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

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范文1

下沙高教园区作为杭州高校的聚集地,涵盖在杭高等院校中的14所学校,其中7所为高职高专院校,他们都有着一定的办学历史和规模,可以说是在杭高校的一个缩影,其实验教学的现状基本反映了当前浙江高校的情况。以开放实验教学中的开放实验项目教学为例,据调查高教园区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开展了开放实验项目教学,并由教务管理部门统一制定实施办法和考核体系,同时和教学部门的教学质量考核挂钩。大多数高校按学期进行,每学期初由教务管理部门下发通知,教学部门提交开放实验项目申报表,教务管理部门汇总并审核,通过审核的开放实验项目全校公开,在规定的时间内全校学生可以自由申请某个或某几个开放实验项目。目前,各个高校开展的开放实验项目数量从几十到上百个不等,总体开出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并且开放项目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也反映出各高校对开放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高教园区高校开放实验教学成果显著。近年来,高教园区各高校依托开放实验教学平台,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科研和创新,并取得丰硕成果。例如,中国计量学院2006年度完成了6项校级创新型开放实验项目,其中3项获得校级学生科技竞赛奖,2项获得省级学生科技竞赛奖;2007年度完成了20余项校、院级创新型开放实验项目,其中有8项获省级学生科技竞赛奖,4项获国家级学生科技竞赛奖;2008年度,有6项创新型开放实验项目获得国家级学生科技竞赛奖。江工商大学2007年度有13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2008年度有39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2009年度则达到了43项。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开展开放实验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校开放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开放实验教学硬环境暴露出的问题首先,高校开放实验教学硬件设施较薄弱。部分学校由于实验室建设资金有限,实验仪器设备通常比较陈旧,加之学生频繁使用,又不注重保养和维护,像一些常规实验教学设备如计算机、网络和教学软件等基础设施易出故障,一些高端设备也存在更新速度慢的问题。硬件存在的问题在各大高校较为普遍,这样对开放实验教学的效果影响较大。其次,高校开放实验教学基础教学平台过度分散。开放实验教学的基础教学平台是各个学院的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以文科综合实践教学中心为实验教学的基地,将实验室有效地一楼化,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实验室较为分散,基本每层都有,但通常是开放机房与实验室夹杂,无规律可循,造成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的分散,出现问题不能快速有效解决。再者,开放实验教学经费不足。开放实验教学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经费,如实验设备的采购费用,实验材料的增添费用,实验设备的保养维护费用,以及指导老师的工资结算等等。截至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专门为开放实验教学设立专项经费,对开放实验项目的相关经费也没有一个具体量化的标准,现有经费依然按照传统实验教学的标准进行预算和开支,无论是资金的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转都缺乏科学的运作机制,这导致开放实验教学难以有效运转,从而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2.2开放实验教学软环境暴露出的问题高校开放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作为开放实验,要求实验内容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并且这几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②与传统教学比较,开放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难度加大,又因缺乏实际运作的经验,造成“实践跟不上理论”的局面。目前,开放实验教学的内容偏重于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不多,虽然名为开放实验教学,但是其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了原来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新瓶装老酒,并不是真正的实验教学的改革,很难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高校开放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①原有师资力量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配备的,数量固定且时间固定,而开放实验教学需要专门教师指导,则必须从原有的师资力量中抽取,再加上开放实验教学的时间不固定性,教师忙于教学,工作不规律,造成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可能出现教师教学力不从心。②部分教师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开放实验教学的训练,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强,知识更新落后,这些问题也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高校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首先,实验室建设及其制度建设本身存在问题。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许多高校存在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分散设置、封闭管理、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等问题。次,是针对开放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开设开放实验项目,必然要增加实验室的使用率。因此,适时调配实验仪器,灵活安排实验时间,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旧的管理制度成为落后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需要。高校学生参与开放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开放实验教学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开放实验项目还是普通教学的一部分,只是更改名称,对项目敷衍了事,错过了提高能力的大好机会。同时也存在学生功利性过强的问题,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学生以完成任务、得到学分为目标,缺乏探索研究的积极性,过分依赖指导老师的指导,被动接受知识,一样没有达到提高能力的意义。

3解决开放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1加强高校内部建设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开放的基本条件。尤其要加强教学仪器设备投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其次,做好新旧实验室和器材的调配工作,使其达到效率和资源利用的均衡。在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的同时,综合考虑实验技术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经费等因素,力求实验教学的健康发展。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并有效落实,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实验项目的难度设置上,注重难度的梯度设置,毕竟学生水平有限且存在能力的差异,在教学目标的建立上.要循序渐进。提高师资水平。从传统实验教学到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释放,老师的职能从主动教学到从旁指导,对实验有了新的看法和建议,这需要更专业的指导和沟通,这就有必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高校应建立相应的实验教师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各高校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的交流研讨,进一步互相促进教学的研究,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适当建立一些激励机制和福利制度以激励老师提高其专业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高校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为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使命,管理必须科学合理,才能统筹规划高校各方面的协调以配合开放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就具体的管理模式而言,要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定新的实验室规章制度,以适应新的实验教学方式。可运用PMP管理模式,即根据项目全生命周期,逐步细化项目,持续控制项目,每个项目本身都是一个独立体,具有一次性,尤其是创新性实验项目。所以这一管理应用到开放实验项目是科学和合理的。

3.2加强高校之间交流与合作各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存在差异,难免稂莠不齐。而开放实验项目作为开放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前景被教育界的学术专家所看好,但由于尚处于发展初期,许多正在建设的管理办法都还不成熟,容易产生许多问题。那么就有必要加强高校之间开放实验项目的建设和研究的沟通,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加快开放实验项目甚至于开放实验教学的步伐。例如,建设高教园区内各大高校网络共享平台,加强校与校之间开放实验项目的心得体会沟通。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作为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是一座十分年轻的大学城,各项新的管理还未完全有效地规划或应用,各大高校在资源和信息交流上比较少。目前高教园区已建的下沙高教信息平台,仅仅作为校际选修辅修专业平台,功能单一。那么,以此为参考,搭建下沙高校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将有助于实验教学的发展和交流。

3.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首先,加强对“新同学”的宣传和引导。开放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目前的发展情况并不是很成熟,对于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主动积极性的高校学生更加陌生。所以,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学生对于开放实验项目的全面了解。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宣传或公布信息。公布的信息可以是有关开放实验教学动态发展、实验项目的类别、开展流程介绍,指导老师以及拟定课题的推荐等,加强学生对于实验项目的基础性理解。也可以是公布项目获奖名单以及出台优惠政策,激励学生获得学术荣誉,实现自我价值。如浙江工商大学从2010年起实施《浙江工商大学普通本科生科研作品代替毕业论文(设计)暂行办法》,提到学生申报并获准立项的省级以上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经结题验收通过后的科研作品可以代替毕业论文(设计)。其次,加强对“老同学”的帮助。部分高年级同学有认识到开放实验教学的意义,并投入到实践中,在开放实验教学中,虽然学生被推到实验的主置上去,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自主选定实验项目、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等一系列具体研究流程。但是由于学生在研究上需要材料,以及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在研究过程难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涉及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这就要求指导老师本身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不断探索的精神,才能在知识和精神上鼓励和帮助学生,有必要在心理上加强辅导,坚定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并最终取得实验的成功。

4开放实验教学的意义

4.1提高了高校实验室的利用率长期以来,高校的实验室都是封闭化的管理,机械式的操作,按照上课的内容时间进行安排,在课余时间实验室都是闲置的,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容易遇到设备老化的问题。而利用课余时间和闲置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以及学生的实际利用效益。

4.2增强学生自主创新和科研能力开放实验注重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尤其是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在长期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不断创新探索的思维得到训练。一方面,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强有力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有效缓解社会上创新实践型人才紧缺的局面,为大学生就业开辟出新的天地。另一方面,使大学生提早接触到专业研究领域,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引导大学生转向更为深入的学术研究领域,为高校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4.3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安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课余生活的质量也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行为的偏差。因此,控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验项目的开展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课题,得到学分。作为项目负责人,大学生在主观上就必须积极进取,把精力和时间花在研究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了课余生活,提高了课余生活的质量,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4推进高等教育实验教学改革开放实验项目作为开放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实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开放实验教学的成效,它的成功将为开放实验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开放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开放实验项目的建设在~定程度上也推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这种基础作用在短期内难以见效,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就会有所显现。例如,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开放实验项目的研究,毕业进入社会,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差异,也可以作为检验教学改革质量的指标之一。

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范文2

Abstract: A kind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Internet in the laboratory. A user can use web browser to manage experiment equipment, staff, experiment project, experiment information, laboratory file and experiment schedule which can be expediently input, memorized, updated and searched. The system will improve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benefit and standard which makes the laboratory data shared safely.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数据共享;资源整合

Key words: laboratory management;data sharing;resource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131-02

0引言

针对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目前的管理现状,设计利用校园网络通讯基础及先进的网络应用平台,建设一个安全、可靠、开放、高效的网络实验室管理电子化系统,为实验中心提供现代化的日常管理及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以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教学实验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化、电子化、标准化,增强实验室设备、人员以及实验课程安排等工作的可管理性,最终实现教学实验中心系统化管理。

1系统分析与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1.1 系统管理意义管理的信息化和人性化是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对高校而言,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而实验室是每个高等院校的重要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同时还是科学研究的摇篮以及实践教学的基地。因此实验室的自动化和人性化管理是高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对高校的实验室的信息化、人性化管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2 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1.2.1 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教师、实验人员和学生很难进行信息交换;数据无法共享,信息结构化程度低;实验室数据信息不能及时、快捷获得,信息严重失真。

1.2.2 解决方案:改变现有的、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针对实验存在的各种问题,要解决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强化科学管理,做到实验室网络化管理。为提高管理效能,探索与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轨道,建立网络化的实验室管理,使实验室信息得到最大化共享。

1.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通过对实验室信息管理业务流程深入、系统地分析,结合实验室的实际管理工作现状以及将来发展趋势的要求,本系统设计了九个主要模块,各主要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3.1 实验室基础信息管理: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文件、各种规章制度、历史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类报表等文件进行管理,这些文件档都以WORD形式保存,方便用户对这些文件进行添加、删除、查询、打印和下载浏览等操作。

1.3.2 实验人员信息管理:主要完成实验室人员的日常工作记录,包括实验室人员简历情况、日常培训、实验工作量统计、实验室人员参与教学科研情况统计和个人总结等。对个人在年度工作情况详细原始记录,保证实验室人员基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以方便期末考核系统对每一位人员最可靠、最公正的工作年度考核。

1.3.3 学生实验信息管理:对实验课成绩登记数据的浏览、录入、查询,还可以打印学生实验课成绩等操作。

1.3.4 设备基本信息管理:这是系统管理中的重要模块,有实验室设备仪器的总明细表,具有浏览、录入、修改、报废、删除、查询和打印功能;能按照主管部门不同要求的格式生所需的设备报表并打印出来,方便物对账、账对物的管理和查找,还对设备维修与借用进行登记管理,包括借用人、借用时间和归还日期等信息,便于实验人员充分了解设备使用情况;设备还增加购买信息,方便查阅购买日期、保修期和供应商等信息。

1.3.5 实验教学信息管理: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利用该模块,可以对实验课表、实验用的资料(如实验指导书、实验大纲、实验材料等)、实验项目、实验报告、实验成绩等进行管理,还可以网上申请实验项目,浏览、录入、修改、删除、查询实验室开放情况一览数据;浏览、查询实验室每周教学安排明细表以及实验项目开出明细表。能打印各种所需信息。

1.3.6 实验室账目管理:这主要是对低值实验消耗品进行管理,包括年度低值实验消耗品采购明细登记表,库存量、入库验收和领用记录。实现账目管理的计算机化。

1.3.7 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该模块设有数据库安全备份、数据库导入与导出和数据字典,采用多种方式保证系统数据信息安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1.3.8 查询与统计:这一模块主要是设备查询与统计、实验课信息统计和实验数据分析与统计。设备查询与统计支持按用户不同要求对设备进行查询统计,如按设备号查询或智能模糊查询等;实验课程信息查询统计是对实验室开设实验课的一些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实验数据分析与统计是对实验室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一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最后汇总成表,如每学期设备使用率及时间占用率、年度使用情况统计表、实验课学期情况统计表等。

1.3.9 系统管理:这一模块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它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审批、创建和删除用户,并对用户权限进行设置,根据不同的权限设置区分不同类型的人员;密码维护,系统初始化,打印机设置等。

1.4 系统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基本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过程,它也是一种功能模型,表达了数据与处理过程的关系。根据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及实际需求调查分析,系统主要数据流向如图2所示。

2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把信息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提供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功能,使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获得所需的信息。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逻辑设计和有效的物理设计才能开发出完善而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中采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平台是有效而实用的;SQL Server不仅能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服务器有效地工作,而且数据库引擎也用于需要在客户端本地存储独立数据库的应用程序中。

实验室管理信息数据库包括了各种实验信息,在关系数据库中是以各种表形式来表示出来的,如图3所示。

3系统的主要特色

3.1 实现教学实验中心系统化管理为满足实验室管理与校园网络信息交流需要,开发本系统,它基本上解决实验教学管理环节中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主要问题;可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仪器设备使用率及实验教学效果,为实验室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实验室评估提供真实的相关数据,为实验室全面开放提供有力保障。

3.2 提高效率,合理利用资源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共享,该系统能使教师和学生及时准确获取实验课室的详细信息,能更好地利用实验课室的宝贵资源,有助于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实验人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体现自身特点,利用Web提供的确灵活、友好的视窗界面,使各级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减轻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工作负担,可使实验室人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实践。

3.3 实现沟通桥梁作用为实验室与上级实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提供一个快速的通道,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实验室工作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促进实验室工作规范化管理。通过本系统对实验室日常工作相关的信息,包括静态的各种人员、设备的数据资料或动态的实验教学过程及相关的记录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能够使实验人员、教师和学生信息互通,有效保障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改善学生技能实践环境。

4结语

该基于Web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界面友好,易于师生操作使用。系统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基本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管理信息化、便捷的教学信息传递与处理;它对于改进实验教学、优化实验室设备配置、提高实验室管理的工作效率、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对外展示学校实验教学的面貌和进程都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漆建军.以信息化手段建设和管理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

[2]张渭军,何宏星,徐惠莲.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0,5,(5):147-150.

[3]武敬,杨建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初探[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4,(3).

[4]赵庆双,闻星火,梁国华等.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6).

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范文3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tandardization requirements in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ISO9000, and tak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 teaching laborator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base 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put forward. Combined with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laboratory is expound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the laboratory is put forward; and then the 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analyze the weight of the index system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way,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can be realize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laborator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same kind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实验室标准化;指标评价体系;ISO9000标准;AHP层析分析法

Key words: laboratory standardization;index evaluation system;ISO9000 standard;AHP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46-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如何提高自身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的长远发展,教育教学评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价值。高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评价,是加强教学改革,深化实验教学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步骤和环节。但是,目前我国针对高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评价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没有针对不同的学校制定对应的评价体系,或者有些学校有,但是在指标体系设计方面也不合理。对此,本文结合ISO9000国际化的标准,以地方高校实验室作为背景,构架一套符合地方院校的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从而为高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1 黑龙江科技大学实验室标准化指标构成

1.1 学校简介

黑龙江科技大学作为一家地方性高等院校,拥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逐步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社会学科为主,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终坚持“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截止到目前,拥有各类实验室、实践基地60个,并拥有包括电气工程实验与实践中心、机械实验中心、基础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在内的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方面,一直遵循国家、省、学校、学院四个层次逐级建设,不断加大建设的投入力度。教务处与评估中心每年对各二级学院的实验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校内评估,对建设效果好,学生受益成效显著的实验中心在下一年度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逐步达到省级、国家级实验中心标准。

1.2 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1.2.1 目标一致性原则

在评估中,必须将评估目的转换为具体的评价指标。在设计中,对不同指标的选取必须仅仅围绕评价目的,这是关键,也是基础。在对标准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制定要紧紧围绕规范管理、提升水平、提高效益的评估目的,为评估目的服务。

1.2.2 客观性原则

对黑龙江科技大学来讲,其大部分的实验室是以教学为主,并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因此在对评价指标的选取中,作为教学性为主的实验室,要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向。同时在对指标的选取中还必须充分体现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独立性。其中各个指标看似不相关,但是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可揭示实验室的本质。

1.2.3 导向性原则

对本评价系统的构建来讲,评价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这种标准化建设的评价,更好的促进黑龙江科技大学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发展,从而不断提升黑龙江科技大学在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在对指标的选取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导向性。在对指标的选取中,必须提出明确和可衡量的标准,从而帮助黑龙江科技大学解决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1.2.4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定量指标的评估结果往往比较客观、准确,得出的结果也更加客观和准确,可信度也更高。但是,实验室工作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使得不可能全部通过定量指标来进行分析,还必须结合一定的定性指标,将其中的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实验室工作,从而提高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3 黑龙江科技大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指标分析

评价指标作为评价分析的基础,其指标选取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否。如果指标选取不当,其评价的结果将与实际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不E准确的反映事物本来的问题,导致评价失败。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设置评价指标,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事物的客观评价,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

对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评估来讲,其目的就是借助ISO9000的国际标准,对实验室在各方面的建设进行评价。而传统的评价方法中大部分是采用定性的方式,缺乏定量指标的选取。同时黑龙江科技大学主要是以工科为主,因此在对该学校的教学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指标进行构建中,结合ISO9000国际标准,将其拟定为如图1所示。

2 标准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原则和对指标的初步选取,笔者将该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化的具体指标体系设计如表1所示。

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1 AHP权重确定

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具体方法是通过构建判断矩阵的方式。在对判断矩阵的构建中,采用1~9标度法,具体见表2所示。

因此,根据上述的评价,构建目标层对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同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其重要性打分,可以得到表3所示的结果。

3.2 模糊综合评价

①评价流程。

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可用图2来表示。

②模型应用。

将上述的流程应用到黑龙江科技大学,并聘请10名专家对其打分,同时以体制与管理为例,评价语集合=(优秀,良好,中等,差,劣)。由此可以得到R1模糊矩阵。

以此类推,从而可以得到整体的评价结果。

最后对评语集赋值,评价语集合=(优秀,良好,中等,差,劣)F=(95,85,75,65,55)T,得到对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整体评价分M=B・F=92.6739。

4 模型应用评价与总结

通过上述的评价可以看出,黑龙江科技大学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成绩还是比较优秀,这与当前的标准化建设结果有很大的关系。同时通过该系统还可以计算出不同指标的得分,也可能存在得分少的,还需要学校进行改进。而由于篇幅限制,本文省略其中的计算。由此,通过该模型,为同类型的高校对教学性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雪萍,张进军.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43-145.

[2]郭保生,袁富贵,丁斌.高校实验室绿色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J].建筑节能,2015(07):98-99,125.

[3]李以明.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8):223-225.

[4]欧利辉,靳俊玲,习英,沈广宇,张春香.地方高校物理化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5(20):207-208,217.

[5]赵卫兵,马洪儒.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167-168.

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权重;内涵

高校实验室的水平对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反映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实验室的评估是评估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校实验室,为了完成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人员、实验场地、仪器设备等等。这些条件是完成实验室基本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不同层次学校是否具备办学条件的重要标志之一。管理水平对是否能发挥物质条件的作用有重大影响,相同的条件、不同的管理水平将产生不同的效果。条件的完善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实验室工作的最终目标即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直接影响。

一、实验室评估的目的

1.通过评估,客观评价一个学校实验室的水平,为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

2.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管理改革和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3.加速实验室建设,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教学基地、科研基地。

4.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

5.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办出特色。

6.有利于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建设,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制定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所谓导向性,是指评估指标能否体现高校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多出人才、多出成果服务的方向。能否解决通过科学管理,达到少花钱多办事,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等这些带方向性的问题。

2.客观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应当比较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利用一些公认的社会评估的成果。

3.可测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应当尽可能地量化,恰当地确定各项指标的量标与权值。

4.简易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应力求简化,切忌繁琐,努力做到简易可行。

三、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从实验室工作的内容和实践出发,整个指标体系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实验室总体评估;第二层次是基本条件、管理水平(即过程)、实际工作成绩(即目标)三类指标。

1.基本条件评估。包括人、财、物。人指实验技术与管理人员,财指经费,物指仪器设备实验器材。评估的具体内容为:实验室建筑面积,固定资产仪器设备总值,单价在二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台件数、金额数,仪器设备费及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百分数,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职称、年龄、结构以及占学生和教师总数的百分数等。

2.管理水平(即过程)评估。包括管理水平的科学化、高效化程度。评估的具体内容为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提高,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占其全部工作的百分数,担任实验室正、副主任的人员结构,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材建设、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等。

3.实际工作成绩(目标)评估。指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实验开出率,仓库中器材设备的周转率,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实验设备及实验装置的改造、自制和维修台件数和金额数,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社会服务效益等。

基于上述思想,高校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条件条目”、“管理条目”和“目标条目”。三者相对独立。它们所包含的二级、三级指标内容如下表:

四、评估指标体系中条目的权重、内涵及操作

1.权重值的确定

在同一级中,各条目的地位、作用不同,相对重要性就不同,故它们之间有一个权值分配。确定权重值,是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方法要由同行专家依据一定的原则权衡提出权值,并经主持评估的教育行政部门审定。一般在确定权重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在同一级内不同条目权重值在体现其地位、作用和相对重要性的同时,应体现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如当前正在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过程条目中,有关实验教学改革的条目,在目标条目中,有关学生实验能力的条目,权重值应该大一些。此外,为了强调发挥大型设备的作用,重视实验技术研究,在目标条目中,有关实验技术研究成果的条目,权重值应该大一些。

(2)对象性原则。同一个评估指标体系,因学校性质不同,学校层次不同,评估范围不同,在同一级中的部分条目,其权重值应有所不同。如实验开出率对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应取不同值。目前,我国已有的千余所高校,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重点院校;二是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主要是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的一般院校;三是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各校所处层次不同,承担任务不同,原有基础不同,得到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扶持程度不同,实验室建设目标也就不同。

遵循上述原则,对同一级若干条目排定相对重要性顺序,然后给定权重值。

2.条目内涵

条目内涵是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内涵指这一评估条目确切的含义和所包括的内容。它是制定评估标准、设计实测方法和量化方法的依据。设计条目内涵,应简明、确切,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实测和量化的可能性。如实验教学文件这一条目,系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教学研究这一条目系指评估期内实验教学改革经验、总结、报告和实验教学研究数,以及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人均报告和论文数。

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条目内涵是法规性的文件,应按上述原则,在评估进行前经过讨论定出细则性的说明,同时标定其权重值。

3.规定实测方法、量化方法及评估标准

在条目内涵明确之后,即严格按照内涵规定的范围和内容,根据条目的不同性质,分别设计实测方法和量化方法。只有科学的实测方法及量化方法,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评估条目的实际状况。有些条目比较直观,有些条目要科学地反映它的实际状况则需要作一些研究工作。例如,如何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学生实验能力,大型设备的利用率和功能开发率等等。

对于评估过程的数学处理,则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一次量化指标,如实验开出率、仪器设备利用率、完好率等等。其他为二次量化指标,其处理过程为:先由评估人员按要求分等次给分,如好、较好、―般、较差等,然后换算成百分制区间,取其对应区间的最高值,用模糊数学进行运算,得出评估分值。

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范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谨代表建筑与艺术学院行政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员工对04~05年度的工作作总结述职,请予评议.

团结战斗的学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各处室,各兄弟院系的积极支持下,我院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进步,基本完成了任期目标本年度的任务.过去的一年里是紧张奋斗的一年,又是脚踏实地完成日常工作平凡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我院在取得"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通过的基础上,又紧擂战鼓迎来了学校本科教学优秀评估的试点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们为积极申报学位授权点做好准备工作,同时,我们又努力做好日常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为不断总结经验,特作总结如下:

一,党政班子团结一致,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院党政班子团结一致,认真贯彻执行校党,政布署的各项学习与工作.坚持周三政治学习的制度,认真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及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事件集体民主决策制度.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切实做好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工作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管理到位就是服务到位."班子同志努力为广大教职工做好教学,科研的服务工作,同时又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各系主任,办公室积极配合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充分调动骨干教师及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在我院得到积极地响应及贯彻落实.在我院教职工中形成既有紧张严肃的工作,又有团结,活泼的工作氛围的和谐局面.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

本年度共接收硕士研究生7名.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现在读硕士学位1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7人,今年已有5人获得硕士学位.

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给年青教师每人配备一名老教师作指导教师,做好传帮带.院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校级竞赛.

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比前的工作,凝炼学科方向,汇集学科队伍.积极支持和帮助青年创新团队做好科研及课题申报工作.

三,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本科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在学校的统一布署下,我院以评估为契机,评建结合不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首先我们建立了教学组织领导及保障体系,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本科教育领导班子,下成立专门本科教育学办公室,做具体工作.坚持院系领导深入一线听课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008年学院顺利通过了第三次全国建筑学教育评估后,紧接着暑假中又开始了学校首批本科评建的试点工作,这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学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分阶段有测重点的顺利完成了上述二项评估任务,并已写出整改报告,现正在落实建设之中,其中全国建筑系专业教育评估(本科研究生)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充分的肯定与好评,在成都会议上全票通过.2008年9月进行的我校迎接2008年全国本科教育优秀评估,校内予评,我院是全校第一个试点单位.全院上下认真学习领会教育评估的指标与内涵,"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明确责任,整体推进,加快整改,务见成效".通过认真的自我摸底,将评估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系,系分解,落实到人.做到 "人人关心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为评估作贡献".树立"达标,争优,创特色"的信心,形成了齐心向上的态势,在校教务处,评建办的指导下,通过了艰苦的努力我院的评建试点工作受到校内专家的肯定与好评同时提出整改意见.我们又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了整改意见.提出了整改措施报告,在评估过程中我们还出刊"评建通讯"及时总结阶段做法.我们的试点是一个学习练兵的过程同时也给学校整体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在本科教学中我院还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着重加强,创造发扬专业特点,在建筑学专业全国大学生优秀设计作品展获2名优秀奖,艺术设计专业2008年"第二届中国高校环境艺术毕业作品大赛"中获奖9项.

四,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学科学位建设不断加强.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我院现有"建筑设计及理论"及"设计艺术学"二个硕士授权点,生源充足报考热门.03年招收59人,04年68人,05年已达76人.2008年毕业硕士,研究生33人(其中同等学历7人).现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203人,本学年也是研究生管理下放学院管理的一年,我院以党总支书记为领导,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专门设立研究生学籍管理办公室,在抓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同时,抓研究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我院在第三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上获"优秀单位组织奖".参加重庆大学全国建筑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发表讲演并举办展览.

进一步加强学科学位建设,依托我院本科专业发展内涵,提高办学层次,适应科学发展,市场需求,使学科学位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积极引进人才,引智人才,我院与深圳建筑设计总院联合申报"建筑设计及理论" 博士点,同时申报"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美术学","城市规划及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现材料已经整理完毕申报.在整理的过程中也是我们整合学术梯队,提高科研,教学水平的过程.重在过程,重在建设.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我院结合本科教育评建的要求,制定了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确定了建筑CAD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及建筑学院图书资料室的建设目标,本学年我院新增实验室面积900M2(包括450M2展览中心),已投入使用,已部分完成摄影实验室采购工作并投入使用.本学年配合评估实验开出率100%的目标,已投入70万元.

一年来我院承接各类科研纵向课题9项,经费19.9万元,横向课题16项,经费计209万元.75篇,专著9部,完成各类设计任务及方案设计35项,参加国际,全国,省级各类美术展览18项次,各类获奖70余项次.

六,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学术活动,我们采取了走出去和请进来进行学术交流的方法.我们参加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学术会议,城市规划学会的学术年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以及各类分委员会的会议,并在会上.部分教授还应邀到兄弟院校及单位作学术报告,我们邀请了美国,日本的教授来校交流,邀请何镜堂院士,大师,清华大学秦佑国教授,中元集团总建筑师曹亮功教授,深圳院院长孟建民,叶青教授等来我校讲学.并聘任何镜堂院士等任我校兼职教授.

我院在亚明艺术馆成功举办了"合肥工艺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美术作品展",引起美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校艺术中心举办"校首届摄影艺术作品展".引进博物馆在我校举办"工大源泉徽文化博物藏品展"使博物馆首次走进高校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媒体报导.在东楼举办"01级艺术设计毕业汇报展"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校园文化.

七,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大学生管理的新模式,按学校要求,除专职学生队伍外还配备了教师兼职的辅导员,班导师,班主任,组织员等,使各项中心工作及学生的思想工作落到实处.

除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外,我院学生还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及创新活动,如每年举办的"建筑风"活动.学生出版专业刊物"筑雅"等.参加省首届大学生"挑战杯"获二等奖."全国建筑学设计学生作品竞赛"获优秀奖二名,"全国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大赛"获得9个奖项,获各类活动竞赛40余项.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100%,2008年就业率达93%以上.学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高校实验室年度总结范文6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9-0109-02

笔者通过对国内与教育相关的微信订阅号、服务号进行查阅与分析,发现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平台众多却只使用了最基本的功能,因而如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将“学”和“娱”结合起来,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移动实验室”是笔者认为的寓教于乐的较好方法。

学校实验室运行的现存问题

1.实验条件

目前,很多学校(包括初中、高中、大学等)的实验室配置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许多本应该在课堂演示的实验由于器材、场地、人员等因素无法顺利进行,教师只能口述或者借助课件介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实验过程

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所以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的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移动实验室”的设计

“移动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是在手机上模拟普通实验,类似于Flash演示动画,但是其功能的丰富性和应用性,特别是交互性却远高于课堂上的Flash演示。

1.“移动实验室”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

“移动实验室”的开发可以满足众多人群、众多场合的需要。

(1)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手机上实现自己的实验梦。亲自去操作,亲自去观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掌握。

(2)教师。对教师来说,他们通过实验室,能减少实验备课的负担。一方面不再为器材担忧,另一方面可以便捷地安排测试及指导。

(3)实验场合。“移动实验室”也实现了学习场合的改变,不仅在学校,而且可以在每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这与当下提倡的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理念不谋而合。

2.“移动实验室”的组成

(1)器材数据库。利用器材数据库可将常用到的实验器材制作为功能控件分类存储,如对烧杯、酒精灯、小灯泡等进行拟物化设计,并将仪器的特性记录在每个控件中。这样可以实现实验器材的“无限制”使用,学校则不再需要为购买各种器材而担忧了。

(2)实验台。试验台为各种器材提供了一个“拼图”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用户可以通过拖动器材来进行组装。在组装成功后,用户可以使用各个器材的调节按钮、数据显示器等进行实验。另外,用户还可以记录并导出这些数据。

(3)知识库。知识库会提供各种与实验相关的资料,如实验的目的、器材、结果、数据、公式等。此外,还可以设计对新的数据进行检测模拟。

(4)演示数据库。有的实验难以模拟或者难以通过手指来拖动组装器材,有的实验需要仔细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如果遇到这些情况可将实验做成视频资料来演示,这样会更真实、生动。

(5)知识测试库。知识测试库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学习后的检查,检查其是否已真正掌握知识。

(6)交流互动模块。交流互动模块为不同身份角色的人提供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3.“移动实验室”的开发思路与技术剖析

(1)参考目前存在的实验教学软件。“移动实验室”的开发技术难度并不是很高,目前已经有一些案例可以参考,如电路设计类软件等。虽然这些软件是面向专业人士使用的,但是教师可以参考其方法,将各个器材图标化,然后使用鼠标来操作。

(2)制作实验知识库和演示库。纵观初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实验器材,总结起来并不多,所以制作“移动实验室”器材的难度和工作量并不是很大。另外,在其知识库和演示库的制作上也有许多解决方法,学校不仅可以选择与程序设计员合作来开发制作,还可以鼓励教师不断完善其中的内容。

(3)“移动实验室”新的运行载体――微信平台。一方面,用户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原生的优秀功能;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将“移动实验室”部署在微信平台上,腾讯公司也为学校、培训组织等机构提供了接口,以便其实际应用。

4.“移动实验室”应用方案设计

假设某校开通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并且接入了“移动实验室”,管理员可以为每位教师配置一个账户,教师通过这个账户,可以创建自己的班级。当某位教师有一节实验课时,他可以让学生登录自己的班级微信账户,然后让其查询该实验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实验。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将预先准备好的测试题目推送到学生的手机上。学生做完后再提交到班级账户,供教师检查、分析,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解决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最简单的课堂解决,教师还可以在微信上和学生聊天,一对一解决,或者在群中面对全体学生讲解共性问题。

总体来讲,“移动实验室”的开发是值得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地利用新生事物的优势,让传统的“实验”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马卉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在线学习系统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9).

[2]龚锐,郑朝仁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实验事务咨询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4).

[3]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12).

[4]陈燕奎.基于微信平台的实验教学中心网站设计与实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08).

[5]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