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1
一、路径依赖现象及其诊断
路径依赖是指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条道路,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中停滞不前。形成路径依赖的主要原因有制度重建成本、学习效应、网络协作效应、适应性预期等。这些原因表明路径依赖现象是复杂的制度环境下每一个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共同结果,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是其背后的微观基础。人们的理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强化了初始制度的特征,塑造并在代际间传递了特定的制度知识,并最终形成意识形态、行为特征与制度变量之间的封闭式循环,增强了最初被适应的制度环境的稳定性。由于意识形态的刚性特点,形成路径依赖的理通常难以通过强制手段而纠正。通常,破除封闭式循环的方法要么是借助于新的外生诱因,要么指望演进式的扭转路径依赖过程。
由于意识形态与行为模式等变量不易衡量和统一分析,因此,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大多是隐性的。但是,从解决问题角度讲,首先要发现业已存在的或潜在的路径依赖现象,而后是探查具体的原因,找到破解以及防范路径依赖的思路。一般来说,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在理论上经常存在。但实际上常见的是原有的制度具有超稳定的特征,经济绩效长期处于平稳状态,特别是诸如利润与收入增长速度、分工组织方式等关键变量在时间进程中被复制而重复再现。从诊断意义上,某些制度现象、结果和矛盾被反复探讨,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不断被提出,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种情况下,现实或潜在路径依赖现象的确是存在的。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变迁过程,从统计资料与数据上可以间接判断,目前存在着人才、资金和组织等几个方面典型的路径依赖约束。它们在自我增强机制的具体原因上各有特征,有不同的制度锁入点。无论属于什么类型,这些现象都涉及到人与制度的互动关系,并且表现为经济主体特定的行为模式上。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锁入状态
农村家庭承包制在整体框架上满足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经济发展对制度设计的要求。承包制与尽可能占有生产要素的传统愿望和习俗相契合,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显著减少了计划经济模式下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搭便车现象。但是,承包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内生了分散的生产经营主体。与当初人口、土地资源和市场条件相适应,解决集体经济生产效率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比较简单而直接,本质上是以生产要素使用的平均主义代替生产分配的平均主义。由于生产资源的分割使用,农户个体生产活动的行为集和函数中几乎不涉及其他人的经济变量。独立、分散的经营行为虽然给农村改革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同时也导致市场半径狭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发达、分工形式简单等问题长期存在。
家庭承包制强化了乡村社会中的特殊主义传统,进一步使日常生产合作的习惯难以形成。契约观念养成上的缺失,增加了原本已经较高的交易费用,使乡村社会中借助于市场交易体系才能充分推进的分工发展比较缓慢。由于市场交易主体尚没有真正形成,集体经济的生产组织活动不得不长期交由村集体负担。但实际上,由少数个体代表的乡村组织在处理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上同样面临制度知识缺乏的约束,其生产的职能难以实现。反过来,为了保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性,计划管理的职能自然强化,而行政指令对经济活动不适当的干预进一步削弱了农户对经济合作的预期和动机。克服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发达的现状,需要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组织程度,这要求具有市场知识和合作意识的农户作为微观基础。而在分散经营的现状下,制度知识的形成又反过来需要集体经济的发展。缓解集体经济发展的锁入状态,客观上要突破集体经济发展对乡村行政部门组织大规模生产的依赖性的现状。形成这种锁入局面的关键原因是集体经济合作的交易费用约束。目前状况下,变更土地分配关系以降低交易费用违背了家庭承包制的基本要求,甚至是向计划经济的反复;而缺乏合作和契约观念的意识形态特征将长期影响交易费用的高低。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运行机制,辅之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增强农户的自组织能力,将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农户的扩展合作中走出对村集体的依赖。
三、农村人力资源储备的困境
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力转移一直是涉农问题的热点。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的途径,但是这个热点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即农村人力资源的储备状况。理论上讲,农村现代化程度越高,它聚集高素质人口的能力越强,人口素质总体不高不应是现代化的结果。何况一定数量和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基础。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将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经过十几年单向的劳动力转移,农村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与外部环境基本上稳定的结合,人才外流成为常态。而外部人才向农村流动尚没有成为普遍与持续的现象,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与生产的关联性较弱,限制了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劳动力转移是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其起因于个体发现了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上的“比较利益”。农村劳动力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了新的制度知识,在流动中收入水平逐步稳定,对改善收入水平形成稳定的预期,这些强化了劳动力流动的个体诱因,造成了劳动力外流的惯性。同时,原有农村的制度环境由于缺少有能力的经济主体的扰动而进一步稳固,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制度并没有因为一定的制度需求压力而改进。正如制度变迁理论所示,诸如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具有示范效应和自我强化机制。劳动力转移中的渐进学习过程会产生示范效应、协作效应以及网络效应。个体在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反复“试错”中,其主观认知模式被信息反馈不断修正,群体特定的意识形态逐步形成。“QWERTY键盘之争”给予的启示是技术依赖可能会因为新技术强有力的冲击或者是创新利润的巨大差额而打破。对于农村有能力转移的劳动力个体而言,如果沿袭旧的行为模式,比如始终在农村之外寻找收入来源,其获得的是长期而稳定的收益;如果改变习惯,比如返乡务工或创业,其获得是未来不确定的收益,二者的高低比较决定了突破这一路径依赖现象的可能性大小。通常,只有当“新路径”的创新收入贴现后至少大于“旧习惯”的平均收入,理性的个体才会考虑选择新的行为方式。这意味着走出路径依赖困境的必要条件是,行为模式创新的收益要足够大,即在农村务工或务农的收入需提高到相当的程度(仅仅与在外劳动获得的收入相等是不够的)才具备了防止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条件。新农村建设伊始,启动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的这一条件很难在短期内普遍实现。但是,在正式制度创新上把农村人力资源摆放到与土地等要素同等重要的位置,初步尝试人力资本股权制等激励机制,有助于吸引个别人才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并且通过适当的示范作用而扭转群体的习惯性思维,缓解农村人力资源储备的困境。
四、财政支农的体制惯性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进程启动效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新农村建设之前的农村社会发展让步于城市化和工业化,乡村社会采用粗放的治理方式,对乡村的政府管理一直具有宏观指导的性质和特征,很难做到因地制宜,这一问题在财政投入体制上表现的比较突出。目前,政府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方式主要是沿袭了自上而下的计划体制,即主要由上级政府确定投资规模并进行资金分配,对于投入采用直接的行政方式,对于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督采用突击性、专项性检查等方式,形成了农村实际需要、投入效率、政府人员绩效考核三者关系上长期的惯性扭曲。
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2
【关键词】乡土小说 文学价值 艺术价值
在中国的乡土小说中,关仁山乡土小说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来表达小说的意境,给原本平淡的内容增加了一缕色彩,使飘荡着浓重的乡土气息的小说氛围顿时活跃了起来。在关仁山所创作的乡土小说中,充分地反映了乡村的现实,并以浓重的笔墨将中国的乡村的历史发展,通过乡民们的心路历程表现出来。以现代人的审美角度来审视乡土小说,有失偏颇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进行重构,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其历史形态。
一、关仁山乡土小说的文学价值
(一)乡土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表现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还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来理解,乡土文学的出现,虽然有其特殊的历史涵义,但却是不可丢弃的一种文化积淀。乡土文学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乡土小说这个概念的凸出,也昭示着一种文化倾向。现代人对于“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解也许比较茫然。看起来这种文学体例似乎已经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消失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被现代的文明气息所淹没。但是,既然是历史,就会留下痕迹,并对后代产生影响。关仁山作为著名的乡土小说家,其在创作中,将意识形态更倾向于改革文学。无论是从故事的陈述上,还是从语言表达风格上,都渗透了时代的气息。比如,关仁山所创作的《大雪无乡》中,就将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渗透其中,从知识分子的立场来观察底层的生存状态。为了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冲突,甚至于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将时代隐去,而仅仅将农村的画面展示出来,纯净的乡土,淳朴的农民,带有传统色彩的民俗以及各种各样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一个温馨的图景。意识形态容纳与农民的各种活动当中,通过主人公的鲜明表现力,对于作品定位。因为乡土文学本身,就是一种文明象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文学艺术用自己独有的表现手法,将这段历史记录了下来,并得以保留。用文明的方法,将这段历史的痕迹隐藏在文学作品中,供后人去欣赏和体会。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当中,意识形态的形成,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它不会因为现代都市化文明而有所改变。而要将乡土文化剔除,显然不是很现实的事情,即便是思想观念有所更新,也仅仅是适应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表象,并不会因为受到文明的冲击,而失去固有的意识形态。
(二)乡土小说的特殊文化语境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最直接的方式。在乡土小说中,由于其特殊的创作历史背景,使其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呈现出了独有的文学艺术价值。从小说的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那种处于特殊时代的矛盾状态在字里行间中处处流露。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从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就可以体会得到。以关仁山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麦河》为例,其中以故事陈述的方式,将农村的图景展示出来,其中所出现的“三农”问题,成为小说中的一个关键点。小说的语言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其中不乏围绕着土地流转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农民的性格不同,对于当时出台的政策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就会出现各种故事,其实这些都是建立语言环境的关键点。乡土小说是在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那种田园的抒写,其内涵就是传统思想的保留,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思想也会发生着转变,对于乡土小说的理解,当然也已经背离了其传统意义,从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偏移。传统的艺术特征依然保留在乡土小说当中,这是它的文学价值体现,而从现代人思维模式来理解乡土小说,就需要重新审视和洞见。这就使乡土小说,成为了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焦点,乡土小说中所蕴含的与传统艺术相背离的某种特征也因此凸显出来。
二、关仁山乡土小说的理性价值
关仁山的乡土小说在文坛上是令人瞩目的,并在文学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关仁山创作的长篇小说《麦河》中,以其宏达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生动的生活画面,将中国农村的图景表达了出来,其中所表达的更多的社会的理性价值。
关于乡土小说的理性价值在早期的乡土小说也有所体现,但是其主流意识是通过对时代的批判而逐渐展开的。乡土文化充斥其中,并以此为创作背景,展现出批判性主题,同时理性地进行价值判断。时代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作心理。关仁山的乡土小说在进行乡土小说人物塑造的时候,那种人与自然的若即若离,那种人与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都隐藏在小说的故事情节当中。比如在关仁山的小说《麦河》中,就将“土地流转”的问题写入小说当中,作为一次资本介入的经营,对于农民来讲,却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在进步的同时,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小说中,将乡土文化与人性的美丑都融合到一体,通过复杂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乡土是一种回归,这需要从道德的层面去理解,而处在不同的年代,理性的批判总是要与当时的生存环境相对应。在自然与社会互动之下,人性从乡土小说中充分地展示出来。
三、关仁山乡土小说的地域文化价值
在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当人们在某一环境中生存的时候,其对于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力,给自然环境增添了人的气息。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那种浓厚的乡土文虎,从字里行间中呈现出来,就犹如一幅风情画卷,将地域之美,通过民间文化而展示了出来。比如在关仁山创作的小说《落魂天》中,就将“捞尸”这一行业的性质以及工作的状态表达了出来。从民俗的角度来看,在北方的渤海湾地区确实有“捞尸”的风俗,而在小说中,将这一风俗体现出来,是对于极具地方代表性的特色的一种展示。渤海湾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八方游客,而恰恰是这一点,带动了本地的“捞尸”行业的兴起。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中,用自然景物来体现民俗习惯的描写已经成为其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在《风潮如诉》中,关于大海的描写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也许正是汹涌的波涛锻炼了主人公的性格,使福林更为强悍无比,将男人顶天立地的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人物的性格以及精神境界通过自然界的崇高表达出来,那种刚毅、那种勇猛,谱写了雪莲湾的英雄形象。
乡土小说本质上属于民俗社会性。阅读乡土小说,从中不难看出其内容中充满了地域的风俗习惯,以及村落群体的文化特色。在中国,民俗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周作人,作为乡土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对于民俗学也很有研究。然而在当时,民俗学的研究者多数都是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他们对于中国民俗的关注,只局限于文学创作的需要,或者仅仅是从兴趣出发。可见,民俗学与文学创作存在着不解之缘。当文学创作在民俗文化的指导下完成的时候,那么,在乡土文学创作就形成了。在许多乡土小说中,民俗不仅仅是作为叙事的背景而表现出来,而是采用了以民俗为主体的叙事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乡土小说充分地将民俗价值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似乎风俗与宗教总是形影不离。在关仁山的乡土小说《雪莲湾》中,就将雪莲湾独特的文化氛围渲染出来。风俗习惯怪异,其中饱含着原始宗教的痕迹。这里的习俗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是继续稳定地延续着,并成为地方特色。在“雪莲湾系列”中,《天高地厚》所展示的是一幅农村在几十年的经历中风雨沧桑画。其中主要描写的是中国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名为“蝙蝠村”的故事。居住在村里的人对于蝙蝠理论有一种特有的痴迷,并因此而出现了各种传说,不乏诡秘的色彩。蝙蝠村具有丰富的历史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也步入了转型的行列,而蝙蝠村的风俗也因此而受到了打击。在关云山的众多作品中,各种独特的民间风俗都被描绘出来,也正是因为关仁山对于地域民俗的准确把握,而使其创作更具有文学况味。
民俗是乡土小说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往往是以叙事的方式将风土人情表达出来的。在小说叙事中,情节贯穿整个故事脉络的始终。对于小说叙事主题的叙述,则是将真实的我与想象中的我相结合。故事中叙事的主题在两者游离,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现代的小说作品当中,将散文的写法应用其中,使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又呈现出飘逸之感。直观的描写,转变为间接的表达,在景物描写、情感宣泄中,将主题的瞬间感触融入其中。作者的情感与写作目的,也就充分地被发挥了出来。读者再阅读小说的时候,不再具有距离感,而是充分体会到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关仁山的小说,一些专家所给予的评价是,平淡的故事情节,读起来却不会感到乏味。相反,内容的趣味性,令人感到兴味盎然。加之其中风土人情的描写,将人性美与自然美相融合,塑造了一种另类的审美境界。
总结
综上所述,乡土小说来源于生活,其所散发出来的文学魅力,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其将中国文学的优秀秉性传承了下来,但是与传统文学的风格又大相径庭。那种开放的心态,那种理性的批判,会令人有一种朦胧之感,而又觉得清爽自然。乡土小说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将人与自然进行完美结合,使乡土成为了精神向往。
【参考文献】
[1]范亮亮,南志刚.乡土小说在新世纪的“物化"表现及价值重构[J]. 孝感学院学报,2011,31(02).
[2]席建彬.论现代乡土小说田园抒写的历史形态与审美特征[J].齐鲁学刊,2009(01).
[3]李静.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乡土小说的文化意义和叙事价值[J].学术研究,2013(01).
[4]韩蜜蜜.论阎连科乡土小说的寓言化创作的表现[J].文教资料,2012(12).
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3
关键词:城中村;剥夺
Michael Levien在《剥夺的政体》中揭示了印度土地战争中国家的剥夺体制和剥夺机制,印度以一种发展主义剥夺政体运转着,为了国家主导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剥夺农民土地,并通过强制手段和呼吁国家发展的意识形态来制造同意。这种剥夺有利于实现高效农业和工业积累,让工业资产阶级、大农场主、公共部门精英和其他阶层人员不成比例的受益,然而这种发展是建立在数以百万计被剥夺的农民的贫穷之上的。几十年来,政府试图说服公众这样的剥夺是为了“国家”的必要牺牲。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早期的经济自由化逐渐向新自由主义剥夺政体过度,政府调整自身为私人资本的土地经济人。剥夺农民土地不再仅仅是为了政府主导的工业和基建工程,还为了私人资本。
中国的历史轨迹与之比较相像,法律规定政府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征收土地,早期地方政府也确实是为了诸如城市绿化、学校、医院等公益项目或轨道、桥梁等基建工程或大型工业项目而征地,但是随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深,所征用的大量土地不是为了真正的“公共利益”,而是为了工商业的发展,代表着私人利益或者少数人的利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也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本身就是最大的公共利益,自然可以在公共利益名义下征用土地。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掌握着暴力的同时有权征地卖地,逐渐变成了土地经纪人。一方面,政府给农民一些物质承诺,依靠制度武器将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农民失去了集体土地使用权,在土地性质变更的过程中农民也不能很好的获得土地权益和土地增值收益①;另一方面,吸收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民进入房地产市场,为住房付出巨大成本,这些成本当然也就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收益,从而实现对农民的双重剥夺。
剥夺土地促进房地产的繁荣和原始资本的积累,给一个狭窄的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然而分散了土地资产、边缘化农村劳动力。剥夺土地的重大经济影响是房地产投机,产生不平等和过密集化土地,大多数被剥夺的人贫穷。城市化的本质不是政府和开发商所宣扬的那样是一个改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过程,或者利民惠民的过程,而是一个政府和商业组织对弱势村民的剥夺过程。城市化不是无本的,是有成本有代价的,除了高房价分摊到购房者身上,还有更直接的,那就是建立在对弱势村民的财产剥夺上。
至于剥夺是如何实现的,葛兰西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和认知的镜头。葛兰西提出了吸纳大众和制造大众同意的一般机制,一是政府或资本必须对劳动者或民众作出经济上的牺牲或让步;二是将同意作为“程序正确性的内在原则”,并保持向参与开放的一种“方法”而出现的;三是政府通过知识、道德和舆论上的引导,使他们确信这些行为代表民众的利益且这一利益就是普遍利益。由此可见,剥夺是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的,分别是经济让步与补偿、玩程序游戏制造同意,意识形态说服,除此以外,还有强制过程和最根本的制度原因――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双重垄断。
一是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双重垄断。也就是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开发商垄断城市房屋供应。目前我国土地分为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只有国有土地才能够买卖,集体土地只有通过政府征收转变为国有土地才能买卖和建设商品房。因此,政府成为农用地变为建设用地的唯一决定者,即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唯一供应商。而政府几乎不可能向个别家庭及家庭组建的住宅合作社出让土地,事实上只向用地企业出让土地,故用地企业成为城市住房的垄断性供应者,普通家庭则从制度上被剥夺了建设自己住房的自然权利。垄断必然给垄断者带来利润,给消费者带来损失。财富向政府和地产商集中,相应地,经历了政府出让土地、房地产开发商出售房屋这两个环节,居民拥有住房的成本被急剧放大。土地和房屋双重垄断模式带来了双重剥夺:一是土地增值的收益被地方政府及开发商收入囊中,农民失去了土地,转为城市居民;二是城市居民同样不享有土地的所有权,高额的房价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都成为“房奴”,为政府、开发商和银行打工。
二是经济让步与补偿。经济补偿在侧重经济利益的维权民众的同谋下是非常有效的。在武汉市姚家岭、长丰村等城中村改造中,都曾有被拆迁户采取上访、静坐、自制炸弹、武装对抗等过激行为抵制征地拆迁。激发他们行为的内因和外因或许有差异,但是调查中发现,主要原因均是补偿标准低和还建的问题。为了能够赶上工程进度,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不得不做出经济让步,预留更多资金提高征地补偿;并逐年提高了官方的土地补偿标准,中央政府也计划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在政府和开发商经济让步的情况下,侧重经济利益的维权民众也就愿意坐下来谈判,同意征地拆迁。
三是玩程序游戏制造同意。经济上的妥协是靠一系列的科层制程序和制度来补充的。当村民遇到违法强拆或者是暴力伤人时,维权民众的主要维权途径是到政府相关部门上访和公检法上诉。居委会、街道办、政府部门、派出所、公安局等机构担当政府将公民吸纳进其统治机器的前沿触角的功能。维权民众将怨愤传送进来并启动科层制战车运作的时刻,最低水平的同意就得到了,这种同意不受他们的理智、道德和伦理认同的支配(张永宏,2012)。一般而言,上访、行政复议耗时长、牵涉部门多,立案相当不容易,诉讼费用昂贵、败诉居多,可以说维权路径道阻且艰,这一套程序把民众绕进没玩没了的官僚作风、无休止的扯皮、相互推脱的等待和上访中,足以吸纳冲突,集体行动在漫长的过程中也被消解了,最终基层政府占了上风。
四是意识形态说服。意识形态的说服就是指政府通过知识、道德和舆论上的引导,使他们确信这些行为代表民众的利益且这一利益就是普遍利益。在城中村改造而言,政府就需要让被拆迁户意识到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做出的牺牲,并且还会收获附加值,改善生活质量。武汉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之初,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广泛宣传改造是为了偿还历史旧账,实现武汉的崛起,作为武汉人要为武汉的复兴做贡献而不是拖后腿;其次通过各种宣传手册、广告牌为被拆迁户绘制了改造后新的蓝图,村民住宅条件变好,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绿化与配套设施完善;再次是改造之后村民的住宅可以由不能在市场上交易的小产权房变为证件齐全的商品房,增强流通性;还有依靠村干部等村落中有威信的人或者知识精英来做群众思想工作等等。
五是强制城市化。强制城市化是指在没有全体村民协商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农用土地强制变成非农用地,村民被动变成居民。在我国当前现实生活中,政府依据土地制度,享有土地市场的垄断权,农村土地的处理权、转让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农民集体无权出卖土地。农村土地的出卖程序一般是政府低价先从农民手里强行征占过来,再由政府高价将征占的农村土地出卖给用地企业。土地补偿标准多是由政府单方面根据有关法律决定和制定,而土地所有者农民集体无权讲价,个人一般也难与政府对话。从维权民众的角度来讲,民众普遍感受到一种强制,虽然与官方进行的讨价还价最终是通过市场来调解,提高了货币补偿和还建面积,但是民众认为是“不平等条约”,有对等交易。如果不肯拆迁,政府拥有强制执行合同的权力,很便利地将自己的交易条款强加于农民,强制实现城市化,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处于劣势,乃是制度使然。
注释
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土地增值收益的20%~30%留在乡镇以下(其中农民的补偿款占5%~10%),政府拿走20%~30%,各类公司、开发商拿走40%~50%,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严重不合理。
参考文献
[1]Michael James Levien,2013,Regimes of Dispossession: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d in Ind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Lee,Ching Kwan,2007,Against Law:Labor Protests in China’s Rustbelt and Sunbel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4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领高校国防教育 浅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道德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增强高校统战活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 浅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鞍山现代农业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职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02-18.
[3]人民网评:打通“两个舆论场”――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EB/OL].,2011-07-11.
[4]褚亚玲.新媒体时代舆论格局下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策略[EB/OL].http:///NewsTribun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00,2013-09-01.
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5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农业农村局意识形态工作范文6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对策研究
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充分认知、切实正视和密切关注。本文试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发展要求,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农村信息化紧密相联。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能推动“生产发展”。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农业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新阶段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农业科技革命正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能促进“生活宽裕”。从物质建设层面来说,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农村更快、更好的获得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从精神建设层面来说,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合理的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它不仅会带来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更会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步,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就会向前推进一步,二者紧密相联。
(三)“乡风文明”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乡风文明包含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神文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传播健康、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满足农民技能培训服务需求,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真正的“乡风文明”。
(四)“村容整洁”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农村规划的重要一环,在新农村发展中不仅要加大对道路、饮水、厨房、厕所等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强对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信息化配套设施的完善,即“采用‘三电合一’的模式发展农村信息化,就是利用电话网、电视网和电脑网三种信息载体的优势,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三网”在农村的合理布局是村容整洁要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要协同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管理民主”。遵纪守法、远离愚昧、诚实守信是当代新型农民的精神特征、信息化程度越高,农民的公民意识越强。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使得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很便捷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村民的保护自身权益的认识,增加监督管理的手段,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也使得农村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此外,通过开发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从而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而且有利于推动乡村基层管理民主。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于信息资源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广大农民也更注意运用信息指导生产和生活,“三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全程性、时效性等特点,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就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因地制宜、前瞻性和兼容性、渐进性等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