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利用与规划课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利用与规划课程教学范文1
关键词: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77-02
一、引言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跨度很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1],是研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及土地利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科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大力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增强、土地资产流转迅速发展,土地管理事业不断壮大,《土地经济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全国至少有125所高等院校开设《土地经济学》课程,其中,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都相继在2000年前后建设了《土地经济学》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国内高校《土地经济学》交互式网络课程的建立目标,是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的必然趋势。《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土地管理理论、相关法律法规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土地利用、土地财产和土地资产流转等问题[2-3],其理论性和研究性更强,目前《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单纯依托基础学科而建立课程内容体系来进行教学的弊端已暴露:因“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研究”间存在脱节,致使有些学生对土地经济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掌握不足,缺乏实践能力及理论分析应用能力,难以直接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4-5]。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作者和所在团队成员在长期积累的实践教学中已尝试将GIS技术运用到《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善了教学效果,深刻影响到每个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目前,《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与GIS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刚刚起步,因此,本文在总结GIS技术运用于《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GIS技术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的内容和具体运用,以期为完善现代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以及培养懂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资产流转基础知识和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GIS技术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
GIS技术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一门融计算机技术、测绘学、遥感、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和地球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技术系统。这种技术为采集、量测、存储、分析、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于地理和空间有关的数据提供了十分便捷和有效的手段[6],在辅助《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方面有其他技术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GIS可视化操作加强《土地经济学》网络教学的直观性。传统的幻灯片或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对数据的处理只能实现拼图、折线和表格等的对比,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土地经济学》课程来说,学生较难学,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GIS技术可以直接对数据或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转换成图形和图像,进行人机交互处理,同时,还可以将复杂的土地经济学原理(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土地利用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演变的规律(如土地集约利用、地租地价等),甚至抽象的概念(如土地制度及其演变)用三维仿真、动态模拟、制图渲染等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可实现从直接感官、定量分析和逻辑推理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模拟,对各类数据和原理变化进行仿真,模拟自然和人为过程的演变等,达到抽象的理论教学所不能实现的教学效果[7]。
2.GIS空间分析加强《土地经济学》网络教学的启发性。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相关的理论或案例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理解整个研究的过程,而不是单纯传递研究成果,要让学生通过逻辑推理理解这个理论或案例,进而掌握并运用该理论。因此,这种教学是无法用言语解释或步骤讲解来实现的,必须运用到GIS技术。GIS技术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空间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这些都能够将事物的空间性质直接表现推理出来。
3.GIS技术提高学生《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学习的实践性。《土地经济学》网路课程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在具有土地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运用GIS技术输入、处理和分析土地利用数据时,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搜集土地资源相关问题信息、统计整理和分析问题信息、得出解决方案信息的能力,能更好地完成《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目的。
三、GIS技术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本次创新实践实行“拓宽基础,加强复合,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教育模式,重点在“课堂学习和课外网上学习检验”两大主要课程模块中运用GIS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实践效果的做法,从而适应新时代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制作相应的演示范例和GIS数据库,供学生在多媒体课室或者网络课程上学习使用,运用实践效果提升状况、学生反馈信息和课外网上学习检验都充分证明,GIS技术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不断得到提升(见表1)。
1.建立课程GIS数据库。以创新应用为定位,在土地利用规划设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分区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市场、地租地价理论及其应用等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存在的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可能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引学生建立相应的课程GIS数据库,增强学生应用GIS软件对课程知识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根据2010-2020年县(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将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基础处理后,增加相应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统计数据,就可以快速自动计算出该地区相应的土地集约利用指标,然后根据不同行政区划单元进行空间差异分析与评价,形成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分布等级图,得到土地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操作方便,效果突出。目前,将土地方面GIS数据库成果应用于《土地经济学》教学实践,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十分满意。
2.增加演示范例。本着发挥地理学科空间、信息技术和综合应用等专业优势,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土地经济学》课程土地财产制度方面,依据当前土地征收、土地储备制度等方面的时政热点问题,在课程中增加土地权属转移及收益分配环节的基于GIS技术的演示范例,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可以利用GIS可视化模块,收集相应的视频报道资料,辅以教学课程内容,采用问答式或者是旁白式点评教学,既让学生关注到了社会典型案例,同时又对类似问题能够牢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还可以将演示范例基础知识应用于科普教育等。
3.进行课后模拟练习。以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科学构建和优化学生的实践教育体系,研究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建立基于GIS技术的课后模拟练习题库,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教育,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模拟练习实践中,通过GIS课程作业的模拟练习,学生能自由发挥、创造性地学习和巩固知识。教师通过网络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作业的操作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部署教学难点与重点,及时与学生做到互动交流。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到《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增加该课程GIS数据库、演示的范例和课后实践练习操作等环节,将《土地经济学》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和预测,从统计分析到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形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互补充的方法论体系,形成与学生的轻松灵活互动交流,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形象,印象深刻,知识记忆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
[2]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3]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4]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0(2):77-80.
[5]韩申山,赵敏宁.讨论式教学法在《土地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咸阳师范学院,2011,(24):56-58.
[6]李广生,王文杰,王彦良.RS和GIS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2,21(3):74-78.
[7]张剑民.GIS技术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WAY OF SUCCESS,2008,(5):76-78.
[8]刘志坚,陈思源,欧名豪,等.G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地价分布信息提取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34(3):415-419.
[9]冯科,郑娟尔,韦仕川,等.GIS和PSR框架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5):811-814.
[10]曲衍波,齐伟,商冉,等.基于GIS的山区县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4):38-44.
[11]潘竟虎,刘扬,石培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GIS的统筹市域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甘肃天水市为例[J].土壤,2011,43(4):637-643.
[12]宋根鑫.基于GIS的村镇土地利用评价系统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13]韩申山.《土地经济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32):18-19.
土地利用与规划课程教学范文2
关键词:土地生态学;土地科学;课程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由“Land Ecology”翻译而来,根据国外的文献,“Land Ecology”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方法等与“Landscape Ecology”(景观生态学)基本相同, 但其使用不如“Landscape Ecology”广泛和普遍。中国许多学者参考国外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经历对土地生态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傅伯杰将土地生态系统研究(即土地生态学)归结为3个主要方面:土地生态系统形成、演替、结构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力)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最佳生态平衡的研究[1]。何永祺[2]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在生态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土地及其环境间能量与物质循环转化规律,优化土地生态系统对策和措施的科学。举[3]将土地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一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吴次芳[4]将土地生态学定义为“土地生态学是以协调人-自然-土地为核心,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制定的时间安排和空间部署的科学”。根据土地生态学的形成特点和学科性质,郭旭东和谢俊奇[5]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等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开展土地利用优化与调控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 二是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从以上对土地生态学的理解可以看出,土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工程(即对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与保护所实施的综合工程技术措施)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6]。
尽管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为中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土地生态学仍是当今土地科学体系中最为薄弱的学科。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了适应国土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提供某些破解“土地难题”的现实途径,还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土地生态学的重要理论研究, 构建知识体系, 推进学科建设,为我们进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得到了普遍认可,不少学者把土地生态学作为土地科学的一级分支学科,认为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5,7, 8, 9],谢俊奇[9]认为:未来20年中国土地科学技术应当大力发展3大技术体系和4大学科,这4大学科为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生态学和土地规划学。在此背景下,不少高等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纷纷开设“土地生态学”课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一轮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已将“土地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列入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生培养方案,待出版)。本文根据土地生态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学科地位和作用,探讨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期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体系建设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在实践中逐渐孕育和发展的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土地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9]。它是一门新兴的有待精心培养的学科,也是一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与保护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学。土地生态学是土地科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既研究土地生态功能、土地生态过程、土地生态变化、土地生态分异等基础理论,同时又研究土地生态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和设计、土地生态恢复和重建、土地的生态管理和管护等技术方法,还涉及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伦理、土地生态文明等社会科学范畴。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非常广。需要先修土地资源学、土地地理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等课程,拟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设,该课程将作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1. 基础知识部分
包括:①土地生态学的概念、产生的背景;②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任务、原则;③土地生态学在土地科学学科中的地位、土地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④土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2.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
基础支撑理论部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进行讲授。首先是最基本的生态学基础知识,主要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未开设“生态学”课程缺乏生态学基础知识背景而设置,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等知识的一般性介绍;其次是其它学科应用到“土地生态学”的具体的相关理论体系,包括整体论与系统论、生态平衡及其调控理论、生态—经济协调论、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理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生态动力源-汇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3. 核心理论与技术部分
核心理论包括土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土地生态功能与过程、土地生态变化与生态分异等,以及典型土地生态系统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工矿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特点及人为干扰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核心技术包括土地生态分类与调查、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土地生态工程、土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土地生态管理等。为使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掌握核心技术,该部分均设置相应的案例分析内容。#p#分页标题#e#
4. 实践应用部分
包括土地生态评价、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环节。
除上述基本内容外,及时获得和发现土地生态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并将其不断充实到课程教学与实践体系内容中。
二、实践教学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通过实践教学, 使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和实际应用, 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 并运用这些理论进行土地生态学核心技术的实践。为实现以上目标, 课程设置了土地生态评价和土地生态规划设计两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1——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
通过生态足迹法分析评价某一给定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使学生掌握数据搜集处理方法、土地生态评价、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等评价方法和过程。
实习2——土地生态规划
结合给定项目区特点(如地理区位、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状况),通过土地生态分类、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分、土地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分析及调整等步骤和环节,最后形成土地生态规划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
三、结论与展望
随着土地科学的发展以及土地利用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日趋严重,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土地学科中, 为审视和研究土地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土地生态学由此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普遍认可,作为土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在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土地生态学》这门课程非常必要。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本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设置了课程基本知识介绍、基础支撑理论、核心理论与技术等内容,核心技术部分均设置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土地生态学的相关技术与理论。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突出可操作性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化作用,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J]. 生态学杂志, 1985, 4 (1): 35-38.
[2] 何永祺. 土地科学的对象、性质、体系及其发展[J]. 中国土地科学, 1990, 4( 2) : 1-4.
[3] 举. 土地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4] 吴次芳, 徐保根.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3.
[5] 郭旭东, 谢俊奇. 中国土地生态学的基本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1): 4-9
[6] 黄炎和. 土地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7] 杨子生.2000. 试论土地生态学[J]. 中国土地科学, 14(2): 38-43
土地利用与规划课程教学范文3
遥感是湖北大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近几年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实践及学术反馈意见,发现学生对于遥感在本专业的应用认识不足,突出表现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存在困难,无从下手。主要存在如下原因:
1.1学生基础知识背景不一致
湖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有悠久历史,但是本科专业招收学生不分文理科,每个学生基础不同,而遥感导论采用的教材是梅安新的《遥感导论》,内容以理工为基础设定的,着重于遥感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介绍,文科背景的学生对于遥感原理中涉及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
1.2其它课程不能有效衔接密切
遥感在多个行业学科中都有较广泛的应用,如地质、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学生提前具备这些相关知识对于了解遥感的应用非常重要。但在很多教学计划中将遥感设置为早期专业基础课,而其它相关课程要么同时开设,要么安排得更晚,这种时间安排上的错位,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遥感的具体应用,加上对理论知识无法深入领会,导致学习遥感课程缺乏兴趣,教学达不到效果。
1.3课程实践安排不够多
目前的遥感课程设置仍主要以基本原理理解为主,教材中对实际应用方面缺乏具体指导,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衔接,从而在实际问题解决上存在困难,难以培养学生对遥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1.4实践教学无法与专业挂钩
学院专业任课老师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背景,缺乏地理科学实际应用项目的支撑,无法从专业角度上给予更加生动丰富的例子进行说明遥感的重要性。从目前教育现状来看,高校遥感老师对各行业的应用知识体系并不完备,要清楚介绍遥感在其它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是存在难度的。
1.5教学方式互动性不足
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配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缺乏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和实际项目的操作,并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导致多数学生认为该专业较难,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在衔接研究生课程阶段,无法正常使用遥感、GIS工具,动手能力不强,不足以支撑自主创新性研究,不利于科研人才培养。
2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途径
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遥感和地理科学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方法:
2.1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遥感教学体系
遥感原理中大量的数学、物理基础对于文科学生是相当困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所有的数学及物理基础,因此针对文理学生兼有情况,简化遥感基础的描述,规避大量数学、物理公式,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上,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会遥感原理。在实践操作中,适时补充说明原理及用途,结合软件教学,说明书中的知识难点。
2.2构建实践型学习的遥感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重点是对遥感图像进行基本处理,结合书本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前期处理、数据图像处理、影像分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规避大量文字及语言、公式的学习过程,能在较短时间让学生理解遥感课程的内容。
2.3拓展学生思维,增强空间科学相关的理解
地理科学及城乡规划专业是认知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地理概念和地理要素的理解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认知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理论知识讲授方式都难以真实、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地理科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机会不多,难以经常性的外出认知真实的地理要素。结合GIS和三维遥感技术,利用arcgis软件,实现三维,从三维角度,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从现实角度理解遥感和GIS空间科学专业。
2.4丰富完善互动式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丰富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感兴趣区域,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遥感数据类型,查阅资料及掌握网上数据下载方式,如自己的家乡为分析区,从数据理解到处理及应用,逐步完成遥感教学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堂外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参考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5结合丰富的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所在的资源环境学院能有机会参加自然地理及城乡规划相关项目,因此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分专业进行综合操作:(1)地理科学专业,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因此实习中侧重对地物的理解,例如植被类型图的制作,水系图的制作等应用。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对遥感图像的前期数据准备、数据几何纠正,影像分类过程有较好理解。(2)城乡规划专业,更加关注土地利用现状和城市格局变化。因此在实习中,为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的理解,如要求其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作,结合GIS统计各项土地利用情况及现状分析;或者以某项目布局进行设计,结合高分遥感影像和GIS,完成功能布局以及一些统计量,或对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结合遥感高分影像及分析数据进行总结。
3教改效果分析
近学期年来,通过一系列的遥感实践教学探索,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1)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解决一些跟遥感相结合的专业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有一部分学生对遥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生期间选择以此为研究方向进行继续攻读地理/规划方面的研究生。
4总结
土地利用与规划课程教学范文4
关键词:土地整理;课程体系;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9-03
一、研究背景
土地整理是指为改变地块零散、插花状况,改良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一整套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权属的综合措施。土地整理是我国当前一个时期内实现耕地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解决用地建设指标不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保障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在中国耕地资源日渐稀缺的未来,土地整理任务将更加艰巨,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多。从我国当前土地整理人才培养状况来看,并没有专门的土地整理本科专业,其土地整理技能培养主要是通过土地资源管理、农田水利等专业教学来实现。从土地整理人才培养内容来看,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土地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农田水利、工程概预算等内容。从教学上看,土地资源管理、农田水利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并没有专门针对土地整理技能培养,因此,当前本科课程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土地整理能力培养,必须研究讨论专门的土地整理技能培养方案,以满足实际需求。
二、本科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途径
从当前本科学生培养要求来看,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种能力,才能很好适应社会需求。①基本能力培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能力,即自学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能力。基本能力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②专业理论分析和应用能力。该能力主要由专业理论课教学来形成,促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并能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基石,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潜力源泉。③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学生顺利走向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所在。特别是作为教学型高校,更应注意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使得学生能顺利就业。结合本专业实际,从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层关系:基本能力与学生就业;专业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与学生就业;专业技能与就业。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学生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参考龚怡祖等人观点,目前我国高校一般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课程、科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公共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底部,其功能主要是承载大学文理基础学科教育并促进其相互交融,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科类基础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中部,其功能是建构人才的知识结构主体,使学生获得以主干学科为核心的大门类范围内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受到相关的方法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更深入的知识打好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位于课程实体系统的顶部,其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比较鲜明的专业方向(或特色),使他们有选择地接触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领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职业竞争力。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照学生能力培养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从课程安排上来看,对于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由基础课和选修课来进行;对于学生专业理论及应用能力,一般应由专业基础课程来承担教学;而专业技能,则应由专业核心课程来达到这一培养目的。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主要有土地规划与土地管理、土地整理、土地测绘、不动产经纪与评估、地理信息系统与开发等。从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来看,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主要表现在:首先,没有规范实用的课程体系;其次,没有系统专业的师资渠道;再次,可选用的课程教材少。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综合性,除了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外,还需兼顾其他专业技能,因此,其设置的课程难以满足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通常,该专业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房地产评估理论与实务、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与应用等,专门针对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仅有土地规划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从土地整理工程内容来看,主要有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施工、农田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农业等相关知识,从其工作内容来看,应设置以下课程。首先,专业基础课,应开设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为土地整理技能培养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因此,也应为先修课程。其次,核心专业课,应开设土地整理工程制图、农田水利学、土地开发整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将为土地整理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再次,专业选修课,可开设建筑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基础、水泵选型与安装、电力输送、城市规划、农业气象学等课程,以丰富和提高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
四、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相关建议
目前,为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达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措施,我国各省市必然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可以预见,在今后5~10年内,土地整理将快速推进,并将吸引和需要更多的土地整理专门人才。因此,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将会愈加现实。首先,从本科层次的土地整理人才培养来看,应尽快完善土地整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目前,尽管天津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已经十分重视土地整理人才的培养,并制定了自身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但从全国来看,并无专门开设土地整理专业的高校,也就无从谈起规范、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对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设置,各高校差异较大,因而对土地整理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不尽科学、完善,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应加强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从土地整理相关教材来看,目前,并没有土地整理规划教材,即使是普通教材,也少之又少,给专业技能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从网络上查询,仅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几所高校编著出版了《土地整理概论》《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等个别教材,很难满足土地整理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再次,应适当对土地资源管理学科体系进行调整。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是交叉学科,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设置偏向于社会科学格局,急需的理学、工学门类的土地科技人才培养渠道不畅、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土地科技和管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土地整理专门人才培养。建议修改专业名称为“土地利用技术与管理”“土地科学与技术”,并升为一级学科,下可设土地整理等专业,以强化土地整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龚怡祖,陈万明.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0):53-57.
土地利用与规划课程教学范文5
关键词 地学基础课程;信息化;问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37-01
Existing Problems and Teaching Reform Countermeasures of Geological Foundation Cours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ZHENG Zi-cheng WU De-yong ZHANG Xi-zhou WANG Yong-dong
(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1130)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teaching process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course,such as relevant professional wide,lacking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the students,and the roles were reversed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professional courses,the teaching reform strateg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is course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geoscientific foundation course;informationization;problems;teaching reform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程信息化是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课程变革形式和方法,也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教学信息化的引入,不仅可以改变教师作为“信息掌控者” 的地位,而且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向一体化多媒体方向发展。因此,全面系统地理解它,对指导和实践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改革具有较深远的意义。
1 地学基础课程特点
地学基础课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地球基本特性、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形成及特征,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各种外力地质作用过程及相应的沉积物和地貌、地质与地貌学和农业生产的关系。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后续的如土壤学、土地资源学、区域土壤、土地利用规划学、城乡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工程学、水土保持工程学等课程奠定基础。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得学生掌握一定的地质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质能力,从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1-4]。
2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学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初次接触到的一门全新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知识框架体系以及基本技能等较为生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时,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抽象地讲解矿物、演示及空间概念,而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收获甚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堂教学观念滞后,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待重要的知识,大多是靠课堂上讲,课下多做练习来达到目的。传统教学手段虽然课程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知识,但课堂教学内容极其有限,缺乏直观性。如在讲解矿物、岩石以及地质内外营力的作用过程等内容时,需要通过标本的图片或示意图来表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难以靠口头表达或解释清楚。但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导致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受到抑制。尽管当前授课老师普及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但往往将多媒体作为替代板书。将课堂教学的“人灌”演变成“机灌”,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只管盯着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却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造成学生对知识缺乏思考,理解不透彻。教师讲得太快,太多的声色刺激,学生难以真正学习到实际的知识,进而挫伤了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8]。
2.2 面向专业广,教学对象素质各异
这一课程涉及四川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7个专业。同时,这7个专业学生的背景有所差异,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均是文理兼收。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实纲均一样,部分老师选用教材也无针对性。不同专业合班上课,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基本一致,不仅导致学生感觉该课程学习尚未体现出不同专业特点,而且对该课程接受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问卷调查可知,一部分学生感觉与自己所学专业衔接上有一定距离,学习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影响到部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9-10]。
2.3 教师与学生角色颠倒,各自作用未能很好体现
由于该课程涉及专业多,往往存在教师与学生角色颠倒的情况。学生被动接受课程信息,教师忽视学生的反应,会隔断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同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机会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缺乏主导作用,从而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学生被动接受课程知识,抑制了学生思维,学习潜力难以发挥。
3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地学基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在当今信息化条件下,结合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改革和实践,专业基础课地学基础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3.1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融入科研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表达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将授课内容融入到文字、图像、动画等元素中并进行有机整合,如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其形成与演化,通过动画模拟,可避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长时间抽象讲述而学生收获甚微的弊端,而这些内容恰恰也是地学中内营力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改变了传统学习单一、枯燥的特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科研元素的有机融入,如采样动画演示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同时在演示过程中,结合不同地貌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或规划设计等科研项目成果,可以使学生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 促进课程的个性化,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实际教学中,应理清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与内容的层次性。按照不同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同时根据我校地学基础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将相应专业划分为生态环境类、资源持续利用类和规划类三大类别。本课程核心内容包括2个部分,一部分为地质内营力部分,主要针对地壳物质组成及特点,决定地质构造的稳定性;一部分为地质外营力部分,主要针对风、水、重力等外营力对地貌及地表组成物质的影响,决定地表组成物质的特点。根据每一类别专业的需求,拟全面梳理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探讨融入最新研究成果的专题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提出不同专业类别的教学内容,制定出不同专业类别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实纲。
3.3 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针对“教师与学生角色颠倒”的现象,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在课程教学方面,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积极探索,参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的课程数字化教育平台构建(HexStudy)。这一平台结合课堂教学,有效地实现了课前、课堂、课后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如讲解地质构造、流水地貌等重点章节内容时,学习平台根据上课专业的不同,布置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内容、目标、作业、学习记录等。把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总体教学效果有所改善。
4 参考文献
[1] 张惠民,李媛州,王子强.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学的若干想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104.
[2] 刘永贵.基于信息视角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4):26-29.
[3] 曹光明.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9,9(6):139-141.
[4] 郑子成,李廷轩,勇,等.浅析多媒体教学在地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5):64-66.
[5] 郭永光.信息化条件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改革探究[J].才智,2015(13):167-168.
[6] 吕学军.“地质学基础”课程改革与地质能力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8.
[7] 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112-117.
[8] 范春晓,孙娟娟,吴岳辛.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条件下的多方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22-126.
土地利用与规划课程教学范文6
关键词:翻转课堂;景观生态学;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209-02
一、前言
景观生态学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生态学体系中一个新兴的、活跃的分支。该学科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基于等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及渗透理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探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并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景观生态学体现了当前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在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邬建国 2007)。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教育信息化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是对现有应试教育的一种挑战,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大胆尝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改革。目前,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日益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改革热点(朱宏洁 and 朱S 2013)。本文在简单论述了翻转课堂定义及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景观生态学和翻转课堂的特点,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其相应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有机结合。
二、翻转课堂的定义及发展
翻转课堂又成颠倒课堂,是学生通过视频课外学习知识,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外交流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转换(崔艳辉 and 王轶 2014)。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早期西点军校西尔维纳斯・塞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获得知识,然后课堂上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1991年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Eric Mazur)指出未来教育中计算机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师的工作,为翻转课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三位教授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视频学习知识,然后回到课堂分组完成作业,成为翻转课堂的实践。2004年,萨尔曼・可汗制作了一系列教学视频放在网站供大家学习,成为翻转课堂的雏形。2007年,可汗成为了非营利的在线可汗学院,上传视频及在线学习,以帮助完成课外学习,推动了翻转课堂的极大发展。自此,世界各国教育界逐渐加入到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来,翻转课堂成为风靡全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三、翻转课堂在景观生态学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
结合景观生态学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自身特点,从以下四方面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景观生态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景观生态学超强的实践性。尽管景观生态学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既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模型,还有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的相关理论;同时,还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与地理学、植物学、经济学、可持续性科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景观格局与过程的研究,进行功能规划的合理布局,最终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翻转课堂本身就是问题导向、项目推动的一种教学模式,与景观生态学的最终目的是非常吻合的。
2.丰富的教学资源。景观生态学起源于1939年,尤其是二战之后,由于欧洲各国百废待兴,高效合理进行土地规划成为关键。因此,景观生态学在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其中的德国、荷兰、捷克斯洛伐克三国。20世纪80年代,景观生态学开始在美国得到发展,促进了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贾宝全 and 杨洁泉 1999)。如此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景观生态学涌现出了一系列经典教材及相配套视频。同时,在实践应用方面,一系列的相关案例,如自然保护区规划、园林设计、城乡规划、水库建设等也为景观生态学实现翻转课堂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3.多方位的师生交流。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也以学生获取知识及能力作为最终目标,同时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景观生态学本身更加关注景观格局的配置,以及相对抽象的研究内容。因此,传统的景观生态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会难以理解这种抽象的研究对象,久而久之对景观生态学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因此,在知识学习中,景观生态学往往需要更多的师生交流(杨三红 et al. 2015)。同时,景观生态学会用到一系列的软件,如ENVI,ArcGIS,Fragstatic等,这些软件可以辅助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分析,并应用于景观规划的各个步骤。在这些软件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基础知识的理解,还需要相应的实践,这些也是基于更广阔的师生交流基础之上。因此,景观生态学需要更加频繁的师生交流,这也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特色,将会在景观生态学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四、基于项目的景观生态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景观生态学自身的特点适合采取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轴的教学方式,按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整个教学任务由项目任务来驱动,以一个独立的项目开展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李海龙 et al. 2013)。可以考虑将整个班级分为四组,按照自然保护区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湿地保护规划四个项目进行开展。景观生态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后实验三部分组成。
1.课前学习。课前学习主要是以视频学习为主。首先,教师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教学目标与知识体系设计出每一堂课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训练习题,然后将制作成的精简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以供学生学习。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特点,视频内容应该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软件操作、应用领域四个方面。通过四个方面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景观生态学有一个基本的概况。
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知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每组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然后由组长汇报展示小组任务进展,并同时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在各个小组汇报完进展情况和疑难问题后,排除掉已有的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后针对剩余问题,由教师统一解答。另一方面,围绕着各个组的项目内容,各组内围绕项目的实施开展进行详细讨论。之后,组长进行项目进展的汇报,并允许其他组成员针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提问。最后,针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的疑难问题,并和教师进行讨论,确定项目开展中的各个关键问题。
3.课后实验。课堂讨论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项目开展的技术路线和方案,真正的实施还是要通过课后实验开展。课后实验既是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固化过程。各组学生依据课堂讨论的最终结果,进行组内分工,然后逐步的开展相应工作。例如数据收集工作,考虑到各个项目中的数据要求非常多,可能需要分为气候数据、遥感数据、统计年鉴数据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收集。当然,在数据收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应规范的数据整理工作,以便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五、结语
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考虑到景观生态学的实践性、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方位的师生交流需求,翻转课堂适用于景观生态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景观生态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后实验三部分。翻转课堂将大大提高景观生态学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推动景观生态学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2]贾宝全,杨洁泉.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J].干旱区研究,1999,(16).
[3]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
[4]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杨三红,郭晋平,张芸香,白晋华,郭跃东.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
[6]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
Flip the Classroom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andscape Ecology
ZHANG Qing
(Department of Ecology,School of Life Scienc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2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