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

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1

关键词:家校合作;心理素质;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7-0064-05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当今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要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因此,学校需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合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

笔者于2013年1月初,对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全体五年级学生家长下发了调查问卷,共发放232份,回收231份,回收率约99.6%。下面就调查数据作一提取与分析。

二、调查数据的提取与分析

1.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而早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虚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在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中(见表1),有179人的健康观是完全正确的,占77.5%,有224人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占97.0%(见表2),有214人认为要是个别孩子已有过激想法或行为,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占92.6%。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绝大多数家长都有较高的素质,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都很全面、科学。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也承载着重要的职责,他们平时能注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家长具有这样的教育观念是非常可贵的,这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基础。

2.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模式

为了了解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模式,笔者设计问卷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

(1)是否了解孩子的生活圈?孩子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平时最多接触的除了家人以外,还有老师、同学和朋友。家长对孩子了解程度详见表3—表6。从中,我们可看出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较高,对孩子的生活圈比较熟悉,了解孩子的老师和同学,清楚孩子的学习状况,了解孩子的日常作息。这样融洽相处的环境,能带给孩子较强的安全感,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心智能得到健康发展。

(2)与孩子平时的沟通情况。亲子沟通,是彼此人生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桥梁。我们从沟通频率、沟通内容、沟通态度、沟通成效等方面,了解家长们是否能进行良好沟通,真正走近孩子心灵,详见表7—表10。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到,还有近一半的家长,或许是因为工作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舍弃了与孩子一起享受亲情的好时光。和孩子沟通的话题(见表8),近一半是关于学习任务,这一方面说明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使沟通少了些许温情。孩子有烦恼,向家长倾诉时,有78.8%的家长能暂时放下手边的事情,认真听,并能予以舒解,使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重视。从最终的亲子关系来看,有62.8%的家长认为孩子和自己显得很亲近,无话不谈,32.5%的家长认为关系一般,另有11人认为孩子不敢亲近自己。

(3)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孩子心理健康包括很多方面,有对自我的认知,有对环境的适应,有对不良情绪的合理排解。笔者选取某几方面,调查孩子在家时的种种表现,详见表11—表14。

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看到,78.4%的同学对日常的不良情绪有较合适的排解途径。有74%的学生能正确看待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信。约64%的同学能较快地融入周围的同伴群,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但就考砸后的表现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不敢拿给家长看,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家长对学习的要求,或许采取的一些措施比较粗暴,影响到孩子的心理。

(4)孩子的综合表现。一般来说,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正确认识自我,乐于交往,因此,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调查中得知,有近70%的家长认为孩子在班中受到同学的喜爱,能友好相处。但也有8位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班中不合群或受到欺负(见表15)。综合数据显示孩子身心发展水平优良率为74.1%(见表16)。

总体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发展情况良好,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孩子在校情况受到家长的关注和了解。但不容忽视的是还有个别同学,没有掌握沟通交往的方法,显得不合群,或和同学关系紧张,因此更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高度关注。

3.了解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学校开展的活动,如果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就能更好地发挥合力。多项选择调查显示,家长平时了解学校的途径(见表17),主要听孩子述说的占55.9%,路路通或QQ的占41.6%,阅读家教小报《娄江苑》占11.7%。47.6%的家长不清楚学校以什么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4.6%的家长希望学校能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专家讲座,48.1%的家长希望在班级家长讨论会上进行专题讨论。认为目前家校合作程度良好146人,占63.2%,一般80人,占34.6%,较差5人,占2.2%(见表18)。

从以上数据来看,学校的工作,还需要引起更多家长的关注。大部分家长习惯于家校之间路路通、QQ群、电话的联系,对家教报《娄江苑》及学校网站关注不够。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家长们希望学校提供专业的讲座,或在班级中自发组织研讨。总体来看,家校合作的空间还很大,需要学校和家长集思广益,探讨出更多的途径和方式。

4.关于今后的建议。这是一道开放题,有家长提出,最好能及时获知学校开展的活动,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大型活动可放在双休,家长也可参加。有的家长提出,可在路路通上发些健康心理小贴士,建立家校交流平台等。

三、思考与启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如何使家长发挥教育者职能,与学校志同道合,一致行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一)加强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家长虽然对孩子健康的概念等能科学准确地作出判断,但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往往会出现偏离。当孩子考砸后,害怕面对家长的责备,当家长与孩子的交谈话题多为学习内容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就迫在眉睫了。《素质教育观念学习纲要》指出“在人的基本素养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花大功夫教学生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对家长来说,也是如此。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提出的要求也要量力而行。因孩子们存在差异性,不能一味看成绩高低。只要孩子认真付出,有所进步,就应该多鼓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当然,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道德行为、个好、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协同发展尤为重要。

其次,要进行专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因其特有的专业性,学校有必要对家长进行专业的指导。要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不同年段,孩子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小学高年级时,要正确对待成绩,要注意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等。同时,学校在了解孩子共性的基础上,还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根据家长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协助家长共同解决。

第三,要教给恰当方法。教师平时可引导家长加强亲子沟通,掌握恰当的方式方法。首先,要以平等、尊重孩子为前提。孩子通常会对居高临下的说教持反感态度,以致沟通效果不理想。其次,学会采用恰当的沟通体态语。充满爱意的眼神,亲昵的牵手等,可有效缩短心理距离,使孩子能敞开心扉。第三,家长可采用温情的休闲方式。带孩子亲近大自然,走近孩子心灵,或和孩子玩他喜爱的活动。在活动时,孩子能卸下伪装,展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当然,家长也要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和谐的家庭氛围来熏陶感染孩子,培养孩子健康、乐观、自信的良好素质。

(二)创设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机会

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合作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因此,学校的要求,学校的重大活动,有权让家长们知情并参与其中。

1.做好常规,更有效地发挥固有的沟通渠道。学校通过定期举办的家长学校、亲子运动会、家校路路通、班级QQ群等,及时向家长宣传学校的重大举措,利用好QQ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学生在校的表现,使家长更多感受到孩子的成长。

2.加大开放力度,让家长体验孩子的成长历程。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个体,其身心和智力在不断发展成熟。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很多经历是值得家长共同分享的。我们可向每位家长发出邀请,家长视自己情况决定是否参加。如新生的入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的参赛,星光大道的领奖……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历程,可向家长无限开放,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孩子,从而更好地发挥家校合力。

3.尝试开通“一句话新闻”,及时播报学校新闻。学校可利用路路通,及时对学校的重大活动,以一句话新闻形式,向全体家长播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学校还可送上健康心理小贴士。为了提高家长对学校的关注度,也可在一月中举行一次“我最感兴趣的一则新闻”的短信有奖征答活动。

(三)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离不开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这队伍离不开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引导者,有更多的机会关注、了解孩子。首先,班主任要注重营造团结、民主的班级氛围,形成互帮共进的良好风气,使每个孩子在班级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其次,班主任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辅导,对特殊孩子,更要加强人文关怀。

这队伍离不开心理健康兼职教师。学校的心语吧,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问题的专门场所。心语吧的教师,都受过专业的培训,掌握一定的辅导方法,能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生力量。他们为每个年级的特殊孩子建立专门的跟踪档案,跟进研究这些特殊孩子,使这些孩子能有所改变与进步。

这支队伍也离不开德育导师。德育导师掌握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他们能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在“一帮一”或“一帮多”活动中,他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结对的学生从生活、学习上多加关心,使这些特殊群体享受到更多的关爱。

当然,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每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他们在学科渗透中,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也都应自觉向学生渗透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

(四)重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第七十九条建议中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关注并自主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学校平时应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促使其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测试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有意识地加以克服和改正。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合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38.

A Survey Report on Cultivati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ealthy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rough Family-School Cooperation

MAO Jun-fang

(New District No. 3 Primary School, Taicang 215400, China)

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关注幼儿表现;探究幼儿心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父母的骄傲与期盼,儿童的成长凝聚着父母全部心血。然而好多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最难让父母琢磨的了,因为有的孩子不爱说话,不爱跟父母交流。有什么问题总是喜欢闷在心里。如果父母再对孩子疏于关心,不经常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那么孩子的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父母们常常把希望寄托给老师,那么老师又该如何去关注儿童的心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呢?

一、教师要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更要提醒的是不仅不要忽视心理健康,更要将心理健康当做儿童健康的首要部分对待。因为身体不适,发烧感冒能明显的外在体现,很容易被家长发现,只要及早治疗基本可以痊愈。而心理出现疾病的苗头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如果又遇到将心理疾病不当病的家长,就会让心理疾病肆意蔓延,最终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就很难治愈。

我认为儿童心理健康特点至少要包含5点。

1、总体情绪乐观向上,对周围事物有欲求。2、不惧怕与人交往。3、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4、能正视挫折困难,思想行动能与时俱进。5、人格健全。

二、教师要了解家长教育儿童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只有一个孩子,给他最好的。

今年3岁的小综,要上幼儿园了,父母把他从老家接回来。由于在祖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小综在爸爸妈妈面前也当起了“小皇帝”。面对不听话、固执的儿子,父母对他的蛮横无理进行了指责。小综有一天突然说出:“爸妈死了才好呢!”

过分骄纵,小孩“脾气大”。小综的行为就极具攻击性。“攻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吵闹、惹是生非,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他们口中常说诸如‘不喜欢这个’、‘不跟你好了’、‘烦死了’等”。

专家指出,攻击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父母脾气暴躁,当孩子的行为令其不满意时,训斥、打骂,为孩子树立了攻击的模型,形成了攻击意识。在溺爱娇惯纵容孩子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并将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孩子犯错时,有批评、有训斥、有体罚的、也有哄骗的,孩子与大人意见相左无法侍从,极易产生强烈的攻击意识,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误区二:“吓一下,小孩就听话。”

今年5岁的芊芊一直有“肚子疼”的毛病,且经常在早晨上学前“发作”,医生检查后诊断,肚子疼是假的,由于恐惧上学而患上了焦虑症才是真的。恐吓教育,孩子易焦虑。“小孩子不愿离开父母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智的成熟,应该逐渐形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专家分析,较焦虑的孩子一方面是先天素质、个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的言行有关。她指出,儿童焦虑症常见是分离焦虑,多发病于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反应。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他们可以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这些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误区三:“不打不成才”。

6岁的花花很喜欢说话,坐着几分钟就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有时妈妈在看电视,身边的她仍然说个不停。更严重的是,今年开始,花花越来越喜欢说谎,一会儿说同学欺负了她,一会儿又说自己的东西被人偷了。孩子“爱说谎”,以打代教。“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需要关心的要求,当孩子一次偶然的说谎或者眨眼后,家长注意了,关心了,就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专家表示,有些家长习惯以打代教,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是一顿痛打,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会令孩子不断“改进”说谎技术来对付家长的打骂。其实家长期望“过高”“过低”都不当。

三、教师要学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几条建议:

1、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

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老师可亲可敬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老师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老师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

当父母、老师意识到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或老师更加可亲可敬。

3、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3

论文关键词: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我国曾经有过一个城市做过调查,发现孩子患有各种身体疾病的约占65%,而有心理障碍的却占受检人数的69.9%,超过了身体疾病的患者。这一结果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多年来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对自己、他人行动的认知,对心理状态彼此间相互联系的认知均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有关。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是达到对于“错误信念”的认知。大量研究表明,3-5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键期,主要标志是获得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5岁左右的儿童逐渐能够对一级错误信念的认知发展到对二级错误信念的认知,此时儿童逐渐开始谈及自己或他人的想法、愿望、感受和认知,开始能够与他人分享信息;他们开始具有同情心,知道什么可能使人感到伤心,什么可以用来安慰人。所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到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儿童出生以后遇到一个具体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之后随着年龄的成长将面临学校教育。本文试就儿童心理教育问题从家庭以及学校两个方面的提出建议,希望对儿童心理的成长有所帮助。

一、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张家口的某幼儿园做了一个以40名3-4岁的幼儿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中,显示以下问题:

(一)文化水平的高低反映出幼儿家庭教育的环境

基本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二)家庭成员中的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同

即采用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经常运用威胁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发展产生多方面的问题。

(三)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和家长适度的精神交流

以上的调查对于我们提出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的建议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家长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要以民主和开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但是,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认为“不打不成材”。所以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好或者犯错误,就动辄棍棒相向。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长期处于家长高压政策下的孩子们容易出现幼稚、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性、神经质等问题。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变的更加反抗和暴力。另外的一种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是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们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认为很多道理孩子们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于是他们对孩子们漠不关心。在这样形态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因为得不到适度的关心而产生孤独感,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甚至是放荡等不良的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家长都应该注重自己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家长对待儿童教育方面的认知和观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行为。所以家长们形成一套正确的教育儿童的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儿童教育和心理素质,多一些育儿知识。以上本文提到了诸多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包括“严厉教管”、“自然成熟”等,都是值得改进的。以下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家庭气氛

这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对4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家庭气氛活跃、常有笑声陪伴的家庭,孩子们的智商都比不和睦的家庭高。研究人员发现在气氛愉悦的家庭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反之。所以对于父母来说,形成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教育有潜在的巨大作用。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绝大数的少年罪犯来自于单亲家庭。父母对抗、父母分居、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容易出现不安全感、内疚感、自卑、猜忌的心理。所以家长们要注重对于家庭气氛的培养。

(二)采用积极教育方法

通过上文的比较看出,采取表扬鼓励的教育方法和采取威胁打骂的教育的方式对于孩子们的心理建设的影响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且会极大地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所以多鼓励孩子,让孩子们增加自信心,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三)亲子间采取正确的沟通态度和行为方式

亲子沟通是指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间交换信息、资料、观点、意见、情感和态度,以达到共同的了解、信任与互相合作的过程。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等将会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的确立、道德判断的形成、学业成绩、和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间有意识的分配专门与孩子玩耍、交谈的时间。从中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变化、需求、困惑。

(四)一些细节上,家长还是要注意

包括:对孩子们要有适度的期望值。福禄倍尔曾说过:“假如儿童有两条腿而要求他马上站起来走路,那么你一定是会是他变得软弱的弯脚人。”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不要在陌生人面前批判孩子。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曾说过:“自尊心是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及其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上的露珠”,这的确是一个真理。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护自尊心并找到正确的情绪宣泄的方式,从而逐步控制孩子的发脾气程度。上述提到了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毋庸置疑,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三、学校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儿童成长期是生理和心理的塑造阶段,在认知、情感、自制力都不成熟,还需要学校和老师的指导。因此,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和老师的角色要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转变。影响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主要有:教材内容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下面我就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做些具体的探讨。

(一)在教材的选择上来说,教材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结果

对于儿童的价值观形成,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灌输。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教材也为儿童提供了效仿的模式。所以教材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要注重对于教材的更新,以及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结合。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教师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提问——回答的模式。在教学中若采取有效的课堂模式提问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书本知识的同时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语文课堂上对于诗歌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人文思维,都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引导、疏通;激励和启迪等作用。老师要对儿童的导读发挥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师要指导他们的阅读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学习,通过良好书籍的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

(三)校园环境及校风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4

一、当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除了要求人精神充沛、奋发向上、思维敏捷、情绪良好外,还要有追求之志、好奇之心、探险之勇、求实之诚、专注之境,有百折不饶的精神,有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而现在的高中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有部分学生早在初中时期,就养成了不守纪律,不爱学习的习惯。在校受教师的批评多,在家受家长的责备多,在社会遭人瞧不起的多,久而久之,造成情绪低,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尤其是受家庭的影响,大部分家长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的管得过严,孩子行为略有出轨,动辄打骂,不懂正面引导,使其发展为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在生活上百依百顺,只关心学习成绩,忽视品质与个性的培养,使得子女的性格趋于畸形发展,养成任性、傲慢、情绪不稳定,不够活泼开朗,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特征。这些现象与我们学校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人格发展出现缺陷也有直接关系。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仅从体育运动角度来认识怎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体育运动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建设是从心理品质方面对人进行培养,国外称为“精神力培养”,是通过教育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使人的心理品质按照期望的模式更完美地发展。而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其中必然包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职能。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讲,学校体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心理疾病往往要比生理疾病对他们的影响更为严重和深远。

2、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意志。

体育运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参加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经常进行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培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养集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意志,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意志坚强的同时,培养学生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这种变化通过量的积累,就会逐渐形成影响人终生的性格,从而增强心理健康的功能。

3、体育运动能促进人际交往,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学生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也趋向冷漠。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运动,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同时,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这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良方

现在的学生当中存在着不少的心理障碍,尤其是体现在高中时期,我就学生的典型心理障碍,结合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一些建议性的运动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除心理障碍。

1、增强信心的运动。

学习生活工作中缺少不了信心,有信心就有动力。这就需要成就感来支持信心。有些学生不够自信,老是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老是觉得自己不行,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敢尝试一些动作技能较复杂的运动项目。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就应该建议学生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广播操、跑步等简单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一学就会,学生坚持锻炼一个时期,自信心会逐步得到加强。

2、消除急躁情绪的运动。

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而情绪容易波动,产生急躁心理,感情容易冲动,调节不好,往往影响学习。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建议学生多参加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游泳、下棋等缓慢、持久性的运动项目。这类运动能帮助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经常进行这些项目的锻炼,能使学生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以改善。

3、消除紧张的运动。

学生在遇到重大的事情情绪心理过

分紧张、行为失常,常常导致结果不尽人意。这样教师应建议学生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运动,如篮球、接力跑等运动项目。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

四、结束语

大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量的研究表明,体育与其他教学相比,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将体育教学的隐性功能显性化,也是当前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方向所在。各学校应正视当前学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的现实,积极有效地利用体育这一独特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红胤,胡 茵.高校体育对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151-152

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5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学者都加强了对健康教育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多数学者认为: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帮助人们增进和提高健康愿望,促进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降低、消除各种危险因素,共同创建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从而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1]。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健康教育,切实贯彻《纲要》中的幼儿健康教育思想。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行为与习惯。幼儿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建立幼儿健康行为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如果幼儿养成不良习惯,随后要纠正也是非常困难。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结合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在该时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与习惯,使之终身受益。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鲜明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当前幼儿健康教育问题分析

幼儿健康教育是在传统的科学保健教学和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尽可能提高幼儿健康的效果,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表面上重健康,实际上重智力开发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幼儿智力开发,忽视幼儿健康。虽然很多幼儿教师在观念上明白,幼儿教育应该以健康为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在身体健康方面问题不多,所以老师们更注重智力的开发,同样,家长们也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增长了什么能力。但实际上,身体健康不单单指没有疾病,还应该包括幼儿的心理是否也健康。保护幼儿身心健康是进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尤其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前提。如果忽视幼儿健康教育,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2)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早期,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就是能吃、能睡,没有疾病。但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幼儿健康不仅包括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应具有开朗、乐观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对环境较快的适应能力。然而,现实中幼儿心理健康是一个薄弱环节,往往被忽视了。我国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行为控制力差、意志力薄弱、怕苦怕累、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等 [2]。心理学家指出,很多成年后的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幼年时期。因此,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幼儿心理素质。

(3)重安全,轻身体素质培养

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最重视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媒体也报道了不少关于幼儿园的不安全事件,这让幼儿园对于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原本很多该由孩子完成的事情,由老师代劳,严格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导致孩子由于缺乏锻炼,过多保护,身体素质较差,对危险事物缺乏防范能力而发生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因此,幼儿园在考虑孩子安全问题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加强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

三、解决方法

(1)健康教育与智力开发两手抓

幼儿园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能只顾开发幼儿的智力而忽视幼儿的健康教育,应当认识到幼儿的成长过程应是健康、愉快、活泼的,需要把健康教育与智力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健康第一”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幼儿智力。《纲要》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根据《纲要》内容指示,要转变过去只重视身体健康而轻视心理健康的观念。许多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方法、态度以及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关。解决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第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第二,为幼儿心理健康创建良好的环境,教师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第三,在各种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总之,在幼儿健康教育时,既要注重幼儿身体健康,还需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提高幼儿心理素质,让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2)开发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健康教育课程系统

《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提供的学习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常以集体教育活动、游戏和户外活动等形式来进行。幼儿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潜隐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等。隐性课程具体可分为创设健康环境和提供健康服务。

幼儿健康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的设施建设和使用设备等。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是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达到锻炼的最佳效果,我园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场地,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如塑胶地、风雨操场、轮滑场、仿真草坪、天然草坪、卵石路等,还设置了玩沙区、玩水区等。此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园操场设置了功能比较齐全的大、中、小型器械,除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器械以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和家长共同开发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或改制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种器械,有栩栩如生的民间舞龙、颜色各异的抛接球布垫、招人喜欢的喜羊羊投掷器、一物多玩的魔力棒……

精神环境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幼儿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充分地活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养成热爱生活、爱护公共卫生和环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健康服务是指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一系列卫生保健和保育措施和活动,如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预防接种。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和生活照顾等。要真正切实有效地改善幼儿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在课程编排中把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整合和吸纳进去,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结合。

(3)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质

教师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她们不仅向幼儿传授知识,提高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和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为了改善幼儿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幼儿老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有的放矢,结合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如果是缺少相关知识储备,则应丰富相应的知识;如果是教育理念不对,则需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果是教育方法不对,则需要帮助教师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与途径,避免出现空洞和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培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规范其言行举止,有效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

(4)形成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位一体化的幼儿健康教育系统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对幼儿的健康教育都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园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4]。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学习的启蒙学校,孩子在父母面前更愿意表达情绪和情感,家庭教育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果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应该体现层次性和系统性,在实施过程中应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行,如聘请专家对家长开展课程式的理论培训、每月举办一次互动式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体验式教学、调查一些家庭式的健康活动等。另外,社会健康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工作量大的社会教育工作,主要由各级专业健康教育机构和各级文化和娱乐部门等团体来实施。在进行幼儿健康教育时,必须重视不同教育方式的参与和配合,根据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使幼儿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使家长和社会更好地关注幼儿的健康教育,《指南》里针对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教师及家长等提出了许多“教育建议”,这些建议通俗易懂、涵盖面广、指导性强,为我们有效实施家园一致性教育搭建了桥梁。综上所述,幼儿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在幼儿园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还必须得到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只有保持三者的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幼儿健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幼儿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因此,关注幼儿健康势在必行,它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童慧玲.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对策[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33.

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心理健康 家庭结构模式 教养模式 家长性格 联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219-01

1 重视家庭的作用有利于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家庭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的结构模式、教养模式、家长性格都会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重视家庭的作用,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有利于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1.1 家庭的结构模式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独生子女的越来越普遍,许多家庭的模式演变为4-2-1式的,这势必造成他们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习惯。这些性格习惯在进入大学开始集体生活后便呈现出弊端:有的同学不顾其他人感受按照自己的作息习惯来生活;有的同学从来不打扫卫生,也不注意个人卫生;有的同学缺乏物权意识,将他人的东西当自己的来使用。这些行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引发学生心理危机。

由于离婚、留守、疾病或者意外等因素导致不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处于单亲甚至双亲缺位的状态。这种状态弱化了他们建立正常的、稳定的社会关系的能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男生A的行为举止非常阴柔,使得他在同学中不合群,因为他父母从小离异,他长期与母亲共同生活。

1.2 家庭的教养模式对学生心理具有重大影响

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1991)归纳了三种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家长,放纵型家长,权威型家长。专制型家长强调合理化的规则,要求严格服从权威。他们一般认为儿童除了履行与成人同样的义务外不享有其他权利。他们希望孩子不添麻烦,无条件地接受大人的是非判断,“我这么说你就得这么做”。放纵型家长很少要求孩子,给孩子太多的自由。这类父母常常给孩子与成人几乎相等的权利,却又不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不注重规则,孩子可以自行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权威型家长在给予孩子爱和亲情的同时,会坚决地对孩子进行始终如一的要求和指导。这种父母让孩子和自己有平等的权利,当他们约束孩子行为的时候,不是以专制的方式进行,而是采用关怀和支持的方式,对孩子说:“如果这样干有道理,那你就去干吧。”上述三种养育模式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后会有不同的表现:专制型家型的孩子一般都很顺从,能自我克制,但遇到问题容易产生退缩,抑郁和焦虑,性情也会比较古板。放纵型家庭教育的孩子依赖性强、不成熟,面对问题时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很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通常会因为学习环境转变而荒废学业。民主型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进入往往较近有能力、能自控、有独立性、有主见和好奇心,能够很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遇到问题也能较快地寻找方式解决[2]。

1.3 家长的性格对学生心理具有重大影响

家庭中家长的性格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对新生儿的研究表明人从出生开始时性格并没什么区别,后天性格与父母共同作用有很强的相关性[3]。国内外对于强迫症的研究表明:50%的强迫症患者父母有过分的要求秩序和检查等行为,强迫症患者的一级亲属的焦虑、抑郁、强迫等性格可能是影响青少年强迫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4]。父母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其教养方式:家长高度表达的情绪以及过度保护,缺乏温暖也容易导致强迫症的发生。所以父母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以及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B同学比较敏感,而且处事优柔寡断,与寝室同学矛盾很大,感觉寝室同学做什么事都针对她,导致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抑郁很长一段时间了。通过与其母亲接触后发现其母性格内向,认为外界很复杂,人心险恶,凡事都想代替B同学包办。所以,对于B同学的心理问题也需要对其母亲进行引导,让她尽可能地放手让B同学锻炼自己,使心理与生理的成长协调起来。

由此可见,在高校中学生工作中有必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协调工作,这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可以确保每个家长能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能将有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及时应对他们的心理问题。

2 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家校联系

2.1 加强宣传,树立沟通意识

家校沟通的意识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高校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培养。学校可以抓住新生开学报到这个机会,做好宣传工作。学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途径建议家长在大学期间尤其要注意子女的身心健康。班主任在保证其他同学隐私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具体实例,向家长说明学生虽然进入大学生活,但是会面临更多的问题,提醒家长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要与学校班主任及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经常沟通。新生C同学家长在开学第一天就很直率地与学校班主任沟通,他的孩子在此前就有抑郁和焦虑,并且正在服药,希望学校多加关注。正是因为这位家长良好的沟通意识,C同学能够得以重点关注并得到合适的治疗。

2.2 建立多种平台确保家校沟通渠道畅通

身处信息化社会,当今沟通方式日益多样。面谈不再仅仅是唯一的手段,电话、电子邮件、飞信、QQ、博客、微博等,使联系更加多样化,便捷化。高校可以率先做好平台建设工作,向家长公示班主任或者学生工作者的联系方式以便于家长进行主动沟通。同时,学校也应及时更新学生家长的信息,建立完善的学生家庭信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得以顺畅地沟通。

2.3 在学生有心理危机发生时及时联系家长,确保问题得到最合适的解决

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出现心理危机,但是原因应追溯到他们的家庭及成长过程。所以,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联系家长一方面是从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可由他们决定如何进行干预,另一方面由家长协助能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D同学突然陷入抑郁的状态,自言自语,语无伦次,行为怪异。学校老师及时与其父母联系,他们第一时间赶到学校与老师沟通。原来父母对她的要求很高,希望她能考研,出国,但是她最近学习压力过大,学生干部工作又出了点小差错,而且她又因为失恋对自己的长相耿耿于怀,所以开始否定自己,抑郁。家长在与学校沟通后及时将这位同学带去咨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D同学成功地恢复了心理健康,度过心理危机。

可见,家校沟通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之一。高校应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家庭与学校沟通顺畅、有效,保证他们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52-53.

[2] (美)Dennis Coon.John O.Mitterer[著],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 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1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