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的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雕刻的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雕刻的技巧

雕刻的技巧范文1

【关键词】调动;课堂;气氛;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17-01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一直以来承担着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而大学语文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取决于课堂气氛。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良好课堂气氛可以成为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本文就如何调动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及成效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调动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的技巧

首先,讲授大学语文时,最忌照本宣科,只顾讲解课本中的段落、中心思想、字词解释等死板知识却不顾及学生感受。因此调动课堂气氛,革新教学内容,增加鲜活的实例分析、将教材内容与当今社会学生生活、城市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在讲解柳永的《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时,可以在赏析作品之余向他们讲授关于西安灞桥的一些历史,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到灞河两岸感受一下绿柳如烟的情景,这样学生对柳永的这首词会有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

其次,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调动大学语文的课堂气氛。尝试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指导他们阅读、讨论、发言,让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杜绝“满堂灌”。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能打破沉闷的课堂。因此,可以小组分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同学们参与到课堂之中,探讨一种文学现象、作家思想、文章的行文风格……最后每组选出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实行加分奖励。

再次,调动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需要更多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有助于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在课程教授中应当保持微笑,措辞亲切和蔼,教态要自然、大方,从容镇定,随时与学生保持目光交流,用真情感染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并与学生积极讨论,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安排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等,教师也参与其中,作为参与的一份子或者评委出现,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锻炼了他们的讲演能力,提升了他们学学语文的兴趣。

最后,学学语文,写作练习必不可少,而学生写作之后教师对优秀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无疑是调动大学语文课堂气氛的又一法宝。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要求学生模拟讲授内容或者其中一部分,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巩固学生掌握的文章写作技巧。例如在讲授唐诗、宋词时,指导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或词人的写作风格,课下创作一首新作,在下次课堂上展示优秀作品,经过尝试发现课内实践效果良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气氛的改革成效

经过大学语文课堂气氛调动的几点尝试性改革,学生对本属边缘学科的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有显著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显著增强。从学生课内实践中所交作业来看,大多数同学能够独立赏析文学作品中的诗、词、文章等作品。

改革成效之二在于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学生中期检查中的反馈来看,调动课堂气氛的几点尝试性改革之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写作时更加自信、熟练、胸有成竹。例如:学过优秀诗、词并进行创作之后,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诗词,并踊跃投稿。有些同学对小说较有兴趣,甚至可以成为网络小说的签约,创意层出不穷,令人惊叹。

总之,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至美享受。联系实际生活、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课堂展示等调动大学语文课堂气氛的新尝试,可以使学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课堂关系,调动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04).

[2]江安凤,吴锵.讨论式教学及其操作过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3]宁云中.生态空间失衡与重构:大学课堂的微观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16(04).

[4]办草.浅谈如何有意识去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

雕刻的技巧范文2

【关键词】食品雕刻;烹饪专业;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不但要求可口,还要求美观。因此现今很多高档饭店都非常注重食品雕刻。通过食品雕刻来传达出某种寓意,使宾客不但享受到美味,而且享受到艺术。基于市场的这一需求较为旺盛,很多职业院校的烹饪专业也加大了对食品雕刻的重视,以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大学校的就业率。

1、食品雕刻的意义

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食品雕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才能使学生重视这门课程,从而为培养学习兴趣打下良好基础。所谓食品雕刻,就是以食品为材料,利用专门的刀具,通过一定的雕刻技艺,来雕刻出各种各样优美造型的烹饪技巧。常见的食品雕刻一般多为花卉、动物、人物等等,这些雕刻出的作品栩栩如生,仿若真品,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作为一种具有很强观赏性与艺术性的技术,食品雕刻不但可以美化宴席环境,还能够烘托宴会主题,提高宴会的档次。因此目前食品雕刻在一些大型或高档的餐厅、酒店、宴会、节日庆典,甚至是国宴上,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2、如何激发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

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食品雕刻还是一种较为陌生的技术,学生并不了解食品雕刻所用的各种刀具都是什么用途,也不懂如何运用这些刀具来雕刻出完整的作品。因此在初开始进行食品雕刻教学时,教师不能直接就向学生讲解各种专业知识,这样容易使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兴趣全无。为了激发学生对于食品雕刻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手段:

2.1创新教学方法,做好示范工作

在每次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当根据本节课程内容事先雕刻出成品,并将成品带到课堂上,使学生看到这件作品就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并想着自己如果也能雕刻出这么好看的作品就好了。那么此时再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必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大其学习兴趣。另外,展示示范作品的方法不能是直接放在讲台上,而不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到,这样也不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有节课堂教学内容是进行花卉雕刻。在上课前笔者事先雕刻了几朵,并将其放在一盆鲜中,然后在开始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的优雅,然后再告诉学生这些花朵里有几朵假花,谁能找出来,就把这朵花送给谁。这样一来,学生就由原本的惊奇,转为极大的兴趣,开始寻找花盆中的假花。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开展了本次课堂的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2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实训练习活动

为了使学生对食品雕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期间可以用各种多媒体来展现丰富的食品雕刻艺术作品,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在饭店或酒店开业期间,或是当地的美食节期间,带领学生直接去现场观看,那规模的宏大、作品的逼真、技艺的精湛、组合的巧妙,每一次都会让学生深深地折服,被那些作品感染和陶醉,产生共鸣。学生对食雕艺术充满无限的向往,兴趣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

在学生跃跃欲试,想自己雕刻出作品时,是最佳的实训练习时机。在实操练习环节上,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中的优点,并及时表扬,还可以将优秀学生的食雕作品,拍成照片,在班里或校内进行展示和讲评,以此调动学生学习食品雕刻的浓厚兴趣和自信心。

2.3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充分调动创造热情

仅仅只在课堂上通过书本或多媒体来传达食品雕刻艺术,还是不能使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食品雕刻的精髓。因此教师若有机会,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动物园、菜场等地方去观察,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卉在不同开放阶段的形态特征,了解不同动物的神态表情,了解山水花草等自然的景观,等等。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很好的把握动植物形态,使雕出的作品贴近自然,逼真传神。

2.4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平时练习时间太久,学生易产生厌倦感,故而不定期地采取操作技能竞赛,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比赛范围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横向比,也可以在全年级、全校展开纵向比,将每次竞赛中优秀作品都写上学生的名字,放在学校的公共橱窗里展出,这样学生的成就感增加了,自信心也增强了。通过竞赛,一方面,经过专家的评判和技术指导,学生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改进、提高,另一方面,他们能发现同学间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进一步发扬迎头赶上的精神,相互切磋,共同提高。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经验不断丰富,自信心增强,技能水平也不断提高。

2.5狠抓学生基本功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教学应该从简单内容入手,循序渐进,加强雕刻刀法的训练。教学中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原料的性能,掌握不同的握刀姿势和运刀力度。可先教学生握刀姿势,原料打片,削皮,削制半圆形胚、圆形胚、椭圆形胚,后教雕刻简单的梅花、兰花、喇叭花等,再学月季、牡丹、玫瑰、荷花等花卉的雕刻,这样可以很快使学生学会和运用刀法;先学花卉雕刻,后学花篮、花瓶、花盆等雕刻,使学生可以自己将雕刻的成品组合成一件完整的食雕作品;先学单一,后学整体,如先学独立的小鸟雕刻法,待学会了方法,掌握了要领,记住了小鸟的特点后,再学整体立雕小鸟。

2.6鼓励学生要有坚强的毅力,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学习食品雕刻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顺利度过入门阶段这一难关期。每一位学过食品雕刻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起步入门阶段是最困难的。很多意志力不强的人,就是在这一阶段败下阵来,并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从未接触过食品雕刻的学生,他在学习刻第一朵花的时候,会觉得非常吃力,手不听使唤,下刀没准,这就是所谓的困难期。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一朵花不行练两朵,十朵不行练二十朵……,最终会练好的。一朵花练好了、掌握了,学生就会对食品雕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就会进一步增大对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

3、结语

总之,食品雕刻是一门精细繁琐却极具艺术美感的技艺,学生若能够完全领会和掌握食品雕刻的精髓,则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前途必然不可限量。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走的更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调动、激发和延续学生对食品雕刻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参考文献

雕刻的技巧范文3

核舟记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奇巧人”王叔远的雕刻技巧,交代核舟和王叔远的关系及其雕刻的主题,给读者一个总印象。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核舟及舟上的全部情景。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计核舟上的人、物的项目和数目,以赞叹核舟的艺术技巧结束全文。

《核舟记》主题思想

雕刻的技巧范文4

关键词:佛教;雕刻

佛教虽然源头在印度,但是由于它的传播范围很广,派系较大,因此在东南亚各国都留下了不同风格的文化痕迹,佛教的雕刻艺术便是佛教文化这顶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佛教雕刻文化艺术在盛行之时,东南亚各国正在积极的进行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因此佛教雕刻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传播与发展。当r为了能够弘扬佛法来让更多人了解佛教、信仰佛教,印度的阿育王开始诏令匠人为佛教经典进行雕刻,大量的凿建石窟,雕刻石塔。由此为开端,佛教的雕刻文化艺术开始迅速传播并发展。

一、中国佛教雕刻艺术史与雕刻内容

(一)中国佛教雕刻艺术史

佛教经由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而在进入我国新疆地区后,佛教又沿着三条路线进行传播与发展:云冈、龙门和响堂山。云冈石窟的雕刻手法是纯粹的印度式雕刻,雕刻是在岩石上直接雕刻而成。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中国的匠人们已经印度式的雕刻手法上更进一步,融合了印度与中国的风格,所雕刻的石像也更加具有东方人的韵味。响堂山的石窟雕刻艺术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同时在雕刻人物上增加了一些宝珠等饰品。到了我国唐代,佛教雕刻文化艺术已集大成,匠人们开始融合这三大石窟雕刻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且逐渐将我国的佛教雕刻文化艺术传向当时的高丽、日本等地。

(二)中国佛教雕刻取材内容

中国佛教雕刻取材范围很广,大至佛教经典中的佛陀、菩萨、罗汉、天龙八部、金刚力士、飞天等等,小至佛教经典所出现的动物、花草树木等等。在我国,所雕刻的主要部分都是石窟艺术,所留下来的璀璨的文化雕刻艺术大都存于各大石窟之中,如麦积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

二、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创新之处

(一)古今结合

如今的佛教雕刻艺术充分利用了现代先进的科技技术,运用更加成熟的工艺技巧来复刻悠久的佛教文化。建立在山东省烟台市的释迦牟尼佛像就充分运用了现代建造工具的便利,佛像高达近39米,重约380吨,通身由锡青铜雕刻而成。释迦牟尼佛像雕刻了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等共642块锡青铜的铸件,由这些青铜铸件拼装而成,是现今世界上第一大的铜铸佛。

(二)融入时代精神

我国在海南省三亚市所建立南海观世音像其体型为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造型,这一造型表现了南海观世音的六根圆融、了无牵挂,而与此同时又心怀众生、慈悲有情。在南海观世音的形象设计上,与以前三面六肩设计手法不同,而是运用了三面三肩的手法,使得整尊佛像从每一面开起来都是一个独立的双肩佛像。南海观世音像的三面分别朝向东、西、北,三面观音像的手中所持之物都不相同。东、西、北三面佛像分别持经箧、莲花、佛珠,三样事物象征着智慧、和平、慈悲,体现了南海观世音的三种品质。

三、中国佛教雕刻艺术的艺术手法与前景思考

(一)发展佛教雕刻艺术的空间感

佛教的雕刻艺术形象大多不是单独的圆雕,而是具有主副之分的圆雕群,所雕刻的人物形象具有主从关系,有衬托与照应,各个雕刻所体现的不同佛教经典故事拼接在一起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佛教艺术世界,如果单独进行佛教雕刻的创作则很难使人了解其雕刻背后的含义与故事内容。因此,在进行佛教雕刻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多造型的方法来表现出整个雕刻群体作品的共同意境与气势。我国的佛教雕刻艺术手法就非常重视对于其背景的描绘,因为一个独立的雕刻作品往往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单独通过圆雕来体现出雕像的威严等意蕴,需要通过背景来做衬托与补充。

(二)以形写神,表现情感

我国塑绘艺术中的审美要求是所塑主体能够活灵活现,在静态中表现出情感,与观看者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即为传神。佛教雕刻中佛陀的庄严、观音的慈悲、天王的愤怒以及金刚力士的凶悍都要从人物的面部勾勒着手,从眼睛、嘴唇等细微地方凸现出来,表达出人物所代表的情感。而在进行眼睛、嘴唇等地方的勾勒时,不能打破整个塑像的和谐性、统一性,要与塑像的整体形态、姿势互相照应。除了所塑人物的本身形象与神态外,还应该注意与人物背景相结合,与整个巨幅造像的整体情感相一致。

(三)延续并发展线艺术风格

中国的雕塑风格很多时候都靠线条来进行表现。而在进行佛教雕刻艺术的创作时,大多以具有形式美的线条来补充表现,这样一主一辅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雕塑所具备的鲜明风格特点。而重要突出线条的作用,则是一种强化其概括性的表线手法。我国在进行雕塑创作时,大量的运用形式线条来概括出所要描绘的事物或形态,通过这样来取得立体的效果。超越了我们所能见的雕刻物的外表,而是由观赏者脑中下意识的去补充出那些景象、气势、空间感。在人物的衣物与雕像背景中,这种表现形式最为常见,经常可以由几笔线条来体现出匠人的水平高低,显示出雕刻的独特魅力。线条本身所具备的韵律与形式美也都能活灵活现的进行充分流露。

四、结语

佛教雕刻的发展不能靠人们的凭空想象而脱离佛教经典,必须在尊重、弘扬佛法,传播佛教教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进行有目的有根据的创新。佛教雕刻的创作应该面向大众面向生活,以大众与生活这些广阔的领域为平台来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劳动人们、信仰者们的力量来进行创作,集中民智、反映民情,这样才能让佛教雕刻艺术继续发展,才能使得佛教雕刻艺术更加光辉灿烂。

【参考文献】

[1]林保尧.评胡文和巴蜀佛教雕刻艺术史之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1(02):194-195.

[2]邱紫华.古代印度雕刻艺术的美学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2-8

[3]马林.南诏・大理佛教雕刻艺术的发展[J].大理学院学报,2002(02):1-2.

[4]邓超群.“像”与印度佛教雕刻艺术的变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91-95.

[6]孙蕊宗教学,唐宋佛教雕刻及其理想化的思考[D].南京大学,2006.

雕刻的技巧范文5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位雕刻家,接收了一位十分聪明的弟子。不久,他发现这位聪明的弟子稍有进步就在师兄、师弟面前夸夸其谈,好像无所不通……雕刻家把他叫过来,送他一盆夜来香。

第二天一早,弟子很高兴地对雕刻家说:“夜来香真是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

雕刻家就问弟子:“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没有。”弟子高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哦,原来是这样啊。”雕刻家说,“我还以为开花的时候会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弟子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羞愧地对雕刻家说:“弟子明白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故事性、寓意型的新材料作文题。“夜来香”是理解材料的关键,它是雕刻家用来启迪弟子的一个特殊事物,也是一个比喻。因此,审题时考生的思考点应集中在夜来香的开放时间(晚上)、开合情态(静悄悄)上,从中领悟某种哲理。材料中的弟子“十分聪明”,可是“稍有进步”就“夸夸其谈,好像无所不通”,也暗示了命题人的情感倾向;雕刻家面对弟子的“错误”,并没有一味批评、指责、说教,而是借物暗示,循循善诱,使弟子领悟,教育方法高妙。弟子“明白”的道理其实正是“夜来香”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处世风格。由此,同学们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为人处世要谦虚谨慎。所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人处世不可浮夸、骄傲自满,而应谦逊。

2.在成绩或荣誉面前要保持低调。不能因一时的进步、成绩或荣誉就沾沾自喜,即使成就显著也应该学会低调,不张扬、显摆。

雕刻的技巧范文6

【关键词】东阳木雕选用材料雕刻技法构图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47-02

一、序言

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东阳木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间艺人们创造了多种雕刻技法,逐渐形成了雕刻技法完善、创作构思娴熟、题材内容丰富、观赏实用有机结合等显著特点。东阳木雕从形式上看,由简单到繁琐,由粗犷到精细。木雕技艺之精湛,产品之典雅,精美驰名中外。

二、选用材料

东阳木雕是以散点透视的平面浮雕,其雕刻材料应用广泛,因精雕细刻,一般很少漆色,突出表现原木的原汁原味,又称为"白木雕"。东阳木雕的选用材料主要是分为:内容题材雕刻用材和边框用材。其内容题材雕刻用材要求木纹细腻,能耐久,无油脂,不易变形,不易开裂,如樟木、椴木、白杨木、白桦木、白木、白桃木、银杏木、楠木、榉木等色彩较淡的木材,适合东阳木雕的精雕细刻。对于边框用材来说,要求木质坚韧、硬性好、质材重。不易损坏,起到加固和衬托作用。如黑檀木、酸枝木、红木、花梨木、铁梨木等。选用材料要利用木材的天然色彩和质感,使作品的结构内容与外框造型完美融合。木雕材料的色泽、肌理是木雕的"肌肤",木雕作品雕刻后,赋予了雕刻的语言,其材质赋予了一定的材质语言,能深化木雕艺术的感染力。

近年来,东阳木雕在选用雕刻材料上,不管是边框,还是主体雕刻部分,全部都选用高档材料进行雕刻制作,如选用小叶紫檀木、大叶紫檀大、酸枝木、花梨木、金丝楠木、红豆杉等高档木材进行雕刻制作。其目的是想通过高档材料雕刻制作的木雕作品,提升木雕作品的经济价值。但就艺术表现的精雕细刻来说,没有色彩较淡的效果好。

三、题材内容

东阳木雕题材内容表现的特色,其类型有:人物、山水、花鸟等。主要内容有: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文学、吉祥动物、寄情花木、风流人物、抽象图案、山水人物、鱼虫走兽、宗教佛像等。作品的象征、寓意是用动物、花卉表示吉祥幸福、延年益寿、夫妻恩爱等;以神话故事和民众所称道、所供奉、所敬重的具有人格力量的历史人物来表示借古喻今、尊敬喜爱等等,东阳木雕表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一休化步伐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艺术创作在不断的创新,东阳木雕也不例外。近年来,东阳木雕艺人们着力于东阳木雕题材内容的不断创新,致力于表现当代题材的作品。如:2012年东阳木雕大师共同创作的"改革开放十大成就"大型东阳木雕组雕《春天的故事》,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再如:《新农村》、《田野赞歌》、《五谷丰登》等等,表现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新农村经济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景象及农村农业丰收果实的木雕作品。东阳木雕题材内容的创作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从东阳木雕题材内容的广泛性中,挖掘创作创新的题材内容,东阳木雕才会有今天这样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四、雕刻技法

东阳木雕以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和实用与欣赏完美结合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这种艺术风格以东阳木雕的独特的平面浮雕雕刻艺术为前提条件的。其雕刻技法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透空雕、透空双面雕、镂空雕、锯空雕、半圆雕、圆雕、圆柱浮雕、阴雕、深镂空雕、镂圆雕、镂空贴片雕等十多种雕刻技法。

东阳木雕雕刻技法表现的特色,就是在整件东阳木雕作品中,运用上述雕刻技法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完成木雕作品的雕刻创作,以达到一定的木雕艺术效果。整件作品只有一种雕刻技法运用的有:阴雕作品、薄浮雕作品等;两种以上雕刻技法运用的有:深浮雕作品、锯空雕与镂空雕结合的作品、透空雕作品、镂空雕结合浅浮雕作品、高浮雕作品、多层叠雕作品、镂圆雕作品等等。东阳木雕的特征是集中表现为层次的丰富性,运用各种雕刻技法的多样化。东阳木雕的作品雕工精致、洗练、玲珑剔透而不伤整体和牢固,通过各种雕刻技法的灵活运用,达到了精雕细刻,突出了木雕作品的三维立体效果,层次感、立体感既丰富又强烈。

五、构图

构图又被称为"布局"或"章法",是指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的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审美效果。也就是说,作者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它是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东阳木雕的构图,是作者把构思、立意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通过图形的合理安排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达到表现意境、内容的艺术作品。构图是东阳木雕整个作品骨架,是立意的表现载体。构图要包括表现的意境、内容和表现方法等,它与作品创作是否成功、整体艺术效果如何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构图时,应该把最能吸引观赏者目光的这部分主题内容充分表现出来,陪衬的物像要概括地处理,使陪衬的物像起到烘托的艺术效果。东阳木雕的作品就是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事物,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主题内容以及对艺术的见解,通过木雕的载体充分地得到表达。

东阳木雕构图饱满,表现内容丰富,刻划层次分明,适当保留平面,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东阳木雕的构图可以概括为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其方法是线面结合的造型技巧,适当保留平面、小块留地与高远叠压的层次处理方式等几个方面。

东阳木雕的构图,在艺术手法上,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可谓"画中有画,景中有景"。达到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和艺术魅力。

六、艺术表现

东阳木雕以其丰富的题材内容和精湛的雕刻技艺,逐渐形成了平面浮雕艺术别具特色的效果。东阳木雕艺术表现的特色有:运用雕刻技法、运用雕刻材料、运用色彩和运用粘贴技术等形式。

(一)运用雕刻技法的艺术表现。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为主,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极为鲜明的雕琢艺术特色。其雕刻技法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透空雕(锯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园木浮雕、圆雕、半圆雕、彩木镶嵌雕、贴片雕、阴雕、彩木多层叠雕等十多种雕刻技法。东阳木雕的传统艺术蕴含着东阳木雕艺人博大的智慧和精深的木雕技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结晶。

运用雕刻技法表现,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运用东阳木雕上述雕刻技法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对木雕作品的雕刻创作,以达到一定的艺术表现效果。运用雕刻技法表现的有:阴雕表现法、薄浮雕表现法、深浮雕表现法、锯空雕与镂空雕结合表现法、透空雕表现法、镂空雕结合浅浮雕表现法、高浮雕表现法、多层叠雕表现法、镂圆雕表现法、多种雕刻技法结合表现法等等。

(二)运用雕刻材料的艺术表现。东阳木雕的雕刻材料应用广泛,因精雕细刻,很少上色,一般选用色彩较淡的木材作为雕刻用材。如樟木、椴木、白杨木、白桦木、白木、楠木、榉木等色彩较淡的木材。也有选用红木、黑檀木、酸枝木、花梨木、铁梨木、荫沉木等颜色较深的木材作为雕刻用材的。这主要是根据雕刻设计者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决定。运用雕刻材料表现法,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运用各种材料通过雕刻和组合,来达到表现艺术效果的木雕作品。有时根据木雕艺术表现的需要,设计创作者会选用几种或者多种颜色的木材来雕刻组合成木雕艺术作品。运用雕刻材料表现的有:彩木镶嵌表现法、彩木雕刻组合表现法等,具体表现为木质材料色彩的丰富,雕刻技法运用多种多样,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三)运用色彩处理的艺术表现。东阳木雕因采用颜色较淡材料雕刻,又不上颜色,被称为"白木雕"。但有些木雕作品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对白木雕进行着色处理,来达到艺术表现的效果。运用色彩处理表现,就是运用各种色彩在雕刻的木雕上面着色处理,使其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艺术效果。运用色彩处理表现的有:浅降山色表现法、淡彩表现法和贴金表现法等。

(四)运用粘贴技术的艺术表现。东阳木雕是散点透视构图、讲究平面装饰艺术效果的浮雕。木雕作品要达到装饰的效果,有时需要将木雕作品单独雕刻后,进行粘贴或镶嵌连接组合。运用粘贴技术表现,就是将木雕作品单独雕刻后,进行粘贴或者镶嵌到底板上组合而成的一种表现方法。运用粘贴技术表现的有:贴片技术表现法、竹丝镶嵌贴片表现法和锯空雕粘贴表现法等。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东阳木雕的是散点透视的平面浮雕,其艺术特点是工艺精湛,构图饱满,题材内容多样,艺术表现丰富,选用材料广泛,雕刻技法全面,不施重彩深色,保持原木本色,而且精雕细刻,具有素淡、清雅和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1] 华德韩.东阳木雕[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