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内涵

科技创新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就是坚持创新精神,依托高校,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地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创新实践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人才的全面、激发青少年创作的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学术氛围,具体内涵包括经济内涵、文化内涵、教育内涵、社会内涵。就经济内涵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产生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中,并产生经济利益,例如1999年在重庆举办的第六届“挑战杯”,仅协议转让金额就达到一亿人民币,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内涵会越发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文化内涵,科技创新活动属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

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必然经历一个知识学习、提出想法、创新实践的过程。虽然大学生的学习有了自主性,科技创新需要遵循科学的一般规律,严格要求自己,符合学术活动规范,但因人而异也需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学生可以深入发掘自己的潜力,展现出自己的创新特质,这种展现方式具有丰富性。

高校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一个分支。这样的系统必然要求高校与国家的互动性、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性。高校是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输入优秀的人才,因此高校的科技创新必然切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易操作性。

高校科技创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增大社会的收益,因此此项活动必须立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保持一致性。区域经济的发展源于理论和科技实践的创新,而高校就是创新的基地,它代表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科技创新的人文修养,始终贯穿于当地经济创新中。当代经济的发展不竭动力在于创新,以及对劳动力和资金等的投入,高校一方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高精尖的人才,也为当地的经济注入崭新的科技力量,这样就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的一体化和联动化,带动了大学的学科建设,提高了大学的科研水平,同时也立足于本地促进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率低

当今大学校园中,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活动的选择余地日益宽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参加活动的课题一般为老师的现有课题,按照老师原有的思维创作,影响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另外,广大教师特别是文科学院教师关注热情不高,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2. 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缺乏

目前,在学校的日益重视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受资金、时间、比赛性质及科技创新活动短期不易出成果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研究课题大都浅尝辄止,缺乏有效的接力,最终导致研究浮于表面,难出精品。首先存在资金问题,学校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未出整的资金奖励制度,许多学生鉴于自筹资金的困难,不得不只停留在兴趣层面。

3. 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储备不足

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能力及创新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科技创新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仅有兴趣,但缺乏学习专业技术的时间和能力,主动性也比较差。

三.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措施

高校中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或创新项目课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的观念,同时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课题申报,项目申报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并创造条件,这也加强了学生们去创新探索的主动性。

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在于创新,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与导师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其次,可以让学生在导师处寻求帮助的同时,积极发挥导师的引领作用,形成导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项目,从而达到科技创新在高校中的实用价值。

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针对各个年级的特点,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组队合作形式,让老生带领新生,导师带领学生,从而形成一个个团队。对于提高科技创新中的团队精神,分享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振德等.大学生科技创新障碍分析.高教论坛,2006.

[2]宋之帅.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

科技创新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判定标准

自十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发展的要素、动力以及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科技成就梦想不再只是一句广告词,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然而,没有创新的科技,是无用的科技,更确切的说是不能将其称为科技。科技与生俱来的具有创新的内涵。科技创新则是将科学的新发现和新技术发明应用在生产体系中,创造更多新价值的过程。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复兴的伟大动力,是推动历史进程时代变迁的主要驱动力。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创新一词的概念石油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将原有生产要素与原有的生产条件,重新组合进入原有的生产体系中。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新是运用新的工具与新的方法的应用,创造更多新价值。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到后来,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将创新一次词的概念重新定义为技术创新。再到20实际80年代末,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科学与技术创新越来越相互融合,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直到后来变成了科技创新。

根据上文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是一个人们不断定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概念。这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时代背景和经济现状相互关联的概念。从历史来看,科技创新是科学和技术深度融合的概念,是社会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科学的新发现和技术的新发明与市场应用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三者可以形成一个螺旋式的渐进的上升的过程。

二、从国际形势出发谈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从国际形势出发分析科技创新。支撑起国家综合国力的方面有很多,其中一项很重要,既是科技创新。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可以更为深刻的体现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驱动社会发展。没有科技的创新,国防实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国家安全首先受到冲击。其次,没有科技创新,经济水平得不到持续的提高,没有经济实力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得不到及时的跟进。民生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长此以往,国内则危机重重。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的经济交织在一起,牵一发动全身。世界各国出于自身考虑,以及各国之间的差异较大,导致世界经济复苏持续缓慢。记忆犹新的是,次贷危机发生,中国的出口滞销,国家政策应对及时,扩大内需,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将产品转向国内市场,才迅速的化解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带来的国内的危机。然而,在国际市场一味地打价格战根本不是长久之计,在竞争中唯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目前各国都在对自身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筹划,都将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作为新一轮的战略部署,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大力发展生物产业、重视节能环保、研究低碳技术和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等等,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资金,政策着力推进落实。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相对薄弱。以日本为例,2013年创新科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的比重是中国的四倍。因此,不重视科技创新是能落后于时代进程。

三、从国内形势出发谈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从我国国内出发,中国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坚持思想。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发展必然创新,无创新得不到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额初级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变,坚持科技创新,坚持自主研发,坚持重点跨越,痛重兼顾等等。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制造新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坚持科技创新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前所为有的告诉发展。从教育改革至今,培养了大批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至今成为世纪第二大经济体,民生问题不断地被解决,基础建设的到完善。这对世界经济革命和科技革命提供了有利的人力资本和社会基础。然而,尽管如此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与发达国际相距甚远。

坚持科技创新是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这也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故此,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成就发展,我们应当在新形势下推进科技创新。

四、结语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从国家提倡,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中,不难发现,创新是一个国家必不可上的驱动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助推力,是一个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故此,在经济新常态下,适应经济新常态,社会新常态,文化新常态,注重科技创新,人文发展,大力发展创新人才队伍,方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没有企业家的创新就没有中国的经济[J].IT时代周刊,2011,(3):19-19.

[2]王春林,彭海菠,丁剑,等.基于响应面法的消防泵S型叶片改进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10):170-177.

[3]蔺小军,郭研,吴广,等.等高法叶片型面CMM测量数据处理算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3,34(11):2442-2449.

[4]张维迎.告别凯恩斯主义回归亚当・斯密传统[N].中国经济导报,2010-11-27.

[5]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3):20-25.

科技创新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95-02

如今,创新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创新的推动下,人类20世纪所创造的财富和科技成就,远远多于以往任何一个世纪,而21世纪依然是属于创新的世纪。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当前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也说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可见创新对一个企业、民族、国家甚至是人类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的春风早已吹进大学的校园,而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的高级人才,创新便成了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主线。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早在1912年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为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1]。然而经济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业是安身立命之本,社会稳定之源,没有发达的农业基础作为坚强的后盾,那么社会的发展定会存在诸多隐患,所以农业是大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建设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摆在农科高等学校面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2]。但是如今农科专业学生的创新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学生没有创新的意识

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于刚刚经过高中那种每天做题讲题的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完全明白大学是如何学习的,更不明白大学教育的作用是什么,许多学生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学习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完全是老师展示自己学术的舞台,而学生仅仅作为一名观众,如果没有老师的讲解,那么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学习,很多学生把知识拘泥于课本无法进行实践操作。

(二)学校和老师缺乏创新培养的意识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本应该在大学中进行改变,但是缺乏创新环境和引导,导致创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奢望,国家和学校虽有不少的创新项目,但是学校鼓励和宣传不够深入人心,使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校内许多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以至于“独霸”课堂,根本没有给学生创新的空间,而且面对生活和职称的压力,部分教师也无力顾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没来得及产生便被扼杀。

(三)农科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没有完全结合

农科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农业高技术人才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实践过程中,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变为物质和经济。而现在教学大多仍然无法完全走出教室,这样导致学生的视野局限于书本,本该在实践中掌握的经验和知识被课本几句话所替代。指导教师很少甚至没时间深入基层对学生进行管理,未能充分实现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合到相关的生产实践中[3]。知识本来就应该为实践服务,而在这种脱离实践下所学的知识是不牢靠的,是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农科的最好课堂便是田地,现在许多学校却缺乏农科的实习基地,没有实践的物质基础,学生只能与实践而失之交臂。

二、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性及必要性

农业是我国人才资源最为缺乏的产业。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人才缺乏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已明显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培养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是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如2015年10月的“南理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这颗卫星便是由南京理工大学一群平均年龄为23岁的90后所完成的。如今各领域的高科技人才都趋于年轻化,许多工厂和企业都注重与高校的联系,纷纷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等,这都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特征、意义和作用。

从大学文化角度看,科技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和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各种各样的创新比赛充斥着大学校园,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增添了不少色彩。大学的教育本身就是围绕着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和创新存疑的学习态度而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大学教育的主线,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高等教育以高深、专门、实践性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因此其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多种活动形式相结合的过程,教育内涵是最基本的内涵,这是由活动的主体(学生)所决定的[4]。从经济角度来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将数量庞大的大学生转化为最有力的生产力,将大学的科技创新产物转化为产品,从单纯的知识转变为具有社会效益的实物,这样可以极大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农业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整个社会都将创新当作主流的前提下,作为农科专业的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加入创新的潮流是必由之路,拥有科技创新能力便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是与创新紧密相连的,如果失去创新能力早晚会被社会甩在后面,被社会淘汰。农科学生作为农业高新技术的掌握者和运用者,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主体,对其实施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能直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5]。因此,培养农科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一)要培养锻炼农科大学生创新思想

长期传统教育培养下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严重依赖老师和教材,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要从转变原有的思想开始。尤其应该加强对一年级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使学生能够打好科技创新的基础,使他们正确了解科技创新的目标,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各层次各专业参与科技创新的途径,克服对科技创新思维误区和畏难情绪,树立创新意识,挖掘自身的创新兴趣点。着力培养对科技创新有浓厚兴趣和较强能力的创新人才,给予大学生更专业、更深入的创新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启迪学生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新知[6]。

(二)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的课堂应该属于老师和学生,并不单单属于老师一个人,教师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升教育质量,将学生从单纯听的课堂中释放出来,学生才会有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学校应该尽量多地组织学生们进行各种创新项目,大力宣传使得创新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给大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参与其中,创新不应该是某些优秀学生或是教师的独角戏。学校应设立奖励机制,对获得成果的同学进行奖励表扬,这样既让同学从第一次体验创新中获得乐趣和经验,也给了同学信心和勇气,为以后工作学习中的继续创新提供基础和动力。作为农科院校,应该多建立实习基地和实验田地,为想创新的同学提供条件,以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其创新的坚实后盾。

(三)制定相关政策,激发教师、学生的创造热情

将创新活动与学生学业成绩和就业挂钩,将教师的评奖、晋职与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结合起来,按教师指导学生人数和效果,折算课时工作量,解决好指导教师的课时调剂,解决好活动的场地安排、资金保障、成果奖励等问题,形成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从师资队伍方面,学校要让教师认识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能否有效发挥指导作用,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引导教师投身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聘请业界知名人士担任导师,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校园文化方面,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新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和学术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从经费保障方面,继续多渠道争取资金,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保证创新基金持续增长,实现创新基金按基地划拨,满足活动场地建设和耗材购置等各项经费需求,为创新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培养高等人才既是一个艰难的充满挑战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着欣慰和感动的过程。最初的培养一定是充满困难的,但是通过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孕育出一代代优秀的能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的高技术人才,这也是学校和老师的骄傲和光荣。通过实践的检验来调整培养模式和具体方法,通过努力我们农科专业的大学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贾双双,金光明,陆晓民,胡友军,张雪平,李慧敏,周玉丽.浅析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00-102.

[2]毕建杰,叶宝兴,王建华,等.培养农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80-82.

[3]李大平,徐文修.农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与创新精神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212-213.

[4]邹海贵,常立农.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探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15.

科技创新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产学研;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由此,协同创新特别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是什么?其与产学研结合创新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

1.1 协同创新

协同一词在英文中有 synergy、collaboration、co-operation、coordination 等多种表述,在《汉语大词典》是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意思。1971 年,德国学者Haken 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

随后管理研究者将这一思想应用到企业新产品开发(NPD)领域,并扩展至企业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互补企业甚至竞争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的资源共享及协作运营。上世纪80 年代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协同的思想在创新系统理论中得到重视和深化,并以“产学研合作”为主题探索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或中介组织之间如何通过要素的互动形成创新合力。

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等创新理念不同的是,协同创新强调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1.2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回报率日益减少,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知识增值过程中,相关的活动包括知识的探索和寻找;知识的检索和提取;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平衡;知识的获取、分享和扩散;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活动过程不断循环,通过互动过程,越来越多的知识从知识库中被挖掘出来,转化为资本,并且形成很强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对于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协同创新主张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基于协同创新的政产学研合作方式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新模式,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新进展。合作的绩效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增值的效率和运行模式。

基于此,本文认为所谓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政(政府)、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以市场(目标用户)为依托,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以共赢为目的的科技创新机制,其实质是通过合理配置政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2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的转换是更好整合社会创新资源的需要。“政产学研”把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就是要挖掘、整合并再造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目标用户五种力量中的优质创新要素,打造一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有效模式。传统产学研创新模式虽然整合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相对于企业仅凭自身创新力量而言是个进步,但面对新时期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现实而言仍有很多差距。因为,新时期的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科技成果的生产与转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静态知识生产行为,而是涉及到包括价值评估、融资、信息服务、政策制度环境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复杂系统,是一个多重因素互动的动态过程,所以必须整合包括政府、市场目标用户在内的多元创新资源。或者说,与产学研结合创新中创新主体分散式结合不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将不同创新主体整合为一个“虚拟”主体。在这一“虚拟”主体中,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聚集各种科技创新力量,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各种创新力量予以整合,在创新目标、创新价值、创新机制等方面基本取得共识,将各种创新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各种创新资源相互契合发展的“创新链”。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的转换更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需要。传统“产学研”结合创新模式是以生产出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为核心,是以产定销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最大的特征是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生产放在第一位,而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放在第二位,将创新性科技成果的静态拥有视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实际上,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不仅是拥有大量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现有创新性科技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知识产品,从而使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价值得以实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就是在传统“产学研”结合创新基础上,不仅重视整合各种创新力量以生产出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更重视对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即强调科技成果价值的实现,从而使系统创新的社会目标落到实处,落到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来。

总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提出是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整合创新资源机制的有效路径,也是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的新的举措。

3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结合创新的联系与区别

从人类社会创新的组织过程来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结合创新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创新规律更深认识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是对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改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从“产学研”结合创新中孕育而出的,是为克服“产学研”结合创新缺陷而提出的,因此二者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又存在显著区别。但在总体上看来,二者并非是对立关系而是包容关系。

3.1 二者的联系

首先,二者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目标一致。

无论是产学研相结合还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都是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和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整合创新资源,发挥更大的创新合力。

其次,二者的核心内容一致。

“产学研”结合创新仍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与前后句式一致)。政产学研并非是对产学研的完全否定,而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为了整合更多的创新资源所形成的新的创新组织模式。

最后,二者的法律协调机制一致。

二者都是以知识产权机制作为协调各方关系的枢纽。无论产学研还是政产学研都是形成创新科技成果为主要结合目的,所以创新科技成果既是各方形成创新动力的结合点,也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存在如何有效分配各方对创新科技成果上的利益问题。由于对创新科技成果属于知识产品范畴,因此相关的法律规范主要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因而,产学研结合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协调与保障。

3.2 区别

一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范围不同。与产学研结合创新不同的是,“政产学研”明确将“政”与“用”作为创新的内生要素而不仅仅是外部条件,即将政府与用户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将政府政策制定与目标用户需求视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变量。其中的差异在于,产学研结合创新中虽然也会或者不得不考虑到“政”与“用”的影响,但是这种考虑是被动与服从式的,而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则是将“政”与“用”视为创新的重要环节,从而发挥二者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比“产学研”结合创新整合的科技创新资源范围更广泛。

二是关注科技创新的视角不同。产学研结合创新是以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为中心,强调科技创新成果的生产和拥有量,而忽视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或者说没有将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作为协作创新的首要任务。而政产学研则是立足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为中心,以销定产,并以此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是知识产权机制发挥作用的重心不同。在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由于重视的是创新成果的生产和拥有量,所以知识产权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界定产权的边界,即各创新主体对创新成果的价值分割。在政产学研中,则是强调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流转,因此,知识产权机制的功能就不仅是在产权界定,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价值实现。换句话说,在产学研中,知识产权客体是知识产品,而后者是知识商品。

科技创新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 市场;政府;科技耦合;造质力;“三元”机制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1-4-4

Explore the Coupled Ternary Mechanism of Market, Go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Yang Chengxun Cheng Yu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 the bias of focusing on seven aspects while ignoring other seven sections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nterpretation must be further understood,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ideas to the direction of depend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epening reform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conomy, allocating resources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developing both extensively and domestically, actively exploring the ternary mechanism of coupling market, govern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hieve innovation on development method, consumption way,and resource allocation.

Keywords:market;government;coupl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quality-making force;“ternary”mechanism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提升经济质量为主线,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央及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新理念。然而,在认识上也出现了许多不全面的理解,且不说散布新自由主义的人有意借机散布市场原教旨主义,企图搞私有化的错误思潮,即便在具体思路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见解。

主要表现为:一是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升。二是重供给发力,轻需求拉动。三是重外延式增长,轻内涵式发展。四是重新建企业数额,轻助其茁壮成长。五是重传统要素配置,轻科技创新引领。六是重眼前应急措施,轻长远可持续发展。七是重西方经济“规律”(教条),轻遵循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

这就容易脱离中央强调的以提高质量和综合效益为主题、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乃至以新的形式回到以GDP论英雄的老路,或者滑向迷信市场的窠臼,不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应当联系中国和国际环境的实际,全面理解和贯彻系列论述的精神,避免顾此失彼、使经济社会走向畸形化。

1 质变的客观态势倒逼发展思路转轨

应对新的阶段出现的质的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它的新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作为我们认识突破的一个总纲。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1]。”要求:“发展是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深入领会这一分析,我们应当把握发展态势的如下特点:

第一,阶段变化的时限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综合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使得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调整,我国发展速度开始下移。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以量的扩展为主迅速转向以质的提升为主带动量的中高速增长。目前,在经济的数量与质量矛盾中,质量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经济发展进程看,哪个国家永保10%的增长率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资源环境不允许的,目前生态危机已影响我们的生活。经济发展不能以追求过高速度而损害可持续发展,必须追求扎实高效、无水分的GDP。

第三,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经济质量的标准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是全面提高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科技含量、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等。这就是价值量与效用整体的统一。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尚未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研发投入刚到GDP的2%、科技贡献率刚超过50%),离全国实现综合效益还有很远的距离。

第四,经济转型带有根本性质,有新的标准,是一次生产力革命,是新陈代谢系统工程。在发展中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突破原有的经济模式。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除煤炭和个别金属元素外,其他资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人多资源少,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无法持续,而许多技术又受国际垄断资本牵制。所以,资源配置的内容、对象和经营方式都要有质的变化,要掌握新的核心技术、深入新的领域、开拓新的资源、运用新的方式、达到新的水平。

第五,发展的动力和方式主要不是靠资源的消耗,而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成为主导性的决定因素。正如所要求的:“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他同时要求“要努力实现优先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就要摒弃主要靠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发展的老路,集中更多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要培养和使用大批的各个阶层的人才。

第六,供给与需求关系变化,既不能单纯以需求拉动供给,也不能单纯以供给推进需求,而是形成一个互动的链条。我国现在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以消费需求为主),都质量滞后,这才是症结所在。目前,并非供给不足,而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突出的产能过剩,即使是一些新兴产业也遇到销售困难。从需求总量看,总体上还不存在求过于供的问题,许多方面仍是需求不足,特别是结构性矛盾,对优质产品需要日益倍增(有的大量购买外国产品),而一般消费品销路尚差。所以,目前不是供给与需求某一单方面不足问题,而是质量需要尽快提高。

第七,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交叉兼行,内涵式居主导地位。以集约式经营替代粗放式经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乃至经营业态都会有深刻变化。这就必须改变资源配置以外延式为主向内涵式为主转变。

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原有经济学的思维定式上,必须有个突破,认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注意力转到科技创新上来,并同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组成一个机制系统,在客观倒逼机制面前争取主动权。

2 从大生态视阈认识消费需求的质变及其提升的路径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循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两端,在市场经济下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两方。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又像恩格斯所形容的那样:“需求与供给的和谐,竟变成二者的两极对立。”我们既不能像凯恩斯学派那样单方靠财政刺激需求,也不能学供应学派那样完全靠市场去创造需求。应当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使供需双方质量都得以提升,实现二者的和谐、协同、互动。

我们之所以不能苟同单从增加供给一方促进经济发展的看法,是因为我国消费需求质与量都存在的不足,需求拉动经济的力量仍有很大的释放空间。这需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前者必须服从后者),如所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消费放在大生态、大环境和人民本质要求上来考量,要从问题中找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侧重解决生产力布局、生态问题和共同富裕问题。这就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靠“两只手”协同。

两只手协同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政府投资(包括利用好外汇储备,可考虑拿出1/4),早出手比晚出手好,越早越主动。

第二,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包括吸收国外投资,又通过居民消费逐步将投资收回。

第三,通过多方面基础建设,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环保产业),扩大就业,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第四,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这个方略不但总体提高了人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还可以为市场扩容,促进市场长期活跃。不过,其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是利用科技创新和应用,解决深层次的难题。当前,钱还不是主要的难题,更难的是许多技术处在低端,有的先进技术尚未运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技术攻关,包括引用一些国外成熟的技术。要发挥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用几年的工夫加以解决“开头难”的问题,再继续深化下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2]。

3 科技引领以扩大内涵发展为主推动“内外”结合

外延式资源配置是改变或扩大生产经营的场所,俗称“铺新摊子”。在发展一种全新的产业,特别是开发新基地生产经营,外延式发展是必要的。其优点是新起炉灶,不受旧企业的拖累,能够形成全新的生产力;其缺点是投入多、费用大、成本高,污染严重,不易充分利用存量资源。这种增加供给的方式,在发展之初,打基础的阶段比较多,但发展起来以后,形成一定基础了,一般较少采用。

中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之后,许多人主要把眼光集中在外延式资源配置发展上,以为这才能发展新兴产业。而从实际经营方式上考量,此种认识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除了一些特殊产业、特殊情况外在一般条件下,外延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将越来越少,只有在内涵式资源配置发展力所不及时才考虑采用。

内涵式资源配置,即在原有企业基础上不扩大场所,更多地利用存量资源,集约节约式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或者产业转型(机器人制造就很典型)[3]。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侧重于挖潜改造、提升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看,这种方式更符合现展的趋势,尤其对于像我国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较突出的国家,更能节约投资、降低成本,便于嫁接,有利提高原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对人才的培养、提升是一个捷径,尤其在节约稀缺的土地资源上更为重要。

这种内涵式提升、转型、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因素,在于科技创新和利用,在改进工艺、强化管理上有先天之利。当然,也容易带来一些陈旧东西,需要革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就忘记、忽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从优化配置和运用科技创新的视野考量,更应把这种方式作为重点,用最节约、最有效、最有利于创新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从提升产品做起(产品是产业的基础),从提升整体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其中利用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必须贯穿始终,资源配置决不能离开全程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内涵式资源配置与外延式资源配置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多半是以内涵式资源配置为主适当扩大外延。企业的产生与发育是一个由“外延”到“内涵”的延续过程,犹如人的繁衍,由“外延”生子(建立企业),靠“内涵”抚养教育,主要是科技创新、精细而严格的管理,后者更艰难、花时间更长。

我国非公有企业的寿命平均仅有5年,主要问题是重“外延”轻“内涵”,登记建立的不少,成长壮大的不多。再如,科技从创新到创业进程其基本路线图一般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商品化)――规模扩张。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大都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经过孵化而展开的。原有传统产业的改造更是如此。以科技支撑的新兴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就是实例。

以内涵式资源配置发展为主适当扩大外延式资源配置发展的最好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综合效益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可节约资源又可优化生态环境;既可增加供给,又可提升消费;既可赢得经济效益,又可获取综合效益。现今出现的循环经济,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

发展生态生产力最基本最有效的形态是各类循环经济及其产业链。以“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基本原则,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或高效利用,再造一个资源生态循环圈,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打通“内部性经济”与“外部性经济”,连接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使生态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得以科学高效耦合应用,这是实现“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根本出路。为此,需要克服在资源配置中重供给轻需求、重外延轻内涵的偏颇理解,应当树立充分利用科技和系统化、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理念。

4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政府、市场、科技耦合的“三元”机制

为深化提升对经济质量的认识,必须摆脱西方教条,超越经济学的原有框子,把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统一起来,特别要重视科技在经济整体运行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反复强调:“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依靠资源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必须更多地依靠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从出生到巩固、发育,再到升级转型,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都贯穿全过程。整体经济的成长壮大更要靠科技引领支撑。

面对如此重大转变,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运用自然科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思维定式上,必须进一步实现经济学飞跃。

鉴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通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通道。实践证明,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应当把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机制系统中来,使之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耦合,形成合力,充当引领、驱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配置资源的“参谋长”,用以预测未来、窥探风险、参与谋划、设计方略,克服经济决策中的种种近视症和短期行为,实现全程优化。这就要突破原有“两只手”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方向)、市场主配(微观配置资源)、科技主引(引领未来)”的三元机制系统,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理论和机制体系。具体运作制度、途径、方法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

这在理论上有一大障碍,就是认为科学技术只是“生产力”或“生产要素”,不是一种机制,只能参与资源的“被配置”的组合,不能起到引导、激励、控制功能。此种看法恰恰是从概念出发,未认识到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特殊性。

不错,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但它与实体物质生产力要素不同,属于精神生产力、抽象形态的生产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作为一种要素参与资源配置,又可以作为一种“磁力”、方法、信息、方案、蓝图、标准,成为一种引向力、驱动力和“造质力”,能够引领、驱动、规范、引导资源配置。它与市场、政府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辩证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系统。

“三元”机制能够进一步助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元”机制能提供大量预测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使之更加科学化,促进经济及社会的整体“优质发展”。

“三元”机制同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否相抵牾呢?不会。由于科技创新的嵌入,更会提高竞争力。

说:“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也能打通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通道。在处理经济社会矛盾时,我们也必须首先考虑和适应自然规律,注重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作用,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应当学会以系统思维发现,科技并不单独起引领资源配置的功能,而是参与资源配置的机制系统,配合“两只手”促进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优化、提升,使之更有效率,好像“两只手”机制上安装了电脑(简称“两手一脑”),使之更加自觉化、现代化,减少失误,强化预见性和科学性,对企业研究、探测市场更能发挥正能量。其关键在于要使科技参与资源配置与宏观调控机制化、制度化。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这可谓经济学的一次革命。

参考文献:

[1] 乔地.经济对话自然[N].科技日报,2014-10-24.

科技创新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区域协同创新;产学研创新

DOI:10.13939/ki.zgsc.2016.39.055

一、发展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20世纪末以来,科技创新研究和实践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人们对创新实践的认识发生变化,发现科技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复杂的联系。创新理论的研究变成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个学科无法解决创新涉及的所有方面的问题,要想对创新做全面的研究,必须具备多学科的视角。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出现开放化、网络化、区域化等很多新的趋势。单一主体难以独自完成重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早已跨越区域的界限,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并整合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鲜明特征,是保持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来看,研究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中国而言,在全球科技发展新趋势下,面临着创新战略调整和加强区域科技发展和合作的挑战。一方面,要求国家及区域改变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科技资源在国际间的配置,加强区域间的科技合作,提升区域在科技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解决自身的区域科技发展问题。当前我国区域间科技合作水平不高,区域间协同创新驱动不足、资源分散且分割、缺乏区域间协同创新的平台和机制、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还很突出。OECD的研究报告曾经指出,中国存在很多“创新岛屿”,岛屿间知识溢出受到限制,造成中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和不协调。如京津冀地区,其科技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仍处于浅层、初期合作状态。行政壁垒造成三地的科技资源流动难和共享度低,三地的产业虽各有所长但同构竞争也很明显,三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差较大。北京作为全国科技“高地”,向河北周边转移的多是落后产能技术,未能真正带动河北科技发展。京津两个实力较强的区域,对河北的资源虹吸作用大于效益的辐射作用。这些都造成京津冀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联带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可以说,未能建立起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是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特定区域的发展而言,已经到了需要通过区域间合作来解决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难题的阶段。从国家层面也越发重视跨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问题,促进跨区域的科技合作已经作为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来研究和推进。而通过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促进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整合,带动各个区域的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内涵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点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经济边界的消失,从经济意义上,区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区域成为一种经济利益体。与之相对应,企业的创新活动首先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形成区域整体的创新合力,再谋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与合作。在区域发展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成为创新系统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包括:(1)在省级行政区划为边界的特定区域范围内;(2)以企业、研发机构、高校、政府、中介机构等为主要创新行为主体,知识、人才、资金、信息、物质等为创新资源要素;(3)通过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之间相互作用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而结成网络关系,并与制度和政策环境等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系统性:区域创新系统是众多要素及其结构和关系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其自身是具有一定运行规则和规律的完整体系。(2)区域性: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关系网络结构和制度环境形成了特定区域优势,为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企业等的创新活动与区域结成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区域性还表现在,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密不可分且相辅相成。区域科技源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被区域经济社会资源所支撑。(3)开放性:尽管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但是,其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效果,区域创新系统时刻保持着与外界的交流,通过资源和能量的交换促进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功能在于有效整合区域内、外的资源,并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环境保障,引导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进而提升区域的科技实力和竞争优势。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是复合型的,不仅包括区域的科技创新,还包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内容。为了聚焦研究问题,本论文着重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创新问题。

(二)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和特点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科技中介)跨越省级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其他各类创新主体协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共同调动、整合区域间的科技资源,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单独个体和单个区域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

与其他形式的创新系统相比,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属于中观层次的创新系统,由于跨越省级行政区使得资源的流动有一定障碍。在庞大的系统内拥有复杂而相对松散的创新网络。系统内各区域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和产业优势。并且,系统的创新绩效需要从科技、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层面考虑。不同范围的创新系统的特点比较见下表。

与国外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相比,本文所论述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具有特殊性:

第一,区域的内涵不同。国外学者所研究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主要是以经济空间、组织空间、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等为区域范围的划分标准,而本文所论述的“区域”界定为省级行政区划下的区域。这种界定主要是考虑了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省级区域相对更具独立性,也经常作为区域主体参与各种竞争与合作,特别是在区域间科技合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中国地域广泛,区域划分层级较多,省级行政区划的区域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的区域,是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的首要区域单元。同时,较低层级区域与较高层级具有隶属关系,低层级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高层级区域的统筹指导之下,如果不对区域加以界定,就会使讨论陷入重复交叉的局面。

第二,协同创新主体不同。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主要是依靠市场主体开展协同创新,即便是跨越不同的经济空间、地理空间、组织及文化空间的科技合作也主要是由企业等市场主体来推动和主导的。而中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改革时期,其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方式等具有特殊性,使得中国的科技协同创新主体不仅包括各类企业,还包括各种类型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甚至是政府部门。

第三,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不同。国外学者在探讨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时,更多地聚焦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市场环境以及地理距离等,而对于政策的影响、区域文化和区域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关注度不高。但是,中国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问题,则必须考虑区域政策、区域战略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创新主体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三、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特性

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论述的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等特性。

(一)高度复杂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高度复杂性表现在两个层面: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1.系统结构的复杂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拥有多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并且每个子系统又包含若干不同要素,要素之间进行无序运动形成复杂的创新网络。创新网络由系统内的结点、结点间的链接、能量的流动、外界催化因素等构成,各种要素之间形成复杂多样的网络关系。

2.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多元主体,这些主体在系统演变中不断竞争与合作,积极适应系统环境,自主对外界因素的刺激作出反应。即便没有统一的作用规则和方向,各种主体也会在自主状态彼此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达到一种稳定的有序状态,其核心思想是“复杂性来源于适应性,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于解决复杂性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该理论指出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性起源于个体的适应性,这些个体不断与环境和其他个体间相互作用,在适应和改变环境中也在改变自己,并促使系统涌现出新的结构、现象以及个体的更复杂的行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在整合创新资源、应对环境变化、促进创新链条各环节顺利运行的前提下相互作用,促进系统达到较为理想的创新绩效。

(二)开放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子系统之间,还体现在系统内部对外界环境的开放性。这是因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处在科技一经济一社会一自然环境的大系统之中,科技创新链的每一环节都是开放的,源源不断进行资源交换,与外界有广泛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在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系统协同演化的过程中,不断有物质、知识、信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累积达到一定的阀值时,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便可借助这些能量,克服其自发的独立运动,而产生功能、时序等方面的协同运动。此时,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要求系统内不同创新主体和不同子系统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创新行为,围绕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目标协同运动,并同时使创新系统始终保持开放状态。

(三)非平衡性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始终处于远离平衡状态,这是因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知识和技术的生产等,都会促使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打破旧的稳定体系,建立新的稳定体系。而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限制造成系统的不同子系统资源的结构性稀缺,形成区域间的互补性和共生性,为跨区域科技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系统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并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资本等能量交换,促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破除旧的结构、建立新的结构,整合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促进创新主体的竞争与合作中获得有序的发展。系统远离平衡态并波动起伏,又会造成要素自身内部和要素之间彼此竞争和合作作用,导致系统产生放大涨落效应,使系统获得协同发展的动力。那些能够导致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正效应的称为“良性涨落”,而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系统带来负效应的被称为“不良涨落”。通过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机制,主导和控制系统的涨落,使良性涨落抵消不良涨落,形成正反馈机制,推动创新主体间的协作与竞争,进而形成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过程。

(四)非线性作用机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非线性作用机制表现在科技创新系统的竞争与协作上,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复杂的,表现出一种交叉往复作用特征。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演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要素间的竞争。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和要素会对外界的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会对环境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和适应能力的差异也会造成系统内的竞争,进而促使系统离开原有的平衡状态进入新一轮的演化过程,自组织演化又将引领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向新的有序结构演化。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非线性作用,是加速系统内的要素整合配置的助推力,能够促使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实现;也能够使系统内的各个创新主体通过非线性作用机制构建创新网络,促进不同主体之间加强交流沟通、共享和交换资源、共同开展创新活动;进而,通过系统内外部影响因素与各个创新主体行为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实现预期的协同创新绩效。

四、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这种特殊的协同创新方式是如何开展的,相关要素间的结构和作用方式如何,以及创新主体为了实现创新目标和绩效采取哪些行动和措施等问题是相关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机制范畴。一种观点从不同层次的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的内在需求和战略选择出发,作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动力来源,认为政府有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企业有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高校及科研院所有提升创新能力和活力的需要。另一种观点则从资源要素配置角度出发,认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资源要素配置过程中通过竞争与协作而形成的非线性关系,其目标是实现各要素的协调合作。此外,还有一种观点从多维视角探讨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认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通过创新主体的需求激励、创新生态体系的打造、创新系统内部自组织的过程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发展进程推进等机制来实现;或者认为跨区域创新系统具有自主性、自稳定和自协调的特征,并能实现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