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试教育的定义

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 英语比较结构 强式否定 形容词 副词

句子的否定结构是语言中一个很重要而且应用很广泛的范畴。英语否定意义的表现形式纷繁复杂,否定语气根据需要有强有弱。在口语中只需对否定词加以重读,听者便可感觉说话者的语气,因此否定语气可根据需要灵活多变,且易于表达。书面语却需要通过其他方法达到目的。如:利用重复否定(repetitive negation)或延续否定(continuative negation);使用含有绝对否定意义的否定词;使用微量词和使用有价值或大范围的事物所构成的短语以强调否定语义等。对它的句式结构、语义特点等进行探讨、分析和归纳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语言理论的研究及指导语言的掌握和运用,都有一定的价值。本文重点讨论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几个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结构在否定强调中的作用。

有些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结构也能起到强调作用,常见的有:

一、曲折表达式

1.“not so much as”(=not even)甚至……都没有,not可换用without,从结构上看属原级比较。如:

He didn’t so much as say good-bye to us before his departure.

他甚至连再见也没说就离开了。

2.“nothing like (near)as (so)...as”比 “not as (so)...as ”的语气强得多,意为:“远远不像……那样……”,也属原级比较。如:

His latest novel is nothing like as interesting as his earlier novels.

他最近的小说远不像他早期的小说那样有趣。

3.“nowhere near (as...as)” (=far from)远没有,

My explanation is nowhere near as clear as his.

我的解释远没有他的清楚。

4.“not anywhere near to ”表示“根本不”,有时与come连用。如:

He didn’t come anywhere near to knowing what you were driving at.

他根本不知道你讲的话是什么意思。

以上否定的表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表示概念时,比一般的否定表示法多了一层曲折,与汉语表达法相差很远,因此,要在思想上转个弯,才能理解和使用。

二、more...than 句式

1.“no more...than ”句型其中有一项用法便是加强否定语气。如:

I’m no more mad than you are.

我和你一样并没有发狂。

这种表现法是为了加强“than”前的否定而用的,“than”之后的句子形式上是肯定的,然而其含义仍属否定。此句表示如你没有发狂一样,我也没发狂,强调我没发狂的事实。句中的“no more”可以换用“not any more”,意为“not...just as ...not”。因此,上句也可写成:

I am not mad any more than you are.

I am not mad just as you are not mad.

但此用法要注意不能与“not more than”(at most)混同。

2.“more...than...can”和“more than...can”“简直不可能”,这种结构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且否定语气较强。如:

This is more than I can tell you.

不能望文生义,译成:这比我能告诉你的更多。正确的译法是:这是我不能告诉你的。

三、与little比较级的搭配

此外,最常用的一个词little,它的比较级less、最高级least与其他词搭配,也表达一种强烈的否定语气。如less than(一点也不,毫不),“in the least ”(属微量词,用于否定句中起强调作用)、“not the least”等。例如:

...going to war for booty——it meant nothing and less than nothing to him for it were enemy booty or his own.(“Barn Burning” by William Fnulkner)……参加战争完全是为了战利品——从敌人那里缴来的也好,还是从自己的人那里缴来的也好,在他看来无关紧要,丝毫无关紧要。

Tom hasn’t the least chance of success.

汤姆连一点成功的希望也没有。

I’m not in the lest tired.

我一点也不疲倦。

“much less”或“still less”可以引导一个词组或从句,用在由否定词或含有否定意义的词组成的句子后面,表示一种追加否定,可译为“更不”、“更无”、“更别提”等,对后面的词或句进行强调,如:

I didn’t even see him, still less (much less)shake hands with him.

我看也没看见他,哪里还可能同他握手呢?

He doesn’t like music, still less (much less)dancing.

他不喜欢音乐,更不必说跳舞了。

四、与none、nothing 等的搭配

none 、nothing 等可以与其他词构成强调否定结构来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否定意义。如none+the+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none+so/too+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结构,如:

The machine is working none the worse its long service.

这台机器决不会因为长久使用而运转不良。

The salary they pay me is none too high.

他们付给我的工资一点也不多。

英语中强调否定语义的方式纷繁复杂,除上述方式外,还可利用情态动词、祈使句表达强势的否定语义,在阅读、翻译和写作中,有意识地归纳研究和应用这些语义特色和语用效果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Quirk,R;Greenbaum,S;Svartvik,J.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gman,1985.

[2]Quirk,R;Greenbaum,S.A University Grammar of English [M].Longman,1976.

[3]费亚夫.英语否定结构的表达与翻译[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4]杨雪莲.英语书面语强式否定的语义表现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2.

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2

一、研究背景

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英语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随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对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大面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教学,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是,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笔者以为,在英语阅读课中运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是改变上述英语教学现状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因此,笔者从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入手,本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和科学有效的研究原则,尝试运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来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二、“以学定教”的出发点和教学特点

1. “以学定教”的出发点。“以学定教”的出发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先开始自主学习,教师随后对学生的疑惑有针对性地予以梳理指导。“以学定教”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基础之上的,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以学定教”的教学特点。“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教学方式的颠覆性改革。“学”是指课堂上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教”是指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规范学生不准确的表达及纠正学生错误的理解等。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去探究,去思考,去合作,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将教师的“教”最小化,将学生的“学”最大化。

三、“以学定教”的实践研究

1. 自主阅读——“以学定教”的第一阶段。自主阅读阶段是课堂生成的萌芽期,也是“以学定教”的起跑点。在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明白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的,但是教师往往不知道学生的疑惑点在哪里,而且教师比较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往往会忽视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过程。学生没有自主阅读,就不可能产生问题,教师也就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的方向与内容。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无从谈起,而且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缺少抓手。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是“以学定教”的起跑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的必要前提。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首先笔者会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用铅笔圈出课文中的疑难点,如不懂的单词和不能理解的句子等。然后,笔者会对学生阅读中产生的难点进行梳理,以便在“教”的时候能有的放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1:在教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Section B 2b的阅读课文时,笔者先是开门见山地用课本上的图片快速导入新课,告诉学生This is Yu Mei. She is writing a letter to her friend about her subjects.然后马上要求学生不依靠任何参考资料独立阅读这封信,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划出Yu Mei最喜欢的学科,圈出她不喜欢的学科,同时要求学生用彩色笔圈出不会读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子。在学生独立阅读期间,教师要巡视全班,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引导,重点关注学习水平中等偏下的学生,特别是后十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要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勇敢质疑,给他们更多、更及时的帮助。在本堂课中,笔者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难点进行梳理后,结果如下:

(1)学生圈出的单词主要有:says, difficult, useful和finish等。

(2)学生不理解的句子主要有:①The teacher says it is useful, but I think it is difficult. ②Our Chinese teacher, Mrs. Wang, is great fun.

这些被学生圈出的单词(学生的难点)大多是本课时的新单词。学生不能理解第一个句子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认识useful这个单词,也不知道如何朗读单词says,而第二个句子之所以难以理解,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Chinese teacher带有同位语Mrs. Wang;二是学生不知该怎么理解短语“great fun”。

最后,笔者针对学生提问和划出的难点单词和句子等具体学情,在黑板上写了下列单词、短语和句子:

① says

② have math;have science;have an art lesson.

③ The teacher says it is useful, but I think it is difficult.

④ Our Chinese teacher, Mrs. Wang, is great fun.

⑤ My classes finish at 1:50.

学生在独立自主的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的疑惑,这些疑惑的产生就是生成的萌芽。此时,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难点和困惑。由于针对性强,课堂教学效果更明显。这样的课堂教学由于有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由于有了学生的困疑和探究,因而变得灵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课堂打破了以往课堂中教师不管“学情”,一味牵着学生走的僵化、死板、低效的教学方式,将死气沉沉的课堂打造成“灵动”的课堂。

2. 引导阅读——“以学定教”的第二阶段。引导阅读是课堂生成的生长期,也是“以学定教”的着力点。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自主阅读时期的具体学情,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进行第二次阅读(即二次阅读),如要求学生从阅读的课文中精确找出一些短语和句子,以把握课文的重点。

例2:在教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Section B 2b的阅读课文时,笔者在学生已经自主阅读一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二次阅读,并在参考资料的帮助下独立完成助学单上的第一和第二两个大题及翻译黑板上的句子:

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Section B 2b 助学单

A. 写出下列单词的音标1.say / / 2. says / / 3.hour / / 4.Mrs. / /

B. 找出下列短语和句子:①很忙;②在周五;③上科学课、上美术课;④此后;⑤从12点到1点;⑥两个小时;⑦老师说数学学科有用,我认为数学很难;⑧在10点,我上历史课;⑨语文王老师很有趣;⑩我所有的课在1:50分结束。

C. Tell classmates: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And why?

在这个做题的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原来字母“a”在“say”和“says”中的发音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些学生发现同样是表示上课,“上科学课”是have science, 而“上美术课”却是have an art lesson。同时,还有学生困惑于自修课能不能算是一门学科,因为他们最喜欢的课是自修课。

在这个阶段的阅读中,学生随着阅读的深入会生成更新更深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让他们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成一个迅速生长的过程,是“以学定教”的着力点,是教师必须着力引导的关键。最终,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他们的英语语言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 合作探究——“以学定教”的第三阶段。合作探究是生成的收获期,也是“以学定教”的精彩点。

通过两个阶段的阅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更多的课堂生成会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出现,课堂也因为各种生成而变得更加精彩。这个时候,教师需要的是适时引导,交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这样的学习,这样的生成,由于是来源于学生的内驱力,因而学生的兴趣变得更为强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十分高涨。与传统的阅读课堂相比,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样的课堂在学生积极广泛的参与中演绎了教学的精彩华章。

例3:在教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Section B 2b的阅读文章时,笔者先要求学生大声读出助学单上第一和第二大题的单词和短语,然后翻译黑板上的句子。必要的时候,让其他同学进行纠正和帮助。而笔者自己则是尽量少讲,只在学生自己实在无法弄懂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多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真正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本节阅读课中,在完成了本课文字词句输入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完成助学单上的第三大题:Tell your classmates; 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 And why? 在这个过程中,根据预设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在所学的学科中选择一门作为自己最喜欢的学科,然后用所学的单词说明自己喜欢这门学科的理由。这也是笔者希望学生能读懂,读通,最后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在这堂课上,出乎大多数同学意料的是学生小李说: “I don't like math, Chinese, English, science, history, art or PE, because they are boring.”而且他的这一观点立刻得到了少部分同学的附和。看到这一情况,笔者接着让大家讨论:What should we do if we don't like all the subjects? 接下来,教室马上热闹起来了,同学们纷纷就要不要学这些学科展开了辩论:

Student 1: We should learn them, because they are important.

Student 2: We should have some fun subjects.

Student 3: We should learn them, because they are useful.

Student 4: We should have computer games lessons, because they are fun.

通过课堂激烈的辩论,教师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也感染了那些不是很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让他们明白作为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必须做应该做的事,应该刻苦学习各科的文化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生成或许不一定是最多的,但一定是最有思维含量的,一定是最有深度的,课堂也由此而变得灵动而精彩。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及师生间的互动,教师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与能量,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完全激发出来,最后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这也正是课堂生成的收获期,是“以学定教”的“精彩点”。

当然,在学生完成以上的“阅”和解决了“疑”之后,笔者最后会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使“阅”与“读”完全融合。

笔者在试着把“以学定教”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后,感到最大的变化是,学生由原来的听众变成了演员,变成了课堂的主体。由于教师讲的时间少了,因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学得比以前更踏实,更积极,更有效了。

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学案 导学 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要求,即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标中强调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但是,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教师观念落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对教材缺乏理解,只是一味地将教材生搬硬套。他们对学生学习情况不了解,因此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和难点不突出,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2.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方法陈旧,学习能力不强。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机械地记忆。因此,很多学生往往出现了“前学后忘”、“短暂记忆”的现象。这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无效劳动时间过多、有效产出过少、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

3.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氛围压抑,课堂效果低下。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没有进行必要的互动,教师成了标准答案的权威,学生成了背诵答案的机器。课堂上没有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没有了思想碰撞的火花,因此教学效果低下。

二、依学定案依案导学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学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基于“学案”,发挥 “导学”的功能,解决的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因此,我们构建了高中英语“依学定案,依案导学,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

1.依学定案,依案自学。布鲁姆说:“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到达的目标是什么。”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教师要熟习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本、教案、习题等教学材料,整合教学资源,开发文本教材。整个英语备课组要群策群力、共同讨论学案目标、学案要求、学案内容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要准确把握教和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教师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水平,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编写学案。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能明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中的“自学检测”部分,获取基本知识,提高预习效率。在学案的指引下,学生先进行自学,并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真正做到了“先行一步”。

2.依案导学,互动交流

(1)倡导精讲多练,优化教学环节。“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做精辟地讲解,使学生能从丰富多采、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并腾出一定的时间,加强基本训练,加强能力的培养。“多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案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精讲多练,使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此外,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舞台、空间、机会的同时,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先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和困惑,又让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体会了学习的成功。

(2)生成动态情境,丰富课堂活动。在新课标中提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Learning from doing),从任务出发,来完成一定的语言活动。语言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多变。例如:师生间的问答形式、同桌的讨论形式、小组的合作形式等。只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就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教师要用变化、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课堂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师生有充分的对话、交流、评价的机会,宽容学生的突发性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成课堂教学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课堂看作具有特定生成功能的动态环境,根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学案互动的情况,及时发现、过滤和调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教学活动,不断地动态生成新问题,产生新认识,获得新体验,在动态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

(3)分层训练,拓展提升。Peter Skehan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认知方面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包括语言学能、动机、语言学习策略、认知与情感因素等。因此,教师要以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为前提,分层教学,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沿着支架攀升到属于自己的高度。练习的测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习题设计应注重由易到难的原则,要有梯度,并当堂检测。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分层教学,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促使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全体学生勇于探索,设置疑问引导其积极探究,辅之以适当的协助,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衔接,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目的。

3.以学促教,教学相长。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方利用相应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各自的行为及其方式,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效课堂并不仅仅只在课前的准备与课堂的实施,还包括课后的评价与反思。从学习者的交流、作业和反应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课堂的效率与预定目标的达成与否。

教师依据课堂反馈的信息对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状态做出分析与判断以及必要的修正和调整,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以学促教”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也要从教师那里获得和自己有关学习行为及其效果的反馈,并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反思总结,并及时修正与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及方式,使自己在课堂中处于一种正常而积极的状态。

三、结语

“依学定案,依案导学,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教材和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的有机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着眼于未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拓宽了一种新思维。因此,它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Merrill,M.D.(1994).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2]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曦.国外分层教学案例研究[J].广西教育.2009.(20).

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电信运营商 物联网 应用层 网络层 感知层

1 引言

IBM认为“计算模式存在十五年周期定律”(如图1)。自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联网”概念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意识到“以信息感知为特征的物联网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纷纷将物联网发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欧美及日韩等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与地区在物联网应用深度、广度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美国成为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其RFID应用案例占全球59%。(数据来源: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从国内物联网发展看,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从此拉开了我国物联网发展序幕。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纷纷响应,已在物联网的概念、内涵、发展瓶颈及商业模式、示范基地建设、行业应用项目推广、高校学科建设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从电信运营商的视角深入认知物联网定义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将就此命题展开研究。

2 物联网定义及认识

关于“物联网”的定义,传感、通讯、网络、处理、云计算等领域都从自身角度去阐述和放大,麻省理工学院(MIT)、国际电信联盟(ITU)、欧盟(EU)、维基百科(Wikipedia)、工信部电信研究院(CATR)等机构和相关学者亦各有观点。本文将从“说文解字”及电信运营商实践的角度来探讨物联网定义及认识: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nternet”指计算机通过标准协议连接形成的全球性网络,“Things”指客观世界的物理实体;因此,“Internet of Things”指由可唯一标识的物理实体通过标准协议形成的全球性网络。

从电信运营商实践角度看,利用感知技术,通过物体上装载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网络传输互联,从而赋予物体智能,进行感知、传递、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随时随地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这种将物体联接起来的网络被称为“物联网”。它具备规模性(只有具备规模,物体的智能化才能显现)、流动性(必须保证物体在运动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随地沟通)以及安全性(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保护,需要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等三个特点。

3 相关研究评述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研究成果主要涵盖学术理论与电信运营商实践两个层面,主要集中在物联网概念、本质、产业链、技术体系、商业模式、演进路径、发展现状及瓶颈、对策等方面,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成果较少,具体如表2所示。

4 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分析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的认识基本一致,一般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本文基于运营商实践对各层再细分,得到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技术体系架构,其中终端接入层、平台层及应用层为运营商关注重点,具体架构见图2。

4.1 应用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应用先行。从国内外物联网应用发展情况预判,国内物联网将率先在规模大、信息化程度高的重点行业领域实现突破并形成规模,同时物联网应用还将不断发展和纵向延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潜力型应用领域见表3。

要使物联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来实现智能处理,而云计算的三种服务模型提供了与物联网无缝融合的切入点,即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于电信运营商视角的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架构融合如图3所示。

智能识别技术将极大拓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和能力。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可精确帮助视频监控系统从纷繁的视频图像中分辨出目标信息,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并违反预定规则,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具体优势如下:

(1)主动式服务: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及时分析事件发展趋势,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2)7*24小时服务:可进行不间断的视频分析,提供全天候防范;

(3)加快响应速度:对于安防应用,能自动发现监控画面异常情况,使安防人员可以更迅速地处理紧急事件;

(4)挖掘商业价值:从视频画面中分析得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4.2 网络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接入自由权是固定通信网(重点指光纤网)与物联网融合的焦点。光纤网可让物联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实现更便捷、更智能、更足量带宽、更安全的接入。

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5

抚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抚顺113006

[摘要]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与细胞培养法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差异。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经典的狗肾传代细胞病毒分离2种方法,同时对流感监测点送检的80份疑似流感标本检测流感病毒。 结果 细胞培养病毒分离的阳性数为26份,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阳性数为36份,χ2=8.1, P<0.005。 结论 通过该实验,验证了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确快速敏感,适用于实验室快速诊断。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法;流感病毒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b)-0192-02

[作者简介] 姜红涛(1965-),女,天津人,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病毒检验工作。

2013年出现的流感病毒H7N9经自然重配,致病迅速,易变异,给人们带来极度恐慌,引起WHO 的高度重视[1],从而使流感病毒病原学的准确快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该实验室在2014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抚顺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80份疑似流感样标本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与细胞培养法进行了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方法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在抚顺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每周采集内科和儿科门诊就诊的流感样病例(体温≥38℃,同时伴有咳嗽或者咽喉疼痛等症状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的咽拭子标本,放人pH 7.4-7.6的DMEM采样液中,当日低温送流感实验室检测,每周采集 20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

1.2主要试剂

①抗A(H1N1)亚型血清,抗A(H3N2)亚型血清,抗A(H3N2)亚型血清,抗A(SWL1)亚型血清,抗B型Yamagata系病毒血清,抗B型Victoria系病毒血清由国家流感中心提供。MDCK细胞,辽宁省疾控中心提供;胰酶、Hank’液、胎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组分V, 采购于BI公司。DMEM培养基,采购于GIBCO公司。

②提取RNA试剂盒为QIAGEN。

1.3主要仪器

AB PCR仪;二氧化碳培养箱 ;倒置显微镜等。

1.4实验方法

1.4.1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细胞为狗肾传代细胞(MDCK)每份标本接种细胞瓶2瓶,置34.5℃吸附1 h,倒掉感染液,再用Hank’s液洗2遍,加入病毒维持液,置34.5 ℃培养,每天观察病理变化(CPU),当CPU出现3~4个加号时,按常规法检查维持液中的红细胞凝集活性。将HA≥1:16的标本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2]。确定病毒的型别和亚型。并送国家流感中心做进一步鉴定。HA≤1:16的标本未做分型鉴定。

1.4.2RT-PCR反应体系的配置[3-4]反应条件:60℃ 5min 50℃ 30min 95℃ 15min95℃ 15s,55℃退火30 s(收集荧光),72℃延伸 30s 45 cycle 72℃ 5min4℃ 保存。见表1。

1.5统计方法

配对设计的χ2检验,公式:χ2=(|b-c|-1)2/b+c v=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方法对80份咽拭液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结果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26株,阳性百分率32.50%,RT-PCR检出36株,阳性百分率45.00%,见表2。

2.2两种检验方法统计结果比较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36株,阳性26株,RT-PCR检出36株,两种检验方法统计结果为χ2=8.1,因为χ20.005,1=7.88,所以P<0.005,两种检验方法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两种方法对80份咽拭液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型结果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H1N1(22份),H3N2(4份),荧光定量RT-PCR分离病毒H1N1(31份),H3N2(4份),By(1份)。

3讨论

流感病毒病原学相关检测目前常用的有病毒分离培养法、快速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病毒分离是诊断流感病毒的金标准[5],但耗时长是其缺点。而且宿主细胞生长状态也是影响病毒生长及复制的关键因素[6],导致疑似流感样标本到实验室后,培养完成时间不确定。同时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持续消耗以及宿主细胞的逐渐死亡是导致病毒滴度降低的直接原因[7],收获的病毒滴度高低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标本采集后的保存运送等环节都对MDCK培养分离流感病毒存在较大的影响。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应用于流感病毒实验室诊断,国内外早已有许多报导[8],它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所需时间短等等优点,尤其在应急疫情快速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与经典的MDCK细胞分离法相比,检测时间可缩短到1 d之内。由于在封闭管中进行,省略了电泳这一步骤,减少了以往PCR技术导致的假阳性可能[8]。

该实验室对2014年1月流感监测点送检的80份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两种方法检测,同时进行比较, 结果证实,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检出率为45.00%,高于细胞培养法的病毒检出率32.50%。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细胞培养法两种检验方法χ2检验结果为χ2=8.1,P<0.005。对流感病毒的检出敏感性差异显著,对流感病毒的分型也是准确无误,在病毒含量较低的标本中不存在漏检情况发生。通过这两种方法的比较,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比较得出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大量疑似标本进行实验室快速鉴别诊断,实用性强,快速敏感[9]的结论一致。验证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确实是实验室快速诊断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首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为流感病毒阳性的标本接种MDCK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可以降低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试剂材料的消耗,提高检测效率。这仅仅是本实验室的验证结论,还需要其它研究中心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WHO. Human infection with influenza A(H7N9)virus in Chi-na[J].N Engl J Med, 2013(368):1888-1897.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2005—2010年度)[Z].2005-09.

[3]《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WS285-2008[S].

[4]WHO. Sequencing primers and protocol[EB /OL]http: / /www . who. int/entity/csr/resources/publications/swineflu/GenomePrimers_20090512.pdf,2011 /2011 ,11,08.

[5]刘建军,程小雯,贺建华.用鸡胚和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8):335-336.

[6]冯婷,殷仲伟,李晋蓉. 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的培养及纯化条件的优化[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7):493-496.

[7]Youil R,Su Q,Toner TJ, 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influenza virus replication in Vero and MDCK cell lines [J].J Virol Methods,2004(120):23-31.

[8]Von Elden,Kenton Lohman,Luke TDaum.Simutanous Detection ofInfluenza viruses A and B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3,39(1):3597-3601.

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素质教育;双语教育

虽然教育工作者在高校内尝试了很多办法来实现素质教育,但是多年来收效甚微。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育一直被人们指责。与中国人母语的汉语不同,英语则是外来的第二语言。由于中外生活习俗、语言习惯上的不同,在中国进行英语教学就有很多困难。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双语教育都普遍存在于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在这三种复杂的关系中取得平衡,对于未来高校英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一些问题的科学认识和系统定位

高校英语教育属于“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概念的范畴,它具有认知领悟、教学实践、教育外部环境这三个层面的内容。英语教育已经越来越具有全民性和普遍性,因此对于三种模式的英语教育我们应该有科学系统的认识。

1.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注重教育成果,而忽视了教育的过程,是我国多年来推行考试制度的产物。而英语作为学生们要参加考试的一门课程,也必然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我国缺乏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往往只能以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

2.素质教育。在任何知识的教育过程中,都有两种层次的体现。第一种层次能够让被教育者学习到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第二种层次能够让被教育者具备社会成员共有的良好素养,包括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第二种层次的知识体现,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更具有潜在性,更注重教育的过程。

3.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具有系统化、实用化、功能化的特点,它让学生在掌握了本国母语之外,还具备了能在国外语言环境中交流的能力。目前,我国不仅在高校内推行双语教育,还在初中、小学校园里也推行了双语教学。

二、英语教学和不同教学形式之间的关系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双语教育都对英语教学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们不能片面定义某一教育模式。对于应试教育,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它起到的积极作用;对于素质教育,我们应该想出更多的措施让它顺利进行;对于双语教育,我们应该建立更系统全面的教育体制来实现它。

1.高校英语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许多教育工作者之所以没有成功改良应试教育,是因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考试成绩依然还是英语教学成果最主要的体现形式之一。而在更多时候,教师、家长、社会都是以英语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外语能力的主要依据。现在高校内实行的英语能力四、六级考试制度,也让很多学生对英语考试无比重视。综上所述,正是应试教育能够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原因,它的存在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对于应试教育,应该让其对英语教育产生一定的疏导作用,让其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同时要多利用应试教育来发现学生和教师的问题,以此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2.高校英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在英语教育更加全面地进入到高校的教育体系之后,对于更多的受教育者来说,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对基础英语知识的掌握。英语作为全世界流行的一种语言,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如何能够学习到更深层次的英语文化体系,对于受教育者的素质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英语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扩大了它的外延,素质教育在这种外压中体现了出来。英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英语教育对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高校英语教育和双语教育的关系。双语教育现状已经越来越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大学生,几乎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接受双语教学。而英语作为双语教学中最主要的一门外语,因此也越来越具有全民性。全民参与的英语学习让英语不仅仅是一门外语,更成为了中国人的“国际通用语”。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英语教育中的缺陷,那就是没有外部语言环境。毕竟,中国人的语言还是以汉语为母语,英语虽然被高度普及可还是缺少交流氛围。对此,我们应该多用英语交流,以增加英语的学习气氛。

三、结语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双语教育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它们对英语教学分别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不同形式的教育而言,我们都应该辩证地去看待它。想要更好地在高校推行英语教育,就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应试教育为实现形式,来丰富和完善当前双语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田强,姜涛,乔辉.关于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高教调研,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