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1

一、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教学内容是与同学们所关心的竞赛活动有关,并可促进其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如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教学是较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平常教学时很难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若安排到竞赛之前,同学们不仅能认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还会主动与老师联系进行一些创造性的队形变化练习。

二、 有利于提高成绩、掌握技术

如耐久跑教学是同学们最“怕”的一项教学内容,但是每年的环城长跑,由于要进行个人及班级间的竞争,同学们都有一种竞争心理和集体荣誉感,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耐久跑教学,学生目标明确,所以容易提高成绩;又如女生大多不喜欢打篮球,但若将其安排在比赛之前进行教学,他们会为了不使自己在场上出现“难堪”(如抱球跑,全场不得分,聚众抢球等)现象而加强学习,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三、 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体育比赛以它胜负的不确定性等独特的魅力而深受学生喜爱,同学们可以通过参加或观看体育比赛得到一种需要满足的,所以在比赛前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从事或了解该项活动的欲望。特别是有特长的学生更想趁此机会在众人面前“露一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另外,因为要参加比赛为班集体争光,特长生这时也很受全体同学的关注,所以他们会有一种表现欲,这种心理会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学习,积极进行练习,在这种状态下,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也容易被带动起来。所以,此时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技工院校;体育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它可以让人充满自信和展示自我,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职业核心能力包括: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简单说,就是一个人适应工作岗位变化、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敢于、善于创新的能力。中国的现代教育普遍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导致人才培养存在缺陷,往往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偏离了教育的本质。结果,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面对新工作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无能为力。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实习操作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进行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的院校少之又少。技工院校的学生在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往往由于缺乏职业核心能力,影响了职位的升迁、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待人生的态度等,从而造成频繁地更换工作、缺乏自信、心理异常等情况。很多技工院校意识到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弊端,努力尝试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取得更多的成功和职业幸福感。体育课是技工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现代社会,体育课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学会某个动作、了解某项运动、知道某些比赛规则,它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任务。

一、技工院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

有的学生认为上体育课又累又脏,在心理上有抵触情绪。到了上课的时间,这些学生的抵触心理就表现得非常明显,要么上课迟到,要么进行分组练习的时候不参与活动。这些学生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容易生病,各项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段的其他学生。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他们往往缺乏团队精神,喜欢独来独往,和班上大部分同学关系一般,没有几个朋友;与教师无法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不能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时间观念、纪律观念淡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在班级中的各项表现都差强人意。还有的学生虽然能按时上课,但只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一旦遇到自己不感兴趣或感觉没用的内容,就表现出反感的情绪。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在情绪管理、学习管理上还非常欠缺;具有一定的团队意识,但还是以个人主观意识为中心,也容易出现与同学、教师之间沟通不畅的情况。

2.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技工院校的体育课是以传递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般以讲授和示范为主,知识的传递多为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学生往往被要求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在学习中,学生机械地记忆某个动作的技术要领,在课上不断地重复练习,这样使学生渐渐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少教师在向技工院校的学生授课时,容易出现敷衍、应付的心理,认为学生是以技能学习为主,在体育课堂上只专注于把课上完,至于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意志品质得到了怎样的锻炼等经常被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因此,技工院校的体育课容易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

二、技工院校体育课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策略

技工院校的体育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参与式的方法。笔者认为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教学方法

体育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动、锻炼,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塑造完美人生的目的。体育课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动作技术的学习。它是重复性活动,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形成动作定型,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重复练习是枯燥的,但练习形式是可以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在以往学习排球的垫球技术时,个人垫球练习能使学生知道垫球的手形、垫球的部位以及手臂如何用力,学生在练习时只是机械地重复动作。这时,可以采取双人垫球或多人垫球的形式,让球的运动轨迹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垫球的难度。学生在与其他人共同练习时,需要合作与沟通,否则练习就不能顺利完成。学生每次成功地把球接住垫给其他人时还能感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自信心,这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而言是很有帮助的。

2.重视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一项特殊而有价值的活动,它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功能。技工院校的学生多为15~18岁,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在心理上既像大人,又像小孩,体育课应重视体育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游戏组织和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言行,同时加强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团队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积极向上、见义勇为的精神,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个人与团队、胜利与失败的关系。体育游戏的内容应向竞争性游戏过渡,变化应稍有复杂,使得游戏参加者能敏捷地思考,分析具体问题,预见行动的后果并采取适当的对策。例如“背人指路”游戏,学生分成若干队,一人背另一人,下面的同学蒙住眼睛,按上面同学的指示前进,先到终点者为胜。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下肢力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有不少体育游戏,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体育游戏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对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学习管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3.组织小型体育比赛

体育比赛具有竞争性、对抗性和观赏性等特点。参与者全身心投入比赛,为了比赛的胜利而努力拼搏;观赏者往往被激烈的比赛场面深深吸引,对胜利方无比钦佩,对失败方给予真诚的鼓励。当学生的运动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组织小型体育比赛了。小型体育比赛比较常见的有篮球赛、足球赛等,大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项目。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比赛组织方法上,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轮流担任教练、裁判。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比赛时间不宜过长,重点是使学生在比赛中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例如沟通、合作、时间管理、压力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4.组织符合学生实际的拓展训练

在课堂上组织拓展训练要就地取材,通过精心的设计活动达到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挑战自我、完善人格、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拓展训练的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个人与个人、团队与团队、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体会团队的力量。例如“人椅活动”,在平整的场地上全体参与者围成一圈,每人把双手放在前面一名学生的双肩上,大家听从教师的指令,缓缓坐在身后学生的大腿上,坐下后大家可以喊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等口号,争取坚持5分钟以上。拓展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游戏中,学生的依赖思想(松懈思想)对团队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要想坐得长久、坐得舒服,每个人都要当好“一把椅子”,这对团队又将造成怎样的影响?通过实践、讨论再到改进,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大学生 运动动机 兴趣

一、前言

现代社会当中充满着竞争和挑战,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其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从中学习到体育知识、锻炼方法,向终身体育迈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的社会活动丰富多彩,当代大学生日常活动有了选择的多样性。根据这几年的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例如体质下降,容易生病等。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未来所从事的事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极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原因与分析

人的行为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体育锻炼也是一样,体育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动因。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其它综合素质,开展好大学生的体育活动,仅靠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是不够的,必须掌握大学生运动动机的特点,培养锻炼身体的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的运动动机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关的动机。它是以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例如某学生被网球运动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主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在教师的帮助下在运动中获得乐趣,也学到了运动技能,培养了长久坚持进行这项运动的习惯。间接动机是指为了达到教学大纲的考核要求,为了增强健康,为了集体的荣誉等等。

据调查,间接动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动机。在间接动机中增强体质和搞好专业学习是专业动机的主要内容。为集体争光,为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也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间接原因。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较强烈,只要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就非常高。但有的大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对体育没有多大兴趣,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进行锻炼,比如“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测试,只在测试时卖力气,平时很少进行锻炼。还有一些学生的兴趣在别的方面,如电脑游戏、上网冲浪等。这些学生体育动机的培养应该引起重视,教师应多帮助,多引导。

直接动机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直接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是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间接动机是在直接动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初少年儿童参加体育活动一般是由直接兴趣引起的,它是动机的基础,大学生一般仍保持直接兴趣的动机,也有少数对体育不感兴趣。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兴趣的分布日趋广泛,也相对集中。大多数学生喜欢球类项目,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还有就是健美操、健身和一些新兴的休闲运动。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的互相补充是相当重要的,只有直接动机时动机不能之久而稳定,只有间接动机时学生不能主动愉快地进行锻炼,两者互相补充才能保证学生积极自觉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三、提出建议

根据对大学生体育动机特点的分析,要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论是直接动机还是间接动机都应该进行利用、激发和培养。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一)利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为了增强体质和搞好专业学习的体育动机。

1.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社会意义方面的教育,树立为国家、为人民而锻炼的思想。

2.在体育课或其它形式的讲座中,给大学生讲解一些运动生理知识,通过生理指标测的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向学生介绍经常进行各个体育项目的好处。如体操对上肢肌肉骨骼发育的影响,长跑对心血管的良好影响等。

4.教给大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如何练健美,负荷多大,次数多少,一般做几个动作,组与组之间间歇的时间,哪些部位搭配在一起练习比较科学。锻炼前的准备活动、锻炼后的放松的必要性。

5.让大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发展智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道理。可以用古今中外的范例来影响他们,使他们加深体育和专业学习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为搞好专业学习的体育动机。

(二)努力加强集体荣誉感、争取好的体育成绩的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校要举行小型多样的基层体育比赛,使多数人有机会比赛,扩大为集体争光的机会,从中得到锻炼。

2.各项比赛要以团体奖为主,即使以个人形式参加比赛的项目,如田径、网球、羽毛球等也要如此。这样更便于充分发挥包括领导在内的集体荣誉感,不但能保证各单位参加比赛的人数,而且参赛者会认真练习,比赛也会更精彩。

3.不论哪一级比赛都要大造声势,比赛结果要公布于众,给予表扬,并尽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强化为集体争光的体育动机。

4.考试次数可多一些,一个单元或一个项目的主要动作都要进行考试,这样能促使大学生课外更多地练习。

(三)利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直接兴趣的动机。

1.体育课要生动活泼,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教法要灵活多样,组织要新颖多变,适当运用教学比赛。通过身体活动,大学生能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享受到体育活动给身心带来的愉快。

2.课外体育活动应尽量保证大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以便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这项目的乐趣,不断提高运动水平,也能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3.多开展一些大学生比较爱好的球类项目。

4.专选课的开设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专门的运动技术会有积极的作用。

5.加强体育的组织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的直接动机受到压抑,降低了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加强组织,被压抑的直接兴趣动机就有重新发挥作用的机会。

6.创设情绪体验情景。整洁、良好的体育器材和设施,能引起大学生参与锻炼的情绪。

四、结语

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由被动变为主动,养成长期锻炼身体的习惯。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得到锻炼,对其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体质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学生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担负起建设好祖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组织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ZHANG Kai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Abstract Thia paper use of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s, site visit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for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for analysis, summed up the impact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sport activitie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1 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1.1 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已经被大学生所接受,它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是相同的,保证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但实际上,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与频度却不尽如人意,这与大学生们认识程度有较大差距。男大学生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2~3次,女大学生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每周1~2次,每次活动时间在45~60分钟左右。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每周能坚持锻炼3次以上,多数大学生没有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1.2 高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现状

1.2.1 早操、课间操组织管理状况

科学合理的早操锻炼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和改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促进学生强身健体。据调查辽宁省高校在扩招前,由于人数相对较少,易于管理,多数高校采取集体出早操的形式。这种组织管理方式的不足之处是存在活动形式单一性和强制性。由于锻炼强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在扩招之后,因学生人数剧增,体育场地设施有限,不易统一管理,大部分高校采取只要求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出早操,学生可自由进行锻炼由各院系自行组织管理的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但对于高年级没有体育课的学生仍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而这部分学生恰恰是学校中参加体育锻炼相对较少的群体。在课间操方面,各高校基本处于无管理状态,只有少数高校播放广播操音乐,学校没有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学生不能做到自觉锻炼,锻炼效果极差。

1.2.2 体育竞赛组织管理状况

目前辽宁省各高校每年都能定期举办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传统体育比赛,由学校统一组织的体育竞赛具有规模较大、组织规范、连续性好、观赏性强等特点。另外,各院、系、班级还根据学校场地条件,组织小型多样的单项体育赛事,如跳绳比赛、踢毽球比赛、拔河比赛等。这种小型体育竞赛的特点是简单易于开展,学生参与面广,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灵活多变。这些竞赛活动主要由体育教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组织和技术指导,学生在体育教师带领下共同完成裁判工作。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裁判能力,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在开展竞赛的同时,要注意竞赛的局限性,不能持久开展,在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和培养学生锻炼习惯方面作用有限。

1.2.3 课外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组织管理状况

目前辽宁省大多数高校利用较充足的体育场馆,成立了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体育团体管理条例》及活动计划,由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项目,作为自己相对稳定的锻炼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卫生保健、医疗救助、身体状况评定方面的知识。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学习锻炼方式由于其组织明确,活动效果明显,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下转第201页)(上接第198页)供参与的机会和个性发展空间,已日渐成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组织形式。但由于体育教师日常所承担的工作量较大,除了要上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组织各项体育赛事并担任裁判工作外,还有训练校体育运动代表队及带队参加省、市级比赛的工作任务。另外还有个人进修、科学研究等工作压力,导致没有过多时间来指导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目前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主要由学生会、体育骨干负责,因缺乏教师指导、经费支持和奖励机制,虽有制度和活动计划,但执行情况较差,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和频率逐渐减少,锻炼质量不断下降。

2 制约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2.1 场地器材匮乏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在校学生数迅速增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基本只能满足大一、大二年级上体育课的学生需求,学生课外锻炼会与体育课教学、体育代表队训练等活动发生时间上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目前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滞后是制约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2 缺乏运动氛围

大学生个体锻炼行为很大程度取决于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自主性。部分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由学生自主安排锻炼时间,没有形成群体性、有组织的活动,没有形成氛围,因此降低了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热情,锻炼效果不尽如人意。

2.3 缺乏专业技术指导

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技能是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前提,也是大学生形成自觉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先决条件。很多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有较高的认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但由于自身掌握的运动技术和能力较差,又未能得到正确的技术指导,没有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渐失去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随之减少。

3 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的建议

(1)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体育教学部门和体育教师要承担主要工作,但学校有关部门――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各体育社团和各院系也要相互协调配合,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2)完善各项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法,明确落实学校各部门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责,工作分工到人,责任明确,才能使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切实有效的组织管理。(3)组织管理模式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出发,优化现有体育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使用,完善组织管理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管理方法上应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锻炼效果和评价能力。(4)规范对课外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的管理,体育教师要对其进行理论和技术指导。同时建立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科学的锻炼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裁判知识、体育信息和相关政策的传播,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理论的指导,促进科学健身,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通过网络平台,对课外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进行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严华,李蓉蓉.略论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J].湖北体育科技,2012(3).

[2] 蔡瑞广,邱梅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 聂环玲.普通高校课外体育组织形式新思路[J].内江科技,2010(11).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 体育课 知识 技能 能力 培养方法

学生时代是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体魄的奠基时期。前苏联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技能和习惯”;日本提出“培养和树立学生一生能够继续参加运动实践的能力和态度”;美国提出“发展有益的而且有生气的身体娱乐活动,是当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至关重要。“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者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因此,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不少人甚至都不会欣赏体育比赛,可以说是个“体育盲”;学生缺乏必要的科学锻炼手段,不少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受伤,受伤后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盲区”,让人啼笑皆非,更让人痛心不已。

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教师就有必要在督促学生抓紧体格锻炼的同时,开展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比如运动解剖学和运动心理学教育,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下学习和锻炼。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实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根据反应活动的形式不同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它具有下列特点:(1)表现为一种动作系列,属于动作经验,区别于知识或认知经验;(2)一种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其动作顺序和动作的执行方式,均需符合活动法则或规则的要求,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方式;(3)通过学习或练习而获得,区别于本能。知识是技能的认知,可指导技能;技能是知识的运用,创造丰富的知识。技能同知识犹如一个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并且二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而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体心理特征,它是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的心理条件。人在完成某项心理活动时,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条件作为保证,这种基本条件即为能力。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知识、技能及能力这三者是相互衍生又相互作用的。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无知便是无能”。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能力是无论如何都培养不起来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难求发展,即使“发展”了,也是空中楼阁。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最好、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授学生,从而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授课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那么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掌握实用能力的教育,而且要重视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指挥队列的能力,组织小型体育活动的能力,体育竞赛的基本裁判能力,处置简单的运动损伤的能力和指导他人参加体育实践的能力,等等。

那么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体育能力呢?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启发诱导,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好尝试点,拟定适合学生水平的尝试层次,设计好问题和练习顺序,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对技术性较强的教材,可配置一些辅和诱导性的内容,编制好练习顺序,让学生反复练习。安排练习内容必须注意合适的梯度,逐渐增加创造性因素,有时可把某一动作进行适当的引申和变化,使之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注意对各层次学生加以区别对待。教师要求学生在尝试过程中一般进行如下几项活动:观察教师的示范,分析教材,训练某些技能,练习某些动作,对所学技术动作进行类比,在练习和研究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提出的问题,达到掌握新知识、技能的目的。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收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如观察动作、提问分析、考核等。通过及时反馈评定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练习。如跳箱练习,整个动作是要在一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神经系统的协调支配来完成的,开始学生会有畏难情绪,教师在作好示范讲解和必要的保护帮助下,一定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暗示,默念动作要领,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做到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探讨,使他们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促使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在体育知识教学中,应认真备课,充分准备,课堂讲授中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通过生动有说服力的事例和数据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并结合体育史及历史典故,讲解篮球运动的产生,马拉松的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奥运会、亚运会简况,小型球类比赛的组织方法,等等,让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进一步明确体育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上好体育课。一般来说,体育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不大好教学,但仍有相当部分和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极为热心和关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些重大比赛的进程及赛况,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生动的比赛场面,向学生讲解各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介绍裁判方法,等等。这样,不但能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能激发他们对体育竞技的兴趣,增强其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顽强刻苦的拼搏精神。

三、学习科学、用科学方法指导锻炼,做到居安思危

学生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难免受伤,这是教师渗透科学的运动方法,传授运动生理、医学知识的极好时机。比如: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在运动和做游戏过程中,告之多余的动作和保护不当有时会给同学带来遗憾终身的麻烦;列举著名运动员受伤的例子;教会受伤程度的界定和处理的方法:受伤后先判断是否骨折,尽快采用冰敷等措施。然而,在教师未传授这些理论知识前,不少学生在受伤后,有的立即用红花油擦和揉,有的热敷,致使受伤处雪上加霜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学生会感叹自己过去的行为是“无知者无畏”,更是多么好笑和可怕。

总之,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文化素养,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礼,周桂珍主编.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6.

[2]杨广学,刘大文,邹本杰主编.心理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3]陈志丹.体育有效教学的理念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5).

[4]臧连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2004.8.

[5]张细谦.《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2004.8.

小型体育比赛的特点范文6

我于 xxxx 年 9 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xx 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 础。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我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因而在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三等奖学金。在不满足于学好理论课的同时也注重于对各种应用软件和硬件的研究。因此在第四学期开始就被老师信任为计算机房的负责人。 有广泛爱好的我特别擅长于排版及网页美工和多媒体的制作, 就任本班组织委员的同时也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和部内成员团结一致,一年间我由部委升为部长。在任部长期间注重配合学校、 学生会其它部门,出色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促使学校的各种运作更顺利的同时行。

在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 xxxx 年至 xxxx 年间获校文娱比赛及知识问答比赛等一等奖。大胆创新对校报版面进行改革使得校报的受视率提高到一个层次。 在 学校的各种活动都热情的参加, xxxx 年 xx 月获校演讲比赛一等奖。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 xxxx 年暑假我以熟练的计算机技术应聘入揭阳市凌先电脑公司技术部任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 技术员兼培训部教师。 xxxx 年暑假我在惠东县亿鹏印刷公司学习名片和小型广告、商标设计,自身对这方面有坚实基础和浓厚兴趣的我用一周时间就熟练了各样设计软件,之后做出了大量出色的设计方案,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自我鉴定的结构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从踏入大学门槛的那天起,经过良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奋力拚搏、自强不息,我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期间,我认真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获得大家的认同。另外,我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求学期间 学而知不足是我学习、工作取得进步的动力。除了必修课程外我还自学 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并制作了自己的个人站点。在英语学习上,我坚持阅读英文报刊,提高自己的科普知识和阅读能力。在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这些都是我将来工作的重要本钱!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 ,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同时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 2005 年应届计算机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我也深知,毕业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毕业生自我鉴定是毕业生对自己在校期间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行、专业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如实的自我总结。鉴定是毕业生档案中的重要材料,要求认真做好。如下提纲,供毕业生在进行自我鉴定时参考。

1、 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2、 通过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种品格”的学习和时政教育,有那些收获,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方面的体会,对当前国内形势有何认识。

3、 对所学专业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成绩如何,以及在课堂学习、生产实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表现情况。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锻炼,掌握了那些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各种能力如何。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

4、 在校园文明建设、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团结同学、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情况。

5、 参加校、院、办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具体表现,担任社会工作的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活动和社会工作,取得了那些收获。

6、 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早锻炼、课外活动、各类体育比赛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