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设计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设计的目的

环境设计的目的范文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艺术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86

目前,在国内,我国的许多艺术类院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专业基础讲授、专业课分析、实践。

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往往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作为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做到以市场的需要为导向,加强理论讲解与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联系,在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比较适合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背景

项目教学法最早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相对较短,见效快;可控性好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一起完成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到完成,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认知项目教学法是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为纽带进行的教学任务分配。

项目教学法可以追溯到美国,但是该方法真正引起教学界人士的重视则是得益于德国对该方法的开发和运用。因为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因此它是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法。

如果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企业用人机制接轨。

二、项目教学法适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专业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着若干子系统,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度,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思考的重点。

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时候,要教导学生,以建筑学为根本,同时兼顾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等方面,则较容易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社会适用性

从目前国内就业情况看,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不同的岗位需要从业者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

根据当前以及未来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评判标准来看,不难发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三段式课程设置已经落后于实际需要与现实设计市场要求人才技能的标准。

另外,专业内各课程的内容衔接不当,重复性较多,与实践的脱节,相关内容联系性不够,等矛盾,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也日益凸显。

三、项目教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项目教学法在应用中教师参与并做指导;

2.项目本身要体现教学目标;

3.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在实际生活中是有价值的;

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该项目。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是具备正确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尽快适应本行业就业岗位的“准设计师”或“准人才”。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教学时,适合采用小班的形式――一位老师分带几位同学辅导,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或者参与设计竞赛。目的在于加强校际交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学思潮的撞击,让学生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设计项目或设计竞赛,创造出有创意和丰富实践意义的作品。

环境设计的目的范文2

关键词: 红木家具 室内环境设计 运用

当前,生产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住房环境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对家具的需求,尤其对家具的品种样式、内在质量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步由单纯满足使用要求,发展成为兼容文化的审美内涵,追求个性审美意味。审美观念的改变使家具厂商努力思考、探索,设计和创造人们需要的家具。而红木家具在设计理念、设计内涵、设计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它与室内空间设计的交叉与融合。

一、红木家具在传统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1.传统室内环境设计对家具陈设的要求

中国古典红木家具的种类特别多,在传统摆放上是有一定规则的。这些摆放方式要求与室内环境相协调,并且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一体。

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影响了家具的摆放法则。明清时期,传统家具陈设的形式呈现出较固定的格局布置。明清两代的富贵阶层住宅中的家具布置和建筑格局一样严谨。较主要的厅堂中摆放的家具均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放置,体现庄重肃穆、尊贵典雅的气派。“厅堂是会见客人,办婚丧喜事的地方”。较大的厅堂摆放方式布置多以“疏朗多空余”的方式布局。入门正对放置板壁或屏风,挡风避邪和加强厅堂私密性的作用尤为明显。板壁前端摆放条案,条案前一般放置四仙或八仙方桌,左右两边置椅,屋中央两侧多为对称的几何椅。有的厅堂还在中央放一八仙桌,桌的四周放置方凳。

2.红木家具对室内心理空间的影响

室内环境的气氛与风格既与功能有关,又与时代特征有关,甚至与家具的结合、样式风格、材质、陶瓷的造型、釉色及其他的陈设配制有关。传统家具按功能划分有:床榻类,用于躺卧睡眠;椅凳类,用于宴桌休止;几案类,用于工作陈列;橱柜类,用于收纳物品;桌案类,用于支架物品;屏座类,用于屏蔽遮障。不同类型的家具及组合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风格和气氛特征。

古典红木家具的陈设使人感到其中的意趣。如明代室内陈设错落有致、朴素简单,较符合现代人追求简练的审美观点,清末红木家具陈设重叠拥挤,与清式家具的繁琐之风一样让人感到窒息。

家具样式亦可以产生极强的风格氛围。“明式家具总体讲究线条纤细简洁流畅、俊逸秀美、古朴而温雅。清式家具用材壮硕、做工粗犷、奢华、装饰繁缛”。家具的不同材质显示不同风格与气氛,如黄花梨温文尔雅,通常可彰显文人文化内心世界的肃静清高;紫檀材质贵重,做工精绝,极具宫廷富丽华贵的奢华;酸枝木虽具商业气息,但仍受到王公贵族的喜爱;鸡翅木光素、简洁、个性突出,雅俗兼具;铁刀木意显古老,榆木温存质朴。

二、红木家具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人们的印象中,红木家具似乎更适宜陈设,它的装饰手法与现代室内装饰极不协调,显得颇为老套和古板。而现代人和古人在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和对家具的使用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红木家具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当今经过改良后的现代红木家具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融入传统造型中,并且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生活的实际需求,增添了中外家具中的某些时尚元素,虽然这些红木家具外形显得古朴,但已具备现代家具的大部分实用功能,基本能满足现代人对于舒适程度的需要。

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红木家具的色彩以深沉、凝重为主调,若没有相应浅色材质的搭配衬托,就会令人感觉沉闷压抑。因此要将其他艺术品与之合理搭配,减轻弱化红木家具带来的凝重感,从而提高现代室内环境整体的视觉效果。

红木家具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运用时,环境的烘托也是很重要的,不可忽视。如果想要显现出红木家具特有的魅力,那么注意灯光、地面和墙壁对红木家具的烘托作用是很重要的。在现代室内环境设计中红木家具已被大多数人认同,它们是雕刻艺术,也是特殊的商品,应用于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中已成为一种时尚。

红木家具适用于不同的现代室内环境。

第一,用于家庭中。中国现代家庭装潢显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中,将几件中国红木明清古家具作为收藏展示,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现主人的品位、内涵与经济实力,同时也是一条投资保值的新路,能提高民族的特色及个人品位。

第二,用于宾馆等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里,用高档的装潢材料只能显示出豪华和奢侈,起不到提神和振奋的作用。如果在一个星级的宾馆、会所、休闲茶馆、文化团体等大厅及走廊处布置几件经典明清红木古家具,则既能充分提高这些场所的档次,又能反映这些场所的综合实力和文化内涵。

第三,用于博物馆等(包括名人馆)。在这些空间里如没有几件货真价实的中国红木明清古家具展示,的确是一件憾事。在这些地方应配有一定量的案、椅、台、榻,这样既反映出这些单位自身的特点,又起到弘扬中国古红木家具灿烂文化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时下,随着人文素养的提高,人们对于中国古典家具越发尊崇。主要原因是用于制作红木家具的木材越来越稀缺,加之款式、工艺等的不可复制性,以及人们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仿古红木家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越来越多的室内环境设计师对红木家具的功能“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这一理念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现代红木家具正朝着实用、舒适、保健、装饰等方向发展。红木家具的发展及改进将促进室内环境设计发展的多元化。

三、红木家具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运用的意义

红木家具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运用的意义,其一是体现它的实用性,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与人的各种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被运用最多的应该说是家具;其二是体现它的装饰性,红木家具是体现室内空间氛围和艺术效果的主角。一个房间几件家具(成套的)摆上去,基本上就定下了主调,然后按其调子辅以其他的陈设品,就成为一个完美的室内环境;其三是体现了红木家具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象征意义。它不仅能反映出居住者对家具的喜好,而且是居住者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参考文献:

[1]金版文化.家居客厅1000例/中国风室内设计丛书1[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12.1:26-80.

环境设计的目的范文3

关键词:网络环境;项目管理;研究和实现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倡导下,开始在国民经济各部门试点应用网络计划方法,结合当时的国情,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指导思想,将这种方法命名为“统筹法”。目前网络计划技术与工程管理已经密不可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诞生时对其价值的认识,而网络计划技术价值的提高,则必须依赖计算机在其全过程中的应用。

一、网络计划法应用的重要性

通过网络计划法,可建立一种机制定期收集各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可及时发现各标段施工进度是否正常,影响工期的项目和制约因素有哪些,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可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便于管理人员做到有的放矢,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减少盲目性工作,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从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二、网络技术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一)初级阶段的应用

网络技术实现基本科研项目管理能力,是网络技术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阶段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信息储存量大,数据共享优势,实现科研项目管理过程的简化和便利。目前,国内大部分科研机构的项目管理网络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以降低科研管理人员强度为主要目的,从实践情况来看,网络技术基本上满足了科研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发展阶段的应用

以实现网络技术远程操作,用户自主造作为标准的发展阶段是目前国内网络环境下科研项目管理与评价系统的研究的重点方向。这个阶段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远程操作特点,实现用户自主操作。目前,国内在这种发展模式中有三种主要方向:一是,利用软件进行网络操作。可以项目管理通过利用已经开发的管理软件,并通过数据库硬件支持,实现了管理过程中多用户沟通和操作。二是,以网站特色的网络操作。通过建立专业的网站,利用网络共享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管理,网站模式具有方便快捷,信息时间快,信息传递时间迅速等特点。三是,以系统为支撑的网络操作。将科研项目管理与评价利用过程利用现代系统,实现分割操作,将控制,提供,决策,立项等过程用系统模式进行处理,极大方便了项目管理过程。

(三)管理阶段的应用

以internet技术为基础的集成信息管理技术为标志的三代管理系统是未来可预测范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三代管理系统不单单是将管理过程通过技术系统化,自动化,更重要的是利用技术将空间和实践虚拟化,摆脱范围和地域控制,通过全方位的共享优势,实现管理过程的无缝衔接。

三、科研管理系统中的技术分析

(一)UML建模技术

UML作为计算机语言,具有良好的标准型和强大的功能性。一般而言,UML语言作为建模技术通常使用五种图进行规范:一是例图是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角度将操作内容进行规范和梳理,最大限度做好用户体验。二是静态图的范围较广,主要使用类和周期性进行时间段划分,通过关系的归属关系进行类的划分,实现功能的分层结构构造。三是行为图与静态图有相似之处,都是利用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构造,但是行为图更多的是利用类的交互关系而非归属关系进行分类,因此有利于识别约束关系,更好的实现功能识别。四是交互图主要包括合作和顺序两类。它通过调整功能结构和信息发送时空顺序,实现功能的交互作用,通过利用动态原则,实现约束性关系识别,比如上下级关系。五是实现图主要是通过代码资源进行可执行操作,将系统行为利用不同执行模式进行规范,实现以上四种图的综合利用,保证整个功能性操作的完善。

(二)WEB建模技术

WEB建模技术虽然复杂,但是其扩展机制应用效果非常好。一是,页建模技术。页建模一般通过语言操作,比如NOFOLLOW操作可以实现,用户页面与搜索引擎页面不相同。在页建模过程中,通过将页转化为类,利用脚本语言和属性,实现用户页面与搜索引擎页面的单向链接。二是,表单建模。表单建模是常见的HTML语言操作的一种,目前很多用户页面都用CSS样式去掉表单模式,但是,这种表单建模方式通过自定义行为,实现用户对表单属性访问的要求,且具有双向性特点。三是,框架建模。目前这种框架建模利用比较广泛,业内已经取得较为广泛的共识。框架建模可以有效解决不同浏览器由于脚本语言标准不同而引发的读取错误,特别是404错误。通过动态方式,定义301转向,以及表决,进行类引用。

(三)NET技术

NET技术相对于以往的网络技术来将具有划时代意义,XML标准的实施奠定了分布式网络本质,特别是W3C的应用,极大方面了代码生产速度,解决了以往手写代码的困难和厂家问题。这里主要将ASPNET技术。ASP与PHP一样都是服务器语言,ASPNET语言可以实现多语言支持和多种网络环境,避免了搭建本地网络环境的问题,简化了系统搭建过程的步骤和配置,方便了用户使用。同时,这种技术通过权限执行提高了网络计算机运行安全机制,而且,还可以通过隐藏代码的方式,增加内容的可读性,实现与搜索引擎的友好度的提升。

四、总结语

网络环境下科研项目管理与评价系统的研究是为了未来项目管理的发展主要发展方向。通过网络环境构建,可以加快项目管理数据统计工作,降低人工数据分析难度。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环境设计的目的范文4

引言

价值工程(ve),又称价值分析(va)和价值管理(vm),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科学。按照国标gb8223—87《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的定义,价值工程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和管理技术。其目的是以研究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1]。价值工程管理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公共领域和私人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巨大成果。我国自1978年引入价值工程以来,价值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对价值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价值工程的应用领域还比较狭窄,仅仅局限于工业领域。同时,价值工程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

随着政府和人民对环境的日益重视,我国环保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政府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环保项目的投资日益增大,从事环境工程的人才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强烈。然而纵观环境工程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国家政府部门注重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科研工作者侧重于各种污染物处理技术的开发,而忽略了环境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问题。然而经济效益是除先进技术之外能够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环境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成为了环保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价值工程正是提高环境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价值工程团队如何在环境工程项目中组织起来并且有效地运行,以促进价值工程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1 价值研究团队在环境工程项目中的组织设计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为了使人们能为实现目标而有效地工作,就必须本文由收集整理对组织活动进行设计。组织设计内容一般包括:组织形式;组织结构;团队成员的选择和组成;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等。

1.1 价值研究团队的组织形式—项目团队 价值研究团队可以通过项目团队的形式组织起来。因为价值研究实际上就是项目,它符合一个项目的所有标准:①它是独特的;②它是临时性的组织,受到预算、时间和资源的限制;③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④它有一定的目标;⑤它强调团队合作精神;⑥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⑦团队成员的增减具有灵活性;⑧其工作结果具有不可逆转性;⑨它有着特定的委托人,即项目的资金提供者和结果需求者;⑩团队建设是团队成功的保证。因此,价值工程可以作为某个持续项目的一部分,或者作为完全独立的项目列入环境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中。

1.2 环境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分析 项目组织是按照项目的目标以一定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组织。项目组织由项目负责人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和资金范围内完成任务。项目组织成员由组织各部门专业人才构成。在项目规定时期内,所有成员仅向项目经理负责,不再听命于原部门主管的指挥,待项目完成后,所有成员再回到原组织单位。

项目组织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去分类,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果。按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方式,环境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职能型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和矩阵型组织结构。

1.2.1 职能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亦称u型组织。它是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企业从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具体地说,职能型组织结构的工程项目在高级管理者的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构成项目协调层,并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具体安排落实本部门人员完成相关任务。分配到项目团体中的成员在职能部门内可能暂时是专职,也可能是兼职。但总体上看,没有专职人员从事项目工作。项目工作可能只工作一段时间,也可能持续下去,团队中的成员可能由各种职务的人组成。职能型组织结构以智能部门为主体,资源相对集中,适用于规模小,以技术为重点,价值研究工作比较简单的环境工程项目。在此类环境工程项目中,推动价值研究工作的人可能是来自项目成本控制或者质量控制部门的价值管理专家。由于职能部门领导者价值工程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价值团队的规模比较小,价值研究工作也就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转贴于

1.2.2 项目型组织结构 项目型组织结构就是将项目的组织形式独立于公司职能部门之外,由项目自行负责其具体工作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项目的行政事务、财务、人事等在公司规定的权限内进行自主管理。项目型组织结构目标单一,决策速度快,结构简单灵活,易于操作,适用于大型、复杂或者刚开始应用价值工程的环境工程项目。此时,价值研究项目就可以作为独立的项目设置在环境工程项目中,项目经理由具有一定价值管理资质的专家担任。这样一来,价值研究工作就能够系统而全面的开展。

1.2.3 矩阵型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是介于职能式与项目式组织结构之间的一种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参加项目的人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排,而这些人员的工作在项目工作期间,项目工作内容上服从项目团队的安排,人员不独立于职能部门之外,是一种暂时的,半松散的组织形式,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不需通过其职能部门领导,项目经理往往直接向公司领导汇报工作[2]。矩阵型组织结构能够平衡目标,协调功能,避免资源重置,但项目成员往往处于多头领导状态,项目管理权力较难平衡。由于价值研究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综合了环境工程的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协调成本控制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之间的矛盾,所以价值研究工作同样适用于矩阵型组织结构的环境工程项目。此时的价值研究工作同样可以设置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该项目可以由成本控制部门负责人、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或者直接本文由收集整理环境工程项目总经理领导。

1.3 环境工程价值团队成员的选择和组成 价值团队的目标决定了团队成员的选择和组成。环境工程价值分析的目标是以最少的成本实现必要的使用功能,以提高环境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价值团队成员必须包括价值工程专家、环境工艺设计人员、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施工部门人员、项目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财会人员。在特定情况下,还需要项目总目标的提出者—业主代表的参与。

价值团队需要各个专业的人才,实现团队工作效果大于每个成员业绩的叠加的目标。因此团队成员的选择应该满足下面几个条件:①具有特定的专业技术能力;②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对工程项目具有系统和整体的认识;③能克服狭隘的部门主义,站在整个企业的立场上进行方案设计;④具有团队合作精神;⑤具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⑥具有很强的学习适应能力。此外,团队成员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4]。价值工程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如果团队成员过少,项目中的某些细节或关键问题和需要改进或创新的方面可能会被忽略,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不能达到预定目标。相反地,如果团队成员过多,可能造成价值研究项目资金成本过大,讨论时间过多且较难达成一致,或形成“个人搭便车效应”。因此环境工程项目在价值团队成员的配置上,应该在必要的部门(如管理部门、设计部门、施工部门)里面选择精干人员。

1.4 价值团队负责人的选拔和工作任务 价值团队负责人就是监督价值团队成功得达到既定目标的人。根据之前的分析,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价值团队的负责人由环境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部门或者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担任;在项目型组织结构中,价值团队负责人就是具有一定价值管理资质的项目经理;在矩阵型组织结构中,价值团队负责人可由项目成本控制部门或者质量控制部门负责人担任,也可以直接由环境工程项目总经理担任。

价值研究工作的成功与否与价值团队负责人的关系极大,因此价值团队负责人的选拔和培训应该注重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根据以往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经验,对于项目负责人的素质应该具有以下要求:①较强的技术背景;②成熟的人格;③讲求实际;④使项目成员保持振奋;⑤和高层主管有良好的关系;⑥有不同部门的工作经验;⑦临危不惧;⑧具有创造性思维;⑨把完成任务放在第一位。价值团队负责人的任务是复杂的,这就要求负责人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应性、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流技巧、处理冲突与矛盾的能力,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和复杂的组织关系中求生存的能力。换言之,作为一个成功的价值团队负责人,需要有坚强的性格、高超的管理能力和熟练的技术手段。

环境设计的目的范文5

关键词:Agent;Web Service;学习环境;学习者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327-03

A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of the 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Multi-agent

YIN Hui

(Jiangsu Yunhe Junior College, Yunhe 22310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as only one learner model to meet user personalized learning needs,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puts up a Multi-Agent-based 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makes a discussion on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client leaner model, the server learner model and thei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dels are also specifically described.

Key words: Agent; Web service;learning environment;learner model

1 引言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网络可以为教育带来许多优点,使计算机辅助学习朝着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向发展。现在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但是,决大多数基于网络的教育应用软件是用静态的、一般的方法对学习者进行辅导,并没有考虑到使用该应用软件时学习者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有的教育软件技术在个性化辅导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如作为教育技术的智能学习环境和智能辅导系统,根据学习者模型在履行着个性化的教学任务[1]。传统的智能学习环境作为独立的应用程序在每个用户计算机上进行运行,而且这些智能学习环境是基于存储在本地用户计算机上的学习者模型工作的。为此,我们也开发了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它的操作方法是基于Web Services,需要明确的是Web Services是一个自含式的、有标准组件的应用程序,它可以提供任何人要求的一系列功能。Web Services的主要特征是它可以使用诸如WSDL (Web 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and UDDI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等网络标准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并且可以调用它们[2]。

2 体系结构

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是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体系结构,它由一组能够自治或半自治的Agent组成,他们可以共同相互作用或工作来从事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其体系结构由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建议Agent、辅导Agent和语音驱动Agent等五个Agent组成。具体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这些Agent共同监视学习者,并且在认为必要的时候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辅导。所有的这些Agent在本地用户计算机上工作,仅仅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负责与Web 服务器交互。

图1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的体系结构

1) 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每次学习者发出一个命令,客户端短期学习模型Agent就会推理学习者目标所期望的要求、获取学习者的认知状态与特点、鉴别可能的误解。这个分析机是基于一个有限制目标的识别机制和人类模糊推理理论。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应用人们模糊推理理论的原理去搜索类似的可供选择的行为去代替学习者已经的有问题的行为。一旦可供选择的行为产生,就会被发给建议Agent,建议Agent就会负责选择学习者倾向的行为。

2) 辅导Agent与建议Agent:如果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认为学习者的误解是由于学习者知识缺乏引起的,它就会把这个信息通知辅导Agent。辅导Agent负责编制适应性课程对学习者进行辅导。这时建议Agent和辅导Agent就会从短期学习者模型得到关于学习者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建议或课程能够适应每个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3) 语音驱动Agent:建议Agent和辅导Agent向位于客户端的语音驱动Agent发送他们的结果。语音驱动Agent负责使用统一并且易于访问的方式去呈现信息。为了使人机间交互更加自然和愉快,语音驱动Agent还会把把系统的建议呈现给学习者。这些特征提供了一个令人愉快的和有情感的功能,这对于使用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新手来说降低了门槛。此外这些特征通过激发学习者还改善了系统的效率。语音驱动Agent全权负责与学习者之间的通信,包括学习者疑问的收集以及当学习者被诊断处于一个有问题的情境时,系统对学习者建议的陈述等等。

4) 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只要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获取了学习者与系统交互的信息,就会把这个信息发送给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一般的,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维持和管理学习者概况、在认为必要的时候给短期学习者模型提供相关的信息。此外,为了维持和更新存储在学习者模型上的信息,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负责与Web Service端学习者模型服务器进行交互。

3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学习者模型之间的交互

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两个分开的学习者模型,一个位于本地计算机上,一个位于服务器上。每次用户使用该学习环境,系统就会检查用户计算机是否与internet相连接,如果没有连接,系统就会以独立的应用程序在本地学习者模型上运行。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就负责查找学习者与系统交互的学习者模型。如果长期学习者模型找到了学习者模型,人机交互开始正常运行。每次学习者了一个新的命令本地学习者模型就会更新。如果学习者模型并不存在于Web Service端学习者模型服务器上,长期学习者模型负责查找是否学习者在离线的情况下使用某一计算机与系统进行交互。如果长期学习者模型不能够找到关于这个学习者的任何信息。它就会在本地初始化学习者模型。无论如何,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都将把学习者信息发送给Web Service。Web Service将利用本地学习者模型的信息创建一个新的学习者模型。

如果学习者与应用程序进行在线交互,并且学习者模型存在于服务器上,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就负责查找是否存在一个本地学习者模型。如果在本地计算机上没有任何可以利用学习者信息,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负责从服务器上复制一个学习者模型到学习者计算机的硬盘上。否则,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就承担着用最新的信息更新学习者模型的任务。

只要学习者模型数据更新完成,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就正常开始。这个过程在学习者退出时候就重复(假设学习者一直在线),这样便于服务器用最新获得的信息更新学习者模型。

4 客户端学习者模型

每次学习者与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交互,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就收集用户新信息进而更新本地计算机上的学习者模型。如果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不能查找到某个学习者学习模型,它就会用固定的模式初始化学习者模型。

在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中,系统根据用户的知识水平、姓名、是否为新手或专家等信息将把用户分为三类中的一类。这样的分类由于能使系统对属于某一组的用户通常的错误、误解等有一个最初的观点,因而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新手通常倾向于由于不正确的命令选择或不正确的命令执行而犯错误,而专家由于通常由于粗心出现错误。

固定的模式作为一种工具去模仿系统的用户可能有的信息与参数选择。使用固定模式的主要理由是他们能够提供一套对用户非常有用的默认假设。默认假设的出现对于模仿许多用户方面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种方法同时也有问题,例如:没有考虑到同一组学习者可能有相同的行为,每一个人是一个个体,其在许多方面都有别于其他人。因此固定模式应该仅仅用于初始化学习者模型,这样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保留着每组用户模型的一个库,每次只要一个新的用户与系统交互,长期用户模型就鉴别这个用户属于哪一类。

对于每一次新的交互,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就会使用时间戳在学习者模型上创建一个新的记录,这样每一次记录都有交互的数据与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每一次交互有别于所有其他的交互。短期学习者模型和Web 服务器能够很容易地鉴别哪些本地学习者模型没有包括在服务器的学习者模型内。而且学习者模型的每一次注册都保留着一个标记去通知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是否这次交互包括在服务器上学习者模型内。只要学习者完成了与系统的交互,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就负责与网络服务器交互,从而更新服务器上学习者模型。

5 服务器端学习者模型

客户端与Web Service上的学习者模型之间的通信通过Web Services协议进行,图2总结了Web Services的操作以及其与客户端Agent之间的交互。

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发出一个包含某个学习者模型的命令给Web Service上的学习者模型。为了鉴别用户,这个命令通常包含用户姓名、口令(用户与客户端应用程序在以前交互时使用的)。通信模块每次都要重新获取与处理这样的命令。通常通信模块处理所有Web Services信息(包括鉴别请求、更新请求、创建请求、删除请求)并且负责用XML格式化响应,然后发送给客户端应用程序。

图2 服务器端学习者模型的体系结构

此外,学习者模型模块评价发送给Web Service上的学习者模型的信息。例如:服务器端的长期学习者模型有关于学习者充足信息,但是发送给Web Service上的学习者模型的信息是属于学习者固定模式的信息,那么这个信息就会被拒绝。这是因为固定模式的信息仅仅用于初始化学习者模型。这样当固定模式的信息来自本地的学习者模型,而在服务器上有充分的学习者信息,这将意味着计算机与服务器之间通讯失败,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已经运行。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因为系统在本地没有发现学习者模型,很可能创建了一个新的初始的学习者模型。

这一点上面已经提到,客户端长期学习者模型Agent负责学习者模型维护、创建用户与学习环境交互时学习者模型新记录。然而这样一个如此详细的学习者模型对于Web Service与长期学习者模型来说需要相当大的存储空间与时间。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学习者模型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着学习者的概括性信息(三个月前的信息),第二部分包含着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交互时具体的信息(最近三个月的信息)。数据库模块负责学习者模型记录之间的连接。每天数据库模块从学习者模型的第二部分上删除三个月前的记录,并把它们整合到第一部分。

6 结束语

本文描述了一个旨在帮助用户学习的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学习环境。该学习环境与传统智能学习环境不同之处在于它为每个用户分别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了一个学习者模型,而且二者之间还可以通过Web Services协议进行交互。系统指派了一个短期学习者模型Agent去监视用户,如果发现用户处于有问题的情境,系统就会诊断问题的原因,并且提供合适的建议。可以说每个用户能够受益于系统的建议和适应性辅导,同时这种学习的适应性还取决于学习者以前的知识、能力和需要等。

参考文献:

[1] Kabassi K,Virvou M. Using Web Services for Personalised Web-based Learning[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ociety,2007,21(2):245-264.

环境设计的目的范文6

论文关键词: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经济评估

 

一.建设项目环境的经济评估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的现状是,环境影响评价仅仅通过影响项目投资额来作用于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对于项目建成之后运行期间,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成本费用如排污收费、排污交易许可证收费、环境税等并没有在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作为影响项目可行性因素考虑进来,深入研究分析。

1.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环评性质界定不明确

在项目立项论证的前期工作中,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应该是一个决定其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但是,在现有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环境影响评价只被列为一个普通的参考项。环境影响评价在决定项目是否可行方面到底发挥多大的影响力? 目前的实践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很大的模糊。很明显,在分析项目对未来环境的影响时,如果技术上不能达标,则该项目不具有可行性;或者污染治理成本以及运行费用太高,也会导致该项目整体上不可行。但是,建设项目所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环评的约束力只停留在反映项目对环境造成的一般影响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2)环境成本分析缺失

原则上环境评估须包括环境成本效益分析,即通过项目的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先性,或者计算出项目实施后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 以判断项目环境影响的可承受性和项目的可行性。虽然我国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早已起步,环境影响制度已经实施了近20 年,但是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始终是个薄弱环节。虽然评价内容也列入了环境影响的经济分析,然而由于缺乏经济分析的标准方法和参数,实际上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对于项目建成之后运行期间,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成本费用,现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都对此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项成本费用是项目现金流的组成部分,会对项目的可行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不考虑、不计入这个数字,严重地弱化了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

2.项目可研中环境影响经济评估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现有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中一般从项目本身角度进行财务性分析,而项目的环境影响由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在可行性研究中几乎流于形式中国学术期刊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而没有考虑因环境影响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和费用的评价模式,忽略了环境经济外部性,不利于做出正确的项目决策。

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时期的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毕业论文题目,我国较早建立了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应该包括“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制定出环境影响的经济量化分析的实施细则或技术导则。根据有关研究,环境影响的经济量化分析对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把环境效益、环境损害和环境保护费用纳入投资项目的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的框架体系之中,有助于实现经济分析所强调的核心效率目标,即要求以最低的成本来实现最优的政策目标。

二.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估案例研究

1.案例描述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巫溪县300吨野生松籽加工生产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大包村(原黄泥村)

(2)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加工松籽2250吨和年产松仁 450吨目标,满足重庆周边及国内外市场对天然野生松仁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充分利用、挖掘现有的基础生产条件和加工规模,在已有的松籽加工生产线基础上实现设备升级、加大研发力度、改善生产环境,购置包括松籽加工、松仁烘烤、松籽烘干、松仁脱红皮、松仁自动拣选等5套设备和运输车3辆;完成技术转让的引进;完成工厂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3)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项目增量销售收入3600万元,增量净利润235.67万元,增量投资利润率22.75%,增量财务净现值1387.78万元,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41.42%,增量投资回收期3.87年。

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可直接带动当地农户5800户,2300户农户间接受益,安置农业就业人口200人。农户年均收入增加0.5965万元,人均增收0.376万元。对完善农副产品产业链条,提升种植业和加工产业比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生态效益:本项目建设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发挥林业建设的生态与经济、社会三大综合效益的结合毕业论文题目,有助于“森林重庆”目标在巫溪的实现。

(4)环境评估

环境影响:该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为项目施工中和项目建成后所形成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和设备产生的噪音等,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开发利用野生松籽,可以提高林业附加值;有效避免成熟松塔落地发芽生长,造成树林过于密集,影响林木正常生长;有利于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促进林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治理措施:该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水和交付使用后产生的废水,基本上不含有对环境污染的有害化学物质;拟收集、处理后排入尖山镇市政工程管网;在施工过程中做好临时的排水沟渠,采取可行有效的施工方案;项目建成后营运期间垃圾或废弃物送至处理场予以填埋处理或回收站循环利用;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气也会较少;在项目建成后,也会严格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Ⅲ类标准,即:昼65dB,夜55dB。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工程建设后期会有计划的恢复。

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经项目区环保部门综合论证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重庆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加工厂选址合理,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污染物能达标排放。对于环境的影响在相关规定许可范围内,同意建设该项目。

2.案例解析

案例简介中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涵盖建设名称、性质、地点、规模、技术方案、建设期限、投资结构、资金来源等,此外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还要做项目的建设背景、基础条件、市场风险收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投资估算、财务评估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分析研究。而项目环境评估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环节。

案例中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是从环境影响、环境治理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等三个角度展开,环境影响部分只是针对项目施工中和项目建成后所形成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和设备产生的噪音等,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影响进行定性描述和分析。并提出若干一般性的措施,集中在项目施工方案及项目建成后营运期间垃圾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但是毕业论文题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指标体系并没有建立,更谈不上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性强弱问题。

如果项目方案的环境影响不能以货币价值的形式予以量化,就无法采用基于费用和效益量化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无法计算诸如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等经济评价指标,对各方案的经济费用和效益进行分析和比较以确定项目的取舍,因而也就无法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应借助于经济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对效益不能货币量化的环境影响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三.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对建设项目环境经济评估现状问题的总结分析,在案例剖析的基础上可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现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的缺失忽视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可行性因素的影响力, 忽略了项目建成之后运行期间由环境影响产生的成本费用,国家在税费征收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方面有很多空白等。

针对这一现状,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纳入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是亟需且必要的。如何有效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不仅是环保观念的问题,更是制度设计的问题,尤其是现实可操作性问题中国学术期刊网。关于现实可操作性,本文提出“路径可行性”,这种“路径可行性”首先体现在项目环境经济评估的应用条件界定和使用方法的选择上。

1.项目环境经济评估的应用条件

经济费用效果分析是指当用于分析的资金有限、信息有限,难以用货币形式计算效益时,可以不考虑效益,只估算所有备选方案的费用,选择费用最小或在一定费用水平下效果最好的方寒。费用效果分析主要用于互斥建设方案的比选。环境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的效益无市场交易条件,很难用货币价值估算出来。当这些物品或服务的损失不可逆时,最优的选择就是选取某种方案,使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最小化。经济费用效果分析的应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l)待评价的方案数目不得少于两个毕业论文题目,并且是互斥方案。 (2)待评价的方案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目的。如果待评价的各个方案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各个方案就没有可比性,费用效果指标也就失去了意义。(3)各方案的费用采用货币单位计算,效果采用非货币的同一单位计算。

2.项目环境经济评估的方法选择

常用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人力资本法等。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按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价值作为计算基础;第二类是以污染后果的消除与损失补救的成本作为计算的基础;第三类是以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投资及运行费用作为计算基础。第一类计算基础为众多专家学者所接受,认为其最合乎经济学原理,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环境成本的计量;第三类指标主要针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投入量进行的,技术上最可行,信息处理量不大。综合对比,第一类的环境的损害价值与第三类建设项目的环保投入,在操作上最可行。由于相同的投入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的不同和消除环境不良影响的成本差异的巨大,所以在项目可行性的论证中容易造成决策重点偏差,影响决策质量。而环境的影响有四大类:生产力、选择价值、健康和舒适性,所以在可行性研究的操作中,可根据项目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一驰、冯良华.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经济影响分析.林业建设.2007.2

[2]李开孟.投资项目环境影响经济分析的必要性.中国工程咨询.2008.1

[3]李佳、吴军年.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指标体系建立.2007.10

[4]张群、荀志远.考虑环境成本的项目经济分析方法.决策参考.2005.10

[5]付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