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1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的风险要素,导致企业财务期望收益与实际财务收益之间产生变动,因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一种与企业的价值活动相关联的微观经济风险。企业风险货币化是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形成过程,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信用风险、投资三种形式。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外部风险因素主要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如国际国内商品和资本市场的变化、社会经济的整体波动、国家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内部风险因素主要是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如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意识,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对财务风险的。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广泛存在于企业的筹资、投资、偿还、资金运营以及利润分配等各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着风险,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可能会获得超过资金自身价值的额外收益,也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借鉴国内外现代企业的经验,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控制计划,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识别、评估、规避、控制和管理,努力的控制财务风险,使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并合理利用财务风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目标

一般而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防止和降低财务风险损失,确保企业能够顺利进行财务活动,从而实现期望的财务收益。

(一)企业财务损失控制目标

企业财务损失控制目标是财务损失事故发生后的一种风险管理目标。收益和风险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企业进行的财务运行没有任何风险,那么企业也就无法获得超额收益,企业要想获取投资的风险价值,就必须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在财务运行过程中企业必然会遭受到一定的财务风险损失,即使企业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也还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以及这些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在财务风险发生后,企业必须采取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等手段,尽可能地将财务风险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或者将其控制一定范围内。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是财务损失事故发生前的一种风险管理目标。企业为了保证健康的财务,降低财务风险事故发生率和影响程度,往往会尽可能地去识别、评估、衡量各种财务风险,并运用各种综合的控制方法去尽可能地控制财务。比如把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控制在安全区域,以保证企业财务良好。

(三)财务活动顺利稳定运行的目标

为保证财务活动顺利稳定运行,企业应该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提高抗财务风险能力,有效地减少财务漏洞以及财务运行中非必要的浪费。企业决策者更是需要具备合理的财务风险倾向和正确控制财务风险的技巧。

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原则

多年来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表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限度承担和风险适度原则。普遍性是企业的财务风险一大特征,企业必须要能够准确及时地识别、衡量、以及控制财务风险,确定企业可承担的财务风险的最大限度,确保企业运营正常安全。

(二)分权分级管理原则。企业应该以现行的内部管理机制为基础,对财务风险实行分权分级的控制管理。对于集团公司,则可以分别对集团总部、各子公司实行财务控制管理。

(三)风险和收益均衡原则。企业在财务运行中应该遵循风险和收益均衡原则,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可能发生的损失,应该对其安全性和收益性进行全面分析,并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制定行动方案,以便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超前预警和有效规避原则。预示性是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特征。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建立比较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评估、预警以及财务风险控制系统,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

四、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方法

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主要可分控制型和财务型两大类,笔者将详细介绍这两类技术方法。

(一)控制型财务风险管理方法

控制型财务风险管理方法实质是以财务风险识别分析为基础,在财务风险事故发生之前,果断运用各种财务风险预防方法来降低财务风险事故的发生频率;在财务风险事故发生之后,综合运用各种财务风险治理方法来尽可能地控制风险损失,阻止风险损失的继续扩大,把财务风险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控制在最低的限度,以此来达到减少企业财务风险损失的目标。控制型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方法主要有:财务风险规避法、财务风险损失控制法、控制型财务风险转嫁法等。

1、财务风险规避法

财务风险规避法是指对于那些财务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或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风险项目,决策者从企业自身客观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企业财务控制原则,权衡得失,反复比较研究各种备选方案,规避那些引起财务风险损失可能性较大的项目,从而避免产生财务风险损失的。[3]财务风险规避法是可以彻底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其他控制方法则只能降低财务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程度。企业在风险事故发生前采取适当的财务风险规避法并不仅仅是消弱财务风险引起的损失影响程度,而是可以彻底有效地消除风险可能引起的各种损失。采取适当的财务风险规避法虽然能够彻底有效地消除部分财务风险事故可能引起的经济损失以及恐惧心理,从源头上控制财务风险,但从本质上说,它还是属于消极地财务风险控制方法,本身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在企业财务运行过程中,无可避免会遭遇各种风险,比如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无可避免的自然灾害。任何财务运行都会遭遇一定程度的风险。具有高风险的财务运行活动常常会带来高利润。放弃风险项目,也许就意味着放弃丰厚的利润。企业如果想要获取高利润,那么就要敢于承担高风险。因此,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采取财务风险规避法。比如某种财务风险项目带来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非常高或在控制财务风险时运用其他控制财务风险方法需要大于或接近该项目可能带来的效益值的成本。

2、控制型财务风险转嫁法

控制型财务风险转嫁法,也称非保险型财务风险转嫁法。企业可以通过合法的合同以及其他相似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把本来需要自己来承担的财务风险损失转嫁到非保险行业的组织或者个人。控制型非保险财务风险转嫁只是把财务风险由一方转嫁给另一方,并不能消除财务风险。控制型财务风险转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是出售,即卖家通过合法的交易形式把可能存在财务风险的财产或者项目转嫁到其他人或者组织,原来的所有人的与所有权相关的所有财务风险都会转移到新的所有人,从而减少了原来所有人所需承担的财务风险;第二是转包和分包,即通过合法的转包合同、分包合同等形式,转让人把财务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转嫁到其他人或者组织;第三是租赁,即通过合法的租赁合同等形式,在出租的物资的所有权仍属于出租人的前提下,出租人为获取承租人交付的租金把自己具有所有权的物资出租给承租人,同时出租人也会将所出租的物资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转嫁给承租人。

(二)财务型财务风险管理方法

财务型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是指在财务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企业通过识别、评估潜在的财务风险而事先做的各种财务安排,从而来消除财务风险事故发生后引起的企业的生存发展困难以及员工的精神障碍,为恢复企业经济、搞好生产自救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

1、企业财务风险自留法

企业财务风险自留法,也可称为承担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自己承担财务风险事故所导致的损失。其实质是企业在财务风险事故发生后,通过采用资金融通等方法来弥补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企业财务风险自留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过程中残余的方法。当其他财务风险控制方法都不能够实施或者实施的成本相当高且所能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的时侯,企业才会选择风险自留。此外,由于影响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多而杂,准确认识并掌握财务风险事故的发生规律十分困难,因此企业想要事先控制全部财务风险损失是十分困难的,只有自己承担未被认识的财务风险损失。所以,财务风险自留是一种处理剩余或者残余财务风险的方法,与其他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相互补充。在特殊情况下,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合理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它适用的范围是:企业财务能够承担财务风险所导致损失可能引起的最坏后果;采取其他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的费用超过自我承担财务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企业风险管理者缺乏处理财务风险的经验和能力,没有财务风险意识,从而常常无意识地去让企业承担各种财务风险。

2、财务型非保险财务风险转嫁法

财务型非保险财务风险转嫁是对保险财务风险转嫁的重要补充。由于保险财务风险转嫁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不可能转移所有的财务风险。因而,非保险转嫁是一种较灵活的转嫁风险的方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财务风险转嫁需要通过非保险转嫁方式来实现。财务型非保险转嫁财务风险方式有三种:

(1)免责约定,即通过对合同条款的拟定和变更,合同的一方把合同中对第二者所发生的损失的法律责任转嫁给另一方承担。在建筑合同、委托合同、销售供给合同、服务合同以及租赁合同中,转嫁风险的方式往往就是免责约定;

(2)保证合同,即债权人通过与保证人达成的某种协议,当债务人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其债务时,债权人的损失由保证人来负责赔偿。债权人转嫁违约风险通常会采用这种非保险转移方式;

(3)衍生性工具,衍生性工具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新兴方法。其主要形式有期货、互换远期合约以及期权。它可以为企业提供保值、投机以及套利机会。

五、结论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正处于发展和转型期和市场经济制度仍不够完善,企业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保护意识,规避各种可能影响企业财务安全的因素,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媛.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价值工程,2010,(32):53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2

关键词: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时刻面临金融风险的影响和制约。在以往的银行破产原因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长期以来,我国村镇银行主要通过经验分析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利用过定量分析和管理技术的方式对信用风险进行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结合我国村镇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借鉴国外关于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进而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银行信用制度的建立逐渐出现了信用风险管理。受信贷规模的影响和制约,早期的银行在各种经济关系方面都比较单纯,尽管银行经营者对信用风险问题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还没有形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资信级别等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由于我国的信用管理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方式方面依然比较粗放,导致我国村镇银行受到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长期困扰,并且这些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银行难以解决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引发信贷风险。信息不对称通常情况下,分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两类。所谓事前信息不对称,是指银行在做出发放贷款决策之前,由于借款人对借入资金的投资项目,在成功概率、回报等方面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相比之下,银行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不能准确可靠地判断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对借款人进行差别定价,因此,贷款利率只能根据平均风险情况进行确定。对于事后信息不对称来说,是指借款人和银行之间在签署贷款合同之前,对反对项目的风险特征了解程度相同。但是,签订贷款合同后,借款人无需成本即可获得项目的回报收益,银行为了获得相关的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监督成本,对于项目的实际回报,银行难以准确地了解。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借款人可能实施一些行为,通常情况下这些行为不利于银行贷款本息的偿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贷款的信用风险。

2 风险管理方法的发展

2.1 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有五要素综合评估法和财务比率分析方法。

所谓五要素综合评估法是指银行通过对借款人的品格、资本、偿付能力、抵押担保、村镇周期的形势五个方面进行判断,进而对贷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通常情况下,财务危机会使得银行和投资者都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所以,银行需要及早发现,并找出预警信号和相应的财务指标,对借款或证券发行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地判断,同时对其信用等级进行确定,进而为信贷和投资提供参考依据。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作为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等进行系统、全面地剖析、解释和评价。

2.2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管理中以用转移方法和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方法为代表的信用风险管理分析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应用信用技术的条件,现代信用风险管理逐渐出现管理的动态性趋势。

对给定的时间水平上的信用质量变化的概率进行研究是信用转移方法的核心内容。以信用评级为基础建立分析模型,对某项贷款或贷款组合的违约概率进行计算,同时对上述贷款下出现的不利情况下的损失进行计算。当前,在西方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信用转移法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所谓信用风险期权定价分析法指的是信用监测模型,这种分析模型是以资产定价为基础,对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考虑。公司资产相对于其短期负债的初始市场价值和资产(股票)市价的波动率情况决定了该公司的破产概率,这是信用风险期权定价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当公司的短期负债价值超过其资产的市场价值(即资不抵债)时,实质上该公司已经破产。在这类模型中,通常将贷款作期权来对待,其中,一方面企业股权价值与企业资产价值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公司股票价值波动率与公司资产价值变化的关系。

3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研究

3.1 信用转移方法

信用转移方法认为企业信用等级的变化决定了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还款履约能力受到投资失败、利润下滑、融资渠道枯竭等事件的影响和制约,上述现象通过企业的信用等级的变化情况表现出来。在市场价值方面,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工具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受信用等级的变化的影响,信用工具的价值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转换矩阵所提供的概率分布,同时结合信用工具在各信用等级上的市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信用工具的市场价值。

通过信用工具边际风险贡献,信用转移方法对单一信用工具对整个组合风险状况的作用进行反映。所谓边际风险贡献是指某一信用工具附加到组合中,受到增加数量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组合的风险。通过对组合中信用工具的边际风险贡献进行对比,对每种信用工具的信用等级,以及与其它资产的相关系数等因素进行分析。在整个组合的信用风险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种信用工具的作用。银行可以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对信贷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通过采用信用转移方法进行量化计量。在一定的情况下,当信贷资产总合确定时,风险最小的一种组合通常是首选。

3.2 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方法

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方法主要是利用期权定价理论建立监控模型,对于上市公司和上市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预测特别适合。例如对一家放款银行在发放一笔贷款后的损益情况进行描述,进而说明贷款与期权之间的关系。假设贷款的期限为一年,经过折现后贷款数量设为B。在贷款期间,利用这笔资金借款公司用于投资不同项目或变成不同的资产,如果贷款期满之后,借款公司的资产市值水平设为A,如果A>B,那么公司的股东们就会有能力去偿还所借贷款,同时股东们还会获得A-B的盈利。通常情况下,只要贷款企业的资产市场值超过贷款数量,这时股东便有能力去偿还贷款。反之,股东就会出现违约,或者将企业的剩余资产抵押给银行。

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方法能够对资本市场上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进而对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析。也就是说,在任何公开招股的公司都可以使用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方法。从股票市场的资料中获取其数据信息,其中更多的市场信息包含在内,所以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同时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并且预测更及时,更准确。但是,假定公司的债务是静态不变时,通过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方法进行分析,不能获得企业的债务负担比率的变化信息。

4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应用思考

结合当前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我国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中,信用转移方法模型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对于当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对企业的信用状况都是通过违约率的变化和不同进行量化的,所以,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核心工具主要是不同信用风险资产的违约率。通常情况下,通过两种途径获取违约率:一是通过采用违约率模型进行直接测定,比较常用的模型主要是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模型;二是借助信用评级确定违约率。对企业状况的变化采用信用风险的期权定价模型更为敏感,但是不足是使用范围比较严格,在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公司中比较适合,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资本市场来说,与模型的要求相比,在规范性、规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比较专业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目前我国还不具备,但是不断建立和完善的村镇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评分方法以及贷款五级分类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立信用评级体系以及大型数据库奠定基础。因此,推广和使用信用转移方法是一种实际的选择。

信用风险管理不仅是村镇银行的内部管理事务,也是一个需要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量化管理技术的技术举措,进而提高我国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白雪梅,孙慧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3

关键词 供应链融资 融资模式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但由于经营规模一般不大,经营稳定性差,资信水平不高,缺乏抵押担保等原因。中小企业难于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且融资成本过高,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锁定较高信用等级的单位作为应收账款及订单融资的核心企业,或者以价值稳定、流通性好的商品作为物权担保,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1 供应链融资研究进展

与在实务界的受关注程度和红火发展相比,关于供应链融资的理论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而国内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角度切入。由于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管理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将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财务供应链的研究,第二阶段为供应链融资的研究。

第一阶段:财务供应链的研究。供应链管理以构成供应链的商品流、信息流、财务流的最优化为理念。Profldeta1.(2003)将金融资源流看成是介于物流和金融之间的金融供应链,并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将净流动资产的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田中禾等(2007)提出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个功能模块。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阶段:供应链融资的研究。为洞悉供应链融资提供了概念上的铺垫。国内学者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始于2007年。邹武平(2009)分析了供应链融资的三种基本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作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熊熊等(2009)研究了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提出了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减少了目前对供应链融资业务评价大多依靠专家评价的局限。侯丽霞(2012)主要研究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通过对风险评价体系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构建出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评价综合模型,并为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防范和监控提出参考和建议。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财务供应链和供应链融资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降低资本成本率提升公司价值的研究依然空白,而这正是供应链融资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2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概念及现状

2.1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概念的引入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在审查整个供应链情况的前提下,基于供应链上的某一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状况,从生产周期中的采购原材料开始,再将原材料制成半成品、成品,最后将产品通过销售网络送到最终用户手中,对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配套企业提供的一种融资服务。

2.2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

目前,根据抵质押物的不同,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为质押物为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融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三种模式使得处在任何一个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都可以根据企业的上下游交易关系以及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

2.2.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方式。在该融资模式下,债权企业(中小企业)、债务企业(核心大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也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一般运用于企业售出货物至货款收回的阶段,操作流程简单,能加快中小企业资金回笼, 提升资金周转速度。

2.2.2保兑仓融资模式

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有时也需要向上游核心大企业预付账款。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则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来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短期的信贷支持。保兑仓业务是指在作为产业链核心大企业的生产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额度,并以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服务。

2.2.3 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又叫存货模式,是指受信人以存货为质押,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该模式适合处于任何时期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中小企业在申请融通仓融资业务时,需将合法拥有的货物(如原料、 存货、商品等可流动货物) ,交付银行认定的专业物流仓储公司保管,只转移货权不转移所有权,由银行、中小企业和专业仓储物流公司三方共同签订协议,银行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在企业发货后,银行根据物品的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为其融资。当提货人向银行支付货款后,银行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交给提货人。

3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及风险测度

3.1 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客户由于违约导致银行损失的可能。因此,要明确供应链融资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就需要供应链融资服务提供银行在流程和制度上从信用风险的识别、到信用风险的度量、到信用风险的评估、到信用风险的控制予以规范。

3.1.1信用风险的识别

信用风险的识别就是要发现企业违约的主要原因。首先,在大类上可以将信用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次,基于供应链融资授信的支持性资产主要涉及:存货、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最后,授信企业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也是信用风险中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

3.1.2信用风险的度量

现阶段对于中小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的定量分析较为困难,主观判断的依赖比较强。因此,如何减少主观判断的误差成为当务之急,一个可行的方式是银行在进行风险度量时采用结构化的评估方式。

3.1.3信用风险的评估

信用风险的评估主要是需要银行综合分析授信的违约率及违约成本,考虑放贷的信用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若放贷的收益不足以弥补风险,银行就应要求授信企业提供更多的信用支持,来匹配相应的风险,以此来规避风险。

3.1.4信用风险的控制

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有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补偿、损失控制等。

3.2操作风险管理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3.2.1操作风险的识别

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雇用合同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3.2.2操作风险的评估

对于操作风险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把供应链融资中操作风险的量度和管理结合起来。

3.2.3操作风险的控制

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控制,首先注意的是操作风险控制的方式是否做到了成本与收益相匹配,还有就是明确每个操作风险环节上的责任人。

3.3其他风险管理

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供应链融资中普遍采用授信资产支持作为信贷基础,各类授信支持资产能否做到与授信主体信用的隔离,其中涉及相关法律问题。因此,法律风险管理问题也是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中所必需考虑的。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商品价格以及汇率变动,或替代商品的出现,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无法还贷的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导致市场价格波动,或使得供应链所在行业的经营现状发生改变,造成企业形成无法还款的风险。

4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措施

4.1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是由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主要参与主体决定的,因此供应链融资中的信用风险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有必要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针对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主要有:

(1)建立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管理。

(2)选择与信用良好、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

(3)监控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动态控制信用风险。

4.2操作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

由于供应链融资的融资模式各不相同,参与主体也比较多,业务流程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操作风险在所难免。针对操作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主要有:

(1)完善合同、协议和操作流程设计,规范操作行为。

(2)组建专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队伍。

(3)完善内控体系,构建分层次监督体系。

4.3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

市场风险对于是银行来说是不可控风险,因此,针对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主要有:

(1)选择价格相对稳定的质押物。

(2)建立灵活快速的商品市场价格监控体系。

(3)与商品价格相对稳定的行业合作。

4.4其他风险管理方法

4.4.1法律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

首先在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前,商业银行应确保拟定相关的合同、协议和业务流程不存在漏洞,从源头上杜绝法律风险的产生。其次,在授信调查阶段,银行工作人员应审核作为质押物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所有权、合法性和可转让性,防止发生法律纠纷。此外,政府应当完善供应链融资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培育良好的法制环境。

4.4.2政策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

政策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国家宏观政策,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对于银行来说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商业银行在管理政策风险时,只能对国家宏观政策进行预测,一旦政策风险发生,银行可以及时采取风险应急处理措施,避免风险大规模爆发。同时银行也应进一步加强对供应链行业和融资企业运营状况的监控。

参考文献

[1] 田中禾,王斌,颜宏亮.基于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财务流程优化研究[J].软科学,2007(2).

[2] 邹武平.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探讨[J].商业会计,2009(17).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4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大型机电设备;风险识别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上升,国内机电安装水平进一步提高。而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安装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其安装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工程技术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受到了行业的重视,但其难以发挥建筑工程的重要功能。只有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尽可能地避免施工中的各类风险因素,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特点

1.1综合性强机电安装工程会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及功能的设备和装置,也会对安装工艺有一定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作业中,环境差异、专业跨度较大,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此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还会涉及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综合性较强。1.2施工要求高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建筑规模的不多增大,机电安装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项目施工过程中所运用到大型机电设备和装置随之增多。因此,对设备吊装施工、现场装配和检测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1.3技术含量高近年来,国民经济稳步上升,机电设备控制系统越来越完善,更新速度非常快,进而提升了机电安装工程的技术含量。

2机电安装工程中安全风险管理漏洞

2.1风险识别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风险识别是重中之重,有效的风险识别需要大量资料来进行总结和分析。但国内目前的企业对风险识别不够重视,有效的资料寥寥无几,难以积累宝贵的经验,不利于提升风险管理水平。2.2风险管理近年来,施工安全防范已逐步取得国内机电安装企业的认识和重视,但大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很难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施工中安全事故时常发生。2.3施工人员素质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是机电安装工程的通病,很多一线员工在作业时依靠的仅仅是自身的经验,并未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培训,安全意识较差、技术水平低,因此,风险控制能力较差,易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风险控制能力。

3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的完善策略

3.1提升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水平通常而言,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主要分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环境这五种,根据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在此五种风险中纳入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性因素,并分析和预测其可能具有的危险性,实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常见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违规操作、材料摆放不规范,材料储存存在安全隐患、未将易燃材料与普通材料区别放置、设备摆放未按其使用种类规范摆放、设备使用完毕后未及时归还、用户未根据相关用电标准用电等。加强对以上风险因素的识别,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风险评价可分为两种,即定性风险评价和定量风险评价。前者包括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具体危险性的相关评价、一般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后者采用最多的是概率风险评价方法、改掉风险评价,从而可确定五级风险。3.2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的策略主要有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预防风险、储备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方法。3.2.1回避风险回避风险主要运用在风险系数非常大,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项目。为了避免风险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最常用的方法是主动放弃或更改项目。但回避风险也存在一定的消极性,一旦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不停工,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因此,回避风险需要谨慎运用。3.2.2转移风险转移风险主要是通过合理、合法化的一系列手段,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局部或全部转移出去,分摊或完全转移风险,以降低自身应承担的风险量。常见的安全风险转移措施主要分为2种:①财务性保险类风险转移。主要通过购买并签订保险合约的形式,将风险局部或全部转移给第三方保险公司,但国内保险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所售风险种类比较有限,保险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无法全面满足企业风险转移的所有需求。②非财务性风险转移。通过一系列非财务性手段,比如出售、发包、分包等,将风险有效转移出去。3.2.3预防风险预防风险主要是就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避免造成损失。在预防风险所面临的实际情况符合要求时,预防风险是确保施工安全进行的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最常见的预防风险有2种:①有形措施。具体包括防止风险因素的增加、减少已有的风险因素和隔离风险等方法。②无形措施。包括教育法和程序法,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制度化管理预防风险的产生,以有效控制损失。3.2.4储备风险全方位分析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因素,熟练掌握风险的规律及其特点,预先制订出有效的风险应急预案,使风险发生时能获得行之有效的处理,有效控制风险造成的损失,使工程项目整体趋向安全和稳定。常见的储备风险措施有费用后备措施和技术后备措施。3.2.5监控风险监控风险主要是监视和控制施工期间的结构风险状况,跟踪并识别施工中各种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动态掌握各种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从而及时采取风险控制策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中或多或少会存在各类风险因素,加之施工所具备的特点,使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必须重视并科学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采用合理、有针对性的措施规避安全风险,使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进一步提升,从而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害,促进企业后续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就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有参考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登伦.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3.

[2]田卓鹏.浅谈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01).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 高绩效 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 风险管理 筹资财务治理

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一切管理活动中的基础,是企业现代管理中的中心环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拥有极大的财务管理自,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力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财务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企业如何实现高绩效财务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企业要将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财务治理主要是构建各相关利益主体不同财权的划分,并使之相互制衡,这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而财务管理则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为实现企业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这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动力和源泉。所以,新条件和新环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其与企业财务治理相互融合。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以其系统性、全面性、战略性、机制性和整合性等特征,逐渐演化成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途径。

准确的业绩预测源于预算系统的支持。融资是(财务总监)CFO的天职,融资成功的标准是成本低和资金按时进账。而要做好融资,离不开财务预算系统的支持。尤其是现金流预测,以便于财务总监清楚地知道何时需要资金,在现金流非常低的时候把资金补充进来。

二、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市场历来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通俗地说,风险就是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企业,无论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风险管理。低风险低收益的谨慎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往往使企业在决策面前进退两难,因此,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预防、分散、转嫁、对冲和补偿。预防侧重于内控和损失准备,目的在于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分散是指将风险因素对应的经济业务多样化,其成本主要是交易费用,这种策略适用于非系统性风险;转嫁是通过购买保险或期权、要求担保和抵押等手段降低风险,其成本主要是直接费用支出,这种策略适用于信用和市场风险;对冲是指确定性替代,其成本是机会损失,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补偿与转嫁相反,它重在事前价格补偿,其关键在于风险定价,成本是潜在的损失,这种策略适用于各种风险。

风险管理是一个能增加企业盈利性并降低收益波动性的战略工具。企业财务部门如果要创造、保护和增加企业价值,就必须管理企业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着的风险。正如杜邦公司的副总裁和财务主管苏姗?斯塔尔内克尔(Susan Stalnecker)所说:风险管理是一个能增加企业盈利性并降低收益波动性的战略工具。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选择最佳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从财务部门的特征来看,其风险管理能力表现为如何把握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源于财务运作(体现在资本结构),但它取决于资产经营(体现在资产结构)的成效。因此,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

三、做好筹资,为公司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资金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具备较好的投资回报率的时候,应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适当增加外部筹资,以达到股东财务最大化的目标。筹资有很多渠道,比如银行贷款和员工持股,前者属于债权筹资,后者属于股权筹资,二者各有优势,对于外部筹资而言,筹资成本相对较低,但偿债压力也较大。而股权筹资尤其是员工持股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能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筹资虽然可以为企业大量的资金,但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弱化、分散和化解筹资风险。为此,我们就必须优化筹资结构。

1.谨慎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去精心挑选最适合项目发展需要的渠道和方式,确定筹资规模、期限、还款方式等,以使风险最小。

2.多样化的筹资方式。我国企业的筹资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渠道资金存量和流量不同,适于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如果力求投资主体多元化,可望在资金数量上求得保证。多样化筹资方式配合,能为企业扬长避短,分散筹资风险。

3.改善资本构成比例。企业应在资本结构不断变化种寻求最佳结构,保持资本结构的最优化,达到这种状态时,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筹资风险弱化。

四、优化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经营者识别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潜在事件,在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目前,许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停留在直觉判断上,未上升到理论层次,更未建立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而企业风险管理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单靠管理者的经验判断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能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提供保障的,既强调目标管理,又重视过程管理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流程非常有必要。财务部门应该根据公司业务特点确定合适的管控模式,优化管理流程,有效推进管理效率的提升。通过对现有流程和管控模式进行分析,建立流程体系并优化现有核心管理流程。具体来说,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风险分析。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系统、全面分析风险来源,找出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进行财务指标分析。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通过对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计量,评估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潜在影响。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根据风险大小和事件的重要性设定优先次序,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

3.风险反应态度确定。财务管理风险决策者在确定风险评估优先次序结果的基础上,将风险收益与风险控制所需成本进行比较,并结合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确定企业对风险的态度是作为还是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企业是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减少风险、规避风险还是接受风险。确定风险反应态度的出发点是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风险管理效益。

4.风险管理方法选择。确定风险反应态度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对风险管理方法作出选择。

5.风险管理方案执行。风险管理方案执行阶段更加注重效率,通过制定缜密的风险管理计划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明确责、权、利安排,合理布置时间节点。财务风险控制不是单个部门的任务,需要企业整体参与和配合。因此,风险管理过程需要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企业应对风险管理方案执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行动进行适时监控,确保方案执行与计划保持一致。

6.风险管理信息反馈与控制。企业的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在执行完风险管理方案后,应进一步分析该风险决策管理方案是否正确、继续有效;应检查风险管理方案的执行效果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各项财务指标是否与预算一致或基本一致,为制定下一风险管理流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有利于财务风险管理流程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胡玉明 鲁海帆:如何打造高绩效财务部门[J].新理财,2006年8月

[2]何玉茹:企业财务绩效分析概述.时代经贸,2007年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6

论文关键词:ERM,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发展前景

一 引言

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关联性越来越强的风险因素使得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备受热捧。ERM同时兼顾了不同风险的综合效应,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符合,与企业所有者利益相一致,是一种承担增加公司价值使命的新型风险管理体系和手段(李社环,2003,张琴、陈柳钦,2009)。它正迅速成为企业的最低标准,成为主导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Stroh, 2005)。在这样的背景下,真正理解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规律,成为企业决胜未来的一堂必修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理解ERM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ERM主要有两个理论来源[②]: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彼此孤立的理论体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前景,相互糅合在一起,并最终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方向——ERM。

二 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1930年美国管理协会的一次保险会议上最早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自此而始。按照一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将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一)早期风险管理阶段

1952年3月马科维茨发表《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提出了著名的均值——方差理论。他首次将统计学中期望与方差的概念引入资产组合问题的研究,提出用资产收益的期望来度量预期收益用资产收益的标准差来度量风险的思想,将风险定量化,为金融风险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同时,他首次引入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概念,给出了在一定预期收益率水平下使投资风险达到最小化的最优投资组台计算方法,改变了过去常识或经验等定性的衡量风险的方法。与此同时,美国保险统计从业人员开发出了正式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ALM),用于估计和管理寿险公司中长期产品涉及的利率风险。ALM方法逐渐发展成为寿险公司、养老金、银行和衍生产品所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1963年Myer和Hedges的《企业风险管理》最早系统地对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1964年Williams和Hans著成《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对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成本实现损失最小化。在均值一方差模型的理论框架下,William Sharpe (1964)、Limner (1965)、Mossin(1966) 分别推导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根据CAPM模型,单种资产的总风险中只有其中的系统风险对资产的预期收益有贡献,投资者不会因资产具有的非系统性风险而得到任何附加的预期收益。迄今为止,西方国家的企业财务人员,金融界以及经济学界一直将CAPM作为处理风险同题的重要工具,将其大量运用于财务决策与风险管理等方面杂志铺。1975年Murton提出了多因素C A P M模型对传统C A P M模型予以修正,在市场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了其他市场之外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期风险管理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就是期权定价理论,它为衍生产品设计理论引入风险管理之中以及对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提出了理论与决策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时期风险管理的重要特点是专注于防范不利风险,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保险是风险转移的基本方法。风险管理实务主要涉及设立信贷控制、投资与清算政策、审计程序以及保险范围。这些防卫性风险管理实务的目标是最小化损失。

(二)现代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损失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方法(Value at Risk,VaR)引领了风险管理的潮流。摩根大通将VaR定义为在既定头寸被冲销或重估前可能发生的市场价值最大损失的估计值。VaR的一个更通俗的定义是[③]:给定置信区间的一个持有期内的最坏的预期损失。VaR成功将风险标准化和数量化,因此在金融领域应用广泛发展前景,非金融机构也因此受益量多,VaR正逐渐成为风险管理领域的规范。而且,VaR目前仍在不断地被改进完善。1992年Kent D.Miller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风险状况对多种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整合,强调风险研究范围的扩展。风险管理的目标由最初的以最小成本实现损失最小化转变为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 Skipper, 1999)。之后在VaR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整体风险管理(Total Risk Management,TRM)综合考虑了影响风险管理的三个因素:价格、偏好、概率,谋求在三要素系统中达到风险管理上客观计量和主体偏好的均衡最优,使投资者承担其所愿意承担的风险从而获得最大的风险报酬。TRM为完整的企业风险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一时期,另类风险转移(ART)不断涌现,传统的衍生产品和保险不再是公司风险转移需要的完全解决方案。此时,风险管理专注于管理业务和财务成果的波动性,管理方向从纯粹风险向投机风险转变,由保险型向经营型转变。同时,基德·皮博迪、巴林银行、埃克森、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明星企业的危机事件使得企业对营运风险管理的重视骤升。

(三)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Zail et al.(1996),James(1996),Matten(2000)相继提出了经济资本框架(即风险资本框架)的主要内容,掀起了经济资本技术的发展热潮。经济资本技术将风险控制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同时,在其理念下的EVA指标和RAROC指标将利润指标同风险指标统一起来,以实现风险调整收益最大化。经济资本技术凭借以往风险管理方法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被迅速推广应用于银行、保险、大型跨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中。经济资本注重风险的模型化和定量计算,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精密度。经济资本有效参与业务战略规划。在制定战略规划时,权衡业务发展与所面临的风险变化之间的平衡,提高业务发展规划制定的科学性,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促使企业深刻反思巴林银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金融业巨子在金融动荡中难逃浩劫的缘故。血的教训使得他们进一步深入考虑风险防范与管理问题。他们逐渐发现金融风险往往是以复合的形式存在,不同的金融风险之间往往具有相互联动性。风险管理不应该是对单个业务的单个风险进行管理,而应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对所有风险进行综合管理。在这种背景下,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理论应运而生。2001年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CAS)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企业风险管理(ERM)。在该报告中发展前景,CAS认为风险管理包括环境扫描、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集成、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7个紧密联系的步骤。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 Ⅱ)。新资本协议首次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同时关注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④],明确了主动控制风险的原则,鼓励全面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并把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作为两大监管目标之一[⑤]。2004年9月,COSO委员会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报告强调从整个组织的层面识别和管理风险的重要性,明确提出应该把风险管理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突出了风险管理的战略意义。Harrington和 Niehaus(2004)认为,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风险成本最小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ABA则认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并不是人们通常误认为的风险最小化 ,而是风险与收益的优化” [⑥]。在这一阶段,企业风险管理以主动处理所有类型的风险为特征,以创造价值为管理导向(张维功,何建敏,丁德臣,2008),成为企业管理的进攻性武器。许多公司将ERM看作是一种衡量重大投资的工具,并最终将其转化为包括成本可容度、提高收益等指标在内的股东价值战略(Adams,Campbell,2005)。

三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关于内部控制的较早研究来自于审计领域杂志铺。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开创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先河。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⑦]:

(一)以内部牵制为基础

193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审查》的文告,首次提出审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审查企业的内部牵制和控制。1939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公布了《审计程序文告第1号》文件,在修改的标准化审计报告中首次增加了对内部控制审查的内容。在内部牵制阶段,账目间的相互核对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设定岗位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

(二)以内部会计和内部管理为基础

单一的内部牵制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的管理需求。195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将内部控制区分为两类: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的内涵得以扩展到管理层面。在这段时期内发展前景,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控制和管理活动。

(三)以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为基础

会计体系的不断完善成为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日臻完善的会计制度被看作是内部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系统、完整的政策程序成为规范的会计制度的有益补充。经济全球化日益开放的格局使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商业环境。巨大的内外压力下,控制环境理所当然的进入内部控制主体的视野。1987年,美国Treadway报告关注避免虚假财务报表和引导公司治理问题的学术讨论,它认为内部控制包含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这一时期,内部控制被认为是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四)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为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政府干预逐渐减弱,审计人员处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弱势地位,企业的内部控制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巨大转变。两个重要的因素促成了这种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审计方法的改变。大型的关联数据库不断涌现,数据库存取和操作软件的成本不断降低,这意味着系统需要经常进行改良,信息的及时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传统的过程控制过时了,控制活动异常活跃起来。科学技术和审计的变化促使控制向组织层面转移,而且,最初政策和程序式的服从被风险语言所代替,在风险系统中,组织高层关注重要的风险。

1992年,Treadway报告的机构(COSO)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专门强调了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的关键作用。该报告包括了内部控制特点分析和其构建与评估的框架,它把内部控制定义为[⑧]:

一个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个体影响,用于为以下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效力和运营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

1992年Cadbury 报告指出,董事会应该就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效力做出声明,并且审计人员应该就此作出相应报告[⑨]。1994年Rutteman 报告借鉴了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但着重强调了与内部财务控制有关的部分。它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为了提供以下合理保证:(1)防止资产未经许可下使用和处置;(2)保留相应的会计记录,维持商业和公共使用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这样,信息的沟通和监控被纳入了内部控制体系。同一年发展前景,COSO对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进行了增补,形成内部控制报告。1995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提出了COCO(Criteria of Control Framework)框架,它提出了控制的定义和一系列评价效力的分类标准。该框架从更高的层次上反映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控制与组织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

(五)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为基础

1998年Hampel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的注意力从财务报告问题上移开,开拓了内部控制新领域。1999年Turnbull报告走的更远。它是第一个强调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和企业风险管理关系的文件[⑩]。它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在风险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11]。ICAEW在如何实施Turnbull报告要求方面走的更远,它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全结合起来。1999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提出“内部控制应该包含风险的识别和应对”。Krogstad et al.诠释新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时提到:内部控制是帮助组织管理风险,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法案》,第一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后,在内部控制领域具有权威影响的COSO委员会于2004年9月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杂志铺。报告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以及实施的要点,是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在运用上的重大突破。内部控制也由最初的“一点论”发展为当前的“八点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这样内部控制框架经历了点——线——平面——三维——立体的发展过程,发展至今的《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代表着国际上内部控制研究方面的最高水平,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历史性的突破。

至此,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已不再是孤立的或是包含的关系,而是完全等价的(陈关亭,2009)。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成为ERM的两大理论来源。

四 ERM理论发展前景展望

ERM是企业风险管理理念和实务上的一次重大转型(韦军亮,陈漓高,王炜,2008),“是要以风险损失为分析基础转变为以企业价值为分析基础,化分离式的风险管理为整合式的风险管理,变单一的损失控制为综合性的价值创造”(卓志,2006)。ERM的特性从实践上契合了企业在风险交互影响和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更高层次的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发展前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国际财务报告标准(IFRS)、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等法规法案的颁布和实施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促进了ERM理论的发展和推广。正如James Lam(2006)预测的那样,ERM将不断发展成为风险管理的行业标准。

尽管ERM是一种很受企业热捧的战略经营工具,但对很多公司来说,ERM能够得以成功实施的路依然很长[12]。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有来自企业操作层面的[13],还有来自理论体系层面的因素。这主要表现为ERM理论框架中有诸多尚待完善的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ERM的界定问题至今国内外学术界仍然争论激烈[14],尚未达成共识。在ERM实施过程中,企业上下连什么是ERM都搞不清楚,这显然不利于ERM在企业的全面顺利实施。再加上ERM牵涉面极广,影响极大,ERM的推广和实施困难重重。实践和理论的需要将引导ERM的后续发展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目前ERM体系中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令人欣慰的是,理论研究一直在继续。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此给予了特别关注,协议指导并鼓励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于一体的各种新模型的创立,实现对全面风险的量化管理。

参考文献

【1】Laura F.Spira and MichaelPage. Risk management:The reinvention of inernal control and the changing role of internalaudit[J]. Accounting, Auditing&Accountability Journal.Vol.16 No.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