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高校文化创意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15-02
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这也带来了文化创意产业巨大的人才需求。能否突破“人才”制约的瓶颈,实现跨越式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但现行的传统教育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高校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现实状况,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调整培养模式。以满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一、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该产业人才需求急剧膨胀,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其创意产业人才所占人口比例已到10%以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发展当中,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总体数量不足,从业结构不平衡,综合素质不高及培养机制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稳定、健康和高速的发展,就必须要构建起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高素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改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存储”着社会的主要教育和科研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具备较高知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不断开设和逐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人才短缺的情况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高等教育多年不变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力特殊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毕业生无法满足相关产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现实需求标准,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都亟须高校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行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承担起人才培养重任,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高质的人力资源。
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利用高等院校充裕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是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解决途径。然而,我国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存在相关专业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忽视教学的实践环节、社会对接不足等问题,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人才培养初衷与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实际能力需求背道而驰。
1.课程设置分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传统的培养模式是在专业知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院、系、专业及培养方案。虽然有些相关院系设置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和课程,但课程体系支撑的却是院系整体培养方案,强调院系专业知识为中心,注重的是某一学科方向的人才培育。各院系相关课程无法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未能构建课程资源共享体系,各专业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更多要求的是专业知识,而非文化创意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能力和技术标准。
2.惯性教育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缺乏
我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进程中,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机制下催生出来的不分差异的统一培养目标、统一评价体系、统一的培养模式,造成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缺失。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未能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管理死板,单一灌输理论知识,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缺少创新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安排。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同样缺少有效的引导、评价和激励机制。
3.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不仅仅是具备深厚的理论综合素养,更需要较强的实践创意能力。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一直深受诟病的根源就在于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学校内有“诸多”的实践途径,但多数固化于社团活动、松散的社会实践以及浅尝辄止的教学实践。看似多样且充足的实践环节。却难掩创意实践能力远不能达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标准的短板。创意能力的培养未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形成紧密的契合关系,未能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育实践体系,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制约了毕业生与相关企业岗位的融合效率。
4.社会对接不足。教学与社会应用相脱节
在高等院校传统的教育机制下,文化创意a业人才培养的内容、手段无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每年有大量相关学生毕业,却出现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用人荒”,根植于传统培养方案的表面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无法解决学生“丧失”专业能力的现象。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更多是在学校完成,无法接触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沿和动态。缺少与企业一线对接的意愿和动力,无法实现社会实践的教育全过程,仅有的实习实践更多于毕业前期的企业岗位认知。理论知识与岗位一线需求的现实实践能力无法匹配。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后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的人才需要。无法实现个人的稳定发展,制约企业人力资源投入效率。
三、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对策略
通过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及相关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特殊性的研究,结合目前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策略。
1.整合课程资源,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相关专业应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标准。尽快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文化创意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考虑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切合实际地制定课程培养方案,提供更多的适合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学科课程。要逐步增加与之相关专业的课程资源持有量。专门开发和设计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增加相关课程门类,实现各专业相关教学资源、设施、场地等共享。要积极拓宽专业的口径,合理搭建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全面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进入社会后能够较为快速地适应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是人的“创意”能力,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高等院校应该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评价机制的调整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不同特点的个性发展,避免过于单一、死板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判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突出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考核。有效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创意能力的综合素质提升。
3.完善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完整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在必修课基础上依托选修课提高创意能力,课程内容合理增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经济基础理论等相关课程,借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实现人才的复合型培养。课程实践环节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有序调整,逐步增加创意能力锻炼的实践应用教学环节,创新实践形式和载体,将各类与课程相关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验,切实提高学生文化创意的实践应用能力。
4.校企全方位对接。实现教育实践全程化
高校具备优良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师资和理论资源优势。相关企业具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实践的广阔环境。双方存在可以整合各自资源和促进各自更好发展的利益共同点。校企合作搭建的全方位共享平台通过项目合作、提供项目科研等形式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践机制。在企业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和师资资源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同时。实现高校教育实习实践途径的扩充。平台将成为相关专业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业界动态、人才需求状况、技术能力标准的窗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环境和实践形式,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即时应用于实践,更多、更早地接触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有效促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进入专业角色的进程。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需求,尽快融入企业发展。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 校园文化;孝文化;以德治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078-02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占有重要位置。“夫孝,德之本也。”在校园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应包括孝文化教育。青少年时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应依托孝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流传,就是把孝文化作为教育资源的范例。学校德育工作也应推广孝文化,让孝文化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孝道,了解孝俗,感知孝文化,更好地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1 认识孝道,了解孝俗
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资源丰富而深厚,了解其源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弘扬孝文化。孝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孝”字本身就能体现出孝文化的精髓,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承老人之手,扶侍老人行走之貌。仅从“孝”字的字形来看,就能形象地表示出两层涵义:上辈的父母,应该护佑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也就是为父者要慈,为子者要孝,即父慈子孝之意。
对于传统的孝道我们要以去芜存菁,以扬弃的态度加以继承。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孝文化,在中国社会中主要起了一种稳定作用,在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家国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每个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着它的两面性,传统孝道也不例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孝故事”人们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有些甚至被认为违反了人性的封建糟粕。例如“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则故事,时至今日,就被认为是对孩子的极大侮辱和不尊重。传统孝道中的“愚孝”成分与明显不科学、违反人性的地方,我们不应该盲目推崇,但其基本的道德核心却无疑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所以,今天我们读“二十四孝故事”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们也或许并非看重这些形式,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孝”的重要。
2 走近孝子,树立典范
孝道教育不是简单的“告诉”,而应淡化教育痕迹,润物无声,利用众所周知的人物、事件创设适合孝道教育的情境、氛围,为孩子树立孝行为的榜样,进而以榜样来指导学生的道德生活。古有董永“卖身葬父”,黄香“冬温席,夏扇枕”,以及“唐媳乳母”“卧冰求鲤”等孝道故事,至今感染、影响着很多青年人,要人们学会感恩;今有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陈斌强:用行动注解孝德的好儿子》的事迹,同样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陈斌强,一名平凡的初中语文教师,用他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他心中的孝和他的不平凡。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含辛茹苦独自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而且做到了工作与孝敬母亲两不误。
孝道楷模都可以用来作为孝道教育的良好素材,就其对学生心灵震撼力还是长远的影响力而言,都是抽象、枯燥的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完全可以运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来传扬孝文化,让学生在浓烈的氛围中沐浴“孝文化”,走进“孝文化”,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美德在他们思想底蕴中生根、开花。
3 注重体验,感知孝道
积善成德,积跬步以至千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一点一滴做起,应当是发自内心的需要,成为自觉的责任和义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组织引导学生少而学,壮而行,终生以之,这样才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没有实践的支持,情感的体验,将永远停留在口头上。“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从小若知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国家,爱社会,一定程度上说孝心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
学校孝道教育应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上学时向父母长辈道个别,放学见到父母长辈问个好;给父母搓搓背捶捶腿、倒杯水;母亲节、三八妇女节、周末确定为学生的“孝敬日”;倡导九九重阳节看望老人等。利用晨会、班队会、校会、墙报、广播等开展孝文化活动。各班制定礼仪规范。如在班级墙报开辟“孝敬”专栏,要求学生在栏目中填写相关内容,如: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今天离家和回家与父母打招呼了吗?你本周帮父母做了几件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4 家校结合,深化认识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园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与父母生活时间长,和父母有天生的亲和力,以此为切入点,德育工作更容易步入正轨。学校孝文化建设要通过“学校主课堂、家庭小课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形成一个广阔的立体教育空间。在孝文化教育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图窗、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载体,做好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工作,营造一种“崇尚孝道,感知孝文化”的氛围;还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好“家庭小课堂”的作用,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专题讲解孝文化,明确家长在孝文化方面对子女教育的要求,要求家长自觉担负起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的责任,努力树立良好的家风并将它同培养子女和改善社会风气紧密的联系起来。
孝道是道德的一部分,源于对他人的关怀、感恩和爱。“今日孝进课堂,明朝德行天下”。传承孝文化是新时期学校道德建设和时代的要求。相信在孝文化氛围中,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会相应提高。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抓好孩子的孝道教育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易连云.重建学校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3
有国内学者的问卷调查显示,38%的小学生和31%的中学生从来没有听过有关孝亲敬老的传统故事。周玲以问卷的形式对湖南省师大附中、湖南省雅礼中学等五所中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孝道的认知特点:倡导“平等”,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和“感恩之心”。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肖群忠教授提出,孝道是源于生命崇拜和延续以及代际生命呵护和群体互养。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生物进化和社会文化共同熏陶的结果,对当今社会家庭和谐、自然和谐以及和谐中国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国内对孝道教育的研究多见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具体做法泛泛而谈,缺乏实证研究和可操作性;研究对象较少关注中学生;研究范围仅局限在孝顺亲人,内涵狭隘,与时代脱节。因此,大力开展青少年的新孝道教育实践活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一、新解孝道――移孝为爱
中国传统孝道历经数千年,深深打上了各朝各代的烙印。为此要正本清源,挖掘出“孝”的本真意义和现代价值。“孝”的本义是指子女对父母在奉养、诚敬、立身等方面应尽的义务。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孝是“仁之本”,由近及远,由亲及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被泛化为“大孝”。以崔圣奎会长为代表的韩国孝运动团体总联合会提出现代孝道的“七大理念”:实践敬天爱人思想;孝敬父母和师长;关爱儿童、青少年学生;爱家;爱国;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爱近邻,服务全人类。这“七大理念”既与我国传统的“泛孝”有类似,又增加了新时代的元素,值得我们借鉴。
因此,我们重新解读现代的孝:外延可以扩大至“移孝为爱”,孝的对象由父母、长辈、特殊人群到全人类、大自然,孝的方式由爱亲、敬亲、光亲、仁民到爱惜众生。
二、开发课程――弘孝砺行
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类的课程开发。其实,作为德育工作的开展,依托课程建设更能提高实效性。孝道教育既是学校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应包含在各科课程的教学和学校的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之中,从课程的角度系统地有主题地进行。开发孝道校本课程,可以整合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心理、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等学科内容。以广东番禺中学的孝道课程为例,该校开发的特色课程名称为“弘孝砺行”,取名的缘由有三层意思。
第一,弘,光大;弘孝,弘扬孝道,推广孝道。依托学校核心文化,施行“移孝为爱”的“泛孝”教育,敦厚品德,激扬正气,先学为人。
第二,砺,磨练;砺行,践行孝道,提升孝行能力。孝,不仅是心德,更是行德。孝心为始,孝行为末,孝行是孝心的载体。学生除了学习高中必修课程,提高全面素质以外,还可以实践孝行,和谐关系,健心尽孝,发展特长,和谐交往,服务社群,最终实现“人皆有才,人人成才”的教育理想。
第三,弘孝砺行,不仅重视转变观念,丰富情感,探究知识,还重视培养技能,创新实践,服务社会,奉献社群,努力达到孝感、孝知和孝行的统一。该校本课程目前开发了6门普修课和2门专修课(图1)。
目前所开发的8门课程,都有具体的课程目标。每学年开设2门普修课,高一下学期开始开设2门专修课。由专人专时进行教学。随着时代和学校的发展,专修课还可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该课程以过程性、发展性评价为主,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校互评等方式。学习普修课程并完成《“弘孝砺行”行动本》上的相关课程作业,学生每学期则获得选修二学分2分;学习专修课程的学生每学期可得学分2分。
三、构建模式――四步兴孝
孝道在心理学中被细分为孝的认知(孝知)、孝的感情(孝感)、孝的意志(孝意)三个层次或成分。孝知是对孝道本身及其相关人事物的认识、知识及信念。孝感是对孝道本身及其相关人、事物的情感、情绪、感受好恶及接受与否。孝意是对孝道本身及其相关人事物的行为意向;孝意另一方面是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良好社会行为,也就是中国人习称的孝行。孝行是孝的可见体现。1974年,Lee就提出有关个体孝道认知发展的五阶段模型,从Lee的五阶段模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发展规律:孝首先是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的奉养;孝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与给予、以及一切对父母有益的行为;孝是以亲子之间的情感和爱为基础;孝不仅是小家的内在和谐,更可以延伸到整个社会、国家。
广东番禺中学经过11年的教育实践探索,根据“知情意行”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强化养成教育,最终构建了“爱亲―敬亲―成才―服务”的四步新孝道学校教育模式(图2)。
图2 “四步兴孝”的新孝道教育模式
这四个层面的具体内容指:第一,珍爱亲人。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尊重父母的人生经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体会父母的情感需求,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二,尊敬师长。激发学生对师长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尊敬长辈,尊敬和热爱为社会尽职尽责的普通劳动者。引导学生爱护家园,爱护生态环境。第三,成为人才。更新学生对孝的认识,着力引导学生领悟“孝”在社会感、责任感等方面的升华,而不仅仅将“孝道”局限于亲情方面。把尽孝落实在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行动上,在社会分工坐标体系中找准位置,对自己负责。第四,服务社群。引导学生由良好的习惯、动机出发,反复实践,最终达到观念的形成。回馈家人,服务社会,奉献社群,努力达到孝感、孝知和孝行的统一。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孝经》;孝道思想;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74-02
《孝经》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全书只有1 800字左右,却说尽了“孝道”的内容和价值,且可操作性强,认真研究《孝经》,取其孝道思想精华,这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进行孝道教育,尽快使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将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孝经》中的孝道思想
(一)个人行孝的三个层次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言孝,是将孝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爱护自己身体,保全自己生命,也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二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增长才能,服务民众,报效国家。即“中于事君”。三是生时积极立功,力争扬名。即“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以实现圣人的主张建功立业,流芳后世为父母增光,为“终”。《孝经》认为人不能脱离家庭及社会,因此树立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明确个人对家庭、社会应尽义务,以此促成人与家人与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的安定盛世。
总之《孝经》在把个人行孝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不同层次,这就清楚回答了什么是孝,怎样行孝这一基本问题。当然这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对孝道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孝道的认识必然会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孝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在当今时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以孝事亲
孝的本来含义即为事亲。“夫孝,始于事亲。”(《开宗明义章》)“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纪孝行章》)《孝经》明确提出子女行孝始于事亲,如何事亲?父母平日居住,子女应时时至诚敬之心,孝顺须出于真诚。对父母的“孝”主要体现在“爱”和“敬”上。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两样。孔子说:“今之孝子,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认为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重于物质上的奉养,因此他特别强调一个“敬”字。奉养时要尽量使父母高兴,父母年老有病,子女应心中担忧,但不可表现出来,应该寻求良医为父母治病,不可疏忽。父母去世时子女要表现出最大的悲哀,祭祀时要表现出最大的严肃,只有做到了“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才算得上能够事亲,才可称为孝子。
《孝经》认为不孝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只重视物质供养,而不重视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身居上位而骄横,就会招致灭亡;身居下位而犯上作乱,就会招致受刑,在同事中争强好胜,就会招致动武即“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纪孝行章》)。如果这几条不改,就是每天用山珍海味来供养父母,也仍然是不孝之子。
二、《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启示
(一)《孝经》倡导感恩知报教育有助个人的健康成长
《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要倡导感恩知报教育,认为孝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父母长辈的敬爱,还应扩展到社会中对他人的尊重与善待,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关照、互相帮助、和谐友爱的大环境,这种大环境不仅是形成当代人际和谐关系的根基,也是形成良风美俗和安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根基。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感恩知报的意识,并使这种意识上升为每个社会成员基本道德,成为人的道德规范,并且由感父母之恩推广为对兄弟姐妹、他人及社会的感恩知报。那么,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必然是亲善、和谐的。在这种亲善、和谐的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大学生必然会倾向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继承我们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才会广敬博爱,才会乐于奉献,将来走上社会后才会尽力多作贡献。
(二)《孝经》强调人的责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孝经》中的孝道思想的另一重要内涵是强调人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素质,它首先要求个人必须对自己负责,其次要求个人必须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要负责。只有每个社会成员对父母、对他人及社会都有强烈的责任,这样整个家庭才会稳定温暖,整个社会才会安定和谐。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各种的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活压力,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冷漠,人的关爱和责任意识日趋淡化,一些大学生深受社会影响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文化的深入广泛交流,西方价值观对人们的消极影响,使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实用享乐的价值观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其次,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出现暂时的社会混乱是难免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无私奉献的意识日趋淡化。再次,网络信息广泛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面对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难以选择,更难以抵抗。最后,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家中的宝贝,父母把自己全部的爱都集中于子女身上,极力满足子女的各种欲望,父母的这种非明智做法容易使孩子成为家庭的小公主与小皇帝自私自利。而当代学校教育也出现一些偏差,当今的学校普遍追求升学率,普遍重智育而轻德育,造成德育内容空洞化,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要,正是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由于天伦亲情的血缘关系,当今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应从对父母负责入手。而对父母负责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父母行孝道,自觉孝敬双亲关爱父母,因此加强孝道教育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要把养老敬亲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重点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类各种关系中最亲密的人际关系。自古以来,赡养父母被视为子女的道德责任。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问题尤其是养老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之人口众多,社会养老在短期内难以落实,目前我国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子女如何养老,如何尽孝成为社会的热点的问题。当今子女赡养失去劳动力的老人是不可回避的责任。但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而且现代人多注重事业,加之当今生活节奏快、人们流动性强、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孝”的意识日益淡化、甚至被遗忘了。很多人过分注重自我,追求个人发展,针对当今现实如果忽视和淡化了养老敬亲教育,那么,家庭的和谐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会难以提及。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大学生要能够提供给父母多少物质上的供养,因为孝道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物质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关爱。大学生目前还不具备物质供养父母的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有能力了解父母的心理、情感与需求,尊重父母的意见,给父母充分的精神关爱,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并以自己优良的品德、优异的学习成绩、能力的全面发展,健康的身体,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回报父母,并为将来承担养老敬亲的责任而积极准备,使父母从子女那里看到希望,做父母心中的太阳,使他们幸福快乐,这正是父母眼中最大的“孝”。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养老敬亲教育是当今大学生孝道教育中的重点。
(四)孝道教育应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切入点
孝是儿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真诚回报,是道德之本。自古以来孝道的提倡与实践保证了家庭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对家庭及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今应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一个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要通过孝道教化来培养。不教孝,其他的品德便无从谈起。因此孝道教育应是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切入点。高校要通过孝道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行孝,以孝敬父母为基点,还要孝敬所有长辈;扩而大之以善待天下人,还要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父母、为国争光。高校必须发掘古代孝道教育的思想资源,进行孝道知识的灌输,使同学们认识到什么是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及今天孝道的时代内涵,要改变思想道德教育课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孝文化的讨论与实践,增强他们对孝道的道德认同。同时加强典型事迹宣传,促使大学生争当孝子。高校应不失时机地创设一些有利的教育情境,如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强化大学生的行孝和敬老意识,也可通过“我给父母献爱心”、“我给老人送温暖”等有意义的活动,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孝心与孝行,通过孝道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继承传统孝道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行孝,努力实现自己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总之,《孝经》是中国古代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孝道教育是中华教育的起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我们应借鉴历史上孝道教育的宝贵经验,并结合当今大学生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将孝道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辨明善恶美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正确的孝道观,人生观从而不断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吕友仁,等.礼记全译·孝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孝道,大学生,大学生孝道培养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道是我国最基本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之一,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孝而生,一个要成就大事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由孝道教化来培养。不教孝,其他的品德便无从教起,孝道对当代大学生高尚道德人格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的佼佼者,担负着将来国家发展与建设的重担,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孝道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孝道概述。
(一)孝道。
1.孝道的含义。
杨国枢等人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关于孝道的框架:"孝道"被当作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组合。即是说,孝道是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组合。尽管学者们对"孝道"的表述各有千秋,但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即"孝道"所涉及的是纵向血缘关系中晚辈对于长辈的关系处理问题,主要是子女对于父母,它本质上是一种家庭伦理。然而在中国古代社会,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孝"也被不断的强化、泛化,孝道已超越家庭伦理的范围,成为了传统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生活中贯通性、统领性的意识。孝道不仅是规定、调整家庭内部人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成为规定和调整家庭与国家、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
2.孝道的基本内容。
儒家关于"孝"的思想颇为丰富, 简要地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孝养。父母辛勤劳动、任劳任怨的养育子女, 子女成人后自然当思反哺、报答养育之恩, 尽心供养和照料双亲, 为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尽自己应尽之义务, 使其安享晚年。关心、照顾和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都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 也是人生自然规律的要求,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同时,尽心照顾和赡养父母,也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
(2)孝敬。孔子强调, 对于父母的关怀,不但需要物质上的供养, 还要有精神上的体贴、关心、爱戴和尊重,否则,只养不敬也不是孝。孝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 是比孝养更高层次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因此, 儒家所讲的孝, 不仅仅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支持, 而且也包括对父母精神上的安慰, 包括对父母的心理、感情等方面需要的关心和满足, 而在这些感情、心理因素方面, 才能真正反映和体现孝的本质。
(3)孝顺。对于父母, 除了尽心侍养, 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照顾和关心外, 也要顺从他们的意愿,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无违"。尽管孔子认为对于父母所作所为不合适的地方, 做子女的可以旁敲侧击、反复婉转地劝谏, 但是即使自己的意见不被接纳,作为子女也不要滋生不满,仍然要一如既往的孝敬双亲, 不能带有不好的情绪对待父母。
二、大学生孝道培养概述。
道德素质培养,是教育的阶段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等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密切协调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必须经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和长期的自我修养的过程,才能不断的提高、完善。孝道是我国最基本的传统道德和价值观之一,人的优良品德由孝而生,一个要成就大事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由孝道教化来培养。
所谓大学生孝道培养,指的是大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系统的接受孝道教育,而且也要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自觉的培养良好的孝道品质,使"孝"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意识,自觉的行为,自觉的习惯,形成一种自律,自觉的践行孝道。孝道培养具有实践性和修养性,在实践和修养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炼和自我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理论体系,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理的部分也有消极的成分。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孝道培养,必须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要坚持继承与批判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二是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紧跟时代潮流,紧跟时展;三是要坚持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四是要坚持体现社会的要求,以人为本,饮水思源,尊重生命,维护合法权益,使孝道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的观念贯穿今古,孝道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培育人们思想道德方面起到了其起始和基础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正是基于中华传统基础之上,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孝道培养,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为祖国的事业做出贡献。
三、当代大学生孝道素质培养的意义。
(一)家庭和睦。加强家庭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家庭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出于对现实社会的理想观照和愿望表达。和谐社会应当始于家庭,由家庭和谐进而推广和发展为社会和谐。家国一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有的家庭都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了。弘扬孝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尤其对当今社会具有更迫切的现实针对性。我国正在逐步的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的宠爱或是溺爱很容易使其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果不对其加强孝道培养,将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校园和恰,形成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美国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营造适宜的栖居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以诚相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不仅会与人和睦相处,而且会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孝祖宗而爱祖国,以师为父而尊师,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尊长。虽然在中国古代,父子关系存在着不平等的片面性,但是在倡导人们自身要有爱心与责任感方面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家庭中,要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确保家庭和睦;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等,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而孝道的推行则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每个大学生都能推己及人,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别人,多尽爱的责任,必定会使社会风尚更加纯厚,自身修养也会提高,也将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精神或是物质的回报。
(三)社会和谐。
加强孝道培养, 可以有效的帮助解决代沟隔阂的社会问题。在古人祖孙数代的链条里, 首尾呼应, 没有代沟, 使家族各代人之间和社会各种人之间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当代大学生中, 很多人伦理观念模糊, 对自己的父母缺乏孝道, 对社会更是缺乏责任感, 缺乏尊师意识,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孝道是实现家庭和谐、人际关系调节、消除代沟的有效手段。加强孝道培养,可以促进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代沟的消除。如果从孝道培养入手, 加强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学校、对国家培养之情的孝心, 就可以帮助其树立社会责任心,使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益于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四)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全面发展。
1.培养良好道德。
由传统的家族社会演变为现代的公民社会后,孝在传统伦理文化中所处的地位由"百善孝为先"回归到了"百善孝为始"。在当今社会结构中,家庭的许多功能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人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属性的人而不是家庭的人。所以孝道虽然以"善事父母"为核心,适应于调节家庭内部关系,但同时也体现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友爱兄弟,敬长爱幼,尊师敬贤,推己及人的伦理精神,适应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具备了这种爱心,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孝道教育像是道德教育的钥匙,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
2.激发爱国热情。
孝道培养对于使大学生通过孝敬父母从而达到忠于祖国具有积极意义。只有在家庭中孝敬老人,才有可能在社会中尊重他人,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也才能真心实意地报效祖国。这一认识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渊源。在古代" 忠"与"孝"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然而统治者将孝与忠,事亲与事君混淆起来,把孝道政治化,"移孝作忠"。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义务,而且还要求他们要立德、立言、立功。尽孝忠君观念经过历代不断强化,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德行。虽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极端的愚忠愚孝,但是把对父母的爱与对国家的忠相统一,主张一个人要建功立业,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
3.培养理想信仰。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可塑性较强。尤其是在面临挑战于机遇共存、希望与困难俱在的今天,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立场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导向,大学生就很难明辨是非、把握方向。通过孝道培养,能使大学生更注重与父母沟通,吸取他们好的人生经验,接受批评、建议,实践父母的期望,从而有利于思想上的进步,树立远大理想,力求让父母放心。
4.构建完美人格。
提倡孝道的儒家学派从本质上讲,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是其重要目的,而其主要教育方法就是倡导孝道。人的优良品德都是由孝产生,因此,孝道培养就其实质来说就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孝道培养,大力倡导孝道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对于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理想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5.提高明理诚信的道德素质。
只有做到了对父兄孝悌、爱敬,才会将真情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之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明理诚信的高尚情操。在传统教育中,诚信是修身养性的根本原则,亦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标准。诚信多是建立在人格自律的基础之上,诚信代表着优秀的人格,标志着高层次的人格水准。而当今,在市场经济中更是讲究诚信,这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而这种诚信的品质必须在大学的德育阶段培养成型,使大学生对诚信应具有理性认识,把信用作为道德的底线来对待。
孝道是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校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当前孝道培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域,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提倡,孝道培养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而且还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孝道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应传承并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杨国枢,中国人之孝道观的概念分析:中国人的心理[M],北京: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89
[2]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张坤、张文新,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研究[J],心理科学,2004(6)
[4]胡俊江、赵运平,不可或缺的孝道[J],中国德育,2002(8)
[5]谷树新,传统孝道的现代化[J],兰州学刊,2006(1)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孝道;和谐社会;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84-02
收稿日期:2006-04-18
作者简介:贺桂欣(1972-),女,河北高阳人,副教授,法学硕士,从事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孝道沦丧,社会伦理特 别是家庭伦理失范现象严重,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在日渐进入老龄化但经济尚欠发 达的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由独生子女构成的大学生群体将比过去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但有 人面对各种诱惑,失去了抵御能力,贪图享受、追求时尚、相互攀比;还有的则是与父母关 系淡漠,缺少沟通。加强高校的现代孝道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作[1]。
一、现代孝道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诉求
(一)促进家庭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出于对现实社会的理想观照和愿望表达。和 谐社会应当发端于家庭,由家庭和谐推广发展为社会和谐。家国一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无数个和谐的家庭,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社会和谐又为 家庭和谐提供基本的环境条件。
上述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儒家的孝不仅局限于父子之间,还将其扩大到家族亲戚之间 ,如《礼记•坊记》提出,“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主张“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即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长者,把家庭敬老观念推广到社会。“一 家敬老则一家和,一乡敬老则一乡安”。这是对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精辟论断, 他将家庭和谐推广至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存,相辅相成。任何社会,若孝道不存 ,孝心丧失,都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弘扬现代孝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尤其对当今社会具有更迫切的现实针对性。我国 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的宠爱甚至溺爱容易使之养 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果不加强返本报恩的孝道教育,将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通 过营造孝敬父母的社会氛围,树立尊老爱幼的风尚,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弱势群体, 将对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二)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
1.培养良好道德 由传统的家族社会演变为现代的公民社会后,孝在传统 伦理文化中所处的地位由“百善孝为先”回归到“百善孝为始”。在当今社会结构中,家庭 的许多功能已大大弱化,人更多地是一种社会的人而不是家庭的人。所以孝道虽然以“善事 父母”为核心,适应于调节家庭内部关系,但同时也体现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即友爱兄弟,敬长爱幼,尊师敬贤的伦理精神,适应于社会生活各领域。所有 现代道德都是以孝道为基础,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展为对全社会的友爱。因此,孝道教育可 以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是一个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根基。 孝道教育像道德教育的钥匙,实践现代孝道,是培养爱心的基础。具备了这种爱心,进而才 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2]。
2.激发爱国热情 现代孝道教育对使大学生通过孝敬父母从而达到忠于祖 国具有积极意义。只有在家庭中孝敬老人,才有可能在社会中尊重他人,在工作中尽职尽责 ,也才能真心实意地报效祖国。这一认识具有深远历史渊源。在古代,“忠”与“孝”虽然 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然而统治者将孝与忠,事亲与事君混同起来,把孝道政治化,“移 孝作忠”。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义务,而且还要求他们要立德、立言、立功,以“扬名声 ,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尽孝忠君观念经过历代不断强化,被视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德 行。虽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极端的愚忠愚孝,但把对父母的爱同对国家的忠相统一,主张一 个人要建功立业,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是值得继承的。同时,这种历史导向也在人们心目中 建立起了对当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忠孝统一观念。因为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忠”已是忠诚 于祖国,忠诚于人民,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无私地奉献和牺牲。现代孝道要求大学生自觉树 立起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和为父母增光相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子女要为父母争光,但能 否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是其能否为父母争光的关键,也是孝与不孝的标准。
3.培养理想信仰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都处于形成时期,容 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可塑性较大。尤其在挑战与机遇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今天, 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作导向,大学生就很难明辨是非、把握方 向。通过现代孝道教育,能使大学生更注重与父母沟通,吸取他们的人生经验,接受指导, 实践父母的期望,从而有利于政治上的进步,树立远大理想,做到在政治上让父母放心。
4.构建完美人格 提倡孝道的儒家学派从本质上讲是道德学派,培养道德 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是其重要教义,而其主要教育方法就是倡导孝道。孝为入德之门,德为 成事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也依赖孝道教化。不教孝道,其他的品 德便无从谈起。因此,孝道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现代孝道教育,大力倡导孝道中的忠孝仁爱、谦和 礼让、诚信守义,对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理想 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现代孝道教育的内容
(一)感恩教育 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父母的养育和关怀,因而对父母存在天然感恩之情,血缘关系使这种感 情更为真诚、朴素、自然和强烈。子女对哺育自己生命的父母的感情,是人的本性,是良 知、良能的表现。善事父母的种种行为皆出于感恩之情,只有从内心感激父母,才会时时处 处无微不至地关怀父母。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人人都树立感恩意识,家庭、邻里、亲戚、朋友和社会中的人与人的 关系,必然是亲善、融洽的。
(二)养亲教育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家庭义务和道德责任,是回报父母 养育之恩的方式之一。但大学生尚未到达养亲的年龄阶段,因此对大学生的养亲教育,主要 是侧重培养一种养亲意识和对将来养亲质量的注重。养亲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理解父母 养育儿女含辛茹苦,子女成人后当思鸟兽反哺之情,通过各种途径给予父母以物质资助和精 神关怀,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和身体健康。明白养亲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敬亲教育 现代孝道强调必养且敬。随着经济的发展,以物质为基础 的养亲的问题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突出,而“敬”则更显重要。敬,作为孝道的伦理本质,内 在地强调孝的一切行为模式均要以敬为根本宗旨。敬亲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和伦理基础上的敬 爱之情,是要对父母的尊敬和精神慰藉,是比赡养更高的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基于孝敬之 心的养亲才是合乎人伦孝道的。敬亲教育就是要大学生认识到,“只敬不养不为敬,只养不 敬伤其心”,要尊重父母,关心其精神文化生活及心理情感的需求,多与之交流沟通,理解 和尊重他们的经验、建议和决定,给父母充分的情感上的关爱,用亲情填平代沟,使之在精 神生活层面上能够体会到子女的一片孝心。
三、和谐社会视阈下高校孝道教育的实施
(一)树立孝道的平等观念 建立平等观念是理解现代孝道的基础。在传统 孝道中,代际间 是不平等的,父代具有绝对的权威,所谓“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而当今社会,平等已 经成为最基本观念,它要求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父代与子代,虽然有年龄上的差别和生活阅 历的不同,但都有各自的独立而平等的人格。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各自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在相互关系上具有“互益性”,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也有受子女尊敬和赡养的权利 ;子女有被抚养和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也有孝敬父母的义务。只有在代际公正的基础上,相 互尊重人格和自由,才能真正实现家庭和谐,也就不会发生《二十四孝》中所宣扬的卧冰、 埋子、割股之类的子代为了父代而做出单方牺牲的违背人性的愚孝行为。
(二)重视孝道的知性教育 孝道出自天性而依赖教化,孝心是不会完全自 发形成的,需 要人的启迪和教育。知行统一,只有深知,才能笃行,只知不行和只行不知都不符合于人的 社会实践要求。因此,要让孝道伦理价值在现代条件下得以彰显,就要从孝道的认知教育入 手,使大学生具有孝道的理性知识,进而逐步确立起“孝”的观念,否则,行为就容易误入 迷途。首先要引导大学生了解传统孝道,阅读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礼记》、《孟 子》等,以吸取孝道精华。然后,再立足于现代生活,不断更新、充实现代的孝道知识,使 大学生形成现代孝道观,认识到孝道对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和谐的 重要作用。
(三)加强孝道的情感培育 情感的存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孝是一 种基于真诚的 、深层次的和本质的情感行为,只有出于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才是“孝”的源 泉。因此,在注重认知教育的同时,更需要结合伦理道德相对的特殊性,注重孝道情感培育 ,从大学生与父母的血肉亲情出发,启发其内心的理性自觉。这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的 规律,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当今社会,大学生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不 同程度地与父辈存在差异,要教育大学生超越差异,培养对父辈的感情,让大学生在真实的 家庭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经验,这样就形成了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其向 孝行方面发展和转化。反之,缺乏情感,并非内心的自觉意愿,只是出于一种对外在威慑力 量的担忧和恐惧而赡养父辈的情况,不能被看作是孝行[3]。
(四)强化孝道的践行教育 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的 获得是要依靠后 天的实践并通过习惯而逐步养成,而不能像后者那样仅依赖于知识的传播和认知。对当代大 学生来讲,“孝”不只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理论,更需要在行为中表达,只有通过践行才能使 之得到真切的诠释,知行统一是“孝”的最高境界。因此,在现代孝道教育中,应当重视对 大学生进行孝行的日常养成教育和训练要教育大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出发,体会现代孝道 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刘慧敏,刘余莉.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J].理论学刊,2005(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