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

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老年;意外跌倒;护理措施

随着我国已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所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需要接受住院观察治疗和护理的时间也越来也多。在住院过程中,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发生的意外伤害,由此并可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产生医疗纠纷[1]。为降低老年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因此本研究拟分析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57例患者均为本院老年病科2012年10月~2014年10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其中男162例,女95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为(70.2±10.4)岁;脑血管疾病92例,心脏疾病72例,胃肠道疾病55例,其他38例。意外跌倒48例,跌倒率为18.68%(48/257)。

1.2意外跌倒的原因分析

1.2.1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功能逐渐老化,肢体协调功能衰退。80岁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大脑细胞减少25%,小脑细胞减少20%,表现为记忆力减低、反应迟钝、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动态平衡功能降低,容易发生跌倒。另外,老年人视力功能减退、走路步态不稳、需要应用辅助器的行走、听力与理解能力的障碍都是直接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2]。

1.2.2疾病因素 老年人常见的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脑卒中等均可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血、缺氧等而发生跌倒。许多病理改变都可引起老年人步态异常,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均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老年人下肢髋、膝、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导致关节稳定性降低而导致跌倒。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慢性疾病越多,跌倒的危险性越大[3]。

1.2.3药物因素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降糖类、降压类、镇静安眠类、利尿类、抗抑郁类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血糖、血压、意识、步态平衡功能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1.2.4环境因素 老年住院患者对环境不熟悉,病室地面光滑有水渍,走道内有障碍物,照明光线不足,衣裤过长过大,人员密集,卫生间缺少辅助设施,病床高度不合适、无床档,床边无呼叫器,病房座椅无靠背、无扶手等均是引起老年人意外跌倒的相关因素[4]。

1.2.5心理及其他因素 有些老年人不愿意麻烦别人或依从性差,认为自己还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日常生活起居,对自己潜在的风险认识不够,忽视自己不足的地方,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1.3护理管理措施

1.3.1评估危险因素 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对高龄体虚能活动、有跌倒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服用镇静剂、视力障碍、排尿频繁、久病下床及随时有晕厥可能的患者均应予以关注。护士应加强巡视,主动给予帮助。加强陪护,将危险因素告知家属及患者,并做好记录[5]。

1.3.2加强心理护理及防跌倒安全教育[6] 老年人普遍存在不愿麻烦他人的心理,应根据老年患者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加强沟通,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帮助。对于久病卧床及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着重讲解可能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教其上下床、久蹲后起身时速度宜缓慢,以防止性低血压的发生。相关责任护士需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防跌倒安全健康教育,反复将可能诱发患者跌倒的因素、跌倒后不良后果及预防患者跌倒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加强其对跌倒的重视程度,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讲解和操作演示。

1.3.3改善患者病区环境 病房地面采用防滑材料建造并时刻保持病房地面的整洁和干燥,若病房地面上有不能除去的障碍物可使用鲜艳醒目的颜色进行提示和警告,在清洁人员清理地面后,立刻竖立警示牌,以提醒患者及家属。在洗漱间、浴室及厕所等较易发生滑倒的地方增加防滑措施。定期检查并维护各防滑设施。

1.3.4加强用药安全管理[7]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系统、脏器功能形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变,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减慢,易发生药物蓄积。因此,护士需详细了解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相应抢救措施,反复叮嘱患者按照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加减药量,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尤其是服用降压、利尿等药物的患者;而服用安眠药或镇静类药物的老人,护士需告知患者在头脑完全清醒后再进行活动。

1.3.5增强护理人员预防跌倒意识 加强对护理人员,尤其是年轻护士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使其充分掌握神经内科各类疾病的症状、特点、疾病常规用药方法及不良反应,以准确指导患者用药,降低药物因素对患者跌倒的影响。严格定时巡视,尤其是对于高危跌倒患者,巡视过程中提高重视程度。

3 讨论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常常是多种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危险因素、加强心理护理及防跌倒安全教育、改善患者病区环境、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增强护理人员预防跌倒意识等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减少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郑瑜.护理管理在降低老年神经疾病住院患者意外跌倒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3):104-105.

[2]钟小红,周君桂,李亚洁.住院患者防跌倒专科化管理的方法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6):447-449.

[3]王柳英.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3239-3240.

[4]赵燕静.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2,10(2):313-314.

[5]张彩华,朱宏霞,瞿杨,等.神经系统疾病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469-1499.

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74-02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1],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住院病人跌倒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为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病人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同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护理费用,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我们对2010年至2012年我院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3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护理部不良事件上报表,2010年――2012年入住我院后发生跌倒30例,跌倒后出现损伤者共24例。

1.2 调查方法 查阅这30份病历及护理记录,根据护理记录对跌倒的描述确定为跌倒,按年龄、有无跌倒史、疾病种类、所服药物、跌倒的原因、跌倒发生地点、跌倒后出现的损伤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 果

2.1 年龄 最小61岁,最大92岁,其中61-70岁2例(6.7%),71-80岁13例(43.3%),81-93岁15例(50%),平均(82.23±3)岁,均能独立或靠助行器行走。

2.2 跌倒史 有跌倒史6例(20%),无跌倒史24例(80%)。

2.3 疾病分类(该次入院第一诊断) 高血压病19例(63.3%),冠心病15例(50%),脑动脉供血不足9例(30%),脑血管意外后遗症6例(20%),糖尿病5例(16.7%)。全部病例均有两种以上诊断。

2.4 所服药物 使用抗高血压药有17例(56.7%),镇静催眠药有11例(36.7%),降血糖药有5例(16.7%),利尿剂5例(16.7%)。

2.5 跌倒的原因 走路时站立不稳跌倒14例(46.7%),下床或从轮椅上起来时跌倒9例(30%),上厕所时起来跌倒5例(16.6%),自己锻炼时跌倒1例(3.3%),地面湿滑跌倒1例(3.3%)。

2.6 跌倒发生地点 床边跌倒12例(40%),病室外卫生间内跌倒8例(26.7%),走廊跌倒6例(20%),病室内卫生间跌倒3例(10%),坐椅边跌倒1例(3.3%)。

2.7 跌倒所导致的后果 软组织损伤12例(40%),股骨颈骨折4例(13.3%),手臂骨折2例(6.7%),硬膜下出血2例(6.7%),髌骨骨折1例(3.3%),皮肤擦伤3例(10%)。

3 护理措施

3.1 全面评估 护士在病人入院后,全面收集资料,填写住院病人预防跌倒护理评估表。此评估表为我院结合多家医院评估表自行设计的。内容包括:年龄、既往跌倒史、神经精神情况、视听力、疾病因素、肢体情况、药物使用、其他8个方面共57分。筛选易跌倒的高危人群,2分为轻度危险,3-5分为中度危险,>5分为高度危险。对于中度及中度以上危险患者,在床头悬挂红色标识牌,写有“防止跌倒”,中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重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二次。责任护士随时对病人住院环境评估,护士长组织护士学习跌倒应急预案,每周对不良事件因素评估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3.2 干预措施

3.2.1 预防老年人自身疾病导致的跌倒 对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性低血压的老年病人应高度警惕,入院时应了解其晕厥史,定期监测血压。对于高危人群,做交接班工作,护士应将病人的病情、可能跌倒的危险因素、护理采取的措施,向病人和家属做详尽的说明,取得家属的配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如起床、散步、如厕、洗澡等随时有人照顾[2]。对有跌倒史的老年人,应询问其发生细节,加强心理护理,缓解老年人恐惧心理。预防措施要有针对性,能够适应个体的需要。

3.2.2 正确指导老年人合理用药 护士给药前应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对于使用可能增加医院内跌倒危险的药物,把用药的注意事项向病人及家属作详细的解释。如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嘱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压、降糖、利尿药的病人,应遵医嘱服药,注意用药后反应。

3.2.3 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环境 病室布局合理、安全;光源充足,夜间设置脚灯;通道无障碍物;物品放置有序,病人经常需要的物品放于随手可及的地方。保持地面干燥,可使用防滑垫;调节床的高度,固定好床脚刹车;在病室走廊、浴室、坐便器旁安置扶手,经常检查扶手的稳定性;呼叫器安装在病人能触及位置,教会患者使用床头呼叫铃。

3.2.4 加强心理护理 护士要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躯体功能状态,克服不服老、爱面子的心理,鼓励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其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并选择正确的、适宜的活动。部分老年人因为曾经跌倒或险些跌倒而对进行某种活动失去信心,护士要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自信心,鼓励其在正确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适当活动,减少生活依赖性[3]。

3.2.5 加强健康教育 采用跌倒风险评估后,要求责任护士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注意事项及发生跌倒后的一般急救措施[4],及时填写告知书。提示其生活起居由卧位改为坐位或由坐位改为站立时,缓慢改变,逐渐坐起或站立。穿合适的鞋子、衣裤,夜间床边放置便壶,减少起床次数,避免去卫生间。另外应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急预案演练等。

4 小 结

由于老年人跌倒常由多因素导致的,因此预防措施不能是单一的,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表明多学科联合干预,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效,因此老年人跌倒的护理重点在于正确的评估、预防和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预防。

参考文献

[1] 刘丽华.与老年人跌倒相关的临床因素.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15(3):141-142.

[2] 陆燕弟.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4C):10411043.

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范文3

1 内在因素

人体内在的稳定性有赖于感觉器官、中枢神经、骨骼肌肉功能的协调一致[2]。扰乱这一功能系统的原因有疾病、慢性累积性劳损及老年退行性变等因素。

1.1 感觉功能因素及平衡失调 老年人由于中枢处理能力下降,感觉到的信息就会简化、削弱,反应时间会增加;视力减退导致不能正确判断环境结构及障碍物,感觉中枢或传导的原因,神经瘤引起的听力丧失;环境突然改变不能及时作出适宜的动作而跌倒[2]。

1.2 中枢神经的因素 任何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都会影响人体的稳定能力,如脑血管意外、震颤性麻痹(与药物、脑血管性痴呆有关)引起的平衡能力的降低,以及痴呆、帕金森病、脑积水、维生素B12缺乏、脊柱病变引起的步态异常,此外,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尿路感染)使人直立活动时容易跌倒[1]。

1.3 骨骼肌肉的因素 下肢髋、膝、踝的退行性关节炎,导致步态和肌肉失常;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重新调整代偿能力下降。足部疾病(骨刺、滑囊炎,趾甲畸形等)可提供错误的下肢本体感觉信息,诱发跌倒,还有老年过程导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3]。

1.4 心理因素 精神状态和认识能力与机体对环境、步态、平衡的控制能力有关,当判断能力受损或对周围的环境忽略时,跌倒的危险性增加。住院病人,由于躯体疾病、庞大的医疗费用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有些药物的应用也常常影响老年人的判断能力。简单智力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na MMSE)得分低于24分以及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评分高于10分的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成倍增加[1]。

1.5 一过性脑缺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影响大脑的供血,引起间断性头晕,老年人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导致大脑暂时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眩晕、视物不清等,极易站立不稳而跌倒。

2 外在因素

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环境因素与自身因素作用增加跌倒发生的危险性,当个体的功能下降时,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除不平的路面、光线不足、环境杂乱、路边分界不清、地板过滑外,常因厕所、浴室、走廊无扶手、病床无护栏、坐在或躺在移动的物体上(未固定好的床、轮椅)等,另外由于病床较小,过高,上床不方便,难以在床上坐稳,也使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3 健康教育

向跌倒的高危人群及其家属讲解跌倒的不良后果及提供教育,加强公共卫生环境的管理,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护理措施。

3.1 做好入院评估介绍 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从多方面收集以往有无跌倒的病史,本次患病或既往病史中是否有易引起跌倒的疾病,患者的视力情况,入院时或入院前用药是否有潜在跌倒的危机,步态及平衡能力,下肢能力,下肢肌肉骨骼是否有疾病,本身的肢体行动能力等,详细介绍病室环境,易引起跌倒的危险场所,如厕所、浴室、楼梯等,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人建议家属陪护,对于因种种原因家属无法陪护者,应详细说明病情,并签字为证,以免发生医疗纠纷[4]。

3.2 采取各种必要的安全措施 了解病史后要帮助患者熟悉病房和周围环境,患者夜间起床可先打铃通知护士,让护士给予帮助,老年人的病床应适当降低,地面应保持平整干燥,如果刚擦过地应有明显标志,提醒老年人注意防滑。洗手间和走廊内照明光线要充足并要有扶手。对长期卧床者及眼科手术后的患者,突然起床很容易引起跌倒,故交代患者最好在床上大小便,如必须起床时应由家属或护士协助患者大小便、下床活动、坐卧轮椅等,对于有跌倒的可能的患者最好有预防跌倒的记录单。

3.3 心理行为的护理干预 老年人跌倒一次后,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动,有的因本身疾病长期卧床不起,而易产生消极心理,对这类老年人除加强肌力和平衡功能的锻炼外,心理护理更为重要[5],因此,对于有这种跌倒恐惧心理的老人,护理人员不仅要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帮助老人克服恐惧心理。

因此,老年护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在于有效评估和积极消除各种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评估,必要时护理干预以及护理人员,老年人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詹林。 老年常见病的护理。 老年护理学,2004,184。

2 郑爱珍。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10。

3 王秀华,可国平。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当代护士,2004,10。

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范文4

【关键词】 跌倒;原因;骨科;护理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骨科患者因身体功能障碍或机体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机体平衡失调、身体衰弱等各种原因,容易发生意外跌倒。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对我科12例老年跌倒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找出跌倒原因,提出相关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患者72例。其中男32例,女40例,年龄66~93岁;上肢创伤骨折者16例,下肢外伤骨者21例,脊柱骨折损伤者20例,骨质疏松及其他骨科疾病15例。72例患者中,有12例曾发生跌倒。跌倒时间:夜间7例,白天5例。跌倒的地点:床上跌下的1例,床边跌倒的6例,走廊跌倒的3例,如厕时跌倒的2例。跌倒造成的伤害:股骨骨折1例,腰椎骨折1例,肩关节脱位1例,皮肤破损5例,未造成明显伤害4例。

2 跌倒原因分析

2.1 客观原因

2.1.1 生理因素 老年人身体功能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下肢力量减弱,步态不稳,出现感觉障碍,易发生跌倒。

2.1.2 疾病因素 急慢性疾病均可造成生理功能异常改变。如老年人常患心脑血管疾病,均可导致短暂的脑供血不足及大脑缺血缺氧,使患者突然发生脑功能失调,出现意识丧失而昏倒等。躯体的移动主要是靠下肢来完成,绝大多数病例跌倒都在患者活动状态下发生,因为下肢受伤、功能障碍而发生跌倒。

2.1.3 药物因素 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个体差异明显不同,易发生不良反应。与骨科相关的药物,如治疗急性创伤用的甘露醇可引起短期性低血压,、镇静催眠药、降压利尿药等药物可以影响患者的神志、视觉、步态、血压等,易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1]。

2.2 主观原因

2.2.1 心理因素 许多老年患者常因久病不愈,认知能力及精神状态下降,又存在不服老现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本组中有6例患者在下床或如厕时,过高估计自己能力,不愿麻烦他人而造成跌倒。沮丧焦虑心理所产生的精神状态可削减老年人对自己、环境和其他人的注意力,当判断能力受损时就会增加跌倒的发生机会。

2.2.2 环境因素 如卫生间地面积水、光滑,患者如厕时起身过快造成性低血压等。在病房内和病区走廊发生跌倒与病区环境是否整洁、患者生活用品的放置是否合理、医疗器械是否妥善放置有很大的关联。

2.2.3 功能锻炼因素 术前由于疼痛、牵引、石膏外固定、夹板外固定、肢体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等各种原因,患者基本都卧床休息。术后,由于疼痛减轻或消失、肢体活动功能逐步恢复或肢体功能锻炼需要,患者下床活动增加,增加了发生跌倒的概率。据调查,12例中2例由于卫生间地面湿滑致摔倒,9例是由于使用拐杖不当、使用轮椅不当或过早下床活动造成。可见正确的功能锻炼对预防骨科患者术后的跌倒有极重要的意义。

3 护理干预

3.1 正确评估 评估住院患者的跌倒高危险性被认为是预防跌倒的有效的对策。从年龄、神志、自理能力、活动能力、既往史、应用药物方面评估患者潜在跌倒的高危因素,并制定相应防跌倒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及家属事前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告知预防措施,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2]。

3.2 重视宣教 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人对跌倒因素的意识,从行为心理学途径预防跌倒。耐心宣教,说明跌倒的可能原因及注意事项,增强老年人安全意识,使其了解自身特点及跌倒的危害性、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嘱患者术后恢复期使用助手器或拐杖,多卧床休息。

3.3 改善环境 适当照明,保持地面干燥;在走廊及厕所、浴室设置把手,厕所安装垂直扶手取代水平扶手或使用座式马桶;对于不可去除的障碍物可选用醒目颜色予以警示,以增加患者的视觉敏感性;对于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床旁护栏、约束带或有专人看护;固定好床脚、车床、轮椅刹车;调低床的高度,将患者经常需要之物放于随手可得之处。

3.4 增强护士责任心 护士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重要环节之一。组织护士系统学习跌倒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辨别高危人群,掌握熟练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技能,剔除种种不利因素。每位护士要自觉建立起防范的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尽力帮助老年患者解决问题。

4 小结

骨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关键在于预防。患者入院后做好全面的护理评估、完善健康教育,消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潜在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是减少跌倒有效方法和手段。

参 考 文 献

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范文5

关键词:老年患者意外跌倒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62-02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的进步和发展,人的寿命不断增加,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和现象。据统计,每年有20%的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其中5%~15%的跌倒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1]。跌倒不仅给老年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追究跌倒的原因,还会引起医患之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所以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对住院老年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及预防跌倒的护理对策,有效的预防老年病患者的跌倒。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2010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科的老年病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2种以上的慢性病。

1.2方法

了解跌倒相关的危险因素:1.环境因素: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51%与环境因素有关[2]。老年住院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如病室内外有障碍物、照明不足、地面不平、路面有水或过滑,病室的防护设施不到位,病床过高,鞋子和衣裤不合身等等。

2.疾病因素:

一些老年疾病使老年人步态不稳,易于发生跌倒,如帕金森病、性低血压、眩晕症、痴呆等;颈椎病或性低血压以及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均可使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晕倒。

3.药物因素:

常见的糖尿病患者由于低血糖反应引起的跌倒。由于住院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药物可以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老年患者的跌倒[3]。

4.心理因素:

许多老年患者对危险认识不足,生怕麻烦护士和家属而自行行动,特别是老年人夜尿较多,常常因为夜间不愿麻烦家属护士独自下床,结果引起跌倒。

5.老年患者缺乏正确的认知行为:

老年人由于运动系统功能下降,肌力减退,关节灵活性减退,导致动作缓慢,步态蹒跚,容易跌倒。另外,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女性跌倒的几率为男性的2倍[4]。而老年患者对自身的认知不足,导致对安全意识的疏忽,引起跌倒。

6预防方法和护理对策:

6.1入院评估;患者入院时,要对65岁以上的老年入院患者进行跌倒高危性的评估,从年龄、神志、自理能力、活动能力、既往史、应用的药物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为高危者的患者,必需在护理安全告知单上给患者家属签名为证,最好留有陪护。然后由责任护士针对其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在患者的一览表和床前做好防跌倒标记,并详细交班给各班值班医护人员,使护理人员自觉建立起防范的安全理念,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6.2入院宣教与健康教育:入院后要带领老年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指导患者穿防滑拖鞋,选择合身的衣裤,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嘱患者行走时要有人搀扶,24 h专人陪护。老年患者外出检查,一定要有护理人员陪同。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用药的注意事项,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让老年人掌握自己有哪些跌倒的倾向因素,详细讲解老年患者相关的疾病健康教育以及注意事项。

6.3 改善住院环境 :保持病室整洁和照明充足,病床的高度合适并配有床边护栏,床旁呼叫器要便于患者呼叫;病区地面要保持平坦、干燥,无水迹。走廊要保持畅通无阻,厕所、浴室应使用防滑地砖,设有扶手,防止患者站立蹲下时跌倒;病房做清洁工作时,清洁区域需设置醒目的标志,使患者能提高警惕。老年患者需要外出时一定要有人陪同。

6.4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对于不愿求助的老年患者,应让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生理变化,认识跌倒的危险性,鼓励老年患者发现困难要及时求助于医务人员;研究表明,对于发生过跌倒的患者,约有50%跌倒者对再次跌倒产生恐惧心理[5]。因此,医护人员要热情地帮助他们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克服恐惧心理,摆脱跌倒的阴影。加强老年病患者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6] 。

3小结:

老年病患者由于生理和心理的衰老变化,对外界的反应下降,对自身的认识不足皆易发生跌倒,通过正确评估老年病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的去除老年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关键在于全面的护理评估、消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通过护理人员、老年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使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84~204

[2]赵慧华。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与预防。临床护理杂志,2005,4(3):43~44.

[3]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2,39(2):143~144.

[4]胡国萍,硅万琼,陈蜀萍.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护理.护理学杂志,2003,18(5):397-398.

老年人跌倒的护理措施范文6

【摘要】: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更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问题,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何杜绝和减少跌倒的意外发生,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住院老年病人跌倒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住院病人;跌倒;护理干预

跌倒是指不能控制地或非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平面上,除外遭到猛烈的打击,意识丧失,突然瘫痪或癫痫发作等原因。[1]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容易发生跌倒。跌倒造成的损伤,限制了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导致其严重心理或社会障碍,成为诱发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住院期间病人跌倒,还可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医院处理纠纷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使正常的医疗秩序受到干扰。通过对住院老年病人跌倒情况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了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总结如下:

护理干预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1)入院时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筛选易跌倒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 高龄、体能虚弱、以往有跌倒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服用镇静剂、视力下降、久病下床的患者。嘱其留陪护,将危险因素告知家属及患者。(2)加强个人防护:患者的衣裤大小合适,裤脚不宜过长,鞋子应防滑、合脚。(3)对于久病卧床及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教其起床时宜缓慢,应做到睁眼半分钟、做起半分钟、床边站立半分钟,方可行走。(4)需帮助及时呼叫电铃。(5)常用物品应放在容易拿取处。

2 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区地面要平坦,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保洁员拖地时要求放置防跌倒的警示牌:走廊、厕所及病房设有安全扶手和地灯;淋浴地板上均应放置防滑橡皮防滑垫;病区全部使用有床栏的病床;床头桌上的东西方便病人取用;病房座椅有靠背和扶手,高度合适。

3 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病房及病区环境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应简单醒目,通俗易懂,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

4 护士做好安全巡视,做好安全防范。严格按照等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特别是加强薄弱时段有效巡视。

5 加强心理护理:老年人普遍存在不愿麻烦他人的心理,护士应根据老年患者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加强沟通,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帮助。总之,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引起总体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及疾病迁延等均成为影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的危险因素[2]”因此,健全安全管理组织和制度是有效预防患者跌倒的根本“加强培训教育和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是预防和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关键[3]”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老年患者充分认识和使用医院的安全设施,尽量避免可预见的意外伤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已出现超前趋势,而对于住在医院里的老年人,跌倒和伤害性的跌倒发生率则会更高,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医疗康复支付,不仅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也为病人造成负担,[4]防止老年住院病人跌倒已在临床引起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 管艳 健康宣教对老年住院病人防止跌倒的重要性 护理学报 2011,03,01

[2] 姜旭雯,陈影影 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2,21(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