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护理的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护理的护理措施范文1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及应用胰岛素治疗时护理。结果 26例患者经过上述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护理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以60~70岁的老年人为多。这与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脂肪组织增多,影响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密度与胰岛素的亲和力有关。糖尿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重视早期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2003~2004年收治的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最小62岁,最大79岁。合并冠心病12例,脑梗死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例,足感染2例,多数伴有瘙痒症。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1.2 典型病例 患者,女,79岁,多饮、多尿、口渴25年,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脂血症等。近日病情加重入院治疗,立即给予降糖、降脂、扩冠及对症治疗。由于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症状被控制,出院后能做一些家务。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服药和饮食控制非常苦恼,加上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思想包袱很重,易产生烦躁、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护士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向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科普知识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用高尚的情操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帮助他们丢掉包袱,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要让患者知道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2.2 饮食护理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的一项治疗措施。护士要指导患者掌握血糖、尿糖、体重的自我监测方法来控制饮食。一定要按照制定的食谱进食,主要以蔬菜为主。不仅要控制主食,还要控制鱼、肉、蛋、油等副食的摄入,患者如有饥饿感时,可吃少量南瓜子,增加蔬菜食用量,采用低盐饮食。
2.3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在用胰岛素治疗时,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嘱。注射胰岛素的时间、剂量一定要准确,注射后30min进餐。注射胰岛素后,要按时巡视病房,询问患者有何反应,特别是首次用药的患者,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症状、过敏反应及局部反应等。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永远存在着低血糖的可能性,如出现饥饿、心慌、大汗淋漓、疲乏无力、面色苍白时,可饮少量糖水,严重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出院前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注射部位、操作方法、时间、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
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由于来我院治疗的患者多数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要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每日测血压2次,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因高血压可加重视网膜病变。更要观察患者神志的变化,防止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4.2 观察体重及尿量的变化 每周测体重1次,每日记出入量和小便次数,并注意尿的颜色、气味,随时留置标本,以备检查。
2.5 足部护理 老年患者皮肤抵抗力减低,一旦破损易发生感染,伤口愈合困难。因而要注意足部卫生,帮助患者提高防护能力,每天检查双足有无裂口,选择适当的鞋袜,避免因微小的创伤而引起溃疡、感染甚至坏疽等。
2.6 加强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体质弱,抵抗力差,除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外,更要保持皮肤清洁,讲究口腔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对卧床老人每晚用温水擦浴,并观察按摩骨突部位,每2h翻身1次,防止压疮形成。女性患者要做好尿道口及阴道口的护理。
2.7 预防并发症 控制血糖、合理膳食及适量运动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低血糖症状,并随身携带糖果,以备急用。采用低脂少盐、高纤维的饮食。忌烟限酒,肥胖者一定要控制体重。运动可促进血中葡萄糖的利用,控制体重,增强抗病能力,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因此要适当增加运动。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准备,配合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综合措施可纠正代谢紊乱和消除糖尿病症状,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同时应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的本质,掌握糖尿病的控制方法,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参考文献
老年护理的护理措施范文2
我国老年肿瘤患者逐年上升,老年人与其他患者有着较大的不同,是一组特殊的群体,临床上的护理工作尤显重要,不仅护理项目、程序较多,而且心理需求增加,我们临床护理人员应在掌握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同时恰当运用护理措施,对提高该类人群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肿瘤患者生理和心理特点
老年肿瘤患者在得知患上肿瘤后,对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常见如下。
生理特点:患上肿瘤的老年人,机体上营养状态下降,导致各个脏器能量不足,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合并上其他慢性病。机体适应能力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出现身体不适应症状。
心理特点:①焦虑心理:老年肿瘤患者由于癌症折磨,形容枯槁,生活能力下降不能正常工生活,一些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感到被社会抛弃,社会地位下降,闷闷不乐,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患者都是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反复长时间的医治,严重的经济负担,使患者担心家庭经济问题,思虑家属的生活问题,终日思绪不断,表现为六神无主、反复自言自语、睡眠差、记忆力下降等。②抑郁心理:在临床一部分患者中,有很多家属为了某些原因,对患者隐瞒病情,但由于患者偶然的机会获知自己的病情,因此,很想通过家属求证,面对面谈论自已的病情及治疗等问题,但遭到家属的回避,甚至拒绝,一些病人一旦了解了自己的病情,认为是宣告生命即将结束。此时患者就有很压抑的心理,感到自己不受关心,生存毫无意义,特别是老年人,由于年龄大,经济来源不充足,儿女关怀不当等,均可使其对生活失去信心,表现为整日闷闷不乐、少言寡语、不思饮食,无意睡眠、放弃治疗、自暴自弃,个别出现自杀念头等。③孤独心理:老年肿瘤患者由于病程长,特别是老年患者及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长期躺在床上,与外界不能接触,心理的孤独尤为突出。④愤怒心理:癌症患者在未得知病情时,寄予治愈很大希望。但当得知自已的病情无法医治,生命快到尽头时,心理会感到愤愤不平,心理的悲愤油然而生,常常出其不意地向他人发脾气,表现为烦躁不安、怨恨他人,敌视周围的人,甚至做一些过激的行为,如自杀、求安乐死。⑤恐惧绝望心理:由于对疾病治疗了解的不全面,病人一想到患上不治之症,而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癌痛和恶液质,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疼痛加剧,体质减弱,患者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害怕离开自己的亲人,离开美丽的人生,表现为非常沮丧,精神紧张,反应过于敏感,食欲明显下降,失眠,也有表现出语言行为粗暴者。特别是当癌痛折磨时,患者感到似乎死亡即将来临,极度恐惧,甚至引致绝望心理。⑥乐观向上心理:临床上一般见于文化知识层次较高、思想境界较高、心理素质好、社会阅历丰富、对生活非常热爱、真正理解生命的含义、求生欲望强烈的人,在知道患上肿瘤后,能科学面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治疗中追求提高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护 理
临床上大部分病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疑虑、抑郁、绝望,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我们制定一定的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正确引导患者,放下精神包袱,减轻心理压力,配合医生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长度,对老年患者来说是最有实际意义的。
老年护理的护理措施范文3
结果: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
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质量效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25
Nursing Measures and Nursing Effect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Ding Wenjuan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nursing measures and nursing effects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CVD.
Methods:Nursing key-points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CVD were put forward.
Result:Curative rate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CVD was improved and nursing quality was improved.
Conclusion:Specific Nursing measures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CVD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effect, so it is worth of being popularized clinically.
Keywords: Senile CVD Nursing Measures Nurs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20-01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多发且常见的疾病,死亡率很高,如治疗或护理不及时将会危及病人的生命,该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命健康,引起了世界各地医疗人员的重视 [1]。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老年群体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适当的医疗护理措施能有效使该病的病死率降低,并能够延长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1 护理重点
充分的休息,是所有医护人员对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反复强调的问题,因为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不但会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因此,一切可对患者休息造成的影响因素,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并尽力避免。本文就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数都存在着绝望、焦躁、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拒绝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应当态度热情地对待老年患者,将医院环境、治疗措施、用药方法、注意事项详细地介绍给老年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对患者的苦恼表示理解,并帮助其进行排解。耐心讲解患者不理解的问题;态度和蔼地与其沟通,语言委婉;并做到举止得体,穿着大方。
2.2 生活护理:注意饮食护理,老年患者容易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大大减弱,同时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血管硬化导致肠壁供血不足,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在饮食上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应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的多样化食物,饮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同时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适当采用缓泻剂。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应由护士协助完成饮食、洗脸、洗脚、大小便等,同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及口腔粘膜的变化,如可用1/5000洗必泰溶液漱口;用赛肤润按摩局部皮肤,每2-3h一次;
2.3 用药安全护理: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电监护,注意测量患者脉率、心率、血压和呼吸。对于一些异常心电图变化,如房室传导受阻或心律失常等情况,医护人员要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如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等。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给药前护理评估,对药物的禁忌症、适用范围、用药目的进行详细的了解。
2.4 休息护理: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将患者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解除患者的疲劳并恢复其体力 [2]。同时医护人员应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探视,准备好患者夜间处置可能会用到的物品。失眠的患者可适量应用药物改善睡眠。
2.5 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今天,各大医院都在提倡护理工作人性化,护士的工作除了常规执行医生的医嘱外,还应当对本科室患者的性格特点、生活多了解,不仅要体现出自己护士的角色,还要体现出自己晚辈的角色,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能够有利于对患者疾病预防宣传,对疾病治疗产生指导,同时也有利于医疗工作得到患者的配合。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对患者的基本性格特点、喜好等方面进行了解,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患者特点营造温馨、良好的气氛;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心中留下天使般的印象,而不是恐惧感。其次,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进行了解,针对病情对患者将不良生活习惯改正做好指导,使疾病反复发生及恶化的几率降低 [3]。在季节交替气温转换的时节,心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是最常见的急救患者,患者由于在温差大时不注意保暖,容易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因此,保暖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此外,害怕孤独的心理被发现存在于很多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其大多数原因在于子女忙于工作,老人不敢多言,怕增加子女负担,此时医护人员不仅对患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沟通,更是对患者家属要以一个专业医疗工作者的身份进行善意沟通、引导和提醒,减缓其心理负担,使其辅助患者积极进行配合治疗。
3 讨论
老年护理的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 老年人;骨折;卧床;便秘
便秘历来是老年骨折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50%~70%。常导致患者腹痛,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等,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给予了归纳总结,以便于更好的掌握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降低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1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
1.1 躯体活动减少 ①术后长期卧床,活动量突然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不振;②由于伤口疼痛卧床,限制了活动。
1.2 术后饮食不当 (1)缺少预防便秘的科学饮食方面的知识;(2)有些患者因担心排便麻烦其他人,为了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少食,禁饮;(3)少食,导致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胃肠正常蠕动,蠕动减慢可导致便秘。
1.3 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 正常人多采用蹲姿或坐姿排便,利用重力或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而骨折卧床患者只能采取卧床使用便盆排便,所需的腹压增高或床上排便不习惯,一致便秘。
1.4 心理因素的影响 ①术后伤口疼痛,活动受限,担心预后,均可是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导致食欲低下,胃肠蠕动减慢,引起便秘;②担心排便时活动腰部会引起并发症,或不愿麻他人而抑制排便[2]。
2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措施
2.1 功能锻炼 加强锻炼是增加胃肠蠕动,提高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的重要措施。
2.1.1 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应适当增加运动量,知道患者多翻身,对健康肢体进行全方位的活动。指导患者行膈肌,腹肌和肛提肌的运动。具体方法是:指导患者行深呼吸,特别是腹式深呼吸,训练患者早中晚各行提肛活动一次,每次不少于70遍。
2.1.2 穴位治疗 便前按摩迎香穴或足三里穴,也可以按摩或针刺脾俞,胃俞等穴。2~3次/d,每次10~20 min,可配合手法按摩腹部,由护士操作或指导患者进行:右手叠放于左手上,手指均翘起,利用手掌特别是大小鱼际肌,在腹部做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或以脐为中心作环绕按摩,每次按摩腹部3~4次,每次50下,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1]。
2.2 饮食指导 大部分患者家属为使患者早日康复,给予高蛋白,高脂肪,含纤维素少的饮食,如鸡,鱼,肉,蛋等。此类食物形成的粪便在肠道内移动缓慢,易致大便干结,形成硬型便,腹部可触及硬块。患者下腹部有下坠感或饱胀感,有便意,但排便费力或排不出。所以要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是他们了解合理饮食对预防便秘的重要性。针对不同的情况,因人制宜,指导患者做好饮食调整,采用均衡的膳食,给予高钙,高营养食物,多饮水[2]。
受伤早期给予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粗粮,蔬菜水果等,如嘱患者多食芹菜,韭菜,苹果,香蕉等,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而且软化粪便;纤维素有亲水性,能够吸收水分,使食物残渣膨胀形成凝胶,在肠内易推进,催进肠蠕动,加快残渣对直肠壁的刺激,激发便意及排便反射。督促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1500 ml,患者每日清晨饮用蜜汁热饮料,刺激胃肠反射促进排便,减少肠胀气,效果很好;也可将黑芝麻30 g,胡桃肉30 g捣烂,用蜂蜜调匀,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有助于人肠通便。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甜牛奶,糖,少食产气食物,防止腹胀;随着患者病情好转,活动量增加,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纤维,富含营养的食物,促进创伤愈合[3]。
同时也可遵医嘱给予开塞露,番泻叶等治疗便秘。超过3 d未排便的患者,可服用番泻叶代茶饮用,开塞露入肛,还可服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如长时间便秘,粪便结成粪球,上述方法无效时,采取人工取便。
2.3 排便环境指导 尽快指导患者使用便盆,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可嘱患者晨间早餐后按时排便,因早餐后易引起胃结肠反射,易建立条件反射,与患者共同建立按时排便表,即使无便意也应坚持定时排便,等待10~20 min。引导患者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采取舒适的姿势或卧位。
如果病情允许,可拉上屏风,要求来访者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病房,打开窗户或换气扇以加速空气流通,打开收音机或电视机,让患者消除因排便时发出声音而产生的尴尬,是患者放松,利用芳香剂除臭。
2.4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大多是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损伤,一下子从正常人转换成患者角色,对环境陌生,人际关系生疏,易引起患者的强烈情绪反应,伤后考虑问题多,担心预后不好,治疗时间长连累家人而产生忧郁情绪,因肢体牵引,活动明显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单调而呆板的生活而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护士应因势利导,有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去关心体贴患者,是患者感到亲切的同时,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和认识,消除紧张和焦虑的心理,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必要时给予止痛剂止痛,以减少患者的恐惧,精神紧张,心理不安,避免抑制排便[4]。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弱,便秘很容易发生,同时老年人情绪不定,由于疼痛很容易引起精神紧张,焦虑,所以护理人员应掌握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早期预防便秘的发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疼痛,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吴驰兵.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8:12.
[2] 吕卫华,杨朝霞,龚美霞.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
老年护理的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护理;安全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方面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自身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就诊于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正是由于老年患者的体质特征,基础疾病多,导致入院治疗过程中易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威胁患者的健康。护理安全是患者入院后,护理工作中避免患者出现规定外的身心损害或死亡,现已成为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指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96例老年住院患者,旨在探讨分析对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及相关解决对策,相关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老年住院患者,包括男51例,女33例,年龄63~85岁,平均(71.34±3.42)岁,来诊患者中包括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28例消化道溃疡、14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黑便。合并冠心病者10例、合并糖尿病者8例,合并慢性肺心病者4例。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安全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情况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消化内科一般常规护理,具体包括饮食护理、合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干预。
1.2.1护理安全干预内容 护理安全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巩固并加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水平,培养良好的医德和团队精神,增强工作积极性。科室定期举行护理隐患研讨会,找出并分析潜在安全隐患的解决对策。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水平;②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方案,进行消化内科入院相关知识宣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和诊疗中易出现的危险事件有正确的认识[1]。因消化内科治疗手段中常涉及禁食禁饮,护理人员要宣讲到位,避免因患者盲目进食引发危险;③改善病房环境。注意通风消毒,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勤换洗床单,嘱患者多翻身,避免长期卧床出现褥疮。保持地面干燥、防滑。病房中具有安全隐患处应在醒目处给予标识,防止不必要的危险事件发生;④陪护人员的教育。因老年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多依赖陪护人员的照顾,如果陪护人员护理不得当,也会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和身体不适,护理工作者应传授陪护人员相应的护理常识和技巧;⑤临床用药。消化内科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是药物治疗,本科的用药多且杂,用药时间不一,保存方式不同,加之老年患者存在基础疾病的用药,更加大了用药的复杂性,护理人员应做到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明确不同药物的处理方式,避免因用药错误而引发严重不良后果。静脉输液时,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做好巡视工作;⑥心理护理。患者因自身疾病导致身体不适,并出现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抑郁,加上消化内科常要求禁食,患者因饥饿引起烦躁不安,对治疗出现抗拒和消极心理。护理工作者应态度温和,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疏导沟通,耐心了解患者需求,帮助患者消除不安,重拾信心[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极不满意四个等级,由患者出院时选择其中一项。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基本情况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á=0.05为检验水准,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100%,显著较对照组的87.5%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基本情况 进行临床诊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病情稳定情况、治疗依从度均较对照组好(P
3 讨论
老年患者因自身机能退化、基础疾病多,加上消化内科的部分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传染性强等特点[3],因而老年患者成为消化内科的重点护理群体。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出现的危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自身态度和护理技能水平不足、入院知识宣讲不到位、病房环境差、陪护人员护理不到位、临床用药不按时按需及患者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住院诊疗工作,延缓治疗进程,严重者还会发生医疗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针对护理工作中发现的多种危险因素,我科护理工作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安全干预。例如重视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减少工作失误带来的隐患。加强入院知识宣讲力度,确保患者及家属明确病情及入院需遵循的各项制度。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体质,尽量减少病房内的危险因素,避免出现病房内致病菌感染、跌倒、烫伤等意外事故。进行陪护人员的教育,以充分满足患者的入院需求,协助患者的治疗进程;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强调临床用药安全,杜绝不按时、不按需、不听医嘱乱用药等现象发生。静脉输液时,做好巡视工作。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疏导沟通,消除不安情绪,提高治疗依从度。
本研究证明,通过积极的护理安全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病情稳定情况、治疗依从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
参考文献:
[1]朱莉,郑春梅.健康教育处方在老年内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4):2556-2558.
老年护理的护理措施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c)-0146-02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也在日益的严重,并且脑血管病患者也在逐渐的上升,严重的威胁到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于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护理服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社区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110例,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10例患者有男50例,女60例,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岁。观察组55例患者有男30例,女25例,年龄在5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岁。对照组55例患者有男20例,女35例,年龄在5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
1.2 方法
对对照组5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饮食护理。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合理营养。缺乏微量元素是病情进展的因素之一,要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二是,行为干预。主要就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为患者提供技能活动,不仅愉悦患者的身心,还能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1]。三是,心理护理。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要消除患者的忧郁情绪,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四是,早期功能锻炼。尽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效果显著。活动肢体肌肉有助于增加脑灌注,改善脑组织供氧和代谢。方法:起坐、站立、行走训练、进食、穿衣等日常生活训练[2]。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恢复,回答问题准确,反应灵敏,定向力基本准确,生活可以自理。有效: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轻,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生活基本自理。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变或病情进展,回答问题不正确,生活不能自理[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由表1可知,对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显效2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40.0%,有效3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58.2%,无效1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8%,观察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8.2%。对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显效20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6.4%,有效29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52.7%,无效6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0.9%,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9.1%。
表1 临床结果对比分析表[n(%)]
■
注:P
3 讨论
在临床医学上,老年血管性痴呆是较为严重的疾病,严重者容易诱发患者的死亡。因此,需要明确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主要临床症状,需要做好相关的的预防工作[4]。另外,针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方面,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的需要,结合患者疾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才能够不断的促进患者病情上的好转[5-7]。另外,在护理人员方面,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密切的观察老年患者的细微变化,并且应该及时正确的进行判断,及时的进行处理,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效果。在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提高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在该的临床研究中,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能够提高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智力、生活自理能力。②能够增强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帮助老年患者的康复。③通过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能够不断的解决患者心理上的问题,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