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范文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on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to carry out a simple analysis of consulting industry starting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s. Then to enter the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WOT consulting market is briefly analyzed; finally the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s to enter the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trategy consulting marke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 evaluation and consul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logo
中图分类号: TL372+.2
1. 绿色建筑评估咨询业务启动背景
1.1绿色建筑评估咨询行业的发展历史
国内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给绿色设计咨询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早在2008年,即专业的绿色设计咨询公司进入中国的第5年,国内绿色建筑设计咨询的市场总量就达到了近12亿多元。
从2003年LEED认证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专业的绿色建筑认证评估公司也进入了中国。在随后的8年里,随着LEED评估体系逐渐被商业地产公司在大范围内的使用,众多项目逐渐培育了一个新兴的设计咨询行业——或称之为评估咨询行业可能更为确切一点。
2006年起,中国本土“绿标”的颁布与实施,更是给这个行业的发展描绘出了广阔的前景与空间。
1.2国内政策背景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方面政策的倾斜和逐步的重视,绿色、节能也将逐步从提倡、鼓励发展变为奖励乃至强制。纵观2012年以来国家层面上的“红头文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也越来越加重了“鞭策”与“激励”的色彩。
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提出,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167号文件将力推我国绿色建筑由“启蒙”时代向“快速发展”时代转变,凡是对绿色建筑事业发展有所追求者,均可从中得到明确的宏观政策导引。
通过以上分析,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完善绿色建筑评价制度,是绿色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业务必将成为工程咨询企业绿色业务的增长点。
2. 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的行业现状
2.1行业现状及特点
据《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调研小组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去除大型建筑设计院下属的业务部门,以绿色建筑评估咨询为主营业务,或副营业务的公司不少于116家,其中全国范围内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咨询机构为23家。因为进入门槛低,尚未对企业资质有要求,每年还会有不少之前从事合同能源管理、工程咨询、节能服务的企业进入到该行业。
2.2行业业务类型
2.2.1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与节能优化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物全年逐时能耗分析。
小区热环境,风环境,日照模拟评估,室内环境品质评估;自然通风,照明采光,
热舒适性评估。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墙体构造,遮阳,门窗幕墙系统节能方案设计。
节能空调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诱导式地道通风。
可再生能源技术可行性论证: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小型风力发电设计。
2.2.2绿色建筑标识认证
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为基准,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对申请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评估认证。包括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认证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两类。
2.2.3全国绿色生态住宅示范项目认证
为适应住宅新理念、新技术的发展,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依照《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及其管理办法,对申请的住宅小区进行评估认证。
2.2.4 LEED咨询认证
LEED咨询认证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建立并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该体系遵循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政策和方针,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其被认为是最完善、最具影响力的评估标准。
2.2.5绿色建筑咨询全过程管理
协助业主从项目的规划到正式运营,实现全过程的绿色开发,确保项目充分满足“四节一环保”的要求。
规划阶段: 小区环境分析,能源规划建议,节能技术论证。
设计阶段: 建筑能耗分析,日照采光分析,节能方案设计,节能产品选择。
施工阶段: 施工期间的室内空气品质管理,施工废弃物管理。
验收阶段: 建筑调试计划。
项目结束: 能耗监测,物业建议,宣传展示,教育示范。
2.3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体主要分如下几种:
LEED(美国);
BREEAM(英国);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如上分析,因为准入门槛低,且目前我国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对企业资质提出相关要求,因此每年将还会有不少之前从事合同能源管理、工程咨询、节能服务的企业进入到该行业,因此可以预见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性将会比较大。
3.工程咨询企业进军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的SWOT分析
3.1优势
工程咨询企业结合公司现有的工程咨询等专业团队资源,易于对绿色评价工作进行引导、整合,也更容易形成企业自有的服务产品架构,并能形成产品连动性,产生品牌利润与结构利润。其盈亏平衡点由企业自己决定,不受规模经济的行业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工程咨询企业,以工程咨询为先导,可以在占有市场信息资源方面领先一般企业。
工程咨询企业,以工程咨询业务为依托,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性经济分析评价优势,为业主提供绿色建筑价值工程体系,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工程咨询企业利用原有的人力资源,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工程咨询企业跟设计院相比,更愿意花费人力资源与成本进行长时间的跟踪咨询服务。
3.2劣势
工程咨询企业与设计院比较,公司通常会缺乏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资源,往往无法单独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业务,在设计评估咨询业务方面通常只能采取配合或合作的形式介入。
工程咨询企业与从事绿色环保产品研发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相比,公司缺乏相应科研力量的技术支持,在数据的获得与计算整理方面需要与之合作。
3.3机会
1)国家对绿色产业的政策扶持与绿色评价标识咨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目前正是该项新兴业务增长时期,对工程咨询企业而言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咨询业务尚未全面开展,国家对资质尚无明确要求,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工程咨询企业在设计资源与科研资源相对缺乏,但投入成本也相应较少,通过共赢合作可以弥补以上不足。
3.4威胁当前国际总体经济环境的急剧恶化,必然造成建筑投资的减少,从而影响咨询业务量,但这种风险已经属于大环境风险,不属于行业内竞争风险。
2)绿色建筑评估咨询业务对政策依赖性强,政策性风险较大
3)绿色建筑评估咨询业务准入门槛较低,因此,对拟进军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的工程咨询企业而言,将会面临较强的同业竞争力。
4. 工程咨询企业进军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的方略与建议
4.1市场定位要正确
1)建议工程咨询企业以全过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咨询服务为主营业务类型,避开与大型设计院开展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咨询服务的竞争;
2) 建议工程咨询企业选择一至二家业绩良好的中等设计院及科研院所作为战略性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4.2市场策略应得当
1)工程咨询企业应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价值服务,全过程+经济+便捷+价值工程=客户需要。
2)工程咨询企业应做好绿色文化的推广与宣传工作,一方面营造积极发展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创造其在业界的影响力。
工程咨询企业应提前介入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积累从业经验,培养从业人员,建立有影响力的示范性项目,利用企业自身优势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5. 结束语
近年来,国内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给工程咨询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拓展业务渠道的良机;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方面政策的倾斜和逐步的重视,绿色、节能也将逐步被提倡和鼓励。绿色建筑评估咨询,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业务,发展前景是无比广阔的。作为工程咨询企业,应该紧紧抓市场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长处,争取在绿色建筑评估咨询市场的业务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并更好地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布赖恩·爱德华兹(Brian Edwards). 绿色建筑[M]. 朱玲,郑志宇,译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赵群,周伟,刘加平.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刍议 [J].新建筑,2005(4):33-34。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范文2
随着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界主流趋势,各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市场中日益活跃,而建筑节能实践面临着选择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困惑。本文以绿色建筑的核心 -建筑节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国内出现和使用的五个绿色建筑评价系统:BREEAM、LEED、CASBEE、绿色评价标识和DGNB在能源方面评价内容、分值权重和实施方法比较分析,探究它们对建筑节能策略的导向作用;并探讨如何发展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能评价。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筑节能;节能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tendency of green building as the mainstream in building industry, a Varity of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s has been emerging in the market. It puzzles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system.As energy is the core issue of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this paper takes i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pares the five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s (BREEAM, LEED, CASBEE, GBAL and DGNB)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 weight and implement, and analyze their effects on the building energy use. It also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energy assessment in Chinese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绿色建筑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舒适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成为建筑界的主流发展趋势。而绿色建筑从计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和知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的实施需要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引导。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则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识别绿色机会,增强绿色特性;同时评价标准能够整合项目形成过程,减少人工,材料上的浪费,带来社会认可的环境和质量[1]。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推行绿色建筑中推出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见 表 1)。
表 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绿色和可持续性方面有相似的发展方向,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相似的评价内容,容易造成项目在选择评价系统时的困惑。随着中国建筑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表现持续活跃,这些在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评价体系在国内建筑市场上纷纷登台亮相。如LEED于2003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除美国以外LEED认证项目最多的国家(根据GBCI官方网站统计)。然而绿色建筑建筑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由于各国之间不同的气候,建造方式,法律法规和社会文化,评价体系对绿色建筑实践将会产生差别。由于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并且来自建筑的大量CO2排放造对于全球气候暖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筑节能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在绿色建筑实践中遵从所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将影响到建筑的节能策略,和最终的节能效果。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用能方面的分析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通常是运用层级分析法(AHP)法确定框架内容和运用德尔菲法(Delphi)确定权重。能源问题一般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处于第一层级或第二层级标。它的权重随评价体系的不同有变化。另外,能源说涉及的内容在评估体系中也有差别。本文针对国内市场应用的每个评估体系的概况和能源方面内容、层级、权重以及实施操作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可以看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不同之处。
BREEAM
BREEAM是英国建筑科学研究院(BRE)在1990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个建筑环境评价体系,用于对新建和既有建筑的建造和管理。BREEAM根据建筑对环境在管理,健康,能源,交通,水,材料,垃圾,用地和生态,污染等九个方面的影响,设置102个得分项。最后的得分由每项的得分和方面的权重决定。 根据得分百分比,建筑总体表现可以分为通过,良好,优良,优秀和极好。对每一类项目,都有最少项的要求。
BREEAM在能源方面的内容包括减少CO2排放,能耗计量,室外节能照明,低碳或零碳技术,节能冷藏,节能交通系统,节能实验室系统,节能设备,晾干空间等。BREEAM使用专家组讨论决定权重。分基准标准和项目标准两个层级。BREEAM(2011版新建建筑)在能源方面的权重为19%,它的能源评估采用英国建筑规范作为标尺来判定性能,评估方法是通过利用BRE的计算方法对能耗性能率评估。当建筑围护结构和建筑设备能效高时,有效用能的最高分15分,占总得分的14.7%。当建筑消耗CO2排放量等于可再生能源的产生量时,为净零碳。通过降低能耗,采用可再生能源,建筑的碳排放为负值,则可获得创新分值(见图 1)。得分由比较建筑co2的因子与能效性能证(EPC)。EPC提供能量评估率,范围从 A到G, A是最好,G是最差。两个建筑模型需要建立,一个是实际建筑,另一个是参考建筑。示范得分包括碳中建筑和纯零碳建筑。目的是促使建筑最小化运营用能要求,能耗和co2排放量。
图 1 BREEAM CO2减量评分示意图
建筑的能效性能通过模拟分析确定为三个方面:用能需求量,能耗量和CO2排放量,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28, 0.34和0.38。用能需求反映了建筑减少制热和制冷负荷需求,主要受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空气渗透影响;能耗量用于衡量建筑满足能量需求的效率,受建筑设备系统的效率影响。Co2排放量度量建筑满足运营能耗的co2排放量,受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系统效能,燃料资源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计算进这个参数。
LEED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范文3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Q-L方法 权重体系 适应性
1 概述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建设速度空前、规模空前,“全世界的塔吊都集中在中国”就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但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问题。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城乡建设和建筑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今后城乡建设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重要方面。
2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比及我国绿色建筑现状调研
围绕规范和推广绿色建筑,近年来许多国家制定和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估体系。20世纪末,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相继推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目前这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多数均为民间机构推动下的市场化运转,尤其以美国LEED商业化最为成功。而日本的CASBEE则是政府强制推行标准的典范,目前已经在名古屋、大阪等城市进行了试点推广。
3、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理论研究
AHP是美国T·L·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在环境评价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AHP方法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评价步骤是,先把目标、准则、方案措施分层划分出来,再把方案两两比较,进行评分,最后进行综合评价,排出各方案优劣次序。按照AHP方法的原则,我们组织了包括建筑、规划、能源、水、材料和室内环境等各方面的专家,通过专家研讨会的方式,对评估体系的框架设计,达成共识并确定不同阶段的条文内容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对Q-L体系、权重体系、能源、水等技术专题和基础数据库进行了研究。
3.1 Q-L评价体系指的是在具体评分时把评估条例分为Q和L 两类:Q(Quality)指建筑环境质量和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水平;L(Lond)指能源、资源和环境负荷的付出,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建筑的环境效益(Q/L)高的建筑。根据研究的共识,把Q的得分在3分以上,同时LR(LR=5-L,评分体系按照5分设计)得分也在3分以上的建筑,认为是绿色建筑。考虑到我国建设项目的特殊情况,即当前存在的想吐绿色建筑和一部分高质量、环境负荷一般的绿色建筑,为了鼓励其发展,因此在Q-LR评分图中,把建筑的Q得分在1—3之间,同时LR得分在5—4之间的情况也评价为绿色建筑——即当前的一部分乡土绿色建筑(或者称之为适宜技术的绿色建筑);同时,把建筑的Q得分在3—5之间,同时LR的得分在1—3之间的情况评价也为绿色建筑—即当前存在的一部分高质量、环境负荷一般的建筑。上述评价结果的表达,使得Q指标体系和L(或LR)的指标体系评分标准保持了一致。同时保证了C区以上的“绿色建筑”的面积占整个面积的1/3左右。
通过新的Q-LR评分图,把绿色建筑划分为5个区域(等级)。当评估结果处于图中A区时,表示该建筑在很少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付出下,获得了优秀的建筑品质,是最佳的绿色建筑。B区、C区也属于绿色建筑,但或资源与环境消耗太大,或建筑品质略低。D区属于高资源,能源消耗但建筑品质并不太高。E区是付出很多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代价,却获得低劣的建筑品质,这是我们一定设法避免的。
3.2 权重体系研究
权重体系是绿色建筑体系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此我们采取了综合AHP方法和Delphi专家调查法对此进行了研究。在AHP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网上和书面问卷的方式,对大型建筑设计院、房地产开发商(当代集团、招商地产等),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高校等单位共130多位专家进行了权重调查,确定了一级QL权重和二级QL权重的分配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评估案例所进行的权重影响分析(权重敏感性分析),确定了一级Q—L权重和二级Q-L权重体系(表2、3)。
3.3 技术专项研究
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性,以及在能源、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对能源、建材、水、资源、节地等几项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
在节能和能源系统的评价方面,对不同类型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效果,在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的基础上,统一设计了参考建筑能效对比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建筑全年耗热量低于参考建筑的百分比作为评价指标,同时按照能质系数的概念,对常规能源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评估推广到了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评价不仅仅考虑了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还基于“能质系数”和“替代率”的概念评价了由于使用可再生能源而导致的常规能源消耗量。同时,强调了待评价建筑本身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的“先天条件”。
3.4 简化评估版本开发和条文适应性研究
为了利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来供规划设计人员和业主使用,以期望在方案、设计初期能对建筑的绿色设计有所引导,并加强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推广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特地开发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简易使用版,以提高评估体系的易用性和普及型。
4、绿色建筑试评估情况和应用
通过试评估应用表明,由于我国建筑在建筑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消耗上水平差别较大,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基于Q-L体系的分阶段量化评估方法,能比较客观反映建筑的“滤色性”,有利于针对我国建设工程的特点,保证绿色建筑理念、原则的贯彻实施。此外,评估中发现我国多个示范性绿色建筑案例在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的得分存在差异性,表明了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经验的不成熟,以及在施工中和运行调试、管理制度中的欠缺。正是由于我国建筑设计、施工、运行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基于全过程管理的绿色建筑发展和评估思路,才更显得有意义。
5、结论和展望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思考
所谓绿色建筑,其实质是指在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内,尽可能的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通过对节能环保建材的使用,来为人们提供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建筑使用空间。这便是绿色建筑的基本定义。直至目前,绿色建筑已被公允为一种可持续性的生态节能建筑,并逐渐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
1 推动绿色建筑的意义
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逐步落实环境建设工作,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融入到实际行动中,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绿色建筑作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根本途径,其主要提倡节能减排,并希望所设计建设出来的绿色建筑能够满足以下三个目标:(1)能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量,缓解当前所面临的能源危机;(2)能在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筑能耗的同时,满足居住要求,为居住者创设一个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3)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防止臭氧空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拿我国来说,当前大部分城市都在大范围、大面积的开展建设活动,城市生态景观快速发生变化,城市生态系统和外部环境进行着大量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仅就建材而言,我国钢、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砖、砂、石几项生产耗能达1.6亿多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生产的13%左右。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产量虽然增加很快,但实心粘土砖仍然占80%以上,不仅年耗煤达5000多万吨,而且是每年要毁掉10多万亩土地资源,还要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
建筑系统在使用、改造和拆除过程中,比建造它还要发生多几十倍的能量与物质的交换。有资料表明,一个建筑使用6年所消耗的能量就相当这个建筑建造中所消费的能量,而建筑的寿命要达到50-100年。在建筑使用能耗中,仅占全国人口14%的采暖人口,每年用于采暖的能源高达1.3亿吨标准煤以上,占全国能源生产的10%,保温不良的墙体材料造成的热损失估计达1.2亿吨标准煤,按单位面积计算,我国住宅采暖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倍。与此同时夏季空调和现代照明的耗能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一个建筑体系,是否可称为绿色建筑体系,其界定的原则,不在于它是否应用了某种绿色设计的技术方法,而是要从以下两个观点考虑它是否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是要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另一个就是要从建筑材料及使用功能,对室内、室外,对局地、区域及至全球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只有在这两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建筑体系,才能做到无害化、无污染和可循环。
2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思考
2.1 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提倡绿色消费
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绿色建筑,其首要工作是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加大对社会公众的绿色生态意识教育力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建筑设计师的绿色环保意识教育。建筑设计师是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导者,其在设计和创作建筑物时,必须对当前社会的建筑意识有所了解,并结合时展脚步来进行建筑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才有可能被大众认可和接受。但是,建筑师也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在当今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绿色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除了要关心社会历史、社会人文之外,还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将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以便设计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其次,除了建筑设计师以外,社会公众的绿色建筑生态意识培养也同样重要。推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第二步工作是加强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培养,提倡绿色消费。这里所说的绿色消费主要是指人们在娱乐、出行、居住等活动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尽可能的节约社会资源和能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一种生活方式。绿色建筑设计的推行与绿色消费方式是有着一定关系的,推行绿色建筑设计仅仅只是提倡绿色消费方式的一种基本方法,只涵盖了“居住”这一方面。但是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只有在社会公众都形成了固定的绿色消费方式后,才有可能会被真正贯彻实施。
2.2 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推行绿色建筑评估
想要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建立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清楚的是,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实质上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是推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有效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力量,结合我国国情,着手建立一套实际可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深入研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标准,在评估实践中不断更正和修改,完善不足。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法,虽然它在实践中无法指明相关单位行或部门应该怎么做,但它能够告诉你哪些事是不能做的。这种评估方式在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中发挥着重大的意义。
2.3 改革建筑工程运作模式,加强建筑师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
在当前国内建设体制下,开发商把一个建设工程分段发包给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包括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也基本上是开发商说了算。一般说,建筑师往往都是先进理念的代表,可是在现行体制下,建筑师的权利极为有限,加上设计招投标运作的不规范,建筑师往往只能按照投资商的想法追求建筑的造型和画施工图,谈不上对工程全过程的控制了。所以给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和控制工程质量的权利已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立项时就应该有绿色建筑的创意要求,同时扩充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按照绿色建筑体系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建筑设计单位服务的领域要积极进行延伸,按照国际通行的咨询服务的模式来运作,服务的对象应该包括业主、承包商、金融机构等实施各种项目总承包的方式为建设工程提供建设全过程的服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推动绿色建筑要依靠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提高,依靠市场机制的驱动,靠政府政策法规的规范与诱导,但建筑师的先觉无疑是重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于春普.努力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勘察设计,2004(7).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范文5
1.1政策法规保障不到位
一是从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来看,现行的《节约能源法》、《建筑法》等政策法规,虽有一些建筑节能等内容,但是具有强制力的内容条款不多,存在着笼统模糊的问题,过于原则,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可操作性。只有设计方面的标准,而没有施工监理、材料等方面具体的规范要求,难以适应现代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绿色建筑施工的没有具体规定,对于违反绿色建筑施工没有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比较粗放。很多都是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其实则是高耗能工程。二是管理缺乏奖惩制度。现行的法律法规缺乏奖励性和处罚性机制,特别是在奖罚措施等方面缺乏法律法规,在绿色建筑节能效益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在专项基金、补贴等方面,还需要进行完善。
1.2评估体系不完善
专业的评估体系是影响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虽然出台了一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但是,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技术评价仅适用于住宅建筑、奥运建筑、公共建筑等单体,缺乏适用于复杂性的建筑。现存的评估体系都比较单一,各自为阵,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单个体系直接的衔接与融洽效果不理想。单个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一定的矛盾,没有一套涵盖面广、适应性强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1.3管理水平未达标
一是传统型管理人才多,绿色建筑管理专业人才少。大多都是从事传统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他们习惯了传统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缺乏绿色建筑工程专业管理人才,绿色建筑工程专业管理知识匮乏,其专业管理技术难以符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二是绿色建筑专业施工人才少。由于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绿色建筑的理念不强,对绿色建筑施工的规范不熟悉,导致绿色建筑管理的具体任务目标无法很好地分解和落实到施工人员身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违反绿色建筑工程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对策与建议
针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绿色建筑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2.1加强宏观管理,健全法律法规
(1)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由政府对绿色建筑进行长远、整体的规划布局,实行绿色建筑规划战略一盘棋,充分发挥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规划、认定、审批、监管和验收,根据现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绿色建筑中介机构作用,助推绿色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监管等加强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现有能源的实际现状,制定出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然后需要完善绿色建筑的服务体系搭建与国外的交流平台、发展科技中介组织,以推进绿色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2)健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的标准和底线,因此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从设计、建设、开发、实施等方面充实完善绿色建筑立法的内容,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有法可依,不断完善绿色建筑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2完善评价体系,助推健康发展
(1)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对企业资质进行评估,对于不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坚决要拒之行业之外,切实把好绿色建筑企业准入门槛。对于没有达到绿色建筑工程要求的建筑行业,不予审批,并坚决取缔,以防一些高能耗的项目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欺骗人们,危害社会。(2)强化过程控制,实行全程评价管理。从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到验收,都必须制定详细完善的规定,并管理到位。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完整的绿色建筑管理评估体系。同时,绿色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等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注重过程管理,在工程的建设、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监理等阶段,要认真执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并审查节能工艺和材料的使用效果,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以确保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
2.3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拓宽人才引入渠道。根据绿色建筑管理的需要,通过高校录用、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招纳各种所需的专业人才,管理型与技术型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此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队伍、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从根本上为绿色建筑工程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2)强化专业培训机制。加强对绿色建筑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培训激励制度,将培训情况与员工的绩效待遇联系起来,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绩效工资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不断增强员工的绿色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从内心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使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范文6
绿色建筑的实践毫无疑问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望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一定量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促使在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更多考虑环境因素。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
近10多年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其中英、美、加等国所实施的比较成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值得借鉴。
一、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
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是由英国建统研究组织(BRE)和一些私人部门的研究者最早1990年共同制定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实践提供权威性的指导以期减少建筑对全球和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从1990年至今,BREEAM已经发行了、,以及< BREEAM‘98新建和现有办公建筑>等多个版本并己对英国的新建办公建筑市场中25%到30%的建筑进行了评估,成为各国类似评估手册中的成功范例,
BREEAM‘98是为建筑所有者,设计者和使用者设计的评价体系,以评判建筑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包含从建筑设计开始阶段的选址、设计、施工,使用直至最终报废拆除所有阶段的环境性能,通过对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建筑对全球、区域、场地和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BREEAM最终给予建筑环境标志认证。其评价方法概括如下:
首先,BREEAM认为根据建筑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内容相应也不同。评估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建筑性能、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其中:处于设计阶段、新建成阶段和整修建成阶段的建筑,从建筑性能,设计建造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被使用的现有建筑,或是属于正在被评估的环境管理项目的一部分,从建筑性能、管理和运行两方面评价,计算BREEAM等级和环境性能指数;属于闲置的现有建筑,或只需对结构和相关服务设施进行捡查的建筑,对建筑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环境性能指数,无需计算BREEAM等级。
其次,评价条目包括9大方面:管理——总体的政策和规程;健康和舒适——室内和室外环境;能源——能耗和CO2排放;运输——有关场地规划和运输时CO2的排放;水——消耗和渗漏问题;原材料——原料选择及对环境的作用;土地使用——绿地和褐地使用;地区生态——场地的生态价值;污染——(除CO2外的)空气和水污染。每一条目下分若干子条目,各对应不同的得分点,分别从建筑性能,或是设计与建造,或是管理与运行这3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满足要求即可得到相应的分数。
最后,合计建筑性能方面的得分点,得出建筑性能分(BPS),合计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两大项各自的总分,根据建筑项目用处时间段的不同,计算BPS+设计与建造分或BPS+管理与运行分,得出BREEAM等级的总分;另外由BPS值根据换算表换算出建筑的环境性能指数[EPI],最终,建筑的环境性能以直观的量化分数给出,根据分值BRE规定了有关BREEAM评价结果的4个等级:合格,良好,优良,优异。同时规定了每个等级下设计与建造、管理与运行的最低限分值。
自1990年首次实施以来,BREEAM系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可操作饺大大提高。基本适应了市场化的要求,至2000年已经评估了超过500个建筑项目。它成为各国类似研究领域的成果典范,受其影响启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版了各自的BREEAM系统,香港特区政府也颁布了类似的HK-BEAM评价系统。
二、绿色建筑桃战2000(GBC 2000)
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是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发起并领导。至2000年10月有19个国家参与制定约一种评价方法,用以评价建筑的环境性能。它的发展已经历了两个阶段:最初的两年包括了14个国家的参与,于1998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绿色建筑挑战98”国际会议,之后的两年更多的国家加入,成果GBC2000在2000年10月荷兰马斯持里赫特召开的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International SB 2000)上得到介绍。绿色建筑挑战目的是发展一套统一的性能参数指标,建立全球化的绿色建筑性能评价标准和认证系统,使有用的建筑性能信息可以在国家之间交换,最终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绿色建筑实例具有可比性。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今天,这项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GBC 2000评估范围包括新建和改建翻新建筑,评估手册共有4卷,包括总论,办公建筑,学校建筑,集合住宅。评估目的是对建筑在设计及完工后的环境性能予以评价,评价的标准共分8个部分:第一部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这是基准的性能量度标准,用于GBC 2000不同国家的被研究建筑间的比较;第二部分,资源消耗,建筑的自然资源消耗问题;第三部分,环境负荷,建筑在建造、运行和拆除时的排放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及对周国环境的潜在影响;第四部分,室内空气质量,影响建筑使用者健康和舒适度的问题;第五部分,可维护性,研究提高建筑的适应性、机动性、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能;第六部分,经济性,所研究建筑在全寿命期间的成本额;第七部分,运行管理,建筑项目管理与运行的实践,以期确保建筑运行时可以发挥其最大性能;第八部分,术语表,各部分下部有自己的分项和更为具体的标准。
GBC 2000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依据结合的方法,其评价操作系统称为GBTool,这是一套可以被调整适合不同国家,地区和建筑类型特征的软件系统。评价体系的结构适用于不同层次的评估,所对应的标准是根据每个参与国家或地区各自不同的条例规范制定的同时也可被扩展运用为设计指导。GBTool也采用的是评分制。
三、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在1995年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 Design)在2000年3月更新了它的2.0版本。这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为满足美国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评定的要求,提高建筑环境和经济特性而制定的一套评定标准。
(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评定系统2.0)LEED2.0通过6方面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评估。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设计、有效利用水资源、能源与环境、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革新设计。在每一大方面。USGBC都提出了前提要求,目的和相关的技术指导。如对可持续的场地设计,基本要求是必须对建筑腐蚀物和沉淀物进行控制,目的是控制腐蚀物对水和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在每一方面内,具体包含了若干个得分点,项目按各具体方面达到的要求,评出相应的积分,各得分点都包含目的,要求和相关技术指导3项内容。如有效利用水资源这一方面,有节水规划,废水回收技术和节约用水3个得分点,如果建筑项目满足节水规划下两点要求号可得2分。积分累加得出总评分,由此建筑绿色特性便可以用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合理的建筑选址约占总评分的22%,有效利用水资源占8%,能源与环境占27%,材料和资源占27%,室内环境质量占23%,根据最后得分的高低,建筑项目可分为LEED 2.0认证通过,银奖认证,金奖认证,白金认证由低到高4个等级。截至2001年9月,全美已经有13个建筑项目通过了LEED2.0认证,超过200个项目登记申请认证。
LEED2.0评定系统总体而言是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前两个评价体系相比结构简单,考虑的问题也少些,虽然操作程序较为简易,但具有缺乏权衡系统的机制约束的缺陷。
上述各国的评价体系的研究时间,技术水平,操作理念等状况各不相同,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它们的评价体系成果中发现一些共同点:
(1)共同的立足点和目标。各国的评价都是在明确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基本都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为社会提供一直普遍的标准,指导绿色建筑的决策与选择;通过标准的建立,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产品和环保标准意识,提倡与鼓励好的绿色建筑设计;而且刺激提高了绿色建筑的市场效益,推动其在市场范围的实践;另外由于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考核的方法和框架,使得政府制定有关绿色建筑的政新和规范更为方便。
(2)共同的关注点。各国的评价体系都有明确清晰的分类和组织体系,可以将指导目标(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评价标准联系起来,而且都有—定数目的包括定性和定量的关键问题可供分析。这些问题体现了各国对绿色建筑实践的技术和文化层面的思考和研究。评价体系中都还包括一定数量的具体指导因素(如对可回收物的收集)或综合性指导因素(如对绿色动力和能源的使用),为评价进程提供更清晰的指示。
(3)开放性和专业性。各国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数据和方法都向公众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了解使用,笔者便是从因特网上得到了各国的完整的评估手册。数据和方法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评估过程的简单,各国对评估的进程都有严格的专业要求。评估是由相关部门给与专业认证的评估人执行的。如BREEAM的评估是由持有BRE执照的专业人士进行,而LEED的评估则要求所评估的项目组中至少有—位主要参与人员通过LEED专业认证考试。
(4)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绿色建筑系统是复杂并且不断发展的,因而评价应当是可重复的、可适应的,对变化和不确定性能做出及时反应。各国在制定自己的评价体系时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BREEAM对办公建筑分册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修改;LEED评价系统要求每5年便要更新升级一个版本,LEED3.0预计在2005年;GBTool的版本已发展到了GBC2002阶段,GBTool的版本也在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