,协助病人起床待其片刻后如无异常,方可下床活动。遵医嘱定期检测肾功能、血电解质(Na+和K+)浓度。

(2)高渗甘露醇注射时,可引起静脉炎,局部出现红肿及疼痛,注射处有渗漏时可引起局部皮肤坏死。老年人血管壁硬化、弹性差,易渗漏,输液过程加强巡视,若穿刺部位有外渗,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渗液处给予硫酸镁湿敷,必要时行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范文3

健康教育是老年人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老年人尽快恢复健康,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本方法。教育内容包括老年人生活卫生、饮食营养、常见病、常见急症、老年人保健检查、老年人用药问题、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家庭护理部分,护理人员要达到有效的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应掌握老人的心理特点,热情耐心,使之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护士与老人应建立起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才能有效地进行宣教和干预。如在与老人个别交流时,应尊重老人的隐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鼓励其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

注意教育的目的性:系统化健康教育目的要明确,旨在提高老人的自我保健能力,预防疾病,增进健康,而有别于医学生的教育。如在讲解常见病症及家庭护理时,要击中要害,避免理论性过强,防止引起老人的焦虑。

注意条理性:老人由于记忆力、视力、听力等功能的衰退,其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每次讲课前发放当日讲解提纲重点,授课时注意控制语速。同时,要不断强调和反复,便于老人强化记忆。

避免用医学术语:尽可能用老人熟悉的语言讲解,在解释常见病症等抽象的医学理论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例加以说明。

提高自身素质: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涉及面广,护士应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发挥多元化角色的功能,平时应注意收集有关资料,每次讲课前应根据讲课的内容及目的充分备课,使讲解生动、易懂,老人乐于接受。

护 理

老年人发病的特点是病程长、并发症多、康复慢。因此,对老年病人的护理,要耐心、细心、减轻老年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老年病人的护理一般有下述几个方面。

对老年病人要细心、耐心。人岁数大了以后,耳聋眼花,所问非所答,嗦絮叨,特别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更需要我们给老年病人多一分理解与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给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多与他们聊天,多听一听他们的倾诉,切不可与老人对着吵或不搭理。

对老年病人护理动作要轻柔,照顾要细致。特别是给老年病人翻身、按摩或递放便盆时,动作一定要和缓温柔。为了让病人感到舒适,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给病人喝水时,一定要尝一下水温,以免烫伤病人口腔黏膜,给病人用搪瓷便盆时,应用温水涮一下,使病人不感到过凉等。

防止并发症。如对久病卧床的老人,特别要注意防止发生褥疮,对肘、踝、肩胛骨、背、臀等受压部位要多按摩。

注意老年病人的居室环境。如居室通气要好,病人不要直对窗户,光线要柔和,居室布置要温馨和谐,电视、音响等音量不要过大。

注意老年病人的卫生护理。对卧床的老人要坚持每日的洗脸、洗脚、会阴清洁、口腔清洁,经常擦浴,经常更换衣褥、枕巾、床单、被罩,使老年病人有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细心观察病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或病情容易发生突变,而且常常缺乏先兆征象。所以,对老年病人的细微变化和新的症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报告医生。

老年病人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做好疏导工作,老年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是不服老,二是怕麻烦。注意老年人的安全,老年人可能发生的意外有:①跌倒,②误吸、误食,③坠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首先,帮助老年人熟悉环境,衣裤鞋不宜过于肥大,尤其是裤腿太长会直接影响行走,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袜子、鞋、裤应坐着进行。

其次,老年人的食物要少而精,软而且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睡或饮料,每种食物不宜过多,防呛防噎。

另外,意识障碍的老年人应加床档,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年人,应在床旁用椅子护挡,以防老年人坠床摔伤。

用药护理: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向老年人讲解清楚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当静脉、肌肉给药时,注射速度要缓慢,边注射边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注射,同时报告医生。在药物推注结束后,不要让老人立即起床,继续观察2~3分钟,安眠药最好上床后服,以防药物在老年人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夜间或睡眠中给药,一定要把老年人叫醒后再服。

饮食护理:老年人的饮食应按其对营养的需要适当选择和搭配,有目的地选择饮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调节因器官老化造成营养不足或过剩。

皮肤护理:依老年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年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尿和粪便污染,摩擦损伤等,是卧床老年人发生褥疮的原因,预防方法为:①定期清洗,老年人穿用的内衣裤要适当宽松,柔软、光滑、吸湿性强;②经常按摩皮肤,用翻身、垫橡皮圈等分散压力;③保持老年人的皮肤表面不过干或过湿,避免摩擦,防损伤,防止手表、指甲划伤老年人皮肤。

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范文4

1临床资料

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55~85岁,病程1~30年。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同意参加回访;③年龄≥55岁;④意识清楚;⑤病程≥1年。追踪随访每月2次,患者均能配合治疗,定期复查血糖。

2影响因素分析

2.1临床特点 ①症状不典型,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或者在糖尿病检查时发现。②心血管并发症多。③容易发生高渗性昏迷和乳酸酸中毒。④低血糖易感性高,危害严重等。

2.2易感因素分析 ①生理因素:老年相P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加强。②生活方式改变。③老年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大腹型肥胖)超重者增多。对于肥胖和超重者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更高。④伴随疾病多(血脂异常,高血压)。

2.3患者因素 由于老年糖尿病具有多种疾病并存,需长期用药,易出现头晕、腹胀、低血糖等症状。同时,易受他人影响擅自停药、换药,甚至四处求医,从而导致症状加重和并发症发生,更有患者甚至放弃治疗。

2.4经济收入 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需要终生用降糖药物和定期复诊,医疗费用开销大,医疗费用开支会消耗家庭经济资源,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家庭照顾和关心不够,我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95%以上均有自己和家庭支付[1],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产生影响。

2.5治疗效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差,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多、发病早,随着年龄增长脏器功能衰竭,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以致发生最后危及生命。

3护理对策

3.1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依从性 由于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居多。且老年人的记忆力差。因此,选择适合的药物、帮助老年人掌握好糖尿病药物的服用方法对血糖良好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制定治疗的方案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特点,制定最优的个体化方案,为患者选择成本低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在保证治疗方案有效地同时应尽可能简化治疗方案,如应用胰岛素的最小的数量和剂量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必要时安排护理者和家访护士。

3.2密切观察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严密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使用前向患者介绍降糖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运用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指导,以增强老人安全用药的意识,增加安全用药的知识和纠正不正确的用药行为,减少因用药不当造成的危害[2]。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需缓慢增加,注重多种药物使用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类药物的特点,以免诱发低血糖发生。

3.3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易于漏诊。漏诊患者不能按照糖尿病食谱饮食,血糖往往较高、合并症、并发症相继发生,或多病并存。定期做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糖化血红蛋白应2~4个月监测一次;肝、肾功能、血脂、眼底病变的相关检查,正常者应六个月监测一次,异常者应遵医嘱随时复查。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3]。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应积极地做到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才能改善预后。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控制好血压、血脂,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随访。使患者远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掌握战胜疾病的主动权。

3.4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 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及患者现存和潜存的健康问题,全面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不同的需要,选择患者关注的内容,实施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讲座及活动,必要时让患者参与到活动中,老年患者由于理解和记忆力下降,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易于为患者接受和掌握。家属熟悉和掌握糖尿病的知识和技能,共同参与并督导实施各种治疗措施,对疾病的控制能发挥积极作用。

3.5重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指导 老年人本身情绪易波动,加之长期疾病的折磨,使患者身心长期承受压力和痛苦,其心理状况较为复杂,故老年人的焦虑、抑郁症状也就表现的更为明显。研究表现,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以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4]。根据患者情况表现,护理人员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积极主动地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焦虑、悲观、担忧心理,消除心理因素对血糖的影响,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鼓励他们应用积极地应付方式,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

因此,要针对老年人不同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预防和加快老年性疾病康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心理支持可提高老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3.6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制订目标和达到目标手段的基础。医护人员要尊重理解老年患者,服务、管理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患者则信任医护人员,建立和谐医护关系,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是可以信任或托付的人,如节假日主动与患者联系,了解患者饮食控制情况及是否按时用药,坚持锻炼等,电话随访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一旦建立了信任关系,患者的合作性就会提高。通过与患者沟通,个性化指导,人文关怀,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伙伴似的关系,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4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而慢性病发病随着增龄而增长,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晚年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没有临床表现者,不能除外糖尿病的诊断[5],由于老年糖尿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不被患者所重视,易于延误诊断,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分析老年糖尿病治疗的影响因素时,需要加强全方位的护理,护理过程中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不同时期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医护、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提高老年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血糖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大勇,柳玉芝.老年照料需要与照料费用最新研究述评[J].西北人口,2008,29(1):1-5.

[2]孟娣娟.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及行为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5):62-64

[3]王圣群,朱向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治疗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8-23.

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老年 高血压 预防及护理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未服药物的情况下,连续3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称为老年性高血压。该病分2型:(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SBP≥140mmHg,DBP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1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 老年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升高较少或正常,导致脉压差大。这是动脉硬化所致,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更大,易发生心衰和脑中风。

1.2血压波动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24h之内波动较大,特别是收缩压。所以,老年人用降压药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天至少常规测量2次血压,随时调整用药剂量。

1.3易发生性低血压 测量患者平卧10min血压和站立3min后血压,站立后血压值低于平卧位,收缩压相差>20mmHg和(或)舒张压相差>l0mrnHg,诊断为性低血压。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会发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晕厥。老年人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并随年龄、神经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的增加而增多。1/3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性低血压。

1.4合并症及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多且严重,包括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肾小球入球动脉硬化,肾小球纤维化、萎缩,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故应当给予关注。

2 老年高血压防治

2.1 提高警惕,高度重视,经常测量血压。一旦血压升高,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不可轻信广告宣传和所谓的偏方验方。

2.2早期或轻中度病人,先坚持非药物疗法,如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充足睡眠、戒烟限酒以及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和有氧代谢运动等。

2.3 坚持适合老年人的药物治疗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适当的剂量以及必要的联合药物治疗。贵在坚持,规律用药,科学用药,严遵医嘱。

2.4定期去医院复查 除观察血压水平外,还应进行血脂、血糖、血液黏度、心电图、眼底等检查,以了解心脑肾等器官受损程度。

2.5保持心情舒畅 人在情绪波动,出现大喜或大悲时,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使心跳加速,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血压升高,便会引起高血压病。因此,老年人遇事要冷静,要会克制自己,学会释放心中不快的方法,如多与家人、老朋友交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或去做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从而使怒气怨言得到化解。

2.6合理饮食,避免肥胖 老年人的饮食应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又不致肥胖为原则,因为肥胖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病率。平日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以清淡为主,尽量少吃或不吃肥甜食物。对肥胖老年人,要坚持节制饮食及参加体育锻炼,不可盲目服用减肥药,以免引起副作用。

2.7参加体育运动 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对预防高血压病有一定的作用。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周围环境的状况,选择快步走、慢跑、打太极拳等。做每一项运动,都要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2.8常听音乐 优美的音乐,能使人心情舒畅、大脑放松,从而避免因过度紧张而使血压升高,预防发生高血压病。

3 老年高血压护理

3.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 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在医院内进行观察。

3.2心理护理 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老年人心理脆弱,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3饮食护理 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3.4 病情观察 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3.5 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老年人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降压药物应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防止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在劳累,激动等情况下,又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胞病等高血压急症,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嘱病人坚持长期用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老年病人坐起、站起时,动作应尽量缓慢。

4 总结

老年高血压患者,除了降低血压,控制症状,防止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之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及护理也很关键,合理饮食、戒烟戒酒、保证足够的休息及睡眠、保持良心的心态, 坚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治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孙彩云.老年与非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2):214-215.

老年人用药护理措施范文6

【摘要】:针对农村五保户患者群体特点,健康状况,主要疾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找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方法:对173例患者进行饮食、排泄、运动、心理、应用药物的护理和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自我保健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关键词】:五保户 老年患者 主要疾病 护理措施 护理体会

中国是目前人口第一大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递增,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五保户是我国经济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低保、医保、等不断的完善,农村五保户的患病率和就诊率大大增加,我院内二科自2011至2012年全年共收治五保户患者173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73例,其中男169例,女4例,年龄最大87岁,最小64岁,慢支27例,肺心病62例,脑梗塞19例,慢性胃炎46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11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康复好转171例,死亡2例。好转率达到98.8﹪。

2. 我院五保户患者特点: (1).均为老年患者,(2).文化知识水平低,自我保健能力差,(3).卫生意识差,生活卫生条件低,(4).饮食生活习惯不良,(5).疾病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主,(6).常合并多种疾病。

3. 护理措施:

3.1. 安全护理:患者的身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耳聋眼花,腰弯背驼,语言行动缓慢,各方面都可能出现问题,影响老年人的安全。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我们事先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3.1.1 防跌倒:帮助老人熟悉环境,加深对方位、布局和设施的记忆,以协助其感觉器官的作用。衣、裤、鞋不宜过于长大,走动时应穿合脚的布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袜子、鞋、裤应坐着进行。在老人走动的的范围内,应有足够的采光,地面保持平整、无障碍物,避免潮湿,卫生间装坐便器,并设有扶手。老人在行动前应先站稳、站直后再起步。行走时给予搀扶或拄拐杖。对反应迟钝,有性低血压,服用镇静类药物及降压药、利尿药的老人,尽量夜间不去厕所,应在睡前准备好夜间所需物品和便器,必须下床或上厕所时,一定要有人陪伴。

3.1.2 防呛防噎:食物少而精,软而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进食的要合适,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要求患者注意力集中,吃干食发噎者,进食时准备水或粥,每口食物不宜过多,喝稀食易呛者,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夜间睡眠以侧卧为好。

3.1.3 防坠床:五保患者无人陪护,尽量集中安置在同一病室,彼此间可相互照应,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对意识障碍的老人、睡眠中翻身幅度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人应加床档;防患者坠床摔伤。

3.1.4 注意给药安全: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夜间或睡眠中给服药,一定把患者叫醒后再服,以防似醒非醒服药造成呛咳,使药物误入气管。

3.1.5 防止交叉感染: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应预防感染上新的疾患。注意保暖,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被,患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的患者之间尽量避免互相走访。

3.1.6 注意保护性医疗:使老人心里上有安全感,促进早日康复。

3.2 用药护理:

3.2.1 嘱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用药,未经医生同意不得自行增、减药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3.2.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常伴有多种疾病,往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这样更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为了避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最好不要多种药物同时应用,如必须应用多种药物,也应保持一定间隔,分开使用。

3.2.3 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法:慢性疾病患者尽量不用片剂、胶囊剂或溶液剂、控释片和缓释片,因控释片和缓释片释放慢,吸收量增加,易产生毒性。急性患者可选用静脉滴注给药,而尽量少用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

3.2.4 用药剂量要小:做到剂量最小、疗效最大,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2.5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对药物反应敏感性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因此应特别注意观察老年人用药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症状及时处理,轻者调整给药剂量,重者立即停药。

3.2.6 做好药物使用基本知识的宣教:防止多服、重服、漏服或服用方法不对,剂量不准等。因此应向患者进行宣教。告诉患者所服药物会发生哪些毒性反应,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例如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知道胰岛素过量引起低血糖的早期症状,如出汗、心率增加等,并告知患者当出现这些症状时,立即口服含糖食物。

3.3 饮食护理:患者年老体弱消化系统各种消化液分泌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胃肠蠕动及排空速度减慢,易发生便秘;肝脏的代谢功能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老年人所需的营养必须全面、适量、平衡,保证体内有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通过对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在饮食中加强卫生宣教。

3.3.1 少食多餐进餐应定时、定量,防止“饥一顿、饱一顿”或暴饮暴食。

3.3.2 软食为主多数患者牙齿松动或脱落,消化功能减退,故应以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干硬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