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1

一、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生活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竹镇作为南京市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镇之一,在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引领下,竹镇镇政府深入挖掘江苏省百家名镇、少数民族镇、南京市千年古镇等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不断丰富竹镇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统筹文化一体化发展中成效显著。依据调研材料,本课题组将当前竹镇农民文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勾勒如下。

(一)村庄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

依据调查,竹镇农民家庭中物质性硬件普及率高,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普及率已达80%,手机普及率达92%。而文化产品则严重匮乏,书籍(子女上学用书)和影碟占有量较高,为40%左右,报刊占有量为20%,杂志为18%,乐器为10%,体育器材为13%。可以看出,农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重器物,轻文化”的特征,文化产品严重偏低。

(二)村庄文化性互动严重衰退,新生代文化享受呈现个体私密化

从文化的受众来区分,可分为公共性的互动文化和个体性的享受文化。依据在竹镇的调研,村庄内的公共文化活动难以组织,相互串门闲聊的互动已较少,中老年一代之前的闲聊互动还较多,而73%的年轻人偶尔或者很少闲聊互动,其活动的区域主要在镇上或市区,大部分的文化享受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上网、听音乐或看电视,见表2。

(三)个体娱乐休闲方式单调,内容空洞,不良消遣方式增多

依据调查,70%的村民反映消遣时无事可干,40%的村民反映空虚、心烦、没有精神,55~56%的农民主要娱乐方式为麻将或打牌,而麻将或打牌发展成赌博性质的活动占了20%左右,有15%的村民参与过地下活动。在村里总能看到不少人聚拢在一起打麻将或打牌,而因为赌博或导致家庭关系不和、人际关系破裂的人数有8%。

(四)农村出现信仰真空,地下教会组织呈现蔓延态势

尽管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信仰却出现了真空状况,传统的信仰观念正在被市场经济瓦解,在这种情境下各种“东方闪电”、“顶头教”、“地下基督教”等组织乘虚而入并逐渐蔓延开来,这些组织往往具有组织体系,传播途径具有隐蔽性,而其造成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对乡村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严重挑战。

(五)民俗文化活动变化不明显,有些内容变质异化

竹镇的民俗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从家庭层面来看,清明祭祖、婚丧嫁娶甚至是宗族仪式等活动还有增强的趋势,但在民俗活动也存在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面子竞争和内涵淡化等方面。例如,村庄赶人情比例极高,红白喜事办宴请的超过90%、考学当兵办宴请的超过70%、老人做寿办宴请的超过70%,人情往来频次多,花费大,成为炫耀和攀比的工具。而一些仪式尽管形式尚在,但丰富的情感和意义表达正在变得淡薄。

二、六合区竹镇村庄文化供给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农村文化建设是政府外部文化供给与村庄内部承接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竹镇文化供给主体来看,目前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有政府、市场,还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如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戏曲组织)等。根据调查,课题组认为三种供给主体在供给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和困境。

(一)政府的文化供给分析

政府是文化公共品供给的主力军,但在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其一,重视“供给”,而轻视“需求”。调查发现,在竹镇文化公共品的供给中,政府在“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上投入较多的经费与精力,为每一个行政村都设立了“农家书屋”,且经常为村组举办“送电影”等活动。但从问卷数据及访谈材料来看,村民对供方的举措并不十分满意,他们的主要需求点在“文化活动站”、“体育场地”及“老年人活动中心”方面。可见,政府供给内容与农村现实和农民需要之间存在明显张力。政府的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错位必然消弱部分文化供给的效果。

其二,重视“硬件”,而轻视“软件”。调查中,课题组发现,作为考核村庄文化建设的一项指标,“农家书屋”成为每一个行政村展示其公共文化产品的标志物,也是政府提供文化产品的阵地。在此,农民理应可以享受精神文化大餐;然而,实际运行中,多数书屋或是长期处于关停状态,或是书籍拿走无人归还;因而,无法满足有阅读要求的村民需要。这一现象彰显了政府作为文化供给主体重视“硬件”(强调场馆、阵地建设)轻视“软件”(组织建设、组织保障)的偏好。

其三,重视“送文化”,轻视“种文化”。政府作为文化公共品供给主体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习惯于采用文化行政部门主导的、单向的、强制性的、灌输性的供给模式。这种供给模式的必然导致以 “国家”为本位 排除“农民”本位、以“精英文化”挤压“乡土文化”。调查发现,农民对政府的“送文化”缺乏兴趣,而对文艺下乡、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较为轻松活泼的文化形式更感兴趣,但这些却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真空地带。

(二)市场化的文化供给分析

根据调查,农村文化活动市场化的供给主要是用于婚丧嫁娶及各种人情仪式的乐队、剧团或表演团体等,节目内容和形式皆可多元化。其运转和业务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团体不规范,档次难以满足需求。在访谈中发现,农村市场化乐队一般规模都较小,以几个固定演员为主,活跃于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表演着基本雷同的节目;随着时间的推进,其节目的创新性与新颖性丧失。可见,这样的文化供给主体提供给村民的只能是缺乏创新的“老一套”;消费方的农民也必然对此日渐失去兴趣。缺乏规范、档次不高成为农村乐队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次,节目导向性不强,有低俗化倾向。目前,在村庄的文化产品供给中,农村乐队较为活跃,但其节目内容呈现“低俗化”与“过度娱乐化”的特征。如在六合竹镇农村乐队演出中常见的“侄子戏婶”、“祝酒闹馆”、“傻子拜寿”等节目无不充斥着低俗、肉麻、搞笑的动作与语言;尤其是农村红白喜事不分,均以搞笑低级庸俗的情爱、小品等节目形式进行表演。低俗化演出日益瓦解了乡村原有的伦理价值,污染了乡村文化生态。

最后,加入面子竞争,难以形成好风气。尽管农村市场化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上述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缺陷,但在他们仍活跃在村庄场域中,成为家家户户红白喜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调查发现,村民办事之所以请乐队是基于两方面的心态:一是面子问题,不能“人有我无”失面子,要做到“人有我有”挣面子;二是寻找心理平衡,在意邻里相亲的舆论评价。

(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分析

民间文艺团体和村民自组织的文化供给具有明显的准公益性,其活动类型包括农闲时的文化休闲、社区文艺晚会、体育健身项目等多种类型。当前两种文化供给方式存在的困境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间团体供给文化的困境:体制支持有限,后劲发展不足。调查发现,在政府与市场文化供给主体之外,还存在着来自村庄内部与外部社会的文艺人才自发创办的文化组织。这类民间文艺团体多半是服务村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组织,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供给不足的缺陷。但在实际运行中,民间团体遇到了资金筹集缺失、功能定位不准及与乡村两级组织关系失调等困境,其发展后劲不足就成为必然。

第二,村民自组织供给文化的困境:暂时维持运转,无法有效成长。在竹镇农村还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准公益性文化供给主体——村民自发组织,如篮球队、健身舞队、秧歌队等。村民自组织成员之间一般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与需求而组成的, 其活动内容体现村民文化生活的诉求。但由于经济实力、内部组织合作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村民自组织无法有效成长。

第三,民间团体和村民自组织陷入困境的原因: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调查中发现,问及为何民间团体与村民自组织的发展会陷入上述困境时,90%村民将原因归结到村“两委”与村党员队伍身上,认为村“两委”缺乏魄力、村党员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基层党员干部的“不愿干”、“不会干”、“不敢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弱化的形象写照,也凸显了民间文艺团体作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引起关注。

三、南京市统筹文化一体化的对策和建议

课题组认为,21世纪以来,南京市在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南京市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来破解农民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进一步提升文化一体化发展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南京市统筹文化发展一体化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按照“三个结合”路径,采取“四项措施”。

(一)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有利”

一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文化具有价值性、社会性与政治性。因此,农村文化建设不单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求,而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文艺形式传播输入时代传统,如民族精神、八荣八耻、四有公民。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以多彩的贴近农民现实的文化活动方式来感染农民、教育农民、启发农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简言之,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其应有之义。

二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发挥村民消费文化产品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尤其是政府作为农村文化供给主体要克服“城市化思维”,用“种文化”来替换“送文化”,以农民喜闻乐见的载体与形式,将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蕴含在农村各类文化活动中,让村民走出文化消费的边缘地带,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名副其实的主体者。

三是有利于增强村民福利,维护村庄秩序。从上述可见,当前村民闲暇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改善,但精神文化产品严重不足,仅有的一些文化产品也是内容单调,且不良消遣方式居多。因而,乡村文化建设应着眼于提高农民的道德感与幸福感,摆脱当下文化活动表演下流化、媚俗化、物欲化的窠臼;从精神层面,提高村民对真善美的感知与追求,发挥乡村文化增强村民福利与维护村庄秩序的功能。

(二)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三结合”

其一,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克服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 件”现象,必须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结合。电影院、有线电视广播、农家书屋等文化场馆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但当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阵地建设应有的功能发挥。目前,既要抓好区、乡(镇)、村三级文化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关系重塑,又要抓好民间文化组织建设,同时还要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其二,政府导向与市场培育、扶持、规范相结合。从以上对竹镇文化供给主体分析可知,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来自政府、市场及民间三个主体。因此,要打破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思维习惯,学会接纳市场作为文化供给主体。尤其是对目前市场文化主体运营与模式上存在的规模小、档次低、低俗化等问题,予以培育、扶持与规范。换言之,政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形成协作多元主体共存局面,既有利于克服文化建设中政府主体的“效率黑洞”弊端,又有利于市场主体的壮大与规范化。

其三,政府财力支持与民间及村民自发组织相结合。农村文化建设多元供给主体中的另一极是民间文艺团体与村民自发组织,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在满足村民文化生活诉求与适应村民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体制性支持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其自我生长能力,无力向“发展型”阶段迈进。这就需要区、乡、村三级组织从财力与管理方面加大扶持,同时吸纳农民、村庄外部精英及非政府组织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力量来整合社会资源,来补充政府和市场供给中的不足。

(三)南京市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应做到“四措施”

第一,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从六合竹镇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农村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整合资源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为此,省市区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落实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文化娱乐场所的税收返还政策;县文化局、乡镇文化站应积极争取来自省市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项目;同时释放与鼓励市场主体和民间社会团体投资赞助文化事业。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整合,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短板,从而逐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发展平台。

第二,解放思想,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管理机制涉及资金管理、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改变当前文化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首先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锐意创新姿态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事业上来;其次还需要实现对文化建设的分类治理、明确各类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构建农民文化需求指标、发挥基层治理组织的行动能力、经费保障机制和“阳光”使用机制等,让农民过上体面而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加大扶持,进一步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优秀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迈向新台阶的灵魂与保障。因此,在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可忽视。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挖掘、保护与培育那些熟悉农村生活与民风民情的乡土人才;他们多才多艺且生活于村庄热爱这片乡土,对他们加以引导与培育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主力;二是引进外部文艺人才,建立当地文化建设与外部文艺人才的长效互动机制;同时发挥村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优秀的乡土文化人才是自觉维护村庄道德价值、传播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环节。

第四,创建品牌,进一步创建特色民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能否提供丰富多彩、贴近农民生活、“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这就需要:发掘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沟通市场机制与农民文化诉求,打造一批真正属于农民的文化品牌;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优势,扶植一批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孝道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戏曲文化等;培育一批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文化产业经纪人,通过整合培训、评比,逐渐做大做强,逐渐形成农村文化品牌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参考文献:

李祖佩.村庄空心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中州学刊,2013(06).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景德镇 陶瓷 工艺美术家 城市文化

目前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到陶瓷符号、艺术风格、陶瓷语言的应用,对城市文化的塑造上也以陶瓷本身为主;对工艺美术家的研究大多立足于艺术表现和个体效应上,缺乏对景德镇陶瓷名人文化的宏观性、群体性、综合性的研究,尤其是对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挖掘、开发、利用的研究,本文正是从陶瓷文化的创作主体――工艺美术家角度,研究其对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主题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城市文化名片代表着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素养和城市的形象,可重点围绕景德镇本土特色做好文章,如山水、历史、红色文化、名人名家、陶瓷文化等,基本涵盖古往今来的方方面面,其中名人名家的重要内容就是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

景德镇的陶瓷工艺美术家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让工艺美术家成为城市对外宣传和交流中闪亮的“文化名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如以景德镇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主题,出版著作专著,作为国内外交流交往的特殊礼品,也可以作为景德镇的特色旅游商品。另外,由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对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进行全方位的策划包装,比如出版刘新园、王锡良、秦锡麟等人的作品集,对其作品进行文化角度的赏析评价,对其陶瓷作品的内容进行思想、艺术、文化层次的解读,让陶瓷艺术走出纯工艺制品的狭小圈子,普及到大众中去,让古老的陶瓷艺术焕发出异样的光彩,最大限度还原传统陶瓷艺术的生命;还可以与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的艺术节和作品展等文化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借助两个节会可以推出一批陶瓷工艺大师,可以收到以少带多的集团效应。

政府等相关部门还要借助媒体来打造抽象意义的城市文化名片,围绕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做好宣传工作。重点做好当前景德镇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的介绍宣传。还要让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进社区、进学校,报纸等媒体对类似活动加强宣传,找到古今交融的最佳结合点,营造出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使名人成为学习典范,使人人都有成才的欲望和渴求。

二、城市规划建设陶瓷工艺大师要唱主角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忽视文化或者没有主题文化的城市注定是上不了档次的。所以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揉进更多的文化因素,特别是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的要素,要让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唱主角,让他们在现在的景德镇城市乃至乡村中焕发勃勃生机。具体讲,就是要在风景区、城市街头见到名人名作,在城市道路、车站牌以及其他标志性的建筑集中宣传陶瓷工艺美术家。

景德镇市内的风景区内也要注意到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效用。如在景德镇人民广场的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的大理石雕塑作品就能更好地宣传景德镇。笔者建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在新建风景区、在城市街头绿地等处丰富景德镇展示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陶瓷工艺美术家的潜在价值。它们既是景德镇的文明形象窗口,又分布广泛,具有固定性或流动性的特点,如果我们将其充分利用进行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以及其他文化的宣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三、旅游资源整合科学开发利用

景德镇有着悠久灿烂的陶瓷文明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知名的陶瓷工艺美术家众多。陶瓷工艺美术家作为景德镇历史文化优秀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建设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旅游作为今天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我们景德镇应该更加积极地发展旅游业,在现有基础上推进旅游业的更快、更健康发展。有学者认为,景德镇市应当塑造“历史名人,世界瓷都”形象,集中“活化”历史名人,着力开发以历史名人为线索的文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还不仅仅如此,我们要积极利用景德镇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优势,尤其是要特别注重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我们要对景德镇的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按照地域和资源性质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整合,集中打造“景德镇”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的品牌。

有关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尽如人意。目前只有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发展稍好,其他文化名人资源的开发尚停留在起步阶段。目前,我们要充分挖掘景德镇历史陶瓷工艺美术家旅游资源,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针对景德镇旅游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在将知名陶瓷工艺美术家作品与陶瓷博物馆等人文资源整合,针对特定学者型研究型人群集中开发推广,打造这一人文资源旅游的品牌;或将名人名作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利用,打造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开发的基本精神就是将陶瓷工艺美术家为代表的人文资源整合或与其他自然旅游资源优化组合联合开发,实现旅游资源最大整合。

总之,在城市文化形象建设过程中,如果我们能重视丰富的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以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为主题,打造带有鲜明景德镇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对陶瓷工艺美术家资源进行充分深入科学地挖掘、开发和利用,打造“景德镇”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的品牌,景德镇城市文化的建设必将更加顺利、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2]城市形象设计,吕文强编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城市形象设计/区域形象,钱智等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0

[4]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钱逊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宜居城市;文化景观;扬州

Abstract:Cult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tasks to build a livable city. Although Yangzhou government has worked hard on this in recent years, Yangzhou, as one of a few livable cities published by UN in China, in fact, is lack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basis. So Yangzhou government still has a lot of work to do to demonstrate Salter Culture and Anhui Culture, the parade activities of emperors in Qing Dynasty in Yangzhou, the culture of Yangzhou Moon and also Yangzhou’s heritage as one of the nine historic cities in Chinese history. Among all above tasks, more emphasizes are supposed to be laid on the essence of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show the city’s uniqueness.

Key words:Livable City;Culture Landscape;Yangzhou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12-40(6)

作者简介:孙天胜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

1宜居城市与文化景观

“宜居城市”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的出现,笔者觉得起码表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改善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2007年5月,国内首部《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通过国家建设部评审验收并在北京,使得我国对宜居城市的评价开始从零起步。那么是否可以据此认为我国就有很多宜居城市了呢?就在这次会上,建设部“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负责人顾文选指出,目前中国尚且没有一个城市达到宜居城市水平,也没有一个机构具备评价和命名宜居城市的权威和能力,宜居城市评价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体系。笔者认为,这一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旨在体现一种社会大众对“宜居”的追求与渴望,其意义远在评价之上。

而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文化景观建设又是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无论在什么地方,城市的文化景观建设都应将地域特色放在第一位。全球化产生了全球化的文化景观,城市作为这种全球化文化景观的主要体现者,应该在吸取、加工各种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宜居城市尤应如此。

1.1文化景观是宜居城市的鲜明要素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环境是否优美是决定性因素。城市环境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文化遗产保护、建筑与环境协调等诸多方面。在这当中,城市文化景观是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鲜明要素。

城市景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大地上的投影。城市景观表达的是人类最深层次的情感,展示的是自然与人类社会最精彩的瞬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地域性”更多地体现在人文、历史、精神追求等较深层次的层面。因此,充分了解本土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营造既符合全球化潮流、又具有本土自然和文化特色的景观作品,才是宜居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应发展的方向。[1]

1.2地域文化是景观环境特色营建的创作源泉

广义地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这些成果和成就在历史中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地域文化是城市特色营建的重要源泉。城市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复杂的有机体,城市的生命有赖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任何城市都是历史形成的,即使新兴城市也不会完全脱离原有村落的基础。历史发展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料,这些反映在城市结构、功能布局、居住形态和建筑风格等方面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城市的景观环境设计要考虑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2]

1.3文化景观展现城市特点

文化景观是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独具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空间,在世界城市景观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人们通过城市的特色来了解一个城市,把握它独特的文化底蕴。特色最直接地反映在城市的景观及建筑空间之中。城市中的自然山水、道路、公园、广场、街旁绿地、建筑及小品等,以景观语言表述着自己沉淀的历史岁月、辉煌的传统文化及独特的地域风韵。[3]

2文化景观的地域特色

2.1名城从来没有相同的文化景观

我国许多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包括众多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古城,在城市化建设的大举扩张、整齐划一中,渐渐失去了自己原本的特色,失去了城市的“根”与“魂”。

不少城市的规划设计抄袭趋同,追求大规模建筑群和大体量建筑物,导致“千城一面”,一些历史性城市和街区,正在被庞大的新建筑群所淹没;旧城开发造成“建设性破坏”;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建筑的民族传统、地方特色不断失落;不合理利用使文化遗产受到伤害。

殊不知,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更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如果仅仅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市的文化价值,必将极大地威胁“文化城市”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和自身特色的消失也就是必然了。

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如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城市,就必须有自己的“地标”,如北京有天安门、故宫、天坛;南京有中山陵、明城墙;杭州有六和塔、灵隐寺;上海有外滩万国建筑楼宇;天津有近代外国小楼。[4]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水土、气候、技术、经济及民间艺术的诸多差异,构成了不同地域的城市特色存在的根基。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里,不同地段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建设地段内的地形、地貌、地物、地段周围的人工或自然事物,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特色的自然景观,在景观特色的营建方面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时要人为地强化这一特征。如同一城市的不同住区景观环境创造,就要不仅研究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当时当地的气候、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还要研究不同住区所在地段的自然特征与周围环境特点,以及居民行为模式与价值取向,以设计出既有地域特色又有不同风格的住区景观环境。[2]

传统文脉是人类在千百年的社会发展中逐渐积淀而成的,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所在。任何一座宜居城市景观的设计,要想获得独特的精神内涵,对传统文脉的传承是必不可少的。景观文脉的传承,就是要促进现代城市景观文化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宜居城市景观设计中创造出富有个性、延续传统的地域性特色景观。当然,与文化一样,优秀的景观设计在继承的同时也伴随着对过去的否定。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不是要无视现代文明的存在与技术的进步。

宜居城市景观设计应正确面对传统文脉的传承与扬弃,深刻体会现代生活需求,对传统中优秀的景观文化予以发扬,而其糟粕则应毫不犹豫地予以剔除。这不仅意味着要探究城市历史,还意味着在传统景观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城市景观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城市景观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2.2文化景观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

人们对城市特色的了解,往往来源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底蕴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字记载的各类历史典籍之中,它更具体地体现在现存的名胜古迹、古建筑、自然遗产等方面。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明,留下了许多独特的城市风貌与历史古迹。例如石头城南京,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一部分体现在饱经沧桑的古城墙上。对南京而言,尊重历史、保护遗迹、传承景观文脉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保护好古城墙,使这些积淀着悠久岁月的景观要素与城市景观空间永久结合,成为城市永恒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象征。目前南京很多古城墙(如汉中门城墙、中华门城墙、东水关城墙等)都已作为城市景观的特色要素,深深融入了城市空间之中,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城市的更新不能以破坏那些文化珍品为代价,遗存的历史建筑精品、城市景观格局对后代都是艺术“瑰宝”。宜居现代城市特色的创造与历史文化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必须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地域景观特色、弘扬传统文化,让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生动历史。[3]

历史通过文化、习俗、惯例等要素,固化成景观实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必须对历史予以充分尊重。历史的累积构成了当地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影响未来。历史文化成为景观规划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强调城市特色,强调保护历史文化信息,不是将城市像博物馆一样原封不动保存起来,城市的繁荣不能以牺牲其独特的历史风貌为代价。富有特色的宜居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应体现与融合历史文化元素,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在土地资源匮乏、城市超常规发展、完整的城市历史文化物质遗存已经相当有限的前提下,择取适当的历史文化题材,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以当代景观的方式来留存下部分的城市文化历史记忆,应该是我们当前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5]

历史文化提升一个城市的精神品质,塑造一个城市的风貌形象,这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人们已认识到历史文化是民族之魂,城市之根,是可以物化的一种生产力、竞争力。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绝不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精神理念的载体,容易凝聚成当代建设最大的财富,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产生文化效应,大幅度提高市民素质。

城市的发展不能割舍历史,发展不等于抛弃历史。每个有特色的城市保护都是要传承价值,讲述传统,延续历史。没有历史精神的城市,是沙滩上的城市。物质层面的财富虽然可感可触,但历史文化精神则渗透整个城市的街巷肌理,技术、资金和人才等都可以引进,唯独历史遗产不能复制,无法移植。[4]

2.3当今城市地域特色欠缺的表现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今天一些城市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不是深化自身的人文历史,而是浅薄化自己的文化内涵,消解着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他尤其对八个方面的问题深恶痛绝。[6]一是城市记忆的消失,二是城市面貌的趋同,三是城市建设的失调,四是城市形象的低俗,五是城市环境的恶化,六是城市精神的衰落,七是城市管理的错位,八是城市文化的沉沦。

3扬州城的地域文化

3.1扬州是一座兼具南北风格的城市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与淮河下游之间,属于有名的“江淮地区”。从《禹贡》时代的九州到现代的行政区划,扬州都处在由北方到南方的过渡带上,也正因如此,扬州便有了兼具南北风格的城市风貌与文化传统。

扬州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它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至今还有很多古汉语词汇以及一些生动的、有意思的口头语。扬州方言与多数官话方言以及普通话一致。但是普通话的平卷舌在扬州话里是不分的,从语言里反映出扬州的偏北风格。但在自然景观上,由于这里地处淮河下游,地下水位较低,地表水面便多似江南,地表植被和各种物产便有了许多相似之处,这显示出了扬州的南方风格。但从民风来看,从清代的“扬州十日”,特别是从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身上,我们又看到北地人刚烈的影子。还有扬州的园林,如“个园”与“何园”,在建筑学界是公认的兼具南北风格的园林代表。

3.2扬州是一座盐商文化浓郁的城市

扬州东近黄海,西通西京;南临长江,与镇江、无锡隔江相望;北接淮水,与淮安市毗邻。隋朝开凿大运河,扬州占据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国内贸易中黄河、长江、太湖流域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是唐代漕运及盐、铁转运的中心。

清代中叶,扬州更是两淮盐漕运输的一大都会,设有两淮盐漕察院和两淮盐运使司,众多盐业总商寓居其地,财力人力物力,富甲天下。随着扬州盐业经济的发达,扬州的文化日渐繁荣,进而形成扬州独具特色的盐商文化。

大批盐商齐集扬州,形成了颇具影响的河下盐商社区,并最终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扬州社会风俗。盐商们利用垄断盐业的特权,巧取豪夺,积聚起大量的财富。盐商们除了声色犬马之娱,也附庸风雅,追求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雅趣,这一切对于明清扬州城的社会习俗、风尚的演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盐业经济支撑扬州的学术文化,学术文化又哺育了盐业经济。各地商人集结扬州从事盐业,将自己家乡的文化带入扬州,与扬州当地的文化不断融合,逐渐形成扬州独特的盐商文化。盐商文化渗透到扬州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了扬州地域经济的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扬州文化市场的兴盛、促进建筑市场的繁荣、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扬州盐商通过建书院、筑园林、贮图书等方式支持文人读书,通过组戏班、开诗局、收字画、办文会等方式开辟文化市场,各地学子皆得其惠,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更因之异军突起。同时,扬州盐商以自己的才智、见解和价值取向创造了别具特色的商业文化,推进士人的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创造了清初扬州城学术文化的辉煌。

3.3扬州是一座独领的城市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城市建设 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规划

一、合理协调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无疑是存在矛盾的。通过实施城市规划,可以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城市建设需要的是建筑空间的拓展,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则是现存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的保留。两者是对立的两级,水火难以相容,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又必须找到和谐相容的方法。政府可以根据根据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及文物保护法规的规定,出台相应的城市规划,合理协调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实际运行中,既重城市建设,也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给两者以合理的运行空间。关键是出台的城市规划要有具体的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甚至要在总体城市规划中,建立保护专章或建立独立的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否则的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就成为一句空话,城市规划的内容重点就落到了城市建设上。如青岛市近年来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设速度发展很快,但城市中的关历史文化遗产也同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与青岛市具体而详细的城市规划有关。1994年青岛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1年关近代建筑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市政府及时出台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青岛关近代建筑保护规划》等城市规划和关保护条例,这些规划,协调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使城市在快速发展建设的同时,关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二、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

让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社会前进的进程中处于静止的状态并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需要维护、修缮,只有这样它才能更长久的留存下去。历史上,西安城墙、太原晋祠都是进行了常态化的维护、修缮,才成为今天的样子。通过保护性的开发,让历史文化遗产发挥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获取维护、修缮资金,在发挥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会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样也会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在今天,“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特色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城市愿意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以此作为打造城市特色的筹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已经成为提升综合形象、增加历史文化意蕴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保护性开发的途径就是把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有效地纳入城市规划中。如《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小西门、天心阁、潮宗街、开福寺规划为“历史风貌保护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保护区内以保护古建筑为主体,适度引入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岳麓山形成呼应,整合开发成“山、水、洲、城”特色突出的古城风貌特别保护区。在青岛,因为有完善、合理的规划,关的旅游功能越来越突出,而在关一带进行建设则有着严格的限制,就连街具建设都纳入关的整体建设保护规划当中。

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城市规划说的通俗点就是帮助城市算未来的账,算的好这笔账就会多一些、早一些地变现,而算的不好,变现的数目就会少一些、变现的时间就会迟一些,甚至还会赔本倒贴。合理、可行的城市规划总是把历史文化遗产做为宝贵的资源,注重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并举。好的城市规划是通过历史文化遗产提炼城市的人文历史精神,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创造宜居、宜投资的内环境,进而还能释放出城市的旅游价值、创造绿色无污染的经济收益。

通过良好的城市规划完全可以实现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统一。在这方面斯德哥尔摩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城市,它既是一座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城市,也是历史文化非常浓厚的城市。它的基本做法是:一些新开工建设尽量走上郊区,打造卫星城,历史文化遗产一般不动。斯德哥尔摩也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但原则是保留传统建筑外墙、拆除内部设施重建,既发挥了实用价值,又保留下了历史风貌。如今,斯德哥尔摩既有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又因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的价值。在这里,我们也确实需要重新评估政府的职责,政府应“着重从综合决策与实际运行两个方面构建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城市规划虽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有了良好的城市规划就给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合理、有序、正确地进行的依据。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实际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完善的立法保障、严格有效的执法为基础。通过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有效配合,城市规划可以发挥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城市形象;视觉符号;城市标志;象征物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我国当代城市文化正以一种矛盾的状态生长,一方面城市的知识文化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空前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精神文明却出现了断代与衰落的痕迹。文化振兴的核心在于创新,站在符号学与视觉心理学的交叉领域上,提升现有的城市文化水平的捷径往往在于城市视觉符号的建设,这也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根本手段。当代中国城市的形象塑造不是如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城市造美”运动那样在单一层面上的构建,而是城市形象美的塑造过程,是全体社会成员面对21世纪新的发展情势形成的系统整合,它包括从行为到视觉系统,从视觉系统到文化心理重构,城市视觉符号建设在其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一、当代中国城市视觉符号的表层解读

城市是被感知的存在,这些感知往往来自于人类的五官和肢体,视觉、听觉、嗅觉、以及感知觉和触觉,不同的人侧重于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但往往人类对身体以外的感知更多来自于视觉,相对于其他的感知方式,视觉较为直观,有信息收纳容量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企业形象设计,亦或者现在提到的城市形象建设的开发方面,都走上了重视视觉图像符号的道路。

(一)城市视觉符号的内涵界定

城市是人类财富的集中地,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滋生地和人类文化的大“容器”。城市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是视觉化的城市建设的全部内容。视觉形象系统的组成单位便是视觉符号,视觉符号是城市历史变迁的变现符号,从中可以解读城市历史发展历程和当代的潮流风向,也可体会到未来的趋势动向。我们一直追求的视觉化城市也是由视觉符号经过形式美法则的洗礼而铸就的。

(二)城市视觉符号的表象特征

能够代表城市的视觉符号有很多,且作为符号表现有抽象、具象之分;也有作为图像的单纯意义上的,也有具体实物景观的多层意义上的。因此城市视觉符号的表象要具有识别性、差异性、对应性、象征性的特征。识别性是首要特征,细节识别是视觉感知阈限的最小程度,同时视知觉有对符号的区分的最小差别值,这就要求视觉符号的差异性,并非则差异性越大越好,但要大于视觉感知阈限的最小承受值,才能够让人们对不同的视觉符号有所区分。对应性和象征性是视觉符号必备的成型要素,没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没有价值的,是会被淘汰的,相反,对应契合、形象生动的视觉符号也会传递给受众更大的信息量。

二、城市视觉系统的内核与外延

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种间接的“经验”,例如,中国古语中就有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这无疑是在向人们传递着有关扬州、苏州、杭州三大城市形象的“定势”。对一座城市形象的整体感知来自于城市的名称、美称、历史遗迹、现代建筑、人文地理升值是人们对某一局部景观的认识。

(一)作为城市视觉系统内核的城市标志

这些或抽象或具体的标志是为城市视觉系统的内核,所有的标志都具有一定的符号象征性,甚至于一座城市内的部分景观都会带有浓重的符号气息。城市是一个有机大系统,城市形象标志的文化认同也是一个复杂且浩大的工程,且要经过足够历史时间的检验。

1.城市标志的分类

城市标志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旗帜”,是融合了整座城市的固有特征、文化底蕴的产物,根据标志代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可以对标志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广义上的,纯粹意义上的城市标志,它就像企业标志一样,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标志设计的全部属性,设计方式也与普通标志设计无二。第二类是狭义上的城市标志,只可以起到代表作用的市花、市徽等,这类标志较为规范和工整,一经启用便轻易不得修改。第三类是具有代表作用的城市建筑或建筑物,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的布达拉宫(如图1);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天坛等。第四类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景观,例如自然的湖泊、石、河流等。第五类是城市的街区群落,例如上海的外滩、南京的夫子庙等。第六类是城市的重要雕塑,此类雕塑可以是古代遗迹也可以是现代人为了增加城市文化氛围或纪念意义而构筑。第七类是城市的指示系统,例如商店招牌、户外广告乃至站牌或路标。第八类是带有色彩意义的标志,即城市中有着特殊色彩的建筑物或景观。

2.城市标志的文化属性及设计理念要求

城市标志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本,一个好的城市标志可以起到城市人健康心理导向的作用,所以在创造性地发掘创造城市标志之前就要明确界定其文化属性:因为城市标志是作为“视觉系统的构建”而出现的,所以城市标志的文化属性反馈的是整个城市的物质及精神系统的综合意义。明确了它的文化属性,那么其设计理念会产生对等要求,城市标志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城市理念,还要让人们直接感受到文化气息,也要直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服务。

首先,要发掘和创造城市差异。城市标志的产生离不开城市资源,要对新资源进行“打散重构”就要在个性中寻找共性,比如要考察当地民俗风情、城市经济发展侧重点(轻工业、重工业、旅游业等)、城市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城市的地理地貌。例如图2是中国香港的城市标志,形象是“龙头”,香港之所以把龙头作为城市标志主要是强调香港是亚洲的龙头城市,因为香港自回归后没有明确定位,这一“龙头新形象”是香港定位为亚洲龙头城市的产物,也是区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重要线索。

其次,要引发广大受众的情感共鸣。标志不仅要引起当地市民的认同,还要尽可能达到城际标准,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即当某一个群体一旦联想到某座城市就可以在意识里显现其代表标志,或者一旦视线中出现某一标志就会即刻显现代表城市的外貌。

再次,城市标志图案及其标准色、标准字的选取要慎重考究。城市的复杂性要求标志要尽可能的涵盖和传递更多的信息,图案选择可以简练简单也可以复杂特殊,但百变不离其宗的是对城市文化的反映。标准字及标准色的选取也要围绕城市文化底蕴,现代标志中对字体的抽象变形或衍生出来的图形也可以起到标志“表明特征”的作用。

最后,城市标志的专家评估团体和受众参与的结合。城市标志要让城市市民和城市外部社会所接受,就要有一套充分的“评估―反馈―修改”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求专家的参与,更要求市民的参与,这也是达到手中认同的有力途径。

(二)作为城市视觉系统外延的象征物

用通俗的语言也可以把所谓的象征物理解为“吉祥物”,城市生活理应是吉祥的,这是每位居民心底的渴望,根据这一需求那么城市形象带给人的感觉也必须是积极向上,吉祥和睦的。城市标志和象征物的囊括区域不同,一方面,城市标志的视觉感受往往是理性的、严肃的,这也就意味着缺少感情元素,这也就限制了对它的理解和接受人群,幼儿因为受自身文化水平和发育的限制,所以对城市标志的理解有限,换句话说,城市标志的传播对受众有一定的要求,即它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层面才会得到更好的传播,它的受众虽尽可能扩展但也有限。另一方面,代表性的建筑或景观作为城市标志往往与人有一定的距离,这种标志的高大伟岸给人的感觉是严肃和庄重的,这与城市形象推广所要求的亲民感是截然相反的。为了吻合城市推广的亲切感、人性化,为了是深灰全体成员都有机会参与,所以象征物是城市视觉符号的必不可少的一员。通过对象征物的设计与推广,可以是人们对城市形象有更直观、更切肤的理解。

在很多人看来南京市的象征物――辟邪,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地方色彩,从沪宁高速公路进城,在中山门广场,人们会看到一尊高大威猛的青铜辟邪,外地来的客人,一看到石刻辟邪就知道南京到了,辟邪俨然成了南京的标志。它是古代墓葬使用的吉祥物,具有辟邪的作用,虽然这一南京市的象征物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从美学角度来看它缺乏美感,色彩单一,亲近性较弱,也就造成了传播性较弱,每次与国外友人交换吉祥物都要对辟邪进行解释。而澳门的吉祥物是燕子,色彩鲜艳且轻松活泼,亲和力很强。

城市的象征物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出现,一个具有亲和力的象征物可以成为广大市民的朋友。对城市象征物的设计就是创造城市整体文化认同的符号的过程。

三、中国城市视觉系统与生活诗学

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郑州世界文化名城优势 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帅旗(1966- ),河南汝州人,讲师,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城市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根脉和灵魂,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终价值。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不断涌现,他们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和方式,释放与扩展城市特色,用独具魅力的文化影响征服了世界。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都市区,在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的过程中,建设具有世界性、全球性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名城,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核心区,是郑州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郑州城市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具备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着不足和制约因素。

一、世界文化名城的构成要素

镶嵌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名城虽然各具特色、风格迥异,但也有着共同的特质与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历史记载、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质,并能够有效地把潜在的文化特质资源通过文化方式的传承创新,转换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发展要素、旅游资本和交流名片,并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城市的灵魂,构筑出独具魅力的世界城市文化形象,是那些成为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所共有的内涵。

世界文化名城必须有超出普通城市的特质,有以下的基本要素。(1)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内涵。世界文化名城是内在文化的一种外在呈现,只有具备了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才能够展示城市的底蕴和积淀,延续城市的历史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铸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共同体。(2)强大的文化实力。作为世界文化名城必须有较强的文化资源转换能力、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开放的文化市场和具有活动力的文化体制机制,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较强的文化集聚发展能力和扩散力,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标识。世界文化名城需要有代表性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标识,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能够代表城市的身份、特征和荣耀。城市标识能够产生巨大的无形价值,为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4)有国际影响力的名人典故。开名人典故等文化资源,是城市彰显个性魅力、发展旅游经济,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世界文化名城必须具有蜚声海内外的名人名家、历史传说、诗词典籍等,才能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够获得世界的自觉认知和传承。(5)全球关注的国际盛会。通过举办会展、论坛、节庆活动等国际性的盛会可以赢得全球媒体、世界人民的关注,并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内外的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6)有便捷完善的服务设施。完善的服务设施由发达的交通网络、健全的休闲娱乐场所、充裕的临时性居住空间、优美的生态环境等构成,这样可以有力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容纳能力,吸纳更多的旅游者、投资者、技术人才,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郑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意义

一是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现实选择。世界性的文化城市建设都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城市个性的彰显,依托文化的传承与特色的展示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城市。郑州不仅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区,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元素多元、文化资源丰富。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在文化传承中发展现代文化,在创新发展中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可以从更高层面提升郑州的城市品质和国际形象。

二是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随着信息技术、市场体系的开放,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并参与到全球竞争体系中。城市之间的竞争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硬实力的较量,更是文化主导的软实力的比拼。郑州作为中部的制高点和中心城市,打造国际性的文化品牌,推出文化精品,不断壮大文化实力,建成世界文化名城,可以增强郑州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三是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国家将河南省定位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要求充分传承弘扬中原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建设文化发展大区域,必须有核心区、示范区作为支撑,以有力引领带动周边城市的文化发展。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经济核心区和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需要积极承担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勇于担当、率先示范、引领方向,创新文化传承的内容形式,拓展文化发展的时空边界,完成时代赋予郑州的历史使命。

三、郑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必须用国际视野来审视城市文化,用战略性的视角来分析内外环境。从全国范围而言,郑州在地理区位、发展环境、文化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优势明显,但是立足于全球,郑州的文化品牌、文化创新力、城市形象等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较弱,迫切需要增强比较优势,弱化制约性因素,明晰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切入点。

(一)比较优势

1、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是全国8大铁路枢纽和8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全国7大公路主枢纽之一,全国3大邮政电信枢纽和6大通讯枢纽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由干线铁路与铁路客运专线构成的“双十字”铁路枢纽;在经济地理上,郑州市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经济中心,处于全国三大经济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的中间位置,起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桥梁与枢纽作用。中观区位方面,郑州位于郑汴洛工业走廊和新郑漯产业发展带的交会点,为中原城市群“大十字”基本架构的核心城市和区域增长极。新打造的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将会进一步发挥交通优势,提升运输能力,带动经济发展,提高郑州的交通枢纽地位。因此,优越的区位优势与便捷的交通条件,为郑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了强力基础。

2、强有力的外部宏观环境。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群众对文化发展水平的要求日益增强,国家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要求。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支持下,郑州文化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河南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强省的同时,积极谋划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并要求郑州承担起“挑大梁、走前头”的重任,支持建设文化核心区。郑州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等文化发展政策,提出了文化强市和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的目标,不断加强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撑。在国家、省市全力支持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下,郑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备了强力的政策基础。

3、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郑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辖区内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6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郑州早在4000年前就是夏、商王朝的都邑,商、郐、管、郑、韩6次为国都,不计黄帝时期,作为都城计381年。郑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截止目前已探明的古建筑、古遗址和纪念地等各类文物遗迹有1013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9处。全市博物馆馆藏藏品6万多件,其中一级品125件。郑州名胜山水众多,文物古迹荟萃,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拥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浏览区、黄河大观和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浮戏山区景区、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使郑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可复制的战略资源。

4、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势态。郑州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市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强市建设的全面推进,文化经济总量在河南省居于首位,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在迅速提高。2006年以来,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5.8%(可比价)的增长速度,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20%以上。坚持以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2009年以来,文化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48.75亿元。通过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促进了演艺业、影视业、动漫产业等加快发展,其中动漫企业数量占全省的95%以上,动漫作品制作总量位列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第一名。《风中少林》、《水月洛神》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为演艺精品力作,可打造成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郑州百花园杂志社打造的《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成为全国小小说的期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高标准建设登封文化产业示范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了特色文化发展板块,构筑了良好的文化发展格局。

(二)制约因素

郑州与世界文化名城具备的要素相比,在城市文化战略规划、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文化综合实力等方面仍不足,现有的城市文化发展水平与世界文化名城还存在差距。

1、城市主题文化形象模糊。郑州虽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文化规划缺乏,且缺少依托历史,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路,而且经济、交通、产业等各项发展规划与文化规划的融合程度较低,以至于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较低,系统发展的能力不足,这最终导致城市主题文化发展不明确。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安身立命的依靠,而城市主题文化的突出则是城市特色打造的关键所在。像北京“千年古韵”的定位,上海“世界博览”彰显,西安“东方神韵”的选题等等。郑州虽然注重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但是缺乏对城市主题文化的规划建设的研究,没有清晰的城市主题文化的主线,以至于城市标示缺乏、建筑没有特色、形象模糊、品味不突出,这与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基本要求存在差距,提升城市文化规划的定位,加快城市主题文化规划建设势在必行。

2、缺少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反映。郑州市城市品牌及其文化品牌的建设,目前缺乏系统规划和精细策划包装,影响力有限。目前,郑州的《快乐星球》、、《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小樱桃》、《风中少林》等文化演艺品牌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但这些演艺品牌数量偏少、知名度和影响力偏低,不能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一些文化景点仅局限于本身的利用,文化旅游项目形式单一,文化景点规模小而分散,大型文化活动特色不够明显,形不成最佳竞争优势。对于缺乏载体的名著文化、名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发较少,尤其是缺乏有冲击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全国叫得响的招牌项目。一些文化企业的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相对落后,企业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非常弱。

3、文化发展的综合实力较弱。尽管近年来郑州文化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但文化综合实力不仅明显落后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而且还落后于武汉、长沙等中部城市。这主要是由于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体制改革速度较慢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文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目前,郑州的文化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不足、文化产业技术力量仍相对薄弱,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依然突出。郑州缺少公开知名的报刊,与一流城市相比,无论是发行量还是影响力,差距都非常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等核心层面以及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创业设计、人文旅游等新兴文化产业则相对薄弱。郑州仍未形成统一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城市国际文化品牌,国际知名度相对仍然很低。在各种国际知名调查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排行榜中,如“世界都会”、“全球城市品牌指数”等,郑州尚未上榜。郑州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或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意经济”还没有深入人心,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还未触及到世界上更远的地方。

4、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展示方式欠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关键在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特色的塑造。郑州是华夏文明、中原文化的根源和正宗,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但是文化的传承内容不清晰,对于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文化理念等并未进行系统的梳理,传承的内容缺乏统筹规划,思路和方向较为混乱,丰富的文化遗产仍然处于半封存状态。文化传承的方式创新不足,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单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程度较低、文化的现场体验区缺少,历史文化的整体感受力和冲击力薄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缺乏强力支持。文化遗产的展示、文化经典的传送、道德体系的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制度的设计等仍然较为分散,具有超前性、系统性、科学性的传承创新的体系未建立,以至于悠久的文化遗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非常弱。

5、文化“走出去”的能力有待提升。郑州近年来依托文艺表演、艺术展览等,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与世界知名城市相比,郑州在参与、承办大型国际文化活动等方面还有差距,其世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着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文化“走出去”的内容缺少,现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限制过多,未能完全展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价值形态的单一、内容的单薄使其难以适应国际化选择。具有郑州特色和国家水准的外向型大企业较少,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商业运作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都未进入国际市场。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单一,目前郑州文化对外交往,多以政府为主体,限于经济合作、文艺演出等方面,民间组织、民营企业、个人与学术研究机构从事的对外合作交流较少。对外宣传的渠道缺少,目前,郑州市的报刊、电视、网络等一些栏目的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品牌栏目,在国内的影响较小,而且与海外传媒缺乏合作,国际知名度更低。

6.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薄弱。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文化水平密切相关。郑州作为省会城市,高校较多,但与同为中部城市的武汉相比,全国性大学和名校屈指可数。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学,缺少一流大学难以打造和引领文化名城的建设。

(本文为郑州市2012年社科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全景郑州·郑州概览,/viewCmsCac.do?cacId=ff80808135754db

20135755122380074,201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