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范文1

关键词:实验中心 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48-01

目前,社会需求的是综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就是理论和实践都精通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地,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是一所由专科升上来的本科院校,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很多方面还停留在专科水平,已经不能满足本科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本文根据我校的发展情况以及实验中心管理、运行现状对如何提高我校实验中心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

1 我校进行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1.1 我校的快速发展对改革有着迫切要求

我校从2002年至2011年一直处于高职教育发展阶段,经过10年的努力和不断发展,终于在2011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近些年,每年招收的普通本科生数量不断增加,普通本科实验教学要求各个学科之间要相互渗透,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要求实验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广博的实验知识;要求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而我校由于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历史还比较短,实验室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从高职管理模式转变为本科管理模式,导致了实验教学无法满足广大本科生的教育需求,所以,当前的紧要任务是进行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以适应我校的快速发展。

1.2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高校的生源质量下降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推行的是精英教育理念,当时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人中之龙、之凤,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学习能力比较强、脑袋比较灵活,毕业后在社会上一般都会有所作为和成就。90年代之后,我国高校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高等教育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从此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很多人的大学梦也得以实现。但是,招生规模的扩大却造成了生源质量的下降,很多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都比较低,这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否则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将很难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

1.3 我校本科生规模的扩大要求改变高职教育管理体系

高职实验管理模式主要是采用分散型的管理模式,即根据专业的需求开设实验课程、建立实验室,一个实验室基本上只为一门或两门课程服务,这种管理模式造成了学校过分重视对学生某一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范围比较狭窄,而且不会融会贯通,到了社会之后,面对稍有变化的操作技能就变得不知所措。另外,高职实验教学比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本科生教育不仅要注重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如果继续使用高职教育管理体系,那么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仍然只是专科水平的人才,我们要求本科生教育在重视职业化培养的同时能够引领社会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2 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措施

2.1 成立实验室和设备督察专家组

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具有很强专业背景的人参与,他们提供的意见、建议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成立实验室和设备督察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应该包括相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管理专家以及监督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实验中心的建设,包括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制定等提供指导性意见,并参与决策方案的制定,这样可以保证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专家组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并熟悉最前沿的学科发展动态;二是,指导青年实验教师。由于青年实验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历,在实践程序、操作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这个时候需要老前辈给予指导和点拨,专家组应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或者为其开展培训讲座,帮助其快速成长;三是,对实验室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考评。考评是反馈实验室运行情况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考评反馈的信息才能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因此,专家组应定期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进行考察,包括实验教学水平、实验设备是否充足、实验条件、实验教师整体素质、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等。

2.2 建立完善各层次实验室并加强管理和运行

本科实验教学应该具备各个层次的实验室,包括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公共课教学实验室以及专业课教学实验室,比如,会计专业应具备出纳、珠算等基础实验室,手工做账、电算化等专业实验室,财务ERP沙盘模拟等公共课实验室等。多层次的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另外,学校还应建设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综合开放型实验室,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对实验室加强管理和运行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验室采取两种管理体制,一种是实验教学管理,分派给专门的人员负责,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种是科研管理,也应分派给专门的人员负责,实验室不能只用于教学,还应该成为研究、开发新技术的基地,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实现经费配套。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学校应该根据学生需求、自身发展情况加大实验室经费投入,购买先进的实验器材、建设宽敞的实验教室,经费的申请和批准应严格遵循相关的程序和流程。

2.3 提高实验室队伍整体素质

应该建设专门的实验室队伍,不能将课堂上讲理论课的老师拉到实验室给学生上实验课,笔者认为应该严格要求实验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验教学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首先,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实验室队伍结构,高级实验师、中级实验师以及初级实验师的比例应该科学,年龄结构也应合理,从而保证队伍的稳定和充满活力;其次,加强实验师队伍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先进实验器具操作的培训,保证实验教师掌握最先进的操作技能,同时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贾申利,杨帅.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19-20,31.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范文2

【关键词】知识共享网络组织;运行管理机制;利益机制;信任机制;风险管理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知识更新加快,企业组织很难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来满足消费者和应对竞争对手,迫使企业寻求外部知识来源。组建知识共享网络组织,开展合作知识创新,开始成为企业组织的重要战略选择。基于对弥补知识缺口的需求以及构建组织知识优势的需要,企业需要与外界组织建立广泛的知识合作关系,实现知识在不同组织间的交换与共享,从而构成集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等功能的网络结构体系,即知识共享网络组织(knowledge networking organization,KNO)。本文研究这种由独立组织构成的,以知识共享与创新知识为运作目标的具体网络组织——知识共享网络组织,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是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知识中介服务机构等独立组织以知识共享与创新为运作目标而形成的松散的、动态的网络型组织,具有自组织性,其形成与运行过程不存在外部指令,而是按照某种相互默契的“规则”行事。首先,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激发成员组织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有效运作的动力机制。其次,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运行强调合作伙伴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信任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不可或缺的协调机制。再者,知识共享网络组织具有临时性、动态性、多利益主体性,风险管理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

一、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涵义

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是主要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知识中介服务机构等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组织为结点,以成员组织所拥有的核心知识能力为运作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新型组织模式,其目的是通过结点组织相互之间的知识交流、传递和转移,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满足组织发展过程的知识需求。

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是由一定数量的、能相互提供互补性知识资源的组织构成;(2)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成员组织是基于自身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来参与网络组织运作,其运作过程体现为知识链的重新构建;(3)建立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成员组织之间相互学习与合作,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从而满足组织发展过程中对知识的需求,以此获得未来收益;(4)作为一种具体的组织运作模式,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运作强调通过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来体现其合作宗旨,从而获取并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而非在缺乏实际沟通与知识交流的情况下,仅仅利用不同运作领域组织间的分工合作,获取暂时的最大收益的情况。

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形成深刻地揭示了网络组织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它突破个体组织的有形界限,通过对整个网络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弥补单个组织战略发展过程中知识储备的不足,实现知识低成本交流与共享。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特别强调的知识资源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作用,突出组织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寻求同外部的知识合作,倡导知识的相互交流与共享,以一种“知识网”的形式来实现知识在整个运作领域的再分配和再利用,加快知识创新与发展的速度,从而促进每个成员组织和各个领域的发展。

二、利益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有效运行的动力机制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组织面临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知识共享网络组织这一新型的组织模式己经成为组织快速响应市场机遇和满足知识需求的主要竞争战略。这种战略显示了组织在速度、技术、成本和风险分担等方面的合作优势。然而它的集成性和开放性也极大地增加了知识共享网络组织运行管理和控制的难度,特别是网络成员间的收益分配问题。由于各个成员组织所处环境、价值观和在合作过程享有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对同一收益分配方案产生不同的认识,从而难以形成各方认可的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而收益分配合理与否又会反过来影响组织积极合作或退出的态度。因此,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激发成员组织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利益分配问题是合作型组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利益分配的理论基础是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它主张用市场机制解决利益分配中的问题。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本重要性的不断凸显,传统的利益分配理论和模式己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以知识为核心资源的知识共享网络组织而言,动态的组织结构和大量的隐性资源(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等)投入等原因使得利益分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且,在知识共享网络组织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不仅很难准确地计算出每个合作伙伴各自在合作中所做贡献的大小,而且所获得隐性收益也难以观测和计量,许多分配问题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解决。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风险收益分配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得以高效运行的制度保障,是支持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有效运行的主要动力机制。

三、信任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不可或缺的协调机制

信任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成员伙伴之间彼此沟通与有效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信任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协调机制。通过信任,组织之间的交易成本得以大大降低。首先,信任可以有效降低处理事务的管理成本、防范投机行为,而且也能有效降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将成员组织导向良好的合作行为,从而促使网络组织内部的知识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应用,从而提高组织的合作成效。其次,知识共享网络组织中的信任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产性社会资本,它可以减少搭便车和其它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信任的可获得性,降低信息搜寻和商业交易成本,它为技术上和法律上相互分离的成员组织间创造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讨价还价的条件。通过成员组织间的持续互动,知识共享网络组织不仅可以相互了解而且可以发展出基于知识的信任或平等的标准,而且这种基于信任的反复交易对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合作者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它提供了分享机会和有价值信息的渠道,成为网络成员知识共享与创新,共同创造知识价值的基础。

参与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网络成员最担心的是其他伙伴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合作者行为的可预测性。详细的合同是合作者行为变的可预测的一种机制,但由于合作知识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合同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多的约束,作用效果有限,而信任是另一种重要的机制。来自相互认可的基于知识的信任,共同的行为准则在合作关系中创造了自我约束的力量,这可以成为正式合同约束的有效替代。在信任存在的地方,知识合作的机会主义行为都可以减少,组织不必选择详细的合同作为确保行为可预测性的手段。通过持续互动而在网络成员之间培育信任,这种信任将会成为知识共享网络组织一种重要的协调机制。

四、风险管理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

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运营模式,知识共享网络组织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尽管知识共享网络组织能够带来单个企业组织无法获取的网络利益,并通过利益分享使网络成员组织实现共同成长,但是,并非所有的知识共享网络组织都能取得成功与辉煌业绩。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制度安排,市场治理的价格机制和科层治理的命令机制失去了作用基础,它是一种极难管理的“中间组织”形式,存在着很高的运行风险,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为网络组织的顺利运作创造条件。

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知识交流与共享过程中给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整体和各成员组织带来的各种风险。例如,由于市场竞争领域发展的不确定性而给网络组织带来的总体运作风险;由于伙伴组织的不稳定性给网络组织知识合作带来的管理风险;再者,知识共享网络组织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现在的合作伙伴可能随着知识共享网络组织合作任务的结束而成为未来的竞争对手,从而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知识共享网络组织的成员组织本身核心技术的外泄和核心能力的丧失的情况,导致技术与知识产权风险将大大增加,等等。具体来说,在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构建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因选择了不适宜的组织成员而导致的合作伙伴选择不当风险;各个成员组织合作目(下转第60页)(上接第58页)标不一致而产生的目标冲突风险;因各成员组织组织文化不兼容而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风险等。在知识共享网络组织运行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有由于组织成员间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产生的委托风险;因知识提供方的管理疏忽或知识接受方的非法侵占而导致的知识泄漏风险;知识合作项目不能按期完成的工期延误风险。因此,如何针对知识共享网络组织上述各类风险因素建立风险防范与控制并举的风险管理机制,是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丹,俞竹超,樊治平.知识网络的构建过程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2,(6):620-623.

[2]黄哲.基于知识网络的协同知识创新联盟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本文,2005.

[3]李丹.知识型网络组织的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本文,2003.

[4]Jutta Gruenberg Bochard,Petra Kreis Hoyer.Knowledge-networking Capability in German SMEs:A Model for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9 (7):117-142.

[5]Escribano A.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flows: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Researeh policy,2009,38(l):96-105.

[6]Cowana R,Jonard works struc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knowledge[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04(8):1557-1575.

[7]Jenifer Spencer.Firms' knowledge-sharing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syst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fl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J].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2008 (24):217-233.

[8]ExPósito-Langa M.,Molina-Morales F.X.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in Industrial Distriets: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J].Regional Studies,2010, 44(l):98-122.

[9]Capaldo 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The leveraging of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etive relationale apability[J].Strategie Management Joumal,2007(28):585-608.

[10]Greve H R.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heterogeneous social structure[J]. Organization Studies,2005,26(7):1025-1047.

[11]Stefan Kr?tke.Regional Knowledge Networks:A Network Analysis Approach to the Interlinking of Knowledge Resources[J].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010(1):831-864.

[12]Yen Ting Helena Chiu.How Network Competence and Network Location Influe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al Marketing,2009(1):1137-1159.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范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特征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包含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以及对组织进行管理两部分内容,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的意义在于实现图书馆服务效益的提高,对组织进行知识管理的意义则在于实现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实现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高。随着知识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中图书馆知识管理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文献和数据库中的知识为基础;二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内容;三是以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为导向;四是以推动知识的创新为目标;五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运行机制构建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类型,同时也是当前时代中对高校图书馆知识进行管理以及开展知识管理的主要工具,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信息技术构建竞争机制。从图书馆内部而言,竞争机制主要体现为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方面的竞争,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以适应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以及受众需求。从图书馆外部而言,竞争机制主要体现在高校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技术的竞争,高校图书馆需要在获得更多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根据发展需求来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服务水平,从而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二是构建信息技术构建协调机制。当新的管理技术进入图书馆后,图书馆必将面临机构重组与业务重组,在此过程中只有做好协调工作才能够确保图书馆具有合理的机构和优秀的功能,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当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出发点,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电子化以及自动化系统,并构建技术协调机制。

(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构建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信息管理、激励管理和学习管理三个方面。其中学习管理体现出了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中的时代性,要求高校图书馆构建学习型组织并推动知识创新,从而通过发挥工作人员知识优势来推动图书馆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的提高。学习管理包括激励机制的构建、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实践、为工作人员创建良好学习氛围以及对工作人员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等。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是以人为核心开展的。因为高校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是知识的拥有者并且象征着知识领域,所以知识管理管理是开展与工作人员有关的管理,而并非是关于笔记、文件、软件的管理。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对自身知识进行充分利用,那么即便是具有丰富知识的工作人员也无法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效率的提升贡献任何价值,所以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首先要以工作人员需求为依据来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激励,从而引导员工运用自身的智力资本来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在此项工作中可以使用的激励方式很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知识工作者使用恐吓管理或者一味的惩处手段不仅不能发挥激励的有效作用,甚至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其次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构建中要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根本保证,只有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的满意度、需求等情况作出了解,才能够让激励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构建的有效性。

(三)竞争机制的构建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要求高校图书馆做出变革并引入竞争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是指为人才竞争,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人才能够推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推动人才的竞争有利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以及积极性的提高,这对于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提高其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竞争机制主要包括图书馆决策者之间的竞争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的竞争两个部分。首先,图书馆决策者的素质以及态度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知识管理要求决策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与理论水平,同时要具有扎实的业务技能、文化素养、管理能力与领导艺术,所以高校图书馆要推动决策者的竞争,选取高水平的、最具竞争能力且能够做好科学管理的工作者作为决策者,从而在决策者科学的组织与用人基础上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效率的提高;其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图书馆综合馆力的体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服务理念、专业技能以及信息意识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知识管理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事业心,高校图书馆应当以发展目标为依据对工作人员进行淘汰、选择与灵活使用,从而在让员工在压力与动力并存的心理体验下充分提高自身能力并有效推动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四)全面质量管理机制的构建

在高校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机制的构建中,首先应确定质量在组织文化机制中的中心地位。在高校图书馆中,图书馆所使用的工具以及系统等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被工作人员所掌握,但是贯彻“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却需要长期的努力。全面质量管理机制就是通过不断对图书馆知识管理质量进行改进来在图书馆中形成重视质量的氛围,从而让重视质量的行为转变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其次要重视用户关注机制的构建。全面质量管理机制下的用户包括图书馆资料的使用者,同时也包括接受图书馆培训和教育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全面质量管理机制的构建要求图书馆不仅要对资料使用者进行关注,了解其满意度以及需求,同时也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以及要求进行关注,从而确保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能够以用户需求为依据进行针对性调整;三是推动全员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负责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不同环节,而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所以图书馆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当树立质量意识并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中。在此过程中,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利用团队形式来实现图书馆员能力以及知识的结合与互补,从而在增进图书馆内部信任与和谐的基础上发挥出图书馆管理团队的整体优势;四是构建交流与培训机制。虽然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在我国社会企业中已经趋向成熟,但是在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方面仍旧属于新生事物,而为了有效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的效果,有必要通过促进图书馆工作者交流来实现图书馆工作者的互相学习与携手共进,同时有必要通过培训来对图书馆员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行指导,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人员内心的深化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韩卫红. 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J]. 图书与情报. 2006(06).

[2] 刘宇清,徐宝祥. 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研究[J]. 情报科学. 2006(12).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范文4

教师校本培训有重要意义。(1)校本培训立足于本校的实际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直面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2)通过校本培训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和道德素养。我们都知道教师不是一份能够一劳永逸的工作,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而校本培训正好为教师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途径,通过聆听专业指导老师的辅导,通过和其他教师一同探讨、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和道德素养。(3)校本培训的实用性比较高,教师在进行校本培训时能够兼顾教学任务,这就避免了一些学校出现教师资源紧张而影响教学任务的现象。

当前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1. 系统规划不够,以完成培训量为主。现阶段的教师校本培训,因为有上级部门规定的师训学时要求,所以许多学校在对教师培训的要求上,主要还是以完成学时数为目的,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系统规划明显不足。

2. 学习目的性不强,以感受式学习为主。从参与培训的教师来看,因为更多教师参与培训缺乏真正的主动性,所以参训目标不明确,参与培训活动时,以观望为主,感受为主,浸入较少,缺乏真正的投入、深入的思考。

3. 后续行为跟进管理薄弱,以教师自主消化为主。应该说,现阶段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机会相当多,许多教师每学期都外出学习培训,有的甚至在三次以上,学校内部的校本教研等培训活动更是频繁,但许多学校在对教师外出学习或校内受训后的行为跟进上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教师受训后的行为转变与否,更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完善校本培训的措施

1. 学校要为校本培训提供支持。学校是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和直接领导者,也是校本培训的直接受益者,所以应该为校本培训提供应有的支持,包括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来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邀请优秀的、有能力的培训老师来进行培训;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来进行校本培训。

2. 制定合理的校本培训方案。校本培训是一件关乎教师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的大事,在进行校本培训时应该制定一个有针对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的培训方案,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进行,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制定方案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教师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其进行分层、分批的培训,同时方案应力争具有科学性,可以邀请一些从事校本培训的专家,针对学校和本校老师的年龄、学历和教育特色来制定校本培训方案,或是集思广益,通过与兄弟学校多交流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培训方案。

3. 建立完善的保障和奖励制度。校本培训不仅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师也需要投入很多,做好保障制度能够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奖惩制度也是促进教师更加重视校本培训的一个有力举措。如将校本培训的结果计入教师个人考核,同时针对完成校本培训比较好或者有突出表现的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校本培训在面对教师敷衍的态度时很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建立一个合理的奖惩机制就能够有效地遏制教师这种敷衍的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正视培训,从而更好地发挥培训的作用。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范文5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国内外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农村;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219-02

一、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作用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国外研究

在国外研究中,Antle(1984)、J.E.Stuan(1998)、Patrick Bond(1999)从农村基础设施对于经济生活具有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角度展开研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包括工作机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小型企业的增加;间接效应包括人们自由支配时问和资源的增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和公众福利的提高。Bhatia,M.S.等(1999)通过进行1950~1951和1995~1996的电力、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前后对比,介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Lall,Somik V.(1999),Fan,Shenggen等(2001),Ellis,F.M.Kutengule等(2003)对印度进行实证分析,解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农村发展、缓解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对农村收入提高的因果关系的论述。E.C.Mamatzakis(2003)、RomeoG.Teruel(2005)采用先验对数成本函数的方法,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希腊和菲律宾农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Jahan,Selim等(2005)认为小型基础设施从许多方面是大型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E.c.Mamatzakis(2003)通过对希腊1960—1995年间的农业投资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在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之间存在着资金不匹配等冲突。Johan F.M.Swinnen,Harry de Goiter,Gordon C.Rausser,and Anurag N.Banerjee(2000)认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公共投资是分配政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形式,这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2.国内研究

林毅夫(2004)、(2001)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不断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有利农村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并在2006年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杨建良(2004)、杨豪(2006)从新农村建设视域强调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思路之一是加快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石爱虎、霍学喜、王征兵(1996)、。樊胜根等(2002)、李锐(2003)、周法兴(2006)则从建设内容范畴具体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投资需求、资金来源和政府投资管理四大难题,指出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应。

3.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彭代彦(2002)、方芳、钱勇(2004)、刘伦武(2006)等学者运用计量经济学、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协整分析方法,描述了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刘晓昀(2003)、鞠晴江(2006)、余国新、张建宏(2008)、朱国忱(2006)、郎永建(2006)、李锐(2007)采用截面数据、实证调查、C-D生产函数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户人均收入和家庭消费支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和贡献。另外,因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许多文献专门讨论了农村交通、教育投资、灌溉、能源等单项目基础设施对农业的促进作用。谭清香(2003)梳理了现有文献关于农村道路和农业发展的讨论,并采用大量数据以相关性分析为主要方法讨论了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的关系。李文(2007)对农村道路投资和减缓贫困之间进行了因果分析,其检验结果十分显著。孔庆雨、郑垂勇和陈红转(2007)则系统分析了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产出问题。钱克明(2002)的研究表明,政府农村教育投资对农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高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

林后春(1995)、陈俊星、田树红(2004)、林万龙(2005)、何菊芳、虞拱辰(2005)就从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间的相关关系中阐明和揭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长期低效的问题和原因。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较低、村基础设施供给地区性和结构性失衡、项目建成后维护机制不完善、运转资金不足等问题而影响了其效益的发挥。贾康(2006)、林万龙(2007)从公共财政的视角认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许多公共服务供给严重背离农户需求,是政府的公共支出项目与农户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符。沈坤荣(2007)、杨永忠(2008)和彭代彦等(2008)以农村公共产品视角来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产出、民间投资、农民满意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张晓波等(2003)、罗仁福、张林秀等(2005)、胡振虎等(2007)利用在全国、江苏的实地调研数据,着重研究了村民自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收入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影响。林万龙(2001)、对家庭承包制后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诱致性变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优化创新机制、模式和措施研究

1.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机制和采取的应对措施研究方面

赵维清(2002)、黄勇民,李军(2005)、沈明其(2006)、陈秀芝(2006)、张亦工(2008)从农村基础设施创新机制构建角度提出了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是改变中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关键;在WTO框架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塑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新机制;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投融资机制的基本形式基础上,应建立一个多层次的有主有从、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唐建新(2003)、潭洪江(2004)、徐双敏(2006)、费振国(2006)在制度构建层面提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策,包括一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二是调整和转变投资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三是努力改善制度环境,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农村税费改革、农民培训制度体系构建。四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以及完善政府工作评价机制。

2.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方面

王广起等(2006)认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农民劳动积累机制,探索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健康发展。唐建新(2003)、刘家伟(2006)、胡静林(2006)提出可以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常见的投融资模式(BOT、BOOT、BT、PPP等模式),建立市场化和多样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外资。刘峰涛(2008)基于外部性与产权市场的视角,构建了针对农村公路的投融资模式——外部性产权证券。刘小宁、董晓钟(2002)创立了以股份制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新模式。

3.在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领域研究方面

魏新亚(2002)、刘平青(2004)提出农业企业化所需的大量资金的来源最有可能是民间资本,引入更多的民间资本共同承担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必然趋势。于新朝(2003)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的内外因及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应遵循的规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陆迁,何学松(2006)从民间资本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障碍的角度,提出了目前民间资本介入农业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环境不佳、投资产权界定不清、信用和市场准入障碍等制约性因素。

4.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研究

吕玉辉(2010)等指出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管护机制,责、权、利结合,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李伟(2012)提出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层次中,经济保障是农村老年人最为迫切的需求,其次是生活照料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位居第三,最后是精神服务需求。在此情况下,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老年经济保障、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区文体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王勇等(2013)认为结合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邹彦(2010)在对河南省淅川县农村的垃圾处理服务体系调查中,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及要求,揭示影响垃圾处理支付意愿的深层次原因;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仅靠农户的参与还不够,政府的参与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国内外均缺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的整体综合性、实操性研究,或从建设投入和运行管理综合联结角度的研究,故我们研究将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运行管理结合起来的整体全过程链条管理的角度,综合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统筹城乡两个视域背景,就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问题、一般规律总结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建设投入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和建设与运营一体化联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的整体调整思路、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改革、完善和优化创新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体制,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改进其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策略,提升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双重效率。

参考文献:

[1] 潭洪江.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困境与出路[J].岭南学刊,2004,(4):89-92.

[2] 吕玉辉.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 李伟.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2).

[4] 王勇等.河南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J].技术经济,2013(4).

[5] 邹彦.农户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支付意愿研究----以淅川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6] 费振国.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问题探索[J].农村经济,2006,(8):66-68.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范文6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I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并不像工科专业那样能有现成的工厂车间内完成,学校也不可能提供一笔资金给学生去创业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如何将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也成为了众多院校极力探讨,以期改进和突破的一个问题。

一、学生岗位实训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由于高职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广泛性,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意愿是十分强烈的,但是企业的合作热情明显缺乏,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总的来说,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缺乏动力的。

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一)“平台式”校外实训基地(群)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政府、相关行业组织的合作,搭建“平台式”校外实训基地(群)。依托生产性的企业行业为主体,搭建“一校+多企”的平台,建立集群式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应主动与相关行业协会,如食品行业、电子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合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建有不断推进产学合作内涵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真实的生产和管理体验。

(二)建设“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

在与本市、本省的大型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拓宽合作范围,加强与外省,甚至国外的企业建设“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大型企业实力相对雄厚,可由企业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提供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需求信息,指导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发挥各自优势,共建专业教学与培训团队,开展企业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并且在校内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参与产品营销或研发,与评优或补助挂钩。力争做到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在校内完成,其它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在生产现场进行;三是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习与就业结合,将“合作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推向全面;四是大力支持合作企业发展,开设企业“定制式”培养人才的班级。

(三)建立“项目导向培训企业型”校外实训基地

与中小企业合作,建立“项目导向培训企业型”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融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培训型企业”合作,将企业作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开展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多工种中高级技能训练,以及相关岗位人员的应知与应会培训。

三、校外实训基地的机制建设和政策建议

(一)动力机制

学校方面,专业建设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并将其与国家财政拨款相挂钩,深化高职院校共建共享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能性,为学生搭建真实的生产性实践平台。

企业方面,应确保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较好的预期利益,包括:优先获得优秀毕业生的选择权;可以利用高校资源对本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提高企业和员工竞争力,并把员工对学生的帮带教育与奖金等挂钩,落到实处;同时依法享有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

学生方面,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应有相关法律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获得真实的管理工作体验,并能取得相应的工作报酬,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就业的可选择性。

(二)激励机制

针对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从政策和制度层面考虑,如何激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建立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或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相应利益补偿机制。如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加拿大通过退税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参与校企合作),对于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相关企业按一定比例减免相关税费。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参与职业教育既是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同时又是一项能给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好处的事情。

(三)约束机制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并加强政策的执行力,以此从法律形式上加强各行各业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力。

同时,政府应鼓励各行各业建立非政府非市场的公共性行业组织团体,在政府的引导下,让相关行业性组织、协会参与到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建立起连接企业、学校和政府的中介组织和机构,以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向企业和学校宣传等。

(四)利益分配与财务管理机制

在财务管理方式上,明晰相关的利益分配关系,让学校教师参与的实训课程指导报酬和教学课程建设的工资,学生在企业工作的报酬,企业员工的帮带指导报酬等都有明确的财务支出明细,校方和企业方按协议进行利益分配。另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额资金、设备损耗等专款专用,统一核算,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成本预算。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充分发挥多种模式应用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校企合作带来的真实场景或项目的学习体验,也让企业和政府在这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3]吴兴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