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的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绩效考核的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绩效考核的制度

绩效考核的制度范文1

关键词:医院 全成本核算 绩效评价

一、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分配概述

(一)全成本核算的含义

医院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成本指的是预防、医疗、康复等医务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以及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报酬。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是指:医院依据理和运营中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报告,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内部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它能够合理地进行成本预算,建立具体的发展目标,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同时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也可以满足政府部门进行宏观管理的需要,有助于逐步形成社会标准,更好地指导行业管理。全成本核算不仅仅是对各个大科室以及各级科室进行成本核算,还要及时反映其变化情况,归集分配到门诊和临床各相关科室,全成本应体现各类科室成本、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的全成本。

(二)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分配相结合的重要作用

医院加强全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单位内部成本,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医院作为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医疗系统的发展都受到广泛关注。近些年,我国私立医院不断涌现,整个医疗系统中的竞争日益加剧。不断推进自身的市场化发展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医院对于各项成本的管理要落实到科室和个人,杜绝浪费和谋取私利的现象出现。

第二,有利于明确划分各个科室的技术经济责任。全成本核算管理不仅将组织目标、实施方法、绩效考核办法等都进行了相应的事前规定,并且将各项计划应用到各个科室中。这就对各个科室的技术经济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减少了科室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第三,有利于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全面推行全成本管理,可以将医院的总体目标进一步细分,将各项任务、目标和权力下放到各个科室,并将科室的效益成果同科室内部工作人员的薪酬挂钩。从而建立起激励性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二、全成本核算下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思路

(一)确立绩效考核的评价主体

全成本核算下的绩效考核分配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从确定绩效评价主体开始。没有明确的评价主体,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也就无法确定。然而从目前医院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评价主体不够明确、评价内容与主体不符的问题存在。因此,医院应该重视内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加强绩效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明确绩效考核的评价主体,对于各个科室建立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绩效完整的评价制度

制定绩效考核的评价制度是指对于绩效考核的具体目标、内容、方法、流程等进行总体的全面性的规定,保证绩效考核工作在医院全成本管理下的的有序进行。在建立绩效考核的评价制度要着重主要两个方面:首先,要领导要体现出对于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从而带动各科室工作人员加强绩效考核分配意识。其次,要保证绩效评价制度的权威性,绩效考核的整个流程都应该按照制度规定的具体要求来,加强监督管理,杜绝评价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三)建立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全成本核算下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医院绩效考核分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如何确定绩效考核评价的指标是重点也是难点。医院的日常工作纷繁复杂,涉及的工作内容多种多样,另外各个科室所承担的重要性和风险性也不相同,因此在全成本核算管理下,要针对科室不同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以及其实际的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

(四)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

有效的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可以促进绩效考核工作的有序开展。就目前我国医院绩效评价机制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于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要充分了解单位自身体系的不足,同时学习和借鉴国外医院成本管理下如何构建绩效评价机制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建立适合自身的绩效评价机制。

三、全成本核算下进行绩效考核分配的具体方法

(一)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加强科室的成本核算

首先,不管是医院的高层管理者还是科室的具体工作人员都应该提高成本管理意识,积极地参与到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中来,对于工作中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要如实上报,减少浪费造成许多无效的支出。另外,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科室的成本核算。医院科室进行成本核算包括以科室为单位的纯收入核算、成本核算和收支结余的核算三方面内容:第一,科室的纯收入主要包括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直接收入指的是本科室的工作人员的独立劳动所创造的收入,该项收入以实际收入计入。而间接收入是指依照医嘱所进行的各项辅助检查所产生的各项收入。第二,科室的成本核算内容主要包括科室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变动成本主要是指各种医疗材料的损耗、设备维修、水电煤气以及各种其他公务费与业务费等。第三,科室收支结余核算。科室收支结余 = 科室纯收入 - 科室支出。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后,应该定期对科室的收支结余情况进行了解,了解科室的盈亏状况,为及时调整科室收入结构和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二)细化科室绩效指标,完善绩效评价制度

由于医院各项工作较为复杂,各个科室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只制定一套绩效评价指标是不现实的。在全成本核算下加强绩效考核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必须要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工作状况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细分,进而保证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医院科室进行绩效评价一般由三大类绩效指标:工作量指标、质量指标和经济指标。工作量指标是指各个科室的业务量,比如急诊人数、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手术人数以及出院人数等。工作量指标是一个绝对的数量指标。科室的质量指标则是一个相对指标,它包括病人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医生的医德、医疗安全与质量、业务技能考核以及科室工作人员的科研成果等。而经济指标通常包括:第一,收入类:科室纯收入、业务收入、检查治疗收徒、医疗收入、药品售出以及业务收入、科室纯收入、本科室直接医疗收入、医技检查治疗收入、药品收入、药品纯收入;第二,成本类: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收支结余、边际利润及其同比增减幅度和职工人均额指标,每门诊人次费用、每住院人次费用、每床日收费水平及其和业务收入结构组成指标,每床日消耗卫生材料、每床位收支结余、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百元直接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的数值及其同比增减幅度指标。 医院在对各个科室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该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结合各项评价指标定期对各个科室绩效指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不仅可以作为对科室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评价中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中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立完善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建立完善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充分带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过去的绩效分配制度通常是以科室成本核算为作为单一的绩效考核指标,而在全成本核算下,各个科室的绩效考核指标更加具体完整,其计算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科室绩效工资 = 经济指标绩效工资 + 工作量指标绩效工资+ 工作服务效率指标绩效工资 + 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绩效,其中经济指标、工作量指标上文中已经做了介绍,工作服务效率指标主要是有药品收入比例、平均住院日等。降低药品收入比例,提高病床使用效率等将成为工作效率指标的重要考核内容并依此作为对科室奖惩的重要依据。这项指标的实行,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公众满意度,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此外,从目前整个医疗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许多私立医院不断涌现,医院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加,因而不断加强医院的服务质量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绩效考核工作中,要增加科室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在整个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比重。具体来说,医院要对各个科室实际的患者投诉量、医疗环境与质量、科室人员科研成果等进行评分,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每个工作人员的工资挂钩,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军革.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20

[2]李红.实行全成本核算绩效工资分配的做法与体会[J].新疆医学,2012;07

[3]王新平.全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绩效考核的制度范文2

关键词:综合绩效考核;分类考核;日常考核;沟通

综合绩效考核制度起源于企业,后又被应用到事业单位当中。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目标、性质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应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以下简称烟台打捞局)是交通运输部所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自2003年以来,救捞体制改革烟台打捞局逐步实现企业化运作,综合绩效考核制度也被引入到烟台打捞局的管理体制当中,并对改进的工作和提升绩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化运作的不断深入,烟台打捞局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呈现出些许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市场的发展。本文以烟台打捞局为例,对综合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

综合绩效考核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到真实和全面。真实,即要反映出被考核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将偏差降低到最小程度;全面,则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信息与评价,而非“独”或“专”采取某一人、某一方面的信息。从这两个关键点入手,烟台打捞局的综合绩效考评方案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考核标准单一化

从组织机构的类型看,烟台打捞局组织机构分为机关处室和基层单位两部分,而且两部分的性质与职能不同,机关处室主要为综合管理部门,例如财务处、组织处、党委办公室等,基层单位则多为生产经营部门,例如百通公司、银河轮渡公司等。性质与职能的差异决定绩效考核方案不能是单一的,而应该具有部门特点,但烟台打捞局的绩效考核方案缺乏差异性,考核标准单一化。一方面,机关处室与基层单位的考核标准较单一。烟台打捞局各部门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多是根据《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开合工作实施方案》(以下成为方案),再结合各部门实际制定。《方案》以履职情况为考核重点,兼顾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学习情况,对这五个方面进行考核。但这种考核比较适合行政人员的综合绩效考核,因为他更多的是针对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企业内部的考核,对于企业对外效益和影响的关系程度较小。另一方面,各个基层单位的考核方案也缺乏针对性。打捞局有14个基层单位,且多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各自业务类型、目标也不尽相同,例如百通公司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工作,银河轮渡公司以船舶专业化管理、进行长途运输等为主要业务,烟台海员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航海类职业人才为目标。对于这些基层生产经营单位需要更多的定量性评估指标对其进行考核,仅施行一套考核方案显然难以显示各个单位的业绩和工作效果。

2.考核过程简单化

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办法,考核依据主要参考职工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员工最后综合考评分数是由公司领导、部门经理和普通工作人员各自平均分结合相应权重组成,其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打分进行,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全面的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首先,“一锤定音”的年度考核,往往注重的是员工的工作结果,而对工作过程有所忽略,这难以全面的考核出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事日常管理、勤务工作的员工,其工作多繁复琐碎,年终难以看出工作有突出的业绩,但其日复一日的平淡工作就是对单位的最大贡献,这类岗位仅仅进行年度考核显然有失公平,考核结果缺乏激励力。第二,仅仅采用年度考核,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由于评估者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对较早以前被考核对象的工作表现则容易淡忘,因此被考核对象往往在考核前的一段时间尽力表现良好,以求获得较高的评价,导致考核结果失真。

3.考核信息不全面

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主要依据员工的个人总结进行,这种考核方式涉及员工工作的信息量少,往往难以体现实际工作情况。首先,考核者与被考核员工沟通较少,员工个人总结常常“报喜不报忧”,而领导或考核者不与被考核员工进一步的沟通,难以全面获取员工的工作信息,考核结果缺乏说服力。第二,缺乏广泛的群众意见,从打捞局整套的综合绩效考核方案来看,考核偏重于单位的内部考核,而对外部评价有所忽视,尤其是对于基层生产经营性单位,考核不全面,结果就会发生偏差。例如,百通公司销售部员工工作的考核,仅依据其个人的售楼量进行综合绩效考核,显然没有体现出“综合”的意义,其客户对所购楼盘是否满意、对服务人员态度等相关内容是否满意,这些外部评价也是“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考核方案中这方面的考核有所缺失。

二、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

找到了现存综合绩效考核制度的症结所在,要不断的向“真实”和“全面”的综合绩效考评制度靠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项工作着手:

1.应用分类考核

烟台打捞局作为一个整体,虽然有统一的战略和工作指导思想,但其各个工作单位都有不同的性质、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因此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衡量所有人的工作绩效,而应考虑开展分类考核。分类考核即以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依照不同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目标等对不同性质的工作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针对性考核。具体来讲,首先,对于机关处室部门等综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偏重责任意识、事务处理能力、协作能力等工作过程方面的考核,其定性考核较生产经营单位的定性考核偏多,因为从事综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少有直接的数据成果,因此可以采用等次描述,对各等次用数据或事实进行具体和清晰的界定,以此作为评价标准;第二,对于基层生产经营部门工作人员则应偏重于业绩、创新能力等工作结果方面的考核,因为基层生产经营部门工作成果多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例如百通公司的房屋销售量、船厂的船舶制造量、港务处的年旅客吞吐量等,其定量考核比重较大。基层生产经营部门绩效考核的定量标准,可以考虑以上级下达的目标数据作为标准,也可以考虑使用上年的数据、历年平均值、最高单位值等作为参照标准,通过实际完成值和参照值对比,发现偏差,判断业绩。在此也应当注意,不论是综合管理部门的考核,还是基层生产经营部门的考核,都应当把握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从而综合、全面、准确、真实的考核各个工作岗位的实际绩效。

2.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

针对年度考核有失公平原则,缺乏激励性,易产生“近因效应”的情况,应当及时开展日常考核工作,使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从而更加写实的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首先,平时就当注重考核资料的积累,例如要求员工写学习记录和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员工各自的学习工作情况,或者按月、按季做个人工作总结、自我评价等,避免单一的年终个人总结“报喜不报忧”或有失真实性等情况的发生,为绩效考核提供信息依据。第二,变单一的年度考核为月度考核、半年跟踪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将个人年度目标分解到每季度甚至每月,每月或者每季度对照分解目标进行考核,1因为月度考核能够把考核工作做在平时,逐步积累,做到日常考核有参考,年度考核有依据,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观。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能有效克服“近因效应”带来的影响,2减少仅靠年底凭印象打分带来的不公平性。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也应到考虑个考核单位的特殊性,以百通公司为例,房地产开发工程的进行是受季节因素影响的,冬季寒冷作业量低,在此季度考核中,应到考虑到实际情况,而不能仅仅以工作成果来衡量本季度的工作绩效,这也正是不能单一采取日常考核或者年度考核,而要采取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3.注重与绩效考核相关主体的沟通

绩效考核中应加强各类相关主体之间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以使考核主体更能全面了解被考核员工的工作具体情况,对其工作绩效做出客观评价,不断提高员工积极工作的意识和动力,最终实现综合绩效考核的激励与鞭策作用。首先,加强考核者与被考核员工的经常性沟通,例如建立面谈机制等,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一方面,可以使考核者获取被考核员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员工充分了解其所在部门对其的期望目标,从而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促进打捞局整体绩效的提升。第二,加强考核者对被考核员工以外相关主体的沟通,其中包括,同事、下属等与被考核员工的有直接工作关系的内部员工和客户等与被考核员工相关的打捞局外部人员,与这些人员的沟通可以从侧面获取被考核员工的工作信息,作为自我评价和总结的补充,进一步排除员工自我评价与考核者自身的主观性因素,更加客观的把握员工的工作绩效。通过上级、同事、下属、客户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获取被考核员工全面的工作信息,形成一种360°绩效考核制度,充分真实地评定员工工作的实际效果和业绩。

通过开展分类考核,将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并积极与绩效考核相关主体沟通等工作,不断完善烟台打捞局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使考核结果更加真实、全面。只有有了真实全面的考核结果,才能反映出员工工作的不足与漏洞,最终实现综合绩效考核工作的目标——进一步激励员工改进工作,不断提升烟台打捞局的整体绩效。我国其他事业单位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也存在着与烟台打捞局相类似的问题,各单位在解决各自问题时,不仅要从分类考核、日常考核和沟通等各方面入手,更要注意与各自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考核方案。如此,综合绩效考核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海志.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J].中国勘察设计,2009(11):25-28.

[2] 周敏等.某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弊端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4(12):19-20.

绩效考核的制度范文3

关键词 绩效考核 企业分配 制度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1

对于企业来说,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法是招揽及培养人才。人力资源才是企业持续获利、发展的核心。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较为关键的是薪资管理。公平的薪资分配制度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就是保证薪资分配能够实现公平、合理的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是指对职工工作绩效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并根据职工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以及完成任务的程度给予奖惩的一整套科学、合理、全面的考核制度。

(二)企业分配制度

企业分配制度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工资的分配制度,是一种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平是其基本的原则。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企业分配中常用的方式。

二、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的作用

(一)薪资管理方面的作用

在企业的薪资分配和奖励方面,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为其提供必要的数据作为参考,以保证企业工资分配和员工奖励措施的公平、合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意味着在企业内部设置了一个竞争机制,进而能够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绩效结果而更加努力,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方式。其次是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一共公平的工资分配环境会让员工从内心感觉到安全、受到保护,因而能够留得住人才。

(二)人事管理方面的作用

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长期过程,可以累积反映一段时间内一个员工在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完成度等方面的表现状况。这是一份难得的人事资料,可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升职、降职、辞退、培训等人事调动提供参考依据,进而可以提高企业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如工作态度消极、工作质量差的职工,可以进行辞退;工作态度端正,但是工作质量还不到位,或者是工作完成的不够的员工,可以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能力。

三、企业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平均主义较严重

企业工资分配过于平均是目前很多企业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对于工作岗位不同、工作任务不同的员工工资没有进行差别对待。如管理层和基层、技术工和普通员工之间,工资差别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双方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管理层或者是技术工由于工资不理想不愿全身心投入工作,精力往往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普通员工由于薪资差别不大而对于升迁没有过多追求,工作在同一职位时间较长就容易懈怠。这种过于保守的分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是限制了发展。

(二)工资分配不公平

企业工资分配不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工资差别过大,管理层和基层的基本工资呈现几倍的状态,基层员工对于自己的工资感到不满,内心出现不平衡感,表现在工作上就是态度懈怠、工作质量下降。二是工资分配依据不科学,导致分配结果的不公平,很多企业仅是以员工的工龄,或者是职务大小来分配工资,而忽视了个人的能力和成绩。这对于有能力的员工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的工资分配问题会导致企业人才散失,水平跌落。

四、科学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对分配制度的影响

科学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完善分配制度。企业分配制度存在多样性,往往是根据企业自身文化和特点而形成。对于企业分配制度中常见的平均主义等工资分配不公平问题,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首先绩效考核制度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来评定工资的多寡,这就规避了平均主义的问题。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一向是企业分配制度的核心,但是传统的“多”主要是指员工的工作量,而忽视了质和工作态度等问题。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综合考核方式,不仅考核员工的工作量,同时还要考核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完成度。这就提高了工资分配的价值,可以保障真正有能力的员工的福利。

科学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能够发展分配制度。在内容方面,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工资分配依据有所拓展,除了基本能力以外,额外的注重员工的个人素养以及和同事的关系,这是综合性的考核一个人,除了保证员工的能力外,也规避了因为个人作风问题而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在作用方面,绩效考核机制延伸了分配制度的作用,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本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一部分,和人事调动属于同等关系,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员工工作期间的表现,这些信息除了用于工资分配之外,还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调动部分的重要依据。在意义方面,科学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使得分配制度更加完善,进而为企业提供一共公平的工作环境,为企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从而保证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五、结语

绩效考核制度是一种更为科学的企业工资分配方式。通过对员工个人能力的考核来评定工资的多寡不仅合理而且权威,能够让大多数人员信服。绩效考核制度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部分,是对其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少华.我国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

绩效考核的制度范文4

一、绩效考核的定义

所谓绩效,就是企业期待的某种结果,绩效考核是指企业以既定标准为依据,对其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和反馈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企业管理者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并达到其运行目标的重要部分。

绩效考核一般包括四个基本步骤:一是有效地设定绩效指标和绩效计划;二是对绩效实现的过程进行观察、辅导、反馈或适当的中期评估;三是期末进行绩效结果的评估和沟通;四是将绩效结果转化到各项激励措施中。所以,绩效考核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绩效考核的核心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通过建立“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结果的应用”的管理循环,将以往偏重考核的单一模式发展成为考核、反馈和发展员工工作绩效的系统模式。一个绩效考核过程的结束,是另一个绩效考核过程的开始。通过这种循环,个体和组织绩效将得以持续发展。

二、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重要意义

1.为员工的任免提供正确依据。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建立能够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每个人的能力、专长、态度和工作,从而将其安置在合适的岗位,达到人职的匹配并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那些在绩效考核中不称职的员工,做出正确的人事决策,避免损失。

2.帮助企业发现人才,并对公司重要岗位上的任命提供依据。绩效考核是员工工作调动和职务升降的依据。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提供员工们的工作信息,如工作成就、工作态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程度等。而这些都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员任用的依据,对个人来讲既用人所长,对组织来讲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绩效考核是实现劳动过程的一种控制手段。企业通过实施绩效考核,以实现对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行为的约束和限制。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可以相应的调整不同工作能力的员工的工资待遇,对工作能力和业绩特别突出的员工在待遇上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更为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刺激其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

三、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很多企业把绩效考核与员工薪酬联系作为惟一目的,其实“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应该是绩效考核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作用的重要手段,而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当前约有75.90% 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绩效考核最终主要目的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2.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不理解。绩效考核总是力不从心,员工存在较多的抵触情绪,不少人认为搞绩效考核就是要砸他们的饭碗,就是搞下岗政策,可量化所占指标比重较低。对于任务绩效的指标,可能需要较短的考核周期,对于周边绩效的指标,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

3.考核关系不够合理。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方式是由考核小组来实施考核,这种方式有利于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但是也有一些不利的方面,如考核小组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直接获得某些绩效指标,仅通过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是片面的。

4.对考核结果不重视。考核结束后,没有进行有效的反馈,考核的结果不能充分利用起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不了了之。

四、如何加强人力资源中的绩效考核管理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意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要想使绩效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绩效考核意识。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从战略高度来考虑如何借助绩效管理来提升整个公司的绩效水平,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2.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管理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规划。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时,应该首先把企业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分解到每一位员工,形成员工绩效考核指标。

3.选择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个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绩效评价方法,选择具体的考核办法,运用多种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考核,通常,对不同的考核对象选择的考核指标应该有所区别和侧重,对不同的考核目的设定考核指标权重也应有所不同。

绩效考核的制度范文5

摘要:制度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运送科学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通道。人力资源管理同样是在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目标服务。绩效考核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互通有无,都是以企业管理为切入点,以企业发展为落脚点,并共同发挥着作用。本文从人力资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的内在关系谈起,分析绩效考核制度制定问题,希望通过以绩效考核为突破口,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关系

1.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的内在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窗口,其管理水平及质量是企业对外形象的缩影。绩效考核制度正是配合人力资源管理而存在的可行性激励制度。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成果呼吁绩效考核制度的稳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人员招聘、人力培训、人动、人员思想政治考核等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企业制度来时刻鞭策员工,让他们迸发出工作上的激情,确保员工积极性的有效延续。一旦个人激情被触动,就会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乐观的愿景。当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这些方法最终会凝聚成效果显著的绩效考核制度,这同样是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所要呼吁的内涵所在,精髓所在。因此,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必然促成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参与,必然不能缺少绩效考核这块有力的基石。

其次,绩效考核制度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带来战略转变。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员工工作成果的客观检验,来评定员工的业务素质及职业操守,具备了相当的公平性,而这种公平是员工乐于见到的。因此,绩效考核制度在深得员工的普遍认同的基础上,就具备了逐步巩固推行的可能性,也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战略转变的强大动力。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人力资源管理是针对人说话,绩效考核所考核的成果是员工个体完成的任务,本质上也在考核人,这与人力资源管理非但不矛盾,还有紧密联系。可见,绩效考核符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需求,必定为人类资源管理带来惊喜。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在本质上是有机统一、互相支撑的关系。二者在推动企业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后盾作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对外竞争力都发挥着良好的塑造及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切实认真分析二者的关系,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到位分析,为企业发展谋得有利的切入点。

2.绩效考核中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制约因素

从本质上看,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企业发展的同一命脉之上。他们互相帮扶,才能更好为为企业管理及发展服务。当然,任何一种企业制度不可能完美无缺,反而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深层探究。

2.1绩效考核几乎由领导定夺,未能融入员工合理意见

绩效考核是企业追求经济利益,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会议探讨已经成为了走过场走形式,失去了根本意义。因为,在很多时候,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几乎由领导拍板定夺。员工的合理怀疑、员工的合理意见并未引起领导的关注。最后,绩效考核制度的不科学不合理因素,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逐层开展。

2.2员工之间出现不良竞争,严重背离了绩效考核的初衷

绩效考核往往与经济利益挂钩。因此,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后,员工们会大力实现任务量,以便求得高数额的绩效回报。这样,难免出现员工之间互相攀比,陷入不公平的竞争。一旦员工陷入不公平竞争,企业的团队意识就会遭受威胁,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反而与绩效考核制度的初衷相背离,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员工们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

2.3过分重视物质激励,严重忽视精神激励

目前,很多企业领导认为既然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就应当看员工任务量完成的多少,没有必要再去考虑其他因素,即看成果进行物质满足而已。这种做法往往过于表面化,因为,员工精神层面的激励同样重要,如果长时间下去,员工反而产生逆反心理,认为自己就是制造机器,精神层面显得非常空虚。可见,严重忽视精神激励的做法亦不足取。

2.4绩效考核氛围不长久,考核效果容易出现反弹

制度实行时间一长,很多员工对绩效考核制度已经摸透,他们也会逐步回旋到制度制定前的心理状态,心存侥幸,产生“上有政策,下游对策”的想法,钻绩效考核制度的空子,责任感缺失的现象又开始出现,致使绩效考核制度的效果无法长期巩固。毋庸置疑,员工责任感不强,人力资源管理自然又多了一层困难。

3.化解绩效考核中不当因素的策略

我们应当掌握好人力资管理的方向,并客观定位绩效考核制度的初衷及目标。如此,才能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及时化解现实存在的弊端,以便全盘考虑绩效考核制度的长处与短处,使绩效考核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方便,提供优质服务。

3.1企业领导学会适时自省,合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领导应当审时度势,撇弃一言堂的做法。企业领导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本就应当具备长远的眼光,况且在现代化企业里,人性化制度更是深得民心。因此,企业在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时,领导应当纵观大局,给予企业员工适当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毕竟,员工勇于表达真实想法,是他们主人翁责任感的体现,他们是为了企业长足发展而发言的,领导一定要全面理解员工的发言。

3.2引导员工进行良性公平竞争,增强他们的团结意识

企业相关管理者应当在实行绩效考核制度过程中,引导员工进行正当的竞争,要使他们通过良性竞争,激发彼此的工作积极性,而不是为了绩效工资或绩效奖励而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引导员工进行公平竞争,就会使员工的团结意识永久保持,免得因不正当竞争出现后,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要三令五申,重新强调甚至树立员工的团队意识。因此,良好的竞争氛围对已绩效考核制度至关重要,也会让人力资源管理者备感轻松。

3.3平衡实现物质精神激励,以免有失偏颇

企业无论大小,缺乏具备人性化的精神鼓励是一个不愿看到不愿接受的现象。因此,一味强调物质奖励不利于员工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毕竟,员工拥有自己的思想活动和对外观事物的看法体悟,所以满足其精神需求亦是必然趋势。绩效考核制度与精神激励不矛盾,绩效考核与精神激励并行也不会产生冲突及不良后果。这样,员工的劳动得到认可,他们会增强信心,工作热情会更加高涨,利于人力资源的调度及管理工作的畅通开展。

3.4将绩效考核氛围坚持下去,防止考核效果出现反弹

人对某种新兴事物会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厌倦情绪。同样,绩效考核氛围也容易在一段时间后渐渐变淡甚至散去,员工的情绪又会出现散漫状态。因此,企业可以尝试各种方法来长时间营造良好的考核范围。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树立绩效考核典型、技能比赛、员工畅谈会等形式,促进员工内在动力的不断注入。

4.结语

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符合现代社会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也需要绩效考核制度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因此,我们必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兼顾好二者的内在关系,从绩效考核的角度去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去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最终,为企业命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绩效考核的制度范文6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问题 措施

1.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概述

1.1绩效考核的内涵

绩效考核是指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对员工未来工作进行指导的一种方法。绩效考核本身只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并不能对未来产生影响。只有通过与薪酬管理等员工激励措施相结合,才能起到提升未来组织绩效的作用。

1.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特点

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这一特性决定了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与企业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企业员工的绩效水平取决于其对企业利润贡献的大小,这一指标是比较容易衡量的。而事业单位员工的绩效水平取决于其对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所创造的社会福利与价值,这一指标与利润相比更加难以确定、难以量化,也是难以考量的。

2.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

2.1缺少标准化、量化的考核指标

鉴于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本身就存在着定性多于定量的特点。同时,不同事业单位的服务内容千差万别,也不存在一套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的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使得员工绩效水平更多地停留在主观描述,而不能通过客观的、单一的数字来进行总括性的衡量。这种考核方法虽然可以基本满足现行岗位工资制度的需要,但在引入绩效工资制度后,将难以达到新制度所要求的标准。

2.2设立考核标准及考核过程的透明度有待加强,考核结果差别不大

由于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与之配套,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较为形式化。一方面,考核体系的设立没有充分融合该事业单位工作特色,不能客观衡量员工的绩效水平,考核标准的设立没有充分征集员工的建议,员工对于具体的考核项目和标准也不甚了解;同时,绩效考核更多地集中于上级对下级评议这类较为传统的方法。另一方面,员工缺乏主动参与精神,不能全面地了解考核结果以及得到相应的引导,使得绩效考核不能充分发挥其反馈和激励的作用。由于考核的形式化,考核结果往往差别不大,优秀的个体得不到充分表彰和奖励,后进的员工也没有受到相应措施的制约,使得绩效考核没有达到激励的目标。

2.3绩效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联系不够紧密

绩效考核制度的另一个缺陷是,绩效考核以考核本身而非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仍更多地停留在对过去的总结上,没有将考核结果与相应的奖惩措施很好的联系起来,虽然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员工获得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奖励,但获得这种奖励的依据并没能通过一些规则、条款而长久地确定下来。也就是说,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缺乏一套固定的、明确的奖惩机制与之配套,难以充分发挥提高未来绩效这一关键作用。

2.4绩效考核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许多单位使用更传统的“得分”,然后加权平均作为最终结果。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在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大问题。采用过于简单的方法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必然受到不利影响,导致考核流于形式。如果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主要采取“量表评分法” ,但设计一个形式简单的评估流程,减少了考核的信用度和效率。此外,单位大都在年底突击进行绩效考核,依据的是年底的工作业绩,并没有将日常的工作业绩纳入考核指标,这样就使得考核失去了重要的依据。

3.改革方向与对策探究

3.1参考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标准化、细化、量化的考核标准首先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标准

可以借鉴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的成功经验,结合事业单位工作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考核指标。可以引入关键业绩指标(KPI)的概念,创造性地选择有事业单位特色的科学考核指标。KPI是指将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的一种评估方式。企业往往选择营利指标、财务指标等作为KPI。事业单位KPI选择应以非营利性指标为主,以营利性指标为辅。非营利性指标应当围绕事业单位为社会创造的总福利来选取,比如服务对象的总体满意度、关联单位的好评度等等。

在此基础之上,要进一步细化、量化考核标准,建立一套完备的、具有可执行性的考核标准。要提高定量标准的比例,使得考核结果尽量公正客观。比如在评价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时,可以将评分项拆分为服务热情、服务效率、专业性等具体指标,采取1-10的评分标准,而不是笼统的“满意”与“不满意”。

3.2考核过程与结果的公开化,鼓励员工参与

绩效考核的过程和结果都应实现公开化。考核标准的制定也应当鼓励员工充分参与,使员工在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考核结果不仅要在单位范围内公开,还应针对每一个员工的表现给予尽可能详细的评价和反馈,以更好地指导员工在未来的工作。

考核方式不应局限于自我评议、上级评议这几种模式,可以有选择性地引入外企使用的一些较为先进科学的考核模式,并提高这些模式在总体考核结果中的权重。比如360度考核法就是一种全方位的绩效考核方法,它结合了个人自评、同事互评、上级评议、下级评议、客户评议等考核方式,赋予这些考核结果以不同的权重,从而综合决定员工的绩效水平。360度考核法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每个员工都主动参与到绩效考核的过程中,通过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对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同时,考核频率也可不限于年度考核,可引入季度甚至月度考核,将考核融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3.3建立绩效考核与员工个人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

现在不少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系统的工资标准,要将员工的个人收入与绩效考核的结果形成正相关的关系。要根据自己单位岗位目标任务的要求和考核情况,及时进行绩效工资和奖惩兑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实现劳动报酬和单位效益挂钩,既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又使集体和个人利益都得到较好的体现。

3.4实现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一体化

应当建立详细的奖惩措施,通过设立明确的规定,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员工奖惩措施联系起来,使得绩效考核能够激励员工实现更好的未来组织绩效。要充分认识到实现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一体化的重要性。若没有这一环节,以上许多努力都会是徒劳的。

首先,应当建立与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可以与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尤其是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绩效工资确定依据的制定等,本来就联系十分紧密。

其次,在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之外,还可以将一些非物质的奖惩措施也融合到绩效考核制度中来。比如,培训机会、升迁机会、更好的职业规划、职称晋升、奖励性休假,等等。

参考文献:

[1]郝忠胜. 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评估 [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陈侃.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法制与经济,2006(01).

[3]陈勇军,马佳. 浅议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 经营管理者.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