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教育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教育总结

创新教育总结范文1

*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完成“十五”规划展望“十一五”计划的关键年。*镇残联年初就制定年度计划,并以政府文件下发至各所属单位,一年中分别在残疾人教育与培训、残疾人就业、盲人按摩上岗培训、社区康复建设、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精神病防治与康复、白内障复明、残疾人事业宣传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增强责任,努力抓好村(居)残协的组织建设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残疾人,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我镇残联全体同志不断学习残疾人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县扶助残疾人的若干规定》以及新近出台的《*县扶助残疾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络等渠道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千方百计为残疾人工作出谋划策,通过学习,在思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明显的增强,在把握政策能力上有了进一步改善。

根据*县残联(20*)1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居)残协组织建设的通知精神,我镇残联在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完成后及时调整和充实了残协班子成员,并报县残联备案。在考虑到有较多的残协工作者对业务不熟悉,镇残联还邀请了县残联黄爱民同志专门给他们进行了业务培训,同时抓住时机进一步完善残协的工作台帐,尽最大限度让他们适应基层残疾人工作。

二、领导重视、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全镇残疾人工作体系

*镇共有1463名持证残疾人,他们作为我镇社会大家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样也要奔赴小康。镇党委、政府相当重视残疾人工作,不仅以政府名义下发各种文件,班子成员还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年初、助残日及儿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政府主要领导参与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在协调民政、团委、农经、妇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能使各部室协调做好帮困这一工作,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大会上强调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同时还专门预算资金为残疾人的临时困难进行临时救济。

三、严格要求、提升服务,努力抓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今年我镇残联在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主要从以下“五个一”着手做了一系列工作,1、围绕一个主题,即以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为主题,从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出发,创新工作载体,整合社区资源,共同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献计献策。2、明确一个目标,即为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今年在全镇新设立一个中心和一个康复点。3、健全一个体系,即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服务网络,成立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康复指导员。4、开展一次调查,即在设立康复中心和康复点的辖区内由社区分管残疾人工作的同志对辖区内的残疾人开展调查,全面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康复需求,并对他们建档立卡。5、提供一些服务,即对有康复需求和康复训练需求者,康复指导员和社区干部要无条件地做好康复服务工作,使残疾人及时得到康复训练。今年我镇共有40余名白内障患者到医院进行体检,最终有15名患者接受了手术。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同时我们努力掌握好需要装、换假肢人员以及言语、智力残的儿童第一手资料,积极与各有关部门联系,特别是与县益智托管中心联系好智障儿童的康复工作,努力为他们康复提供信息帮助和经济补助,目前已有四名假肢安装者成功换装了假肢,有5名智障儿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功能。对于一些对康复还存有偏见的残疾家庭人员,我们总是给他们做解释工作,使他们转变观念,理解康复对残疾人本身的重要性。

康复一人,幸福一家人。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站为骨干,依托医疗机构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使残疾人真正参与社会、融入到社会大环境、感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弘扬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形成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四、加强调研、夯实基础,努力做好残疾人扶贫帮困工作

按照上级残联的要求以及自身工作的需要,我镇残联在加强调查、核实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4月份对残疾低保家庭、未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等进行了清查。首先,对全镇的特困残疾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抓好重点排摸,特别是对于超劳动年龄段和在企业挂靠的情况,一旦发现我们即给予取消享受重残救助资格。对于符合标准的我们均将其列入救助范围,同时对于不符合重残标准的我们尽量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其次,对于贫困残疾家庭我们通过走访初步确定一批家庭为救助对象,同时通过镇、村(社区)二级公示的形式接受社会监督,在公示后我们重新确定了救助对象,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透明、更加贴近群众。再次,通过走访了解,我们也将一些因病致贫、因祸致穷、因灾致困的残疾家庭作为临时救助对象,在他们突发性事情发生时,我们残联的同志也总能及时赶到,并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做好一系列工作。今年全镇共列入特困残疾家庭的有4户,重度残疾家庭的有41户,贫困残疾家庭的有39户,使这部分家庭列入我镇残联重点救助对象。最后,考虑到一些稍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我们积极与*县残疾人种兔扶贫基地联系,通过赠送种兔、饲料和饲养技术服务,为这部分家庭的养殖业输入新鲜血液,今年我们共赠送种兔50对,饲料80余包,免费为兔农服务100余次。

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帮困结对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县文明办发文要求全方位开展“爱心助残、文明推动”活动,县人大办、县团委、县国土资源局和信用联社等部门分别在我镇共结对重度残疾人7户,建设银行*支行还与正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读书的王冬华结成助学对子。

五、加强培训、勇于创新,努力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我们深知残疾人在社会大家庭中的特殊性和困难性,为能使这些残疾家庭早日脱贫,共享社会物质资源,我们总是努力与企业联系,为残疾人进厂工作创造一些条件,同时积极与县残联衔接好待岗残疾人员名单,做好互补工作,以供用人单位挑选,使一部分残疾人找到了一份适应他们的工作。年初,镇残联还走访了三户残疾种养大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的同时还鼓励他们继续经营、正确发展,争取开创残疾种养业的典范。今年“助残日”前夕,我镇残联在文昌社区举办了一期鲜切花插饰培训班,使一部分人掌握了一些专业技术,为找到工作提供了基础,同时积极宣传好残疾人自己创业者,残联给予的优惠政策以及相关部门的优惠措施,增强了他们创业的信心。5月13日下午在红益村成功举办了一次赛兔会,此次赛兔会的举办得到了广大残疾朋友们的好评,他们一致认为通过这次比赛不仅看到自己的长处、更看到了自己的短处,同时通过交流学到了一些十分实用的饲养方法,此次活动曾在中央电视台二台、七台,省残联网,嘉兴电视台,*电视台七彩田野栏目和南湖晚报分别作了报道。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了残疾人的就业,还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充分展现了我镇残疾人丰富多彩的一面。

六、重视、走访重残,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

残联办公室所开展的各项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纽带,更是党和政府关爱、扶助残疾朋友的具体体现。“上为政府解忧、下为群众排难”一直是我们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坐标”之一。我们*镇因为情况复杂,来信来访的残疾人较多,特别是一些生活困难、突发性致穷或找不到工作者都来找我们残联,我们总是耐心开导,尽量做好解释工作。同时积极与县残联联系并通过村(社区)各基层单位了解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依据政策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救助,帮他们渡过难关。譬如:蒋家桥居委会的吴钰敏,她本人属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靠父母照顾生活,她父亲在森红制衣公司工作,每月收入500余元,她母亲已病退在家,每月近600元退休金,但吴钰敏要长期靠药物维持病情,其母亲也多病在身,故每月家庭的医药费支出较大造成生活困难,她母亲多次上访至残联要求列入低保、特困残疾户以及给予定期定量的经济补助,我们在其要求列入低保方面做了充分的解释工作,根据县政府19号令说明其家庭按照现在的政策确不能享受低保;在要求列入特困残疾户方面我们已与县残联联系过,按照其家庭的目前情况尚难解决,但我们已与工会联系过,请工会尽量将其家庭列入城镇特困职工;在要求给予定期定量经济补助方面,我们通过了解也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助,今年共临时补助其家庭1000余元,在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吴钰敏的母亲说:“你们残联已经对我们很照顾了。”并对残联工作非常满意。3月份爱耳日期间向贫困老年耳聋患者赠送了15台助听器。全年我们共接待来信来访35人次,对于他们反映的情况,我们总是及时处理,办结率达到99%,使他们满意而归。在今年春节、助残日、儿童节等特殊传统节日前夕,我镇残联共走访慰问了44户重度残疾人、4户特困残疾家庭和23户贫困残疾家庭以及9名残疾小朋友,并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同时也带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良好的祝愿,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七、加强宣传、积极配合,努力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

为了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我镇残联年初就以工作要点下发文件,让各基层残协工作者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同时要求他们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橱窗等载体宣传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和残疾人的先进事迹,在助残日期间通过举办活动,让一部分残疾人体会到残联对他们的关爱,在加强宣传的同时我们还努力做好难点户的解释和落实工作,争取让他们自已体会到后以亲身经历去社会大家庭中宣传。

今年,我们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与县残联配合好开展各项工作,譬如:选送运动员参加市象、围棋类比赛及全市青少年田径比赛、社区康复站的建立、“麦莎”台风救灾工作和残疾家庭安居工程、纪念残联成立十五周年专题节目拍摄、贫困学生助学结对、白内障复明者游南湖活动等活动,特别是在棋类和田径比赛中,我镇所选的五名运动员共获得了4金3银的好成绩。

创新教育总结范文2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为了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局及早召开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参加的农业工作会议,全面传达了各级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农业工作,使全县的农业工作形成了早动员、早安排、早落实的良好局面。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局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进行了先进性教育回头望,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

二、加大农业执法力度

1、开春以来,我局组织农技站、种子管理站等有关单位,对全县15个乡镇以及县城的农资门市、摊点进行了多次检查,坚决取缔了无证经营的农资门市和摊点,严厉打击了经营假劣、违禁农药、种子的不法商贩,使全县的农资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截至6月底,我们共出动12次,没收假劣违法经营种子360公斤,没收假劣违禁农药11公斤。

2、在加大农机监理工作中,一是我们加强了农机监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素质,二是加强道路巡查,以查处“黑车非驾”为重点,加大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之间的巡查力度,三是强化服务,做到上门服务培训、办证到村到户。今年上半年共年检2950台,办理驾驶证300台,报废各种农用车辆2044台。

三、大张旗鼓的开展科技宣传月活动在今年的科技宣传月活动中,我局组织农技站、园艺站、蔬菜服务中心等单位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利用集会时间,深入到各乡镇、街道进行声势浩大的科技宣传活动。在这次科技宣传活动中,共发放各种资料30000余份,设立咨询台20次,咨询人数达2000余人。同时向枣农无偿发放大型喷雾器16套,价值达29500多元,受益农民达1700多户。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农村能源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目前我们已完成农村能源“三位一体”示范样板建设任务158座,分别建在*镇白家沟和*乡的八斗岔等4个村。同时,通过我局领导的多方奔走努力,农村能源国债项目得到了上级的审批立项,并下达我县900座的建设任务。目前,我们对实施的项目村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初步落实,一旦资金得到落实,我们可马上开工建设。为了保证这项工程顺利开展,圆满完成,我局抽调10名技术人员,组成工作队,专门负责工程的落实、技术指导等全权工作,并对技术人员和技工进行了上岗培训。

五、狠抓农业综合大楼修建工程农业综合大楼是县委县政府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了使这项工程能按时、顺利完成,今年以来,我局多次召开了领导班子会,研究讨论有关事宜,妥善解决了农机公司一些遗留问题,与有关部门协商办理了各种手续,该工程于4月25日按期开工,目前,整体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工程马上完成。根据现在的施工情况和工程进度来看,农业综合大楼工程能按期竣工。

六,积极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在去年科技进村入户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加大了投入,抽调全系统农业技术人员80人,分成6个工作组,深入全县6个乡镇6个村庄800个科技示范户,对地膜玉米、脱毒种薯、低产果园改造、红枣丰产栽培等6项适用技术进行认真培训和指导,使每个农户至少掌握1——2项适用技术。为了使科技进村入户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我们对所参加的人员进行了思想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岗位责任书,要求每位同志深入农村农户时间不得少于100天,每个工作组每月必须向局里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七、大力引进推广新型农机具、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1、为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兑现农机具补贴政策。今年我们组织农机管理推广站全体人员深入到农村了解农民最急需最适用的农机具,并多次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争取,先后引进推广各种农机具48台,其中饲草加工机36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2台。

2、地膜玉米是一项保粮工程,今年市上给我县下达2.5万亩地膜玉米种植任务,经过我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扎实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市上下达的2.5万亩种植任务,地膜玉米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3、今年农技站对多年来精选的三个优良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达1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75%。同时农技站还引进推广大豆优良品种`3个(东大2号、东大3号、丰临5号)今年推广面积1000多亩,根据往年的试验示范结果看,平均增产幅度达30%以上。通过我局和农技站的共同努力“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得到了市上的审批立项,“科技示范园”实施地块我们已进行了落实,等资金一到位,即可全面开工建设。

八、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今年我们在去年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和投入,逐步完善制度,理顺体系,加强管理,截至6月底,共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48次,培训农民达4560人次,基本实现了培训一名合格一名,输出一名,就业一名的培训目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九、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1、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农业应对入世挑战,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竟争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我们在去年6万亩无公害红枣生产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努力完成了4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任务。为了加深枣农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理解和认识及提高枣农的生产积极性,在春耕伊始,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县十万亩无公害红枣基地建设动员会及公司捐赠支农物资”仪式,会上马治东县长就发展无公害基地建设做了重要讲话,公司总经理白如祥向枣区七个乡镇的枣农无偿发放了化肥300吨,喷雾器2300台,农药5吨,总价值达50多万元。这一举动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县今后红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教育总结范文3

离不开体育组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相信,只要我认真对待,校的体育工作将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更快地发展。当然,本学期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项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青年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还有待提高;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都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改进和提高。

本学期在校行政学期初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铺教师成长之路,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奠学生成才之基。树学校精品之牌”为工作总目标,发扬勤奋踏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团队精神,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强化“高效课堂教学”思想,强化“各项工作和谐发展”思路,全组成员同心同德,脚踏实地,严格按照学期初制订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实施高效教学。

课程教学处的统一部署下,本学期。本组确立了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研重点,教研组分别召开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及“实施高效教学构建和谐课堂”两次专题研讨会,教研组、备课组老师积极研讨体育高效教学模式和程序,通过组内开设公开课听课、评课,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高效教学”概念,认识到高效体育教学的内涵不仅要有效果、有效益,而且要有效率,同时也明确了高效教学的考量标准不仅包含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更重要的还包含学习体验。研讨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高效教学的构建,必须做到教学预设的有效性即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必须做到教师“教”有效性和学生“学”有效性,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做到精选化、整合化,选择教学方法必须做到灵活化、最优化;同时,教学评价时要做到多元化、激励化。

二、创建学习性教研组。

学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教师学习,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效手段。本学期教研组学习蔚然成风,相互之间交流听课就达80节次,外出学习达30人次,有业务培训,有研修活动,有观摩学习,有教学研讨,形式多样。每一次活动归来,与会者都进行交流,及时传达有关学习内容,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传达课改信息,分享学习成果,共同发展。此外,为创建学习型教研组,根据教师发展处和课程教学处的统一安排,本组于每月初还专门组织了一次学习交流活动,大家先在自学的基础上然后集中交流,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收获。

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但结题并没有结束我组研究。本学期初,由俞波老师负责、全体组员参与的省课题《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践研究》子课题《以游戏为载体设计多元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进入结题阶段。又继续向教育局申报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项目学校,课题《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化开发与实践研究》并已批准立项,意味着我所开展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组教师将以此为契机,围绕课题开展行动研究,不断改进和改良我校大课间,探索中前行,改良中进步。本学期围绕课题研究在校行政支持下组织了全校的春季趣味运动会,从项目设置、场地安排、报名和比赛、学生参与率,都超过以往各届。

四、强化毕业班体育教学。

而本届初三毕业班面临人数多,上届初三体育中考我校取得了39.8好成绩。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学校和全体教研组同志非常重视。九年级两位教师抓早、抓紧、抓细、抓实,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同学,同时各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中考标准,群策群力,经常交流,不断探索提高成绩的方法,并及时做学生思想动员工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教学、训练、考核相结合。本学期,又先后召开两次学生家长会,认真组织了两次模拟考试,分管领导和教研组先后多次进行初三体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分析问题,总结交流经验。5月进行的体育中考中,校再次取得优良成绩,全校均分达到39.7分,圆满完成学校要求。

五、业余训练常抓不懈。

创新教育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论坛 感悟

一、论坛概况

(一)举办时间。

2015年10月24-25日

(二)举办地点。

杭州白马湖建国饭店

(三)论坛组成。

本次论坛分为主论坛和9个主题论坛两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1.主论坛

(1)主题为:互联网+教育

(2)嘉宾和汇报主题

2.九个主题论坛

①“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校园;②MOOC与混合式教学;③“互联网+课堂”教学创新;④互联网推进教育均衡;⑤网络校际协作发展;⑥信息技术推进职业技术改革;⑦信息技术推进未来特殊教育;⑧学前教育信息化;⑨教育管理信息化与信息安全。

二、个人感悟

(一)参赛主体的多元化。

本次论坛的参会人员不单单是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政府、产品生产商也积极参与,学校教师覆盖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整个范畴。广大教师都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出各自在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困难及希望寻求的帮助。

(二)主题覆盖的范围比较全面,但厂商开发的新产品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这届论坛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9个主题论坛中有一个论坛主题涉及特殊教育,以前论坛很少涉及这方面内容,而且就这方面与会的各位专家非常诚恳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三)本届论坛不仅有赞扬的声音,也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声音。

本届论坛还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与会嘉宾不仅总结出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绩,而且很坦诚地总结出此过程中存在的各方不足,有对政策法规的质疑,有对实施策略的不满,但这并不针对特定人和特定事,而是从有效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的角度出发,对现已开展工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对后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强的导向作用。

(四)个人的一点想法。

1.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体

个人认为教育信息化工作若想取得好的成绩,教师非常重要。因为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执行者。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制作得再好如果教师没有很强的积极性和参与感,那么此工作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如何才能够让教师乐于参加此项工作。我认为应该将促进学生进步和教师个人成长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最终诉求,教师才可能从心底接受这件事,从而积极参与其中。当然上级部门的政策导向是此项工作的指明灯和方向盘。

2.“互联网+教育”的理解

个人认为“互联网”+“教育”应该是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影响教育,以此观念推动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变革,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运用互联网的技术影响教育。“互联网+教育”并不在于高成本的设备,而在于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对知识点进行细分和串联,技术和成本并不是核心。我们应该认识到技术不可能影响教育,否则将会被技术异化,我们应该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将互联网技术有选择性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使技术为教育所服务。另外教育效果的好坏与技术的先进程度高低没有必然联系,而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的适合性才与教育效果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教育层级具有不同侧重点。另外要想实现真正有效的“互联网+教育”企业的参与必不可少。

3.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应该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教育层级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可能更加侧重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化和生态型。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侧重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比如:可不可以设置一个系统让大一新生能在家就可以完成学费缴纳、宿舍选取、一卡通办理等工作,这样既减轻迎接新生工作的负担,又使学生感受技术的魅力,使得他们对大学有不一样的新感觉。

4.如何对待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都提出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教师不应该使用“堵”的手段,而应该是用“疏”的政策,应该让学生使用手机为课堂教学服务。我对这种观点不是一味否认也不是一味肯定,要想让学生能够利用手机为课堂教学服务,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考验。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创新教育总结范文5

关键词中学生创新教育体验式

1引言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学基本理论之上,充分启发中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中学生创新潜质、调动中学生创新积极性、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相对于幼儿或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处事方式处于趋向于理性的成长阶段,其不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在创新活动中寻找乐趣,因此若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则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中学生的生理结构趋于成熟时,创新想象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相应的思维判断能力也就趋于定势,创新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展开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对于正确引导中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试图展开对中学生教育模式的分析。

2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启发发散性思维、提倡换位思考、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别较大,具体如表1所示:

尽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平台,且教育对象均为学生,但从表1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别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前提基础,创意根本无从产生,而传统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校必须以书本知识为蓝本,在书山题海中去感受和学习各种知识。从教育方式来看,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教师仅仅只是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与之不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根本职能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一言堂式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和总结、概括与超越的综合处理能力。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对于教育内容没有限制,即任何规律、现象、思路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客体,且通常为有形的书本、图画、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从教育的内涵看,创新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传统教育往往将教育环节终止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缺乏后续知识与应用环节的考虑。从考核指标看,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并不是鼓励学生漫无天际的奇思妙想,而是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最终转化为成果、专利、发明等成果形式,且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不同,传统教育需要借助于考试和测验的方式来检验教育的效果,从而可能会导致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甚至可能会出现考试指挥棒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对象看,在创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人专长能够得到发挥;在传统教育中则可能无法发现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对象被大众化对待,表面上看视公平的“大锅饭”教育,事实上可能埋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禀赋。从教育手段看,创新教育必然以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交流、反馈与互动而使得教与学的活动均能够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传动教育显然缺乏反馈机制,缺乏互动的单方面教与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3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3.1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来系统探讨创新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已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兴趣较为浓厚,部分中学生甚至热衷于创新活动。然而,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的环境下,中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打击。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通过合适的思想政治活动,灌输创新教育对于中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解除中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在中学生创新教育中,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学生的“虚荣心”效应。中学生创新活动中的很多发明或专利成果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最初辅导老师的启发与鼓励。当中学生在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其将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认识自我并不断成长和提高,从而促使其自己与辅导老师的赞扬保持一致。对于中学生的“虚荣心”应该辨证的加以对待,给予适当的鼓励,不断刺激中学生的“虚荣心”成长,促使其必须不断努力,以实际的成绩换取满足虚荣心之后的成就感。

3.2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辨证法理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钻研书本知识、应付升学考试是其主要的学习使命,因此将主要精力投入课堂内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观点。事实上,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的创新活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使得理论得到运用和升华。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对中学生课堂知识、平时积累以及科学规律的综合运用。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创新活动,亦即在创新活动中引领中学生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每年中学生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的调查表明,考试名列前茅者均是那些创新意识较强、善于归纳总结、勤于观察并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相反,那些一心读“死书”的中学生并不是升学考试的最大获益者。

3.3正反馈理论

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既可能是天生与之俱来的因素,但可能更多的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并且后者比前者可能更具影响力。中学生创新教育的正反馈理论是指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多表扬少打击,不断刺激学生追求表扬所做出的努力,亦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不断得到升华和提高;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多严肃少溺爱,即家长和教师来利用学生的虚荣心促进其进步时,同样应该鼓励学生始终以科学的、合理的方式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而不是一味的表扬使得学生被微小的胜利冲昏头脑;在开展创新教育中,应该尽可能坚持持续改进,即在创新实践中取得成绩的学生仍然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争取更好的成绩,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时间光芒。

4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

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以体验式教学为前提基础,其理论基础远源流长,但由于传统教育的诸多限制性,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强调短期成效的教学实践环节中,体验式学习的优点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体验式教育模式是当前教育界以及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同时亦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展现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均具有显著作用。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中学生对教育活动整体性参与的结果,即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意识和形象融入教育环节,实现对书本知识的深刻领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将中学生看作一种特殊的消费者所提供的经济品,它具有深刻性,属于耐用品,并能够满足中学生个性化需求甚至创造其不断渴望刺激和成长的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体验式创新教育是中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内心所表现积极活动。具体而言,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原理如图1所示:

对图1中体验式中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内在机理解释如下:在创新教育活动中,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教师的基本职能,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等方式去巩固、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在实验环节、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应用理论知识,并就某些问题提出质疑;针对实践环节中的具体问题,教师需要旁征博引,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难问题,为培养学生创新热情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特殊性,教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辨证思维等,当学生能够做到勤奋思考、善于发现时,其创新的热情也随之得到提高。由创新热情到创新实践的转变必须以有效的创新能力为前提,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动手能力等等。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中,教师要提倡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尽量避免学生的依赖思想和眼高手低的现象,亦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由于创新实践转变为创新成效的诸多不确定性,如创新实践的顺序、实验仪器的精度、操作方法的规范以及人为的不确定因素等都可能使得创新实践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明显的创新成效。因此,体验式创新教育模式需要鼓励创新循环,即当创新实践不尽人意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总结教训,明确其可能的不足之处,以免再犯;当创新实践卓有成效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取迎接新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教师自身也需要在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教与学所存在的衔接不一致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其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兰生,金向阳.试论开放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9)

创新教育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思维

数学的发展,在于不断地创新、发现、创新比命题的论证更重要。正如华罗庚教授所指出的,如果没有独创精神,不去探索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总会落后别人一步,要想赶过别人,非有独创精神不可。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重视引导学生认识真理和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创新的起点是质疑,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怎样逐步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数学思维方法,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1)通过类比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当两个知识系统中某些对象间的关系存在一致性或某些对象存在类似的关系,我们便可对这两个知识系统进行比较,从而可以一个知识系统所具有的结果去猜想或发现另一个系统也具有相应的结果,所以类比是发现新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

(2)通过归纳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归纳是指从特殊和具体的认识推进到一般的、普通的、抽象的认识方法,是一种由特殊前提导出一般结论的认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2.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勤反思

所谓猜想是人们根据事物的某些现象,对它的本质属性、服从规律、发展趋势或可能的结果作出一种预测性判断,猜想是预测性的,但通过推算、证明、验证或其他数学手段之后,猜想的真假、成败式盈缺才能成为定论,当回头再作一番思考时,相对原先的思维出发点,则成为一种居高临下之势。

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的大小往往与他的思路是否宽阔、灵活,是否富于联想等密切相关,所以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自然就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之一。因此,要求教师精选一些典型问题,启发、引导学生采用联想、试探等种种方法,打破常规,大胆尝试。

3.引导学生不断总结

科学上的创新,一般总是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在学生学完每一个单元后,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做好总结,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及方法,以达到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的习惯和能力,这对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和今后开拓性工作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学校是学生直接的受教育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学校这块主阵地,学校教育应以最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学生,是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最大化的开发与挖掘。但是,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体制在创新性学生培养的许多方面都不尽完善,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

传统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国当今倡导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大纲、材、统一考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总之,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只有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启发性只是创新教育教学中所要求的原则,任何一种旨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方法都可以使用,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以及暗示教学法等。

教师除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外,积极地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当中,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创新教育在教师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即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创新教育的师生关系上,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传统教育很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和思想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创新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要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