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套作栽培;技术应用;北方

1 我国套作栽培技术的现状分析

1.1 我国套作栽培技术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项传统技术,套作栽培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农业巨著《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大麻套种芜菁。在明代时期,小麦和棉花的套作技术也已经十分成熟。近年来,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更加重视农作物的套作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也成为普遍推广的一项农业实用技术。

1.2 在我国北方,由于纬度分布的原因,大部分地区热量条件一季有余,两季不足,且无霜期短,北方大多地区无霜期不到200d,作物适宜发育的时期较短。农作物的种植大多为两年三熟制,也有一年一熟制,在这种种植熟制下,光能和热量十分有限,要想达到农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充分保障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农作物的套作栽培的推广意义重大。

1.3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差异很大,尤其是南北方热量和光照条件的差异,农作物的套作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介于北方地区的农业条件所限,我国北方常见的套作模式有:棉花套作大蒜,棉花套作洋葱,小麦与大豆搭配,小麦搭配葵花,马铃薯套种甘蓝,玉米套种大豆等模式。

2 套作栽培技术分析

2.1 套种作物的合理搭配。套作栽培技术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适合搭配栽种的作物种类。在这点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首先,套种栽培的作物植株高度上应该是高矮搭配,一高一矮;作物的株距上适合一宽一窄,以上两种因素的搭配是考虑农田的透光通风问题。其次,搭配栽种的农作物的成熟时间上一早一晚,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避免作物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增产增收,同时避免农忙的叠加,减轻农忙负担。最后,作物的选择尽量做到一互一利,选择适宜在一起生长的种类,例如,玉米和大豆就是一组很好的搭档,玉米会分泌无氮酸类,有宜于大豆根瘤菌的生长发育,而大豆的根瘤菌为玉米提供氮肥,互助互利,何乐而不为?

2.2 作物种子的选用和处理。套作栽培技术的运用,对种子的选用要求更加严格,需要精心选用优质的种子,更适宜当地栽培生长的类型。而且种子要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做好品种的轮换工作。此外还可以作一些种子的处理,这点对于后种的作物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先种下的作物已经在生长,给后来的作物造成影响是无可避免的。例如,我们在小麦套种大豆的模式下,对小麦进行催芽处理,提高出芽率,有利于保证作物质量。

2.3 作物的栽种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在套作栽培技术下,作物栽培对时间的要求十分苛刻,应严格遵循播种期限来栽种,否则会影响到另一种作物的生长或被另一种作物所限制生长。再者是作物株距的适宜,套作栽培的作物植株间的距离应略大于单独种植情况下的距离,为另一种作物的生长让出一定空间,有利于农田的通风透光,更为灌溉排水工作提供便利。此外,还需要注意作物共生期的问题,在作物共生期内加强管理,注意观测,确保两种作物的正常生长。

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农业;保护性耕作;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70

引言

受到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农业耕作技术长期没有根据环境条件予以创新,必然会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肇东土壤效能低的问题,需要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当地的土壤予以保护,使农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界定

中国虽然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长期的耕作而不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会导致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农业发展中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在农田耕作的过程中,实施必要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调整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土地耕作价值。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考虑到农业耕作中的各种干扰因素 [1]。农作物生长的各种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等,都要对其在农业耕作中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实施综合性管理办法,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农业耕作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就需要采用相应的保护性耕种技术,降低农业耕种中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缩短耕种周期,使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等都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改善当地的土壤状况。由于在农作物种植中采用了保护性耕种技术,黑龙江省的空气质量得以改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 黑龙江省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

2.1 注重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择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农业种植上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的生长形势良好,农业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肇东为了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引进了农作物保护性耕种技术,在玉米的选种和培育上,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注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农民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农民已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

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农作物种植,会有低温效应产生,表现为农作物的前期发育速度比较缓慢。黑龙江省肇东的年平均气温比较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就会因秸秆分解少而玉米发育迟缓的现象。当农作物进入到中期的生长阶段和后期的生长阶段时,氮、磷、钾肥等都在秸秆分解并溶解到土壤中,农作物就可以吸收充足的营养,此时,农作物生长的速度就会加快。黑龙江肇东在农作物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前期的生长速度迟缓是物质积累的过程,有利于增加玉米的产量。为了避免影响农作物的前期生长,就需要在选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上,注重选择品质优良、抵抗病虫害能力较高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向农民传授新的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2.2 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布局得以优化

不同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对耕作技术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黑龙江肇东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用相应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作物质量。比如,在黑龙江肇东的农作物种植地栽培新疆甜玉米杂交品种,考虑到玉米品种的生长要求,对土壤的排水性进行调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所增强,为玉米创造了更好的生长条件。具体的操作中,在新疆甜玉米播种的当日,要对田地的温度进行测量,田地温度_到18~19.2℃为宜。在耕种新疆甜玉米之前耕地中种植了小麦作物,就要清除病害根茎,以防止病菌传染,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当地的春季气候偏低,为了更好地控制田地温度,可以采用覆膜技术种植玉米,注重科学的田间施肥管理,可以确保玉米的生长质量良好。

2.3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防止病虫害

农作物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是较为常见的。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很容易引发病虫害,这就需要配合使用化学药品做好防治工作。要根据黑龙江肇东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具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治方式,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播种农作物种子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拌药消毒处理,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耕种,对农作物的茎腐病和黑穗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果农作物在生长期间有病虫害发生,就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病症喷洒药物,以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

3 结束语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匮乏的省份,要提高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就要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时对农业环境也实施了必要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刘杰,姜玉英.2012年玉米病虫害发生概况特点和原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07):270-279.

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范文3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技术创新,在农业中的农作物栽培方面同样需要技术创新,只有先进的、更加符合农作物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培育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加健康丰富的营养食品。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管理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是一个行业前进的风向标,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其成败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是保证人类社会能够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对农业提出的要求,只有实施农业科技化,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满足人类不断发展中对食物的需求。因此,在农作物的生长培育方面实施科学管理、科技创新是时不我待、亟需发展的主题。在现代农业的要求下,必须用现代科技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用现代科技栽培技术代替传统种植方式,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

1种子、播种区及贮藏方面应该做好科学实施

1.1精选优质种子,科学进行种子处理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病害的发生都和种子的选择及处理有关。如果栽种了带有病菌的不良种子,那么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这种病菌就会引起农作物病害。因此,在栽种之前,一定要使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确保种子的健康,以防农作物病害的发生。

1.2播种区的选择

从需要培植的植株中选取无病植株,创建无病种苗田,选择无病区或断绝区播种,保留种子和无病繁殖质料,可以相对地减轻病害的产生。

1.3合理的贮藏条件

科学合理的贮藏条件是保证农作物种子健康的基础。有些病害如甘薯黑斑病、甜菜蛇眼病等在贮藏时期还可以继续生长,对来年病害有加重影响。因此,做好正确的贮藏非常重要,一定要控制好贮藏的环境条件。

2在农作物生长期田间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田间长势及当地的农艺性状进行科学的管理。在作物生长的进程中,水肥管理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为和谐作物的生长,在施肥进程中,增加磷肥的用量,采取氮、磷、钾共同利用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锈病的产生。如在小麦种植进程中,增加铵态氮肥的施用量,可以降低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增加钾肥的用量,反而使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提高,小麦对胡麻斑病的抗性得到加强。应根据田间测土环境,从而减少作物的病害,针对水稻的氮肥施用,可减少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的加重产生。但氮肥施用量又不宜太少,应恰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硝态氮肥的施用量,以免加重稻胡麻斑病的产生。在肥料施用的时期和要领方面,如果基肥过多且未腐熟,或基肥不够而追施过晚,都会造成后期氮肥过多而加重稻瘟病的产生。如出现缺水时,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烟草黑胫病等容易产生,田间叶斑病、胡麻斑病会不断加重。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由于田间温度高,水分对作物病虫害产生明显影响[1]。

3农作物栽培在激素和繁殖控制技术方面的应用

3.1植物激素的应用

在农作物栽培中,应充分利用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比如实时抑制农作物的顶端优势,还有无子果实的培育、乙烯催熟的作用以及生长素除草的作用等。

3.2农作物繁殖控制技术的应用

常见的原理是利用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法来繁育农作物后代,发挥农作物繁殖控制技能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以使得亲本的精良性状连结下去。例如,果树和花卉的快速繁育以及作育无病植物方面,充实利用的是制作构造作育技能[2]。

4农作物的田间生长期

要实施科学管理在农作物的田间生长期,一定要给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无论是光照条件还是水肥调配,都要在讲求科学的前提下实施,尤其是水肥的施用,要求检测土壤,分析土壤中的各种水肥含量,做到水肥施用有的放矢。

4.1合理的水分供给

水分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贯穿始终,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原料。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水分要为农作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提供动力,只有有了水分,农作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才能正常运转。同时,水分是农作物体内的运输机,矿质养料的吸收全靠水分的运动输送到农作物体内的各个部位。因此,合理的水分供给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适时的水分测试和合理的水分保证,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3]。

4.2合理的肥料搭配及供给

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不仅需要充足的水分,还需要各种不同的矿质元素,但是不同的农作物对矿质元素在各个生长期所需要的量是不同的,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要的矿质元素的量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必须制定不同的肥分供给方案,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也要适时监测,制定不同的施用量。在肥分的施用上,一定要适时监测、合理搭配,对土壤的各种养分进行分析,确保合理施肥。

5小结

农作物的栽培管理,从种子开始,就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措施,只有进行适时的科学监测和管理,才能尽可能地保证符合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纵观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从种植、生长、田间管理到成熟收获,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而这些方案的制定,都需要先进的农业科技来支撑,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谐、进步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连香.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提升侧率[J].农业与科技,2013,33(7):143.

[2]申智,王方青.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43.

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范文4

[关键词]植物保护新技术;生态农业;应用

生态农业是一种根据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在不损坏环境因素以及不影响生态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农业模式,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对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是现代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结构中,其地位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要使生态农业有更好的发展,就要良好地利用植物保护新技术了,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以促使生态农业实现稳定良好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

1植物保护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一是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可对传统植保管理模式进行了革新和完善。举例来说,在玉米、水稻之类的农作物实际栽培耕作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旱地免耕栽培技术、水田连作免耕栽培技术或水旱轮作免耕栽培技术,更合理地节约参与生产的人力、物力,有效降低甚至防止太阳日晒,此外,还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对温度、湿度以及pH等相关指标进行优化,从而保证了相应环境生态化,更能满足植物生长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二是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可使病虫害侵害减少。加强植保新技术的使用,可大幅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确保农作物在适宜条件下健康、良好生长,使农作物产量得以提升,使生产损失降低。三是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植物保护新技术进行利用,可以对化肥、水分等一系列生产要素进行控制,可以较好的节约农业生产中成本的投入,更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2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化农业中的应用

2.1防虫网阻隔技术

在当前生态农业生产及发展过程中,防虫网阻隔技术目前属于较为常见的物理性质防虫技术体系,能够卓有成效地降低病虫的繁殖率。这种方法属于物理性杀虫方法,与化学方法相比,同样有着理想的成效。实际生产过程中防虫网的有效合理利用,可在物理层面上防止害虫出现在种植区域,从而产生较好的防治效果,不但能大幅度减少害虫的总量,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作物来自害虫的破坏,与此同时,还能使小环境的温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发生炭疽病及软腐病的可能性,既能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又能一定程度提升产量,符合生态农业及绿色农业的新趋势。根据目前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最佳选择是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PE)的22目防虫网,如果是防烟粉虱或其他身材比较小的害虫,最好还是选择30目及以上防虫网,这样便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防虫害效果。

2.2光诱技术

当我们谈到光诱技术的应用时,一般说的就是频振式杀虫灯应用。这种设备可以把光学原理与声波、气味同时结合起来,引诱害虫,使其聚集到一起,再集中地进行消灭。这种技术有一点好就是杀虫范围广、数量多,多种不同类型害虫均能被诱杀,效力广,非但不会给农作物带来实质性伤害,还解决了几十年来困扰农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没有了农药残留,还可以保护环境,积极响应农作物绿色、无公害的号召。在近几年具体农业生产的实践当中,光诱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仅能使目前种植中的害虫数目明显减少,并且还可以让下一种植时期害虫数目明显降低。综上所述,频振式杀虫灯的科学合理有效安放,可对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种类的害虫进行有效防治,节约了防治成本。更值得一提的是:此类杀虫灯的操作方式简单便捷,操作逻辑设计科学合理,价格亲民,有较强的可调性,使植物生长无任何有害化学元素引入,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新生态农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及深远的意义。

2.3技术

在技术应用方面,是基于害虫普遍具有趋黄性的这一个特征,利用黄板对害虫进行集中诱杀。在蔬菜等植物的种植及生产中,我们发现黄曲条跳甲是危害大、还难以防治的害虫。针对于这种害虫进行的传统防治中,惯例是使用药性较强、药效副作用更猛的农药,会严重污染土壤,破坏周围的生态,最终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对黄板的合理科学利用,可有效针对趋色类害虫诱杀,尤其是对于其中的趋黄害虫。这种杀虫方式的科学使用,可让高毒性农业用药使用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有效减少,能对人们身体健康进行较好保护,成本相对来说低、可控性也很强,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土壤及其周围生态环境所产生影响以及污染,得到的效果也比较理想。

2.4性诱技术

在性诱技术应用方面,它的关键就是如何更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性诱剂,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害虫的,从而使我们防治的目的得以实现,在杀虫及害虫防治方面,这种性诱剂具有比较理想的实际应用效果。举例如下,在针对斜纹夜蛾的防治中,通过1个性诱剂芯的使用可将380头左右的成虫杀灭。再比如在甘蓝、甘蔗的生长过程中,针对小菜蛾这种害虫的防治中,通过1个性诱剂芯的使用可诱杀成虫约850多头,防治效果非常理想。另外,玉米粘虫性诱剂、小食蝇性诱剂也具有比较理想的诱杀效果。

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范文5

关键词:黄豆;优质栽培;施肥;播种

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识码:A

1深耕与合理施肥

西北地区的土质比较偏向壤土或者沙壤土,有机质在1%以上,也就是说黄豆在西北地区的种植大都在没有灌溉条件的贫瘠土地上且不适合连作,因此对耕地进行深耕细作是十分必要的,深耕细作有利于增强土壤的蓄水蓄肥能力,为黄豆生长过程中所需养分的供养起到较大作用,有利于黄豆的出苗和结荚。

要提高土壤的肥力,除了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只要,还需要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指的是,既需要在播种前施以一定量的基肥,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肥力极其差的田地在苗期进行追肥。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苗田实际情况进行追肥的科学方法,既可以避免盲目追肥造成土壤营养过剩反而不利于黄豆生产,也可以避免缺乏追肥造成豆苗细弱、豆叶色淡、豆叶窄小等黄豆生产缓慢的情况。根据标准可计算出需肥量:平均755m2需要施农家肥3 000kg,此外在总需肥量中需要明确一点: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其中有机肥和50%磷钾肥的作为基肥在苗期初花期施入,所剩的50%磷钾肥和速效氮肥在苗期分枝期施入。

这两者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即在深耕、翻地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基肥的施入。

2播种技术

播种技术包括种子选取,适时播种和集合化栽培播种。

西北地区的气候大多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正是该地区大陆性气候的特殊特征,使得该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所需热量存在“一季有余, 两季不足”的情况。结合西北地区气候特征总值如:阳光、热量、水量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的综合状况,在西北地区种植黄豆作物适合采用套种、复种的栽培模式。

2.1种子选取

正如前所讲,该地区黄豆种植适宜采用间作套种的栽培模式,因此需选用那些具有较强的耐荫性,根系较发达,节间比较短且结荚比较密的品种。品种选定之后,为了保证黄豆收成的质量,需要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一定的筛选处理,选择那些色泽和大小大体相一致,颗粒饱满,构造完整且没有病虫害残粒的种子。

2.2适时播种

种子选定并进行前晒之后,还要选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播种,这是实现黄豆丰产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根据西北地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以及黄豆品种的特性,黄豆的适宜播期是在春季初期——4月下旬~5月上旬之间,即要在前茬小麦收获后抢墒播种,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应及时灌溉,喷灌或沟灌均可,但不可漫灌。

2.3集合化栽培播种

黄豆的播种方式既可以采用机械播种,也可是进行人工播种。根据西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情况,鼓励采取集合化栽培播种方式,采取集合栽培播种技术旨在扩大黄豆种植的行距空间,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光、温、水等自然环境,进而实现省种、省肥、省工的目的;还可以在这些扩大的作物空间仍以集合栽培的方式,合理地安排种植其它作物进行套种,实现粮、经、饲多元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继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例如,根据已有实验的数据显示,若黄豆播种采取集合化栽培方式,在适期早播的条件下将行距空间扩大至70cm,并采取合理的种植密度,这明显能够改善黄豆通风透光条件,避免豆苗细弱、豆叶色淡、豆叶窄小等现象,从提高黄豆的单株生产力,可比黄豆其它高产栽培技术增产50%以上,降低大豆播量50%左右,减少施肥量50%左右。

3间苗与除草

应在黄豆出苗期间及时进行间苗,习苗,留壮苗、大苗和清除杂苗、杂草,这有利于保持较大的行距空间和合理的种植密度,正如在集合化栽培技术中提到的那样,扩大黄豆种植的行距空间,既可以充分利用光、温、水等自然环境,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黄豆的高产和多产,还可以合理地安排种植其它作物进行套种,实现粮、经、饲多元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继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增加。黄豆出苗期一般是从播种后的1周后开始,间苗工序一般在出苗期黄豆苗装出3、4片叶时进行;除草工序一般是从出苗期延续到开花期,在此期间不定时的进行松土保墒、清理杂草3次左右,遵循先浅后深再浅的原则。

4灌溉和培土

结合西北地区的特征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干燥少雨,可知灌溉是西北地区农作物栽培的重点。春季初期降雨量极小,经常发生春旱,尤其是在结荚初期至鼓粒期更是经常遭遇干旱缺水的情况,应及时的进行灌溉,正如前所讲,喷灌或沟灌均可,但不可漫灌。及时的灌溉既可以保证豆苗结荚的数量,还可以提高黄豆的质量,黄豆籽粒较饱满充实,继而提高黄豆产量。另外,培土最好分多次进行,并且与人工除草相结合进行。

5病虫害防治

在黄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西北地区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食心虫、豆荚瞑、造桥虫、灰斑病、花叶病等。在病虫害防治上要严格遵循防治指标,紧抓防治时间,要注意;不能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以免农药残留在黄豆上,建议可以使用的无公害无残毒的农药有快杀宁、乐氯聚脂、丰保、多菌灵、菊酯类,另外病虫害防治可以与叶面喷肥结合进行。

参考文献

[1]覃初贤.黑大豆资源主要性状观察和品质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1995.

[2]张兴昌.耕作及轮作对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2.

[3]白建军.汤开东.黄豆单株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

[4]吴瑚甲,何盛莲.优质高产黄豆新品种郁丰5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2009(11).

常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范文6

关键词 香铃核桃;栽培技术;浙江临海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106-02

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集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维生素五大营养要素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核桃又是主要的经济林树种,素有“木本粮油”之称[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对核桃的营养保健价值和医疗功效认识不断深化,核桃需求量逐年增加,价格也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核桃产品的人均消费水平仍很低,人均年消费量仅0.28 kg,尚不足欧美国家的1/2,可以看出我国核桃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香铃核桃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用阿九与上宋5号杂交培育而成,1989年经林业部鉴定为早实核桃新品种。该品种结果早,丰产稳产性强,盛果期单产4 500~6 000 kg/hm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台州地区的临海、仙居、天台都是核桃栽培的适宜地区[2-3]。临海市沃丰农业开发公司2005年在市内率先引入香铃核桃20 hm2在临海市东塍镇金坑村进行试种,现已开始挂果。通过这几年的栽种实践,探索总结出一些比较成熟的栽培技术,指导果农深化栽培,有利于继续丰产增收。

1 园地垦建

1.1 园地选择

园地建在海拔150~300 m的向阳旱地及部分缓坡地上,缓坡栽植前经过改造,整成带状梯田,宽3.0~3.5 m,长度根据地形随势而定,土壤为砂壤土。土层深20 cm以上,排水良好,园地建有简易道路与县道相连。

1.2 苗木选择

选择无病毒嫁接苗,要求苗高80 cm以上、地径>0.8 cm的健壮苗木。起苗时要尽量做到少伤根、不伤芽。苗木起出后,对掘裂等原因造成的过长伤口要进行修剪平整。由于外省引种,运输距离较远,时间也较长,苗木掘起后将根蘸上泥浆,覆盖后起运,以防脱水。

1.3 苗木栽种

栽种时间,春、秋季都可以栽种。但临海地区秋季易干旱,而春季雨量充足,土壤湿润,此时栽植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故选择春季栽植。栽植前1个月先挖好种植穴,种植穴长宽深各60 cm。每穴填入有机肥20 kg作底肥,回填好表土备用,以利于底肥腐熟,松土坐实。选择阴雨天栽种,株行距4 m×5 m,选小部分地块进行密植栽培,株行距3 m×3 m。栽种时注意扶正苗木,使根系舒展,踩紧拍实,再在上面覆盖虚土。栽后定干高度50 cm,定干尽量偏低,以矮化树体,方便今后管理。

2 园地管理

2.1 间作

山核桃种植后的5~7年内树冠相对较小,可间作部分农作物。间作选择一些需肥量较小或有固氮作用的农作物,如玉米、豆类及绿肥等[4]。间作能提高短期经济收益,还能改善土壤条件。农作物收获以后秸秆铺在地面又可抑制杂草生长。要求间作农作物不能与树苗争肥。

2.2 施肥

栽植当年不施肥,从栽后第2年开始施肥。幼年树施肥以氮肥为主,主要目的是促进树体生长,加快扩大树冠。施肥量根据树势与立地条件而定,随着树体生长而逐年增加。每次施尿素0.10~0.25 kg/株。未挂果树一年施肥3次:发芽前施肥1次,在新梢快速生长的生长旺季再施肥1次,秋季施1次三元复合肥或有机肥。进入结果期,树体每年施肥2次,芽前肥和采果肥各1次。施肥方法采用环状沟施或放射状条施。

2.3 除草松土

间作作物收获后在杂草生长旺季进行除草松土。将杂草平铺于林地或结合深翻埋于土中,以改良土壤肥力。秋季杂草结籽前进行再次除草,减少来年草籽生发。

3 整形修剪

3.1 整形

以疏散分层形为主,部分密植园采用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全树干高50 cm,3层配置。第1层3个主枝,错落排列,每个主枝配置2~3个侧枝;第2层2个主枝,每个主枝配置1~2个侧枝;第3层1个主枝,通过压顶培养成大枝组。自然开心形:定干后选留3个健壮、分布均匀的春芽留作主枝,其余芽抹除。主枝长至40 cm进行摘心。在主枝的侧面留2~3个芽作为副主枝,副主枝长到60 cm时再进行摘心,再在其上均匀配置侧枝,利用2~3年时间完成整形工作。

3.2 修剪

核桃落叶后即进入伤流期,至次年春芽萌发时停止。伤流期修剪,会造成树体和养分流失,因而核桃不能冬季修剪。核桃的修剪期结果树为采果后至开始落叶前,未结果幼树以春季芽萌动后为宜。

香铃为早熟类核桃,树姿直立,生长势旺,分枝力强,结果早,易抽生二次枝梢,易造成树形紊乱,内膛郁闭。修剪时应注意控制二次枝和徒长枝的利用。对于密生枝、病虫枝、枯枝及交叉枝统统加以疏除。幼林树总的修剪原则:前期修剪量宜轻,以扩大树冠,提早结果为主。可多采用拉技方式来调整树形,缓和树势达到早果目的[5]。进入结果期后要注意结果枝组的更新复壮,对于下垂枝及结果后转弱的枝组及时回缩,去弱留强。对徒长的枝条视情况区别对待,当枝条密生的加以疏除,空间分布合理的经改造加以利用。由于临海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较高,修剪时应严格控制全株高度,控上促下,树高控制在3.5 m以下,以方便平时管理和采收,降低生产成本。

4 辅助授粉

香铃为雄先型品种。在临海地区雄花期在4月中旬,雌花期4月下旬,花期间隔15 d左右。而新建园雄花较小,增加授粉难度,坐果率低,为保证丰产、稳产,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先将即将散开的花粉采集起来,放阳光下晒开,在温度20~25 ℃条件下1~2 d即可散粉。清理杂质后收好备用,期间注意防潮。等雌花大部分开放时进行授粉,选择晴天或阴天有微风的天气进行,授粉后12 h内下雨的应重新进行授粉,可采用挂授或系在长竹竿上抖授或将花粉与淀粉按1∶10比例配成粉剂或配成1∶5 000的水悬浮液,在雌花柱头开裂、柱头状突起、分泌大量黏液且产生一定光泽时进行喷粉或喷雾授粉。

5 病虫害防治

影响核桃的主要病虫害有枯枝病、青虫、绿腿复雾蝗、草履蚧、木尺蠖等。首先搞好清园管理,清除病源,减少侵染机会。修剪时及时剪除病枝、枯枝,带离园地集中烧毁。早春喷3~5 °Bé石硫合剂杀灭病源。生长期于发病期喷0.8%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防止病害发生。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及使用药剂:①枯枝病。5月选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防治,15 d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②青虫。成虫期用速灭杀丁300倍液,或25%杀灭菊酯3 000倍液进行防治。成虫期采用灯光诱杀。③蚜虫。20%嫩梢有无翅蚜时进行防治,药剂选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10%芽虱净1 500~2 000倍液进行防治。④绿腿复露蝗。4月下旬卵孵化盛期,药剂选择用速灭杀丁1 000~2 000倍液防治。⑤草履蚧。若虫孵化期选用48%乐斯本800~1 000倍液,或40%速扑杀1 000~1 500倍液防治。⑥木尺蠖。幼虫发生期用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灭幼脲2 000倍液进行防治。5—8月成虫羽化期用黑灯光进行诱杀。以上虫害防治可与病害防治相结合进行,当多种病虫害并发时,应采取综合防治,尽可能做到一药多治,一喷多治,减少喷药次数。

6 适时采收

香铃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果实大部分成熟时即可采收。一般核桃青皮由绿转黄,部分顶部出现裂口即表示已成熟,可以采收。

7 参考文献

[1] 杜澍.果树科学实用手册[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437-1440.

[2] 金志凤,赵宏波,李仁忠,等.基于GIS的浙江山核桃栽植综合区划[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2):256-261.

[3] 张斌,夏国华,王正加,等.山核桃开花生物学特性与雌花可授期[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1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