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理财的主要任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理财的主要任务范文1
30岁的小王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工作较稳定,享有社保和医保待遇,并为自己投保了2万元保额的医疗保险。她的先生32岁,高校教师,职业稳定,享有社保和医保待遇,同时,他也投保了20万元保额的意外伤害保险和2万元的医疗保险。小家庭年税后收入为6万元左右。2008年8月底,他们的孩子将出生。
小王的家庭资产状况:二室一厅住房1套,面积约80平方米,估价现值40万元左右,目前居住于此。家里有活期存款7万元左右。由于房款已一次性付清,故公积金账户可一次性取款3万余元,其余只能待退休后才可领取。
家庭预期消费:孩子出生后家庭的生活费、保姆费、物管费、电话费、交通费、购物及各项杂费约3500元/月;对双方父母的开支预计5000元/年;近3年内因孩子的原因,暂无旅游安排。
理财需求
1、希望能帮助他们分析现在的财务安排是否科学,特别是孩子出生后应该怎样进一步进行家庭理财。
2、希望能在个人理财专业方面有所发展。
理财分析
从背景资料来看,小王在私人财务的打理上,其思路是清晰的,安排也是比较得体的。但从专业理财的角度来看,小王在理财上还应作些微调。首先,在日常生活这一块,还应增加诸如娱乐等现代消费元素。
其次,在避险这一块,夫妻双方都年轻、身体健康,每年投保20万元保额的意外伤害保险和2万元保额的医疗保险就可以了。待到40岁左右时,再购买健康类保险比较适宜和划算。
在理财上,小王一家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两项:
第一,确保家庭生活质量,并作好当爸爸、妈妈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第二,建立和完善紧急备用金制度,为父母的医疗健康从物质上筑起一道“防火墙”。
组合分析
日常开支,鉴于孩子即将出生,孩子的保姆费、营养费和其他支出,都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故每月安排3500元。
健美消费,生育小孩前后的女性,其形体最容易发生变化,因此生育后待身体恢复到正常状况,可安排每年2000元左右,通过专业的形体和肌肤护理,来保持和恢复健美的形体和靓丽的容颜。
3.赡养父母是儿女应尽的基本义务。
4.紧急备用金鉴于小王即将成为母亲。同时,父母年迈,身体不好,故紧急备用金这一块要安排多一点。
5.保险投入继续维持现有保单效力。
6.在家庭投资中,子女教育投资是最为紧迫、最为现实、最不可或缺的投资。子女教育投资客观上要求其收益具有可预见性、获利性和抗风险性。在目前中国市场可供选择的投资中,有银行存款、国债、女子教育储蓄、子女教育保险、外汇、黄金及其他风险投资。
理财提示
1、夫妻俩40岁左右时,应考虑重大疾病风险的规避。理财规划应予调整。
2、若小王想了解更多私人理财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买些这方面的专业书籍阅读;还可参加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学习和考试,成为一名专业的理财师。
理财的主要任务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产品;理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群体的生活费用不断增加,闲散资金比较充裕。在此基础上,部分学生尝试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理财。但是在使用理财产品时,学生群体应该更为谨慎和仔细,尽量在保证收益的同时降低理财风险。
一、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理财的风险
(一)理财经验不足
学生群体理财经验相对不足,缺乏明确的投资方向,这也是其出现理财风险的重要原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理财资金主要来源于家长,且资金并不宽裕。多数学生是人生第一次尝试理财,难免缺乏相关的理财经验,这就非常容易选择错误的理财产品,导致理财收益率不足,甚至是理财失败。
(二)资金数量风险
多数学生群体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学生的资金都是生活费和零用钱,或是奖学金。在日常生活中,这部分资金可能要用于其他地方,因此资金的稳定性较低。因此,许多学生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经常犹豫不决,既想获得足够可观的受益,又想保证投资的灵活度,这无形之中会面对非常困难的抉择,而这也成了投资理财的重要风险隐患。
(三)理论知识缺乏
理财方面理论知识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理财风险。学生完成学业之后的空闲时间毕竟有限,这就造成其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于理财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在缺乏理论经验的前提下盲目开展相关活动无疑会面对更多困难和风险。在对部分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对于理财只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或者是完全从周围朋友获得相关信息,自己根本没有清晰的投资方向。
二、学生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理财的建议
(一)挑选知名理财产品
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理财,建议挑选知名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还能够有效控制理财风险,降低上当受骗的几率。目前,国内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先后推出了理财产品,例如理财通、余额宝等,这些产品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门槛更低、收益率也相对更高,对于学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而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企业也开始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如蚂蚁金服、零钱宝等,这些产品各具特色,同时也具备非常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学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挑选合适产品实施投资理财。
(二)切莫只重效益而轻风险
理财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同样伴随着一定风险。学生群体在进行投资理财时,不能够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风险的存在,盲目地相信产品宣传而缺乏对产品的考核和分析,最终将会导致理财失败,甚至会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理财而言,安全才是首先需要关注的因素。特别是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有限的理财资金,更应该选择最为稳妥的理财方式。近年来,理财公司跑路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比如北京的安信普华投资、上海的德庄金融等。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大量用户将资金投入到理财产品,但最终不但无法获得收益,反而是资金也难以收回。学生更应该时刻警惕互联网金融产品陷阱,学会抵抗优惠、以免上当受骗。
互联网是学生快速接触新鲜事物的途径,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风险。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共同特点在于可靠,但其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一定的问题和风险。因此,学生群体更要认真分析,选择合适的产品,并且时刻关注产品背后可能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切莫忽略风险沉溺其中,最终沦为受害者。
(三)注重产品的流动性
除了上述建议之外,学生群体还应该注重产品的流动性。毕竟,学生群体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资金也是相对固定和有限的。如果理财产品较为固定,无法提取和收回资金,那么非常容易影响到正常消费,这样的理财行为也是不可取的。目前,国内不乏有许多优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如上文提及的余额宝等,就具备非常良好的流动性。用户将资金投入到理财产品中后,仍可以按照个人意愿对资金进行消费、支出和转出,并且几乎不用缴纳任何手续费用。相比于银行各类理财产品,许多互联网产品都体现出更加人性化的一面。除了余额宝,目前还有许多理财产品都具备较强的流动性,对于学生群体来说,选择这样的理财产品无疑是最为理想的。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群体涉足投资理财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学生本身对于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充分,对于互联网理财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在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挑选上更要小心谨慎,挑选更为安全、健康的理财产品,丰富个人理财经验。
参考文献:
[1]蔡英杰,蒋鹏程,姜珊.大众选择互联网金融余额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余额宝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20).
[2]何雨容,朱如嘉,张煜,等.互联网金融认知与投资风险偏好:90后大学生的特征[J].金融发展研究,2015(07).
理财的主要任务范文3
一、设立储蓄账户
现在很多商业银行都设有面向少年儿童的理财账户,同学们可以持有附卡并设置自己的密码,爸爸妈妈持有主卡来遥控附卡。在爸爸妈妈设定的限额内,同学们平时可以自由支配银行卡中的金额。外出上学时,也可以让爸爸妈妈同银行约定,每月按时由主卡向附卡中自动转账,通过这种方式来约束自己在学校的开支。当然,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自己设立普通账户,自由支配。不论怎样,把钱存到银行总是最安全的。
二、学会收藏投资
作为常规的理财方法,收藏也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同学们对集邮、集纪念币等比较感兴趣的话,不妨用手中多余的钱购买一些。这样,一来可以培养自己对收藏的兴趣,二来可以陶冶情操。等以后这些收藏变现时,收益甚至可能会高于普通投资哦。
三、购买保险
同学们还可以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购买一些“教育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这些保险既和银行储蓄一样安全、有分红收益,还可以起到保障的功效,可谓两全其美。
四、假期兼职
我不主张同学们在课余做兼职,学习的时光那么宝贵,要好好珍惜,因为学习才是最好的投资。当然,在寒暑假,还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兼职,一来增加社会阅历,锻炼自己;二来也可获得一些收入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何乐而不为?同学们可考虑卖报纸、做小服务员,或者贩卖一些小物品等等。
五、用二手货,网上购物
对于一些书刊,同学们可以到学校附近的旧书摊看看,或许会有惊喜,尤其是杂志,购买过期的杂志会节约一大笔开支。书籍和电子产品,网上购买一般会比较便宜,而且方便快捷。
六、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如果你觉得把钱都放在钱包里就会手痒痒,那么钱包里就不要放太多的钱,一般够用就可以了,其余的则存入银行。经常花钱的同学要养成记账的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后看看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些方面,从而约束自己。出去逛街时,要考虑想买的物品是否真正需要,不要被促销所迷惑,或者仅凭一时的冲动而决定购买。
理财的主要任务范文4
一、预算民主是大学财务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X大学财务管理改革的最大特色在于院(部)自主理财制度的建立。X大学把预算改革作为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大学内部综合体制改革的抓手,以财权下放带动事权下放,以管理重心下移强化院系自主管理的准实体地位,从而改变了以“条条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院(部)在学校宏观管理和控制下自主编制校内单位预算,以党政联席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组成“三位一体”的学院治理结构,实行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
院(部)自主理财制度的基础是民主理财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即建立健全大学预算民主制度。没有民主监督的预算是看不见的预算,而看不见的预算注定会成为腐败的预算,预算改革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改革中我们发现,对院系财务监督,尤其是院系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监督还做得很不到位。经济责任、管理责任难以落实,业务真实性和财务舞弊无从防范。比如虚假机票(订票公司提供,但实际未乘坐)、虚假办公费(实际是购物卡用于个人消费)、虚假会务费和差旅费(实际是餐饮、招待费)等套取财政性资金的行为,单位负责人签批同意报销后,财务部门一般难以真正核实。改变这一现象的治本之法是院系财务公开,让师生员工参与监督,使其在阳光下运行。X大学2013年再次提出院系真正实行民主理财制度,并由职能部门深入学院检査,同时考虑将院系财务査询权授予教职工代表,并建议审计部门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重点审计院系预算执行情况。
二、大学预算民主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
我国大学预算民主制度建设,涵盖预算编制、执行、调控、监督、考评等诸多环节,其面临的挑战如下:
(一)预算公开问题
信息公开,是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是社会公众的要求,是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是预算管理本身所必需。因为只有信息公开,才能有效缓解预算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和民主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英国、美国和日本的大学,都积极倡导预算信息公开,向大学内外部全面公开,以此作为预算监督和预算评价的重要手段。
我国大学预算信息公开之路仍徘徊在起点。资源配置者、资源保护者、资源申请者w以及资源使用者--即预算权力掌握者和既得利益者由于种种原因都不愿意公开预算内容和预算过程,因为信息公开必然会挤压某些权力操作的空间。信息公开的阻力还来自于外界对大学预算信息的态度和理解问题。当信息封闭成为习惯,偶尔的信息公开就会引起外界的好奇、猜疑、误解,甚至责备和攻击等等,给大学正常秩序造成很大冲击。大学财务管理有自己的特殊性,教育主管部门、审计机构和社会对此的理解和尊重都不够,对信息公开有恐惧心理。社会和大学师生员工由于处于大学内部预算权力关系的边缘而无力产生根本性影响。如何让预算权力关系中的主导者消除信息公开的恐惧心理,并愿意用信息公开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大学预算改革实践中一大挑战。
(二)预算参与问题
这是与大学预算公开性密切相关的一个根本问题。很显然,大学预算是属于“大学”的,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有权参与大学预算。大学预算由谁主导?在我国大学中,行政力量主导预算管理的格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那么,主导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预算过程就成了大学预算改革实践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只有管理精英参与的大学预算过程相对简单,但是难以表达利益相关者的“偏好”,也难以保证预算决策的质量;而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预算,势必增加预算过程的复杂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容易引发不同利益集团的对立和冲突。因此,大学预算参与的领域、目的、人群、形式和程度,都是需要再三权衡和全面考虑的。如何让利益相关者既能参与大学预算过程,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又能有效地防范和消除利益相关者参与之后的消极影响,这是大学预算参与制度改革实践中的重大挑战。
(三)预算监督问题
从大学预算活动一开始,监督就应当无处不在。国外大学因为信息公开和预算参与做得相对较好,无论是外部监督还是内部监督,既有监督的基础,也形成了监督的传统。我国大学虽然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信息不公开,预算参与度不高、预算监督难以落到实处。目前,监督成本高、监督效果差成了我国大学预算改革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X大学预算改革中,甚至出现了对预算监督无可奈何、听之任之的现象。破解这一难题,除了上述的信息公开、预算参与以外,还必须建立外部控制、内部控制和管理责任相结合的预算控制体系。如何把控制和管理责任结合起来,把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协调起来,是大学预算监督制度改革的一大挑战。
(四)预算改革成果共享问题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X大学目前采取“保基础、鼓励竞争、专项扶持”三管齐下的方针。“保基础”就是确保改革不会导致大部分单位或者个人的利益受损,而且尽量做到略有增长。主要办法是保存量、调增量,减少改革阻力。“鼓励竞争”是指专门划出一块资金,局部领域实行一定程度的竞争,比如项目答辩和绩效拨款方案。“专项扶持”是指针对特殊院系给予政策性补助,比如对基础性教学院系(教学工作量大而学生人数少的院系)绩效拨款之外给予定额补助;对艺术体育类院系设立文体专项等。X大学的做法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而且专项扶持的泛滥会导致新的不公平,也会侵蚀“效率”改革的成果。因此,如何处理改革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大学预算改革实践中的重大挑战。
三、大学预算民主制度建设的要求与展望
(一)基本要求
1.决策阶段
预算民主在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揭开“资源配置黑箱”。收入汲取任务事实上从属于资源配置任务,因为上一轮的资源配置效果决定了本轮目前的收人汲取能力;本轮的资源配置决策决定着本轮未来预计的收入汲取能力。是谁、依据什么、怎么决定的将X元配置给A项目,而不是给B项目?预算民主要求资源配置者回答:配置者是否得到授权?配置过程是否公开?程序是否合规,依据是否充分?预算方案是否经过充分讨论?配置结果能否得到公众认同?
2.执行阶段
预算民主在执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揭开“用钱过程黑箱”。钱是否到位?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办了多少事?是否有效果?预算执行过程是预算过程、政策过程和服务过程最容易脱节的领域,预算过程和政策过程只能是制度规范及事后检查,服务过程中支出机构的活动以及具体实施者的行为则完全依赖支出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实施者的个人觉悟。如果不导人预算民主机制,要求服务过程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并监督,用钱过程将永远是一个“黑箱”。
3.评价阶段
预算民主在评价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揭开“评估和考核黑箱”。目标是否实现?多大程度上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谁应该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怎么承担责任?以后如何改进?评价阶段十分重要,它一方面为执行阶段打分,另一方面为决策阶段提供决策依据。评价阶段也是被高度重视的领域,如各种各样的评估、先进评选、干部考核、部门考核等等。但是,也许是因为成本信息、绩效信息的匮乏和预算绩效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预算绩效评价始终讳莫如深,有针对性的预算绩效评价系统难以形成。只有引入预算民主,把预算监督和评价权交给对政策执行结果体会最深,也最有发言权的公众,才有可能揭开预算绩效评估与考核的“黑箱”。
(二)未来发展方向
1.透明的预算
预算透明度低是我国现行预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W。透明的预算,就是让预算在阳光下运行。这里的透明,从要求预算内容和过程公开化,延伸到政策过程、服务过程的公开和透明。表面上看是要求当年预算经费的使用情况透明,实质上必然会监督到历年各种存量资源的动用和耗费情况。因此,阳光预算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阻力也会相当大。高层决策者在推动预算公开的进程中,要选择时机、逐步推进,让预算环境的成熟度与预算公开度相互促进、共同成长。预算公开让环境成熟,环境成熟又为进一步公开创造了条件。可见,预算公开是前提,是环境成熟的必要条件。X大学的思路是预算公开从领导班子内部做起,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然后是对本单位各种权力代表的公开,鼓励这些代表参与预算编制,并授权其查询本单位预算使用情况;再次是对本单位所有成员公开。在大学层级,预算的一般信息都在全校公布,比如预算规模、结构和专项建设等等。三公经费等敏感信息一般在小范围公开,至少让各部门负责人互相知道,相互监督。至于更大程度的透明化,则需要预算环境的成长,尤其是整个社会对大学、高等教育、公共部门的认识更为客观以后,才可能实现。客观、理性的外部评价对大学预算信息公开具有积极意义。
2.参与的预算
参与的预算,就是有主人翁感觉的预算,自己的预算。这是利益相关者预算权的真切实现。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增强了约束的力量,也提高了预算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增强了预算的认知度、认同感,提高了预算执行的遵从度。在美国大学,利益相关者的预算参与度比较高。如加州大学在预算编制和审核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很重视学术评议会的建议权,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预算与学术发展要求相结合[4]。X大学准备进一步扩大预算参与的范围,创新预算参与的形式。1)学术力量的广泛参与。2013年预算编制过程中,明确要求院系听取教授委员会意见。2)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的适当参与。职能部门一起到学院调研,听取其2013年预算经费安排的报告,学校要求必须有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参加,并听取他们的建议。3)逐步建立院系和学校的民主理财制度,有序推行参与式民主理财进程。
3.共享与发展的预算
把改革和共享联系起来。院系自主理财制度本来是为了放权于民,结果中途被截留,成为个别人的权杖。利益集中于少数人,尤其是改革政策的制定者如果就是最大的受益者,那将会非常危险。要让绝大多数人能感受到改革的实惠,改革中应该注意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联系起来。改革中要把预算绩效和大学发展联系起来,不要纯粹的数字化,否则将出现越来越升级的“数字式优秀”;要警惕市场化或利益化倾向,杜绝教育、科研以及社会服务过程中“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X大学预算改革中,从制度设计、方案实施和政策宣传等方面,都十分注意突出改革给广大师生员工带来了什么实惠,改革对学校未来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尽量把战略规划、工作计划和预算结合起来,避免预算改革的短视和功利化倾向,关注更为长远的职工利益和学校发展。
张泽明,陈亚龙,汪花明
理财的主要任务范文5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四个自觉的提出,为今后我们财政部门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财政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其次,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财政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财政干部作为财政工作的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第三,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矛盾问题的思想武器。当前,财政事业处于转轨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第四,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公共财政的目标是否实现,最重要的是看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的财政工作的基本统领。当前,我市财政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可概括为“一二三”,即明确一个目标、贯穿二条主线、做好三篇文章。明确一个目标即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贯穿二条主线,一是增收;二是节支。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深入育财强税,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做好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生财是前提,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育财强税活动,不断培植财源、涵养税源、拓宽来源。要运用财税政策手段,充分调动和激发企业发展经济、做大蛋糕的积极性。要大力招商引资,培育后续财源,促其尽快成为新的财政增长点。要广泛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机制、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机制,引导社会闲散资金积极投入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要着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促进财政收入质量提升,有效增加政府的可用财力。要从严治税、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全力抓征收、抓入库,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从公平性和合理性出发,建立健全一个好的分配“蛋糕”的机制,以完善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调整存量,集中增量,把握用向,确保公共支出需要。要进一步加强对所有财政性资金的统一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工作的需要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幸福商洛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理财的主要任务范文6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通货膨胀率保持在高位运行,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控制通货膨胀依然是国内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2008年下半年,央行有可能继续采取不对称加息(存款利率提高幅度大于贷款利率提高幅度)的措施以抑制银行贷款冲动。
警示:银行理财有风险
面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形势,一方面,商业银行悄然发生了变化,其推出的理财产品已由原来的稳定低收益产品转变为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以赚取较高的手续费和业绩报酬。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加剧使得广大投资者进一步认识到:投资有风险,不投资风险一样巨大。在国内投资渠道较少,A股市场震荡难测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然而,随着民生银行QDII产品亏损超过50%,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在预期收益上“忽悠”客户。在风险提示不足的情况下,银监会最近一段时间加大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审查力度,规定各商业银行要求客户填写风险测试表格、不允许有预期收益等限制。由于事出突然,有的商业银行减少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速度,有的银行甚至暂时停止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目前,投资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存在两类风险:低风险“零”收益和高风险相对“高”收益。
尴尬:低风险“零”收益
2008年以来,一向备受大家信任的安全性高、风险性低的银行理财产品却频频曝出一些结构性产品出现“零”收益的事件,多家中外资银行都榜上有名。对此,我们要客观的分析其原因,不要盲目把责任推到银行身上。据分析,出现此类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全球证券市场走势低迷。一些“零”收益的产品大多连接境外的股票,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股票大跌,挂钩产品的收益也大幅度降低,这是银行理财产品设计者无法控制的。
二是银行的投资能力和道德水平。一方面国内中资银行在投资能力和产品设计上远不如外资银行,有些银行对于自己代销的产品甚至一无所知,很多客户经理也只是起到了销售员的作用。另一方面除了产品设计上存在不合理性,道德风险也不容忽视:产品风险提示不足,过分强调预期收益是主要的道德风险。由于银行产品的不透明性,客户无法看到产品的详细说明书,而银行客户经理大多重点强调其收益性。
其实零收益并不可怕,只要产品设计合理,把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人群,广大投资者是完全可以接受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毕竟在基金平均跌幅超过20%的情况下,也没有基民去基金公司讨说法的情况。
陷阱:高风险“高”收益
去年A股的高收益使得国内投资者对于银行理财产品10%的左右年化收益嗤之以鼻。各家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开始了高风险“高”收益之路。
为了达到高收益,现在大部分人民币理财产品是与境外股票、股票指数、黄金甚至大宗商品期货挂钩的结构性产品。比如,中行的“汇聚宝”有“高折价优质H股挂钩型”美元产品;深圳商行的“盈丰理财”有“美元12个月股票挂钩”产品;招行“金葵花”有“高盛农产品指数表现联动美元”产品;渣打有与纽交所上市的三只农业股票挂钩的产品等。这些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一般超过20%,投资者正是对这些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怦然心动,同时也忘记了其背后的风险和利益分配原则。
事实上,经研究发现,有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主要问题是这些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把收益留给自己,把风险抛给客户。除了收取固定的销售费和管理费外还要收取一定的业绩报酬,而当产品亏了钱则全部由投资者承担。如果产品本身赚了钱,银行可以大块地吃肉,同时可以给购买者喝口汤;而如果产品本身赔了钱,银行毫发无损,但购买者可能连饭也吃不上。
策略:切忌盲目
在此,我们建议投资者在选择人民币理财产品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一是收益率上不要被“忽悠”。要弄清楚人民币理财产品广告中的收益率是年收益率还是累积收益率;是固定收益率还是浮动收益率,在目前市场行情下浮动收益率一般不具有参考价值,因为投资期权等衍生品产品再高的收益率都是可能实现的,只是概率问题。
二是投资标的不要被“搞晕”。要清楚人民币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将投放于哪个市场,具体投资于什么金融产品。投资到海外市场的是不是存在汇率风险,投资产品的风险大小、收益率是否可信。
三是流动性不可“忽视”。随着2006、2007年股市的大涨,央行不断加息使得那些拿着5年或10年国债的投资者痛苦不已,所以流动性一定要高,不建议大家买封闭期超过2年的人民币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