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1
一、从大生态视阈认识消费需求的质变及其提升路径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循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两端,在市场经济下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两方。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提升经济质量为主线,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既不能像凯恩斯学派那样单方靠财政刺激需求,也不能学供应学派那样完全靠市场去创造需求。应当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使供需双方质量都得以提升,实现二者的和谐、协同、互动。
之所以不能苟同单从增加供给一方促进经济发展的看法,是因为我国消费需求质与量都存在不足,需求拉动经济的力量仍有很大的释放空间。仅就它对GDP的贡献率而言,多年仅为30%―40%之间,而发达国家达到70%上下,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质量。这需要扩大视野,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前者必须服从后者),如同志所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消费放在大生态、大环境和人民需求上来考量,要从问题中找动力。
例如,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城乡环境治理滞后,城市建设的软肋日益突出,多数居民的消费能力总体较低,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不能单靠增加供给解决,而且单独靠一只“看不见的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使矛盾加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侧重解决生产力布局、生态问题和共同富裕问题。这就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靠“两只手”协同,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投资,二是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投资,三是通过多方面基础建设,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环保产业),四是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这个方略,看来会一时增加国家的负担,但由于总体提高了人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就可以为市场扩容,促进市场长期活跃。不过,其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是利用科技创新和应用,解决深层次的难题。当前,我国许多技术处在低端,有的先进技术尚未运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技术攻关,包括引用一些国外成熟的技术。这样既总体提高了消费质量,也增加供给拉力,使得需求与供给协同互动。
二、科技引领以扩大内涵发展为主推动“内外”结合
一提资源配置人们就更多地想“铺新摊子”,好像不包括内涵式发展,这是片面误解。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看,必须把资源配置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方式上来。
内涵式资源配置,即在原有企业基础上不扩大场所,更多地利用存量资源,集约节约式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或者产业转型(机器人制造就很典型)。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侧重于控潜改造、提升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看,这种方式更符合现展的趋势,尤其对于我国这样资源环境制约较突出的国家,更能节约投资、降低成本。从优化配置和运用科技创新的视阈考量,应把这种方式作为重点,用最节约、最有效、最有利于创新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从提升产品做起(产品是产业的基础),再提升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其中利用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必须贯穿始终,资源配置决不能离开全程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内涵与外延式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多半是以内涵为主适当扩大外延。企业的产生与发育是一个由外延到内涵的延续过程,由外延建立企业,靠内涵主要是科技创新、精细而严格的管理,后者更艰难、花时间更长。科技从创新到创业进程其基本路线图一般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商品化)――规模扩张。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大都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经过孵化而展开的。
以内涵为主适当扩大外延的最好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综合效益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可节约资源又可优化生态环境;既可增加供给,又可提升消费;既可赢得经济效益,又可获取综合效益。循环经济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要想在资源环境的种种限制中寻求资源的优化利用,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实施寻找“钥匙”,其中科学地构建和合理地运用循环经济链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保护和优化生态、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或高效利用,本质上是人工再造一个资源生态循环圈,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打通“内部性经济”与“外部性经济”,连接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使生态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得以科学高效耦合应用,这是实现“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根本出路。
以科技为支撑优化资源配置,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从而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克服在资源配置中重供给轻需求、重外延轻内涵的偏颇理解,树立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系统化、整体性、协同性的理念,为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出符合实际的新理念。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为深化提升经济质量的认识,必须摆脱西方教条,超越经济学的原有框架,把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统一起来,特别要重视科技在经济整体运行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反复强调:“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依靠资源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空间已越来越小,必须更多依靠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华社上海2014年5月23日电)“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从出生到巩固、发育,再到升级转型,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都贯穿全过程。整体经济的成长壮大更要靠科技引领支撑。面对如此重大转变,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运用自然科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思维定式上,必须实现经济学飞跃。
在加快科技创新时,应当把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机制系统中,使之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耦合,形成合力,充当引领、驱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配置资源的“参谋长”,用以预测未来、窥探风险、参与谋划、设计方略,克服经济决策中的种种近视症和短期行为,实现全程优化。
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但它与实体物质生产力要素不同,属于精神生产力、抽象形态的生产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作为一种要素参与资源配置,又可以作为方法、信息、方案、蓝图、标准,成为引向力、驱动力,引领、驱动、规导资源配置。它与市场、政府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系统,能够助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提供大量预测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使之更加科学化,促进经济及社会的整体“优质发展”。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2
关于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已有学者做了相关研究:陆萍和卜琳华构建了高校创新团队协同力的评价指标体系[4;胡恩华等以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为主线,着重对协同创新内涵、一般过程、适应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李应博等以协同创新服务为视角对中国大学创新能力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H;张钢等研究了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陈光对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进行了研究®;彭纪生等讨论了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建构,提出了我国实现技术协同创新的对策思考®。以上研究为本文奠定了基础,但目前深入到科技创新群体各个系统和组成要素的层面,尤其是针对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群体,分析群体协同创新效应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因此有必要对群体要素相互间的协同做系统全面的分析。
1协同效应的内涵
1.1 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是由于子系统的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M。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和复杂的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相互行为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驱力,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异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在混沌中产生稳定结构。科技创新群体在运行过程中,其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和耦合,产生科技创新驱动力。要素之间以及这些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互动关系的总和称为协同,协同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优势的互补和知识的流动,推动了科技创新。
1.2 序参量
协同学中最关键的概念是序参量。序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反映了新结构的形成和有序程度,用来解释有序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序参量是大量子系统集体运动的宏观整体模式有序程度的参量,是系统内部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协同的产物;同时序参量又是系统的控制中心,支配各子系统的行为,决定整个系统的功能,主宰系统整体演化发展的过程M。即它由系统各个部分的协同作用产生,产生后反过来又控制和支配各子系统,是协同作用的表征和度量。
根据以上原则可以得出,科技创新群体内部的序参量是科技创新,即知识创造。科技创新群体的组建目的、任务和目标是进行科技创新,完成创新性任务,具体到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群体的任务是解决技术上的基础科学问题,提高该领域的科技水平,推动技术基础科学的发展。同时,科技创新又是群体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得出的,进而又促进各要素向群体系统预期的目标发展。群体中成员相互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群体中的设备、经费、研究平台等条件,在群体制度、文化氛围的保障和促进下,在政府、依托单位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中,进行知识共享和科学研究,其阶段性和最终产出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创造的新知识在群体内的交流、扩散和反馈中,再作用于系统各个要素,促进群体的发展。科技创新群体就是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逐步前进发展,不断完成创新性任务,达成群体的使命和目标。
2.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分析
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分为基础的成员协同、群体内部的要素协同以及群体外部的主体协同三个层次,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2.1 成员协同
2.1.1成员知识结构的协同效应
技术基础科学领域是从技术科学中提炼出基础科学问题,群体从事的是为技术作支撑的基础研究。成员的学科结构中既有基础学科人员,又有工科背景的技术人员,在科学问题的凝结下,形成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协同创新效应。科技创新群体的组织形式使成员能够在知识结构、学科背景上达到互补和匹配,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基础学科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服务人员,通过相互协同、密切合作形成科研方向和创新能力。
例如‘‘高超声速飞行器防热复合材料的热力耦合问题”国家创新研究群体,成员学科领域涵盖了数理科学、力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机械与飞行器设计等多学科,依靠研究群体的载体和目标,通过长期的密切合作形成了“用力学新的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复合材料、新材料应用中的科学问题,为祖国的航天和国防事业服务”的发展方针,以‘‘材料一结构一体化、结构一功能一体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为发展主线,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协同,充分发挥了成员的协同创新效应,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为推进我国复合材料学术研究与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2.1.2成员构成结构的协同效应
科技创新群体的成员包括学术带头人、核心骨干成员,以及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日常事务处理人员等在内的外围成员三个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和年龄结构使群体系统形成一种有序的结构,进而产生协同效应,使科技创新群体的整体功能得到放大。在群体中最为关键的是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带头人是团队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一个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开阔和前瞻的学术视野、创新性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品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群体带头人可以高度地凝聚科研力量,引导和确立科研方向,塑造团队的个性和精神,充分发挥群体的协同优势,在带动群体建设和持续发展过程中进行科技创新。通常由领域内的专家和杰出人才构成的骨干成员,以及博士生、硕士生及青年教师构成的后备队伍,在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使个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员年龄上应老、中、青搭配合理,并注重群体平均年龄的年轻化,重点选拔和培养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中青年团队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使知识得到传承,保证群体的持续发展。
2.2 要素协同
2.2.1硬件要素的协同效应
科技创新群体的构成要素首先是经费、设备、人才、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等以实质性资源为特征的硬件要素。群体以特有的优势将要素整合,各要素在一致性和一体化的基础上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个体所不能产生的整体效果。群体的组织形式使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实现协调和匹配,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使要素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实现协同的目标,需要对要素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人才和设备、人才和经费、经费和设备、设备和基础设施等要素之间均要实现相互匹配、充分利用和流动,以发挥要素的最大效果。硬件要素系统的序参量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作为群体的任务和目标,引导、决定了要素的投入和配置,促进要素向群体预期的目标发展;而科技创新又是在人才、经费、设备等要素间相互耦合、相互作用产生的。
2.2.2软件要素的协同效应
科技创新群体的要素构成除了实质性资源的硬件要素,还包括环境、制度、文化、管理等软件要素。群体的创新环境、群体制度、群体文化及群体管理模式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环境和文化是群体制度和管理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内在驱动力,和谐、积极的环境和氛围可以使群体制度更好地实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会使管理更为有效;而合理、健全的制度和管理是形成良好群体文化和环境的前提保证。
在技术基础科学领域创新群体中,群体目标是软件要素系统的序参量,本质上依然是科技创新。这是因为群体运行的核心是围绕目标来寻求或设计用来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群体的制度、文化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构建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实现群体目标,即完成创新性任务,实现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又是在群体的环境、文化、制度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同时创新产出又促进各要素向群体预期的目标发展。因此,群体的文化和环境应该是活跃的、积极的、鼓励创新的,群体的制度和管理模式也要依据支持和有利于创新为出发点,在管理上能够很好地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创新活动。例如技术基础科学领域具有科研周期长、成果产出较慢、风险大的特点,在考核上就不应该过于频繁和急功近利,应允许失败,建立科研的长效机制和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为了解决跨学科的科学问题,群体既需要有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成员,也需要有材料、机械等工科背景的成员,这就存在成员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处理问题角度的不同、文化上的冲突等,要求群体在文化上要宽容、信任、民主;应该在制度上能够协调各方面利益;群体环境要使成员有归属感,成员的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形成一个共同理想。
2.2.3软件要素和硬件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
科技创新群体除了软件要素系统和硬件要素系统各自的协同,两个系统之间也具有协同效应。制度、氛围、文化、环境等要素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人才、资金的作用,引导和规范资源的使用。而制度和环境要素又是围绕着实质性资源而形成的,其属性、性质和特征是由人、财、物等实际资源所决定的。通过软件要素和硬件要素的相互匹配、适应、相互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要素的价值,从而实现资源配置和效用最大化。软件要素和硬件要素的协同说明科技创新群体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均存在协同作用。
2.3 宏观层面的外部协同
外部协同(或称为组织协同)是指群体主体层面的协同,具体包括群体与政府、市场、主管部门、合作伙伴(企业、资助方、社会团体)等主体之间的协同。各个主体构成了一个宏观的大系统,群体在系统中运行。技术基础领域的科技创新群体与社会科技背景、市场需求、政府行为、合作伙伴等环境因素保持高度的开放和协同,是其向有序方向演化的必要条件。开放要求技术基础领域的科技创新群体与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必须拥有灵活、高效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机制,技术基础领域的科技创新群体必须从环境中获取从事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信息和物质资源,否则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例如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获得政府投资和购买设备。根据科技创新群体有机体的自组织特性和群体的开放系统特性,产生良性的扩张结果是通过吸收外界能与群体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竞争力的良性事物,即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市场乃至信息,生成负熵,使原有创新群体由混沌走向有序或由有序走向更高一层的有序,当系统演化为耗散结构后,再继续增加开放程度,又会进入新的混沌状态。与政府、市场及合作伙伴等相关机构积极的交流和配合是群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3.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对技术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
由于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的分支化和综合化特征使该领域学科间界限模糊,学科的交叉十分普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是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的基本要求,而由于时间、精力和条件的限制,单个研究人员往往只能在某一个领域或方向上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出现技术上的缺陷很难避免。另一方面,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具有规模效应的群体性协同合作,个人难以独立完成。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的目标不同,当有一个共同的技术问题把这些目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之后,就会发现这些目标的归宿点是非常相近的,而科技创新群体正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效载体。科技创新群体这一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形式为在关键技能上互补的成员进行协同合作提供了平台,满足了知识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需求,在共同目标的牵引下,对解决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的关键问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科技创新群体通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和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协同,各方面积极和有利的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在协同中提高了要素和子系统的工作效能,产生互补效应放大了各子系统功能,形成了整体功能倍增效应。不同学科、领域中的专家相互合作,拓展研究空间,突破科研活动中的瓶颈。例如工程科技人才提出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础研究人员解决该问题,并进行理论指导,从而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升华。在群体中,经费、设备、基础设施得到了资源配置,围绕着创新性任务,群体这一组织形式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匹配;同时,群体的文化、氛围、制度等方面为科研活动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环境,促进了合作与创新。政府、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与群体的合作和对群体的支持构成了促进群体发展的外部力量。如图1所示,技术基础领域的科技创新群体中,在科技创新这一序参量的引导和作用下,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成员之间、要素之间、群体与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非线性作用普遍存在,并由此维系着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推动了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
4.结论与对策建议
科技创新群体协同创新效应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综合的控制和利用群体的各种要素和资源,增加群体的整体倍增效应和创新能力。群体内各要素和各系统之间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具有关联和依存关系,以要素的整合和互补为基础的系统协同为科技创新提供保证,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推动了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成员协同、要素协同和外部协同的机制,为群体发展拓展思路,为促进群体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实施提供借鉴。通过以上对群体协同创新效应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群体科技创新能力。
(1)确立群体共同目标。群体目标是群体的行动指南和努力方向,是群体的动力源泉和最终归宿。在群体合作的过程中,目标不一致将导致成员间的冲突和摩擦,降低成员的科研积极性,产生内耗,从而难以实现良好的协同。清晰、明确、符合个人目标的共同愿景是成员科研活动的动力。目标关系到群体创新能力能否得到发挥,一致的目标将成员的自身利益变成群体的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各成员紧密协作,形成一种合力,推动群体的发展。
(2)培养优秀的群体带头人。优秀的带头人带动了群体的发展,对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导向的作用。群体主管部门应积极培养和提高群体带头人的素质和能力,例如提倡群体带头人承担高层次项目;鼓励带头人主办和参加国内、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促进交流提高;提供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访问的机会;促进群体带头人和骨干成员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持续更新管理理念和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群体科研实力,带动群体持续发展。
(3) 打造优势互补的创新群体。优势互补是群体优势的重要体现,围绕共同目标和创新性任务,以成员学科交叉、理工结合为特征,形成知识结构、研究领域、技术特长、思维方式、年龄、人文素养等方面互补的成员结构,可以充分发挥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技术基础领域科研问题的复杂性和交叉性特征需要不同领域、专业的专家协同合作、共同攻关,互补性群体更易于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4) 做好群体的基本物质保障工作。给予群体人、财、物方面充分的支持和保障,群体的发展离不开资金、人才等资源的支持。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具有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显著的特点,因此主管部门应该建立长效资助机制,解决群体发展的后顾之忧,保障群体健康、稳定发展。为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制定合理的考评制度,建立专项资金给予激励,另外还需做好房、屋、水、电的后勤保障,避免群体在这些琐事上花费巨大精力。
(5) 注重积极的群体文化建设,健全群体制度。积极、向上的文化可以加强成员间的情感和联系,提高合作水平和效率;群体内部应倡导民主自由、塌实勤奋、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树立鼓励创新、甘于奉献、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营造尊重知识、培育人才、以事业凝聚成员的环境。制度建设是创新群体的基础管理,完善的制度是群体健康发展的保证。在群体内部运行上,为了扶持和鼓励科研,可以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在适当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带头人和骨干成员在经费和设备使用、课题立项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在人才选择上可以更加灵活自由,减少行政干预,目标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3
关键词:能本管理;创新;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28-02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企业要保持稳步持续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是通过管理来实现的。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待开发的重要资源。加强能本管理就是注重管理和科技两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成为进行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原动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能本管理”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也逐步深化,经历了从“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到“能本管理”的发展阶段。“物本管理”仅把人视作工具和机器,通过严格的制度,以控制与约束来达到管理目标。这种管理虽具有定量化的特点,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美国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发现生产效率与人的所处环境、心理因素、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认识到企业的主、客体都是“人”,于是确立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企业管理便从“物本管理”上升到“人本管理”。但“人本管理”并没有确立人的能力在主体性价值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的知识的多与寡、素质的高与低,决定着科技创新高、精、尖的程度。人的能力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于是便确立了以人的能力作为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与核心的“能本管理”新理念。著名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指出,“能本管理”是新管理哲学的基本点,即通过能本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 由此可见,“能本管理”本质内涵就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内核,实现人的能力价值最大化,促进生产力高速有效发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二、优化“能本管理”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机制
“能本管理”是一个包括管理思维创新、管理行为改造和管理效果追求三大内容的复杂系统。为使系统达到和谐统一,就必须优化系统结构,将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重置、重构,构建培能、用能、激能的创新机制。使系统更加协调、有序、高效,实现系统1+1>2的效果,使之发挥更大效能。
1.优化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宏观规划。企业为持续有效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洞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超前思维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化、高科技、国际化”的原则要求。明确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进行的整体筹划。确立完善科技创新的定位、范畴和企业发展愿景。企业根据这一未来发展的宏图蓝本,进一步加强“能本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科技创新。通过科学预见、情景分析、技术预测、项目组合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资源进行重置,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确保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优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科技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必须优化创新人才体系。在选人上: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企业要以多维的视角,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杜绝“任人唯亲” 、“近亲繁殖”、“官位优先”等腐败现象;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因人设岗、人情关系等旧习陋俗的干扰。在用人上:坚持以能为本,“求才不嫌多,育才不惜金”;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到“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优化人才结构,谋求人才的科学配置,优势互补;实行责权利相称,薪酬支付相对应的奖惩激励政策,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用人长效机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在考绩上:坚持“用人不求全,失误不追究”的原则。对确有能力,偶然失误者不要求全责备,要因势利导。要鼓励他们善于尝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把教训变成经验;鞭策他们要善于钻研,增加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掌握一流技术,开发一流产品,造就出一流水平的企业。
3.优化科技创新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曾提出“能本管理”一个代表性公式:“人力资源=能力水平×投入程度”。这就是说,投入程度对于开发人力资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投入程度”与创新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环境影响到人的行为链的每一个环节。这正所谓“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培育员工一种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忘我拼搏的企业精神。它是一个企业群体自觉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为核心构筑起来的基本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和原动力,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要实施科技创新,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浓重的创新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增加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程度”,全身心地为实现企业创新目标而努力。
三、强化“能本管理”功能,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一位世界著名企业家曾断言“企业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企业要创新,就必须强化“能本管理”的功能,构筑科技创新的平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前沿科学理论和技术,占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1.成立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企业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成立相应的创新机构。如日本大企业几乎都设有自己的研发机构。韩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使企业研究所由原来的几十家猛增至数千家。这些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本国实际,明确科研发展方向和科技攻关重点。如:美国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的突破;德国明确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领域;韩国把科技开发重点放在发展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十大高技术产业上;印度确定将微电子、超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等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要实施科技创新,也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根据世界创新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加强统筹谋划与宏观管理,引导企业短、中、长计划的实施;对重点领域和制约项目的“瓶颈”技术实施重点突破。根据创新需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产业资源,推动各种创新要素的组合。适时推广世界先进技术,交流经验,培训科技人员,及时对科技创新所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指导和集体攻关,以确保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服务于、辅助于创新任务实现的管理制度;是科技创新运行程序和管理同时进行、同时运作的一种制度。因为,管理和创新运行程序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制约,互为表里、互为补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其实施过程又具有其运行的统一性。也就是说运行程序中有管理;管理过程中有程序。如,科技项目的开发管理中就包括:项目开发可行性报告程序、技术开发程序、样品试产作业程序、新产品验收评审程序、新产品投入市场程序等。如在创新运行程序中,就有项目开发管理、项目用材管理、项目流程管理、产品生产工艺管理、风险管理、环保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所以,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是管理与创新运行程序的结合;是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组合;是将企业管理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配备、生产要素的有机集合。在生产运行中实现管理和创新程序的和谐统一,使其具体运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运用先进理论和方法科技攻关。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对世界20万个发明专利进行深入研究,创立了“TRIZ理论”。后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现已发展形成“WOIS理论”、“PI理论”、“MIS”等理论集成,成为引领世界科技研发的一套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核动力研究所以及某飞机研究所引进此体系,分别在“锆点火药”、耐高温高压绝缘材料、“拖曳式诱饵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中兴通讯公司曾一举攻克了21个技术难题,6个项目申请了专利。
除这些先进理论集成外,世代中外科学家还创立了300多种“创新技法”,并取得创世纪的创造发明。如电子之父、电磁学奠基人英国法拉第和美国的爱迪生运用“逆向异想法” 分别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和留声机;发明家贝尔和莫尔斯运用“移植法”,分别发明了电话和电报。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利用“接近联想法”,发现了“核能”;前苏联科学家运用“相似联想法”,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通讯卫星。
著名学者阿瑞曾提出:“人的潜在的创造力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型能源”。 特别是随着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中国广大科技人员一定能面向末来,抢占先机,自主创新,攻克具有科学前导的核心技术,为提高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群山,梁媛媛.企业管理的新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5,(10).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4
关键词: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04
0引言
当今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重大的转型,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科技创新驱动平台作为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平台建设是进行科技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在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科技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是科技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科技创新竞争的一个新的焦点。因此,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和水平较高的科技平台,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强有力的重要力量。
1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的内涵及网络构成体系
1.1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的内涵
“平台”一词所表达的基本含义是一种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体系,它不仅包括硬件,而且包括软件,是硬件和软件的有机集成,而科技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科技创新驱动平台是集成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资源的支撑体系,它包括物质与信息系统以及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服务于平台建设与运行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作为上层建筑的平台的制度体系,是平台的内核,是平台赖以存在的灵魂;作为依托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是整个大平台的物理基础;作为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体系,是平台能够正常发挥效能的有力保证。该科技创新驱动平台要面向自主创新,不仅注重产业共性的或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而且注重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并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1.2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的网络构成体系
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的构成是指平台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在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有机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按照《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本文认为科技创新驱动平台主要包括四大体系,即研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产业平台及服务平台。具体可以参见下图1:
在D1中,研究开发平台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等,尤其是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它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主要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平台,也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资源共享平台主要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图书文献资源和科技网络五个方面的共享平台,构建面向社会开放的资源开放服务平台,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以资源共享机制引导资源共建,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产业化平台是成果扩散的关键,包括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产业基地等,当创新资源进入研发平台后,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其流向能产生最大收益的行为主体,产生创新成果,而创新成果只有进入产业化平台后才能够通过该平台实现技术产品化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机构、创业融资机构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平台。这四种平台通过信息流、创新流、服务流等虚拟要素进行连接,相互作用,循环流动,相互间组成了一个创新网络体系。
2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的抉择
“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或标准形式,同样“发展模式”可以是指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所呈现的发展态势或典型规律、经验等。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可以把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归为三大类,即:均衡发展模式、点极发展模式和点轴发展模式。
2.1三种模式比较分析
均衡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实现研发平台,产业化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四大类平台的地区分布均衡和产业分布均衡。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由政府主导,经济基础发达、科技基础雄厚的地区采用,主要适用于发达地域的省份或地区。在这个模式中,政府是各方资源的整合者和协调者,并且有潜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的发展。政府作为均衡发展模式的主体,并不能否认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的地位和作用,只不过是各种参与者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这种模式中,管理创新,即环境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经济管理创新是推动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点极发展模式最早由佩鲁提出,由于它强大的应用性,在实践中得到较大发展,它强调的是把产业部门集中且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成为增长极,一个增长极一旦形成,就会吸引大量的生产要素,日益发展壮大,使其周围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些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同时增长极已发展到足够强大时,会向周围区域发展,通过乘数效应,最终影响整个区域各类平台的发展。可见点极发展模式的关键是选好“点”,由“点”带“面”,最终壮大各类平台的发展,可以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作为“点”,以此“点”带动各类平台的发展,然后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点轴发展模式是点极发展模式的延伸,先是塑造若干个“点”,然后把各个“点”相连成为“轴”,而多个点轴的交织使得科技创新驱动平台不断向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模式中,若干经济中心首先发展为“增长极”,这些“增长极”之间互相联结,就会形成多种类型纵横交织的平台密集区或发展带,也即“发展轴”,正是这种纵横交错的点轴交织使得科技创新驱动平台不断向着网络化方向发展,进一步驱动创新扩散,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种模式的对比分析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每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绝不能厚此薄彼。均衡发展平台适合经济雄厚和科技条件成熟的区域,可以优先考虑发展前沿高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各类平台;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的点极发展模式适合经济科技较为落后的区域,该模式的关键点是在于“增长极”的选择和确定,可以考虑科技基础较好的产业或地区作为突破点,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更多的“增长极”,从而通过平台的创新驱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点轴发展模式,起初注重经济体的聚集,可以考虑以经济中心带或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为发展轴,通过重点轴线的开发,渐进扩散,同时也注重发展轴中“增长极”的培育,待高级别的点轴成熟后再向其他地区或城市扩散,进而带动较多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2.2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地选择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必须遵循一定的选择原则,最基本的包括经济性原则,也就是说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的选取要结合地区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实际以及该模式对该区域科技水平及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贡献程度而定;同时还要遵循技术匹配原则,也就是说区域利用内部和外部科技资源开展创新的能力的程度如何,若选择模式与能力不匹配,则该模式不可取。
在两个基本原则指导下,在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时可以考虑以下思路:
一是确定本区域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因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涉及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要求不同,必然要求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区域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经验。就我国而言,东部经济发达,科技实力雄厚,可以采取均衡发展模式;中部地区涵盖省份较多,可以在各个省份建立自己的“点”科技平台,在把各省的“点”串成“轴”,最终形成省际的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也就是走点轴发展模式的道路,西部相对而言,经济科技较为落后,在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时可以考虑点极发展模式,由“点”带“面”来发展西部的科技创新网络平台。
二是科技创新网络平台特色化。特色,就是与众不同,就是差异化,特色不同,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也就不同。在选择不同的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发展模式时,就要围绕区域特点及产业优势来确定自己的科技创新特色平台,也就是利用区域的资源或产业优势、区域特色条件,扬长避短,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的快速发展。通过塑造科技创新特色平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增强。
三是“点”的塑造。从区域经济角度看,“点”是重点区位;从产业角度看是主导产业;从企业角度看,是龙头企业。不管怎样,这些“点”应成为科技创新网络平台的“增长极”。不同的区域经济或产业状况不一,在选择“点”时应结合区域具体情况选择,例如可以选择大中型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作为“点”,但如果该地中小企业众多,则可以选择适合中小企业的产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作为主导产业,然后通过“点”的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化的发展。
3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化发展政策建议
3.1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要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具备完整的决策权,能够享受收益,也能够承担科技创新的风险。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企业也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企业参与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的机制,避免出现“搭便车”、观望等现象,可以考虑采取各项激励措施推动企业积极参与,企业通过平台建设,获取合作关系和信任,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企业才能有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平台建设。
3.2政府要积极协调,I造良好参与环境
政府在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发展中起到协调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加之科技创新驱动平台发展所要求的开放性、共享性,政府务必把各类平台进行协调,使科技创新驱动平台成为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聚集的场所。同时,政府也是服务部门,必须提供相应的协调服务,科学规划和政策制度保障,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机构等部门的合作。此外,政府也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激励。通过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产权制度的变革来激励各方参与技术入股、人员入股、科技成果分配等方法达到发展平台的目的。
3.3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作为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不能脱离企业和市场进行纯理论研究,要结合企业需要合作创新,也利于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另一方面,作为企业,通过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获得了前沿的理论研究和创新指导,把企业的资金等资源与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相结合,才能获取创新的最快速度和最大收益。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应起到推动作用,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项目。其次,产学研合作应注重多样化,不能仅仅限于技术合作,也可以是人才、资本等多要素的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技术联盟、共建研发中心、委托开发、项目招标、共建实体等。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应结合实际,寻求最佳的组织形式,使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创新主体在相应的组织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网络体系,推动创新平台产生的创新知识或技术尽快实施商业化应用。
3.4培育中介,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作为联结产学研技术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的机构,是子平台之间互动合作的桥梁。应以技术交易、技术咨询评估、人才与信息服务为重点,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实现科技中介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它主要包括科技果数据库、技术需求库的建立,技术交易中心的建设,吸引相关的知产权、人才交流、金融、法律仲裁等配套机构进驻,此外,还有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推动发展网上技术服务和网上技术市场的发展等,把现实和虚拟市场相结合,全方位提供服务。当然,还要重点强化其服务能力,使其成为区域科技创新驱动平台信息扩散和信息对接的重要窗口。
4结论
科技创新驱动平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实力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平台主要由四大平台构成,即研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产业平台及服务平台。这些平台相互作用,互通有无,在长期合作中,逐渐地形成了网络体系。但这种体系,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模式进行发展。本文提出了均衡发展模式、点极发展模式和点轴发展模式以供借鉴,但在选择时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并要有一定的选择思路,才能够选择到正确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化发展才会日益发展壮大,才能够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此外,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撑,包括政府、企业、产学研和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庆.区域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2]王彰奇.地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与模式构想[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
[3]孙庆,王宏起.区域科技创新驱动平台网络化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
[4]张琼妮.网络环境下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模式与机制及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4.
[5]王雪.区域科技共享平台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5
关键词:科研 专业 发展 校本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18-01
1 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条件
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规模发展、外延扩张、扩大招生规模是职业教育的主题,解放职业教育生产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解放职业教育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个人能力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上,个人的充分发展有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这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解放职业教育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专业素质各个方面(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一起成长,也指一个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标准包括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系统的知识训练、需要持之以恒的理论与实践训练、高度的自主性、团体的伦理规范。职业院校文化力要素包括科研文化力、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研究。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条件。
2 职业学校科研型教师的内涵是什么
2.1 什么是科研
科研是科学研究的简称,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活动。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指理论研究水平,迁移水平,探索原因水平,直觉观察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科研创新=实力+方法。
创造性思维能力;程序原则技术。
2.2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掌握的学术性通行证和职业性通行证
学术性通行证,强调读写和运算能力。
职业性通行证,指在一个技术快速变化的世界上接受工作所需要的教育,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的付诸实施的能力。
2.3 科研型教师特征
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转化为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能自觉去探索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善于系统思考,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善于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不断反思,不断认真总结;善于博采众长,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思想,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科研为先导,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2.4 科研型教师能力
文科: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感悟力。
理科: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字运算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
3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与一般步骤
3.1 教育科研的类型
(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三大类型: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2)按研究的功能目的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3)从研究的时序划分为:历史研究、现实研究、超前预测研究。(4)从具体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上划分,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总体研究、抽样研究、个案研究。
3.2 研究课题的类型
(1)科研课题的涵义。科研课题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科学研究完成的计划性项目。
(2)科研课题的分类。
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其它。
门类: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软科学类。
系列:横向课题、纵向课题。
层次:国家级、省部级、局级、个人。
3.3 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1)收集事实材料。(2)整理事实资料。(3)分析处理事实资料: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形成成果阶段,成果评价阶段。(4)得出结论:选定评价形式,实施成果评价,改进完善成果,确定课题,设计课题,制订方案,确定成果表现形式,设计研究成果基本结构,按步骤形成成果,推敲修改。
3.4 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和优化
(1)研究问题的来源:教育实践、媒体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科研规划、教育理论。
(2)选择问题的原则:价值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优势性原则。
(3)研究问题的优化:要使研究的问题明确化,可以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将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3.5 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案设计
研究方案的制定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形式。
4 职业学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表现
4.1 科技创新的特点
(1)科技创新要求知识和方法的综合性:当代工程常基于自然科学的应用,但工程≠自然科学的应用。因为:工程的范畴远远早于科学而出出现,工程师不等于应用科学家。他们的知识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还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于一身。
(2)科技创新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工与商关系密切,只有市场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财富。
(3)科技创新呈现很强的社会性:社会理解与政府决策。
(4)科技创新的空间既有普遍性也有约束性:受经济、环境、团队等影响。
(5)科技创新的时间特征:阶段性和长期性:创意、创新、创业。
(6)科技创新的目标要求:实践性。
创新空间:知识N技术>N2―― 产品>N4。
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
4.2 科技创新人才的特征
(1)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特征:多样性。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①专业技术型: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问题)工程技术人才;②研究导向型:理论+发展新技术(发表科研成果)工程科学人才;③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的交叉应用技术集成创新人才;④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产品创意设计人才;⑤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竞争力工程经营管理性人才。
(2)科技创新人才的知识特征:交融性。宽、专、交相融合:科技、经济、环境、实用、文化。
(3)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的长期性。自然科学最值25~45岁,峰值37岁;工程晚5~10岁,峰值45岁左右。
(4)成长的团队性。杰出的团队带头人、优良的人员结构、获得项目的机遇、鼓励创新的文化、有效的运作公式。
(5)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模式的综合性。素质:爱岗敬业、献身精神;能力:工程实践、设计、集成;知识:专业技术、经验以及人文社科知识。
参考文献
[1]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Z].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创新;因素分析
一、 引言
“随着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系统的出现,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生产领域”。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创新型社会目标下,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知识形态生产力大量物化,人类认识资源、开发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随着科技研发成果的不断涌现,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是科技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科技则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插上翅膀。两者的互动共进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点。“科技对文化产业种类、形式、格局始终产生着极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文化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古已有之。但文化产品成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文化产业的业态、种类和格局发生深刻的变革,则往往有赖于科技进步之功”。②技术的更新必然带来观念的革命,新媒体的建立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而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反映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而这种渗透和影响正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
二、 新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新媒体是科技创新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1. 新媒体的概念特征。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一般认为,新媒体的定义从狭义而言为: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的,能够实现交互,具有互联传播特性的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电视、电脑、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系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
“无论是新型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其发展呈现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原生的新传媒形态不断涌现;二是是基于新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媒体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日益丰富”。③新媒体所谓的“新”字是主要体现在技术上和形式上的,新媒体的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有些新媒体的出现是前所未有的或者说崭新的,比如互联网等;其二,有些新媒体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等。
2. 科技创新的理论描述。“创新”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提出的。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引入新产品;引入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从熊彼特的定义可以看出:创新首先强调的是一个“新”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提升,相继出现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等概念。科技创新一词常见于政府报告、规划与文件,主要从政府宏观管理的层面提出。钱学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认为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它包括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
3. 新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社会作用机理。创新就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活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模型认为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两者互为补充,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企业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竞争力决定国家竞争力,同时,国家又通过“环境的塑造”来影响产业竞争力,而企业作为产业经济、国民经济的基本承担者、具体参与者,其竞争力决定产业竞争力,最终决定国家竞争力。体现新媒体特征的相关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盈利,不仅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要求和愿望,而且也具备相应的条件进行自主创新,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由这些企业涌现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反映着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依靠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才能真正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 科技创新对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影响
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中,新媒体最具创新性,其高科技依存度最高,对日常生活的覆盖、渗透最直接,并辐射到相关产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