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1

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缺乏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内容,独立设计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少,缺乏在人才培养整体框架下、与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创新性系统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难以保证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院校生命科学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1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强化基础、拓宽知识、突出能力、强调创新、激励个性、提高素质”人才培养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生命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本要求,从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出发,以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具有生命科学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管理等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构建适应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的生物学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训实验、实习实验、毕业论文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互融通、科学系统的生命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图1)。

1.1基础实验教学。基础型实验旨在训练本科生基本实验技能,在保留与改进部分认知性实验的同时,积极转化科研成果,引进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科研中的新实验技术,如(WesternBlotting)、转基因方法研究、PCR基因扩增、DNA重组、DNA分子杂交等。

1.2专业实验教学。根据生命科学专业的特点,设立专业综合大实验,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校内实训教学。利用2周的时间开展发酵工程校内实训教学,坚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内实训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责任性得到锻炼。

1.4校外实习教学。校外实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野外生物学实习和工厂生产实习。野外生物学实习主要使学生识别各主要生态环境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种类,学习动植物标本的采集、鉴定和保存方法。工厂生产实习主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1.5研究创新性科研训练。根据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的培养、培训、研究和竞赛于一体的创新实验课程内容体系。创新实验课程内容选题来源于本科生自主选题、教师科研项目的衍生课题、校级创新课题等。

1.6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4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设置毕业论文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较系统的科研设计作业,使学生在教师的个别指导下,总结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任务,掌握专业论文写作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专业研究和设计模仿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在该专业问题具有一定水平的个人观点与见解,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

2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1)改变以往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依存关系,建立相对独立的生命科学实践教学体系。

(2)将不同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之上将所有实验课程归属于生命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生命科学专业实验教学、生命科学校内实训教学、生命科学校外实习教学、毕业论文教学等模块,有利于实验内容的循序渐进,实验课程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配套教材的精选与建设。目前出版的生命科学实践教学教材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有的教材实验项目设置不尽合理,基础性实验项目较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较少;前沿性实验项目较少。通过参考国内外优秀的实验教材,特别是教育部“十一五”规划的实验教材,根据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由相关教师共同编写实验课程讲义,同时紧跟各学科的发展动向与实验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适时调整,完善实验内容,使实验教材的内容既有稳定连续性,又有开放创新性。

(4)生命科学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按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引入最新研究成果,使实验内容与科研、社会需求密切联系。

民族院校生命科学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生命科学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在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施几年来,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不同实验课程间相似的重复实验内容,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实践技能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具体达到了以下几个目标:

(1)加强了实验基本技术的培训,注重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的目标是学生了解基本实验理论知识,熟悉实验原理,掌握规范的实验方法,学会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手段,撰写实验报告。

(2)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理衔接,实验课与理论课内容融会贯通。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大纲统一制订,明确界定实验课与理论课的讲授内容,保证实验课内容与理论课内容一致、合理衔接。

(3)加强各门实验课内容的科学结合。如:微生物实验中“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得到的菌株作为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实验材料,增强实验中的连贯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4)按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观察,将以前单一的、分散的多个实验,按其内在联系组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包括10余个实验技术。

(5)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内容,使实验内容与科研、社会需求密切联系。使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 生命科学 典型类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7-0066-01

一 数据采集和处理

1.计算机在生命科学领域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根据在线检测,如正常的温度、压力实验效果、代谢中间物质的检测、生物种群数目的统计等,这些数据采集数量大涉及面积广,如果靠人工采集,投入量大,而且不符合需要。传统方法、在线监测数据的技术不成熟,在线监测很难实现。

新型数据传感器的研发并成功应用,满足了生命科学数据采集需要。新型数据传感器利用监测光、电、热、辐射量等可以定量的物质、生物物质和酶等分子之间作用与光、热等物理量存在定量的数学关系。根据这些基本原理,我们研发出特殊用途的电极和监测系统,如细胞电极、酶电极和分子电极,这些电极有很多优点,满足信息采集的需要,物电信号转换快、灵敏度高、测量误差小,尤其是大量的数据采集仪器,如色谱法、质谱法的应用生物传感器和生化测定仪器,其中核磁共振仪是特别重要的。

2.计算机对生命科学实验数据的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处理、建立和求解各种生命科学实验数据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数学模型,用于控制和监测的实验使用的数学模型,实验跟踪生物量、生物参数以及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包括优化的实验设计。如果测定DNA序列中核苷酸的位置,需要处理和收集DNA光谱数据;生物分子应用放射性物质跟踪,从而研究生物分子的发展变化;利用计算机设计模拟技术来优化生物工厂的建筑设计,自动分析和测量值的实验误差的处理基因芯片技术是基因,基因研究须采用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高效分析,从中获得研究基因的众多信息,再仔细处理从而得到相应结果。在所有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研究,计算机的应用和构建生命科学意义上的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和生命科学研究的数学模型一样,处于逐步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中。

二 计算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1.计算机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三维结构需要通过计算机辅助方法进行预判,预测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三维结构进行精确测量,这种技术被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设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

世界人类基因课题组计划所测定的30亿个碱基中,人类3万个基因需要分析和核苷酸定位,进而弄清楚其中所有功能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调节机制,没有计算机的帮助是难以想象的。

近年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数据分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快速访问所需的数据和信息。生物信息研究除了可以提供基因结构信息,还可以为蛋白质和其他物质提供空间结构信息和电子结构信息。

2.计算机数值方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信息学中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型,涉及知识广泛,而且需要很多方程耦合,比较常用的是非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耦合分析。为了研究这种复杂的数学模型,必须使用计算机数值方法。

因此,通过求解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方法。只要数值方法的选择、使用或计算机程序合理,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解决数学模型的研究和计算实际问题。由于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实际问题,计算机数值模拟软件已经在大量开发。

设计的子程序用于解决实际计算问题时,应用者需要掌握数值处理方法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因为当使用任何复杂和完善的程序来解决特定的问题都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困难可能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数学模型并不能精确反映实际情况,用数值方法精确描述生命科学的实际过程是不合适的。这是由于该方法的误差超过科学研究允许的实际误差,从而反映出的结果和实际有很大差距。子程序的使用条件下实际的选择不是在解决具体工程问题,子程序未能适当地修改或调整。事实上,在应用或使用任何子程序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的用户的发展。作为子程序的最佳解决具体计算问题的选择上,需要更加厚实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数值计算方法。因此生命科学科技实验人员或教学工作者总结掌握数值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 结束语

计算机在一个涉及广泛的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基于目前情况,生命科学研究已不再仅仅是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

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3

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大师们除做主题演讲外,还参加学术论坛,与青年科研工作者交流,和中学生面对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关于科学的所思所想所言。

大卫・巴尔的摩(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基因治疗手段将像IT技术一样改变未来

哪个生命科学领域将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并对人类健康作出重大贡献?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曾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的著名生物学家大卫・巴尔的摩的回答是――“基于基因的一系列治疗方法”。

巴尔的摩介绍,近些年来,科学家已能绘制人类基因组,众多动植物包括细菌的基因组绘制工作也陆续完成。“随着一幅幅基因图谱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谜团开始浮出水面。”而基因疗法作为一种非常强大的医疗手段,可以攻克人类重大疾病,特别是遗传缺陷造成的众多疾病,目前已经治愈了很多罹患遗传疾病的儿童。“这种方法取得了令人惊讶的结果。”他说,“基于基因的治疗手段将会像IT技术一样改变未来世界。”

“人类科学下一个突破口可能在生命科学,也可能在计算机、工程学或其他学科出现,但最大的可能是在学科融合的方向。”巴尔的摩说,“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特别是电子工程和化学工程等的学术成果,都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学科融合有利于生物学领域诞生新成果。”

马克・万・蒙塔古(2013年世界粮食奖得主)

转基因机理源于自然

从30年前开始,植物基因工程成为常规技术,借此人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分子基础知识的了解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

2013年世界粮食奖得主、比利时根特大学国际植物生物技术推广中心董事会主席马克・万・蒙塔古说:“实际上,这项技术起源于对土壤细菌如农杆菌菌株这一天然植物遗传转化系统的深入认知。”

在这个系统中,负责在植物细胞中转运、整合和表达的DNA被称为T-DNA,而被誉为“自然界最小遗传工程师”的农杆菌可通过将目的基因插入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和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转基因植物。

目前,这种方法已经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技术手段。

蒙塔古介绍,国际研究机构最近发现,在人类栽培的甘薯品种之一――番薯的基因组中,有自农杆菌基因改造转移而来的T-DN段。他们推测,这一基因转移事件很可能为番薯的选育提供了某些“特征”,使其能通过选择而被保存和扩散开来。 图/摄图网

今天,通过有效的测序方法,许多水平基因转移的案例得到了很好的记录。“这让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土壤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是纯天然的,也绝不可能对人体、动物及环境产生伤害。”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中国科研需要更多耐心

对于中国生命科学未来的发展之路,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表示,中国不必太过着急,“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往往是一个长时间的研究探索过程,不能立即看到效益,需要耐心,需要长时间积累。但越是如此,越能产生改变世界的重大成果。”他说,科学家们对这一学科将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充满信心。

拉马克里希南特别指出,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对基础研究至关重要。“正是这样的支持,让英国学者率先发明了基因测序,彻底改变了生物学。”他建议,在必要的监管基础上,应当给予科学家充分的信任。

拉马克里希南还谈到了中国在科研中的很多优势。比如中国人口基数大,对于癌症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获得大量数据。另外,中国的人才政策等有利于科研发展,目前已经有大批海外学者来到中国,这将提升中国的科研水平。

罗伯特 T・法莱利(2013年世界粮食奖得主)

基因工程有助于农民应对挑战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4

关键词:生命科学 毕业设计 环节 实践 探索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教学中重要的一项的教学实践内容,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训练和养成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过程。不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力、实践力和团队精神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毕业设计实际难以达到教学培养目的的要求,部分学生往往“走过场”,毕业设计最后成为空洞的形式主义。一方面,由于学生急于在大学最后一年实习找工作,主观不重视毕业设计;另一方面,由于选题陈旧,缺乏吸引力或指导教老师疏于管理,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等原因造成。本文就多年参与指导生命科学类本科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工作,从青年指导角度出发,针对以下4个环节,提出和总结一些实践与探索经验。

一、毕业设计选题环节

毕业设计选题时间不应从大四开始,而应该从大一入学开始。由于生命科学类本科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核心教育任务,培养生物类专才,具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应基础知识,能独立开展教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骨干力量。相对于其他学科,生命科学类的毕业设计动手性和实验应用性更强。已有研究表明,生物科学类毕业生中50%以上选择继续读研深造,而其他毕业生则主要就业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企事业。因此,大一新生一入学,专业负责人安排学生参观各个实验室,激发学生科研兴趣,使其提前融入实验室环境氛围。 部分学生跟随研究生学长,在自己感兴趣实验室,学习相关实验手段和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逐步确认毕业设计选题方向。同时,给予部分学生二次选题的机会,当学生实际操作后,最终发现缺乏实验兴趣或无力继续该项目研究,可重新毕业设计选题。同时,一个大的实验主题,分2~3个小选题,以便2~3名同学组队参与,即保证指导教师有足够精力逐一跟进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进程;同时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力保学生积极、主动、有目的性的参与准备和投入到毕业设计中,为毕业设计最终完成创立良好的开端。

二、文献检索和实验设计环节

文献检索是毕业设计的起始环节。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课题任务,团队中的同学通力分工合作,检索、查阅文献、归纳汇总资料、消化资料。然后,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课题的可行性实施方案,完成实验技术先进行论证,最终初步确认合理的、较为完善的研究技术路线和实验步骤。实验设计环节应兼顾学生的不同意向,对打算继续深造的同学,实验设计应更多涉及科学性,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为其后续的研究生科研生涯提供做最初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支持;而对打算直接就业的同学,实验设计应更多涉及应用性和操作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本科设计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就业竞争中更具专业优势。

三、实验完成过程环节

实验完成过程环节是毕业设计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此环节中,指导教师应该紧密与学生联系,绘制实验时间进度节点表格,每周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会,掌握学生实验进度,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听取学生实验过程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不断改进、完善、修正实验技术路线。同时,发掘每个学生闪光点,鼓励科研积极性,树立科研信心。参与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均为20岁左右的青年,毕业设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理论和科学知识,同时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品行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生命科学类实验设计过程,培养学生能力,不仅是指生命科学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育和提高,还包括毅力、创新力、实践力、团队合作力等培养。无论他们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会有益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因此,指导老师直面指导,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必须坚持以身作则,言教身传。

四、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

毕业论文撰写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验数据处理、统计能力和对实验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会绘制图表,撰写符合规范的科学论文。在指导中,要求教师有目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综合思维、逻辑写作能力。既要杜绝教师的对学生撰写论文采取“包办代替”,亦不可对学生放任不管,应该采取“分阶段”,“分重点”,“分章节”有目的引导学生写作,使学生最终撰写出代表其科研结果,语言又不乏具有其个人特色,同时符合培养大纲要求的学术论文。

答辩是最终检验学生毕业设计成果的环节,亦是部分学生感到紧张和恐慌的一关。甚至有些学生,虽然论文完成的很好,准备的也非常充分,但是实际答辩中,常常会语无伦次,发挥大失水准。追溯其原因,是由于这类学生心理素质差,缺乏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机会,因此造成紧张、害怕的应激心理。针对这一原因,在答辩环节之前,指导教师应组织多次预答辩,模拟提问,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在实际答辩中发挥正常水平。经过此锻炼,对学生今后在科研报告或工作岗位中畅所欲言,展示自我均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彦臻.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五环节”教学模式探索[J].广西教育,2013,(11):128-130.

[2]郭弘艺,唐文乔.浅析生物科学专业现状[J].中国校外教育,2014,490(07):114.

[3]郭弘艺,李世凯,唐文乔.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标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454(08):112-113.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5

北核就是北京大学目录的简称,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是每3年出版一次,通常北大核心期刊的版面费较高,由于核心期刊的竞争力也比较大,所以发表核心期刊价格也都在上万元,具体需要多少钱,要根据具体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文章篇幅的长短等情况来确定,如果想了解详情的,请针对某个具体的期刊咨询本平台的编辑,根据您的评职文件,为您推荐合适的核心期刊,并给出具体的价格。

一般北大核心刊物价格跟刊物的级别、页码、发行周期都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sci、EI目录期刊上发表文章,版面费也是上万,这种核心期刊为保持刊物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所花费的精力、财力、物力是一般普通期刊无法相比的。接下来小编推荐几本比较好发,费用又合理的核心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厅主办,北华大学承办的吉林一级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反映北华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发表数理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学、工业交通最新成果。我刊秉承“学术立刊,特色强刊”理念,坚持“兼容、推新、求精”的编辑出版方针。以反映与北华大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主,以培养人才、推介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为宗旨。

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范文6

关键字:生命科学;生物现状

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我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这就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须的条件。以医药行业为例,最近一些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病都严重威胁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这些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在医学领域的基因治疗、肝细胞治疗和生物芯片等治疗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我国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从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从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生产,在生物制药领域我们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另外,生物技术的研发,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也具有相当的作用。比如水稻的杂交技术解决了世界关注的粮食难题。所以,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而且多年的累积,也让我们有了冲击国际前沿的实力和技术。

一、我国在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现状分析

我国生命科学起源于医药和农业的方面。在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成立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研究机构。70年代的时候,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科研体系。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面,代表着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四大基地已经形成规模:北京基地(着眼于农业和环境的研究),上海基地(人口和健康的研究),西南基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武汉基地(水生生物和病毒学研究)。

现阶段我国优先发展的生命科学领域内容包括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识别和克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花絮额,细胞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等。在国际上,我国的科学家也承担了1%的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而且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唯一一个加入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国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力。科学家克隆了功能新基因的全长cDNA有800多条,已经申请了一批国内外专利。

近年来,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生物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受生物科学发展的带动,生物技术也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比如,在医药生物领域,我国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有近二十种上市的产品,有二十多中种药物已经进入一、二期临床使用,处于临床试验的也有近四十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显著提高。

目前在国际上销量最大的医药品种,前十位当中我们能够自主研发生产八种,这说明我国的生物科技药物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的能力。在农业方面,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杂交水稻的研究以及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甚至是全世界农业技术的前进。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在我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改变不了的一点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所以,在人口和健康领域、农业生产发展领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都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农业发展在效益和质量上和发达国家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都还处于相对较早的阶段,都需要我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相应对策

要提高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就必须树立把握机遇的意识,要认识到这两者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关系民生,关系国家根本利益,甚至有时候能左右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我们今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

要切实加强基础性研究,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及其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的放到首要的位置来抓。其次,我们花大力气来研发更新农业技术平台,改造传统农业的生态格局,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和生产。对于先进的科技成果,我们要积极推进其应用和转化,要通过培育一批生物技术企业来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能力。

要尽一切可能,切实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健全法律和法规体系,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1,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来实现专利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掌控主动权,2,加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改造传统产业,使其和国际接轨,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效益。3,培养行业的龙头企业,使他们在市场开发和经营方面都能够顺风顺水。4,大力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评价保障制度,将对其保障不是一纸空文。既要让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好处,同时也要在关注生物安全方面所引起的新问题。5,通过加强和国际发达国家质检的合作和交流,开拓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渠道和发展空间,以此实现和世界先进技术共同发展的目的,最终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李学勇. 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 中国软科学,2003, 3: 124.

[2]陈竺. 世纪之交的生命科学与中国生命科学界. 生命科学, 1996,8: 123.

[3]许智宏. 关于21世纪的生命科学. 河南大学学报, 2001, 41: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