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孩子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孩子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勤奋是探求知识的舟楫,思维是探索知识的方法,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性学习习惯,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要想使学生学会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去思考。要尊重学生的发现,应该鼓励提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享受思考的乐趣。“学习中没问题”就是“方法有问题”,诸如盲从,欠思考、不能举一反三、不会推陈出新等。所以,作为一名头脑清醒的学生,应善于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解决好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全由思维而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质疑驳问,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语文课堂上课就让学生读课文,然后让学生理解课文,那么学生就会沿着作者的思路去想,去体会,不会再去思维,去想象,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我们把这种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一下,换一种教学思路去教,学生也许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比如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如果我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布置一下作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放眼去观察,草是什么样的,树是什么样的,果园是什么样的,田野是什么样的,通过观察,亲身体会和联想春天的景色,开课前先让学生汇报,他们就会滔滔不绝地把他们观察到的各种景色加上自己的联想说出来,这种接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再让学生读课文,把他们观察到的和作者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结合起来,他们就会以思维的方式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含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更新,必须摒弃陈旧过时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思考的引领者、合作者。学生思维的定式一旦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其次要营造思维氛围,教会思维方法。孔子很重视治学中的“疑问”,对思维发展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学习中只要能独立思考,就能碰到疑难,提出问题就能寻求解决的办法,通过各种形式解疑答问。这样的结果不仅能增长学者的知识同时还能养成学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主张碰到问题要“不耻下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提供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创设一种积极的、和谐融洽的思维氛围,给学生一个敢于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民主学习氛围的基础上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其树立创新意识的内在愿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就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动在求异中去激发他们的兴趣,从求异中去启发他们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每位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陶行知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动脑的机会,提供给孩子一个广泛的、 自由的活动空间, 让孩子大胆尝试、 探索,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探索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像课文《心声》里的那位教师一样,瞧不起像李京京那样的“问题”学生,不给他们交流思维的机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所谓的“问题”学生就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上就会一蹶不振,甚至会走向极端,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其实,每位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只要你用心去发现,用爱去温暖,他们都会成为好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难看出李京京也是渴望得到关爱的,她并不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坏孩子,只是由于家庭环境造成了她心灵的寂寞,她渴望关爱,渴望理解,渴望交流,如果这时我们教师体会到他们的需求,用心去点拨,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营造一个让他们思维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用心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那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第三,教师要不断搭建思维的平台,淬砺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创新能力的开发。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感染情境,诱发积极思维。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合作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思维撞击,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爱因斯坦曾经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师要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质疑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养成不满足现成问题、创新性学习习惯,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精神,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思维活动的主人,把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变为师生同奏的“交响乐”,使开发思维潜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要留给学生一方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有了创新,人们才会向更高文明迈进。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深思,这样才能拓展思维。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究,努力使创新的教育不断走向深入,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孩子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环境渗透;提问;激励;引导;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61-01
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对幼儿发展是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期。我认为从环境渗透策略、提问引导策略、激励策略这三种不同策略加以研究,在这些策略的帮助下,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做好幼儿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在语言活动中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展,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目标:
一、环境渗透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机会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幼儿创设舒适而宽松,并充满交流和互动气息的环境。对于每个语言活动的开展都积极利用环境的功能,把环境不仅局限于语言活动中的教室内,还在走廊、楼梯、角落等多处挂有抽象画、故事连环画和幼儿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议议、想想,并将创新思维的培养渗透于美术活动中,将语言与美术表现相结合,形成一个环境是一道场景,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画面,以此激发孩子们表达表现的欲望,孩子们通过自主参与环境,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提问引导策略,为幼儿拓展创新的思维
在语言活动中,幼儿能否成为活动的主人,积极参与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要注意向他们提出多样性、启发性和能激发他们想象的问题,发展孩子的创新思维。
1、 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搜寻以往经验,激发幼儿创新思维。
2、开放式的提问,促使幼儿活跃思维,提高幼儿思维发展水平。
三、激励策略,为幼儿提供创新的基础
“激励”主要指施教者运用言语、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因素充分调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情景激励:即通过教师创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幼儿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性。
2、竞争激励:即运用竞争心理进行竞争激励,使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在欲罢不能中表现得异常活跃,产生最佳学习效果。
3、评价激励:即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励幼儿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学习。
四、利用多媒体策略,增加了幼儿创新的条件
在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延长了幼儿积极参与的时间 。在本次课题实践中,由于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能引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的策略,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意识强,他们愿意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想象、去表达;因此幼儿对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也就认真地观察,高兴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与老师,长此训练,幼儿逐渐地都能培养出愿意动脑的好习惯,事实上,善于动脑才会善于发现,善于发现才会善于提问,善于提问才会有“创新”。
经过实践:
我认为:
1、延长了幼儿积极参与的时间 。在本次课题实践中,由于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能引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的策略,发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意识强,他们愿意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想象、去表达;因此幼儿对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也就认真地观察,高兴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与老师,长此训练,幼儿逐渐地都能培养出愿意动脑的好习惯,事实上,善于动脑才会善于发现,善于发现才会善于提问,善于提问才会有“创新”。
2、具有多变性的思维 。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他有不同思维的。我通过实践后帮助幼儿交流信息,通过交流信息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就如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个思想,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思想,交换一下,你的思想给我,你原来的思想还在,你原来一个思想,现在变成了两个思想,而在思想碰撞过程中,幼儿之间就可能碰出新的思想火花,就有3个思想,4个思想,5个思想出来,通过交流,创新思维就出来了,幼儿的思维具有了多变性。
孩子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范文3
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或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考。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特别是小学的基础教育,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按照这一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教师用课改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当观念自觉地体现在教学行动中,变成教师的精神追求时,才能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
2.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培养其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应该知道,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
3. 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应当讲究有主有次,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必须在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4.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积累”、“注重语文实践”为目的新型课堂,倡导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1)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
例如,多年来的中考话题作文,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没有“创新”几乎是不存在的。
(2)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
(3)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强化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5. 开展各种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尝试新的体验,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作进一步的探究。学校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置身其中,去看、听、尝试、探索及操作,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使创新思维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孩子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范文4
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在教学中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形成和谐愉悦、互助合作的人际关系和教学环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而且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和尝试的数学活动中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并释放出全体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思维发展的载体,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使数学思维与数学知识相互促进,同步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指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三、保护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儿童好奇心与创造力的开发是紧密相关的,一般来说好奇心旺盛的儿童,求知欲就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到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一门学科不感兴趣,不仅会制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并保护学生好奇心,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给学生思维的机会,鼓励他们独立地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创新。
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有思索;有思索,才有发现,才有创造。因此,疑问、矛盾和问题常常是开启思维的钥匙。中外史实证明:只有敢于疑别人之不疑,善于想别人所未想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而不敢提出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和缺乏怀疑精神的人,是决不会取得创新成果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不会思考到学会思考,从单向接受到学会质疑,并适时加以点拨,这样定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在思想方法上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知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五、运用正确积极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最重要的特征是发散性和批判性。所谓思维的发散性,是指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水平往往是通过思维的发散水平体现的。思维发散点越多,思维发散量越大,创新思维出现的可能性也越大。所谓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拒绝盲目从众,拒绝复制型思维。创新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怀疑就是批判。
这要求在创新教育中,老师的宽容态度很重要,没有宽容心,就没有学生的自信心,没有自信心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内驱力,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1.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2.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活动
4.进行说理训练,推动学生思维的深入
5.联系生活实际,教给探究学习的方法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新教材非常重视把生活引进课堂,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孩子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呼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培育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盛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培育创新能力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不断开发个人的创新能力、个人所在企业或单位的创新能力,以至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1]创造力是智力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正常人,从儿童期开始,都具有创造的能力,只是具有大小之分。但是创造力和别的智力成分不同,它属于一种潜在的能力,如果不注意提供宽松、自主的环境来激发的话,就很容易扼杀一个人的创造力,而一个缺乏创造力的人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或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考。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特别是小学的基础教育,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可以说,农村语文教学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没有城市儿童那种视角广、内容多的创造性思维。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2]按照这一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纳其意见,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另外,实现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必须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必须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转变,进而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用课改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当观念自觉地体现在教学行动中,变成教师的精神追求时,才能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3]
二、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培养其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应该知道,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第三,教师应具备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掌握一些创造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4]
三、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应当讲究有主有次,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必须在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5]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6]同样地,课堂教学也是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积累”、“注重语文实践”为目的新型课堂[7],倡导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
例如,多年来的中、高考话题作文,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没有“创新” 几乎是不存在的。
(二)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
例如,在初中学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了“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杜绝“非此即彼”想法。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写作内容,以“想象与联想”为题。在弄清“想象”与“联想”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举《天上的街市》与《“零”的联系》作例子,使学生加深认识。
(三)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强化能力训练。如在改写《木兰诗》、改写《曹刿论战》、改写《十五从军征》、续写《清兵卫与葫芦》等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五、开展各种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尝试新的体验,对于有兴趣的事物作进一步的探究。学校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置身其中,去看、听、尝试、探索及操作,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使创新思维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陶学忠编着.《创新能力培育》.海潮出版社出版.第1页.
[2]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第84页.
[3] 李元功,俞军.《高中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出路与困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
[4] 张嘉玮着.《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页.
[5] 郭根福主编.《高中语文新课标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30页.
孩子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范文6
1.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按照这一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纳其意见,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另外,实现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必须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必须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转变,进而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用课改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当观念自觉地体现在教学行动中,变成教师的精神追求时,才能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
2.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培养其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应该知道,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第三,教师应具备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掌握一些创造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
3.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做任何事情都应当讲究有主有次,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必须在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4.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样地,课堂教学也是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积累”、“注重语文实践”为目的新型课堂,倡导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4.1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
例如,多年来的中、高考话题作文,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没有“创新” 几乎是不存在的。
4.2 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
例如,在初中学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了“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杜绝“非此即彼”想法。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写作内容,以“想象与联想”为题。在弄清“想象”与“联想”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举《天上的街市》与《“零”的联系》作例子,使学生加深认识。
4.3 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