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学科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文学学科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文学学科评估

天文学学科评估范文1

裴钢说,现代基础研究的特点是科学与技术间有更多的交叉,科学、技术与社会间有更多的合作和竞争,科学和科学团队日益全球化,而政府的支持是关键因素。他指出,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还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1991年到2001年,我国基础研究的经费平均每年增加22.3%,2001年经费是1991年经费的6.48倍。我国基础研究人数为7.9万人,占整个研发队伍的8.3%,但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近1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SCI收录的期刊上的数量大幅增加,排名从1994年的第15位升迁到2002年的第6位,但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高,与国际平均引用数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裴钢认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战略有四个方面:即将科学家的个人兴趣与国家利益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训练和吸引世界级的科学人才;实施国家创新体系,改革基础科学的基础设施;培育适当的文化环境。首要任务是确定基础研究前沿的最优先发展方向和领域,其次确定基础科学学科的部署。

纯基础研究和国家利益基础研究

裴钢认为,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分为纯基础科学领域和国家利益需求的领域。确定纯基础科学前沿的标准是:对基础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潜力,比如特有的资源或地理优势;交叉学科和新研究领域的潜在生长点。为国家利益需要而确定的基础科学前沿的标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环境保护战略有长远和广泛的影响;有助于解决可能会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瓶颈障碍的问题能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间的联系,提高国际间竞争力。

根据以上标准,在中国,纯基础研究最优先发展的领域有7方面,即生命过程的量化研究和系统集成,未来信息科学的量子控制和基础;物质的基础结构、大尺度的物理定律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核心数学以及数学与科学技术间的相互作用;地球系统、资源、环境和大灾难事件相互作用的过程;创造和转化新材料的化学过程;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工具的研究。国家利益所推动的最优先发展的基础研究领域也有7个方面,即重要农产品的功能基因和分子遗传改造;人口和健康的基本问题,提升和最优化传统材料、设计和开发新材料;复杂系统的灾难性事件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预测和控制;极端制造的科学基础;太空技术中多尺度、多领域的集成和复杂非线性动力学问题。

从大范围来看,科学学科由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交叉领域三大布局构成。目前在中国最优先发展的基础科学领域应该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应用科学领域应该是信息、能源、材料、空间、环境、农业、健康、海洋和工程学,交叉领域则应该是心理学和认识学,以及管理和经济学。

经费、人力、管理水平均需提高

裴钢认为,首先应增加研究经费的投入。目前我国的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足1.5%,在2005年~2010年间,这个比例应该增加到2%,在2011年~2020年间,这个比例应增加到2.5%。目前基础研究经费在研发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为5%,这个比例在2 2005年~2010年间应增加到10%,在2011年~2020年间应增加到15%。其次,在中央政府作为基础研究经费的主渠道以外,还应积极拓展来自地方政府和社会基金会等的多种渠道。第三,最优化基础研究经费的格局,基础研究经费分为竞争性经费和非竞争性经费,竞争性经费包括由兴趣所趋动的项目以及由目标所趋动的项目,而人力经费和设施平台经费则属于非竞争性经费。

天文学学科评估范文2

[关键词]高校 重点学科 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050-04

高校重点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当前高校生存的生命线,一般要经历从通知、申、评审到立项、实施、年度或中期检查、验收的全过程。这种运作方式等同于政府投资经济和社会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但在管理对象、形式以及机制等方面均体现出有别于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的优势。然而,回顾1995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主导的高等教育项目建设工程或计划,典型的工程项目导向型特征已逐渐暴露出立项竞争行政化、过程管理指标化、文化建设形式化等弊端。基于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学术主导特征以及项目管理理论方法研究的对象性,本文拟对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障碍表征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尝试从统筹管理、高效节约的目的出发,在立项管理、过程管理和文化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障碍表征及成因剖析

(一)立项管理迎合权学交易目标,阻碍生态建构均衡

从1995年实施“211工程”开始,高校重点学科项目立项建设管理模式得到明确。这种管理模式具有行政主导、经费专项、责任到人、项目管理等特点。各高等院校作为项目申请方,面对由国家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投资的建设经费,往往为获得资源份额展开激烈博弈,“权利寻租”和“权学交易”行为愈演愈烈。有这样的两个例子在笔者的求学生涯中印象深刻:某市某“985”著名高校的副校长曾经同时是国家级、部级、市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人;某二本院校校长作为市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尽管在市重点学科评估中成果未达标,但至今仍然是为数不多的市级重点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建构的生态失衡问题。

从高校重点学科项目申主体来看,在国家“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经济建设中,一般都是分层次进行建设,并且设有申门槛,如要求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要求“985工程”高校才具有申资格或优先资源分配权等。这种建设原则虽然有利于提高重点高校学科项目建设的效率,但过于弱化非重点高校或弱势项目,非但无益于高校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易造成部分高校部分学科或实验室过度投资或重复投资的现象,加剧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此外,尽管公共财政定期和不定期下达的重大或重点学科项目有增多趋势,但调查发现,最终获准立项的学科项目负责人,几乎都有过硬的行政背景或政府攻关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越发强化了学科生态建构的种种失衡:某重点学科项目或重点实验室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某著名教授或高校领导课题多得做不完,经费上千万甚至上亿;没有行政头衔的普通学者,即使拥有优秀的学科成果也不愿意参与申;高校重点学科项目主管部门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来自申请部门激烈角逐的干扰和压力。

(二)过程管理追求有形物质目标,违背内在发展规律

虽然国家要求高校对“九五”、“十五”、“十一五”、“211工程”、“985工程”学科建设实施项目管理,但有些项目建设管理过程还是相对落后,对有形物质目标的追求偏离了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某些高校在公共财政学科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后,往往在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和后期的验收工作上投入较大精力,不太重视项目建设过程的系统化管理,“两头热中间冷”现象明显。调查发现,部分重点高校在获批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或重点实验室之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大量购置先进的硬件设备、改善实验环境。事实是,硬件的改善在缩小与国外一流大学项目水平的差距上没有任何作用。二是目前高校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表现为宏观的多头管理与微观的多头应对并存,即项目建设的宏观资源配置涉及到校办、学科处、二级学院、图书馆、人事处等多个部门,而微观管理上又要求项目带头人既精通学术又擅长组织策划,还要有足够的参与和调动各部门资源的时间和能力,缺乏促进学科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方法,直接影响到高校重点学科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文化管理游离知识创新目标,忽视人本传承价值

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已成为目前高等院校的一项常规活动,然而,行政压力下对项目立项的追逐以及类同于经济工程建设的项目过程管理,使某些高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等公共财政资助项目的建设目标逐渐偏离学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轨道,忽视了团队文化和人本价值观建设。其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是名目繁多的学科攻关和人才培养计划不利于学科优势方向的凝练和突破。伴随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级公共财政资助项目的增多,高校的学者和教授们迫于行政力量主导下的学术竞争压力,不得不为学科计划的立项、检查和评审而奔波,很难潜心钻研相关学术学科问题,更别提强化学术团队的文化内涵建设了。二是高校的外延扩张需求不利于学科优势方向的传承和创新。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研究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普遍缺乏学科创新和特色的挖掘,且倾向于简单复制国外主流研究方向,不易形成长期稳定的学科方向,也无法通过团队知识的转移和共享达到传授前瞻知识获取方法的目的。

二、促进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从本质上看,目前发生的这些问题均来自于管理体制的缺陷,而其直接结果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失衡,基础研究和学术研究虚与委蛇,即表现为一些轰轰烈烈的学科项目建设有硬件、没软件,有人才、没队伍,有投入、没产出。笔者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投资管理经验,本着节约、高效的项目建设目标,针对当前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中面临的障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保持投入产出的学科项目生态平衡,分类立项,错位竞争

在高校,无论是公共财政资助单体学科还是群体学科都具有生态现象,而平衡是学科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这里,我们倡导投入产出的学科生态平衡,提出通过分类立项、错位竞争实现学科项目建设目标的管理策略。

1 学科项目战略投资与规划同步策略

考虑到高校战略规划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家财政资源投资还是地方政府财政资源投资的公立高校,都应该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拟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个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必须以某一级学科为重点,分阶段、分需求、分目标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高等教育的专项建设项目,在按一级学科选拔审核的基础之上,必须与各个高等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同步机制,按照规划需求核定投资额度,并在战略规划实施的中期和末期,参照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做法,成立独立于政府和高校的发展教育基金会,作为无任何法定或行政权力的咨询团体对各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估。

2 学科项目组织机构与功能协调策略

从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内部结构来看,项目方向、项目队伍、科学研究等结构应该平衡且与功能相协调。要充分考虑各个学科项目之间的相关程度,按学科门类或学科群设置学院。之所以提出这点,是因为目前国内很多高校把同一学科分放在不同学院的现象极其普遍,如国内某一高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就分散于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和科学研究院三个学院,不仅造成学科方向交叉,在申请重要学科纵向项目时盲目拼凑,无法形成规范的学术团队,而且造成了多次恶性竞争,为了争揽一些横向课题各学院互相压价诋毁。长此以往,学科方向得不到凝练和提升,整个高校管理学科的发展也将受到重创。因此,建议将同一个一级学科门类中的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力量设置在同一个学院之中,促进高校重点学科项目之间的融合渗透,力求使高校整体的强势学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实现一种协同进化的平衡。

3 学科项目层级权力与责任对等策略

众所周知,高校重点学科项目有校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乃至国家级重点学科之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多样性是综合性的前提和基础,追求和发展多学科项目,是大多数高校合理而正常的发展目标。但是,公立高等院校本身就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之分,因此,高校的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层次也应泾渭分明,错位竞争以避免学科生态位的重叠。国内一流大学可着眼于国家级学科和博士学位点学科项目建设,以基础研究为主,向国际一流学科靠拢;而地方高校则主抓一般学科项目、校级学科项目以及硕士学位点学科项目建设,侧重于扶持和培养一些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学科项目。当然,在资助力度和强度有别的情况下,对不同类别高校应该承担和履行的社会责任必须进行分类并列人要求项目。如笔者所在的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百年“海运”学校,单科性高校发展阶段始终立足于航海和运输,促使其成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基于这样的学科传统优势和现有时代特征,该校在“航运技术和管理”和“集装箱供应链技术”这两个“异质”引导下,积极寻找和拓展学科增长点,已获得重点学科项目多项,包括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项目(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航海技术、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航运管理),9个交通部和上海市级学科项目,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并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万吨级集装箱教学实习船“育锋”轮、4.8万吨级大型散货教学实习船。

(二)顺应开放自由的学科项目发展规律,学术主导,科学发展

高等教育是具有高度复杂性和技术性的学术性事业,这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项目产品存在本质区别。这里,笔者提出顺应开放自由的学科项目发展规律,通过学术主导、科学发展实现学科项目建设的管理策略。

1 学科项目内隐资源培育策略

随着现代科学由“小科学”向“大科学”方向的迅猛发展,大学学科项目建设也纷纷以调整、共建、合作、合并为手段,对原有项目进行由“小学科”向“大学科”转化的调整,不少高校学科项目规模越来越大、类别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设备越来越先进,然而对高校重点学科项目长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内隐资源投入却缺乏足够重视。对此提出两项建议:一是顺应当下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呼声,建议高校在思考过度制度化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育学科核心理念。显然,该理念的建立应满足下列要求: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把握本学科最高发展层面上的创新活动及学科项目发展规律,改变简单直接采用任务指标型等检查手段的做法;改变无行政头衔的优秀学者或教授申无助,唯有被动等待项目参与或获得资助后无力支配资源的现状,为更多热爱学科建设的教研人员开展创造性、思想性工作提供保障条件。这方面的经典案例就是斯坦福的成功,其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一所二流大学跃升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重要的原因就是明确的研究与学科开发中心理念的提出,使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科技园区得以顺利组建,进而通过推进不同门类学科项目与学科园、工业园区的相互合作与渗透,最终促进了斯坦福与硅谷的共同成长。二是重视大学学在项目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学在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方面的窗口作用。一方面,学科项目建设可吸收学主要编辑和管理人员参与,增加其对本校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现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及发展战略目标的动态了解;另一方面,学可针对本校强势学科项目、新兴学科项目设置品牌、特色专栏等,及时发表学科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吸收同行知名学者相关学科成果的稿件,安排与本校教师稿件同期编发以充实期刊内容,扩大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实现所在高校学科项目与学的相互助力。

2 学科项目源流创新管理策略

任何一个新学科的创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使新学科完成它的孕育生成阶段。同时,一个新学科的生成也不是一所高校所能完成的,它是大学和其他社会研究组织共同享有的学术成果。实践证明,无论是潜学科还是发展学科、发达学科,探寻合理的有别于工程项目式的源流创新管理策略至关重要。策略有二:一是关注学科创新点和生长点技术研究。无论是学科项目主管方还是申方,都应加强与中下游的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公司的密切联系,促成学科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公共服务目标的实现。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对于产业发展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进入产业界成为产业的主力军,而是使其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创新、人才培育和高新技术孵化中心。二是重视学科项目建设中关键人力资本的保持和学术优势的稳定。高校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主体是教师,生产的产品是知识,因此,体现知识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价值非常重要。而大学教师人力资本使用价值的保持与提高,需要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我教学,是因为我要教学;我研究,是因为我想研究;我发表,是因为我的成果瓜熟蒂落。由此,在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激励和稳定重要岗位优秀师资的做法,逐步完成从行政力量的直接安排和深度介入向学术力量实际主导与主动参与的转变。

(三)培育特色鲜明的学科项目传承精神,凝练方向,团队创新

1 学科项目知识变异更新策略

学科本身并无层次性,其层次的发展和变化,取决于学科知识的变异和更新能力。知识创新是形成学科生长点的“发酵剂”,也是学科方向和队伍能否传承下去的内在驱动力。促进知识创新的策略有二:一是紧密依托相关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项目建设,提升学科知识更新速度。针对目前高校重点学科项目“重申,轻建设”的不良倾向,建议依托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优化组合学科建设梯队,打造相关科研项目品牌或名牌工程,以学科项目建设保证学位点建设,以学位点建设带动项目建设,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二是不断寻找学科新的生长点,扩大学科知识变异空间。加强学科项目的知识管理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枝剪陈旧知识或者嫁接边缘交叉知识则是其内涵提升的两条基本路径。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以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为特征,通过争取和合作完成大项目不失为探寻学科生长点和扩大学科异质性知识空间的重要策略,强强联合或强弱联合都是可取的选择。强强联合指“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或国家级学科院所等机构之间的重大项目设计上的合作;强弱联合主要指这些强势单位与地方普通院校之间在行业或区域研发技术和方向上的突破。当然,争取大项目还要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如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评奖、学科提成等,创造有利于团体作战的项目环境和机制。

2 学科项目比较优势培育策略

天文学学科评估范文3

关键词:数据挖掘;用户偏好;考试系统;入侵检测

中图法分类号:TP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2-6231-02

Survey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

WANG W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Data Min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Using Data Mining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Data Mining are introduced. Some of the newly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are involved. This article also have the ex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Data Mining.

Key words: data mining; user prefere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科学在以飞快的速度前进着。在计算机科学的众多领域中,人工智能是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领域。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渐成熟,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加深入,对人工智能更加重视。科学界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也已形成共识。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数据获取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的广泛普及与应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接收的数据和信息较以往正以飞快的速度增加,因而形成了独特的知识爆炸时代。就在最近几十年很多超大型数据库的产生使得整个社会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遍及银行存款、超级市场销售、粒子物理、天文学、化学、医学以及政府统计等领域。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这么大规模的数据库以及以后可能诞生的更大规模的数据库的数据管理问题将会是以后对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关注点。众多科技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如何从这些大型数据库中发现有用的、信息、模式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因而“数据挖掘”(Data Mining) 的新领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事业,并且在人们的关注和不断研究下飞速发展,这是一个与统计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库技术以及高性能并行计算等领域都有很大相关的新学科,正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研究重点。

1 数据挖掘的一般过程

数据挖掘一般分为如下四个步骤(图1)。

1.1 数据预处理

收集和净化来自各种数据源或数据仓库的信息,并加以存储, 一般存于数据仓库中。

1.2 模型搜索

利用数据挖掘在数据库中匹配模型,这个搜索过程可以由系统自动执行,自下而上搜索原始数据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也可以进行用户交互,由分析人员发问,自顶向下寻找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一个问题的搜索过程可能用到许多模型,如神经网络、基于规则的系统(决策树)、机器学习、基于实例的推理等。

1.3 评价输出结果

一般来说,数据挖掘的搜索过程需要反复多次,当分析人员评价输出结果后,它们可能会形成一些新的问题,或者要求对某一方面作更精细的查询,通过反复的搜索过程即可满足分析人员的这种需求。

1.4 生成报告

知识的发现过程可以由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选择、数据变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和知识表示等几个步骤组成。数据挖掘可以与用户或知识库交互,把用户关心的模式提交给广大用户,或作为新的知识存放在知识库中。

2 数据挖掘应用

2.1 数据挖掘在实现网站用户偏好度的应用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含的规律性的内容,解决数据的应用质量问题。使数据能够被更加高效的利用,对无用的数据加以摒弃,是数据挖掘技术最主要的实现形式,也是其最重要的应用方式。传统的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对于Web的数据而言,其结构性很强,是完全结构化的数据,而半结构化则是Web上的数据最大特点。因而,面向单个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较之面向Web的数据挖掘比要简单许多。据统计,网站上的绝大部分内容对绝大部分用户来说是无用的信息。事实是对于某个特定用户来说,其关心的内容仅是网站上极小部分的内容,而网站上提供的更多的内容对于这个用户来说是其不感兴趣的,并且过多的信息往往会掩盖有用的信息,使得用户的查询效率降低,并且对于网站也不是一件利事。

对于Web数据挖掘技术而言,半结构化数据源模型和半结构化数据模型的查询与集成问题是应当首要解决的问题。解决Web上的异构数据的集成与查询问题,有一个模型来清晰地描述Web上的数据是很必要的。因此,针对数据半结构化的Web数据的特点,寻找一个半结构化的数据模型至关重要。并且除此定义一个半结构化数据模型之外,一种半结构化模型抽取技术(自动地从现有数据中抽取半结构化模型的技术)也是应当提出的。因而半结构化模型和半结构化数据模型抽取技术是面向Web的数据挖掘实现的重要前提。

用户浏览网站上的内容时,他会被很的多因素影响,网页的外观,信息标题,网页链接以及个人的兴趣和习惯等等。我们可以设定合理的假设,建立他们之间的模型,利用以上提到的方法解决用户偏好度的问题。

2.2 数据挖掘在在线考试系统方面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在线考试系统方面的应用最主要体现在题库的构建,下面分别介绍题库的构建中数据挖掘的应用情况。

在设计数据库方面,数据库主要由题库、答案库和答案关键字库构成,题型库又涵括科目、题号、题型、题目、难度、分值等字段;答案库中包含科目、题号、分值、答案以及在同一题中有不同答案时应提供的不同答案序号等字段;答案关键字库中有题号、答案序号、权重和答案关键字。此后在将答案录入答案库。对于客观题而言,仅仅需要录入唯一的答案;但对于主观题而言,则需要尽量给出多个参考答案并将每个答案的关键字及其所对应的权值、答案序号输入答案关键字库。

通常有两类数据挖掘方法:①统计型,应用概率分析、相关性、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技术得以实现;②通过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经过训练以及学习输入大量的样品集,以得出需要的模式或参数。由于每一种方法都根据其特点都有其优势以及相应的引用领域,最后结果的质量和效果将受到数据挖掘技术选择的影响,采用多种技术结合的方法,其各自的优势可以达到互补的要求,从而实现最佳配置。下面介绍了两种数据挖掘方法: ①决策树算法:为每个问题的答案构造一个二叉树,每个分支或者是一个新的决策点,或者是一个叶子节点。在沿着决策树从上到下的遍历过程中,对每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导致不同的分支,最后到达一个叶子节点,每个叶子节点都会对应确定的权值,通过对权值的计算判定得分;②模糊论方法: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模糊判断、模糊决策、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簇聚分析。由于主观题答案很灵活,答案不可能完全匹配,采用此方法将考生答案与答案库中的答案进行对照,以确定答案的正确度,从而更客观准确地评定主观题分数。

2.3 数据挖掘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方面的应用

入侵检测就是通过运用一些分析方法对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反映网络状况和网络行为的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再根据分析结果对这些数据进行评价,从而能够识别出正常和异常的数据或者对潜在的新型入侵做出预测,以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基于分布式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要对一个网段上的信息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监测,同时在网络上多个点进行数据采集,如网关和特别需要保护的服务器等。整个系统构成分为本地分类器、规则学习模块和集中分类器三块基本构件。本地分类器负责对从网络上各个点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预处理模块去除掉无效数据,并将原始数据处理成为以后进行数据挖掘算法可识别的格式,以实现对数据的初步检测和处理。本地分类器有2个输出:一个输出为分类数据,用于提交给规则学习模块,另外一个为数据摘要,用于提交给集中分类器。规则学习模块负责对标记过的分类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从而学习到新的知识。学习到的知识被直接录入到规则库中,这样保证了规则库可以根据网上的变化可以随时达到更新的需求。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规则学习模块实现人工训练系统,从而实现升级规则库的需求。最后将分布式数据挖掘的结果形成数据摘要发送给集中分类器,由集中分类器对各点数据摘要进行汇集,从而做出综合判断,达到有效地检测协同攻击的效果,最后将检测结果提交给决策模块。

3 结束语

数据挖掘技术是人工智能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研究重点。现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科研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自从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后,其发展一直是计算机学科的热门而且其分支广而泛,都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信在计算机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数据挖掘会在更多的方面服务人们,并且期待着新的理论的提出。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立题库的理论[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2] 刘波,段丽艳.一个基于Internet的通用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9-44.

[3] 王实,高文.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0,27(4):42-45.

天文学学科评估范文4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走避课改实验省已近10年了。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与课程目标。探索影响新课程实施的问题,本文回顾了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考,呈现了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全国物理考试大纲、各省考试方案与考试说明等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推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选拔性考试;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1(s)-0001-5

课程从设计到实施总有一些调整与变化。本次构建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选择性的模块课程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课程的整体性受到影响等。无疑,影响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人们对物理课程功能的理解、教师教学的追求以及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等。下面侧重谈谈我国的选拔性考试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推进的影响。

1、回顾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设计与思考

1.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课程结构

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以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为三个层次,构建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突出了高中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为此,高中物理新课程也有了如图1所示的新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本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课程标准进一步指出“学生最好参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在图1中,物理1、物理2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对运动规律、相互作用、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同时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做准备。在这两个模块中,注重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强调了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突出r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关注了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整合了近代物理的初步内容。

选修1-1、1-2为1系列,此系列以电磁学和热学核心内容为载体,强调了物理学与社会进步的相互关联,注重了物理学与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了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2-1、2-2、2-3为2系列,此系列以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及原子物理学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了物理学,强调了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体现了物理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选修3-1、3-2、3-3、3-4、3-5为3系列,此系列以电磁学、热学、光学及原子物理学为载体,注重让学生较全面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了解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在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中,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强调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考虑了物理学科的整体特点,又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平台。

1.2 课程设计中的思考

我们深知,不存在没有争议的课程,只有相对合理的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各方专家与教师对此课程设计提出了一些质疑,如:为何必修学分中对应了选修模块的学习?为何设计三个系列?……下面,扼要谈谈课标组设计上述课程结构的一些主要思考。

其一,为何必修课程侧重要求力学和电磁学内容?

在只有6个必修学分的前提下。是让学生较全面地先学力、电、热、光、原,然后再选修,还是让学生先学力与电后再选修?课标组经过反复研讨及调查咨询后,最后选择了后者。因为前者与1990年实施的“必修”“选修”课程类似,在当年的“二一分段”模式中,教师不习惯“话到嘴边留半句”,多数学校都把必修和选修内容“打通”了让学生学习。在我国教育仍受考试制约的情况下,若在必修课程中纳入初步而较全面的物理内容,实际教学将像1990年的课程实践那样很难真正推进,加之6个必修学分也为学生较全面了解物理学内容增加了教学难度。为此,课标组选择了将部分内容(如力学、电磁学以及相对论量子论初步)作为必修课程,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感受物理学科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选修后续系列的物理课程。

其二,为何必修学分对应选修模块的内容?

在本次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规定物理学科必修学分为6,每学完一模块可获2学分。为此。高中学生必须首先学习物理1、物理2,获4学分,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可通过学习1-1、2-1或3-1获得,这为学生能真正选学感兴趣的物理学提供了机会。例如,若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必修内容一样,可预测大多数文科生学完必修内容后不会再选修专为其设计的1系列的物理课程了,因其已穷于应对政、史、地的学习,而无暇顾及物理课程了。因此,若文、理科生的必修学分对应的必修内容一样,为文科生设计的物理课程将名存实亡;若文、理科生的必修内容不完全一样,为了学完必修学分的课程,文科生必然会选择专为其设计的l系列的课程学习。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已证明,文科生几乎都选学了选修1-1,这说明在必修学分中对应选修模块的设计是有意义的,这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空间。

其三,为何选修课程有三个系列?各系列课程的功能为何?

为了让不同学习兴趣、不同能力倾向的学生学到适合其发展需求的课程,分门别类地设计高中选修课程,已经是一个国际大趋势。有的国家高中物理课程全为选修,选学比较自由。如美国有些学校开设了四类物理选修课程,分别为文、理科生等开设了选修课程,并且还为学有所长的学生开设了定位于大学物理难度的高等位课程,既注重了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又为特别擅长理科的学生提供了比较高端的平台。有的国家为高中物理设计了必修(科学或物理)和选修课程,如韩国、日本、加拿大等;有的国家则设置了不同的必修系列,一旦选择某系列后就须学完该系列的所有内容,如瑞典、荷兰等。

在我国的“两省一市”课程中,物理课由“二一分段”改为“两类物理课”,已含有“分类型”“有选择性”的思想。其中,Ⅰ类课提出了全体学生要达到的要求,是高中毕业会考的依据。Ⅱ类课要求较高,是理工科大学入学考试的依据。两类课在高一的内容相同,高二开始分类。“两省一市”方案在强调基础的同时,也体现了分类别给学生提供选择课程的思想。但在实施中,为了“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必修课(Ⅰ类)内容过于饱和,内容与学时的矛盾突出,数理能力较差的学生感觉负担过重,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

本次课改中,希望能顺应国际中学物理课程发展大势,为高中生开设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课程。为有人文倾向、喜欢动手或者喜欢理科的学生分别开设选修1系列、2系列或3系列,以便在注重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基础上能根据其学习兴趣、职业需求以及个性特点等,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空间。

2、选拔性考试对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影响

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影响来自高考。下面我们首先从全国考试大纲谈起。

2.1 从2007年考试大纲看必考与选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在该考纲的物理部分。明确要求“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选考内容各有4个模块。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2和3-3”(见表1)。

由上可见,物理考试大纲规定了必考模块:物理1,物理2,选修3-1和3-2,也规定了选考模块:在选修3-3,3-4,3-5和2-2中选考2个。根据这些规定,各省又出台了相关的考试说明。存各省的考试说明中,对于必考模块没有变化,但是对于选考模块则出现了不少的具体选择规定(表2)。

2.2 从调查结果看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由于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这样选考模块的模式导致了各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对于教科书的选择(见图2),师生所选用的教科书主要集中在必修1、必修2,对于理科生而言,所选教科书集中于选修3-1、选修3-2等,对于文科生而言则集中于选修1-1,对于选修3-3、3-4或3-5等,主要与选考模块有关,对于选修1-2、2-1、2-2及2-3。则很少有学生选学。

再如,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对高中物理课程模块任教老师的调查中,96.1%的教师任教过物理1模块;89.5%任教过物理2模块;36.7%的任教过1-1模块;80.1%的任教过3-1模块;72.8%的任教过3-2模块;46.7%的任教过3-3模块;55.8%的任教过3-4模块:49.9%的任教过3-5模块,这些模块皆有相当比例的老师任教。但是也有一些模块,老师任教的比例则很小,如对于1-2、2-1、2-2和2-3模块而言,任教过的老师的比例非常小。进一步的访谈得知,因为物理l、物理2、3-1、3-2为必考,所以任教老师的比例大,选修3-3、3-4、3-5为选考,任教老师比例次之,而l-1、1-2、2-1、2-2、2-3不考,则几乎没有老师任教。选修1-1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老师任教,因为那通常是文科生的必修学分模块。

从上面调查结果可见,考纲中对模块选考的要求显然已对学校课程开设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学校开设课程的依据是针对考纲对高考的要求,而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形同虚设。这种根据考纲开设课程的做法已带来了诸多影响。如,使高中物理课程的多样化、选择性名存实亡,影响了学生有个性地发展;由于学生学习主要根据考试模块选学,这也肢解了《课标》中关于物理学科整体性及系统性的考虑。事实上,在新课程实施中,考纲取代了课程标准,考纲指挥了教学,若这样的机制不调整,制定的课程标准再好,也很难改变现存的状况,因此,不断修订课程标准、不断完善推进新课程的机制,皆是非常必要的。

3、关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这为高中课改进一步深入提出了明确目标。

随着时展,课程需要不断改进:根据教学一线的实践反馈,课程需要不断调整。而如何落实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相关要求等,则与一系列的课程内涵、外延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为此,以下几点是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时需要强调的。

3.1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应坚持的课程培养目标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人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深化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尤其是20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和量子论,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对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物理学是一种支配社会活动的精神、态度和规则;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活动,物理学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历史:作为一种人类的认知活动,物理学反映了人类世界观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古希腊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发现、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

因此,高中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3.2 注重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关注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也是一个国际中学物理课程发展的大趋势。各国在设计课程结构时,都力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在保证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开设选修课程,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样,我同在修订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时也应坚持强调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

当然,如何加强基础性?如何拓展选择性?共同基础课程与选择课程如何设置?它们相互的关联如何?在注重共同基础的同时如何为学生的选学搭建平台?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反思高中物理课标研制初期,课标组也构建了若干类型的必修与选修的组合,如高一年级学习涵盖力、电、热、光、原的共同必修课程,高二、高三再分系列学习,但々家审议中提出了教科书编写难度及教学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故这一组合没通过;再如,高一就分系列学习,让有文、理、工科倾向的学生进入高中就开始选系列学习物理。以便其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审读意见反馈,这种类型让有文、理、工科倾向的学生过早分科,故这一组合也没有通过。经过多次征求各个层面的反馈意见,课标组才确定了现行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结构,确定了必修与选修的模块组合。这应该是当时相对而言大家比较认可的一种类型。

当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来自一线的实践反馈为高中物理课程的完善提出了修订建议,在此基础上高中物理课程应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学习平台、为其走向社会奠定更好的基础、为其有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3.3 以《课标》为考试依据——落实课程目标的先决条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不过,当下课程实施现状不是以课程标准作为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而更多是以考纲作为其依据。制定课程标准时,课程标准研制组比较研究了国际中学物理课程的特点,分析总结了我国物理课程的发展历程,调查研究了中学一线的教学现状和社会需求。综合研究了学生学习心理,多次请不同层面的专家审查,最后才南教育部颁布了课程标准。然而,经过这样严格把关、层层审读的课程标准却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们认为高中物理课程功能的真正落实,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与选择性的真正体现,需要制度的保障。我们一方面应有教育的理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设置课程目标,应强调高中物理课程不是为了高考设置的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应试。但另一方面也应加强课程标准在高考评价中的权威性。加强对高考大纲、高考方案、高考说明的审议,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天文学学科评估范文5

[关键词] 期刊 分类分级 系统考察 实证 文献综述

1 期刊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11月19日在巴黎举行的大会上通过的决议[1]中对期刊所下定义是:凡用同一标题连续不断(无限期)定期与不定期出版,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每期均有期次编号或注明日期的称为期刊。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期刊所下的定义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2]。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1988年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对期刊的界定是: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从这些对期刊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构成期刊的要素有以下4个方面:①连续出版;②有一个稳定的名称;③每年至少出版一期,有卷、期或年、月等表示连续出版下去的序号;④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即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每期版式基本相同、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它的内容一般是围绕某一主题、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由多位作者的多篇文章编辑而成,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

2 关于期刊分级

国家主管部门1988年11月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91年6年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2005年10月颁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均没有对期刊进行分级,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对有关划分期刊级别问题有如下答复:有关划分期刊级别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较难以期刊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划定期刊级别的高低,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从未划分过期刊的级别,仅为便于期刊管理工作,将期刊划分为中央单位办的和地方单位办的 [3]。

但由于众多部门和单位大量的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等工作的客观需要,我国期刊实际上又流行着形形的分级或准分级现象。这就造成很大矛盾,一方面是主管部门一再强调, 所有期刊没有级别之分;另一方面是各部门和单位几乎都在试图或已经给期刊分级,至今相当混乱。

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我们利用关键词“期刊分级”模糊查找,找到159条相关结果;以题名“期刊分级”模糊查找,找到93条相关结果。表明世界对该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本文对上述文章关于“期刊分级”的阐述进行总结,并对大量的政府文件和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研究。

2.1 期刊分级是现实的需要

戴立春等认为期刊分等级是一种客观需求:从部门和单位来说,它们要对成果和作者的业绩、水平进行评价,就必须有个量化标准[4]。因此,总希望有现成的“尺子”,以便于评价操作。对办刊者和作者来说,质量较好的期刊办刊者和水平较高的文献作者也希望刊物分级,否则,他们的劳动成果就难于得到应有的评价。科学地评价期刊,进行分等分级,有利于鼓励先进,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傅旭东进一步阐述了学术期刊分级的深层原因:①学术评价中存在信息不完全,面临“工具困境”。比如,对具体学术管理机构而言,评价论文存在信息不完全,主要表现为学术管理机构无法依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的水平做出比较准确的认定。且学术管理机构在履行学术评价职能时,主要是通过其行政人员来操作。这些行政人员不可能是所有领域的专家,如果没有确定的评价标准,或者缺乏其他信息来源作为补充,他们很难单独完成评价工作,学术管理机构进行学术评价时没有多少工具,而将学术期刊分级与论文的学术水平挂钩,就成为学术管理机构比较理想的选择。②追求学术评价效率。比如,要合理地评价学术论文的水平,学术管理机构必须借助更多的信息来源。但获得更多的有用信息必然要付出代价,很多时候这种代价是学术管理机构不愿意或是无力承担的。因而,他们会选择耗费人力、财力、物力少,所需时间短的方法,以提高评价效率[5]。

正确地对期刊进行分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尹玉吉归纳出如下6点:①能为学术期刊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起到积极而科学的导向作用。②有利于期刊评估工作的进行。③能为学术成果的评定提供重要的依据。④为学术和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提供科学的依据。⑤能进一步调动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⑥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6]。张琳认为:学术期刊划分级别促进了编辑部之间的优秀稿源竞争;促进了审稿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编辑校对质量的提高[7]。邱均平等指出期刊评价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对项目、成果、人员、机构等评价的基础和前提[8]。刘贵富进一步阐述了对期刊进行分级的意义在于:首先,对期刊的合理分级有利于促进我国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及高校科研部门确定的权威期刊、重要期刊等都是我国期刊的精华,是国内名刊。它们对期刊界无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其次,对期刊的合理分级具有较强的参考作用:①可以为图书情报界进行期刊采访提供参考;②可以节省读者阅读资料的时间,也有利于读者结合自身科研能力有选择地进行投稿;③可以为新闻出版部门对期刊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④可以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学术论文评价提供参考[9]。蔡丽珠、汪若洁在《试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级别及其影响》的文章中阐述了期刊分级的5个作用[10]。

此外,还有很多的研究对此进行了阐述,但内容基本可用上述观点归纳之。

2.2 主管部门对期刊分级的实际作为

2.2.1 国家新闻出版等管理部门对期刊分级的阐述和组织的活动 早在199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司就“划分期刊级别问题”进行了如下解释和答复:期刊级别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较难以期刊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划定期刊级别的高低。主要原因是,并非所有的行政级别高的期刊,其所刊登的文章总体质量就高,也并非所有行政级别低的期刊,其刊登的所有文章质量都低。据此,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从未划分过期刊的级别,仅为便于期刊管理工作,将期刊划分为中央单位办的和地方单位办的。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此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多次强调: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期刊划分过级别。

但基于加强管理、提高期刊质量、促进期刊事业发展的目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曾做过一些规定,举办过一些全国优秀期刊评比评奖工作。而这些规定和评比、评奖工作又在一定意义上被“民间”解读成了对期刊的准分级。

 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根据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根据主管部门的不同,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两类。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办)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办厅局主管(办)的期刊。

 期刊评比。①1992年,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进行过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从全国3 500种科技期刊中评比出351种优秀期刊,其中一等奖50种,二等奖100种,三等奖201种。②1997年底,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了“首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也称“百刊工程”)的评比工作,并于1998年1月公布;1999年12月又进行了第二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的评比工作,规定此后“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每两年一届。③在第二届“全国百家重点社会科学期刊”评比的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科技部又共同评出了首届“国家期刊奖”,其中“社科类”期刊49种,“科技类”期刊64种,还分别评出“提名奖”若干,这被认定为国家级政府奖励 [11];2003年1月又进行了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评比,规定此后“国家期刊奖”每两年一届。

 “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署实施的一项名刊建设工程。“中国期刊方阵”分为4个层面:①为“双效”期刊,共1 154种。这一层面的期刊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是方阵的基础。②为“双百”期刊,共192种。这些期刊是从两年一届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中产生的,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是中国期刊方阵的中坚。③为“双奖”期刊,共107种。这些期刊是获“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基本上是大刊名刊,具有较强的自我扩张能力,它们已经是国内的名牌期刊。④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共65种。这一层面是方阵的最高层面和核心,也是我国期刊实施“走出去”战略、创建世界名牌期刊的基础。这一层面的期刊是在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由新闻出版总署会同科技部共同负责,重点进行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这一部分的调控力度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中国期刊方阵”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由低到高、金字塔型的期刊分级结构。

2.2.2 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期刊分级的实践 一些省级新闻出版部门把本地所属期刊分为省一级、省二级、省三级。这种提法来源于山西、吉林、河南、江苏等省进行期刊评审的实践。具体方法按照政治、业务、编辑、出版、效益、管理6个方面将期刊的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期刊要求必须为各类期刊中办得好、可以起到表率作用的期刊;二级期刊则为中间部分,期刊的各方面质量尚可,但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三级期刊则在某一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明显需要改进的问题[12]。

2.3 其他行政部门及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阐述、组织的相关活动和研究

2.3.1 其他行政部门对期刊的评比和分级规定

 1994年国家科委制订和颁布了《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

 199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颁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共收443种期刊。

 教育部于2004年3月2日,委托“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开展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工作者、优秀编辑学论著(简称“三优”)评比活动,评委会对全国800多家高校科技期刊申报参评的近500种各类期刊进行评审。评委们按“国家期刊奖”评比标准,对申报参评材料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打分,并以总得分排序,评出A类期刊(教育部重点院校),B类期刊(一般院校),C类期刊(高职高专院校)和D类期刊(技术类、少数民族文类、英文类)共60种为“一等奖” [13]。

 教育部科技司分别于2006年、2008年组织开展 “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和 “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参加精品和优秀科技期刊评比的期刊共344种,评出中文精品科技期刊47种、英文精品科技期刊5种;评出优秀科技期刊98种;评出特色科技期刊奖100种 [14]。“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对453种期刊在学术、评价数据、编校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审,共评出精品科技期刊76种,优秀科技期刊118种,特色期刊53种 [15]。

2.3.2 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研究与阐述

 兰州大学1988年仿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引文报告”的方法,选定以中国出版的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为依据,用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分散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并从中选出104种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这是中国第一个利用引文研制出的较具权威性和学术影响的“自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 [5]。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课题组通过对大规模的文献计量统计和定量评价后,请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了定性评审。核心期刊的确定虽然不是政府行为,但却以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图书情报界、科研管理部门和作者、读者的广泛认可 [16] 。

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该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是我国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统计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不仅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前沿的动态信息,还为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者制定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技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17]。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又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库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进行评审,力求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它收录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使用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适用于期刊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图书资讯部门的选刊工作以及为读者、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推荐各学科使用率和影响力较高的学术期刊 [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天文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学等领域中国出版的中、英文优秀期刊996种,其中核心库收录期刊645种。利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可以检索到个人的情况、个人论著被引用情况、机构及被引用情况、专利和其他非正式出版物被引用情况、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和被引用情况 [19]。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模式创建,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10余种期刊评价指标,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 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 [20]。

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系统。2008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在定期连续研发和出版“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和“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这三者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有40多人参加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课题组”,历时一年多完成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在分一级学科和学报类型的学术期刊评价中,按照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对各期刊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并依次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A+、A、B+、B、C,其中: A+等为权威期刊,即排在最前面的5%的期刊;A等为核心期刊,占各学科或各类期刊总数的15%,即排在6%-20%的期刊;B+等为准核心期刊,占期刊总数的30%,即排在21%-50%的期刊;B等为一般期刊,占总数的30%,即排在51%-80%的期刊;C等为较差期刊,占总数的20%,即排在81%-100%的期刊[21]。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信息系统,综合了影响因子、他引率、被引率、被摘率、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外文引文率、主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收录率等几项主要依据。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编委会与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中心确定350种学术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90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为“《中国人文社科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5]。

 2001年底,陈图文等撰文把期刊等级划分为8个等级:①被美国SCI收录的期刊是1级期刊;②被EI、ISTP、SSCI、A&HCI收录的是2级期刊;③被CA、SA、前苏联《文摘杂志》、日本《科学技术文献快报》等收录的是3级期刊;④在国内以英文出版的期刊是4级期刊;⑤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是5级期刊;⑥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期刊是6级期刊;⑦省级期刊是7级期刊;⑧市级期刊、论文集以及增刊是8级期刊 [22]。

以上是关于我国期刊分级最重要的一些实践。

2.3.3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认定 一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期刊分为综合权威期刊、学科权威期刊、学科重要期刊、学科核心期刊、省级期刊5级。一般做法是:对于理工科类期刊,同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权威期刊,被以上三种中任意二种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重要期刊,被以上三种中任意一种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核心期刊;对于人文社科期刊,同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权威期刊,被其中任意二种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认定为学科重要期刊,被任意一种收录的期刊认定为核心期刊。这种认定方法简明实用,操作方便,既考虑了学术界对期刊分级的研究成果,又考虑了期刊主办部门的学术声誉、学术地位,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用较广[7]。

2.4 期刊分级的方法和依据以及对期刊分级的若干意见

2.4.1 期刊分级的方法和依据 对我们搜集的近200份文献的归纳表明,绝大部分认为期刊质量客观上有高有低,等级是实际存在的,应该分级。讨论和分歧较多的是如何进行分级?如何正确评价学术性期刊的学术水平?以及期刊的级别划分依据是什么?

 1996年于鸣镝撰文提出:①依据期刊主管单位划分期刊等级;②依据期刊出版形式划分期刊等级;③依据期刊在学术上的重要程度划分期刊等级(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④依据期刊质量的综合指标划分期刊等级(即6项标准: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发行标准和管理标准) [23]。但如何才能实现“划分期刊等级”的可操作,作者并没有展开。

 汪继南、张丽霞在《论期刊等级划分》中归纳了几种期刊划分的方法:①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②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③以期刊质量分级,并认为,按“以质量分级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级方法,是最有学术价值的一种分级”[24]。但“期刊质量”又如何界定呢?作者并没有给出。

 尹玉吉、李金梅提出: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应主要从学术期刊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掌握和考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主办的学术期刊水平和档次;②学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也是确立学术期刊学术水平和级别的客观依据;③培养人才的情况;④学术期刊发行量的大小;⑤学术期刊装帧、编排、校对、印刷质量问题;⑥学术期刊创办历史的长短;⑦学术期刊的转载率;⑧就目前来看,应该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以及他们联合组织的学术期刊评比是比较全面、客观的,更具有权威性[25]。可以说尹玉吉和李金梅的观点有较大进步。

 崔国平认为,决定期刊级别的因素取决于以下11个方面:①学术技术水平;②转载收录率;③权威评价分值;④印刷效果分值;⑤裁切装订质量分值;⑥技术加工水平;⑦错字率;⑧编排规范程度;⑨办刊基本条件完善程度;⑩规章制度健全程度;11出版秩序合格率。并提出一级(或者称“优秀”)占25%,二级(良好)占50%,三级(合格)占25%,评比结果应该是 “橄榄型”的,即两头小,中间大[26]。应该说直到崔国平,在期刊级别划分依据问题上,才有了定量的倾向。

 尹玉吉在《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全方位考察》中说:在分析、解剖了国内论者们的观点后,我们认为,对中国的学术期刊进行分级管理,在标准和依据的把握上,不能片面化,而是应当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因素:①各级科研基金课题在学术期刊中的数量和比重;②影响因子的高低;③二次文献转载率;④获得各级政府科学研究成果奖励的情况;⑤主办单位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低;⑦人才培养情况;⑧发行量;⑨编排、校对、装帧与印刷质量;⑩学术期刊历史的长短。他还建议:与西方比,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学术期刊起步晚,目前还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更没有“走出去”的,为此,政府的适度干预、权威机构的介入,对学术期刊进行优劣界定,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还不尽如人意[5]。可以说尹玉吉在综合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之后,对期刊划分等级依据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

 邱均平、李爱群和舒明全[21]在《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等级评价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指出,评价期刊的标准主要是看期刊的质量和作用。他们选用的6个指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期刊学术影响力有关,这些指标是:基金论文比、期刊被引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二次文献转载量。笔者认为,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将web即年下载率考虑为期刊分级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 2009年3月,何俊、蔡蓉华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如何评出的》一文中提到,《总览》2008版共采用了9个评价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奖或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27]。除了这些定量评价方式以外,《总览》2008年版还结合了分学科评价和定性评价。而且其中核心区评价数据量占全部数据量之比平均为0.3335,其大小基本符合布拉德福三分区,说明各学科核心期刊数量是基本合适的。

确定学术期刊分级的依据是做好学术期刊分级工作的基础。可以看出,在期刊级别划分依据问题上,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全面、可行和定量化。

2.4.2 对期刊分级的若干意见

 尹玉吉、李金梅在《关于学术期刊分级的两个问题》中提出:并非在确定了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之后就能确定出学术期刊的级别来,这里还有个如何掌握的问题,即方法问题[25]。例如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注重学术创新程度的前提下,还应该特别注意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以及政治路线问题;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则更应将注意力放在学术创新上,放在生产、技术、基础科学等问题的解决与阐释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按照宏观与微观、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分门别类,然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加权平均的办法算出每一种学术期刊的得分来。另外,以往国家各部门、各系统、各地区开展的多次期刊评估,取得了不少经验,期刊分级工作中可以借鉴和参考。我们认为在学术期刊级别评比中,各地、各系统均发现了不少学术期刊具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即独具特色的栏目,这方面的学术水平也往往代表了国内甚至国际的最高水平,如地方文化研究,分布在各系统、各地区的某一方面的专家的学术成果就是这种“拳头产品”。这种情况在评比中应加以保护和考虑。

 戴立春等在《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中也给出了他们的观点:对所有科技期刊以某几项指标如引用率、数据库收录率等来统一划定等级,并不能全面反映学术性期刊学术水平的高低[3]。例如:不同学科、专业性质的期刊,范围和特点各异。不同学科、专业期刊基数差别很大。有些学科、专业的期刊数量很少,引用量相对较大;反之,期刊多的学科、专业,引用量则较小。有些专业读者群较小,论文水平再高,引用的总量还是较少的。专业性较强的期刊,读者面相对集中,同专业的读者、作者首选本专业期刊,引用率自然较高,而综合性学术期刊,读者则比较分散。应用性学术期刊,引用率相对较高,而理论性较强、水平较高的期刊,往往因为曲高和寡,引用率反而不高。发行范围的不同,对期刊的引用率和数据库收录率也有直接的影响。有些学术期刊因保密需要,不能对国外发行,水平再高的论文,也不会为国外数据库收录。对以上这些因素不加以综合考虑,评判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就很难说是公平合理的。其次,一个课题组和有限范围内少数专业人员的研究与鉴定,远远不能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这种评判定级,离开政府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部署和领导,离开各系统、部门、领域和有关方面有代表性的专家的支持和参与,是无法形成权威的。第三,从数量上说,在尚未制订出科学、合理、严密的客观评判标准和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案以前,高等级的学术期刊(如核心期刊)的数量越多,就越容易出现不公平,从而产生较大的偏差。

 钱荣贵认为,核心期刊研究似乎是一个怪圈和陷阱,我国的学术期刊,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还是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其评价体系都需要重新构建,我国的论文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也需要变革,核心期刊的功能应该回归本原[28]。

 李力民、翁贞林也曾指出,核心期刊研究及其成果,对于期刊的有效利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作者的论文成果和期刊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29]。但由于各种核心期刊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不尽相同,各家期刊就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自己上榜的核心期刊研究课题予以肯定,竭力宣扬,并在期刊封面上显著标示;未上榜者对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出质疑,愤愤不平。作者感到迷茫,科技管理者感到无所适从。由于学术期刊分级的复杂性,仅以某几项指标,如引用率、数据库收录率等统一划定等级,往往以偏概全,不够科学。研究工作虽有意义,但其结果仍需要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2.5 归纳总结――为何期刊分级在普遍的质疑和反对中得到推广

2.5.1 应用的客观需要 实际上,推动学术期刊分级的最主要力量是众多学术管理机构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的实际应用,因此,期刊分级是一种工作上的客观需要,学术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对学术期刊分级有着强烈的要求。

2.5.2 期刊水平差异的客观存在 戴立春等在《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就期刊本身来说,由于各种期刊办刊宗旨、办刊条件、作者群和读者群的不同,也由于编辑出版者的情况各异等众多因素的制约,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在国内外的影响有高有低,有大有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4]。不管你分不分,它们实际上是存在着等级差异的。人们心目中存在级别的概念是自然的。这就像任何产品都有一级品、二级品之分一样,只不过后者相对易于量化定级罢了。可见,期刊分级的基础是期刊的水平在客观上确实存在差异。

2.5.3 学术期刊分级有一定的可信度 学术管理机构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对期刊进行认定,有一定的可信度。比如一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期刊分为学科权威期刊、学科重要期刊、学科核心期刊、省级期刊来进行论文水平的界定,大家的意见不是太大。

但笔者认为,“意见不是太大”并不意味着合理。关于期刊的分级,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摸索,应该综合考虑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提出一个合理而有效的评价模式。

戴立春等也认为:对学术期刊划分等级,实际上是对科技人员智力成果的评价。这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评价恰当,引导公平竞争,不仅会大大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期刊事业的发展,而且将促进整个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其关键在于如何正确评价学术性期刊的学术水平,对学术性期刊划分等级的复杂性也就在这里。他认为关于科技期刊分级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4点:①期刊质量有高有低,等级是实际存在的;②给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分等定级比较困难,国家从未给刊物划分过等级;③各部门、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迫切需要对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水平进行科学评价;④社会上流传和实行的期刊分级不尽合理,缺乏权威性,但实际上却在不小的范围内被当作政策来执行。这是影响较大的、带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相应对策[4]。

3 对期刊分类分级问题的审视

期刊分类分级特别是学术期刊的分级别问题,历来是学术成果鉴定、职称评聘、期刊评估等一系列问题所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期刊分级有很大的需求,大家一直在使用一些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又无正式可靠的依据和官方权威规定。于是,有人认可,有人反对,沸沸扬扬,无所适从,这一现象是由于客观需要与管理滞后的矛盾造成的。

梁绪敏、尹玉吉在《论我国学术期刊的分级》中提到:因为决定期刊水平高低的因素是复杂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既有规律性的东西又有偶然性的人为因素,由此导致那些被认为是著名的期刊也免不了刊登了平庸的论文,而那些所谓无名的期刊却常发表令人拍案叫绝的高质量论文[30]。所以,对期刊进行准确的分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1994年国家科委指出:学术期刊分级工作“很有必要做,但这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常设机构,目前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国家科委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进行准备”[31]。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国家科委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2002年曾指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这一角度制定过标准,因为衡量学科众多的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准是一件非常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以简单地作出评价的” [32]。

然而,客观现实不允许目前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因为这牵涉到大量的职称评定、成果鉴定、科学研究工作量计算等。大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都在考核管理等工作中自行确定了期刊的级别。可见,期刊分级,尤其是学术类期刊分级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任务。但目前大家对期刊级别的划分五花八门,正如张琳所指出:目前期刊划分的特点是重数量,轻质量;重刊物,轻论文本身;人为分级多,互相认可少;评价短期行为多,注重长远效应的少[7]。

以无根据的或不准确的分级标准划定刊物等级,并进而以此判定其所刊载的论文水平的高低,作为科技人员评定职称的依据,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我们认为:虽然期刊分级的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有很多困难,一些质疑期刊分级的学者的某些观点也不缺乏真知灼见,但是,当他们面对广大基层单位的实际需求时就显得十分苍白,以至于根本没有说服力。毕竟,客观需要才是硬道理。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表明:真正能产生广泛影响、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成果,大都是旨在满足现实需求、最能捕捉并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的。因此,探究旨在改变当前混沌状况、妥善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卓有成效地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不仅必要而且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此问题在近十年间的探讨并无多大进展,反映了管理严重滞后社会实践的现实。目前,迫切需要对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原则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进学术期刊的级别划分。由于期刊的分级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热研中的题目,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人员、机构多,又各自为政,而不同的评价目的、评价体系产生了众多的评价结果,况且,从评定组织程序上来说,对于如此重大和复杂问题的解决,一个课题组和有限范围内专业人员的研究和鉴定,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项工作的开展,政府适度干预、权威机构介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为确保其权威性和科学性,很有必要。

本文希望通过对目前期刊分级的总结和评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研究角度不同给政策制定部门带来的困扰和误导,为今后的政策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同时,也为科研学术主管部门和基层单位人事部门解决当前面对的、现实的成果认定问题提供思路,对学术评价和科研管理起到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军.试论期刊刊名的虚与实.出版科学,2001(4):32-34.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234.

[3] 学术期刊的级别如何确定――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2010-07-21].

.

[4] 戴立春,吴瑞芳.略论科技期刊的分级.编辑学,2000,12(3):143-145.

[5] 傅旭东.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分级.科技与出版,2005(6):26-27.

[6] 尹玉吉.关于学术期刊分级问题的全方位考察.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2):75-85.

[7] 张琳. 当前学术评价机制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122-125.

[8] 邱均平,李爱群,周明华,等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4-69.

[9] 刘贵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中文期刊的分级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07(5):60-62.

[10] 蔡丽珠,汪若洁.试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级别及其影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 :137-140.

[11] 国家期刊奖评奖委员会公告.新闻出版报,1999-12-03.

[12] 宋梅.关于期刊分级的理论与实践.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94-95.

[13] 关于公布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10-07-21].dost.moe.省略/.

[14] 关于公布“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10-07-21].dost.moe.省略/.

[15] 关于公布“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的通知.[2008-11-28].dost.moe.省略/

[16] 李力民,翁贞林.期刊“级别”问题与对策.编辑之友,2002(6):44-45.

[17]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0-07-21].省略.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0-07-21].sdb.csdl.省略/cscd.jsp.

[20]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21] 陈图文,余顺得,王淑华.论期刊等级的划分标准与论文质量的考核.情报杂志,2001(11):73-74.

[22] 邱均平,李爱群,舒明全.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等级评价的实证研究. 中国出版,2009(4):38-42.

[23] 于鸣镝.试论期刊等级.晋图学刊,1996(2):36-39.

[24] 汪继南,张丽霞.论期刊等级划分.情报资料工作,2001(4):54-57.

[25] 尹玉吉,李金梅.关于学术期刊分级的两个问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85-86.

[26] 崔国平.也谈学术期刊的分级问题.编辑学报,2000(1):41-42.

[27] 何俊,蔡蓉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如何评出的.中国出版,2009(7):19-24.

[28] 钱荣贵.“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9] 李力民,翁贞林. 期刊“级别”问题与对策. 编辑之友,2002(6):44-45.

[30] 梁绪敏,尹玉吉.论我国学术期刊的分级.科技与出版,2008(11):59-61.

[31] 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期刊管理处.科技期刊无级别之分.健康报,1994-02-01.

[32]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关于学术期刊有关问题的答复.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10-01.

[作者简介] 吴红光,男,1961年生,副教授,馆长,16篇。

王林霞,女,1982年生,馆员。

左秀林,女,1987年生,助理馆员。

天文学学科评估范文6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激励 兴趣

在现今科技进步时代,科技、智力人才的激励成为知识型组织发展的重点,一些组织如贝尔实验室、香港大学等的先进管理理念,使其在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它们采取的激励方式以创造条件、强调自由、鼓励员工按兴趣工作为主。香港大学徐立之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发言给了人们极大的启发。徐校长说:“很多努力不能立刻看到成果。这就如同一所大学不能立刻变成一流大学一样,我们就是希望营造这样一个氛围,让老师按自己的兴趣工作。”美国著名华人学者丁肇中先生也曾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可见,兴趣的推动力是无比强大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许多重要举措并未根本改变当前激励乏力的情况。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两大目标,主体就是教师,教师的发展与高校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建立在教师特性需要和高校目标基础上的激励探索及实践成为当前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一、兴趣与激励

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诱因和强化的角度看,激励是将外部适当的刺激转化为内部心理的动力,从而增强或减弱人的意志和行为。从心理角度看激励是指人的动机系统被激发,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对行为有着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人们为期望和目标而努力。对激励的一般性理解即“需要一动机”。我国心理学对兴趣的定义呈多样化态势,但对兴趣本质的理解是一致的:兴趣是一种个体特征且具有很强的动机性作用。

兴趣的特点:一是兴趣来源于人的审美、求知、创造、游戏的本能。这些本能是以社会遗传而不是生物遗传的方式赋予个体的。二是兴趣在需要层次里居于较高位置。个人依兴趣而行,实际上就是在发展自身。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当程度上,兴趣作为一种高层次需要的特点不会发生变化。三是兴趣是建立在个体超越于客观需要,超越于社会一致性的相对自由发展之上的。没有这种超越,没有相对的心理和行为自由,也就不可能具备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强大力量。

可以看出,激励即“需要一动机”,而兴趣是一种具有很强动机性作用的内在需要,因此兴趣能够成为激励的中心。兴趣的个人倾向性意味着激励的关键点是个人心理和行为的相对自由;兴趣的持久性意味着激励存在广阔的时间范围;兴趣突出的主观能动性削弱了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对激励的影响,增强了其作用效果。

二、兴趣激励的表现特征

1、兴趣激励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首先,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人的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其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们更多地注重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是自我实现。这里所讲的自我实现,与传统所理解的自我实现有很大不同。后者强调的是得到社会承认,而兴趣激励更关心合乎自身内在价值的评价标准,重视自我潜能的发挥,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

兴趣激励的这一特征意味着要求人的价值评价体系发生变化,更多地注重自身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规范,而不是外界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规范。

2、兴趣激励的对象更多地注重工作过程

物质激励会促使受激对象更多地注重结果,这种结果是工作取得成绩后报酬的结果。这种激励方式实际上造成了组织目标和个体目标相脱离的情况。受激对象很可能追求个人目标的最大化,而忽视组织目标。组织在解决这种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如工资、提升等,对受激对象的价值水平以及对组织的成本,以最终确定每一工作的报酬水平。理想的报酬水平,其成本要低到小于对组织的价值,同时又高到足以激发受激对象去完成这一工作。这种理想的状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组织目标和受激对象个人目标之间的差距就是必然的状况。这种状况对组织带来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兴趣激励避开了组织面临的“工作的价值”这一困难,将报酬的交换含义淡化,甚至完全取消交换,以兴趣作为激励的着眼点,建立行为者与工作的直接联系,使行为者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3、兴趣激励会对周围的个人和组织产生正效应

这种效应很可能形成一种热爱工作的气氛。许多管理者感到,采取的很多激励手段和方式常常会带来负效应。按照公平理论,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工作和报酬与他人做比较,并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当组织成员觉得不公平时,就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公平的评价标准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心理预期,高估自己而低估别人的情况极易发生。很多组织采取工资报酬保密的方式,这也只能部分地解决问题,因为职务的提升,表扬和赏识这类报酬是显而易见的,而恰好是这类报酬的价值评价在组织成员的心理平衡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兴趣激励则很好地避开了组织成员对报酬的关注,把组织成员的注意力引导到工作本身上来。这种工作气氛一旦在组织中形成,一个人的兴趣、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就会感染其他人。《成功之路》对这种状况作了精彩的描述:“因为某件事办成了,人们感到‘振奋’而且如果得到允许,他们就会开始用新方式行事。当他们按照这种新方式做的时候,更多的好事就发生了。‘达到巅峰状态的体验,使成员们热情洋溢,欢欣鼓舞,并以这种情绪去感染别人。人们的吃饭、睡觉、呼吸都有这种活力。成员们对美的激情被激发出来了。’最后由精神上的不可战胜转变为事实上的不可战胜。”

4、兴趣不可能被永远满足

需要层次理论谈到,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成为激励力量。也就是说,需要不被完全满足是激励持久有效的必要条件。需要的每一部分被满足,都会降低需要和动机的强烈程度,降低组织成员对同类报酬的价值评价。也就是这个原因,年轻人更容易被需要激发,而老年人对需要和报酬的价值评价更多地表现出“与世无争”。这也说明,报酬的边际激励效果是递减的。

相反,兴趣的边际激励效果是递增的。一个问题被解决,可能会引起解决更多问题的愿望;对新奇事物的部分了解,可能会引起更深刻了解的愿望;一件艺术品被创造出来,可能会引起进一步追求美的愿望。人的求知欲、创造欲、对美的追求,在被暂时满足后会以更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兴趣激励在高校组织中的适用性

1、我国高校教师的个性特点和高校的环境特点

高校教师具体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较强的自主意识。由于高校教师拥有知识这种“特殊”技能,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对各种可能性做着最大的尝试。所以高校教师常被人们称之为“最难管理的人”。二是独立的价值观。与一般员工相比,高校教师更有一种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由于教师有着较高社会声望和社会荣誉感,他们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三是较强的成就动机。与其他行业员工相比,高校教师更在意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是高校的基本理念,也是高等学校最突出的环境特点。教师选择课题和研究手段被视为个人权利,不受他人支配,而教师的主要职责正是追求真理和传播知识,这使高校尤其是那些研究型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高等院校的自由空气是教师和学生追求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正如曾任纽约州立大学总校校长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著名教授欧内斯特所说:“在学术界,最高的宗旨就是对知识本身的追求,就是探究的自由,并以专业的方式沿着自己的调研前进,而不管它导向何处。研究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在一个学校的生活中,知识的进展可以产生一种几乎是看得见的激动气氛。探究精神,是学术界和全世界的无价之宝。学术上的调查研究是各个学科学术生活的核心,必须努力培养和保护对知识的追求。这种探究精神燃起的智力上的激情为教师队伍带来了活力,使高等学校充满了生机。”

2、兴趣激励的组织特点

第一,组织成员物质生活丰富。兴趣激励的运行不依赖组织与个体之间的价格交换关系,甚至排斥这种交换关系。以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为前提,这就要求物质产品的丰富程度必须达到相当水平。

第二,组织成员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要求。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稳定的环境中,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到自身具有独立行为力量的个体最需要的是追求自身价值发展,这些个体同时具有发展自身潜力和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即自我激励。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社会和脑力劳动者相对集中的行业、组织,成员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也就具备了兴趣激励所要求的精神文明发展条件。

第三,组织成员的工作具有很高的自由度。兴趣是需要的具有个体倾向性的表现形式,是个体自由发展的结果。兴趣要发挥其激励作用,也要求行为主体在行为过程中具有相当的自由度。这实际上是对社会结构或组织结构两方面的要求。

依照上述标准,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特点评判我国高等学校能否有效运用兴趣激励,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兴趣激励更多地针对脑力劳动者相对集中的行业、组织。因为在这些行业和组织中,成员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也就具备了兴趣激励所要求的精神文明发展条件。这些组织中最典型的就是高等学校,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高校教师在教师群体中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最大提高,那么培养和激发兴趣势必是对教育、科研第一线的高校教师们最强劲的动力。

二是兴趣激励并不适用当前所有的高校成员。对于高校中的高层次人才,由于他们已经取得了一定教育教学成果和有着相当高的学术水平,物质生活更为丰富,自我发展的要求更高,那么兴趣激励的作用就更大。相对来说,青年教师追求自我发展的意愿较低。因此,在目前以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否认物质、制度等传统激励要素的作用,相反还应更积极地引进、消化、吸收,并以更有效的方式运用。

三是兴趣激励的适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广。随着社会发展和脑力劳动者比例的提高以及现代管理方式的进步,以人的精神发展和个性需求为根本的激励方式将成为必然趋势。

四、高校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从制度层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高校管理者希望通过制度变革,健全制度体系来引导教师进行有序竞争,实现奖优汰劣、人尽其才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人事制度方面,实行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实行了教师津贴制,目的是拉开档次,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但是,这一改革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是职称评定和岗位的确定往往是以量化的方式来衡量的。然而,教师工作的独有性和创造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工作都能量化。比如教学态度、奉献精神等。以论文数量多少、发表的刊物等级、成果鉴定等级来评定教师能力容易造成急功近利和短视效应,客观上导致了粗制滥造,近年来饱受学界及舆论垢病的“学术腐败”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在这样的指挥棒的导引下,教师忙于赶写论文,尽快发表,很难埋下头来从事那些基础性的、短期看不出有什么效果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造成教师背负着较重的思想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作的创新。2008年在德国林岛举行的诺贝尔奖得主大会中国派了25位青年学者参加,这些青年学者是从国内各高校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中选的,目的是近距离与大师们交流,接触最前沿的科学资讯。当有记者采访几位诺奖得主对中国青年学者的看法时,几位均表示出了对他们的赞赏,但同时也明确指出:“他们有着很大的压力,很少放飞思想……希望他们更放松,更独立”。大师的评价道出了国内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创新思想、受到诸多禁锢,这也是大大阻碍高水平研究成果和“大师”级人物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是教师聘任制度和津贴分配制度能否做到公平合理也令人怀疑。一方面同等水平教师在受聘职务等级上的差异造成教师的心理挫折;另一方面那些在教学上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由于论文数量不够而低聘的现象也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尽管高校管理者一直在强调深化改革,不断致力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但并未起到明显的有力度的激励作用。

2、激发教师工作动机的方式较为单一

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物质激励是我们承认知识价值和人才价值的一大进步。不过,物质激励是有其限度的。根据奥德弗的“ERG”三种需要理论,基于生存需要的物质激励方法,只能满足教师低层次的需求。仅仅靠物质投入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顾教师群体丰富多样的需求,特别是教师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强烈成就动机没能得到有效的激励,最终也不能达到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虽然一些高校也采取了座谈会、文体活动、专家讲座等方式了解和丰富教师们的精神生活,但对于教师进行教学、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并未起到显著并且长远的效果。

造成这些现状的根源在于:一是理念滞后。在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具理性”的泛滥和人的异化,导致价值判断的单一性和人文精神的丧失。这不仅削弱了教师激励机制的效力,也间接地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许多高校认为把“人”看成是一种“资源”,套之以一系列的“规划”、“开发”、“评估”、“激励”等工具,就是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这是错误理念之一;管理者缺乏信任、积极的思维是错误理念之二,在管理中存在消极的、不信任的心理定式,结果是束缚了教师们的自主性、创新意识,降低了相互信任度。

二是体制不活。制约高校体制改革的因素有两个:其一,外部因素,包括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力度决定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尽管这方面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由于仍未触及到核心问题,高校办社会、吃大锅饭等积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官僚化倾向依然严重,便于管理和制约成为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首要问题,而对是否有利于增强高校办学活力考虑甚少。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包括激励机制建设在内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其二,内部因素,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行的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激励机制的完善有赖于必要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成了困扰高校管理者的头等问题。办学自的不断扩大事实上为高校资金运作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是,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等、靠、要”的观念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在利用社会力量和企业资金壮大办学实力、深化激励机制改革等方面,高校显得被动、机械和缺乏灵活性。

五、如何对高校教师进行兴趣激励

1、真正授权

我国“教授治校”的口号喊的很响,但一直以来没有落到实处。在高校的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学科规划、教师任用、专业设置等方面教授没有决定权。由于高校的行政化,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主要以行政职务的正式任命来实现,这样的方式造成的后果:一是有限的行政岗位使未得到正式任命的高层次人才感觉自己并未得到重视,致使他们的兴趣不在学校的建设上;二是加重了高层次人才的官本位思想,从而降低了学术研究的兴趣。学校要长久发展,必须给予高层次人才充分的参与权和决定权。要将教授治校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学科管理上,学校管理者必须将权力下放,建立由多数高层次人才组成的非正式或非行政团体并赋予其权力,实现由高度集中管理模式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创新校内部管理决策模式。这样才能使高层次人才自身价值和成就感得以体现,才能吸引他们把精力和工作兴趣放在学科学术的发展上。

授权决非放任。早稻田大学校长奥岛孝康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大学校长论坛”作学术演讲时所说:“在‘大学自治’或‘学术自由’的名义下,不夸大地讲,给予教授们的自由过多,其结果是出现不能原谅的情况,即教育者对他们的学生漠不关心,学者对他人的评价无动于衷”。授权的实质是让组织能更迅速地开展工作,少一点传统的等级层次和监督,其目的是要职工真正的承担起责任。责任与自由的关系就是义务和权力的关系,这就要求管理者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在生活领域既要对社会、对他人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也要承担起职业角色的责任,这也是授权的前提。给予教师自由的最佳状态是:教师的职业活动,不仅要以个人的兴趣为依据,同时要从社会的需要和实际出发;不仅要服从职业规范和标准,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现实的意义与影响。

在应用中,要做到真正的授权很困难,许多管理者认为自己授权了,并布置任务分派工作,但只有少数所谓“被授权人”能真正充满激情并相应的承担起责任。根本原因在于授权人与被授权人之间缺乏信任、关怀以及共同建立起来的心理推动力。一方面授权人对被授权人的能力不信任,导致“似放非放”的授权;另一方面缺少共同的心理推动力使授权后的收回过程十分微妙和脆弱。

2、简化制度

减少那些起不到激励作用、流于形式的措施和规定。高校许多措施制定的初衷是好的,但并没有起到好的效果。以教师的聘期考核为例,应因人而异,减少量化,灵活实施。对于研究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而言,提高标准,放宽考核时间及要求,如教授2―3年做一次详细的工作进展报告并予以考核即可。对于年轻教师或教学型教师,教学型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进行教科研成果研究的时间、能力都很有限,应将考核重点放在教学效果、教学难度评估上。考核年轻教师应重点体现在工作投入、能力提高等方面。

减少非人性化的硬性规定,把握重点方向、灵活变化才是宽松管理的要点,才能减少教师多余的压力,减少应付现象的发生。这样能够体现教师的工作价值,其激励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3、鼓励自然的合理流动

人员流动对个体、组织、社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对个体的意义在于增加了给予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对组织的意义在于保持组织内部的活力和文化的一致性。对社会的意义就在于使社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社会,使社会环境更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加强高校教师的自然合理流动,一是表现在学术研究团体的自由组合,这种“横向”活动是教师加强联系、互助合作、提高能力的平台,是学校进行学术建设、发展科研的最佳方式。教师的“横向”活动属于非正式流动,并未成为管理者管理的对象,但大多存在专业相近、相对固定的缺点,鼓励多专业、多学科交叉研究有助于形成校内积极、丰富的研究环境,激发教师更多的兴趣点;二是表现为教师在专业领域的流动,各学科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内在联系,特别是相近学科,专业面越宽越能融会贯通,越能成就大事业。如牛顿不但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德鲁克早年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宪法史和国际法,在他的经历中找不到经济学的学历,但是早就熟悉的过去几个世纪的思想成果,塑造了他无所不包的知识结构,与凯恩斯、熊彼特等经济学家近距离接触,使他从非主流学术的角度观察和思考政治经济问题。许多高校在对教师的培训方面都注重专业的一致性,甚至严格规定了其专业方向,过窄的空间反而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适当的放宽限制有助于教师拓宽专业领域新思路,提高工作热情。

4、鼓励创新,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现代企业管理认为,创新的思维有多种来源,包括新的创造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认识。创新能以多种形态出现,要使不同的行为者(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机构与消费者)在科学、工程、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大量的交流。

根据以上理解,就知识经济创新而言,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一般只在一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如研究型大学)中才有所体现。由于创新实践的缺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只能更多地从培养创新的基本素养着眼,即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不管实践还是发展,教师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性。当前许多教师与社会交流、实践较少,既使有强烈的求知欲,也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始终被困在学校教育中。假设一个完全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人所具有的创新能力为1,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一定小于1,那么就意味着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减弱,相应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减弱,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远。这也解释了一种现象:社会上很多人在感慨现在大学生的素质在降低,学校的老教师也在感慨现在青年教师的水平下降了。

要改变这种情况,提高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学校不能将师资培养的重点只放在学历教育上,要鼓励和帮助教师走向社会,学校可以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为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人的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为教师拓展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创新水平,加快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1] 赵曙明、罗伯特・马希斯、约翰・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潘开灵: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 罗杰・马乐腾著,林语堂译:成功之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欧内斯特・博耶: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A].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5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 奥岛孝康:大学的管理[D].清华大学,2001.

[6] 彼得・德鲁克著,许是祥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