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相关理论

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文1

从心理学的角度透析新闻受众

勒温在《拓扑心理学》中揭示了“心理场”的作用。场论适用于每一个社会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是个体内心的相应反馈。这就说明仅仅用“趣味性”、“接近性”来激发受众求知欲是远远不够的。新闻信息的和接收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基本需要和准需要相互结合的产物。

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人们的反应往往是本能的,本能地传递信息,本能地接收信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新闻信息传递的本能性征在进入具体传播环境时,会出现本能接收与选择接受的矛盾。这是因为: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人们接收信息的动机不同,人们在某一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紧张状况也不尽相同。大多数情况下,受众会选择接受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这时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正是满足了新闻接受者和传播者的需要。

从大众传播研究的角度看,其与心理学相互延伸的轨迹越来越清晰。从个体到群体、从特殊到一般,从较小的范围逐渐拓展到更大的空间,无不弥散着受众心理研究的味道。

从现代媒体的实际收益来看,受阅者对新闻信息的取舍、好恶,关系到媒介生存和发展。简单地说就是:他们的态度会影响媒体的信息功能。所以更为透彻、主动地通过心理学去研究受众的内在需求十分必要,因为媒介所面对的群体并非都会主动表达思想,大多数情况他们以沉默的状态存在。

以社会学的角度审视新闻互动

事件发生信息采集媒介整合新闻传递接受评价,这似乎是新闻流动的完整线路,但是形成该线路的环境是什么呢?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新闻作用于社会,又被社会所反作用。”显而易见,社会因素是包裹新闻流动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讲,这种双向互动的原因是由如下方面构成:

首先是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遵循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真实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这是社会与公众对媒体传播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是舆论监督、引导作用。比如突发事件通常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此时大众媒介的监督和引导非常关键,它能够有效监督政府行为,从而为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保障。

第三是促进社会稳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介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于平常时期,对急需引导的民众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此时政府也需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把政府的行为、态度、要求等等传达到民众当中。

第四是有效控制突发事件传播的程度、构建社会健康心态。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媒介还必须清醒地把握好突发事件的传播程度、视角、态度等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的状态、结构、心理、主流意识形态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其中产生的文化产品。毫无疑问,具有文化属性的新闻也无例外地接受着这种“反作用”,所以在新闻理论的学习中就不得不考察目前的社会形态,研究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这对挖掘新闻的社会深度极有益处。

以传播生态构建传播环境

新闻学的学习离不开传播学的知识,在新闻理论的探讨性学习中,经常会与传播学的相关知识融合,尤其是学界目前很关注的传播生态问题。

对传播生态的关注在目前的传播学界并非鲜有之事,许多学者都对此做出过分析。笔者认为,对一个地区的传播生态的研究应该从两个层面做出定位。其一是传播气候,也就是弥散、渗透在该地区的大传播背景。其二是传播氛围,即该地区特有的文化、经济、受众等因素凝结而成的具有区域传播特性的多维时空概念。这两个层面具有相互作用的能力。传播气候影响和制约区域传播氛围,同时不可忽视传播氛围的自身调控和抵制作用,对于传播气候它拥有吸收融合与排斥摒弃的自养行为。正是由于这种行为作用,对传播生态的研究既要“综合治理”又要“因地制宜”。以下图所示进一步说明:

传播生态内的层次互动

以外部圈层作为传播背景,它的特征是具有中心扩散性,从传播的核心区域逐步向外延展。但是其传播效果也会随着外散而减弱。

图中A区为传播的核心区域,信息穿透力、传播理念以及传播方法都较为先进,并以不同力度弥散在整个传播空间当中,是信息流动最活跃的地区。B、C、D、E四个区域为传播大生态背景下的单个传播区域,它们受到A区的扩散影响,同时又根据所在的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传播个性。

值得注意的是,可将B、C、D、E四个区域相对于A区的辐射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区域(如上图所示),每一个区域所受到的辐射程度不同,传播氛围也不尽相同,越靠近核心区域所受到的影响就越深刻,反之亦然。不同区域之间有时也会形成传播活动,将某些共性体现出来,可能形成更大的区域传播生态。

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文2

21世纪之初,网络新闻经过几年的探索,开始从最初简单粘贴的新闻处理方式向解读新闻的方向发展,这期间,体现互联网传播集大成优势的网络新闻体裁——网络新闻专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新闻专题以其集中统一的平台把同一主题的相关新闻信息集纳在一起,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使受众形成对新闻的全面认识和完整印象。与传统的报纸相比,网络新闻具有即时性强,更新速度快、阅读方便、信息量大、获取新闻成本低、自主选择性强、互动性强等突出优势,同时也存在新闻可信度低、信息杂乱、广告多等缺陷[1]。在这种不同以往的新闻阅读环境下必然也存在着相应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倾向。

一、本文研究特点

本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将内容分析同问卷调查结合在一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既从网站本身统计的搜索内容上发现规律,又从受众阅读网络新闻的切身体验进行了解;

第二,全面探讨了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地等各种变量对受众网络新闻阅读的影响,兼顾了信息、人、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

第三,对网络新闻进行新闻的类别、正负面报道性、软硬程度、基本属性等不同角度的归类,以期从不同角度看待网络新闻阅读;

第四,在研究网络新闻阅读的同时不忘结合传统报纸的新闻阅读,在调查的对比中更显特点。在大致总结出受众主要阅读新闻的类别、正负面报道性、软硬程度、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调查问卷去研究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地等自变量同阅读动机和方式、对待热点新闻的态度、选择新闻的标准、新闻分类阅读倾向、正负面新闻阅读倾向、硬新闻软新闻阅读倾向、新闻的特性选择等变量间的关系。

二、相关理论概念

1.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研究曾经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也就是说,此前的研究效果主要是从传播者或传媒的角度出发,考察传媒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或者对受众产生了什么影响.而“使用与满足”研究则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很不相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该理论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并认为受众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同时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2]。网络新闻阅读的选择性显然是要比传统报纸新闻要强很多,这集中体现在了其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上。新闻受众不必费尽心思在报纸上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因为在网络上只需输入关键词,便会在短时间内以极低的成本获取自己满意的信息。网络不仅仅提供了很好的信息传达平台,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传播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观点、及时接受信息反馈。很好的填补了传统时代报刊、文字传播在信息交流上的单向输出性与反馈渠道的狭窄性。受众的阅读主动性明显增强。

2.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3]。议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其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议程设置理论同时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用”的机构。在新闻阅读方面,报纸新闻的议程设置主要在于头版头条,而虽然网络新闻存在着很强的的自主选择性,但是依然存在着例如大标题焦点新闻、热搜词、弹出新闻等类型的导航性新闻,一些重大新闻强迫性地展示给新闻受众,进而形成特定焦点事件的舆论。

三、内容分析:百度热搜词的相关信息统计

本文对于百度热搜词进行内容分析的目的主要在于以下三点:查看读者主动搜索的新闻信息有没有普遍的倾向性;探讨排名靠前的搜索新闻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另外,为后面进行的问卷调查做好铺垫。

对百度热搜词的选择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2011年6月到11月这半年中获得数据。首先,将每个月分为3个10天,采取回放抽取的方式随机产生3个1~10的数字,作为每十天选中的日子。随即抽中的数字分别为3、2、3,所以选中日期为分别为6.3、6.12、6.23、......以此类推直到11.3、11.12、11.23。随后便进入选中日期的百度热搜词,选取每日前10名的热搜词,产生共计180个样本。数据整合方面,编码必须按一定标准进行。

从整体统计上看,在这180个排名前10的样本中:1.国内新闻大事所占比例最大(22.22%,N=40),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也占据了一定数量;2.人们稍稍偏向阅读负面新闻报道(M=2.67,SD=1.153),但绝大多数人倾向于阅读非正非负的中立性描述(38.33%,N=69);3.人们更偏向于去搜索硬新闻(M=3.56,SD=1.375),其中重要性+高时效性的硬新闻最多(35.56%,N=64),而硬新闻数量总体压过软新闻;4.具有趣味娱乐性和社会民生性的热搜词排在了前两位,数量分别为50、48,其余则处于基本均势状态。

而针对新闻热搜词的排名与其各种属性(新闻的类别、正负面报道性、软硬程度、基本属性)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先将新闻热搜词当日的排名作为因子,而新闻的类别、正负面报道性、软硬程度、基本属性作为其因变量,进行单因素ANOVA分析。结果显示,新闻热搜词当日的排名在新闻软硬程度上有显著差异,显著性小于0.05。因此,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1.热搜词的排名与新闻类别没有显著关系;2.热搜词的排名与新闻的正面负面报道没有显著关系;3.热搜词的排名与新闻属性没有显著关系。4.热搜词的排名与新闻的软硬程度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r(180)=0.158,p<.05),即热搜词排名越高,其相关新闻硬度越高,这一点可以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的 表看出来;进一步进行单因素ANOVA分析中的LSD两两比较,可以发现对于新闻热搜词当日的排名来说,排名第1的新闻通排在第5、6、7、10的软硬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也就正印证了在热搜词的排名与新闻的软硬程度呈微弱正相关的前提下,排名越靠后的越倾向于是软新闻。

四、有关网络新闻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倾向的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目的,问卷调查包括4大部分: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了个人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地;2.传统报纸新闻的阅读,包括有无阅读报纸新闻的经历、阅读新闻的类型、阅读报纸新闻的原因、阅读报纸新闻的方式、以及对待报纸头版新闻的态度;3.网络新闻阅读习惯,包括有无通过网络阅读过新闻、网络新闻的较显著特点、阅读网络新闻的原因、今后是否会更倾向于通过网络阅读新闻、对于大标题焦点新闻、热搜词、弹出新闻等的态度、以及网络新闻的阅读是否改变了之前的新闻阅读习惯;4.网络新闻阅读倾向,包括阅读网络新闻的类型、最感兴趣的新闻属性、正负面新闻阅读的倾向、软硬新闻的阅读倾向、最看重新闻的特点、对网友评论栏目的态度、对之前的阅读倾向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地等作为自变量,阅读动机和方式、对待热点新闻的态度、选择新闻的标准、新闻分类阅读倾向、正负面新闻阅读倾向、硬新闻软新闻阅读倾向、新闻的特性选择等变量为因变量。

五、调查问卷的相关结果

从这份问卷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显著的现象:1.在网络新闻的阅读中,受众倾向于去阅读国内新闻大事、具有趣味娱乐和社会民生性的新闻、以及非正非负的中立性描述;2.年龄越大,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越高;3.男性和女性所关注搜索的新闻类别是不同的,譬如,女性会很明显的倾向于去关注女性与健康类新闻,而男性会很明显的倾向于去关注体育新闻和军事新闻;4.网络新闻的特点在不同职业、不同居住地的受众眼中是有差异的;学历和收入在主流新闻的阅读上并不会引起太大差异;5.网络新闻阅读正开始成为新闻阅读的主流;6.热搜词等主流新闻对新闻受众有一定的引导性;7.网络新闻阅读自主选择性和倾向性增强,对受众以前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倾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六、相关总结与启示

对于本文的调查研究,有几点是值得总结和思考的:1.当前网民的新闻搜索还是以关系国家意义的硬新闻为重,更为看重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趣味娱乐性新闻和社会新闻也是受众阅读网上新闻的重点;2.受众对网络新闻的自主选择性运用自如,不再是被动的选择信息,在网络上新闻信息选择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形成自己的特定兴趣;3.焦点新闻在网络新闻阅读方面仍然对受众的选择产生着影响,能够完全无视大标题焦点新闻、热搜词、弹出新闻的只是少数;4.当前网络新闻大有取代传统报纸新闻的趋势,我们一方面要去研究如何使传统的报纸新闻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更要去积极探索网络新闻传播的新领域;5.网络新闻的阅读倾向是和受众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地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使自身的门户新闻网站更吸引特定属性的受众,是今后必须面对的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6.网络新闻的阅读时代悄然地改变着我们以往的新闻阅读习惯和阅读倾向,而在信息繁杂的网络,如何培养自身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倾向,是所有今后打算通过网络来阅读新闻的受众所必须认清的。

参考文献:

[1]吴雨蓉.网络新闻发展的风向标——网络新闻专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

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文3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吻合

原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接受采访时曾指出:“一种信息要通过多种传播方式、传播载体进行传播,这是国际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课程内容过分拘泥于传播媒介机械与技术的使用,忽视专业基础教育与综合素质的养成,这是目前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中较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存在专业能力不突出与文化素养缺失并存的弊端,不能满足全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实务对课程设置的要求。而在新闻一线,有的报业集团根据社会需求自发变革,提升新闻记者的全媒体应用能力。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大多从中文系、教育技术系分离出来,发展时间短,相关教学经验缺乏,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匮乏,往往根据现有师资特点设置课程,缺乏与当前社会需求的对接。转型较早较快的新闻传播类专业通过引进师资、完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近几年媒介环境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学科本身的发展,媒介营销、广告营销、网站编辑、数字拍摄、后期编辑、媒体策划等课程充实到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开设要与主流媒体环境下的人才需求相吻合。

(二)实践教学体系与媒体需求脱节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方面,国内外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强调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主张弱化职业技能类课程,这种观点在美国、加拿大等新闻传播教育发达国家较为普遍;二是强调专业技能和媒体实务技术教育,注重与媒体用人单位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环节。这种观点在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界较为普遍,尤其是得到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全媒体时代要求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树立大新闻、大传播的理念。当前新闻传播类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专多能,能写能编”,需要学生在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采集新闻素材,并根据新闻传播载体加工成不同的新闻产品。大部分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建立的多媒体实验室、新闻录播室、平面媒体设计室等实验室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到媒体实习实训不能与当前应用机器软件有效对接。另一方面,实验教学资源不足,缺乏实践课程模块教学经验,实验实践方式单一,实习实验课程效果评价机制不到位,相关课程的课业评价标准与现行实践不一致。全媒体时代要求学生具备跨媒体的工作能力,现在大部分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缺乏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技能训练。以地方广电系统、新闻媒体为依托的实践基地流于形式,大部分地方院校仅在寒暑假小学期组织部分学生去地方媒体以实习见习的形式完成综合实训。常态化、循序渐进的实习体系落实不到位,多元化、融合性、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平台亟待建立。目前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仍机械沿袭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由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制约,学生职业能力被切割为片段性、局部性的具体操作能力,缺乏流程性的系统训练。

(三)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教育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化关系密切。地方院校依据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滞后,没有和学科发展和媒介发展保持同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试考核方法单一,不同课程采取一刀切的考核方法,专业必修一般采用考试方式,选修课一般采用考察方式进行。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的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能力,虽有部分案例分析题目,但学生多是纸上谈兵,没有系统地在行业内部实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仅用理论解决理论。除了通过行业实习理解相关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在具体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超越课本,并形成对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新闻采编成果、学生通讯社的实践成果、顶岗实习实习报告及学生自发承担的社会工作成果等成果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全面的量化标准。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另一环是对教师的评价,大部分地方院校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停留在学生打分及同行评教层次,缺乏新闻传播业务实体部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成果需要一线的媒体工作者检验,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活动不脱离社会需求的实际。

二、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

(一)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是新闻教育存在的内在危机。

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与清华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改革,走在了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改革的前列。复旦通识教育的三个维度分别为:以共同核心课程进行持续的心智训练;按人文社科大类培养拓宽知识面;专业教育重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清华大学采取宽口进入、文理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通识教育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重在知识面的拓宽,二是重视新闻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通识教育适应了全媒体背景下媒体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但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等于开设通识类课程,它是一种理念,着眼于人格与心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是拓展知识面与提高人文艺术及专业素养的素质教育。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条件实际,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将经济、人文、政治、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将其具体整合为单门课程,形成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比重,拓展选修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此外,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将专业选修课程与学校各相关专业各类课程全部打通,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整体课程资源,鼓励学生选修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艺术类等课程,最大限度地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此类课程较为注重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瞄准社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确立了“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提升新闻传播类学生的知识厚度,从而使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机结合,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

(二)强化以“能力内敛”为特征的实践课程体系

所谓“能力内敛”,是指以各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能与实务能力集中强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全媒体背景下需要的是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把采、写、编、评、摄、录、制、播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将新闻传播类专业所对应的相关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学年综合技能训练课程形式或实践模块教学模式强化落实。在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搭建实践能力递进型课程群。同时,通过实践教学周、寒暑假小学期等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技能培养全程化的实践教学设计。此外,改革传统的毕业论文课程模式,将以理论为主的毕业论文改为以能力训练为主的毕业创作(设计)。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把教学实验引入课堂教学,同时把实验室作为工作室,始终把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来完成。媒介融合的业态背景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多元化的新闻业务,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从平面媒体到电子媒体再到新媒体,要熟悉各种媒介形态的操作流程,掌握各种媒体的差异性。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就必须是多元的,需要搭建多元化、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机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媒体融合实验室”的建设理念,按照情景化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按照就业后工作环境设计,按照工作后职业角色进行教学,真正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地方高校在学院内部,通过创办期刊杂志,承办新闻传媒类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自己的实践平台;通过与媒体单位合作,在校内成立记者站、实现与当地相关媒体单位的无缝对接;在校内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各类创业项目;在校外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习需要,积极建设高端实习基地,在国家媒体及知名传媒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点。在全媒体背景下,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媒体、不同的岗位实习,掌握多种本领。

(三)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全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类课程要素配置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随之调整。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实施手段必将需要新的考试考核方法与之对应。必须摒弃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根据新的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结构体系建立合理的新的评价体系。按阶段、分层次确定考核细则,并坚持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确定评价标准。在考试考核形式上,设置笔试、专题策划、以任务为驱动的技能操作考核与现场问答等多种形式,使之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相匹配衔接。同时改革成绩结构比例,构建以项目操作效果为主的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既是一种教学抓手,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把知识转换为能力,能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习兴趣。坚持推行成果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成果接受同行业界的专家评价,也可以挂在网上,接受不同学校的老师评价,通过受众反馈的信息给予综合评定。各地方新闻传播院系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研究如何构建教师、学生、学校、合作单位等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处理好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置与评价方式的科学化与客观化问题,完善通过过程管理加强实时信息反馈机制的建设。

(四)加强新闻理想教育

“重器轻道”一直以来是我国新闻传媒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但此模式对学生的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不够,导致了部分新闻传播类学生人文精神的与新闻理想的缺失。日本的新闻教育“重道轻器”,很少开设新闻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素质训练主要由媒体承担,这样单纯理论取向的课程体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学生大部分不愿意选择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又面临新闻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一些学者认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是应用学科,新闻传播理论应定位于解释和评价新闻传播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新闻职业理念,指导学生从事新闻实践。另一些学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就是新闻哲学,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尽管两种观点存在差异,但针对新闻传播类理论课程在传播新闻专业核心价值,培养学生职业理念和评判精神,形成职业道德观念,树立新闻理想,激励就业热情的认识是统一的。在全媒体背景下,地方高校应通过相关课程、学术讲座报告、实习实践等环节加强学生的新闻理想教育。

三、总结

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文4

关键词: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76-02

一、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目标

新闻是一种媒介,这个媒介是党和国家的舆论阵地,是政府与人民沟通的桥梁。因此,新闻不仅要有必要的亲民心态,还要有其远见的卓识和宽大的气度胸怀。在大学新闻理论教学中,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成为深度理论知识和创新见解的新闻人才,这也是新闻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这是我们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笔者以为,新闻传播理论教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学会发现:问题意识培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就要具备丰富的生活实际经验,要广见闻,善思考。在观察生活中,擅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就是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新闻工作的追求。在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且逐渐地形成一种自主分析能力。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实习前的教学,主要讲解基本原理,教导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注重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然后在实习过程中自我解决,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实习结束后将问题带回到课堂上,由全体师生共同讨论探究,通过归纳和提炼,总结出这一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

2.学会思考:逻辑能力培养。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非要成为专业的社会学家,但是一定得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目前的大学教育中,教师仍然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传授上,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想力,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众所周知,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对生活的渴望,对社会时事思考的热情,因此,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要针对这方面教学的缺失,予以重视和弥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利用近期发生的社会新闻事件,让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3.学会创造:行动能力培养。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创作,去思考,去研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做到大胆创新、畅所欲言。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教师不能再坚持“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了,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她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充分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理论才非空谈,行动才有灵魂。

二、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如何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进行,可以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研究型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等,非常适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需要。

1.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新闻传播理论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营造出一个有浓郁学术研究的学习氛围,如果理论没有生机,没有生命力了,那么其学术发展也就终止了,所以我们要挖掘出理论的灵魂,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是问题―研究―交流―互动―结论,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内容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引入国内外最新的新闻动态和教学课题,以供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第二,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增加新媒体和新闻传播业界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等相关内容;第三,教材改变要与时俱进,教材编写要充分地结合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和要求。

互动研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可以帮助他们互相整合信息与资源,增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他们的友谊。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让学生和学生共同交流,做到教学相长。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大学生并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肤浅和懈怠,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看法,也有自己的思维,他们渴望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人的肯定,他们急切地希望和教师之间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而教师若只把他们当成还没长大的孩子,没有为他们提供想象和研究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模式。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是一门比较枯燥生涩的课程,就其课程本身而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模式的步骤是典型案例―课堂研究―互相交流―归纳总结,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问题的解释中。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教材为蓝本,节选出每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案例教学法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比如说在本体理论中,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的相关视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了解到其中的理论知识。又如,在传播主体理论―新闻记者研究中,可以找出那些涉及到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相关案例,再比如,在教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章中,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虚假新闻”作为案例。学生通过案例联想学习内容,大致可以总结出新闻工作的基本特点和传播规律。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我们应注意几点,案例的选择必须是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而且还要贴近于生活实际,这样的案例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发挥其强大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使理论教学课堂走进生活化呢?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去媒介锻炼,在实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新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带回课堂进行研讨,这也为后面的新闻学原理和新闻法规等课程打下基础,充分发挥本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延伸影响力;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定期到新闻单位一线学习、调研,这样教师的教学也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的教授不再是空谈理论,而是结合真实的案例,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此外,我们还邀请新闻单位记者、编辑定期为学生授课,讲解新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与讨论。

新闻传播理论教学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实现多学科的融合和渗透,让新闻传播理论教学走向多元化,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际.从新闻学教学谈高校实践教学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09).

[2]金石.新闻理论教材解析与规范的思考――以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为例[J].东南传播,2010,(03).

[3]郭赫男.新闻理论的课堂及其实践教学探究[J].新闻知识,2009,(03).

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文5

近年来,董天策教授在他发表的许多论文中,令阅者印象最深的亮点之一是他对“新闻策划”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最近,他和他的学生又推出了一本新作,名为《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对“传播交叉领域”的学理审视》。书名虽长,但意思很明白。作者是在为这一组研究专题“定调”:一是把三者视之为“传播交叉领域”和彼此之间存在着“互动”;二是要对新闻、公关和广告这三种带实务性的专业行为予以“学理审视”。这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满足于或不局限于原先探讨的“新闻策划”这一基本上属于新闻实务领域的议题(最多也只是媒体—主要是报业—的内容产品的制作和营销的宏观策略);而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理上审视相关的众多现象。他试图梳理出这样一条思路:新闻、公关、广告三者互为犄角,产生互动关系,并形成了“传播的交叉领域”。这一重要理论视角,不论能否得到认同,至少说明了作者正努力在学术探索上走出一条新路。这种努力,可称之为寻芳探胜之旅。

对这个主题,董天策教授在“导论”中告诉我们,“新闻、公关、广告属于不同性质的传播形态,具有各自的规定性”,但“无论中外,新闻、公关、广告这些不同的传播形态在发展过程中总是紧密相连,协同发展,相互促进”。[1]而且“问题在于:当代中国的新闻、公关、广告在紧密联系的过程中已逐渐超越‘联系’的范畴,进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境地,产生了传播实践中的交叉领域。”[2]这也就是他称之为“传播交叉领域”的理由。

在传播实践中,公关和广告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有时这种联系甚至还很紧密。在这个时候,“你中有我”,或“我中有你”的情况出现,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比如,公关活动虽有多种多样,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广告宣传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在广告中,早就有一种名为“公关广告”的品种,干脆来个“我中有你”。此类广告不同于一般宣传消费品或劳务的广告,而是径直地宣传企业自身。同时,在美国,许多企业都是公关和广告合着开办一间公司的。其原因可能是广告运作属于实体性的行为,而公关则属于策划性或一揽子的计划与执行。前者属于硬性推销,后者更近于软性促销,两者机构“雌雄同体”,也许会相得益彰吧。

如今,“新闻”作为重要而基本的元素介入其中,问题也就更加复杂,矛盾更加凸显,也更有深入探讨的价值。对此,董天策教授在“导论”中从两个角度提出了他的看法。一是“传播文本交叉,产生了某些新的文本形态”;二是“传播行为交叉,出现了某些新的传播行为”。

他首先集中审视了新闻与广告二者交融而出现的新文本:即“新闻性广告”或“广告式新闻”,它指的是“新闻寓于广告之中,广告通过新闻的形式而起作用”[3]。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文本最初是受到媒体正面肯定和倡导的,后来才一再被明令禁止。在此情况下,又派生出仍然是新闻与广告交融的“形象广告”。形象广告和新闻性广告在实质上并无二致,因为后者仍是媒体利用新闻手法和形式为客户刊登树立其形象的广告。这两类广告,尽管至今仍与一些媒体藕断丝连,但在政策和法规(《广告法》)上都属于禁用和处罚之列。在此情况下,董天策还关注到新的替代性概念——“软广告”或“软文”。他认为,也许提出“新”概念的做法,更具包容性,更加巧妙、迂回和隐蔽。他发现,如果把这些传播文本形态放在一起加以研究,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家族相似性”。据此,他归纳道:“从理论上说,本质上是‘广告文本’与‘新闻文本’(当然还有科普知识等)杂交而成的新型传播文本”。[4]

接着,他从公关与新闻接壤之处分析了它们的传播行为。在公关界,“制造新闻”已成为一种社会现实。但由于这种理念和实践“同新闻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与冲突,难以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5]因而公关界改变话语策略,代之以“新闻策划”。而“新闻策划”这一概念不久也为新闻界所接受和应用,并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议。后来,在新闻实践中,“新闻策划”又发展为“新闻炒作”这一带负面含义的词语。在肯定新闻策划或报道策划的人们眼中,这是新闻与报道策划的异化。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丹尼尔布尔斯廷和郎氏夫妇等,就曾经深入研究过与此直接相关的所谓“假事件”(或“伪事件”——pseudo-event)。可是,在当时更多的是归咎于公关界这个始作俑者;人们未曾料想到于今越演越烈的却是某些媒体的专业人员!

董天策教授对此也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从新闻、公关、广告的互动来看,‘传播交叉领域’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还有游走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而且,在他看来,“大多数现象都游走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6]

笔者认为,这一重要观点显然是正确的。他认为:“只要按照‘形象广告’的本来面目——广告信息的传播活动去做,就是合理的”。可是,他在批评某些形象广告的不合理之处,指出:这其实是有意模糊新闻与广告的界限,混淆受众或消费者的视听。作者的本意是对的,这些看法并无不妥。其“游走”现象的出现,则说明了很值得我们要继续深入予以研究。

本书在“导论”之后,展开了三个单元的详细论述。一是“新闻传播策划的多维审视”;二是“公共关系与新闻报道的互动研究”;三是“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第一单元是董天策有关论文和著作中相关内容的汇集,体现了作者对新闻传播策划的学理认识。如果再仔细分析的话,这8篇论文中直接阐述“新闻策划”的有5篇,论述新闻与公关互动的有3篇。

可能作者意识到第一单元文章内容较为分散,因而在第二单元再次集中、深入地说明上述主题。这一单元的特点是试图应用多种相关理论去解释或分析公关与新闻报道的互动关系,所以读来并不感到重复。

首先,作者企图在回顾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引出它与新闻报道互动的问题。然后再分别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作指导,探讨社会组织向媒体提供公关新闻素材的动因,以麦克马那斯提出的“商业化新闻生产模式”去分析新闻机构自身生产公关新闻的动因,并提出了中国新闻生产的模式。同时,还引用传播模式中的“噪音”概念去揭示公关对新闻信息流通的干扰。作者并不以此而止步,还提出了对公关效果和新闻报道可量化的评估。最后,又插入“边际效用递减”这一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去解释社会组织实现公关目标的效果和新闻报道量之间的关系;以“博弈论”探讨实现公共关系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社会组织与新闻传媒)达致双赢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从传播理论的角度看,作者无疑作出了很大努力,力求对复杂的公关与新闻的多重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以提高本书的理论含金量。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有价值的。特别是阐述“使用与满足论”和绍介麦克马那斯模式时结合实例所作的解读,深文周纳,条分缕析,令人深思;也是某些粗糙、空洞的宏观大论所远远不及的。

本书的第三单元深入剖析游走在新闻与广告之间的“软文”,集中解决的是报纸的“软性文章”现象。不过,给人的感觉是,这一部分的结构与行文类似时下的许多毕业论文,不太像专著的写法。作者对报纸“软文”所关注的四个重点,除了第二个重点,即符号学分析和话语分析功力较弱外,总的看,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末段指出规范“软文”的出路在于按“法律+资本+权力”运作,这无疑既适用于我国目前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体制,又对妥善解决“软文”现象大有裨益。

总之,这本新作结合新闻传播实践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深入地“游走”在新闻、公关和广告之间进行探索。这将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深化研究课题,启迪创新精神。笔者热切地期望学界和业界的广大读者都来阅读这本颇有新意的新作。

当然,本书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的问题仍有商榷余地。比如,本书内容一致但章节结构并不统一。有的是论文集纳,有的则独立成篇。对前者,如能打散重组,相信效果会更好些。又如,“制造新闻”之说,在新闻界基本上处于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境地,但为什么“在公关的意义上是一种合理的传播行为”?其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公关界和新闻界的理念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而是在客观上应有判断二者正确与否的统一准绳。再如,作者历数“有偿新闻”的种种问题和危害,但却又从“学术角度”上认为“有偿新闻”概念十分笼统,是“一个所指游弋不定、界限模糊不清”的概念。[7]笔者以为,问题似乎不在这里,无论介入有偿新闻的个人或组织,他们的认识是明确的,哪有拿了钱不清楚钱是怎样来的?他们是钻了法律的空子和政策和漏洞去打“擦边球”。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看,本书做得是比较好的,但也要注意,使用多种理论观点去分析或论述同一现象时,要考虑这一做法是否确有必要。这些理论之间能否兼容,尤其对是不同学科的理论见解的引用更要审慎,况且用“药”过多不一定能药到病除。

最后,我很欣赏作者的这一见解:“学术研究所努力呈现的是真理性的认识,这是一个并不平坦的过程;而真理性的认识要为社会所接受,更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8]冷静而客观的理性,正是做学问的人所应当持有的。

[注释]

[1]董天策等(2008).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对“传播交叉领域”的学理审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第2页.

[2]同上书,第2页。

[3]同上书,第3页。

[4]同上书,第7页。

[5]同上书,第8页。

[6]同上书,第14页。

新闻传播相关理论范文6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王军副教授,经过四年不间断的调研和笔耕,新近推出了一部新的著作――《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6月版)。

这部科研著作,运用法学理论,从网络与国家安全、网络与公共秩序、网络与言论自由、网络与人身权保护、网络与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与著作权保护、网络与广告、网络与电子商务、网络与犯罪、网络新闻管理等方面,对网络传播中突出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每一章的体例都是严格按照现状、概念、特点、表现形式、存在的问题、中外法律的相关规定和解决的对策等七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层次分明,论述精到,是一部十分便于学习、阅读和研究的科研论著。

王军能够成就这样一部颇具学术分量的著作是必然的。

首先因为她是一位具有法学背景的传播学研究者。她198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长期从事传媒法(广告、新闻、网络)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中国法学会会员。在书中,她充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法律专业背景,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自律公约等对网络传播中出现的每一类问题的相关规定,并介绍了国外对该问题的管理规定和可以借鉴的相关做法。这就是学者们常说的“学术支撑”。

其次,她是敢于挑战学术高峰的攀登者。要知道,驾驭和把握好天空一般广阔、海洋一般深厚的网络法律,对单个学者而言,如同天方夜谭。作者也曾表示“网络问题太多了,就跟抓刺猬一样,不知道写什么好,可能写什么都可以,但是深入下去觉得自己把握不住,或者说理论上、法律上没有相关的规定,所以就很头痛。后来,考虑到我国1997年的新刑法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罪名,于是就从网络犯罪开始入手,并逐渐进行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