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体育高考生;心理训练;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252-01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对体育高考生至关重要,其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考生的命运及前途。笔者对我校近几年的体育高考生的训练成绩与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发现至少1/3的考生的考试成绩远不如训练成绩,致使一些考生失去了进入理想大学深造的机会。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失利原因中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等百分比较小,最主要原因是考生的应试心理调整不当。从目前训练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练员都一味进行考生的运动训练,忽略了他们的心理训练,结果出现学生盲目的顺从、机械的练习,最后导致因考前紧张事倍功半的局面。本文在阐明考生考前心理训练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训练的策略,旨在为体育专业考生日常心理渗透及考前心理状态的调整提供参考。1.体育高考生心理现状分析

1.1术科高考前心理表现。对于体育术科考生而言,为了考出比较好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有的人会因为求胜心切,情绪很兴奋,而有的又会因为怯场而表现得很冷漠,这种冷漠和紧张的情绪就是一名考生以消极的思维方式对临场环境做出的反应,这种情绪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不正确的刺激,从而产生不良的动作反应。主要表现出:

1.1.1考前的紧张和焦虑。按照常理,赛前的心理紧张在一定程度之内是正常的,因为它属于日常生活和训练范围之内的,是正当的兴奋,可是一旦这种紧张程度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需要运动员调动整个身心去应付,对于身体和运动都无利。还有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就是害怕体育高考,在考试之前会找借口说自己哪里哪里受过伤还没有痊愈,等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成绩,更会影响自己的士气。

1.1.2过度的自卑和自信。在考试过程中看到其他的考生考出了较好的成绩,想到自己的训练成绩,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丧失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影响自己的成绩的发挥,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还有的考生由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表现得过度轻松,没有紧张感,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发挥正常的水平导致自己运动成绩下降。

1.2影响体育术科考生考试的心理因素。能够影响体育术科考生考试的心理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2.1场地和社会因素。如果是平时就熟悉的场地,身边有亲人或者朋友的陪伴,那么,考生的心理状态相对来说就会比较稳定,反之则容易紧张,起伏变化较大。

1.2.2实际水平和实力对比。平时训练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参加过高级别运动会比赛的考生相对来说会表现得比较轻松;或者与自己同组的其他考生是平时比较熟悉的,自己的实力又高于他人的,都会促使其产生自信的正面情绪,有利于运动成绩的发挥,考出较好的成绩,反之则不利于考出好的成绩。

1.2.3自身的身体状况。考生考前的的心理调节能力还和自身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考生考前的健康状况、身体状况以及睡眠状况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考生考前的心理状况。

2.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体育术科考生的考试成绩取决于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战术意识、合理的技术发挥和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但是,对于考生来说,他们的技术合理性、身体素质及专业素质都可以通过大量的科学合理的练习来巩固完成。而考生在考场上的表现,则不仅仅依靠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心理承受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个考生的能力、周围的环境以及运动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都会使临场考生的心理发生不同的变化,如果体育术科考生在考前心理准备不充分,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就会导致运动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在四肢紧张的情况下走进考场进行考试,就会因为动作僵硬不协调而影响最后考试的成绩,直接失去升学机会。因此,体育类考生的考前心理训练和调节直接影响考试的结果,在高中体育类考生的各项训练中应当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3.心理训练策略的实施

笔者认为高中体育高考生在体育高考之前的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原因不外乎两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产生这些不良因素的原因入手,对考生考前的心理进行有效地训练和调节。

3.1主观方面的心理训练策略。体育术科考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考试、做到胸有成竹、遇到突发事件要处变不惊等等。所以,教师在考试之前要让考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动情绪情感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神饱满地去面对考试。

3.2客观因素方面的心理训练策略。首先要让考生明确考试任务,引导考生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战训练,提高考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进而提高考生的考试水平。

3.2.1模拟考试的时间和考试的强度进行训练,加强考生对于考试的适应能力,关键的是在实战训练中克服由于紧张引起的动作失调或者失误,在反复的训练中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

3.2.2可以与其他兄弟学校联合,模拟考试环境、考试流程,严格执行考试规则等,进行仿真体育术科高考,让考生亲身体验考试时的紧张气氛,并在考试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反之在考试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迅速弥补。

总之,根据高中体育高考生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点,对于他们的技术水平的训练和考试之前的心理状态加以干预和影响,使考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考生的心理素质,是提高体育术科考生运动水平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

[1]郭金龙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与相关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8)

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2

当今社会,体育越?碓奖蝗嗣侵厥樱?学校、学生、家长对体育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学校对高中体育术科越来越重视高,体育术科的考生也越来越多。我省的体育高考生逐年递增,2013年15000多人,2014年16000多人,2015年16000多人,2016年1600多人。从2013年以来基本稳定在16000人左右。体育术科是一个特长专业,它要求参加者具备体育这方面的天赋或者是潜能才能在这个特长专业里取得好的成绩。如果参加者没有这方面的潜能而花时间在训练上,那也不能取得好的成绩,也只有浪费时间,而且影响了考生的备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练员就要做好对考生的选材工作,发掘好的苗子参加体育术科训练,也让没潜力的考生退出训练,以免浪费时间。

2近年我省高中体育术科考生现状分析

2.1近几年广东高考体育术科考试的项目设置和评分方法

2008年以前广东高考体育术科考生项目为:100米(15分)+原地推铅球(15分)+专项(50分)+非专项(20分)。2009年考试方式和评分方法都做了重大的调整,只考身体素质项目:100米+原地推铅球+立定三级跳+男生1500米、女生800米。每个项目70分总分300分。2010年考试方式又作出了重大调整:100米+实心球+立定三级跳+专项基础,每个项目70分总分300分。近些年来广东高考体育术科考试项目都是以100米+实心球+立定三级跳+专项基础为考试内容。相对于以前体育术科考试项目来说改革后更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了,而且每个项目的分值都是75分,这样对考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更全面了。

2.2体育术科考生生源现状

现在体育术科考生的生源主要是高中学生中有意向报考体育专业的学生,有些是从初招过来的,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相对较高。有些是喜欢体育运动,想在体育专业方面发展的学生。有些是文化成绩不理想,考文化科上不了大学,想通过体育术科考上大学的学生。再有一部分是体育老师发动动员有体育方面潜能和文化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报考,这部分往往就是成功率较高的。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相对特招生来说较差,没有专业训练经历和体育比赛经验。

3高中体育术科考生选材策略

3.1做好体育专业考生的选材工作,对提高体育专业生高考上线率起到决定性作用

体育术科考生的选取材和专业运动员的选材有所区别,体育术科的考生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体育术科和文化科的考试,只有两科考试的分数都能上线,才能被大学录取,也就是说定要两条腿走路。体育术科考生的选材要考虑到身体素质方面和文化科方面的两个因素。因此,我们在选材时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该生必须身体健康(以医院健康证明为依据),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天赋,这样的学生训练成绩才会容易提高。第二,该生的文化成绩一定要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方面这样才不至于专业上线后因为文化没有达到要求而上不了大学。

3.2选材时注重体考生身体形态

体育术科专业考生的身体形态是影响体育专业考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采用运动员选材的一些标准进行评价,运动员体能的高低由三个方面决定:形态、素质、机能,运动员良好的形态是体能最基本的要求,运动员素质的高低体现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特长,身体机能好好坏影响着运动能力的发挥。《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采用身高、体重、比体重(体重/身高×100)、比下肢长(下肢长/身高×100)四项作出选材测试指标,后两项为重点,在符合前两项标准前提下,比体重数值以小为好(330≥男≥270,350≥女≥250);比下肢长以大为好(男、女均≥51)。进行家系调查法,主要从运动员的家系遗传因素泡括:祖、父辈身高、身体状况、有无运动史、病史等)调查为主,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身体形态比较“干瘦”形,身体匀称,腿长体轻,骨盆小,胸围适中,膝,踝关节围度小,跟踺明显,无O型腿,足弓较大的学生。身高、视力要求:体育专业招生对考生的身高、视力、辨色力都有明确的要求,对没到达要求的学生要其放弃报读体育术科。

3.3选材时注重考生身体素质

在体育术科考生各项身体素质中,速度、力量、耐力速度、灵活协调性等五项都重要,因此在选材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能够反应体育术科考生素质的测试指标有:60米跑、100米跑、立定三级跳、800米、后抛铅球等项目。通过以上项目的测试和比较,从中挑选优秀的学生参加到运动训练中来。一般通过测试100米跑、立定三级跳。通过分析本校和其他学校的体育术科考生的测试数据来看,男生100米跑在13秒内,立定三级跳7米50左右,女生100米跑在16秒内,立定三级跳6米左右,这样的学生发展潜力比较大。

3.4选材时注重考生生理机能

生理机能方面是选材最基本的要求。我们一般选生长发育良好,身体健康的学生。因此,选材之前要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体育术科考试项目,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有很好的有氧代谢功能,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负氧能力,检查时应注意观察,选取心肺功能发育良好、肺活量大、心容量大、脉搏有力、每博输出量大等指标较好的学生。所以在选材时要把学生的心肺功能放在重要因素之内。

3.5选材时注重考生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考生发挥出最佳的成绩,心理变化直接影响运动水平的发挥。身体素质是保证运动质量的物质基础,运动技术是基本条件,而心理素质能使两者能够发挥内部动力,挖掘最大的潜能。因此,体育术科考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合理的运动技术,较强的心肺功能,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术科考生的训练项目比较多,而且训练项目枯燥乏味,要求大脑皮层能承受较长时间的,反复的不均衡刺激。因此,在选材过程中我们要考虑那些性格活泼又沉着冷静,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变能力好的学生。因此,心理选材是造就优秀体育术科考生的重要条件,心理选材主要以兴趣、性格。第一,兴趣有助于克服困难,坚定意志,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鉴于兴趣的重要性,我们在选材中,应从多方面了解他们对体育的喜欢方式和投入的程度,从中区别他们对体育的态度,是出自个人愿望,还是由于家长或老师的旨意所致。有了兴趣可以给以后的训练工作带来许多的便利。第二,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稳定的结合。它表现了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对于每个人来讲,遗传因素可以决定他的性格,后天的条件也可改变和塑造他的性格。因此,在心理选材时,应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注重发现个人性格特征。尤其是意志品质方面,看他是否坚强,有无斗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决心和勇气如何。

3.6选材时注重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可接受性

体育训练的可接受性是指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运动负荷是竞技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身体直接参与运动而承受的负担。但由体育术科考生训练时间的局限性,训练负荷一般采用中等为主,大中小交替,?@对体育术科考生的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要求就很高,所以它是选材的重要指标。

3.7选材时注重考生文化科成绩

文化成绩对体育专业考生来说是个要害部位,根据历年的高考结果显示:许多体育术科上线的考生而文化分没上线,结果都是一样落榜。有些考生在上高三的时候才对文化科进行恶补但往往都是由于基础太差而没能把成绩补上,还有些学生恶补一段时间后见成绩没能上去就失去信心,接着放弃了文化科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高一或高二进行选材的时候就要跟踪学生的文化科成绩,不能让文化成绩落下,起码要保持在中等水平以上。

3.8选材时注重考生的品质

考生有良好品质多成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决定成才、成人的关键,也是体育术科考生选材的重要考察因素。意志品质: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体育训练是极为艰苦的,而顽强的意志品质是提供经得起这种条件考验的基础。教练员普遍有这样的体会,培养一个运动员技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相对容易,但对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十分困难的。意志带有自觉性的特点,并和克服困难相联系,坚强的意志表现为:自觉性、主动性、果断性、勇敢大胆、自制力、纪律性等,我们要根据意志品质这些表现特点,挑选具有坚强品质的学生培养。在训练中,首先要求学生严肃认真,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以顶住伤病,体力上、精神上的疲劳,培养他们勇敢、果断、积极主动的精神,这是搞好训练,迅速提高技术,发挥水平的重要因素。人格特质:生理特质、气质、能力、性格、兴趣、动机、价值观、自我表现。这些人格特质是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

3.9进行试训

上述选材方法是利用理论知识和参考运动员选材的数据和教练员自身的经验,所以必须经过试训这一环节来检验,只有进行试训才能更准确的对考生进行有效和全面的评价。一般试训2~3个月,来确保选材的成功。

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体育训练 心理素质 重要性分析

心理素质又称为心理承受能力,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人能够对一切突发的紧急情况及时应对而不慌乱,能更快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对不利的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抗压能力。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影响非常大,同时体育蓄念和心理素质的联系非常紧密。

一、体育训练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一)提升体育训练者的心态稳定性

在体育训练成员中,除了常见的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性能为目的的体育训练外,更多的是针对体育竞技比赛为目的的体育训练。其中包括体育运动员和中高考体育运动生,在对一些特定的体育项目而言,体育竞技不仅关乎平时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也同样关乎运动员或体育生的现场发挥,而现场发挥的效果则往往由体育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做主。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要加强对运动员或体育生的心理素质的训练,能够提升运动员和体育生在正常竞技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保持平稳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在体育生或运动员比赛前更要做好对他们的心理稳定辅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只有刻苦的日常训练和强有力的心理素质才能帮助运动员和体育生赢得最后的胜利。在平时的刻苦训练中,已经潜移默化的提升了体育生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因为要克服各种运动动作的难度和时时刻刻对运动员和体育生体力和耐力的考验,因此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运动员和体育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可以说平时训练越刻苦体育生或运动员越有可能在真正的体育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心态。稳定的心态让体育生和运动员在比赛时不受外界的干扰,让其更专心的从事与自己的比赛中,稳定的心态还能够帮助体育生和运动员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以帮助他们在比赛中突破自我的能力限制,更好的获得好成绩。同时稳定心态也能够帮助体育生和运动员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的在比赛和竞技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不断的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体育训练中心理素质训练更好的提升训练者自信心

比赛中总会有输赢,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也不能永远处于低谷,因此自信心对于体育生和运动员的提升和改进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具体的比赛中体育生和运动员很可能由于一时的失误而导致比赛的失败,而此时自信心就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自信心能够帮助运动员和体育生更快速的从低落的心情中走出来, 然后更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训练中。自信心还能帮助体育生和运动员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胸有成竹,不骄不馁,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肯定和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不怀疑,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克服比赛中的压力,以从容稳定的心态面对体育比赛。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老师要积极的鼓励体育生和运动员,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自我的肯定。当体育生或运动员对自己的比赛成果非常不满意时,老师应该积极鼓励他们,以帮助他们整装待发以获取更好的成绩。培养体育生和运动员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更好的从失败中走出来,以正确的心态和态度来评估这次的比赛结果,对自己的实力进行正确的把握。自信心让体育生和运动员以一种健康的心里状态应对比赛,和比赛中的各种压力。在日常体育训练中,老师和教练应该尽可能的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来帮助体育生和运动员提升自信心,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抗压能力。自信心帮助体育生和运动员科学正确的评估自己的真正实力,以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比赛结果,越是释然的心理状态越能在实际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

(一)通过提升体育生和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培养心理素质

科学合理的心理素质培养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改善对体育生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达到提升他们心理素质的目的。首先要让体育生和运动员充分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剃须训练,让他们更积极认真的配合体育训练,进而更好的赢得好成绩。在日常训练中通过体育生和运动员对体育训练的适应和习以为常,让他们在平时的体育比赛中有更好的心理状态来应对比赛,将比赛当做日常训练一样以平常心去对待,越放松的心理状态越能够帮组体育生和运动员更好的适应比赛的环境。比赛环境受各种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室外体育比赛则更多的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环境条件的多变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体育生和运动员的发挥情况。而具有良好的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育生和运动员则可以很好的应对环境中的比例因素,以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为了更好的培养体育生和运动员的环境适应能力,就要经常性的对他们的训练环境进行改动,以帮助他们提升对各种自然环境变化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在平时体育训练中要充分考虑到比赛时很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帮助体育生和运动员对该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生和运动员进行体育训练,增强他们对体育比赛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好的应对能力帮助他们更轻松的应对比赛,不被外界环境所打扰,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好的比赛成果。在体育比赛时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比赛成绩,只有当运动员和体育生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时候,才能够以一种平常心应对环境变化,获得更好的成绩。为了提升运动员和体育生的各种适应能力,就需要对运动员和体育生进行在各种环境中进行训练,并且在时间的安排上也要有更好的变动,提升他们对时间变动的适应性。在具体的训练中还要模拟比赛场景,让体育生和运动员对比赛环境和心理环境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提升他们的实际应战能力。

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素质;锻炼;途径

中学生经历了小学的懵懂时期,身体上、心理上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心理上,初中生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这个时期是教育教学的良好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也是初中生心理发展极不成熟、不平稳时期,对人身的初探时期。体育教师如何利用体育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增强自信、磨砺意志等成为教学重点。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缓解初中生的学习压力

初中相比较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骤然增加,学习压力也随之而来,加之这个时期使学生心理变化大,承受能力不稳定,很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这就是为什么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叛逆、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负担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而体育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调节初中生的内心矛盾,促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体育可以促进学生大脑思维活动,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正常知识学习的效率,驱散初中生存在于内心的阴霾,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体育教师要用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阳光的内心。

(二)使学生的肢体与内心同时得到锻炼

体育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尝试,这样才能获得体育带给身心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以其主动的、积极的外在形式,要求学生身体协调,精力集中,感知动作的强度,活动自己的身体,完成要求。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环境下,定期接受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又可以影响学生的内心,增加思维敏锐度与身体灵活性。

(三)磨练初中生的意志

体育活动要求人有毅力,有耐心,一个心理素质不高的初中生经过锻炼、意志会得到磨砺,在体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另外,一个人从内心散发出真正的正能量、阳光的气质会吸引身边的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技巧与能力。在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坚强意识、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通过体育学生能够扩展自己的生理极限,锻炼自己的意志,形成健康的意志与品质。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选择运动量

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期,体育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量,既不能过于繁重,破坏学生的身体机能,又不能过轻,起不到锻炼身心的效果,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中,合理调配运动量。同时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如,利用网络学习最新的体育教授方法,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运动心理与承受范围,还可以参与学校之间举办的运动会,交流体育教学心得,不断获取专业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对适合初中生的运动进行合理归纳、分类,并总结学生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动向,利用体育运动疏导学生的困扰。

(二)体育教师要将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初中阶段是塑造学生良好品质的最佳时期,体育教师应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施不同类型的教育。首先,对于运动能力差,肢体协调能力不好的学生实施鼓励式教育,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对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信息,避免学生因为自己运动能力差就否定自己,影响心理成长。其次,对于表现突出,并且承受能力不稳定的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对于这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过分宣扬其成绩,也不漠视其成绩,适当加以提及,提出这类学生在运动中的缺陷,磨练其心理素质。

(三)利用竞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竞技是一种较好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手段,正是由于体育竞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相互帮助的精神,才可以矫正初中生表现出来的不良端倪,帮助学生在竞技的刺激下学习思考、提高能力。体育集体性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团体合作中,初中生能够体会团结的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让竞技中成败磨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例如,体育教师组织一场拔河比赛,两队学生都要拉住手中的绳子,奋力将绳子拉向自己的那一队,如何哪一对的成员消极比赛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成绩。在比赛后教师给予赢得那一对讲评,给输的那一对鼓励,如此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利用体育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黄金时期,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机会,培养健全人格的人,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师要积极利用体育运动调整学生的心理问题,磨砺初中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鞠才雄.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J].高考(综合版),2014,11:127-128.

[2]王楠.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124.

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5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功,而口才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越来越被重视,而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却远未把培养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放到应有的位置。我在职业高中语文口语训练课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此想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加强口才训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1、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口才训练不容忽视。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读、写,轻听、说。教师们并非不知道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迫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地引导学生抠字句背解释,而把许多能力的训练挤出了语文教学的课堂。现在,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认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它以应有的一席之地。

2、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口才训练非常必要。社会发展到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辨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用口才?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谁个不需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当今社会,人们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口才的重要,口才对于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强化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口才。

3、从学生的基础看,加强口才训练十分迫切。我在高中任教多年,从所接触的学生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如人意。进入高中的学生,目标始终描准高考,而高考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学生们整天埋头于练习卷,语文课上忙于听分析记答案做试卷,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而且高中生相对初中生来说,心理上更趋于成熟也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不多。在职业高中,生源相对较差,许多学生从小到大从无机会登台亮相当众发言,这样长期以来形成不良循环:越不会说锻炼机会越少,锻炼机会越少越不会说。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才训练都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务,这是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口才训练中的主要问题与关键环节

1.普通话语音训练。在口才训练中是否需要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呢?我认为非常必要,因为演讲是一个人讲,众人听,演讲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众的理解是否正确。不仅演讲是这样,其他的口才表述亦如此,特别是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其效果。在口才训练中加强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2、心理素质训练。“在口才训练系统中,有两个举足轻重的环节:一为思维环节,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此人口才水平的高低;一为心理素质环节,心理素质是否良好,决定了人们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应有的显现。”我们先来谈心理素质环节。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书面考试与比赛来说,在口语考试与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提高心理素质呢,一般说来,越怕当众说话越要锻炼当众说话,只有在反复的锻炼中才能克服紧张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永远开不了口就永远怕开口,只有多讲多练才能从“不敢讲”到“不怕讲”。我在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时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我更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永远站在岸边就永远怕水,这时候我们必须伸出热情之手把他们拉下水,只有下了水才能不怕水,只有通过当众说话才能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加强口才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3、思维训练。口才训练系统中的另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是思维环节,思维训练也是口才训练中的重要一步。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那么,思维如果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纯而又混乱的人,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高考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角色定位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80-02高考英语面临着改革,虽然准确的改革方案还没有出台,但是教师要明白,英语这门学科面临着高考适度改革,即使英语不作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之一,但是学好英语仍然有重要意义。高考英语的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创新,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在教学定位上进行转变。

1.在高考英语改革认识上进行准确定位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树立积极的心态迎接改革。一些英语教师根据网络上对高考英语改革的误读而担忧,认为英语改为一年两考,甚至是在某些省份的降分,分等级等举措是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弱化英语教学的信号。老师首先要明确的是,英语改革历经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在持续当中是无法改变的现状。然而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会改变。英语教师应该对改革树立信心,坚定自己对所从事的事业和所教学科的信心。同时,英语教师还因更加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像"剂",有了它发动机才能转动起来"。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当努力揣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运用任务型教学等提高学课堂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教师应当重视传统英语教学中所忽略的内容,例如口语和听力技能的训练,这些正是英语工具性的必备要素。其次,对于学生而言,要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首先要端正心态,既要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不可对它过分夸大。要在学习系统中,平衡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努力做到全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其次,学生要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认真跟随教师学习的前提下,学生应当避免死记硬背,大量做无意义题目等不科学的方法。以背单词为例,学生应当学好音标,了解一定的构词法,从读音和构词上入手,再运用联想法等方式科学记背单词。

2.在高考改革英语教学策略上进行研究探索

2.1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高中英语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面对英语成绩不好的孩子,不应当差别对待,应当了解这些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哪些困难,再对症下药。具体说 来,学生如果是对英语没兴趣,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 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比如可以适当利用一些实物奖励等,或是通过语言的力量激励学生;如果学生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的话,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导,防止学生在错误的路上 越走越远;如果学生是因为面对考试压力过大而影响发挥时,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不再害怕考试,让学生轻装上阵,尤其在高考这种逐渐社会化的考试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另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到真正的英语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2.2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一是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兴趣能激发灵感,它不是自发的,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我在教学别 注意合理设疑,唤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情境,利用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集体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另外,还应该使用教具,如利用小黑板、卡片、幻灯、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增强学习兴趣。传授学习方法,巩固记忆兴趣 在"自学指导"教学中,传授学习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能起到巩固记 忆兴趣的作用。这样,既增强趣味性,也能帮助学生较快地准确地记忆单词,短 语,句型等。二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教学本来是"教"与"学"的结合,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因为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抑可以自由的"想、问、 讨论",而这些只有在师生感情融洽才得以实现。所以在授课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呆板,语言不生硬,课间多和学生打交道。 三是加强趣味指导,引导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 展水平的教育方式,也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借一些有利于学习的书刊,让他们去阅读,还利用板报介绍一些英语知识,出一些英语趣味题,揭示英语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从而鞭策他们树立爱国之心,鼓励他们探索英语中的奥秘,以便更好地培养学习兴趣。

2.3有效指导,适度增加输入量。高中英语教师应当针对高中学生词汇量不过关、单词拼写错误多、阅读速度慢等明显的英语学习问题,通过有效地教学指导,使学生攻克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以词汇为例,虽然没有词汇是万万不能的,但只有 词汇是不够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应当局限于了解词汇的中英文意思,而应当引导学生做到词不x类、词不离句、词不离文。尤其面对一些好的英文短文、诗歌,教师不应当 仅仅对词汇进行讲授,而可以适当从英语语言欣赏角度进行 教学,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量,拓宽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可以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有趣。当然,还应当同时密切关注高考信息与动态,及时地进行调 整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

3.结束语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正面对着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研究模式,一个要求教师角色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扩展的时代背景。所以,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英语老师究竟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