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

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一、培养学生兴趣

数学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难度。为避免学生出现抵触心理,良好的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数学的压力 。由于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为避免学生出现叛逆情绪,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教师应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在保持威严的同时还应具备亲和力,以引导为主、鼓励为辅,避免一味的苛责学生。同时,初中教学中,教师的侧重点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因此小学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初中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全盘而授的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内容可以点到为止,为学生留有更多探索的空间,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务必要夯实基础,因为任何创新都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比如达芬奇画蛋,最初,他的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巧。当达芬奇通过不断的训练,夯实绘画基础后,通过融会贯通,将绘画技巧运用到其他物品的绘画过程中,实现了创新,也造就了一代传奇。创新能够帮助人们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升华,而数学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推敲懂得举一反三,最终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大量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够锻炼自己思维的敏捷度,激发内在潜能。通过自主探索方式获取的知识也不易遗忘,最终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更有利于辅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学应具有针对性。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人的不同情况,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个人性格等进行了解。经过考虑后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增进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会运用团队力量,拓展思维,以免长时间被自己的惯性思维所禁锢,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团队的学习交流很重要,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能够有益于完善思考模式,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后总结与复习这一学习习惯的养成。俗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通过课堂的学习与交流显然无法加深知识的掌握度,只有在课后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最终才能使所学知识点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为今后知识点的灵活运用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范文2

一、在欣赏中感受、学习

美术教育提倡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自由想象,提升创新意识。这样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会鼓励学生自己想,而不是临摹,渐渐的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越来越少,而学生的创作也变成了无米之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孩子欣赏。可以是大师级的作品,也可以是同年龄的学生作品。因为多看、多感受是一种最直观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新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欣赏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如果让你来创作,你会有哪些更好的建议?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也有很多教师喜欢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图片供学生欣赏。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捷之处,愈来愈多地被我们所依赖。我们时常陶醉课件的精美、感叹课件神奇、感受多媒体教学给我们带来的帮助与便捷。但与此同时请不要忽略课堂的真实。一堂好课凭的不是课件而是课本身。教师应学会如何利用课件使一堂真实的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课件上。

二、体验创新的喜悦

在《想象中的怪兽》一课中,我利用课件向孩子展示了几张怪兽的图片,并将此课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创作怪兽上。怪兽在孩子们的眼中是神奇的,也是比较容易吸引孩子目光的。在原本的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结合平日熟悉的动漫,自由发挥想象设计出自己心中的怪兽,在巡视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笔下的怪兽的确很怪但不是十分美观,甚至可以用恶心来形容。随即我询问了几个自认设计较好的学生,问问他们是如何理解怪兽的,是怎样思考的?经过交流,我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一些迪迦奥特曼、恐龙等较为血腥的卡通片,对怪兽的理解已有了先见为主的印象。怎样摆脱这一困境,让学生能运用自己的力量设计一款怪兽呢?对此我重新诠释此课,修改原先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个新的尝试。

1、带领学生说说心中对怪兽的理解

*怪兽什么样的?

*怪兽一定是凶残的么?

*下列图中的主角是怪兽么?它们怪在哪儿?

首先确定学生对怪兽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讨论猜疑辩论肯定这几个环节得知怪兽不一定是外表凶残、长相恐怖的,它也可以是可爱美丽的。学生在欣赏图片的环节中加深对怪兽美的熏陶,并引导学生说出怪兽的善。

2、感悟真、善、美

*怪兽的外表可以美丽一些么?

*你是怎样看待怪兽的心?

对于这个环节,我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重点讲解,但还是做了一个引导。因为我想在这里教育学生看待事物目光可以和善一些,我们在接受一些新的事物时可以多往美的善良的方面去想像,而不要只为了好玩,净想一些残酷的邪恶的事物。其实,学生的本质是善良的,就是由于这种纯真善良,使孩子在这个社会中接受事物时无法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而教师在这里就有义务去教导学生去辨别。

3、指导创作

为了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我与学生共同合作设计了一怪兽形象。首先我们共同选择了鱼作为本次创作的基本图形,让学生在鱼的身体上做加减法。学生听后觉得十分有趣,加减法师数学课上常用的计算方法,美术课上的加减法如何运用呢?对此我并不急着解释,让学生带着疑问边看边思考。如:将鱼的嘴减去加上鹦鹉的嘴。学生顿时觉得十分有趣,并能总结出:原来我们可以在鱼的身上减去一些部位从而添加一些其他动物的特征。学生很快说出各自的想法:*在鱼的头顶加上牛的角;*将鱼的背鳍减去加上五个左右的螃蟹钳;*在鱼鳃处加上一对翅膀;*将鱼的尾巴减去加上一双腿;*还可以加上动态拖地、唱歌等,整个创作的过程虽然是学生和我共同完成,但最后作品呈现的时候,学生仍然觉得十分惊喜,怪兽也可以这样的可爱,原来我们也能创作出美的作品,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创作热情。

三、观察是绘画的源泉

对美术光有浓厚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如果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那么观察是绘画的源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鼓励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的能力。在学校举行春游等大型校外活动时,我就会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树都有哪些绿色?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以激励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布置作业,可是换了一个方法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学生的表现不但十分热情,而且都很积极地去寻找绿色。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大自然的绿色实在太多,数也数不清楚,这时老师就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大自然中的绿色有无数种。“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也可以用这种提问的方式带动学生一起观察。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印象十分深刻。

四、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衔接性

1 促进高校艺术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有效接轨,夯实专业基础

脱离生源质量,只一味地进行自我标准的研究的不切实际的教育教学已不合时宜。在招生环境发生变化的趋势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进招生策略。例如,学院根据不同的城市拟定不同的创作试题,因为不同生源地的学生的水平也不同,学院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高校艺术教育与高中教育有效接轨、夯实专业基础,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1.1 学生入学情况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关键准则,课程目标确立的基本依据是学生、知识、社会等因素。面临一届又一届的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这里的“学生”指的是新生入学的专业能力(知识、绘画、思维、技巧、表达等),不同地区的招生情况,意味着学生能力的差别。虽然统招有分数的限制,但由于班级生源的差异性,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前期调研,才能保证教学顺利地进行。基础课程在大学八个学期中,占前三个学期,时间长,能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要体现教学的连贯性,教育才不会脱节,并有助于艺术基础教学的延伸和向专业基础教学的转换,保持基础教学的优势。

1.2 根据入学时学生情况的调研,提高教学质量

在统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下,针对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进行调研。例如,完成对学生能力的调研,包括绘画的基本功、设计表达的能力、理解运用能力等方面。根据前期调研完成数据统计,使教学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毕竟每个班上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培训方式导致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不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基础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3 激发学生的设计研究能力,培养原创精神

基础教育阶段要努力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基础知识与未来创作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对造型研究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以朴素、现实的审美精神,严肃、严谨的研究态度,从对人的内心世界、内心尊严的关心出发,关注人丰富的富于魅力的造型形态和富于时代特征的新鲜生动的生活风貌。不要轻易打击学生自己的想法,应该鼓励他们尽力做到最好,培养设计研究能力和原创精神有助于与后期课程的学习。

2 优化教学策略:从实践服务教学、课程发展趋势整合课程教学策略

2.1 教师亲自实践,服务于教学

作为一名教学,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和经验之谈是不能够深入反哺学生的,必须要自己动手体验,总结在绘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汇总经验服务于教学。

2.2 立足教学实际情况,根据课程发展趋势构建教学内容设置

(1)基本功应该扩展到知识领域,强调思维观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不只是所谓的基本功――绘画技能,还应该扩展到知识领域,这是培养艺术家的重要的前提,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让学生成为技术的驾驭者,将自己的观念更好的表达出来。

(2)注重个性化的理解与自我体验的情感表达。任何一种物品、任何一个对象,哪怕是一首诗、一首曲子都可以成为我们描绘的对象。一两张绘制并不难,难的是怎么样将对象的不同情感表达出来。在设计表现形式单一的基础上,加大对形式美感与表现技法的训练,这是思维横向与纵向的训练过程,是自我体验的情感表达、个性表达。倡导大胆选用工具,大力支持与鼓励设计表达方式风格的多样化。脱离“标准性答案”的教学模式,学生需要“五花八门”的创意,而不是统一的答案。

(3)单一知识型练习必将被“一体化课题”替代。取消分支或单元课程名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题”上,才是专业基础课程真正的结构所在。一个课题,或一组课题,可以成为课程要旨的聚焦点,是课程知识点的密集区域,所有知识内容方面的课程诉求都被解析为课题中的目标要求、方法、程序、体裁、技能与效果等,都融入课题的具体要求与展开细节。因此,课题是课程内容实施的重要媒介。拟定贯穿知识点的“一体化课题”,每个阶段的训练都是下个阶段的基础,循序渐进,学生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领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知识类别结构已成为促使当代课程结构(甚至包括学科设置)改革的重要因素,其影响不仅在于课程结构中设置种类的更迭或增加,更重要的是以效用指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的综合性标准,为课程结构的解构与重组提供了新的依据及准则。单一的认知型课程结构必然被超越,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全面的综合化的课程结构模式。

3 实践设计基础创新教育的意义

设计基础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不仅是培养学生能受用终身的专业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不断求索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综合的知识,了解掌握不同学科探索求知和创新求解的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思维活动特性,从而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适应千变万化的岗位任务与挑战,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4 整理教学活动结构框架与活动程序,并予以推广

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美术教育;速写教学;观察能力;造型

近两年,大多数高校在美术专业的考试中,除了以往的素描与色彩考试外,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于是,考试科目中便出现了速写默写与半默写,重在考察学生平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等。据报道,广东省2008年开始美术联考,速写满分由50分改为100分,由此可见速写在对学生造型能力考核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广州美术学院也把速写总分升到100分,占美术类招生考试科目总分的三分之一。即便如此,在教育过程中也不难发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更多的会去研究素描、色彩的作画规律,以及绘画技巧等等,而对速写的重视度却远远不够,殊不知:速写是用一种简化的手法来综合表现运动物体的基础课程,有着其一定的教学地位,在多元化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的面对速写也是值得每个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一、把速写当成生活习惯

笔者从这些年的美术教学中得出的经验是,把画速写变为一种生活习惯。对于速写练习,学生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教给学生“废纸三千”的思想理念,从每一阶段的速写中总结经验,有所领悟。就像英语阅读需要语感一样,画画需要手感,而速写正是培养手感的最佳途径。因此,笔者给高一的新生布置每天3幅速写的作业,一开始,画面的用笔、线条的运用都是拙朴的,渐渐的随着累积,学生绘画的手感渐渐形成,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运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以线为主或是线面结合。

在一系列的速写训练过程中,学生迅速的掌握了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态和神态,渐渐的他们学会了如何更为巧妙的拆散与整合绘画语言,使得画面最大限度的表现出自己的想法与意图,为以后的创作和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会“看”书和欣赏

看书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看绘画的基本理论书,了解并掌握比例、结构、透视原理、人体解剖等一系列的知识点,只有把书看懂了,知识才能最大程度的被吸收,并体现到自己的速写中。

画画需要“眼高手低”,通过一个平台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准和艺术涵养,多看大师的作品,学会与作品对话,站在巨人的肩膀去思考,也不失为学习的一种捷径。东方线条的运用娴熟可追溯到仰韶时期,至汉唐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如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北齐画家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与其画法相对的是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线条的运用生动美妙。西方的一些绘画大师,如:荷兰画家伦勃朗、18世纪英国画家荷加斯、19世纪德国画家门采尔等,都是速写的高手,可以多看、多临摹他们的作品,体会和感悟大师们艺术语言的运用。

三、速写状态

每个学过画的人都知道,只有在良好的绘画状态下,才能画出优秀的作品。而状态是可以培养的,作为学生,无需盲目的抄袭对象,而应抓住所描绘对象的本质,即动态、结构等关系,去解决绘画的基本问题。

享受是绘画的顶级状态,享受绘画带给你的乐趣。看到一幅幅速写中,自己的观察能力敏锐了,概括能力提高了,记忆能力增长了,会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己对绘画的热爱,而发自内心的热爱,给了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前提和激情。

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速写的状态再合适不过了,总结每次绘画中的问题,看到自己速写中的不足,然后思索、练习,在下次作业中注意改进,带着问题去学习,当问题解决之后,看到自己的进步是快乐的,对照大师的作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继续努力。

四、速写技法

技法是绘画的表现手法,也是熟练技能的表现。摆、揉、点、擦、写等表现技法可在速写中交替使用,使得画面效果更贴切所要表现的主题。

以线为主的表现方式:用线来描绘事物的方法由来以久,线条也是视觉元素中最有表现力的元素之一,无论是儿童时期的涂鸦还是到大师们的速写,线条无不体现出伟大的震撼力,利用其本身的变化,或曲直,或刚柔,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遵循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学画过程,学生易于上手,容易表现。而中国的传统艺术,无论是舞蹈、京剧还是绘画、雕刻,“线”的意味都非常浓郁。

线面结合的表现方式:在线条娴熟的基础上,可略铺明暗,使所描绘的对象在画面中的体积、空间、虚实、主次等方面,艺术语言表达的更为丰富和到位。

以上两种方法在高校艺术招生考试中运用的也比较广泛,当然还有以明暗为主的表现方法,这种方法更为注重画面中黑、白、灰的运用,以及它的排列组合、比例关系、深浅对比,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比较出三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一种表现方法。

结语

速写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与努力,只有在长期的速写练习中不断的思考和总结经验,不断的进行探索,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慎修.完美教学系列丛书——速写[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5

[2]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188

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可汗学院;教学微视频;教学模式

微课程是一种独立的、集中主题的微型学习资源。它的表现形式以微视频为主体,也可以包含文本以及音频资料。以微视频为核心内容的微课程,是近年来开放教育资源的主流趋势。但是因为艺术类课程的特殊性,常规的微课程授课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为艺术学科设计有效的微课程,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汗学院是全球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是以观看在线视频课程(Watch)、做练习(Practice)为核心功能的虚拟学校。本文将以此为鉴展开分析探讨。可汗学院的官网首页用明显的文字标识:Youcanlearnanything.Forfree.Foreveryone.Forever.点明了公益性和通识性的主题。在主页能看到数学、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知识、艺术史与人文、经济学和金融学这几项大的学科分类。笔者经由英文版官网对可汗学院艺术史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1国内常见网络教学视频模式与可汗学院典型视频模式对比

从视频表现形式来看,国内的在线课程视频大多采用教师真人出镜的形式,在室内摄影棚录制完成,通常是委托专门的摄制团队拍摄及后期制作,录制方会在后期制作时,抠出人像,另加入PPT、图片及小动画演示,视频时长多为20~30分钟,伴随讲课人的解说,视频中同步出现字幕来强化重点。例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史”课程,引进了超星尔雅在线课程资源,虽然讲解人本身学识渊博,讲述时娓娓道来,但是视频中较少出现配图和动态视频资料,加之学生自身知识储备有限,讲解人在提到某个话题时,学生难以产生相应的视觉印象,所以较少产生共鸣。这类讲述型,以听觉刺激为主的视频制作模式,屏幕中长期出现单一的讲解人头像的画面,艺术类学生观看兴趣不高。由于00后学生受从小接触的信息方式的浸染,他们除了更乐意接受动态化的图像信息,还习惯于接受碎片化信息。所以从时长来看,可汗学院常用的10分钟左右的简短精悍的视频内容更易被当代学生接受。可汗学院典型的视频模式:教师是隐形的,不出现在镜头中。视频的主要形式是伴随着清晰的中等语速的旁白,一只手用各色的画笔在电子黑板上写、画,若干有助于学生理解的图片、小视频也会放在电子黑板上。素材资源的筛选是可汗微视频的亮点。视频中涉及的素材紧密围绕教学内容,旨在加深学生对只是的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普遍认为教师不出镜的方式,更让人感觉平等且被服务。

2可汗学院艺术史与可汗学院理科的教学模式对比

人文艺术类教学视频的时长通常会超过理科,因为艺术类课程不像理科那样可以单刀直入地划分知识点,理工科的知识点集中且明确,而人文艺术类的科目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铺垫,其知识点通常相互关联,不易明确切分。因此,需要将艺术类的知识按一定次序进行分解,用一组微视频串联起某项知识。可汗学院的艺术史以时间和地域为分类线索,分成了15个大类,其中又细分为若干类目,再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根据需要,由若干微视频、讲义组成,极少出现试题。微视频的时长被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与其他学科的视频长度相差无几。同样是可汗学院的教学课程,让我们对比一下艺术史的教学模式与理科内容的教学模式。理科的教学内容中,短视频占了绝大多数,试题占少数,几乎没有文字讲义;而艺术史的视频与文字讲义几乎各占一半,并以交替进行的方式排列。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与艺术类视频的制作难度有较大的关系,一方面也是出于基本背景介绍的需要。理科的内容除了在每个章节内部都有测试题,在页面醒目位置也都设有Practiceforyournexttest的链接,方便学生自测后进入下个章节的学习,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但是,艺术类的页面中有此链接的比例很小,而且即使有,所提供的测试题数量也明显少很多,一般采用选择题。

3可汗学院艺术史视频的来源及相应的特色

理科教学微视频均为可汗学院独立制作,绝大部分是由可汗本人录制。而艺术史并非可汗学院的强项,所以他们采用了适当的拿来主义。艺术史的视频内容有一些是来自TED-ED(以数量众多的演讲视频著称的TED所举办的教育频道)。大部分微视频来自于可汗学院的“smarthistory”(一个小型的非营利组织,总部设在纽约,在世界各地有数百万的学习者,研究艺术和文化遗产),由Dr.StevenZucker,Dr.BethHarris两位博士主讲,他们此前是可汗学院的艺术和历史系主任,与世界诸多知名博物馆合作。基于此背景,smarthistory的视频多是在博物馆实地讲解录制的。或因两位博士并非纯美术专业出身,他们通常不是从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的风格入手,而是从作品的表象描述,引申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宗教、材料、技术等考古方面的知识,涉及面较广泛,且全部采用双人旁白,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语速较慢,观众似乎身临其境在博物馆向研究员讨教,亲切自然。笔者认为可汗学院艺术史栏目中形式最有特色的短视频来自美国犹他州高等教育系统的南希•罗斯博士录制的系列视频。《艺术1010》包含8个视频,平均时长7分钟。这一系列视频简短精悍,不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而是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引入其中,采用了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手绘漫画的形式。《艺术1010》运用了类似可汗学院典型视频的手法,伴随旁白,一只手不断用线描方式,手绘出漫画人物建筑物等造型(局部着色、加阴影),并适当结合小动画,颇具幽默感。例如,在“文艺复兴”的视频中,从观众熟知的动画形象“忍者神龟”的线描形象,引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以及他们的著作和发明。米开朗琪罗创作壁画的场景及丢勒的绘画作品,均采用快速手绘的形式,仅在片尾出现原作图片。此外,旁白富有激情及鼓动性,语速很快,与一般理科视频平静的旁白大相径庭。讲演者本身具有深厚的造型功底与漫画技巧,内容的设计富有创意,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性,节奏推进快,信息量特别大。让人一边感叹其脑洞大开的同时,又折服于其收放自如。由于全片采用手绘线描的形式,绘画风格统一,易于辨识,让观众有代入感,跟得上讲解者快节奏的讲解进程。上述来源的视频,分布于整体的课程中,但也有规律可循。每个小章节的视频几乎来源相同,这也保障了教学模式相对的统一性。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筑史的在线课程引进也能找到设计制作精良又易被学生接受的精品视频资源,将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01).

绘画技巧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烹饪专业;课堂教学; 方法改革 ;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中职烹饪教学采用“一支粉笔一把刀,一块砧板一把勺”的师徒相授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重模仿轻发挥、重师传轻创新、只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受者和技能的模仿者、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经验忽视规律等问题。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有其明显的局限性:教师注重操作演示和经验传授,学生注重模仿继承,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显然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为此,许多职业学校对烹饪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缺乏深入探究和创新,造成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仍然不浓,影响了课改目标的实现。笔者对本专业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探究,摸索总结出一套符合烹饪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烹饪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有关研究发现,通过不同感官的刺激,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听”能掌握知识的20%;“看”能掌握知识的50%;“动手练、做”能掌握知识的80%。根据这一规律和烹饪专业的特点,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总结出如下几种烹饪专业教学法。

一、工艺启发式教学法

工艺启发式教学法也称模拟启发式教法,是指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创设模拟情境和一定的启发技巧,用问题贯穿和推进整个教学过程,关键在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后,参照以往教学中常发性问题设计问题,创设模拟情境。例一:在讲授《清汤鱼圆》技能课时,先让学生复习鱼圆形成机理等知识点,然后选8名学生试做,结果有3名学生做得比较成功,其余5名学生制成的鱼圆发生了沉底、散开、扁平、发渣等现象。学生们或兴奋,或惊讶,或失望表情各异。教师因势利导,从鱼茸的特点—加水量—加盐量—搅拌关键—挤法技巧—火候要求—氽养水温等每一个环节提出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后,再全面铺开进行操作训练。这样精心设计的问题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探索问题的氛围和教学情境,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领悟和对方法的全面掌握。

二、菜点组合教学法

数人为一操作小组,每组发给同样的规定分量的原料,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要求烹制出不同色泽、不同口味、不同烹调方法的汤和菜肴。要做到物尽其用,并在菜肴质量、数量、规格、分量上达到一定的要求。在操作前以小组为单位先列菜单,先报者先操作,菜名不得重复。例如,甲组先报全鱼做“西湖醋鱼”,那么其他组要做全鱼只能做“葱油全鱼”、“炸熘全鱼”或“清蒸全鱼”等。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的技法和菜肴要多且熟练,而且提倡标新立异,增加了难度,启发了思维,活跃了学校气氛,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技法的变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对各个环节和过程、排菜的合理性及操作中的成败得失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工艺流程规律的认识。

三、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就是将投影仪、电视机及电脑灯现代化教学器材和手段用于专业技能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再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再原料基础知识、烹调技术、食品雕刻、花式拼盘、菜点装饰等内容的教学中均十分适宜。例如,在讲授“茄汁里脊”烹制方法时,同时播放“广式”、“苏式”制作过程录像,比较两种做法有何特点。也可利用电脑中的色谱,显示“番茄沙司”投放量的色泽比较,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最佳的投放量和色泽。再多媒体教学中还可让学生自制幻灯片,开展电脑记录菜谱活动,提高他们的绘画技术和审美情趣以及计算机使用技术。

四、流程变通教学法

在烹饪技能教学中开展菜肴制作训练,进行原料处理、刀工成形、拼配搭档、上浆挂糊、烹制调味、火候控制、成菜勾芡、翻锅装盘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和技术环节的展示操作,要求达到刀工均匀、烹调方法运用恰当、火候控制有度、调味正确适口、菜肴色泽明亮、装盘美观丰满等一系列质量标准。整个操作过程要求规范正确,动作清晰流畅,环环相扣,教师指出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要点,学生体会操作过程中的工艺变化,思考原料加热后“变性、变态”的规律,在“双变”中把握烹饪原理,对技法获得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法使用很广,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可逐步增加教学难度,如在一堂技能训练课中,同时训练两种技法或三种技法,通过限定时间提高训练要求。

五、技能反馈教学法

技能反馈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内或课外,教师用观察、提问、课堂练习和考查的方式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矫正、补救自己教学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原料原因,课内训练不可能反复进行,只能完成基本的学练任务,因此,需要在课外进行补充练习以使学生熟练和巩固技术。如家庭反馈。定期定量布置操作自练作业,完成“每日必练”项目,如刀工的切萝卜、土豆、肉类的片丝练习;小点心如小笼包、中包、四喜饺等练习;烹制热菜,如制作鱼圆、烙蛋皮、拆骨凤爪等练习和南瓜、萝卜的雕刻练习,并且请家长写好检查、品尝评语,部分作品带到学校交教师面评。烹饪专业学生时间较充裕,可安排分赴各宾馆饭店厨房进行各工种的实习训练后向教师进行实习反馈。

参考文献:

[1]周文涌;构建中等职校烹饪专业“项目管理”教学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通讯;2006年03期.

[2]王雪松;浅探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实践[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