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化学的诞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化学的诞生范文1
一、高中化学实验中的绿色理念概述
化学实验中的绿色理念,也可称之为绿色化学。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上世纪末,倡导借助化学的相关理论,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避免有害物质对生物的侵害。尽可能地使参与的原子能够实现完整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产生不必要的物质。化学中的绿色理念,主要目标是实现化学对环境的污染治理向从根源上去除污染的转变,以达到在化学实验中不再利用污染物质的最终目的[1]。从科学发展的层面来看,绿色化学是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进行的改进和发展。同时,其具有一定的能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意义。
二、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绿色理念的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针对我国当前的能源耗费以及环境状况,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要求。绿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强调,也是适应这一要求的体现,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提供一份力量。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工业的发展。绿色化学念的广泛运用,为传统的化学工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促进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将绿色理念运用于化学中,还能够有效降低化?W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二)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以社会变化为主要依据,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相结合,以保证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绿色理念的运用,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能够对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训练[2]。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使得实验学习与学生的实验参与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将绿色理念运用于化学实验中,对实验进行重新设置,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的绿色理念的措施
(一)计算机辅助策略
借助计算机实现的化学实验,能够将实验涉及到的内容更加直观和形象地进行展示,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借助多媒体的化学实验学习,可用于展示一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案例,以及化学实验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等,例如苯与液溴的反应,这类反应产生的毒性较大,不适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借助多媒体进行的实验学习,需掌握好主要学习内容与多媒体学习的协调,让学生参与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绿色化学。并且逐渐深入对绿色理念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
(二)习题强化策略
习题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习题锻炼时结合绿色理念,考核学生对考察知识的理解程度,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学生的绿色化学的意识。例如,在习题中设置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对绿色化学范围内的工业生产进行判断:“将生产废水直接排除”、“在生产中尽量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生产过程中将参加反应的物质全部转化为最终产物”、“将煤进行干馏、液化等多种方式高效率的利用”。学生对这几个选项进行分析,确定不属于绿色化学的范围的选项。
(三)安全意识的强化
化学中的绿色理念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化学课程中的学习与环境之间的和谐[3]。安全意识的强化是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化学实验涉及到的化学元素较多,许多都含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时,其中涉及到了部分比较危险的元素,且有安全警示。并且,需要特别警示实验环境的开放,保持通风,或者直接在户外进行实验,以保证实验的安全。在进行炭与氧化铜的反应时,需注意导管在石灰水中加热的时候,需要持续加热。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节约实验材料,避免浪费。
绿色化学的诞生范文2
随着西安市长安区秦岭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附近村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村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与此同时,也给农村这片净土带来了环境污染,我们化学专业的八位同学利用假日休息时间在西安市长安区滦镇开展了为期30天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通过发放问卷,现场采访等方式进行调查发现主要污染分布状况为:第一,秦岭野生动物园的周边村落主要是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第二,其他村落主要污染则以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而在这一代并无大型工厂,污染主要源自生活。
作为旅游热点的秦岭野生动物园,带动了其周边村落农家乐的发展,随着游客的增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随意将废水排放到河中,在日常生活中,洗衣服,洗洁精等清洁剂,由于去污能力强,已成为家庭必需用品,然而村民对这些物品的化学污染基本上没有认知,对无磷洗衣粉也没有了解和关注。其实过量使用洗涤剂后,一些有害的添加剂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且会让我们收到环境污染的苦果。如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源富营养化从而造成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源头在于塑料制品,塑料制品中,塑料袋占据绝大部分。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但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由于回收价值较低,塑料袋残落在街道两侧,秦岭山上,水源中,不仅成为“视觉杀手”,更是有着严重的潜在危害。常用的塑料袋原料常为聚乙烯,聚氯乙烯,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降解,在自然情况下长期不分离,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不仅污染土地河流,另外,本身会释放出有害气体,特别是熟食,采用后塑料袋包装很容易变本文由收集整理质,变质后的食品对儿童成长发育危害,尤为严重。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村民对化学污染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有着很强的环保愿望,但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养成了不利于环保的生活习惯,综上所述,普及化学知识,对于农村环境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普及化学知识的根本方法又在于普及化学教育。然而,我们该普及什么样的化学教育?该如何普及化学教育?
一、普及化学教育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首先基础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尤为关键,同时学生作为社会的新一代群体,其自身对成人社会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只有学生乐意接受化学知识,化学的普及教育才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从而的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由于农村地理文化条件的特殊性,学生对于农村化学知识的普及更是关键。
(一)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教育开展已有40年的历史。由于环保知识普及不够、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等因素,环境教育工作直到90年代后期才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都对环境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如何更好地将环境知识体系整合于学科知识体系中,采用生动、活泼有效的教学形式,尚待发展和改进。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优秀案例。
对比中国和美国的化学基础教育可以发现,在同样经历过低年级的非系统学习后,中国从初中三年级开始系统的学习化学,但是中国是单一课程,并且由于高考的原因,对文理科的学生要求掌握的化学知识不同。而美国有一门综合自然科学课程,包括化学和物理。在10至12年级中,继续要求学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至少学习2年,此时并且同时开设化学、物理和生物单科选修课,化学成为一门较受学生欢迎的自然科学课程,大学也是如此。同时发现,在教材编写上,美国的化学教材更加贴近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传授了环境知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可见,建立于生活基础上的环境教育才能使教育免于空洞;用生活内容丰富环境教育,环境知识服务于生活,才会培养学生对环境知识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学习化学,喜欢学习化学。
(二)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基础教育
化学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给人类也带来了危难,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然而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于是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成为当今世界化学研究的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它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
转贴于
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学”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化学基础教育过程中,应将绿色化学理念带入课堂,利用好学科优势,不仅可让学生接触国际前沿课题,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种带有环保意识的化学文化。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绿色化学理念追求实验原料的100%利用,可以通过实验学习,教师讲解让同学们走近绿色化学,而这种化学文化将会伴随他们的化学学习生涯中,对学生环保意识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二、化学教育的普及离不开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绿色化学的诞生范文3
摘 要: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化工工作污染是自然生态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环境的污染。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没有意识到科学环保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加剧了化学工业污染现象的产生,无法实现对污染问题的合理有效控制。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化学工业污染对人们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绿色化学技术应用到防治化学工业污染中来,对推动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既减少化学工业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化学工程工艺;绿色化工;技术要点
前言: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其主要的污染以化学工程工艺污染为主。因此,为了解决化学工程污染问题,加大对绿色化工技术的研究具有必要性,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一、绿色化工技术概述
绿色化工技术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在化学工业发展中被广泛应用,需要加大对化学工艺技术及化学方法原理的应用力度,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改造,减少化学原料及化学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维持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化学过程中的废弃物,做好废弃物的二次利用,提升废弃物的使用效率,减少化学废弃物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促进社会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1]。
二、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开发要求
(一)合理选择化学原料
化学原料对促进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做好化学原料的选择工作,以便在根源上解决化工污染问题。需要将无害及绿色的化工原料作为首选内容,该类化学原料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在排放及生产过程中出线的污染物排放现象,营造良好的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更多无毒无害的化学原料、溶剂及催化剂等,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化工行业要想在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合理选择化学原料,例如,农作物、生物等都可以成为无公害化学燃料,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止环境污染功效,并且也节省了化工燃料成本。
(二)合理选择化学催化剂
化学催化剂在化学工业发展中被广泛应用,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化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化学催化剂具有较多的使用优势的同时,也会造成化学废弃物的大量排放。为了促进绿色化工技术的良好开展,需要加大对无害化学催化剂的开发力度,将毒害较小的化学物作为化学的催化剂的首选,代替传统意义上毒害性较大的化学催化剂,减少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促进绿色化学的良好发展。当前,有大多数研究学者将烷基化固相催化剂作为五毒化学催化剂的主要研究热荩希望该种化学催化剂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2]。
(三)提升化学反应选择性
需要将化学反应选择性作为绿色化工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化学生成物的提取提供较大的便利,对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化学工业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通常将烃类选择性氧化物作为主要的化学试剂,促进了化学氧化反应的快速实现,防止对生成物造成的严重的破坏及影响。因此,需要提升化学反应选择性,避免对生成物反应造成较大的破坏,对推动绿色生产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作用[3]。
三、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要点
(一)清洁生产技术要点
清洁生产技术是绿色化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垃圾处理、海水淡化处理、印刷工业及冶金工业北广泛应用,通过对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能够防止污染物的排放,对确保环境的清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多种行业中运用清洁生产技术,有效的控制了有毒物品的发生及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在根源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将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到海水淡化处理工作中,由于海水是一种原材料,是天然生成的,由淡水构成,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其生产技术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有效的防止了环境污染现象的产生[4]。
(二)生物技术要点
生物技术属于绿色化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加大了对微生物、细胞及酶的应用,被广泛的应用于绿色化工中。生物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使可再生资源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转化为有用的化学产品,将其作为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催化剂,有效的防止了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现象,生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化学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在化学行业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过程技术要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加大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是当前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绿色化工技术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解决人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环境友好型产品生产过程,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效的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例如,汽油燃烧不尽对空气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于良好大气环境的维持。生活中的一些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氟利昂,导致大气中的臭氧层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安全,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塑料产品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在给人们带来较大便利的同时,也是环境污染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制品由于自身特性的影响,不易被分解,加剧了环境的污染[5]。
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大气质量,需要及时解决大气污染现象,研发出能够代替带来污染的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清洁型汽油、可分解塑料制品及新型燃料的诞生,加大了对该类物质的研究力度。向人们大力宣传新型物质对减弱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例如,需要选择天然的甘蔗进行酒精生产,用乙醇汽油取代原来的汽油,将乙醇汽油广泛的应用于汽车行业中。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型社会形态,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及喜爱。需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优势,加大对无污染型能源的开发力度,将其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去,共同来维持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论:化学工业对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给各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能源要素及物质资料,但是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环境污染对社会发展的危害性,充分利用了科学技术优势,诞生了绿色化工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将绿色化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去,加大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和继承,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白菲. 探究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要点[J]. 化工管理,2016,20:235.
[2]井博勋,莒菲. 浅议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工艺中的应用[J]. 天津化工,2015,03:10-11.
[3]其其格. 化学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J]. 高考(综合版),2015,12:208.
绿色化学的诞生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绿色化学;引入;策略
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我们的不当操作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有必要加强绿色理念的强化。特别是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高中生需要从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全面推动化学学习向无污染和效率化方向发展。而绿色化学理念则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一种环保教育理念,其可以逐步引导我们走上绿色化学学习之路,避免因化学学习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1更新学习理念,调整学习内容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下面认真听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即可,无需思考其他的化学知识,这虽然也可以使我们高中生了解化学知识的一些具体用途,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化学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许多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只是抱着“考试考取高分”这种学习心态来学习,至于化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则置之不理。在这种学习理念下,我们高中生彻彻底底地沦为了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习“机器”,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更无法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和环保意识。而绿色化学理念则讲究增加化学学习中的环保理念,以便使绿色化学思想可以渗透到我们每个高中生的学习中来,使我们可以自主参与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环保活动,逐步提升自身的环保能力,同时也可以借此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避某些高中化学危险实验,提高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安全性。比如在每节化学实验课结束之后,我们高中生需要将残留的化学实验物质进行合理处理,如对于酸性物质要进行中和处理,切实避免有毒或者污染环境的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在树立绿色化学学习理念之后,我们所接触的化学学习内容也应该进行适当地改进与调整。当前我们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育部所指定的教材,具体的学习内容调整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学习和掌握教学大纲所分配的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学习一些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有效地结合传统化学知识和绿色化学元素,从而达到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学习与应用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塑料等有机化学物质等方面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高中生可以积极思考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知识和现象,比如废品收购站会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等来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在开展燃烧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思考如何提升燃烧的效率等,以便借助这些绿化化学内容的学习来使我们高中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绿色化学理念。
2引入绿色思想,消除实验风险
实验是我们高中生化学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我们动手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条件。但是在我们高中生开展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不当的操作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在实验完毕之后,部分学生如果没有做好实验废弃物的处理,那么就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安全隐患。而在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高中生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操作,以全面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污染风险:(1)规范高中生实验操作。在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高中生不可避免地需要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或者在经过化学之后所产生的化学产物带有毒性。因此,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我们高中生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实验操作步骤来严格执行,并要做好实验用品和用具的摆放和归置工作;实验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性,避免因有毒气体危害我们的健康;要及时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实验之后的废弃、废液,同时需要将已经用过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洗。(2)在实验室中可以进行一些微型实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与传统实验相比,微型实验同样可以满足实验的现象观察和原理验证过程,所以其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同时也可以借此来增强我们高中生的环保意识。(3)适当降低实验药品的浓度,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实验的整体效果,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所以在平时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学生需要尽量降低实验所用药品的浓度,至少不要放多,以便可以通过减少药剂用量来节约药品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我们学到“自燃现象”这部分化学实验知识的时候,所采用的白磷和二硫化碳试剂均具有很强的毒性,并且产物五氧化二磷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此时可以采用镁粉和石英粉末来进行替代,并将生成的硅化镁至于水中,其所生成的气体也同样可以在空气中产生自然现象,但是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走出课堂学习,践行环保实践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单纯地接受课堂学习,我们高中生增长的只是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却无法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我们高中生需要走出课堂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去践行环保实践活动,具体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或者社会调查等来逐步培养我们高中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高中生可以组团到学校或者家庭周边的一些化工企业、水泥厂或者污水处理厂去考察这些企业或者工厂是如何处理“三废”的,以便使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从而促使我们高中生自主践行绿色化学实践。总之,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在提升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为了可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发挥社会大众的共同作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严谨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思想,以便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自觉落实绿色环保实践,避免因不当的化学实验操作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作者:王达玉 单位:山东省临沭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绿色化学的诞生范文5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 改革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实现观念转变
观念是思想,观念是生命。教学的本质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教学过程的,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而同时教师的观念又是课堂生命力的源泉。如在讲授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在某个班级上课时,我很自然地想到先给学生明确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等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规程进行实验,可谓目标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果却发现课堂中师生交流严重受阻,课堂气氛沉闷死寂,就连几个平时喜欢化学课的学生也极少投入课堂讨论,只是机械地记录我提供的笔记。也许通过课堂的讲授,原来计划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了,但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自主学习的态度却丧失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不足:没能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落实。确实,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如果不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的情感置于教学设计之外,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将成为知识的奴仆,只能“趴在地上”被动的接受,课堂将变成一言堂,教师也将沦为传声筒。因此接下来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改变了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己去阅读实验规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移液体,学生常出现液体溅洒出容量瓶的现象,而且也比较难操作,在做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怎样才能既完成实验目的,又操作简便的方法。我继续引导学生提出改进措施。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用漏斗代替玻璃棒移液?而且说出了用漏斗的好处就是移液快且液体不容易溅洒,但他没有注意到用漏斗不利的一面,我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学生们很踊跃,有的提出应用分液漏斗,有的说要加铁架台增加稳定性,还有的提出要注意对漏斗的洗涤等等。我没有直接下结论,只是提供相关的仪器,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而且随着验证的深入,他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也对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掌握越来越深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不断诞生精彩的观念,犹如姹紫焉红的鲜花在春天绽放。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注重观察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上,大多教师都能够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上,教师是否能很快转变,学生的需要是否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这可能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应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教,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
绿色化学的诞生范文6
1.都是与时间紧密相联的地域概念
不论是原产地还是发祥地,都有最初出现、最早诞生之地的涵义。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发祥地都是与时间相关的地域概念,分别是茶树和茶文化得以产生、存在的物质环境与空间基础。野生茶树的出现,是人类发现茶、认识茶、利用茶的自然物质前提,换句话说,茶树原产地比茶文化发祥地所隐含的时间要早。茶树原产地的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最有机会较早地了解茶、利用茶,茶文化也因此得以孕育和积淀,因此,茶树原产地和茶文化发祥在地域上具有着一致性的可能。从一个宽广的地域来看,中国既是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二者都诞生于中华大地,具有空间地域上的一致性;同时,由于中国本土农耕文化的影响,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观念,与茶文化所蕴含的自然、恬淡、淳朴等特点有着天然的契合。中华大地拥有茶文化诞生的特殊环境和土壤,茶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完备,渗透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茶文化积淀特别厚重。因此,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摇篮也可能存在地域上的相异。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但中国国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并非在每个地区都有原始茶树生长,或适宜于茶树人工栽培。
2.二者的认定标准不同
茶树原产地的认定标准比较简单一致,也就是只需要证实茶叶最早从何地而来,或者说能够找到地球上最早的茶树即可(如古茶树化石、最久远的野生古茶树、最早的茶树文献记载等方式),主要通过科学实证的手段进行。但迄今为止,尚未有茶树种群化石被发现;寻找茶树原产地,主要通过调查大茶树的有无、多寡,以及从生物进化角度进行推论。如根据对云南茶树资源的考察结果和物种起源说,从云南茶种(Species)的数量、新种的发现、茶种的水平和垂直带分布规律、茶种形态结构的特点等论证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文化发祥地的认定标准则呈现多样统一,它可以借助多种文化表现形式来进行界定,主要通过人文研究的方式得以实现。中国是茶的故乡,自神农发现和利用茶以来,已达数千年之久。茶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中华民族众多,生产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即便是对茶的称呼,各地区也不尽相同。茶文化发祥地可从如下方面进行研究:茶的起源、发现和利用,茶文化产生、形成、发展、演变、形式和特点,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等。
二、辨析二者关系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茶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原点
茶树原产地的标准简洁明了,只需要找出茶树最早出现的地方即可,但这看似简单却很难证明。因为茶树的生长历史远远早于人类的诞生历史,并且随着自然考古和现存古茶树的新发现,新的证据也不断更新着人们对茶树原产地的认识,茶树最早出现的地方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目前,茶学界对茶树原产地诸说各执一端,观点多样纷呈,难以达成一致。但对于茶文化而言,它以人类的诞生为前提,是人类认识茶、改造茶的活动过程及其成果,通过对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的辨析,可以得出茶文化发祥地的较准确的地理区位。尽管自然科学视域中的茶树原产地难以取得一致认同,但人文社会视域中的茶文化起点却可以得到有效证实。因此,厘清茶树原产地与茶文化发祥地二者的关系,可以使为茶文化研究摆脱对茶树原产地的依赖,解开各执己见给茶文化研究带来的困惑,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与空间,有利于茶文化研究向人文社会领域进行纵深探求。搁置茶树原产地的争议,直接探索茶文化初创地,开展茶文化发祥地研究,可以为茶文化学的形成提供思想前提和基础原点,对整个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2.有利于厘清中华茶文化发展的脉络
中国不仅是茶树的原产地,更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茶叶本是长江流域的物产,自从神农传说开始,中华民族就不断加深对茶的认识,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渐演绎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饮茶的习俗最早产生于长江流域,并逐渐向黄河流域及其它地区传播;最早的茶事传说、咏茶诗句诞生于长江流域,第一本茶学专著《茶经》也以此地茶树和茶品进行拓展构建。茶文化发祥地是茶文化研究的源头,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梳理茶文化,能够比较清晰地揭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神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远古时期,茶叶的发现及应用的传说孕育了茶文化的诞生;商末周初,周武王伐纣时,巴蜀所产之茶为“纳贡”珍品;两汉、三国时期,茶文化通过社会交往与民族交流,向南北扩散推广;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盛行,浸润艺术人生;唐代,茶事活动由实践上升到理论,《茶经》标准完整的茶文化体系形成。以茶文化发祥地为起点,经过数千年的文化创造和积淀,茶文化终于惠及在中华大地,在唐代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茶文化体系。
3.有利于服务地方茶文化产业建设
中华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资源异常丰富,是人类可资共享的宝贵财富。茶自古以来就秉承着天地至清至正至纯之气,让人在复杂的尘世中获得丝丝清闲与片刻休憩,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成为国人的精神驿站。茶文化所折射出来的精神与气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与根基。茶文化发祥地的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认祖归宗、饮水思源”,加强对茶祖文化的认同,塑造中华茶文化的整体形象,促进茶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