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范文1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1
随着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推动着新型媒体模式的诞生,其中包括微信、QQ、各种网站等。媒体工作人员使用各种媒介进行新闻传播工作,而传播的新闻内容将会在社会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作用就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权力。本文通过对传播者权力生成方面进行简要描述,然后提出对这种权力的监督以及我国新闻媒体应具备的社会责任。
一、传播者的权力生成
(一)生产知识来实现生产权力
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电视、广播、报纸、新闻网站以及各种手机客户端等)通过传播新闻来创造新的知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领域、各个区域、各种类别的新闻经过互联网络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被新闻受众接受并产生一定的反应。这样一来,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认定就受到新闻传播者观点的影响,由此就将新闻传播者的权力直观显示了出来,即同样的新闻事件,新闻传播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或者描述过程有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知识,进而使受众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体现出新闻传播着的强大权力。
(二)生产价值和意识形态来实现生产权力
目前,在新闻领域,普遍认定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传播者以新闻受众的角度对新闻观点进行描述,以满足受众的心理上的要求,同时这种心理要求具有多元性、广泛性。新闻传播后的社会影响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件舆论走向的引导,新闻传播者在新闻收集与传播上,不是直白的叙述,而是带有自身的看法判断。所有新闻都会产生各自的价值,那么新闻的生产过程不尽是意义和价值生产的过程,而且是意义和价值生产的结果,进而决定着新闻传播者权力的产生。
二、 新闻媒体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
从目前的新闻理论来看,大众最为熟知的观点就是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者赋予新闻事件的价值需求,关于该种价值需求,是多样性的,其价值是由新闻传播者来决定。从某种程度而言,新闻传播者不仅要为受众表达这个事实,而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来阐述事实,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具有价值,这就需要新闻传播者进行加工。我国正处在特殊的社会转型阶段,各类矛盾与复杂事件相继产生,利益冲突不断。最为新闻媒介,必须要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新闻媒介的生存源泉,一旦当时了责任,那么新闻媒体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新闻媒体在社会上应承担的责任。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人民在利益方面的寻求利益最大化,给我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带来巨大的挑战。新闻媒体为得到广泛的关注以至于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传播捏造的假新闻、不健康的信息、宣传假冒伪劣的产品等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新闻信息,所以需要对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进行严格监督,增加媒体以及相关媒体人的危机感,促进新闻传播者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新闻媒体需要兼顾自由性和真实性,同样新闻媒体应该帮助和传播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或事,对不健康的新闻应持批判否定的观点,这也是新闻的最根本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事件不断发生,包括矛盾冲突、利益分配等。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是新闻媒体的主要结构,也是其能够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新闻媒体不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那么其必将被整个社会抛弃。由于我国相当多的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缺失,造成社会舆论上的恶性影响,所以我们应当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对新闻媒体在结构和传播模式上进行改革和监管,促进其稳定健康发展。
三、对新闻传播者权力的监督和建议
(一)以服务大众为根本
以服务大众的理念作为新闻媒体的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但是对新闻媒体本质的肯定,而且是对人的权力的尊重。通过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引导大众舆论正确健康的趋势。在保证新闻的自由性与引导正确舆论性问题上,新闻自由并不是具有绝对的意义,而需要以引导正确的舆论为根本实现新闻自由。
(二)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就是对新闻的真实性传播。当人们在某个问题上有疑问时,就需要新闻媒体报道传播真实的事件信息。新闻不能是旁听他说的,需要新闻传播者对其进行严格核实,以确保真实性,严禁传播虚假信息。当然,新闻为吸引目光,有时就需要对其进行修饰包装,但这种情况就必须有特定的范围,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捏造出来。
四、结语
新闻是面对所有人的、全部新闻受众的各种需求,严格体现出其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促进新闻受众构建正确价值观,引导健康的舆论趋势。在保证社会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坚持传播真实事件信息。
参考文献:
[1] 何迪雅. 新媒体时期新闻传播者的伦理道德观[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08).
[2] 王红.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J]. 新闻传播,2013(08).
[3] 党东耀,刘祥平. 论新闻传播者与媒介的互动[J]. 新闻爱好者,2011(17) .
[4] 王邻.新闻传播者的专业化趋向及特征刍议[J]. 新闻窗, 2011(05).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范文2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种美学思潮,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的,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受众所接受的审美需求。
接受美学方法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泽尔,他们主张美学研究应该把焦点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范围、对作品所做出的反应程度、读者进行阅读作品的过程和读者自己所拥有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美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要通过问答的方式以及同时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作品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这就要求能够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路中引出来,并要把审美经验方在历史和社会的条件下去考究。
接受美学方法论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这是由于接受美学拥有自己的特的理论基础。由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家是反对19世纪的历史客观主义的,其主要是反对文学作品具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含义或意义。他们认为这种历史性质的研究是一种随着人们认识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条件所制约着,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尧斯在研究接受美学的过程中把结构思想与历史思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作品的结构是文学创作整个过程中更高级的结构,而接受是在作品的历史系列与公众态度系列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产生的一种过程,在此构成中形成了审美。不仅如此,尧斯还引进了许多不同科学哲学家的概念与观点,并把这些概念及观点融入到接受美学的概念里,扩展了接受美学新的范畴,这便为接受美学划定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研究领域。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是研究读者对文学的接受与读者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比如说是像对待作家和其作品那样,要深入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的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尧斯并把这些观点的主要内容分了几个方面:第一,接受美学研究者现在逐渐注意到了一个过去一直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其美学价值是要通过阅读表现出来的。尧斯用接受美学表述这个事实,就是当一部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被完成,才能够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其所具备的文学生命力。第二,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不是在被动的接受和反应,而读者是主动的能动的推动着文学创造,所以说读者的接受与反应也是推动文学创造,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第三,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一部作品所取得社会效果是积极还是消极,是热烈还是冷淡,都是由读者的阅读活动所决定的,同时也会取决于作品的性质。即使同一个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他每次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到,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被作品性质的制约着,也受读者的制约。最后,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由个人因素所决定的。受众自身的生活经历具有其特殊性,受众的艺术修养、个人气质、艺术趣味、教养及知识程度、家庭环境等影响着受众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和审美层次。
接受美学强调着受众的接受与受众的审美,其反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文学艺术,而是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的接受效果,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注重读者对作品的影响与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接受美学使人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一些基本问题,可以说是对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而其也在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二、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对新闻内容的审美表达,由于新闻的真实与美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美感是新闻真实的较高品位,因此受众在接受新闻内容时就把美感也作为新闻是否真实的一个评判标准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受众理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接受美学把读者作为了一部新闻作品的主体,因为无论任何的文本只有经过了读者的阅读才能成真正意义上的成品。接受美学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就是读者受众学,在接受美学中受众的地位超越了作者的地位,如果新闻作品没有读者进行阅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作品,所以说读者在新闻作品的创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并不是由传播者单方面传播给受众的,而是由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一定的互动过程而完成传播活动的,并且受众也不是全盘的接受新闻信息的,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接受的。所以我们要用接受美学方法论去剖析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原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功能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接受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接受与交流,因为新闻传播本身就是建立在沟通与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功能是新闻媒体功能的一种延伸,新闻媒体要满足不同受众群对新闻信息的不同需求,就要把不同的新闻信息加以区分,因此也就要求新闻传播功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变通能力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场真实感、时效性、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也更为丰富,这样带给受众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受众更多的愉悦感,受众就越能够快速且容易的接受新闻信息,这样新闻信息也就更加具备审美价值。以新闻受众的接受效果和审美趣味与需求为根本取向,是更好的发挥新闻传播活动的审美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写作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接受美学方法论的理论观点,受众阅读理解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新闻文本中的不同情节或词语都有可能引发出与读者自身相似的生活经验,因而引起读者对新闻本身的阅读期待。文学创作与读者及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一种双向性的关系,因为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文学、新闻写作和文学、新闻反馈也是一种双向性的同构关系。无论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期工作还是其活动过程甚至是其工作结束时,都不程度的受到受众接受程度、接受效果及受众审美需求、审美意向的制约和限制。在接受审美的理论原则中,新闻写作必须面对受众的期待视野,并以此为出发点,在艺术形式上讲求审美创造,使受众能够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获得审美愉悦。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价值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新闻价值指的是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效益强烈的新闻,其新闻价值较大。社会效益小,其新闻价值就小。”①从接受美学理论上说,新闻价值实质上就是接受效果的问题,也就是说新闻事实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新闻价值受到读者对新闻传播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应的影响,受众的审美取向也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因素。
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学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且深刻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对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借鉴,使其在发展上拥有了更大的空间。
三、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与意义
接受美学方法论主张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受众放在主置上,要走向读者受众的内心世界与审美取向,这就为新闻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指明了方向。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受众审美标准,就一定要注意到受众群体的差别,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因为不同的受众拥有不同的“期待视界”,进而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拥有不同解读方式。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的接受与理解符合了接受审美的理论观点,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过程是一种意义上的能动的艺术审美再创造过程。
转贴于
由于受众自身的差异造成了许多不同点,比如受众个人心理结构有所不同那么受众对新闻传播信息的要求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受众对待人生的态度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那么受众就会要求新闻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受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信仰不同就会要求新闻传播信息的方式、结构、内容、取向略有不同等等。这些差异与不同表明受众自身会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对事物会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理解。由于传播工具能够让受众产生某种全新的观念或思想,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的观念或思想,这样就改变了受众已存在的态度。由此,传播工具就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文化规范,人们在看待某种事物时,就会受到传播工具在某范围内所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
接受美学认为新闻传播效果是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新闻传播信息本身的美学内涵,一个是读者受众能动的接受程度。新闻传播信息的审美内涵就是新闻内容所产生的功能与效果,以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程度。接受美学还认为受众的能动作用决定着新闻传播信息的地位和价值,还决定着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与影响。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范文3
1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1.1网络新闻传播的地域限制相对减弱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世界连接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已经让人们感觉到了这个世界范围之小。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传播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新闻的传播往往需要的就是剪切、复制、黏贴的过程,接下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来看到这条新闻,这种新闻的传播速度之快,往往加快了新闻传播不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在过去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在于新闻的传播过程往往受到了地域的限制,这种地域的限制,往往导致的就是新闻没有办法能够充分的展示出自身的因素。有的时候一条新闻传播开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这种情况在最开始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一般的新闻也就成为了旧闻。网络新闻传播就打破了这样的地域限制,这样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了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为促进网络新闻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之广
网络新闻传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之广,这里应该看到网络新闻你传播的覆盖面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相对比较广泛的将受众的需求更加立体化、多方面化起来。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互联网是一个可以同时能够传播文字新闻、音频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的一个综合的媒介,在这里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看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覆盖面之广,它的意义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层面就是所覆盖的受众人数的广泛,另外一个就是传播内容的广泛,这两种广泛性所带来的内容就是导致了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的广泛性。当前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就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针对受众的接收范围的广泛性以及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在这个条件下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各种有利因素所在,为网络新闻的更好传播提供可靠的保障。
1.3网络新闻传播的裂变性
裂变性不是新闻学当中的一个术语,在这里将裂变性应用到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有着其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将网络新闻传播的裂变性,往往是和互联网的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需要注意的一个内容就是产生这种裂变的基础和技术的手段是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的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网络新闻传播才有可能产生裂变性。这种裂变性往往所带来的一个内容就在于,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的爆炸性,这种爆炸性的开始和结束往往都是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下面,这个前提就在于能够充分的使用互联网技术,将网络上面所产生的新闻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送出去,这才是网络新闻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所在。
2 网络新闻应该重视网络选稿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范文4
一、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内涵在于: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而任何的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是通过授予历史知识,使受教育者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因而真正的新闻史教育,应当以新闻事业所关乎的人为中心,把握人对于新闻事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追问新闻事业的发展背景对于人的意义与价值,辨析以人为主体的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并最终学会观照当下现实。
(二)把握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提高理论素养
新闻理论素养的内在要求其实是加强人文素质与人文素养的融合。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两层来理解:一是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技术、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即获取信息、解读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也包括社会交往能力、新闻敏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二是养成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即求真、创新、怀疑和坚持,包括启蒙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媒介素养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它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任何理论都是从事实中总结得出。而历史是每一个事实的积淀。尊重新闻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新闻理论,提高个人理论素养。
二、新闻史在新闻教育中的误区
(一)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横向拓展
长期以来,新闻史被视为枯燥乏味,基本上是人物、事件、时间的简单罗列。这实质上是教师将新闻史视为孤立的个体,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自然谈不上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横向比较就是运用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横向联系形成整体,将某一历史时段新闻业发展的“点”提升到人类社会新闻业发展的“面”上去考察,将某时期的新闻史实与其他方面史实相联系,探讨新闻的共性、个性。从构建“大新闻传播史”的观念看,新闻传播史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算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
横向比较观照也不应拘泥于一国的时空范围。比如在讲述美国新闻史20世纪初大众化报业和黄色新闻时,可以首先分析其社会背景、特征,启发学生是否有类似的报业现象可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审视当前我国都市报大战:新闻炒作,恶性竞争,同质化等现象。
中国都市报发轫于1995年《华西都市报》,如今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史,但回头看美国这段新闻史,虽然国家不同,却是“历史惊人的相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报纸将走向何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材料、报纸深入讨论,促进学生对当今新闻史———都市报现象进行剖析。
(二)当前新闻史教育缺乏纵向延伸
实际教学中,人们更关注现实的媒介生态环境,注重对现时舆论事件和话题的把握。新闻史教学忽视了新闻的历史传承性及新闻的历史视角,淡化历史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产生为学历史而学历史的错觉。而更多的新闻史教学中并未加强纵向延伸,联系现实情境,将历史的讲述与现实重大变动结合,没有注意历史知识的现实意义。所以,新闻史教学中缺乏课程的贴近性,难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感知与理解,也难以培养学生增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新闻史的价值在于启示现在、昭示未来。
正如学者李彬所言,所谓新闻传播史不过是当代媒介世界的有机构成,一切新闻传播史的意义同样取决于当代的环境和语境。因此,现在时而非过去时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本质属性,学习与研究新闻传播史实际上都是基于现实而非思古幽情。只有从当代性的角度才能把握新闻传播史的真谛,当代性而非历史性才是新闻传播史的根本所在。
三、新闻史教育中“瓶颈效应”呼唤“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而通过观察研究,我国当前新闻史教育滞留于“前茅塞顿开”状态,而难以在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提高。由此看来,突破当前新闻史教育中的“瓶颈状态”而使之得以提高和改进欠缺“一剂东风”。
在新闻史教育中,如何使得“东风效应”迅速到来,而冲破“瓶颈效应”,首先要调整新闻史教育自身的行为欠缺,重视教学中思维想象力的养成,着力扩大教学中的联系点,积极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范文5
关键词 新闻摄影 社会功能 社会意义
一、什么叫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使用包括静态、动态等各种 摄影手段来记录影像的新闻报道活动。它是以图文结合或声画结合的方式,记录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的视觉新闻传播活动。广义上讲是新闻宣传的一种形式,属于一种表现和创作的艺术活动。狭义上是指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技巧,摄制图片进行新闻报道的宣传形式。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具有强大摄像功能手机的出现,催生了一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然而会摄影并不等同于会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的特征还是比较显而易见的。
(一)真实性,并且是新闻摄影的最基本的特点
为避免新闻摄影的失真和失实,首先新闻摄影的拍摄的对象、内容都应当是真实的,不能虚构、编造,也就是要做到“具体真实”;其次,记者报道随拍摄人物、事件、瞬间和过程,以至于所选取的拍摄角度,都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说明和反映人物的真实性格和事物的真实面貌,也就是要做到“总体真实”。
(二)形象性
新闻摄影的形象应该具有冲击性、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能够让读者和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虽然我们不否认新闻摄影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新闻摄影活动的拍摄对象,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事件、事物等等,并且在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前提下尽量还原事物。甚至有时候新闻摄影要牺牲艺术性,来保全其拍摄对象的新闻价值,
新闻摄影的具体功能,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拓展与深化的,应该说,作为大众媒介上的一种常用表现手段,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其实可以看做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和延伸。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大众传播的三功能说。
如果说纪实摄影的价值主要是社会价值,艺术摄影的价值主要是审美价值,那么,新闻摄影的价值主要是新闻价值。说起社会,常常使人想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一张照片的价值不能仅用美学的观点去衡量,还必须从对人类和社会在视觉上的表现强度去判断”,新闻摄影作为社会的见证者,从一开始就为人类的自身尊严、存在、人性的回归作出不懈的努力。就拿我的老师新闻纪实摄影作品,他做“贫困母亲”这个主题已经数十载了,从开始社会部关注那些贫穷母亲到现在专门为她们设立的“幸福工程”机构的产生,“这是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共通的社会价值的最好体现。
二、综合来分析,新闻摄影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社会功能
(一)新闻摄影可以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向人民群众进行理想、道德、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利用手中的相机,来抓取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伟大建设,讴歌典型,弘扬正气,塑造美好,鞭挞丑陋。这是一项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
(二)新闻摄影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正所谓“一图无语,胜似千言”。人们通过新闻摄影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情感与思想,也可以看到事件的现场、感受到当时当地的气氛。
(三)让社会对某方面造成舆论压力。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闻摄影可以为当权者制造舆论、发动战争服务,也能令当权者被动和难堪。
三、历史文献的价值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最根本的任务是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作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录着所发生的重大的新闻事件,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社会新闻,这些真实反映时代风貌,记录社会变革的新闻照片,利用他的直观性,视觉冲击让人们对史料更加信服,可信度大大提升,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由于新闻摄影所借传达的物质媒介——摄影图片,本身具有造型特点,因而也常常具备审美价值。也就是说,是摄影师的情感注入和审美判断,赋予了新闻照片的美感。这种美感中,既有美的内容,又有美的形式,新闻照片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得越好,审美功能就越强,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就越高。新闻摄影师应加强艺术修养,在保证新闻信息量传递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强新闻照片的艺术性。当然,也应把新闻照片的艺术性置于新闻价值、新闻性之上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对于新闻摄影而言,传递新闻信息始终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功能。新闻摄影的美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独一无二,有时代特征。新闻摄影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外,还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新闻摄影的美建立在新闻性、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因此,新闻摄影虽然展现的是真实世界的瞬间的画面,但是不论是好的坏的,善良的丑陋的,新闻摄影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冲击我们心灵的世界。新闻摄影对于人民群众,社会都有巨大的意义,不论是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对于过去的反思,新闻摄影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参考文献:
[1]蒋齐生.《全面改革与新闻摄影》,1985年在全国第二届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上的书面发言。
[2]蒋齐生主编.《历史的瞬间与瞬间的历史》,长城出版社,1992年
[3]蒋铎.《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
新闻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范文6
(一)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
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是由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传播主体的多样性等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潮流,将自媒体纳入到新闻报道之中。在新闻报道中,可以专门开设自媒体版块,可命名为“亲历者说”等,用来作为网友新闻的阵地。同时,设置相应的负责该版块的新闻编辑,对有价值的、有重大意义的新闻进行核实和追踪报道,予以在其他相应版块,以供对严肃的新闻有阅读需求的读者进行阅读。在对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核实之后,可以对新闻的第一者进行适当的奖励等,以鼓励更多的人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入到新闻报道之中,鼓励自媒体的蓬勃发展。
(二)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
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新闻内容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为了刺激读者,一些新闻机构开始使用一些哗众取宠、措辞浮夸、观点偏激、内容严重失真的新闻。这严重地影响了新闻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新媒体时代之下,要想进行新闻传播模式创新,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报道有深度、有价值的新闻,以促使读者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而非只受到一些偏激的言论的刺激。首先,记者和编辑要有发现有价值新闻的能力,坚持报道对人们生活有切实影响、对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对国家发展有一定作用的新闻,避免一味地通过各种奇闻逸事来刺激观众的好奇心。其次,记者对于新闻的报道要有深度。新闻的深度体现在,对于新闻的挖掘能够启发人们进行思考、能够影响人们的实际行为、能够使人们感受到真实的社会。因此,记者应该坚持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要坚持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做到报道新闻事实、了解新闻事实发生背后的原因、对新闻事实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报道,推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等。如此,新闻才算完成了其使命,记者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
(三)新闻要与读者的阅读习惯
相契合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新闻量上升的同时,给人们造成的是一种阅读负担,使人们找到所需要的新闻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新闻时,一定要使新闻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契合,尽量缩短读者对新闻进行筛选的时间,只有如此,才能够获得读者的忠诚。首先,新闻需要进行分类,可以将新闻按照新闻事件的种类、新闻发生的时间等来进行分类,便于读者进行新闻的筛选,并且供读者进行分类订阅,方便读者进行个性化阅读。其次,新闻应该尽量清晰简洁。在新闻的页面,可以采用标题罗列的方式来向读者展示各种新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点击标题进行新闻内容的阅读,这样,能够有效地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最后,在新闻的内容页底端,附上新闻专题以及相关性较强的新闻的链接,供有阅读兴趣的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和扩展阅读。所以,新闻应该是标题内容页相关专题、相似新闻链接的模式来进行,这样,读者能够方便地按照个人的阅读习惯进行阅读,有效地节省了阅读时间。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