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1
关键词:孔子 德育 中学语文 教学
中国语文的教学长久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其根本原因是语文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生活,凡是有社会经历的人都可以对语文的教学进行点评。语文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是一个部分,对人的形成,人格、品德的塑造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德育思想,长久以来对中国传统育人观有重要影响。因此,孔子的德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德育思想阐述
孔子身处在一个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中,纵观历史,但凡乱世,学者们的思想必定是积极活跃,孔子思想的产生顺应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的时代背景。目睹动乱的孔子希望能用自身的积极思考去化解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孔子看来,社会制度的演变是天命的必然,但人的发展却是可以精心塑造的。[1]孔子在这种矛盾的关系中,逐步的创立了自己在塑造人、教育人方面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德育思想在整个孔子教育思想中占有很大比重,品德教育是后世儒家学派诸贤者在宣扬政治思想、治学思想等方面依赖的理论基础。从大方面来讲,笔者认为孔子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弟子能够实现自己的“仁治”、“礼治”的政治理想,所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孔子极为注重“仁”、“礼”的教化功能。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孔子的德育体系中,“仁”被视为道德的最高准则,孔子将“仁”解释为能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礼”则是道德的行为规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罚不中,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3]这二者之间的统一,贯穿于孔子整个教育体系。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仁”字被提及多达上百次。包括“为仁”的基本素质要求,“为仁”的方法、内容以及“为仁”的成就等。[4]孔子力图维持周朝礼制,修复遭破坏的礼乐,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十分强调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5]体现了孔子在君臣之礼,父子之礼等多方面人际关系中维持已有秩序的决心。
经过孔子后儒家贤者的完善,在孟子对“仁义礼”之中加入“智”,汉代董仲舒对“仁义礼智”加入“信”后,儒家学派的德育内容最终定格在了“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后称“五常”。
(二)孔子德育内容影响简述
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五常”从来都是社会、家庭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五常”的内容根本上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中国在汉代以后实现了孔子梦寐以求的治国理想,进入了儒家一家独大的漫长历史进程,在传统道德方面,孔子以及儒家学派对人伦纲常的影响是积极的,培养了古代人忠贞有信的理念,但是,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德育思想中一味寻求遵守纲常,致使革命党人在撰写革命纲领时仍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革命奋斗的目标。在这种影响下,中国人逐渐养成了一种安于现状的心态。
但就总体而言,孔子及儒家学派对传统文化,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影响仍然是积极方面大于消极方面的,我们要妥善汲取孔子及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孔子德育思想继续发挥其特有光辉。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缺失的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历来属于中学学科教学中的难点。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语文的理解局限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完全掌握,这导致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对学生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
(一)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缺乏时代性
语文在基础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自身知识特点,语文课程在独有的课程知识之外,还拥有与现实生活最贴近的教学内容。无论那篇课文选材,总是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材在编排过程中,选择的是经典的,耐人寻味的作品。而且现在的课程体系,如果能够按照进度进行教学,将会对学生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但是,即时是拥有了先进理念编排出的教材,由于具体执行的人水平参差不齐,课程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很难很好的实现。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学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相当部分的老师在按照教参的编排,一步步的讲解词汇、翻译课文,之后介绍很多学生已经可能烂熟于心的孔子生平,简单的介绍孔子在这篇课文中体现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教参并没有考虑到课文在此体现出孔子在道德教育方面的考量。可以看出孔子在这篇课文中提倡出的谦逊有礼道德核心价值。教师在教参不完备这种情况下,应当自主地多研读相关书籍资料,将孔子的德育思想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再如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祝福》,作品中封建思想的卫道士鲁四老爷,在熟读经典明知“仁义礼智信”后为什么仍然对祥林嫂的遭遇嗤之以鼻,这就说明了知道“仁”而不仁的鲁四老爷,在道德的考量上是不合格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将此作为反面教材,倡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现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离
中学语文教学环节中,除去教师水平的问题外,语文教材的编者是造成语文脱离生活的又一个因素。
不容置疑的是,语文教材的编者都是在语文学科非常具有建树的权威的学者专家,这些人在选编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作品的工具价值以及文学性。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应该随着社会潮流发生改变,在考虑文学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生日益更新的生理、心理上的成长变化。以人教实验版的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课文数量较之以往明显变少。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文章依旧是传统的经典名篇。我们不能否认经典名篇在培养学生文学性上的作用与地位,但是仅靠着这些长年累月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名篇”来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方面的提高是不现实的。孔子有云“天生德于予”[6],认为上天赋予自身品德,主张人性的发掘。 “名篇”固然经典,但是在培养提高学生人性、道德素养方面的作用却值得商榷。
三.将孔子德育思想体现在当前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学在1999年经过了一场思想上的洗礼,后称“语文世纪大讨论”,在这场讨论中,涉及到了语文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素养等关乎所有语文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讨论内容虽然略显偏激,但长久以来对语文教学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相比较讨论前语文教学偏重的工具性,语文人文性的体现在讨论后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语文教学要定位于学生人格的完善、精神世界的扩展、语文素养的提高[7],语文的学习无处不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课外语文知识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思想进行系统传输。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孔子的道德培养观念应当被语文教育工作者熟知掌握。
做“君子”。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君子是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智仁勇”这三种品德是“君子”所具备的。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攀比、炫富现象层出不穷,让物质条件好的学生感受到一种超出心理年龄的优越性,让一定数量的物质条件稍微困顿的学生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就应当肩负起树立学生良好价值观的责任,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规定,要求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面对困境时,《论语》记载“子路温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8]因此,要在日常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师对这一信念的坚信与理解,用自身的行为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施“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艺所,而众星共之。”[9]“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10]虽然这两段话意在施政,但我认为,这在教导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方面有其独特意义。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无论学生今后身处何职何位,都需要普遍广泛的应用语文这种工具。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知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融入孔子的道德观,让学生认识到仁德的长处与优点,知道敦厚中庸对树立个人威信的树立上具有的重大作用,在学生认识到这些后,就可以积极主动的追求这些好的品德,让优良品德促进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自己不希望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是身处社会的自然人,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心理。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在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上也能得到相应体现。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别人趋同于自己,不能以自己的评判尺度衡量别人。同样,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审美意识,文化体验的不同,语文教师应该广博宽容,对学生提出的新的不同于自己的观点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要培养不同的个体,而非如工厂流水线制造出来的机器。要让这种思想充分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过程中也能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让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成长。
语文教学集众家之长,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心理上的美得体验历程。而孔子毕生之力提倡的“仁”、“礼”恰恰是语文这门学科在当今时代主题下应该赋予学生的道德感受。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与道德思想,能够给与当前语文教学众多启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让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让自己能够更深远的影响学生而非浅显的给予语文学科知识的赋予。
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优秀方面,必将会得到不断地被挖掘,展现出更为崭新的亮点。语文教师作为文字文学工作者,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让孔子的思想道德深入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刘泽君.孔子德育思想初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1-3-4:3(4).
[2]《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3.
[3]《论语・子路第十三》,《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7.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2:P131.
[5]《论语・颜渊第十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72.
[6]《论语・述而第七》,《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42.
[7]谢云.浅谈语文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
[8]《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91.
[9]《论语・为政第二》,《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10.
[10]《论语・季氏第十六》,《论语・大学・中庸》[M].三晋出版社,2008-5:P97.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2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职语文教学
受时代背景差异的影响,孔子教育思想虽然并不能够以全盘照搬的方式应用到现代教育中来,但由于孔子教育思想本身就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其中很多理念都与教育的育人本质直接相关,因此即便是从现代教育的视角来看,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而将孔子教育思想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中来,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孔子教育思想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作为孔子最为著名的教育理念之一,最早体现于《论语·先进》篇中“闻斯行诸”的故事,当学生子路、冉有就相同的问题(闻斯行诸?)向孔子求教时,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并在公西华对此感到疑惑后作出了“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的解释。这说明孔子认为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特点来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子路好胜心强,做事喜欢逞强,所以要教导他做事应多听取他人意见,而冉有性格谦逊,做事总是犹豫不决,则需要鼓励其行事果断[1]。2.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思想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记载,与东周末年孔子创办私学的事迹相关,简单来说就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同时也都有着成才成德的可能,这一点不会因族类与出身的高低贵贱而改变。纵观孔子数十年的从教生涯,无论是对贵族学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等)与平民学生(如颜回、曾参、子路、子夏、子贡等)的一视同仁,还是欲居九夷的言论,都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对于有教无类思想的推崇。3.启发诱导启发诱导作为孔子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是指教育者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并帮助进入到高度投入的思维状态中。如《论语·述而》篇中记载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而孔子的学生颜回也曾做出“夫子循循然诱人”的评价,这些都是能够充分体现出孔子对启发诱导这一教育思想的重视与贯彻。4.学思并重学思并重是孔子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归纳,是指学习必须要与思考相结合,在学习活动中,二者无论哪一方面出现了缺失,都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孔子的从教生涯中,经常会据此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展开指导,如《论语·为政》中曾提到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而在《论语·卫灵公》中则有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记载。5.重视德育在孔子的漫长从教生涯中,其不仅会关注学生能力、学识的提升,同时还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直接将“德行”列为了孔门四科之一,并提出了很多有关德育的教育理念[2]。例如对于智育与德育的关系,孔子曾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观点(出自《论语·学而》),认为学生要以品德为先,具备孝顺、诚信等优秀品质后如果还有余力,再开始进行学习。而在德育内容上,则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过而不改,是为过矣”等品行要求。
二、孔子教育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作用
1.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因材施教理念的核心内涵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特点来对其展开针对性、个性化教育,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开放性特点十分契合,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一教育思想融入到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等展开教学设计,制定出多层次、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就能够将自身个性特长充分展现出来,并实现相关能力素养的有效发展,这对于素质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贯彻显然是很有帮助的。2.适应职业教育特点与本科类高校相比,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存在着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的职业教育特点,在语文课教学中,很多学生不仅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同时还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使教师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而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借鉴与运用,教师则能够对“有教无类”观念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树立“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才”的正确教育观念,对学科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重新拾起信心,而在教师对学生充满自信并耐心帮助其解决学习问题的情况下,高职语文教学效果也必然会随之得到提升。3.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当前很多高职语文教师虽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产生了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仍然习惯于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在知识讲解、课文解读等方面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同时还常常会对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根本无法得到保证。而将孔子教育思想融入到高职语文教学中,则能够使启发诱导教育思想与新课改要求联系在一起,加深教师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认知,同时结合《论语》等书籍中记载孔子教学事迹,对坚持以学生课堂主体的重要性展开深度解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对新课改中有关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要求产生更强认同感,同时还能够学会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启发,这对于落实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显然是很有帮助的。4.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高职阶段的语文课程通常都是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出现,其总课时虽然相对较多,但在教学内容覆盖面广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仍然很难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不足,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学习效率过低、学习效果较差的情况,并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借鉴与运用,则能够在帮助教师了解各种学习方法的同时,使其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及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同时在之后的高职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各种自主学习方法,并引导其积极展开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为语文学科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持。5.发挥语文德育功能从素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与能力素养发展,同时还必须要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但由于很多高职语文教师缺乏德育经验,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也有所不足,因此语文教学所取得的德育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借鉴与运用,则能够结合孔子的德育教育理念,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进行深度解读,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同时帮助教师掌握一些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这对于高职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显然是很有帮助的。
三、孔子教育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运用分层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需要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分层教学方法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而为了实现对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有效应用,教师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自然也就对分层级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对其进行合理分层,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进行分层,对写作、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课文中涉及到的修辞手法完成写作训练,以帮助其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实现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而对于写作、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鼓励其学习课文写作手法,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完成写作训练,以提高写作训练的挑战性,实现写作能力的最大化提升。2.理解学生学习问题高职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这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大提升,同时还很容易使其学习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对此教师还需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应用到教学中,充分理解学生的不足与缺点,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来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其树立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自信。例如在学习《劝学》等文言文时,有些学生经常会出现难以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即便能够结合注释进行翻译,也同样可能出现课文理解偏差。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的客观事实,同时树立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信心,并在学生正确翻译出课文中部分句子的含义后,对其加以表扬。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文言文学习逐渐产生兴趣与信心,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其学习效果也必然会随之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语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3
关键词:爱人 成仁 学礼 生命教育 成功教育 自主教育
当今,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网络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进程中,诸如人的本质、人生价值、行为取向、人格理想等一些似乎已经解决的问题,又成为需要重新探讨、深入思索的新课题。而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其思想包含了传统人文思想的精华,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现实感,主张个体的发展要以人类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作为目标指向,强调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而奋斗,并以此为人生价值的主要取向。其人学思想所包含的人学内涵在当今仍然闪耀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光辉。
1 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孔予明确地提出:“仁者爱人”。作为孔予“仁学”的主要内容,孔子首先要求学生“自爱”以成“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对损害他人“有所不为”的“忠恕”的道德态度,追求“修己以敬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其次他强调要“推爱”,善于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的,这是爱人的基础。“孝悌”是《论语》提出的主要道德准则,中国人的“孝道”常常让“洋人”感到诧异。对于中国人,做人是从“孝”开始的,那是一切生命关怀的起点,也是根本:“孝”是顺父母,“悌”是敬兄长。孔子认为,如果有人在家里能够顺父母和敬兄长,到了社会上不但不会犯罪作乱,相反,还会忠君敬长,尊重他人,并且“为仁”不是仅只在“亲亲”上,还必须“推己及人”,“推爱”,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此也便成为了“仁”者。当代大学生,表面上他们似乎比谁都懂得“爱”,非常注重朋友的生日聚会,非常重视每一个浪漫的“情人节”。然而实际上,他们对自己、对父母、对他人的爱远远不够。爱意味着责任,爱意味着宽容,爱意味着尊重……古时有语“爱屋及乌”,心灵的世界与外在的世界往往是相通的,当人的心里有爱时便会爱身边的一切,当心里充满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时就会尊重生命,热爱自然。而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和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较健康的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并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一切生命、呵护一切生命,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直面生命是前提,尊重生命是保证,爱惜一切生命是目的,而教育使三者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实现“爱人”,这才是完整的生命教育的内涵。
2 “成仁”。《论语》中,孔子提出“仁者人也”,倡导人的觉醒,凸显人的担当感。在孔子心目中,圣人就是“仁”的楷模,圣人达到了最高的人生境界,不仅具有高尚的个人道德品质,而且会“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述而》),与天地合德,与大道同行。“圣”既是个人最完美的发展方向和期望达到的最高境界,又是开启人的行为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它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两个主体的完善和发展。可以说“圣”在孔子眼里就是最完美的功德境界,通俗的说孔子倡导的“成功”就是达到“圣”的境界。这就启示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进行社会责任教育。
什么是“成功”呢?在当代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更多的学生把成功定义为有房有车的物质成功。因此,在毕业生中,每有一个单位来招聘时,他们更关心的是现时的待遇,而非长远的发展。而社会责任感更是远远比不上个人现实利益的实现。许多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即使口头上说的是奉献社会,锻炼成长,实际上关心的却是参加某个活动能给他在综合测评中加多少分数,以作为获取奖学金、评优入党的条件。“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予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第四》)。孔子认为,生活中的富贵贫贱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仁德的遵从与否,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以仁德的胸怀来面对世事,这就是儒者对于一个理想的君子人格的要求。子日:“君子义以为上。”孔子把“义”作为人们道德行为的最高目标。“义”,是指个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的落脚点,实际上是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即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明白自己所肩负的道义,无德之人只懂得个人利益。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的君子、一个成功之人人格的生命写照,是不为谋求自己的生活利益,而只关心公众事务,并且谨言慎行,希望作为社会的典范,一切行为以能彰显伦理道德及作为人民表率为目标。
因此,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成功教育,就是要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对社会的责任感,认识到成功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强调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在举办讲座时,我们要有意识地邀请那些积极参加社会的福利、慈善事业的社会各界成功人士,让学生与他们零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受其人格魅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其次,要教育学生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仁德”要为先,无论今后是从商、从政,都要以“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3 学礼。如何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呢?孔予认为,需要“学礼”。
首先,他强调了礼和仁的关系,“学礼”、“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途径,而成为“仁人”则是“学礼”、“复礼”的目的。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他认为礼这种日常道德的践行是实现仁的唯一途径,是为仁的外在行为规范,由礼达仁,依礼成仁,无礼无仁,无仁无礼。而仁是礼的道德的内涵、根本原则,行礼必须在仁德观念的支配下,以道德原则为内容。如果没有纯正的道德动机、道德品质,即使学了礼,也不能遵循礼的规范。
这就启发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作为老师首先要有“仁爱”之心,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因为学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渗透,每一次班会,每一次谈话,甚至是每一次见面,都是一个教育的机会。当一个老师从心灵深处树立起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后,那么不管是授课,还是搞管理,他都会自觉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老师本人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如果老师认为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有责任心,那么这种理念就会贯穿于他的为人处事中,并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中,也会自然把这种“负责”的精神传承下去。
总之,“仁”的基本界定就是爱人,爱人的要求便是重人轻物,看重人的生命存在。而实现“仁”的途径就是不断学“礼”。孔子肯定地承认“人文”的价值,他的人文关切精神,表明人的生命存在所昭示的人的内在价值,而“仁者人也”所蕴含的就是价值目标和价值主体的统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论语・学而》)单纯的亲爱关系被扩展为社会的普遍原则。这样,仁道就不只是个人的内在价值,而且也是人的社会价值的内在保证。
参考文献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4
[关键词]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 ;大学生;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3-0018-04
一、道德教育与德育
道德教育,即指依据一定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而对“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所进行的教育,以期其符合某种既定的标准或规范。德育的内涵则更加丰富,指为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由于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内容结构的广泛,也就使得德育的范围不仅涵盖了道德教育,更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也纳于其中。也就是说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整个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伦理学家和思想家,是中华民族找寻文化根源的思想宝库,对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进一步挖掘利用,对于当下的德育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尝试从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容方面入手,对其实如何关照和应用到现实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二、当下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余玉花在《解析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一文中,将中国当下存在的道德困境主要由两方面造成:“道德内容的丰富性与道德教育有限性的矛盾”和“道德多元及其冲突性的困惑”,从哲学理论的高度分析了造成道德教育困境的原因。
另外,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道德冷漠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学生的道德选择,给现实的道德理论教育带来挑战。一些人在面对道德选择时,在自己利益衡量和后果考究后选择了漠视。反过来,现实中这种道德选择的困境使得课堂上的道德教育失灵,一些学生在面对实际的道德选择时“集体失语”的现象也就产生了。这无疑也是当下德育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高德胜在《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一文中对现代道德冷漠做了以下几点原因:“精细分工与道德‘钝化’”“现代组织的去道德化”、电子媒介与“‘苦难饱和’”从(中国)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带来的改变上分析道德冷漠产生的根源,对我们正视这种现存的德育困境有良多启发。
而严从根则在《道德教育: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一文中也提出了当下道德教育应该在正当和有效中找到平衡点,指出正是进入现代社会人们个体意识的觉醒使得原有的道德教育缺乏了一定的正当性,而道德教育的政治化与功利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冲突和挑战。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存在的多种文化思潮无时不刻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对原有传统文化的不了解,质疑,文化自信的缺失成橐徊糠执笱生思想上所面临的挑战。
面对这些我们所面临的德育工作的挑战,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又能够为我们提供哪些解答?我们又应如何在正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呢?首先,在道德教育具有有限性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应该不断深刻挖掘和利用好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得传统思想当中的优秀文化继续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减缓在道德多元文化选择下面临的冲突,帮助学生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心,在文化根基中坚守自己。其次,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而带来的道德冷漠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情况,这种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负面后果在却在中国表现的尤为突出。其原因还是我们身处于一个发展与阵痛同在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冲击了我们原有的道德文明规范,但新的道德文明规范却又还没有建立起来,使得中国人在这种无所适从中丢失了一些原有的优秀特质。而中国人有自己的文化的“根”,这个“根”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更为明确的说主要是我们的儒家文化。重新找回文化的“根”对于我们的德育工作来说至关重要。最后,个体意识的觉醒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社会思想文化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在传统道德教育正当性遭到质疑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回应质疑,而不是完全抛弃。我们应当做的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加以区别,对其有益成分做正当论证,使得个体在其个体意志的自我意志选择下自觉自愿的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
那么我们如何正视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文化呢?他的那些道德教育思想又仍然应该为新时期的我们所接受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孔子有哪些有益道德教育思想内容。对于当下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展开有哪些价值?
三、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5
关键词:孔子 教育 道德 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方面某些“急功近利”的思想也慢慢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随着近年来社会教育问题频频出现,如用教育,师生关系恶劣,学生精神危机等,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古代教育思想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的价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鲁昌陬邑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内涵丰富,以“仁”和“义”为核心,始终贯穿着仁、义、礼、智、信等儒家特有的精神特质。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道德教育观等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孔子的教育理念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和对象
1.孔子的教育目的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孔子在忧国忧民中思考着出路。他提出“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挽救国家。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仕”和“君子”。
怎么才算是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修己指的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德”,安人指的是你有治理国家和百姓的能力,是“才”,所以君子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他还指出君子不仅能修身养性,还应该面对现实,改革时局。
2.孔子的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对象观。它的基本含义是不论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孔子在继承了西周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改造。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按照清朝刘宝楠的解释,“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慎、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忠,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必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
“文”相当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智育”。“六经”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六经的主要内容,《诗》指的是文学方面的课程;《书》指政治思想方面的课程;《礼》指道德伦理方面的课程;《乐》是音乐艺术的课程;《易》指哲学方面的课程;《春秋》指历史课程。“六经”对中国古代的影响是深刻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守规矩,讲礼节,这是《礼》的影响;中国人是乐观主义的或浪漫主义的,喜欢《诗》、《乐》;中国人关心政治、酷爱历史、追求哲学,是受《书经》、《易经》和《春秋经》的影响的。” “行、忠、信”相当于我们现在提到的“德育”,“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智育和德育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他主张道德教育、社会实践要和知识的学习统一起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同时道德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
(3)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独特且多变的教学方法历来被人称道,也一直是我们现代教育学习的典范。总起来说,可以总结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1.因材施教
说到因材施教,我们不免会想起一个经典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里说的是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的答案却相反,他的解释是子路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胆;“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 .这正是针对每个学生各有自己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2.启发诱导
在教学方面,孔子反对“填灌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启发学生的思想,让其举一反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下给予启发。
3.学、思、行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学以致用。孔子一方面主张“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又反求诸己,注重反思。
4.孔子的道德教育观
道德德教育是孔子教育的核心内容。他还认为道德观念不是外力强加于人的,所以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为此,他提出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的道德修养方法。
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志于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立志还只是一个起点,要实现人生理想,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
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自省自克是必须的。人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才会有进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少苛求别人。他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自省的内容。
孔子还提倡身体力行,即知行统一。他重视道德实践,他教育学生“言必信,行必果”,考察学生也要“听其言,观其行”。应该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过程还是一个改过迁善的过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会犯错,首先要对自己的错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二、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泰勒博士说的那样:“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教育进入现代科学年代以后,虽然一方面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科学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关于人本身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人性缺失,心理障碍等人文精神危机的出现也让我们猝不及防。教育本来的意义是让人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而不是机械的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果教育只是机械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那我们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都成了空谈。
(二)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的影响
由于孔子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培养,所以他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变化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接受能力的高低等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鼓励和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方向,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以因材施教为前提,孔子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他善于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今天的课堂虽然很多老师也在学习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但是过于片面化、简单化,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误以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这只注重了启发式的形式化,而忽视了它的真正内涵。二是误以为传统的讲授式就是注入式教学,所以为了不造成注入式教学,先让学生看书,然后提问题讨论。殊不知,讲授法运用得当同样是启发式,问答法运用不当同样是注入式。当代教师所要学习的是深刻把握启发式的内涵,注意在“氛”和“悱”的时机进行启发,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状态。
(三)重德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孔子以“仁”为主的仁、礼结合的“仁学”思想体系在他的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仁”不仅要求爱亲,而且还要“泛爱众”,就像孟子说的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子“仁”的道德教育内涵还包括“忠、恕、信”的含义,他从仁者爱人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忠恕之道”,并视其为“为仁之方”。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而且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小悦悦事件等道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仁”的道德教育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对个人来讲,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自觉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对社会来讲,协调和规范社会准则,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为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约束,还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它要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适当的关系,在促进个人获得发展的同时,求得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范文6
关键词:论语;教师观;孔子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66-02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渗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大部分人近两千年。《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为了记录孔子的言行所著,它从学、识、德、业、品、行等方面来论述教师为人师表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中也不乏对教师素质和教师言行方面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教师言行等方面是有着深刻认识的。以下就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两个方面分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一、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一种自律的意识和行为。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职业道德有着自身的特点。以下就从《论语》中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孔子认为,“诲人不倦”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代,孔子的一言一行已经对教师“诲人不倦”的精神做了很好的诠释。据《论语・述而》记载: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大意是说孔子认为自己还没达到圣与仁的境界,只是他能够向着圣与仁的方面努力而不敢厌烦地做,教导别人也不会感觉到厌倦。公西华则认为这是我们大家都很难学到的情操。孔子把坚持不懈努力向前、教导学生不厌其烦视为达到“圣与仁”的境界。从中我们就能体会到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和理想,“诲人不倦”体现的是一位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孔子满腹学识,他的最大理想是从政,但事实上他的从政之路根本行不通。他就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以道教人,乐则不疲。于是他穷极一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没有不厌其烦的精神是无法到达预期的要求的,在教育这片芳草上辛苦耕耘,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它规划成自己人生的一部分,积极献身于这一崇高的事业。其次要做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做到倾囊相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使命是什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2.“有教无类”的职业爱心。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冲击性最大的无疑是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思想。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大意是不管对哪一类人都应该予以教育,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这一主张开创了教育的新局面,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一方面要求教师抛开学生身份上的贵贱,对学生一视同仁地予以对待;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招生学生不分地域、贤愚、老少,对各种类别的学生给以同等的对待。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如鲁国大夫孟懿子和南宫适,但更多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教育方面的这种变化,其意义不只限于教育领域。私学的兴起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对于中国社会上士阶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今教育,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我们现在提及的教育公平息息相关。当今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公平缺失、地区公平缺失、资源公平缺失等方面。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背景下,如何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有教无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从根本上贯彻教育公平的原则,才能保障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并且广出人才。
3.“欲罢不能”的乐业情操。通读《论语》后不难发现,孔子对他的教育事业有着一种欲罢不能的情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意是说孔子认为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里的它没有说明是指什么,但我们一般理解为孔子一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知之、好之、乐之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就道德修养来说,知之而不好,则所学与己无关;好之则会求之,但还有安仁、利仁之别;只有安之、乐之才是真正的道德境界。作为一名教师,“乐业”就要有扎根学术,培养人才的无私奉献精神,把教育事业当作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追求,这样教育无形中就会产生一种感染力、号召力。因此,教师要以渊博的学生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赤诚的爱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方乐园,努力追求欲罢不能的忘我工作的至高境界。
二、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身心发展有着直接而显著影响的一种品质。它主要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及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作为一名教师,知识素养是教学的基础。以下就通过《论语》来分析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特点。
1.“学而不厌”的求知精神。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与我有哉?”大意是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对他而言是很简单的事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并且不以圣、仁、君子自居,而是终身不断修养提高自己,强调自己的长处是好学。直到七十岁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心中已丝毫与道相悖的杂念。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和修养是需要终身实践的过程。人的一生应该是不断提升自己境界的过程。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能从温习已有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对于教师来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像孔子所提倡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吸取别人身上的长处,看到别人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这同时也告诉我们广博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边教边学,怀着一颗虚怀若谷的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学生的交往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知之为知之”的务实精神。子曰:“由,讳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意是孔子在教子路求知的方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对“知”的精辟的解释,反映了孔子对知识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它应该成为一切真正想得到一些知识的人的座右铭。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做出榜样,遇到不懂的也千万不要装作很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以一种坦诚的心态面对自己未知的问题。人无完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一定会有自己不会的地方,我们要承认自己的不知,深刻认识到糊弄人就是糊弄自己。对教师来说,只有在学识面前保持求真的态度才能获得真知,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我们今天教师们学习的典范。
3.“反躬自省”的严谨态度。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大概就是说见到贤人,就期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孔子认为凡事要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从自身出发寻求原因,而不要一味责怪他人。“反躬自省”就是要在现实的交往中,随时随处对照反省自己,向他人学习。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千姿百态,人人各异。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学习与成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见人之长,真心欣赏别人的优点,打从心底里赞叹别人的成就,以此来汲取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反躬自省”也要求我们不要热衷于揭人之短,或用自己之长去衡量他人之短,而应该要多对照自己,多考虑自己怎么做才是最合理的,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善。
《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并没有失去它原有的价值。无论是在个人道德、学识修养上还是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上,它都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细读《论语》仿佛能看到孔子孜孜不倦地教育他的学生的身影。从孔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何为教师以及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论语》中许多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21世纪的教师要以孔子为导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论语・为政[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9:10.
[2]论语・子罕[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9:1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吴结平.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高校教师形象塑造三要素[J].宁波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