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1

一、证券投资基本分析

基本分析是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以及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的客观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进行分析,以判定证券(主要是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衡量其价格是否合理,提供投资者选择证券的依据。

我们知道,证券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买卖力量的对比程度。买的人多,价格自然就上涨,反之也然,即供求关系决定证券价格。但是这种供求关系又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具体地讲基本分析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1、宏观因素分析。宏观因素分析包括:经济周期分析、市场利率分析、经济政策分析和证券市场调控政策分析。

2、微观因素分析。微观因素分析就是对上市公司本身进行分析,它构成了基本分析的核心。(1)公司所属行业性质的分析。公司所属行业性质的分析主要有:发展前景分析、商品形态分析、需求形态分析、生产形态分析。(2)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任何一个行业都要经历开创、扩张、停滞和衰退的行业生命周期。同行业不同公司的业绩状况虽有不同,但与该行业所处的整体发展阶段有很大关联。当公司所处行业蒸蒸日上时,该行业所有公司的成长性都看好;当公司所处行业开始衰退时,即使有些公司能够做到经营有方,但行业内大多数公司的整体状况则很难令人乐观。(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又称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对证券发行公司的各种财务报表,通过对其账面数字的变动趋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业绩,并预测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证券价格的运动规律,根据过去证券价格的变动情况来推测证券价格的未来走势。技术分析是通过分析证券市场的市场行为,对市场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就是预测市场价格未来的趋势。为达到这个目的所使用的手段是分析股票市场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包括三个方面:1价格的高低和价格的变化;2发生这些变化所伴随的成交量;3完成这些变化所经过的时间。简单地说,就是价、量、时。在这三方面中,价格的变化是最重要的。从不同侧面对市场行为进行分析就组成了技术分析的各种方法。根据市场行为得到的数据而产生出来的各种图和表是进行技术分析所要用到的最基本的东西。人们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经验,创造了很多从图表看未来的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技术分析的全体。

正确应用技术分析,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加证券投资者预见未来和对当前形势正确判断的能力,在投资者进行股票买入和卖出决策时,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在证券投资市场上,仅仅凭借直觉和运气是不够的,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当前的行为进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1、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三大假设。技术分析是预测投资品种价格未来走向的研究行为,依赖的是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行为。技术分析有它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三大假设:一是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二是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三是历史会重复。

在三大假设之下,技术分析有了自己的理论基础。三大假设是我们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它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它存在的合理性。承认它的存在,同时也注意到它的不足才是合理的。技术分析的理论主要的理论基础有: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

2、技术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技术分析方法在长期的证券买卖实践中,给人们带来过相当可观的盈利。技术分析也有两面性,它有神奇有效的一面也有无能为力的一面,这是由技术分析方法的构成决定的。技术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地介绍和应用,对技术分析方法应用于市场的效果要有清楚的认识,避免被一些现象所迷惑。技术分析作为一种证券投资分析工具,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技术分析必须与基本面的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其准确度,单纯的技术分析是不全面的。(2)注意多种技术分析方法的综合研判,切忌片面地使用某一技术分析结果。实践证明,单独使用一种技术分析方法有相当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如果使用每种技术分析方法,都得出相同的结论,那么出错的可能性就很小。(3)前人和他人的结论要通过自己的实践验证后才能放心地使用。由于证券市场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收益,近年来研究证券的分析方法各异,使用同一种分析方法的风格也不同。前人和他人得到的结论是在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环境中得到的,随着环境的改变,这些方法也应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三、正确掌握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应用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2

摘 要 近年来,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课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在众多专家学者研究基础上,对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证券市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

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一般情况下,其主要涉及到的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股票市价

一般而言,企业的规模越大,那么其所对应的股票价格越高,其市值也就越大。因此,在实际中,企业的规模以及发展状况,可以通过相应的市价总额来进行衡量。也就是说,企业的市价与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经营规模是相对称的。以此类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也可以通过股市的市价总值充分地体现出来。

由于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在特殊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而且相关的理论和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证券交易所上,企业的法人股以及国有股等还不能上市流通,在市场上真正流通的仅仅占据总值的1/3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对市价总值进行相应的补充,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入流通市值,而这一部分的流通市值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对经济的的贡献程度来体现,所以,从总体上讲,其主要侧重于所有上市公司的总规模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市场筹资额

市场筹资额,是对证券市场的融资能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在证券市场中,筹资额是影响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研究证券市场的重要参数。相较于传统的经济市场相比,我国市场实现了很大的开放性,但是目前还没实行世界范围内的完全性开放,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同步。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整体上呈现内循环的趋势,为此,需要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形式与国际上进行良好的区分,在实践当中,可以筹资额的引入,来进行相应的补充。

3.成交金额

在证券市场中,成交金额也是一个很价值的指标,它在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的活跃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进行市场交易时,如果交易量越大,那么相应的流动性也会增大,同时,人们所面临的风险性也是比较小的;同时,越大的交易量,股票购买规模也会越大,那么市场信心和前景较佳,从而增强人们进行证券市场的信心。

4.股票市场依存率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股票市场依存率越大,那么股票市场的作用和重要性也就越大。因此,股票市场依存率也一个重要的协调因素。 在进行股票市场依存率的分析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比例关系,即:

股票市场依存率 =股票市场筹资额/GDP。

从以上分析,随着股票市场依存率的不断越大,其对市场融资的依赖性也会不断加大,这样,经济发展与证券市场的关联性也会更加紧密。为此,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必须要通过市场境内依存率的引入,进行市场补充,即:

股票市场境内依存率 =股票市场境内筹资额/GDP。

在协调过程中,要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和经济形势出发,提高股票市场补充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的有效政策和建议

从某种角度上讲,证券市场可以说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为此,需要加大力度,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既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还可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具体的实施:

1.加强市场的调控

在现有市场环境下,国家要加强对证券市场的宏观调控,在尊重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采用一切可行、有效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进行市场调控时,要做到调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避免调节盲目性和滞后性,确保决策的正确性,促进证券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2.优化资源配置

证券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比较及时、灵活、准确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为此,必须要在确保市场正常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自觉遵守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来约束投资和交易行为,这样,吵仅可以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而且还可以调节资源的流向,调节资源在行业之间的分配,刺激市场的流动性,突破传统形式上的市场局限性。

3.健全上市制度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格,从整体上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促进证券市场规范的不断扩大。其次,要加大市场改革,统筹推进市场的各个方面的进步,处理好内需与外需,有效地利用外资与内资的关系,使得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第三,要增强企业的活力,把企业搞活,简政放权,实现管理体制的深入改革,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竞争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总而言之,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没有实现其应有的相关性,从而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大证券市场的分析和调整,优化资源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3

[关键词]证券市场卖空机制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融券交易,指投资者出于对股票价格将下跌的预期,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同时向经纪人借入股票后按现行价格卖出的一种信用交易方式。卖空者卖出股票所得的款项必须存入证券公司或相关机构,作为股票货款(也称融券)的抵押。简单的说,融券指的是卖空。最初的卖空用于投机,即估计当前股价过高,通过预先卖空股票,锁定收益,而后待股价下跌后再买回标的股票的买卖操作。

卖空的历史已有近400年,在最早的有组织的市场——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AmsterdamExchanges)中,卖空就变得很普遍。卖空是一种杠杆交易,也就是说,卖空者只需投入一定的初始保证金便可以进行数倍于保证金的交易,因此,他的收益和风险被放大。在研究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时,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卖空机制,认为卖空机制为投机分子提供了打击市场的机会,1929年的美国股灾中,卖空交易被指责为“元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马来西亚、香港地区就取消了卖空机制。King等人(1993)的实验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对价格泡沫的产生没有显著的影响;Porter,Smith(2000)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卖空机制不能显著地降低市场的泡沫量以及泡沫的持续时间。

但有很多学者发现融券卖空并没有引起股市的重大波动。1997年JamesJAngel以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的144只股票为研究对象,研究股价下跌是否与卖空交易相关,结果表明常规性买卖指令形成的助涨杀跌效应是引起证券市场波动的根源,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加剧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2000年8月,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纽约股票交易所中的卖空份额(shortinterest)与NYSE综合指数间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动趋势,这表明卖空交易量同股价指数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正向变动关系,指数高涨时卖空量大,指数低迷时卖空量小,即卖空交易能起到平缓股价指数剧烈波动的作用。Hong和Stein(2003)通过建立一个异质人模型(heterogeneousagentmodel)研究对卖空交易者的卖空约束能否阻止股市下跌却发现限制卖空反而可能引起市场崩溃。廖士光和杨朝军(2004)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地区股票市场在1998年8月至2004年2月间的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与加权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加权指数是卖空交易额的Granger原因,而卖空交易额不是加权指数Granger原因,即卖空市场机制不会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同时卖空交易额与加权指数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这说明卖空市场机制可以起到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

二、融券卖空机制的稳定市场功能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在证券市场中引入卖空机制,可以对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起到平抑作用,减少证券市场中大幅波动的情形,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供给有确定的数量,各种证券本身没有相应的替代品,如果证券市场仅限于现货交易,证券市场将呈单边运行,在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的时候,市场必然会巨幅震荡,在这样的市场运行机制下会容易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在证券现货市场中引入卖空交易机制,可以增加相关证券的供给弹性,这主要是通过下面这样一种机制实现的,即当证券市场上某些股票的价格因为投资者的过度追捧或是恶意炒作而变得虚高时,市场中理性的投资者或投机性卖空者会及时地察觉这种现象,预期这些股票的价格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会下跌,于是他们会通过卖空机制来卖空这些价格明显被高估的股票,这样,这些价格被高估的股票供给量会明显增加,这一方面缓解了市场上对这些股票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抑制了股票价格泡沫的继续生成和膨胀,另一方面这些投资者的卖空行为又会向证券市场中的其他投资者传递一种股价被高估的信号,这种“示范效应”会使过度高涨的证券市场重新趋于理性,及时让投资者清醒地认识到股市中的泡沫,使股票价格回归到真实的投资价值上来。另外,当这些价格被高估股票因泡沫破灭而使价格下跌时,先前卖空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因到期交割的需要会重新买入这些股票,这样一方面会增加市场对这些股票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托市”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给其他投资者一种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同样,通过卖空机制的这种“示范效应”可以改变股票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从而会使股价能回复至真实的价值水平上,从而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效果。同理,在证券市场行情低迷时,市场上的卖空力量会很弱,此时的卖空交易者会买入被卖空的股票以备在未来到期日进行交割,这样,当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对股票需求量较低且他们大多又持币观望时,卖空交易者的“回购补仓”行为会增加股票的需求量,同时也会带动其他投资者纷纷入市进行交易,这样就缓解了市场上股票供过于求的状况,重新唤起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因此,从理论上来看,卖空交易机制的存在会对整个市场的波动起到了“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上的暴涨暴跌现象起到平抑作用,而不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

三、结论

从上文看出,卖空机制的推出对于整个股票市场而言,没有造成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反而卖空机制可以对市场的波动起缓冲作用。因为卖空交易机制的推出,可以使投资者有了更多的构建投资组合空间,为投资者提供了套期保值的工具和手段,一方面为投资者分散投资提供了避险工具,另一方面解决了单边市中股价虚高、暴涨暴跌、投机盛行的弊端,起到了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因此,我国证券市场上推出卖空交易机制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4

[关键词] 中国证券市场 国有股 趋势

中国证券市场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1年风雨历程。这期间在法制完善、市场规模、投资者队伍成长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证券市场毕竟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特定产物。在从实验阶段步入发展阶段的过程中,既具有市场化改革的进取性,又存在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65%的股权不流通、国营企业占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成分、频繁的行政干预以及受双轨制经济体制影响的发行与上市制度等等。

截止2001年10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为1152多家,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占上市公司总股本超过50%的约有895家,约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78%;其中持股份额占上市公司总股本超过75%的63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5.62%,而且第一股东持股份额显著高于第二、三股东.大股东中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占压倒多数,相当一部分法人股东也是国有控股的.统计表明,第一股东为法人股东的,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31%,两者之和所占比例高达96%,突出表现为股权结构严重异化。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所有者在事实上的不在位导致了国有财产权利的私人化和财产责任社会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直接造成严重的腐败、数量惊人的国有资产流失和大量的经济犯罪。显然,解决“所有者缺位”现象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减持国有股”方案的推出正符合这一思路。通过国有企业中国有股比重减少而引入其他形式的股权,将股权结构分散化,便可以合法地削弱国有股的控制权力度,使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逐步趋于完善。

国有股减持已经成为优化资本市场功能、深化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战略趋势。就上市公司而言,国有股减持是改革自身股本结构、塑造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客观要求;就资本市场而言,这是规范市场、促进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日趋突出,国有股减持也将快速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巨大缺口。

一、减持是证券市场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从利益层面上看,流通股的存在为各种实力经济利益主体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操纵提供了基础。从一定程度上说,中国股票是以国家为首的各种实力利益主体操纵的市场。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利益主体都想在市场上实现自己利益目标,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博弈的局面。

从功能层面上看,非流通股也是我国股票市场正常功能不能发挥的根本原因。目前,因为国有股的不流通造成了我国股市市盈率“水分”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流通盘上的股市价格是靠包括另外三分之二非流通股在内的整个股票市场来支撑的。如果将这另外的三分之二非流通股也投入流通市场,按照供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便的情况下,目前的股市价格在理论上应下降三分之二。非流通股的存在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基本供求关系,使股票失去价值回归同一公司的股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价格,从而造成严重的“同股不同权”现象。

从入世层面上看,入世后的中国股票市场面临着从国际上输入发展动力和火力的重大机遇,而这种机遇从一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前提是股权运行规则与此是完全格格不入的,这边就说明,只要以非流通股与流通股这一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股权运行通则相悖的股权模式来继续发行股票,那么股票市场供求相对平衡关系的建立以及在这种平衡基础上的价值发现功能将永远不可能实现,中国就永远不可能实现由挑战向机遇转变的飞跃。

我国入世后只有五年的保护期,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五年内使市场的运行规则国际化。因此如何率先解决非流通股问题,实现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显得极为紧迫,它是中国证券市场提前做好国内政策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真正向国际惯例靠拢的必然要求。

二、减持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的结构功能

就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公司股权构成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影响甚大。换句话说,目前上市公司股权构成严重影响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此,从根本上讲,目前许多上市公司的改制和转制机制并不彻底,政企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开,许多上市公司虽然从名义上讲已经转制为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决策与分配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与过去的国有企业没有多大的差别。

“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客观上很难制约和约束上市公司的行为,但却满足了它们仍然向大股东负责或维护大股东权益的特殊要求,这也是不少大股东之所以能够“越位”干预上市公司日常事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减持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面临许多现实问题。统计资料表明,从表面上1998年起,我国养老金开始出现赤字,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是53亿元,1997年为187亿元,2000年则达了360多亿元,财政补贴已不堪重负,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减持变现部分国有股,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也是快速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的需要。

国有股减是否能成功,不仅影响到中国经济建设的全局,而且也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5

关键词:证券市场;通货紧缩;因果关系

一、世界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挑战

通货紧缩(Deflation),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1992)中定义为“与通货膨胀(Inflation)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在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斯蒂格利茨则在其《经济学》(中译本,1997)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的稳定下降”;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简明定义为: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下降。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大都出现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时至今天,其阴影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徘徊。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期刊文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货紧缩,而非二次衰退。

1、三大经济体

继日本之后,美国、德国和英国也相继面临通货紧缩的危机。由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GDP占到全世界GDP的75%,因此三大经济体的经济走向对世界经济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一年,企业的资本设备价格下跌了1.0%,汽车价格下跌了1.6%,服装产品价格下跌了2.2%,电器价格下跌了2.7%,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个人电脑,跌幅高达20.9%.通货紧缩不但笼罩着制造业,而且已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酒店的价格下跌了2.1%,飞机票的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更是下跌了4%.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持续性的通货收缩,对正在挣扎着走出衰退的美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2002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5.0%,但进入二季度后急剧回落,二季度经济增长仅1.3%,预示着美国经济调整、复苏和变革步履维艰,通货紧缩仍是主要威胁。

欧元区的通货紧缩压力总体不太大,但是德国和英国则相对严重。德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通货紧缩的边缘,加入欧元区以来,德国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失去了相当的自主性,目前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对于通胀率只有1%的德国来讲相对较高,估计2003年出现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大。英国近来的通货紧缩压力一直比较大,统计数字表明,当前英国的年主导通货膨胀率只有1.9%,同英国政府设定的2.5%目标有一定差距。目前,英国的零售价格指数仅仅相当于1987年的水平。过去12个月来,英国耐用消费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8%.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一直处于萧条时期,尤其1998年之后,庞大的财政赤字,沉疴不起的消费低迷,频繁的企业破产,使通货紧缩日益突出。为此,日本政府今年10月30日出台了“反通货紧缩综合对策”,以寻求复苏经济的出路。

2、亚洲

中国台湾由于经济金融十分不景气,以至于通货紧缩愈显严重。根据有关资料,2002年1~10月,台湾消费物价年增长率为-0.26%.

中国香港自1999年呈现通货紧缩,2002年9月份消费物价指数下跌3.7%,跌势持续47个月,且创下27个月以来最大的跌幅。

亚洲其他国家,如泰国和菲律宾等,近年来消费品价格与以往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苗头。

3、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根廷,目前该国正处于连续第四年的严重通货紧缩之中。其他如墨西哥,危地马拉等,也都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

4、中国

近五年,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如果根据国际普遍的看法,通货膨胀率低于1%即属通货紧缩,那么,从商品零售指数上涨率看,中国1997年已出现通货紧缩;从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率看,中国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因为,中国五年来价格指数上涨率一直低于1%,到2002年4月,这两个指数上涨率分别为-2.1%和0.3%,所以,“通货紧缩取代通货膨胀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头号顽敌”(胡鞍钢,2002年)

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和治理对策,近年来已有大量论述,本文拟着重从股票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得到一些有效遏制通货紧缩的思路。

二、历史上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

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通货紧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期间出现的严重通货紧缩,以及日本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螺旋式的通货紧缩。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其通货紧缩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证券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美国1929~1933年的通货紧缩

在大萧条之前的1922~1929年被称为是美国“繁荣的七年”,股票市场(以下简称“股市”)上,投机之风可谓空前绝后。据统计,在此期间,有价证券的发行额为490亿美元,而股指居然上涨了5倍。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出现恐慌性抛售,当天的交易量达到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纪录。至1932年6月,以S&P500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代表的股票价格已平均下降了86%.股市的暴跌成为引发美国其后5年严重的通货紧缩的导火线。

美国1929-1933年的通货紧缩主要表现为: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大幅下降。1929年8月至1933年4月,CPI下降了28%.可见,通货紧缩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首要特征;

(2)国民生产总值(GNP)大幅回落。1929-1933年,美国的GNP下降近24%,平均每年有接近8.3%的负增长;

(3)工厂、银行大量倒闭。大萧条期间,美国倒闭的企业超过14万家,倒闭的银行超过5100家;

(4)失业率大幅上升。1929-1933年,失业率从3%上升至25%;

(5)消费萎缩,投资暴跌。1929-1933年,物价平均下跌了6.7%;美国企业投资额由1929年的560.2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84.4亿美元;

(6)证券市场筹资额锐减。1929年,美国企业债券、股票的筹资额近80亿美元,而1930年锐减至44.83亿美元,及至1933年筹资额只有1.6亿美元。

2、日本的通货紧缩

1985~1989年,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形成、发展、最后破灭的过程。由于极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过剩资金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1989年底,以日经指数由38915点的历史高位急剧下挫为标志,日本的泡沫经济宣告破灭,从此进入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时期,尤其1998年之后,各种迹象表明日本经济已处在“通货紧缩螺旋”的边缘。

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与美国大萧条时期相似的通货紧缩特点,主要表现为:

(1)物价下跌。日本CPI从1999年起连续27个月下降,2001年CPI更是下跌0.8%,跌幅创下历史纪录;

(2)经济增长陷入停顿。1992~1995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不到1%,1998年则下降到-2.8%,是战后经济增长表现最糟糕的一年;

(3)企业生产能力下降。日本生产能力指数曲线从1998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截至2001年2月,破产企业负债额为23.61万亿日元;

(4)就业形势严峻。90年代初以来,日本年均失业人数连续增多,2000年完全失业率达4.9%,2001年再创纪录地达到5.4%.

(5)资产价格下跌。“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地价持续下跌。2001年年初商业用地的地价下跌7.5%,仅为最高值(1990年9月)时的18%,跌至1981年的水平;

(6)股市低迷。“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股市一蹶不振,至2002年11月14日,日经指数以8303.39点报收,创下1983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3、美日通货紧缩的启示

综观美国和日本两国通货紧缩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两国在通货紧缩发生前后所采取的宏观政策,我们不难看出,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关系。

(1)股市超常波动会诱发通货紧缩。美国为了抑制股票投机,美联储在1928-1929年错误地采取了过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缩公开市场操作并两次提高再贴现率,同时大幅度提高对经纪商贷款的利率,甚至限制会员银行对经纪商贷款,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在诸多利空下变得无序,股价暴跌随之出现,银行和企业连锁破产,市场供求失衡,产品价格下跌,最终引发了通货紧缩。为了应对泡沫经济,从1989年5月起,日本政府开始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一共5次提高贴现率,从不到2.5%上升到6%.由于该政策过急过猛,导致股市大幅下挫,加速了以通货紧缩为特征的长期萧条的到来。

(2)股市暴跌加重了通货紧缩。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在通货紧缩阶段股市暴跌都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其通货紧缩的程度:一是股市暴跌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使公众认为大萧条已经来临,产生物价将持续下跌的消极预期,致使消费支出大大减少,导致社会总需求锐减;二是股市暴跌直接减少了人们的账面资产,财富减少的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公众的消费支出;三是股市暴跌使企业筹资面临较大困难,减少了投资需求,激化了社会总供求失衡的矛盾。通货紧缩是供求严重失衡的直接后果,股市暴跌造成社会总需求进一步下降,加深了供大于求的矛盾,也就意味着加重了通货紧缩的严重程度和治理难度。

(3)通货紧缩反过来导致股市持续低迷。股市稳定的最根本基础是上市公司的素质,而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疲软、价格下跌、产品销售不畅、利润下滑、再生产资金短缺等因素的作用,上市公司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发生严重的亏损直至倒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下降恶化了其资产质量,直接导致股市不断下挫,即使政府采取刺激性的措施,只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也只能收一时之效,难以改变股市长期低迷的颓势。

由此可见,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证券市场尤其是股市的崩溃直接引发了通货紧缩,证券市场的萧条加重了通货紧缩的治理难度;反过来,通货紧缩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瓦解了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造成证券市场长期低迷,最终可能引发证券市场崩溃直至整个金融市场和国家经济的全面危机。

三、发展证券市场,遏制通货紧缩

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提示我们:发展证券市场,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防止因证券市场的衰退而引发和加重通货紧缩,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就我国而言,进一步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充分发挥和利用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供求关系的功能,无疑是遏制通货紧缩的一条重要路径。

1、保持证券市场稳定,提高公众预期。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运行了11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辉煌成就。截至2002年10月底,我国共有上市公司(A、B股)1215家,深沪两市的总市值达到4.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50%,投资者开户数发展到近7000万户。尤其自1991年以来,证券市场在境内外累计筹集资金高达8000多亿元,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自2001年6月上证指数达到2245点之后,股市一直处于下跌调整之中,2002年1月达到最低点1339点,近期则始终在1500点以下徘徊。股市的低迷不振与我国的宏观面的现状发生了严重背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的上升势头。据中国证监会统计,2002年1~10月,证券市场累计筹资727.06亿元,同比下降32.22%;投资者累计交纳印花税97.62亿元,同比减幅达62.95%.

根据现代消费理论,消费不仅是由现期收入决定的,人们对未来持久收入的预期也在消费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股市低迷和股票价格持续大幅度下降,极易使投资者形成消极预期,并可能扩散而导致公众对物价产生持续下跌的预期,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使消费屡屡搁浅,从而影响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一个反例证明是:2002年“6.24”行情爆发后,我国股市曾一度冲高;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显示,2002年6月份,受股市反弹等因素的作用,消费者信心指数在5月份的基础上回升0.2点,达97.3点。由此可见,保持证券市场在规范中稳定发展,防止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下滑而加重通货紧缩的趋势,在目前显得尤为迫切。

2、发展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缓解银企经营压力。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直接融资从无到有。自1991年至2001年底,我国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得到极大地发挥,上市公司共募集了7727.09亿元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国有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更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的能力较上市前明显提高。当然,同直接融资市场发达的英国、美国、荷兰等国相比,目前我国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较低。过去十年我国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近八千亿元,但银行贷款却增加了八万多亿元。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发达,导致全社会资金融通主要依靠银行存贷机制来循环扩散。其结果是,企业过份依赖间接融资,使银行的职责和压力太重,同时由于很多企业在客观上没有偿债能力,或在主观上逃废银行贷款的不良意识浓厚,使中国银行业潜伏着很大的经营风险。据统计,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坏账占GDP的25%左右。出于对贷款难以回报的恐惧心理,银行惜贷一直是近年来银行资金运作最大的痼疾;银行资金宁可投放到国债和交纳央行准备金,赚取低利的息差,也不愿意给企业放款。同时,2002年6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8万亿,存款增长速度快于贷款,存贷差不断增加(2002年6月末银行存贷差增加到3.65万亿元),银行经营雪上加霜。因此,通过法律规范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对于提高社会资金融通的效率和效益,防止出现“债务-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是大有帮助的。

3、利用证券市场财富效应,扩大社会需求。

证券市场存在“财富效应”,当投资者的虚拟资产(如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值呈现不断上升时,投资者可支配的财富增加,其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都会增强,即期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增加,将拉动社会总需求的上升,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最终带动GDP的增长;而GDP的增长又为证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创造了必要条件,如此形成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同理,如果虚拟资产价值下跌,证券市场将产生“负财富效应”。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我国股市在2001年下跌前的市场价值总额约为5.4万亿元,而到2002年10月市场价值只剩4.4万亿元,整整“蒸发”了近1万亿元。股市市值的蒸发意味着股民财富的消失,股市中的散户投资者在我国以中上等收入阶层为主,是我国最有活力、也最具潜力的消费阶层。目前股票资产的大幅缩水,必然会压缩这部分人的日常即期消费支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居民因投资亏损已对自己的消费产生影响的占48.11%.同时,股市低迷和股票价格的下降,导致企业投资股票的资金损失,产生财富缩水,造成企业投资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投资增长乏力。居民消费支出下降和企业投资增长乏力,必将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其结果将是因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而导致物价下降,从而造成通货紧缩。

4、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调整和改善社会供求状况。

我国通货紧缩主要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大量短缺和无效供给同时并存,是政府垄断和体制障碍下供给和需求双向不吻合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1)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利用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将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

证券市场是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系列机制发生影响而影响社会供求状况,进而影响社会再生产的。一方面,通过聚集和利用社会资源,疏通储蓄及闲置资金转化为投资渠道,使之朝着调整和集中的方向改变分配,促进投资,推动消费,改善供求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交易数量、价格与收益率,既对微观主体经济运行产生鼓励或抑制作用,又对产业调整、组合及其恰当选择创造条件,从而有利于加强企业竞争,改善经济结构,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促进供求相互契合程度。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远未成熟,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但是应当看到,我国证券市场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起步和建设的,必然会出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是发展中的困难和挫折,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坚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一个规范、公正、法治,能有效推动资源配置的证券市场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参考文献:

[1]A.加利。西林。通货紧缩[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罗振宇。通货紧缩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编著。中国通货紧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钱小安。通货紧缩论[M].商务印书馆,2000.

[5]胡鞍钢等。中国挑战通货紧缩[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6]余明,余熳宁。对日本当前通货紧缩态势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1,(4)。

[7]李晓超,马岩。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形势及全年展望[N].中国统计信息网,中华工商时报社;2002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2-04-17.

[8]高峰,肖冰,刘兴祥。辉煌的乐章-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纪实[N].证券时报,2002-10-21.

[9]李正信。通货紧缩威胁美经济复苏[N].经济日报,2002-10-17.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6

资产也是风险,而因其性质不同,风险也不相同。资产大体分为货币资产、证券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本期我们先讨论货币资产、证券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风险。

资产也是风险,而因其性质不同,风险也不相同。资产大体分为货币资产、证券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其中,实物资产主要分为以存货为主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针对不同资产的风险,有的放矢地进行风险控制。本期我们先讨论货币资产、证券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风险。实物资产的风险将在下期讨论。

货币资产,从其变现能力而言不存在变现风险。但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作用以及通胀风险,持有货币会直接产生持有风险。这种持有风险首先表现在会增加机会成本,这是由于如果将持有的现金进行投资就会获得相应的收益,通常这一收益的底线是银行存款利率。而持有现金就必然丧失这一收益的机会,从这个意义出发,持有现金是必然要发生资金成本;持有风险还表现为货币贬值的风险。在通货膨胀时期,伴随物价的上涨,同一货币单位的购买力会相应下降。要消除持有风险,只有将货币不断的周转使用,通过现金的使用既可以获得机会收益,也可以通过现金的即时使用充分实现其购买力。但任何企业总是要持续地持有一定量的货币,以备日常支付之用或防止支付风险,这就必然产生合理现金持有量的确定问题。这一持有量的边界是既能满足日常支付需要,不会引发支付危机,又不会形成超额现金储备。

证券资产,从其变现能力而言,因其本身只是一种法律凭证,其实体并不具有价值,一旦证券不能出售,就会变得一钱不值,所以从证券的实体而言,其风险最大。证券资产实际上是一种权利凭证,意味着投资者凭借证券可以对证券的发行主体享有权力,同时也承担义务。证券资产作为一种权利凭证,与其发行主体存在内在关系,所以证券资产的风险不是由证券资产本身的实体性决定的,而是由证券资产发行主体的状态决定的,其价值也是通过发行主体的资产运用价值体现的。综上所述,证券资产是否存在变现风险,是由发行主体的资产运用效益,也就是发行主体的整体效益状态决定的。而发行主体的整体效益状态最终取决于发行主体的战略选择、日常决策和经营控制是否有效。因此,要控制证券资产风险,证券资产持有者必须能够对发行主体实施有效的控制,并在发行主体出现风险苗头之前能够迅速地出售资产。此外,一旦证券资产以独立的资产形态存在,并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时,证券资产就必然面临证券市场风险。也就是说,伴随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证券资产价值会脱离发行主体的价值而波动,从而形成了证券资产另一种独立的风险―证券市场风险。由此,规避证券资产风险不仅要从有效地控制发行主体着手,还必须把握证券市场的行情,及时地进行证券资产买卖。

无形资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并具有实体价值的单个无形资产,如专利。这种无形资产的特点是,即便购买该专利的企业亏损,该项资产的价值却仍存在,仍然可以将该专利出售给其他企业获利。这里就必须区分专利的实体价值和功能价值,只要专利的先进性和有用性没有丧失,专利的实体价值就仍然存在。至于使用该专利的主体能否将专利的功能价值转换为获利能力则并非取决于专利本身。对于这类无形资产,要避免其不能变现的风险,一是必须确保无形资产本身的先进性和有用性;二是必须寻找合适的主体,使无形资产的功能价值实现最大化。第二类无形资产是以整个企业的获利能力为基础的,如企业的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依托于企业的获利能力,离开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无形资产就一钱不值。所以,这类无形资产本身无实体价值,它的功能价值通过企业的获利能力予以表现。为了降低这种无形资产变现的风险,必须尽可能提升企业的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获利能力;同时,当企业获利水平较高时,要适时变现潜在的无形资产,通过将无形资产锁定在变现资产上,以避免无形资产贬值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