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工业化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工业化概念

建筑工业化概念范文1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PC墙体;建筑工业化设计;住宅工业化;外墙防水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4-0029-03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实行的都是高消耗、用资源去换取效益的方式,原有的分散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与目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很不适应,因此,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尽快实现建筑工业化。

一、建筑工业化内涵

建筑工业化,就是指用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建造工业和民用建筑,使建筑业从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社会大生产方式的全过程。建筑工业化以技术为先导,将现代工业生产的成熟技术经验应用于建筑业,把不同类型的房屋作为工业产品,分别采用成套的标准构配件和统一的结构形式,用机械化手段生产建筑定型产品。同时按照专业分工,先在工厂集中进行大批量生产,然后再在现场进行机械化的施工和安装。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就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现建筑标准化和体系化,建筑构配件生产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和建筑管理科学化。

二、我国建筑工业化的现状

(一)国外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

国外(以日本和美国等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为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发展开放的建筑体系,进入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即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建设进程。随着建筑数量的增加,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开始由量向质进行转变,行业重点逐渐转移到建筑的性能和质量上,从而进入了建筑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进入21世纪,国外的建筑工业化体系开始向大规模通用体系转变,建筑工业化更加强调标准化、体系化、专业化,建筑构配件和产品更加注重通用性,住宅模式采用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的方式,更加强调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从而进入建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阶段。

(二)我国建筑工业化的现状

我国最早提出走建筑工业化道路的文件是在1956年。1966年以前,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建筑工业化主要采用标准设计,也就是采用标准的配件和构件设计,这对促进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建筑工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部门,但由于设计与施工脱节,单纯采用标准化设计已经不能与发展需要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一条适应我国的建筑工业化道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不断地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建设普遍还是以粗放型为主,浪费非常严重,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使用大量传统陈旧的技术;建筑标准化工作滞后,相应部件的通用化程度低;并未充分的发挥新部件以及新材料的优越性,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仍然处在摸索的阶段,并未达到工业化的要求;节电、节水、节能等先进的环保技术并未有效的形成和推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三、关键技术研究

(一)PC墙体

在许多发达国家由于人工成本很高,工业化生产的住宅不但品质好、施工速度快,甚至比传统的现场施工造价更低,其成熟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逐渐成为住宅生产的主流方式,其中用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mponents,简称PC)建设的PC住宅以优良的性能在不同国家受到普遍欢迎。

建筑的预制构件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生产的基础构件,是半成品,如板、梁、板墙、楼梯、住宅单元等。预制混凝土外墙(PC外墙)板模板主要采用钢模,钢筋加工后整体绑扎,然后调到模板内安装,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整体养护。生产过程中的模具清洁、钢筋加工成新、面砖粘贴、窗框安装、预埋件固定、混凝土施工即蒸汽养护、拆模搬运等工序均采用工厂式流水施工,每个工种都由相对少数固定的娴熟工人实施操作。

与传统的现浇结构相比,预制混凝土结构整体现浇的外板,保证了结构构件连接的整体性、连续性,不会因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砖墙与混凝土接缝处开裂,导致渗水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众多板块拼接,势必会产生预制板墙之间的水平缝和竖向缝等纵横交错的板块拼缝,从而有可能产生渗漏现象。

(二)PC外墙防水技术

常见的外墙拼接防水技术有三种,一般采用构造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方式:(1)水平拼缝排水;(2)垂直拼缝排水;(3)预制窗板窗框防水。

1.水平拼缝防水:在水平拼缝防水技术中常见的防水措施有三种:(1)材料密封防水做法;(2)采用物理防水的方式――空腔构造防水排水;(3)为空心密封条防水。水平拼缝最外侧可采用材料密封防水的做法,将最外层作为材料密封防水层,可选用耐候硅胶等高分子密封胶将拼缝最外侧密封,直接阻止水气进入接缝。拼缝中部是构造形成的空腔,采用的防水方式是分别在上下两块预制混凝土墙板相应的部位设置凹槽,这样在两块板墙拼接时就会形成一个内高外低的空腔。同时可以在空腔的下部也就是在下块板的顶部设置一个排水槽,并将排水管设置在排水槽的近端垂直拼缝底部。在预制墙板的拼接内侧采用的防水措施是在内侧设置空心橡胶止水条。图1为水平拼缝防水技术的示意图:

2.垂直拼缝防水:垂直拼缝防水措施就是设置竖向空腔。节点竖向空腔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流向内侧,同时也可以通过下部设置的排水管排出流入水平空腔的水。为了使防水更加的安全有效、阻挡渗入的水汽,可以在空心橡胶止水条后部设置现浇混凝土结构。图2为垂直拼缝防水措施的示意图:

3.预制窗板窗框防水:采用铝合金窗框与预制混凝土板浇灌的方法,将PC外墙的外门窗框直接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板中,铝合金窗框与混凝土墙体被一次性制作成一个整体,从工艺上解决了外门窗的渗透问题,大大提高防水性能并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工程量,同时也提升了房屋的性能,改善了客户的居住质量。

(三)PC外墙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

虽然目前PC墙体得到广泛的认可,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1.就PC墙而言国内技术的整个系统并未能达到工业化的标准。建筑工业化需要一个完整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后期维护的产业系统。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并需要相应的技术、人才及法律法规的相互配合。但国内在这些方面还只是初期阶段。就开发研究需要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就这一项目而言,国内现在不管从政府还是企业都还在探讨和博弈中。

2.成本方面的较量。国内廉价的“人口福利”虽然在快速消失,但在建筑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毕竟有着强大的劳动力基础。比起花大价钱建造PC墙体的生产场地、从国外进口生产线、高标准的技术人才、运输费用及吊装所需设备及安装限制等,砌块墙体所需要的运输、安装、养护及技术方面所需的投入就倍显其现阶段的优势――所以还是市场限制其

发展。

3.防火及防水配件不成熟。现在国内使用的防火材料不太能满足PC墙体与楼板之间的防火要求及墙体变形要求。还有就是PC墙体四周都需防水胶条,但国内产品一般太易老化,大大降低了PC墙体系统的防水能力,并且胶条的使用周期和PC墙体的使用周期还存在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4.设计及施工技术的转型未完成。由于国内近30年粗糙的设计要求及粗矿型的施工方法使得国人对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建筑环境暂时还没有更高的要求。但是随着人们对自己身处环境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的无止追求,建筑的“产品”性将慢慢体现出来。

四、对建筑工业化的再认识

(一)结合我国国情,吸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

国外目前已有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建筑工业化体系,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如欧美大量采用的木结构显然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要发展我国的建筑工业化,首先要立足于现有的条件,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找准切入点。

(二)标准化和多样化

标准化和多样化是工业化建筑设计中的基本矛盾。工业化建筑与一般建筑一样,需要满足各种规范和标准,同时还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在个体和规划等方面多种多样的要求。但是多样化的设计,只有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才能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才能加以实施。同样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多样性换取标准化。因此工业化住宅应当适应多样性的需求,通过大量标准构配件组合的方式,找到多样性和标准化最佳结合点。

(三)采用新型的结构体系和新型节能材料

采用新型的结构体系和新型的节能材料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手段,是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建筑体系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关键所在。比较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建筑,我们不难发现,国外之所以工业化水平很高是因为他们有成熟的成套建筑体系并且有与之配套的成套技术。而我国的建筑技术则仍以单项技术的发展为主,对标准化概念和实际技术不够重视,缺乏标准化和配套化的技术,并未形成成套的建筑体系。因此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重点的解决建筑体系的问题,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例如可以采用混合结构或者轻钢结构来逐渐的取代原来的内部围护体系。采用新型节能材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和实施节能建筑,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

五、结语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建筑工业化能够提升建筑业的科技水平和地位,改变传统建筑业的操作方式、施工工艺和人们的观念,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设成本,还能带动国内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冶金业、建材业、农业和装饰装修等行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建筑业的整体现代化。我国建筑工业化目前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整合各种资源,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建筑工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温可.浅谈建筑工业化与工业化建筑[J].今日科苑,2010,(8).

[2] 钱志峰,陆惠民.对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思考[J].江苏建筑[J].2008,(23).

[3] 潘志宏,李爱群.住宅建筑工业化与新型住宅结构体系

[J].施工技术,2008,(2).

建筑工业化概念范文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00)

摘要院进入二十一世纪,“安全高效、绿色环保”越来越成为衡量建筑设计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随着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明确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以其迫切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重新走入国内建筑界的视野。在建筑产业化的革命中,预制装配这种建造方式重新进入到工程实践中,因此,针对这种新型建筑技术所对应的建筑作适应性的探讨,是文章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院可持续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新型建筑工业化;预制装配式建筑;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院TU111.3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078-05

0 引言

这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时代,“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目标已经成为全社会发展的共识,传统的混凝土全现浇结构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不久的将来,必将被新型建筑工业化所取代。过去,由于材料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适应性存在疑虑和误解,但是,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以及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现阶段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又重新迈出发展的步伐。因此,在这个历史性的机遇面前,笔者希望通过对新时期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总结及其适应性探究,为建筑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性的支持。

1 概念解析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技术进步为基础,信息技术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手段,运用先进适用的建造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建筑全产业链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效益。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它是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的生产方式。新型建筑工业化并不只是装配化,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融合叠加,即“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现代企业管理(生产关系)”。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全部或部分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安装方法建造而成,具备一定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环节。

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7 世纪,英法等国家开始了建筑工业化道路的最初探索,20 世纪50 年代,二战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国家建筑工业化的大力发展,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并针对预制装配技术研制了成熟的行业规范和技术准则。美国在20 世纪初成立了预制混凝土协会(PCI),长期致力于装配式建筑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一直推动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日本的建筑工业化水平世界领先,在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建设上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它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筑环境,将装配式建筑的理念成功引用至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防震设计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相比之下,国内建筑工业化水平比较落后,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还处于匮乏阶段。我国开展工业化建筑的探索时间并不晚,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到80 年代,各种预制屋面板、空心楼板、屋面梁已经在住宅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 年全国预制装配式建筑比例已占所有建筑量的35%),但是进入90 年代,我国在预制装配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几乎为零,预制装配逐渐被全现浇结构所取代。直到21 世纪,现浇施工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噪声影响、资源浪费、施工危险等弊端逐步显露,中国建筑业界和相关部门才重新开始重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 新时期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3.1 技术创新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创新并不是单一技术的创新,而是集成建造技术的系统创新,它包含了主体结构的创新、装饰装修的创新和设施设备系统的创新,并综合体现在建筑设计、工程质量、工期控制、经济效益和环保节能等方面:

3.1.1 建筑设计方面

设计理念先进,兼容性强。建筑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可以最大程度实现钢结构、混凝土、新型材料的复合化施工,是一种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生产方式。

结构体系灵活,可变性强。实现支撑结构和填充体系的彻底分离,保证支撑体的耐久性和填充体的可变性,有利于使用者在实际使用时进行改动和调整,一改以往建筑承重墙多、分隔死、开间小、空间无法灵活分割的缺点。

模数控制生产,工业化强。将建筑分离成支撑体系和填充体系,两种体系又各自拆分成不同部品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生产,这种方式有利于标准化的建筑空间和建筑立面的大规模重复性生产建造。

设施设备系统一体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水、空调、新风、暖气、电气等设备管道预设同步进行,从而减少设计缺陷和返工次数,极大提高设计效率,同时保证设备管道的质量控制水平更高,有利于房屋舒适度和洁净度的营造。

实例分析:中粮万科长阳半岛五裕地块项目,位于北京市长阳镇,地上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产业化楼建筑面积约9 万平方米。项目工业化预制率达到61%,外墙、内墙、阳台、叠合、挑板、防火隔墙、外挂板、楼梯、梯梁、女儿墙等十种构件都采用预制方式;建筑设计采用业内先进的设计理念,如24 小时新风负压系统、横向排烟系统等内装部品化集成技术、SI 内装分离与线管几成技术等;深化设计阶段更是采用三维手段协同设计,以确保准确快速落实设计方案,并最终保证此预制项目的实施质量。

3.1.2 工程质量方面

材料性能和构造水平提高,抗震性强。采用新型轻质材料,在隔声耐火、保温隔热、防腐防潮等方面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同时由于构造水平提高和自重减轻,建筑的抗震性能也显著增强。

工业化生产建造,整体性强。预制手段机械生产的建筑构件,通过一体化的控制方式,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安装,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建筑整体性能。装饰效果优良。预制外墙板使用各种饰面进行预先处理,配合建筑设计预嵌瓷砖、石材、清水模等;预制内墙质量控制更加方便且外观优良,无需经过再粉刷的程序即可做装饰工程,从而保证了质量和效果。

3.1.3 生产效率方面

预制构件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生产加工,现场只须对构件节点进行浇注,这样的施工方式大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和施工难度,可同时进行交叉作业,遇到雨雪天气也可不用停工,节约工期,保证施工进度,节省投资,降低施工成本。

实例分析:位于北京回龙观019 地块的住宅及商业金融项目2 号楼,是北京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实验点。在全装配环节,每层楼的用工人数从42 人降低到28 人,综合测算节省了33%的用工量,其中混浆工这个工种已经完全不再需要,钢筋工的人数降低了53%,最终完成精装修的时间比运用传统工法的楼栋快了一个月。

3.1.4 经济效益方面

在西欧、北美和日本,预制装配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建筑方法相比,可节约人工约25%-30%,降低造价约15%-20%。现在国内由于预制装配建筑仍处于摸索阶段,受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预制率较低(仅为15%-20%),其建设成本仍略高于传统现浇建筑。但是,从住宅全生命周期角度来分析,装配式住宅由于其能耗、管理、维修成本的降低,能有效节省消费者后期费用支出。因此,综合来看,预制装配式建造方式在建筑经济性上拥有更广阔的发展潜力。

实例分析:万科集团在上海所开发的新里程项目、金色里程项目、四季花城项目、金色城市项目以及北京假日风景项目都采用了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根据这五个项目的成本估测数据,可得到建安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工业化增长率。根据此工业化增长率对南京某一处传统住宅(103m2)进行工业化假设,将工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建造成本进行对比(详见附表1 和附表二)。传统住宅建安总成本为528390 元,使用费用50 年为306231 元;工业化住宅建安总成本为580302 元,使用费用50 年为254833 元。现阶段成本总和两者相近,但是未来工业化住宅经济效益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3.1.5 环保节能方面

预制装配所产生的噪音、烟尘和垃圾远低于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工业化的设计和施工节省了大量现场的模板和脚手架,减少了木材使用量,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也保护了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此外预制外墙和屋面板已经将保温隔水等防护层统一处理完毕,避免现场施工易破坏的情况发生,有效实现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

实例分析:“小天城项目”位于长沙远大三路与远大城交汇处东北角,建筑面积18 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幢以工厂化装配式方式建造的超高层钢结构可持续建筑。小天城的工厂化率超过90%,据项目工程测算,相比传统建造方式,节能80%,节水85%,节省混凝土60%,建筑垃圾甚至只有传统建造方式的1%。

3.2 管理创新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目标是建立专业化、协作化的工程总承包队伍,在研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配-运营管理等环节实行一体化的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可以整合优化整个产业链上的优质资源,使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图1)

4 现阶段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适应性分析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平立面规律性强、构件重复率高、多工种一体化施工可行性强、标准化快速生产、整体安全性能佳、综合效益高等突出特点,笔者根据预制装配生产方式在国内的现实应用情况,对其适应性建筑类型进行研究比对,总结如下:

4.1 住宅类建筑

从需求上分析:住宅是中国社会上需求量最大的建筑物类型,2010 年以来全国新建住宅年平均成交量维持在2.25 亿平方米水平,这需要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的生产方式来完成,以最大限度节约社会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运用预制装配技术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从实施条件上分析:建筑设计上,现代住宅趋向工业化的生产,住区楼栋标准化,户型单元模数化,公共交通核心模块化,内外墙部品构件工厂化,还要保证室内大开间和灵活分割的可能性;结构设计上,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实现与现有结构的平稳衔接过渡;设备系统设计上,住宅内部设备管道单一重复,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系统和供暖系统等都可以使用部品生产和集成技术应用;这些都是住宅类建筑使用预制装配生产方式的有利条件。(图2)

4.2 车间厂房类建筑

从需求上分析:现今国内工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转型阶段,车间厂房类建筑应用广泛,需求量大,需要体现出工业建筑“快速施工,提高投资回报效率”的特点,很适合用预制装配的方式进行生产建造。从实施条件上分析:建筑设计上,车间厂房类建筑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其跨度、进深和层高都有严格的等级和模数要求,其外立面风格简洁统一,无特殊性要求,非常适合进行模式化的预制部品生产;结构设计上,车间厂房主要采用排架结构体系和门式钢架体系等,其屋架梁、行车梁、天沟、屋面板均适合使用预制手段生产,在现场吊装就位后焊接将其连成整体结构便可快速安装,体现环保节能高效的现代化需求。(图3)

4.3 办公酒店类建筑

从需求上分析:现代酒店和办公楼是城市商务区中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化的建筑环境、人性化的建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一致的追求。因此,在这种建筑类型上运用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势必能极大促进现代城市商务区的规划和建设。

从实施条件上分析:建筑设计上,它以现代办公和居住功能为主,其房间开间、进深、层高需求以及外墙、门窗等部品尺寸都相对统一,而且这类建筑后期使用过程中房间大小或格局变动的可能性很大,使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轻质构件通过灵活的分隔方式可以轻松地实现;结构设计上,无论是普通框架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都属于预制装配施工方式的适用范围;设备系统设计上,预制装配技术在设计阶段就已预设完善设备管道,适合实现这类建筑中集成化的中央空调和新风循环系统。(图4)

4.4 医院类建筑

从需求上分析:现代医院作为延续生命、保护健康的重要场所,其整体医疗环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院需要洁净无污染的就医和治疗环境,预制装配建筑使用的各种新型材料有质量保证,可以确保建筑物安全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符合人类健康与环境再创造的综合利益。因此,在医院类建筑上应用预制装配技术,不仅有利于建筑微环境的营造,更有助于全社会节能环保事业的推进。

从实施条件上分析:建筑设计上,医院类建筑以诊室、病房、办公室等集中性的使用功能为主,尺寸固定,便于实现标准化控制;结构设计上,由于没有大跨度空间的特殊要求,普通预制结构体系便可基本满足使用需求;设备系统设计上,集成化的设备管道保证各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有助于营造舒适的建筑内部环境。(图5)

4.5 学校类建筑

从需求上分析:学校是师生进行教学的重要场所,需要一个稳定、安全、舒适的建筑环境。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与现浇结构完全同等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建筑整体质量更轻,在抗震设防上处于更有利位置,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也使它的质量监控也更加直观有效,因而适合运用在校园建筑上。

从实施条件上分析:学校类建筑结构简单,以普通课室、实验室、办公室、宿舍等使用功能为主,空间重复率高,立面构件统一,便于实现标准化的建筑设计。

近年来有一种特殊的学校类型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那就是在灾区或偏远地区建设的低成本学校。这类学校因客观原因的限制,只能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成本完成功能齐备、质量优良的建筑,同时还必须应对后期随时可能出现的功能置换甚至是异地重建状况。使用工业化预制装配技术进行建设,既能节约时间和成本完成设计施工,又能保证房屋质量,更能轻松解决使用功能变化或建造场地变化带来的问题,一举三得。以香港中文大学朱竞翔教授为代表的建筑师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他的“轻质建筑”实践便属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一种尝试。(图6)

建筑工业化概念范文3

关键词:分包体系问题

随着建筑工业化程度和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基于专业分包系列和劳务分包系列的总分包体系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原有的合同法律制度环境对分包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这是因为,现在许多政策法律的规定尽管适应当时的建筑业发展水平,但是难以满足建筑工业化最新发展的需求,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内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况。、

1.“禁止再分包”的规定与建筑工业化条件下专业进一步细分的要求不一致。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建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型、不同层次的施工队伍,他们从事的工作范围和主营业务逐渐呈现差异化特征,有从事地基基础、钢结构、机电安装、电梯、锅炉、幕墙的生产和安装等专业分包的企业,也有仅仅从事造价预决算中钢筋工程量计算的企业。目前工程项目不允许再分包,只设一级专业分包的体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种分包市场多元化、体系多样化的现实要求,甚至成为专业分包体系成熟完善的制约因素。

2.“主体结构”定义不明确。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建筑企业自行完成。……”其中,“主体结构”的常规理解在当前建筑结构技术不断增加新的涵义的情况下显得定义不明确。例如:某科技大厦除地下室与主体塔楼的电梯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结构体系。同时具备较强土建和钢结构施工实力的单位较少,要严格按规定又找不到理想的施工单位。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土建单位总包,钢结构分包。这个例子严格意义上总包单位都没有全部自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事实上分包钢结构的企业的实力大多都强于总包单位自己的铜结构施工能力,选择外部铜结构施工企业更有利于提高工程建造的速度和质量。在此,对“主体结构”的概念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

3.“禁止肢解分包”在建设技术水平、专业分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禁止肢解分包的规定针对防止不具备资质承揽工程、挂靠等情况发生是适合于建筑市场实际发生的一些不规范行为的。然而,随着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施工水平逐步提高,完全可能出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内容均由多个专业分包单位加上劳务分包单位承担的情况。在工程实践中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某大楼的总承包单位将桩基工程、基坑围护与土方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内装饰工程、外立面的幕墙和石材工程、消防工程、防水工程均分包给专业单位。在剩下的主体结构工程中,模板系统的设计与现场安装分包给专业的模板公司;外脚手架分包给专业的脚手架公司;考虑到施工场地狭小,采用焊接网技术,委托钢筋加工公司定制加工,现场铺装。这样情况下,各专业分包单位均具备相应资质保证承包范围内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但却不符合《建筑法》中“禁止肢解分包”的要求。这些做法实质上是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专业分包市场不断细分后出现的新情况。当然,在不规范分包行为盛行的市场环境中,允许肢解分包而不采用相应的其他控制制度也可能会导致分包系统的混乱,不利于专业分包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有必要对肢解分包的定义进一步加以明确的界定,以保证建筑业市场管理的有效性。

4.实际操作中总承包单位权力与责任不相称,直接影响了总承包商的管理效果。

工程项目实施中,经常可见业主直接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建立经济关系,却要求纳入总包商的项目管理范围,甚至还要求总承包商不得收取总包的照管、服务费。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却没有相应的报酬。由于无法采用合同和经济手段对专业分包单位进行制约,就会直接影响总包商对专业分包商的管理力度和管理效果。

5.买方市场条件下,专业分包商分担总包商资金压力将导致工程款拖欠分布面扩大和债务关系复杂化。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业主经常对承揽工程的承包商附加一定的资金条件,如投标、履约保证金、工程垫资等。如果总承包商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有可能将来自业主的资金压力传递到分包商。在专业分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承揽专业工程的分包商可能接受为总包商分担资金压力的附加条件。这祥就使得工程款拖欠情况牵涉到建筑行业分包多个层次的企业,如果其中某个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就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清理工程款拖欠问题的难度。

某些专业分包商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尚不能满足高技术含量工程的需要。

目前国内市场上专业分包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承担的专业工程技术含量不高,没有独占性和创新专利技术,如常规装饰单位、机电安装企业等;二是自身仅仅是作为国外专业厂商的“”,仅作“转手”生意,对承担的专业工程没有技术支持能力,如膜结构分包单位、国外锅炉、空调机组、电梯的国内商等。

以上这类情况反映了某些专业分包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体现不了专业特色,无法成为所处领域的“专家顾问”。前一类情况造成行业门槛过低,大量资质低、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涌入,加剧了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后一类情况中的专业分包单位根本不掌握经销产品的技术内容,在工程实践中碰到有些国外电梯的国内经销和安装分包商根本无法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连预埋件位置微调之类的技术变更也要请示国外厂商。这些情况都不利于专业分包单位和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专业分包商如果不具备技术或管理上的比较优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市场基础。在市场经济中,没有技术特色或管理优势的专业分包商不能适应专业化分工需要和提高建筑市场经济效率,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为工程项目专业分包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相信随着政策和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行业分包体系将愈趋成熟。

【参考文献】:

建筑工业化概念范文4

Key words: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technology;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a new type of structure application

摘要:人们物质需求及市场价格变化使得建筑的成本攀升,同时建筑节能要求不断提高,利用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是实现资源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建立了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模型及计算方法,同时强调了其在房屋结构设计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在建筑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同时结构设计优化也给建筑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房屋结构设计新型结构形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人们对于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对建筑产品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建筑节能,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方法,提高有限空间、有限资源的最大化效果发挥,实现经济化、实用性和适用性的良好目标。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就是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新工艺和设备的使用,增加新材料的投入,采用新型结构体系进行局部设计的改变,使技术更可行,更加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同时节约材料,降低造价。

从建筑上分析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它主要体现在房屋工程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房屋工程结构总体的优化设计量方面。房屋工程分部结构优化设计包括:基础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屋盖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设计。对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化设计还包括选型、布置、受力分析、造价分析等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围绕房屋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一、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进行结构设计时,不同方案的选择及不同的建筑材料的选用对工程整体会有较大影响,应在满足设计意图后,尽量使平面布置规则,缩小刚度和质量中心的差异,这样水平荷载就不会使建筑物有太大的扭转作用。竖直方向上应避开使用转换层,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1)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就是在各种影响变量中选择主要参数,并建立函数模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得出最优解。结构总体的优化建立模型的大致步骤如下:一是设计变量的合理选择。通常的设计变量选择对设计要求影响较大的参数,将所涉及的参数按照各自的重要性区分,将对变化影响不大的参数定为预定参数,通过这种方法可减少很多计算编程的工作量。二、目标函数的确定。使用函数找出满足既定条件的最优解。最后,约束条件的确定。房屋结构可靠度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包括了应力约束、裂缝宽度约束、结构强度约束、尺寸约束、从正常时的极限状态下弹性约束到终极状态的弹塑性约束、从可靠指标约束到确定性约束条件等。设计中,要保证各约束条件必须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2)结构优化计算方案

结构优化设计多个变量、多个约束条件,属于一个非线性的优化问题,设定计算方案时,常将有约束条件转变为无约束条件来计算。常用的方法有拉氏乘子法、符合型法、Powell等。完成计算方案的设定后只需编制相应适用的运算程序即可得到我们的最终优化结果。

(3)推广设计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

工程设计标准规范的形成,来源于大量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途径。优秀的工程设计标准和规范,不仅优化了设计,减少设计的盲目性,还将大大提高设计速度,有效降低项目的全寿命费用。在标准规范中可以对一些重要的部位采取设计经济指标限额制度,对一些设计部位使用“宜”或“不宜”等引导性语言提示设计人员对方案进行优化,鼓励他们在设计中大胆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新规范特别强调内容。新规范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刚重比、剪重比等。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是目前一个比较广泛的课题,利用结构优化的方法在不改变适用性能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应用于项目的整体设计、前期设计,旧房改造,抗震设计等设计的各分部环节,发挥着巨大的效益。进行优化设计,要把握好技术和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的做法,又要反对设计保守浪费,只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在按照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及模型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的几个问题。

(1)结构设计优化应注意前期参与

结构设计的阶段分为三个:结构方案阶段、结构计算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客观、真实的理解结构的工作性能,并能够有意识的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灵活地运用它们。因为前期方案的确定直接影响建筑的总投资,而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前期方案阶段结构设计并不进行参与,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大多并不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它的可行性,但是建筑设计的结果却直接对结构设计造成影响,某些方案可能会增加结构设计的难度,并使得建筑的总投资提高。如果在方案的初期,结构优化设计就能参与进来,那么我们就能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别,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合理的设计方案,获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2)结构设计优化应考虑采用新型结构体系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建筑工业化是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发展施工专业化,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繁重、复杂的手工劳动作业。在目前建筑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建筑工业化首先应从设计开始,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复合木结构建筑等。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或钢结构方向发展。要使大部分建筑构件实行工厂化作业,减少施工现场作业。

(3)概念设计结合细部结构设计优化

概念设计应用于没有具体数值量化的情况,例如地震设防烈度,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计算式难免与现实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采用概念设计的方法,把数值作为辅助和参考的依据。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灵活的运用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与宏观把握相对应的,设计的过程同时要注意对于细部的结构设计优化,比如现浇板中的异形板拐角处易出现裂缝,可划分为矩形板。注意钢筋的选择,I级钢和冷轧带肋钢市场价格差不多,但是他们的极限抗拉力却相差很大,所以在塑性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现浇板的受力钢筋就可选择冷轧带肋钢筋。在做结构设计的时候,外立面上的悬挑板及配筋,满足基本的规范要求即可,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目的。

(4)下部地基基础结构设计优化

地基基础的结构设计优化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方案,如果为桩基础,那么要根据现场地质条件选择桩基类型,尽量节省造价。桩端持力层对灌注桩桩长的选择影响很大,应多进行比较以确定最合适的方案。设计时应重视地质勘察报告的交底工作,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选择经济适用的方案能大大降低造价。

三、结构设计优化的现实意义

(1)结构优化设计提高材料利用率

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结构设计的目的即是花最少的钱做最好的建筑。从优化设计的角度,结构性能最好的方案不一定材料利用率最高,这就要求设计时对结构材料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强调使用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结构等。其中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将混凝土填入薄壁圆形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它将两种材料有机地结合,可借助内填混凝土增强钢管壁的稳定性,借助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使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它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受压破坏特征由脆性变为延性,对结构抗震的延性设计意义巨大,也使超高层建筑底层柱的轴压比限制问题迎刃而解。钢管混凝土与钢结构相比,在自重相近和承载力相同条件下,可节约钢材近50%,并节约大量的焊接工作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保持钢材用量相近和承载力相同条件下,构件截面面积可减少约50%,材料用量和构件自重相应减少约50%。实践证明在结构设计时,使用这些新工艺设备可大大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工程造价。

(2)进行结构设计优化提高建筑结构经济性

建筑的层高增加,由于墙体面积和柱体积增加,结构的自重会增加,基础和柱的承载力相应增加,水卫和电气的管线会加长;相反降低层高,可节省材料,有利于抗震,同时建筑的总高度减小,两建筑之间的日照距离就会减小,间接的节约了用地。建筑面积相同,建筑使用不同的平面形状时,它的外墙周长也就会不同,这样当选择圆形或是越接近于方形时,外墙周长系数就越小,基础、外墙砌体、内外表面装修都随之减少,同时其受力性能也得到提高,增强了建筑的经济性能。

与传统的结构设计相比,采用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降低6%-34%.优化方法的技术性实现,可以最合理的利用材料性能,使建筑结构内部各单元得到最好的协调。赏心悦目的建筑是建筑的美观与结构设计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结果。建筑结构设计追求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和便于施工五种效果,而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方法的应用不但满足了建筑美观、造型优美的要求又能使房屋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

参考文献

[1]谈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J].建筑科学,2009(4)。

[2]张红友。优化结构设计减少建筑投资成本[J]. 陕西建筑,2008(11)。

[3]马臣杰,张良平,范重。优化技术在深圳京基金融中心中的应用[J]. 建筑结构,2009(4)。

建筑工业化概念范文5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生产方式;从业人员结构;建筑高职教育;对策

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会使社会原有的某些岗位大批消失;技术结构的变化,会使相关职业岗位增加内涵,导致低技术岗位逐渐消亡,大批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派生增加,而且新增岗位都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存在的,培养满足生产一线岗位需要人才的高职教育不能不作出相应的变革。住宅产业化发展是建筑等相关产业针对粗放式生产方式和技术而进行的变革,职业岗位不断向新技术趋近的特征更明显,在住宅建设规模持续增长、产业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的形势下,高职建筑类专业教育势必要作出快速反应。

1 住宅产业化时代正在来临

住宅产业化始于二战后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工业化建筑方式,因大规模建造住宅的需求和追求建设效率、降低成本的市场驱动因素,促使了住宅产业化发展。国外的住宅产业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重点是建立工业化生产体系;中期重点是提高住宅的质量和性能;成熟期重点转向节能、降低住宅的物耗和对环境的负荷、资源的循环利用,倡导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当今,在发达国家的住宅建设中,工厂化住宅已经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日本达到20%~25%,美国为31%,瑞典在60%以上。我国于1994年正式提出住宅产业化概念,起步虽然较晚,但有着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住宅建设市场化发展、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动力、住宅产业化经济和技术政策的不断完善等主客观因素,决定了中国的住宅产业化必将会超常规发展。

1.1 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工作框架已经形成

1999年,建设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明确了住宅产业化发展思路,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和实施要求。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住宅产业化工作框架。

一是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完善了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的技术体系,完成了我国住房消费模式、住房适用性等课题的研究,及保障性住房验收标准、住宅装修验收标准、一次性装修到位导则等基础性工作,为产业化和住宅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建立了住宅性能认定和住宅部品认证制度,有效推进了住宅综合品质提高及部品技术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和优胜劣汰。三是组织实施了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以普通住宅为主,在全国各地树立起了200多个样板工程,带动了所在地的住宅建设整体水平,培育了一批房地产开发和部品企业。四是建立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目前,全国共有19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产学研综合技术研发体系,推进了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五是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集成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屋面、外墙、门窗等一体化的节能技术、新能源推广技术、集水与雨水收集技术、生化垃圾处理技术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提高了在住宅建设中的集成水平。六是越来越多的住宅进入到全装修领域,住宅全装修的比例在逐步提高。

1.2 我国推进建筑工业化为住宅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建筑业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建筑工业化。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全国建筑业推行标准化、工业化、机械化,发展预制构件和预制装配建筑,在构件工厂化、中小型建筑施工机械、预制装配式工业厂房、砌块建筑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第二次是60、70年代,我国广泛借鉴各国经验,结合国情,进一步改进标准化设计方法,提高构配件生产能力,发展新型建筑体系和建材,在施工工艺、建筑能力和建筑速度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到80年代末,装配式结构体系发展到12-14 层楼房建设,全国大板房总量达到3000万平方米。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缺失市场调节,加上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很好地研究解决,使得当时生产出的建筑产品普遍存在产品单调、质量不高,未能在全国进一步推广应用。

自90年代以后,我国虽然没有再掀起建筑工业化浪潮,但在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新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十年发展更快,尤其是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轻钢结构住宅发等发展都很迅速。建材工业中,在推广“四新”的推动下,建筑材料市场繁荣,目前就单一建材的科技含量和性能而言,很多已处于领先水平。为住宅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3 住宅产业化所需的市场化基础已基本具备

多年以来,我国的城镇住房体制改革一直是沿着市场化的导向进行,经过上世纪80、90年代的改革,城镇住宅的市场配置体系基本建立,住宅市场基本形成,成为居民获取住房的最主要的渠道。即使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适用房,也完全走出了过去福利分配模式,在对供需双方给予必要补偿或限制的前提下,引入了一些市场化的手段。市场配置体系的建立,不仅为城镇居民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按照自身需求在住宅市场上自主地购置或承租住宅提供了可能,而且为住宅的供给方(房地产开发商等)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工艺水平和改进生产方式提供了动力。

1.4 房地产业内部的重大变化激发了整个行业向住宅产业化转变的动力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的特殊阶段,住宅建设持续高速发展,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住宅需求量大、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劳动力日益昂贵以及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急需转变的一系列现状。带来了房地产业内部的重大变化。一是,中国房地产发展进入到一个以控制投资增速、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泡沫为中心的重要时期。二是,住房供应进入到以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为中心的结构调整期。三是,进入到以实力、品牌扩张的调整期,以品质说话将成为开发企业长远立足的根本。四是,居民购房进入到追求品质与舒适性并相应地增加个人资产为中心的理性消费期。五是,进入到以低碳环保为特征的产品更新换代期。六是,单一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住宅产业化进入到一个以技术集成为中心的发展期。来自房地产业内部的变化促进了企业自身调整与升级的动力,产业内部的自发动力必将促使住宅产业化发展提速。

1.5 大规模政策性保障房建设为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提供了契机

研究表明,大批量建设住宅是国外早期发展住宅工业化的主要需求之一,在欧洲住宅工业化技术真正得以运用和发展便是二战后各国为了缓解大量住宅不足而进行的公共性质的住宅建设时期。有专家指出,我国住宅建设经过快速发展,居住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除了保障性住宅以外,商品化住宅批量建设的需求虽然存在,但却不集中。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巨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较低,刚好为住宅产业化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1.6 区域性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陆续出台促使产业化进程提速

2010年以来,各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加快了住宅产业化进程。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安徽、深圳等不少地方都研究编制了住宅产业发展规划,纷纷出台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有效地推动了住宅产业化工作。

北京为例,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面积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等文件;建立住宅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联动机制,统筹规划、指导协调推进工作;成立了住宅产业化专家委员会,负责住宅建筑设计、新技术和新工艺论证,住宅产业化申请项目的认定和住宅部品的认定,住宅性能认定,标准认定等住宅产业化相关技术指导。明确了住宅产业化时间表,确定2010--2011年为试点期,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建筑面积分别为50万和100万平方米;从2012--2013年为住宅产业化推广期,产业化住宅项目建设面积比例将分别提高至7%和10%。

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住宅产业的科技含量水平还比较低、住宅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尚未整合形成、住宅企业间的社会化协作程度还很低、住宅产业距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等等。但是,推进住宅产业化,改变传统方式,使住宅产业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道路已经成为共识。用不了三五年时间,我国住宅建筑工业化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局面出现,会成为住宅建设的主流,这是必然趋势。

2007年8月,万科提出了三年目标:到2009年,在80%的新开工公寓项目将采用产业化施工方式建造。在工业化住宅的推进度方面,万科董事长王石表示,万科到2012年,要达到80%的标准化;到2014年,万科要全面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率要达到90%以上。种种迹象表明,“造房子像造汽车” 一样的时代正在来临。

2 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生产岗位变化及人才结构

住宅产业化既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革命,也是技术革命。其内涵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改善住宅使用功能和居住环境为宗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为目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规范化管理的社会大生产。住宅产业化发展将给我国建筑及其相关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给住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造成深远的影响。住宅产业化生产模式下,由于专业分工明确,住宅产业链条加长,形成了新的住宅产业化市场。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围绕住宅部品制造、部品销售、施工安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将会出现众多的中小型部品生产企业、住宅产业联盟和大型住宅产业集团。同时,促使了传统建材企业向部品生产企业转型,传统土建施工企业向施工安装企业转型。

2.1 住宅建设及相关产业岗位出现重大变化

工业化生产方式促使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产生了大批新的岗位,也会使原有的岗位大批消失。住宅建设施工领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岗位出现。在设计单位将会出现专业技术集成化的“标准化住宅设计”岗位;在部品生产企业和施工安装企业将会出现“标准员”、 机械员”岗位。二是,岗位转移。混凝土生产岗位、钢筋制作等岗位将转移到部品生产企业;装饰装修企业的施工岗位将转移到施工装配企业等。三是,岗位萎缩。有些传统生产方式下的脚手架、模板制作、混凝土、钢筋等岗位将逐渐退出施工装配工地;砌筑、抹灰等岗位将会逐渐萎缩。四是,岗位升级。传统的很多岗位需要提升技术含量,如,施工员、质量员、材料员等岗位;一线操作工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会有更高的要求等等。

2.2 职业岗位变化深刻影响着从业人员的结构

从业人员的组成结构将随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从业人员的分布结构将随生产环节的分解从施工现场走向住宅部品生产工厂分散。从业人员的技能结构将随集成技术的运用和工业化生产条件的变化从较低素质、技能向高素质高技能转变。

2.3 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激增

建筑业因为劳动强度较大,技术含量较低,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劳动力进入门槛较低,吸引了很多缺乏非农工作技能、没有其他就业选择的农民工群体进入这一产业。根据王平2004年的调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占到建筑业从业总人数的80%左右,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住宅产业化模式下这一状况会有很大转变。住宅产业化引起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一线,生产环节减少,作业人员减少,劳动效率提高,工资待遇增加。随着施工现场工作环境朝着更加安全、文明、舒适方向发展的变化,社会对从事建筑施工人员的印象也不会再是“泥瓦匠”,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业的吸引力也会大大增强。

综上所述,区域内建筑业、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等是我国高职建筑类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背景,而住宅产业化发展变革带来的,需要迫切解决现有建筑业岗位人才结构与调整后的从业人员结构之间的差异,就是高职建筑类专业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住宅产业化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结构调整需求,促使了举办建筑类专业教育的院校必须快速做出反应,加快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

3 高职建筑教育适应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近几年,高职建筑类专业教育发展迅速。截止到2008年,全国各类高职院校开办土建大类教育的专业点的达到1052个,是专业普及率最大的专业之一。各高职院校积极改革、大胆探索,尤其在工学结合方面,探索形成了“123”、“2+1”、“232”、“411”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区域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对建筑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总体上校企合作不紧密、 课程体系学科化倾向依然严重、以课堂为主传授知识的方式还很严重、企业实习组织困难等等。

基于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和带来对从业人员需求变化分析,结合高职建筑类专业教育发展现状的认识,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3.1 深入研究住宅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专业调整

目前,尽管还没出现产业化住宅生产对专门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但3、5年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是决定当前我们调整专业的主要因素。住宅建设产业化市场机制和高职教育专业的动态适应机制决定了我们必须提前、快速对专业进行调整。首先要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规格、课程内容等进行调整;其次是开设新的专业,重点是引导建立起支撑住宅产业发展的,培养专门化人才的专业。通过研究住宅产业化经济和技术政策,把握区域内及全国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明确住宅产业化技术、生产对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好人才需求预测,确定专门化人才培养目标;论证开设如,“产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住宅部品生产与制造”、“集成化住宅设备技术” 等专业。

3.2 加强住宅产业化课程开发, 推进教学内容改革

从目前高职建筑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来讲,很少涉及住宅产业化生产方面的内容,甚至产业化生产理念都不多见,围绕传统房屋建造模式形成的以土木工程学科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学科化相当严重。住宅产业化生产方式将导致集成化住宅结构技术、住宅生产组织与管理、住宅设备制造、住宅部品制造、住宅装饰装修等内容逐渐从土建学科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体系。对高职建筑教育来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建立住宅产业化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内容就显得极为关键和迫切。新课程内容要重在整合住宅建设标准化体系、新建筑技术、新材料,将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工业化生产标准等纳入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住宅产业化课程来推进教学内容改革。需要开发的课程,如,住宅部品制造与组装、集成式住宅建筑设计、集成式住宅生产与安装、建筑施工装配组织与管理、建筑施工装配设备操作与维护、住宅整体装修、住宅设备安装等。

3.3 深入产业化住宅生产企业调研,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在我国,住宅产业化生产带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新领域,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与企业调研的过程整合起来、同步推进是一个优化改革进程的思路。校企合作开发住宅产业化课程路径非常清晰,由于没有体系化的学科理论依赖,深入产业化生产企业调研,从研究职业岗位要求开始是必然选择。教师深入企业调研的目的性强、问题清晰,与生产企业的探讨性加强,研究的积极性自然会高。会直接导致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经验性多、学科理论少的理想结果;还会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前提条件。

3.4 密切联系住宅产业化生产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当前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由于更多的住宅生产企业尚处在住宅产业化生产的起步期,为我们提前介入企业生产筹备过程提供了先机。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选派一部分专业教师进入已经成为住宅产业化基地的企业开展调研、合作开发课程。另一方面,安排更多的专业教师进入处在急需转型的建筑企业,开展服务工作。通过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专业教师发挥技术和智力优势,提前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密切联系,为企业的升级、转型提供服务。以此次推动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5 开展住宅产业化技术研究,提高专业教师的新技术水平

住宅产业化推进中,住宅建设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结构、新标准、新产品、新材料和新技术等,以及伴随着在更多领域的研究空白。如,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着很多急于研究解决的技术、生产难题,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更多的生产应用性课题等等,都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空间。抓住机遇,主动学习新知识,包括,新理念、新概念、新术语的消化,积极研究、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是教师提高专业教师新技术水平和学校抢占发展先机的基础性工作。

3.6 联合地方建设管理部门,建立建筑民工转岗培训平台

住宅产业岗位调整带来了大批农民工转岗和再就业培训工作,为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机遇。通过联合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建立住宅产业岗位培训平台,为住宅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再就业人才支撑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积极与政府、行业联合,开展培训教材开发,推进职业准入制度也是高职院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住宅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形势下,举办建筑类专业高职院校面对新的课题,既有困难也是机遇。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住宅产业对适应新岗位人才的大量需求,将促使高职建筑教育从滞后适应向主动服务经济发展转变,实现从服务到引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沛楠.住宅产业化路径求索[J].北京:中国投资,2010,(11).

[2]付灿华.住宅产业化:新十年 新起点.中国建设报,2010-10-27.

[3]陈日君.发展住宅产业化需政策给力.哈尔滨日报,2011-1-25.

[4]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5]马树超.“做学合一”与职业学校变革[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9,(9).

作者简介:

建筑工业化概念范文6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设计要点;经济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不单单满足于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逐渐在城市建设中加入文化元素,注重内涵,城市的发展品质逐步得到提升,向着绿色环保、智能集约的方向发展,因而现代城市建设对建筑行业要求也相应提升。过去我国城市建筑结构大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或者砖混结构,这种建筑结构不但需要高强度的劳动操作,并且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建筑能耗不但相对较高,并且施工质量也无法精确控制。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开始向着预制装配模式发展。但是受到传统的建筑思想以及居住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于预制装配建筑的认识不足,因而无法接受该种建筑结构,因而在我国预制装配建筑的发展阻力较大。

1.预制装式建筑概述

预制装配建筑主要由各类预制件组合装配而成,其预制件有工厂事先加工完成。将预制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后,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将预制件连接拼装在一起。目前我国常见的预制装配结构主要有预制装配钢结构、预制装箱房屋、预制混凝土结构等。其中预制装配钢结构主要利用钢梁、钢柱等作为建筑的承重结构;预制集装箱房屋的基本单元为集装箱,通过预先在工厂进行房屋各模块的生产建造,而后将完成的预制结构模块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继而完成建筑内部装修。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融合信息化技术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受到现代可持续发展、健康环保、绿色节能等理念的影响,我国建筑产业也逐步转型,在设计施工上都向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具备多种传统建筑所不具备的特点:不但建筑品质相较于传统建筑有所提高,并且操作简便,现场无需高强度地现场作业,施工垃圾也大大减少,避免了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减少了材料浪费,并且由于劳动强度降低,因而人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工期大大缩短,工程维护更加便捷。

3.预制装配钢结构建筑的主要构造

(1)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形成基础为框架结构,通过在柱网的横向、纵向设置剪力墙,从而形成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结构强度由于侧向刚度的改善,建筑结构体系侧向位移量的缺陷被有效弥补,竖向荷载由框架承受,水平荷载由剪力墙分担,因而建筑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目前高层建筑大多使用该结构体系。

(2)钢框架结构。在该结构体系中建筑的承重构件以及抗侧剪力构件主要为设置在建筑横向、纵向的梁柱,钢梁、钢柱的抗弯载能力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抗侧刚度。钢框架结构为柔性结构,因而其灵活性较高,且结构体系中的受力、传力较为明确,在多层建筑及抗震要求低的建筑中较为适用。

(3)钢框架―支撑结构。该结构体系的抗侧力能力较高,这是由于其为双重抗侧力结构,为增加框架柱之间的水平荷载支撑力,会设置横向钢支撑,且横向钢支撑不会对竖向荷载造成影响。因而该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建筑结构的梁柱截面面积有效减少,但是由于体系机构复杂,因而灵活性较差。

常用的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常用的楼屋面板形式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钢筋桁架混凝土组合楼板等。

4.设计特征及设计要点分析

4.1 设计特征

与采用现浇结构建筑的建设流程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呈现5个方面的特征:

(1)流程精细化:从施工流程方面分析,预制装配建筑综合性更强,且精细化程度、整体化程度更高,相较于传统建筑设计,其流程增加了前期技术策划和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

(2)设计模数化:模数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基础,通过建筑模数的控制可以实现建筑、构件、部品之间的统一,从模数化协调到模块化组合,进而使预制装配式建筑迈向标准化设计。

(3)配合一体化: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应与各专业和构配件厂家充分配合,做到主体结构、预制构件、设备管线、装修部品和施工组织的一体化协作,优化设计成果;

(4)成本精准化:预制件的生产加工以预制装配建筑设计为依据,因而建筑设计直接决定了预制件的相关参数。除此之外,在装配率条件相同的基础下,投资成本会受到拆分方案的影响,因此设计也是影响成本的直接因素之一。

(5)技术信息化:BIM是利用数字技术表达建筑项目几何、物理和功能信息以支持项目全生命期决策、管理、建设、运营的技术和方法。建筑设计可采用BIM技术,提高预制构件设计完成度与精确度。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将设计工作环节细分为以下5个阶段:技术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构件加工图设计阶段。

4.2 设计要点

(1)规划设计

在设计规划中,预制装配建筑应当首先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退线等基础性要求,在经济合理、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选择套型模块进行设计。同时对施工现场的组织流程及工序衔接予以考量,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预制件设计要点

预制构架是预制装配建筑的基本要件,在预制件的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模数化、标准化要求。以简洁规整为出发点,减少构件类型,从而降低建筑造价。此外在设计预制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预制件生产的可行性,以便捷生产为目的,提高预制件的可靠性,并便于后期预制件的保护。

(3)构造节点设计要点

节点构造设计也是决定预制装配建筑质量的关键,由于预制件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各个预制件之间的节点也需要预先进行设计,尤其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施工中。各类接缝、节点都影响着建筑整体质量。因而设计过程中应当依照施工所在地气候条件、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建筑的防水要求,提高建筑的节能性。

(4)专业配合设计要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各专业应协同。预制构件设计应遵循受力合理、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建设成本。给排水专业协同应考虑公共空间竖向管井位置、尺寸及共用的可能性,竖向管线的设置宜相对集中,水平管线的排布应减少交叉。

5.成本分析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指项目从前期策划开始到可行性研究,然后进行设计招标、工程招标。具体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在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力为70%~95%;其次是设计阶段,影响力为30%~70%;再次是施工阶段,影响力是5%~30%,影响最小的是竣工阶段。影响力为0~5%。

在施工时,构件运输距离直接影响造价,特别是构件的二次搬运,必定造成建设成本的增加,所以,应该确定离工地较近的厂家。其中外挂墙板的成本与材料种类和实际的施工存在必然关系,在造价控制中应以二者作为重点对象。在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人工费降低了40%,加上施工工期缩短,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脚手架用量大量减少,模板的规范统一可显著降低成本。

6.造价控制建议

结构选型是控制预制装配钢结构造价的关键。因而在进行预制装配建筑的设计时需要明确建筑的功能,并以建筑功能作为设计基础,对建筑结构形式予以明确,从经济适用、安全稳定角度出发,依照建筑结构设计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对梁柱截面进行优化,降低结构中钢的使用量。同时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尽量降低模具种类,对构件结构进行规范,增加模具的使用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现场施工安装构件时,可以采用分段式操作,以流水施工的方式同时进行多道工序的操作,从而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效率;另外选择PK预应力叠合楼板作为屋面板,以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对造价进行控制。

结语

经济性是预制装配钢构建筑最主要的优势,并且在实践应用中该结构体系诸多优势不断显现,得到了建筑领域的一致认可,因而在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但是人们对于该结构体系还并未了解,因此无法真正看到该结构体系的优势。基于这一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加大预制装配钢结构体系的推广,令其逐步成为建筑行业的主力军,更好地推进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