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

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范文1

自21世纪初国家推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各种培训项目层出不穷。如仅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与财政部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用于“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安排5000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国家在2012年发表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中明确提出“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此外,教育部也专门就教师培训的具体内容,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2011年)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年),指出教师培训的内容应主要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三个方面。

但是,仔细思考近十年来我国高中美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仅就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作一些思考。

一、 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

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美术骨干教师的培训与其他美术教师的培训是不一样的,如在此阶段中的新任教师的培训内容应主要是帮助理解美术教育工作的意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的树立等。但高中美术骨干教师的培训目的应主要是进一步提高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思想境界,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进一步奠定基础,能在同行中做到“以崇高的品德感染人,影响人”。

因此,对高中美术骨干教师而言,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的培训应侧重于从教育学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教育专业,侧重于让骨干教师对教师专业有进一步的深度与广度的理解,在培训时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如《国内外高中美术教育比较》,《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来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育理论水平。

二、在专业知识方面

作为促进高中美术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知识培训,其内容一般包括美术教育知识与美术学科知识两方面,并应更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全面性与深度性。

(一)在美术教育知识方面

这部分培训内容设计的主旨应是更新美术教育知识,更新骨干教师对国内外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认识,强化骨干教师对现代美术教育进展的领会运用能力。如更深入理解高中美术新课标,包括进一步分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区别;理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中的系列与模块的关系等。此外,在美术教育的知识方面,还需引导骨干教师认识与了解国内外现代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其中包括包括高中美术教学理念,学习方式,以及主要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及进一步培训教师熟练运用美术现代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创新运用技能,有效提高高中美术教学。

(二)在美术学科的知识方面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方面都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但由于离校时间相对较久,反而对美术学科的一些知识不如新任教师那样印象深刻,并且也需要更新与深入。

因此,对高中美术骨干教师的美术学科知识培训而言,应侧重于加深与提高学科专业知识,如美术史论与美术技能知识,引导骨干教师深入理解与巩固美术文化,并能对一些美术文化知识进行系统的深入思考与归纳整理,如中国画的发展脉络,西方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本土民间美术发展史等。并以相对集中与分阶段的实操方式,提高骨干教师的绘画基础与创作能力。

三、 专业能力方面

对高中美术骨干教师而言,这部分的培训内容也不再是对美术教学表达与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简单培训,而应侧重于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教学研究能力的形成,以及教学引领能力的形成等。

(一)在教学风格形成的能力方面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富有个性化特征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如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论证严密的教学风格,活跃创新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且有利于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高中美术骨干教师正处于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期。因此,这方面的培训内容也正是骨干教师极需提升的内容。

(二)在教学研究的能力方面

教学研究是指运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的创造性活动。教学研究是教师可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岗位成才、开发师资资源,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骨干教师若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是必不可免的过程。因此,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在这方面的培训内容侧重于如何引导骨干教师进行科研的选题,以及成果的表述,注重骨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引领的能力

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范文2

摘要:“二・四”分段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美术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顺应时展需要、面向农村小学教学所设立的一个全新的专业方向。本文对学生文化修养的结构层次及途径作了分析。在教育中应本着以美术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观和涵养人文精神的建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关键词:课程设置;农村小学;文化修养;综合培养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的文件指示,计划培养为全省农村乡镇及以下小学定向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湖南地区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招生培养工作于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承担该项任务。

从培养目标上讲,本专业方向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农村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从培养规格上讲,本专业方向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在使学生接受全方位培养、能承担农村小学教育及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要特别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培养。因此,该专业方向的美术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村小学教学的实际,符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

1文化修养构建的层次

围绕美术文化这个核心把与此相关的文化修养分为三个层次,即美术文化素养、美术及艺术理论素养、人文社会知识素养。而这三个层次是既分主次又相互相联系的。

1.1美术文化素养

美术是一种文化,它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对于以基础美术教学为职责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建构自身的美术文化。美术文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美术学知识,即要认识并掌握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本质特性,作为造型艺术的特殊性在美术语言上的体现,如透视学、解剖学、构图学、色彩学等。美术语言是美术作品得以存在的基本形态,美术的其他种种价值都必须依附于这一基本形态才能体现,所以也被称为美术本体。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发现美术语言的特征和规律,较深入地理解美术的本质。美术包括不同的门类,如绘画、工艺、书法等,要掌握不同门类的基本常识及创作特点。中西美术有共同点也有许多差异,要掌握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这些既是美术文化的基础,也体现着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特殊性。二是美术史知识。中西美术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美术时潮,涌现出无数著名的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家,一部美术史就是人类美术文化的全部精英史,它构成了美术文化深厚的基础,也是美术文化的具体的视觉体现。因此,美术学和美术史论虽然不同于美术技能和具体的美术作品,但它们是关于美术的基本知识经验积累和对美术理性认识的结果,是美术学科有机的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

1.2美术及艺术理论素养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种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范畴、审美理想等。艺术是美的最集中体现。通过美学理论的学习,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另一方面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指导人从审美的高度创作和鉴赏美术作品。艺术理论是关于艺术本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以及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规律研究。艺术理论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艺术本质及其艺术规律从而指导自我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论教育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分析作品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性质,阐释作品的审美价值、思想意义、艺术风格等。它的学术性、价值判断的倾向性、必须符合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美学及艺术理论素养是学生文化修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果按学科来划分,包括哲学、宗教、历史、政治、伦理等,它们都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具体体现。美术与这些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件美术作品总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下诞生的,优秀的作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无论中西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从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性的制作技术混为一体的“技艺”向作为精神性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在中国,唐宋以来由于众多文人介入美术创作,使得艺术创作的精神性特征得以强化,对文化修养的强调,凸显了中国绘画独有的文化内涵。在西方,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绘画被提升到与科学并立的精神生产的地位。要达到对艺术的真正了解,我们就必须懂得,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视觉呈现,一切艺术创作都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积极的实践性。如果我们不否认艺术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这种密切关联性,不否认艺术精神性特征的话,就应该将艺术放到与其他文化类型的关系中加以审视。而现代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与科学意义上的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有了一种更为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学科有了一种更为深入的融合。因此,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部构架必须有人文学科的支撑,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对于美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必须的。

2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加强大学生文化修养

实现学生文化修养的完整系统建构,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不仅在于认识到建构什么样的文化修养体系,更在于如何建构的问题。

2.1调整课程结构,具体落实《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这一指导方案是根据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方向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制定的。“方案”把课程分为六个学习领域,加强了“美术理论与历史”、“美术与人文教育”两个领域,增设了“教育研究方法基础”、“ 教育法规学”、“ 小学美术教学论”等课程,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上面所述的文化建构的三个层次。总体上看,“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在克服重技能,轻人文的弊端,丰富了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方案的实施对培养具有人文精神、较高文化修养的基础美术教师具有积极意义。

通识教育是一个柔性的课程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式化模式,应该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学校里面的课程可以横跨多个学科,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课程以及教师。这种弹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身的需求,加深自我的文化积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培养都大有益处。改革高校课程设置,减少专业化课程设置的数量,为学生学习业余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有了充分的时间,有助于学生依靠传统的读书方式,提升自我修养。文化修养是靠每天的积累,积少成多,由小江汇聚成溪流。因而高校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更多时间空间。拥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提升文化修养大有裨益。

2.2合理利用院校其他专业的人文课程

院校在学科门类上的设置比较齐全,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等学科皆有设置,这一方面为美术学习构建了一个特有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这些学科也是美术学习加强文化修养培养的课程资源。因而在加强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拓展其文化艺术视野方面,使美术专业学生广泛接触其他人文学科成为可能。合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做到优势互补,打破各专业的封闭状态,鼓励美术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系部的人文学科,实行学分制计入学生学分中。在这个资源共享和学科融合的平台上,建构学生的人文素养。

2.3开设人文学科的讲座

高水平的人文学术讲座既具有对某一问题研究的深度,又具有该学科的学术前沿性,对于学生了解某一人文学科的现状,涵养其人文素质,培养其对于人文学科的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学院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是建构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增加文化类讲座和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依靠必修课和选修 课,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角度进行。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历史传统、学术风尚、管理风格、社团生活、景观布置、建筑特点等诸多要素。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学校重视人文类活动的开办,科研项目的投入,名家讲座更是必不可少,用科研活动和名家思想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当然,光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学生自我的努力和吸收。书读的多少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只有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自我吸收和升华,才能化为自身的文化修养,内涵修养。

2.4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态度

人文学科的资源极为丰富。除了博物馆、美术馆、大型画展等可视的历史文物、艺术作品外,图书馆有大量的人文学科书籍。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一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态度,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式,为他们开列书目,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中了解其所学知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知识的受授都靠教学过程来完成,自学是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最为灵活有效的方式之一。

2.5文化修养类选修课,为学生加强文化修养拓宽渠道

部分高校对于文化类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选修课数量不多,关于文化修养类的选修课更是屈指可数。更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选择选修课,最先考虑的是选修课是否容易通过,上课是否轻松等问题,其次才考虑选修课内容是否感兴趣,质量好不好。缩减专业课程设置,适当增加文化类选修课的数量,拓宽文化修养教育的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个人素质具有较大的帮助。另外,保障选修课的质量,提高审美层次,增加吸引力,也是加强学生文化修养的一大关键。

3结语

跟上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及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文化素养及最基本的教学理论与探讨美术教育教学的自觉意识。只有解决了这些最为根本的问题,高师美术教育建构学生完整全面的文化修养,从而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保证和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詹小平.普通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农村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一师学报,2005,5(2):3033.

[2] 陈黎明,田刚.从源头输送农村教师――免费定向培养客观上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素质[J].瞪望,2007(7):24.

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范文3

下面从知识技法传授、练习辅导、作业讲评几方面谈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认识,与同行们一起来分析美术教学的现状,揭示美术教学的误区,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学一些。

一、关于传授知识

传统美术教学已把精讲多练列为重要特点,对精讲和多练引起重视,这是对的,但对发挥美术作品的直接传授知识作用尚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课堂教学中老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然后学生照课本依样画葫芦画上半小时了事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的知识,学生就难以得到了,至于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谈不上。试想,美术课充斥口头语言的讲述、讲解、谈话、讨论,却抽去了形象的提供,抽去了让学生感受造型艺术作品的视觉思维活动,抽去了直接从美术作品中获取知识的机会,那还剩什么呢?如果标签贴错了,那只会压抑而不是推动美术教学,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美术教师的注意力应保持在直接的视觉观察,对美术作品的目力接触,学生自己对美术实践的体验,直接的美术体验才是美术教学值得讨论之处。我之所以坚持这一点,就是因为将注意力转移到美术作品其它方面的诱惑力既强大又普遍。美术作品的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述,很难抓住,也很难评价,而用语言表述作品中有些什么东西、作品表达了什么意思则要容易得多,因此很多老师便将精力投于此道。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引导学生从具体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同时以作品讲评,启发谈话的简炼语言讲解知识要点,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好教法,这种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理应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授美术“双基”,提高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提高美术素质,具有一举多能的功能。

二、关于练习辅导

美术课的这种在练习中学习知识的特性,在专业美术学校能普遍予以理解和应用于教学,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开花结果却艰难得多。我们常会看到高年级学生低着头、埋怨自己无能,面对美术作业愁不能完成,然后在这种心理驱使下,虽努力为之仍交了一份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作业就算了。久而久之,美术低能就成了定局,在“全面发展”中形成一块美术低能的缺憾。研究解决此问题,对于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价值,于是我常留意于思考这个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美术能力并不是全面低下的。主要在美术技能的低下。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

三、关于作业讲评

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高师美术史课程 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59-02

美术史课程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和艺术实践能力,提高解读各国美术作品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美术教师,具有重要作用。

面对我国日渐深入的素质教育和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开展,美术史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史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鉴赏解读作品能力的高低以及是否具备传授美术史知识的素质和能力,往往会直接影响其将来的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目前来看,不可否认的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史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规范和优化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是每一个美术史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史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五个方面的优化措施一抒己见。

一、正确理解和科学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具有导向性,教师正确理解课程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国美术史课程目标是:第一,掌握中国历代美术的重要作品、代表人物、主要流派及突出成就等方面的知识。第二,了解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美术发生、发展、演变的线索脉络和内在逻辑。第三,增强对中国历代美术经典作品的分析、解读和鉴赏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外国美术史课程目标具体有所不同,但也是从知识目标、方法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来加以界定的。

由于不能正确理解美术史课程目标,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仍停留在具体知识的传授上,表现为告诉学生在远古时代、商周、宋元明清、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哪些画家、哪些作品,而忽视培养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鉴赏能力、解读能力以及情感目标,导致无法科学实现美术史课程目标。

一代史学大家王伯敏曾经指出:如果将一部美术史压缩又压缩,提炼又提炼,或许只剩下两个字——率真。一部美术史,或者是音乐史以至于戏曲史,它所歌颂的是人的创造价值。在美术史教学中应该渗透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热爱本民族美术文化遗产的情感,尊重其他国家文化的良好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优化教学内容

(一)调整美术史课程体系

1.关注绘画史以外的学习领域。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中,美术学科的学习领域在拓展。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其特点就是对美术作广义的认识。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美术学科的名称有了改变,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经把美术改称为视觉艺术,英国称为美术与设计。这样的改革不仅是名字上的改变,而是使美术学科超越了传统“纯绘画”或“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学习领域。然而长期以来高师美术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绘画史课程,对于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的历史成就有所忽视。对此,应调整本课程中绘画和其他美术种类所占的比重,加大对绘画史以外的学习领域的关注力度。

2.关注非西方国家的美术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学习世界不同地域、民族和国家的美术成就,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构建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课程性质。但是出于资料少、时间紧等各方面的原因,一些外国美术史教师讲课内容多是欧洲国家的美术史,如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的美术成就,而对于非洲、亚洲、美洲等非西方国家的美术史往往蜻蜓点水或者忽略不讲。这对于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历史知识结构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构建都是非常不利的。历史上不乏著名的艺术家,如凡·高、毕加索等,他们的艺术很多是从亚、非、美洲艺术中汲取的灵感和营养,这些国家的美术成就同样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此也应有所认识和了解。

(二)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一些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资源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高等师范美术院校可利用博物馆、美术馆资源丰富美术史教学内容,实行馆校合作,一方面可利用其馆藏资源开设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同时高校学生可为展览馆、文化馆做讲解员,从而实现双赢。

信息化资源的利用也可以扩展美术史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登陆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网站,去欣赏学习各种藏品资料。

三、优化教学方法

(一)提高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

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笔者曾经总是以“满堂灌”的形式来教学,可是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讲台上教师如唱独角戏,很多学生在讲台下打瞌睡、聊天、玩游戏。这样的教学即使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也是无意义的教学活动。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笔者尝试了学生“分组参与教学法”,将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题如“伦勃朗的艺术”、“唐代仕女画的成就”等,进行研究、归纳、写教案、做课件、讲课。在笔者进行的课后调查中,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以往没有遇见过的,并认为通过自己研究与讲课受益匪浅。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撒手,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还是应该给予宏观上的把关。

(二)实现教学方法以“注入”为主到以“启发”为主的转变

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学习观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关注如何呈现、讲解、演示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提示、点拨、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形成探究意识。所谓探究意识,就是一种怀疑前人结论,敢于大胆提出假设的勇气;而且还要有脚踏实地、严肃认真的研究态度。这是创造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目前,美术史教学内容确定性太强,学生似乎只要记住确定的知识,而无须进行更多的思考。举例来说,在美术史课程中,就有许多结论是给定的,如“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吴道子是唐朝宗教人物画坛最具代表性的画家”等等。这种结论性、经典性的东西不能不要,但在教学中应该有许多不确定的音符,正可谓“思维止于结论,而起于问题”。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现代教学技术为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使整个教育过程变成立体式和辐射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如投影仪、幻灯片、音像材料、三维动画、CAI课件及网络系统,教师可以多收集如《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科普性电视节目给学生播放,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史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如讲到清朝的园林历史时,笔者就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播放了大型纪录片《圆明园》,通过这样的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清朝皇家园林的辉煌历史。

四、优化教学评价

关于美术史课,多数学生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据观察,学生上课睡大觉、课后不复习、考前猛突击的现象普遍存在。之所以有这样的学习心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术史课程教学评价单一化。有效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会促进教师不断检视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胜与不足之处,了解学习的方向、方式。如果单纯以闭卷形式,出一些诸如填空题、问答题、选择题等考题考试,学生完全能够在短短的几天内突击完成死记硬背,其积极性肯定不高,而且单纯的闭卷考试形式反映的学生学习结果是不全面的,对于培养其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所以需建立起激发学生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综合性。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忆的多寡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上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查。另一方面,强调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建立一种鼓励个人思考为目的,采用论文、答辩、参与课题实践活动、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参与追求多样化,以求学生的创新与自我反思。

五、优化教学配套图像系统

教学配套图像系统优化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史课程教学优化的物质保障。美术史课程是一门视觉艺术的历史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原则之一就是直观性原则。不仅要讲授讨论,还要展示直观美术作品图像。目前美术教师可以用的图像资料多来自于网上的搜集。但是网上资料存在着不清晰、有色差等失真情况,对于很多教师而言,网上这些图片哪些更接近原作无法辨别。在教学当中,笔者深感图像资源的匮乏对美术史教学效果的影响,如讲到五代北宋的山水画时,没有较好的配套图像,作品皴擦点染的用笔,或苍劲,或浸润的用墨根本无法向学生展示,视觉效果非常差,学生面对一团模糊的鸿篇巨制根本“无动于衷”,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史的兴趣。

笔者在网上也搜集了一些高校的美术史课件,发现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包括一些教材的配套课件也是如此。显然仅靠教师和院系的努力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希冀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能够为美术史课程构建教学配套图像系统,并寻找更理想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了部分关于美术史课程教学优化的见解,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当下,美术史课程作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其在高师美术院校中的地位仍然十分尴尬,一方面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其又受到漠视,重技法轻理论的现象十分普遍,其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范文5

以下,结合自己学画、作画的体会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绘画方面的心得,作为经验的积累,充实自我,启发学生。

一、入门要有“明师”引路

李可染说:“学艺重要的一条,要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有坚强的毅力,艰苦的磨练,深厚的功夫”。学习绘画的途径因人而异,但最终目标是美术创作。现在书店里有关学习绘画的书籍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不为过,但绘画毕竟是一门操作性的技艺,书上的理论知识对初学者来说是一时难以理解的,需要这方面的专业者指导,当入门后有了正确的实践感受,就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俗话说得好“入门靠师傅修炼靠自己” ,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有事半功倍之效。现在的美术高考生绝大部分都经过老师的亲临指导的,这是最好的证明。学习任何知识入门阶段都应有老师的指导。

二、关于构图

在构成美术作品诸因素中,个人认为构图是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六法”(南齐谢赫)中的“经营位置”,讲的就是构图。讲得简单些,构图就是把安排在画面上的物象依据物体的位置、高低起伏、大小、长短、曲直、主次、疏密等因素灵活运用,使画面达到美的效果。其中,物体的位置、大小是构图成败的关键,尤其是主体物。构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是很活的,不能受几种形式规限,要从主题表现的需要灵活变通。多从变化与统一、突出主体上考虑。学习构图多看连环画,分析其如何布局是很有益处的,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连环画更是值得一看。连环画画幅多、构图各异,从连环画里学构图是一条捷径。画人物众多的构图,要考虑人物如何穿插、遮掩,画面才丰富、饱满,否则,达不到目的。

三、关于造型

绘画是视觉造型艺术。点、线、面、体、材质、机理、色彩等造型元素,要在绘画中灵活运用,写实绘画要求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营造出立体的三维空间。这就要求比例正确、透视合理、空间感强、质感真实。造型能力是学画的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是要经过不断的训练才有收效的。对于那些非科班出身、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的业余学画者来说更不容易。因此,要长期坚持训练。

四、关于色彩

色彩是构成美术作品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的绘画作品都离不开色彩,是美术创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西方印象派画家,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对室外光下景物色彩的表现,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丰富了色彩理论的宝库。画面的色彩可概括为三大块:天、地、物(人)。三大块要注意和谐,再在每大块色中搞些变化。画面中不能有两块完全一样的色彩,既对比又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不能顾此失彼,两者时刻都要兼顾。

五、关于气势

中国画讲究布局取势,色彩画同样讲究构图与气势,无气势的画面给人的感觉平淡无奇。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强调的是“活”字,“气势”则强调的是“力”。王肇民说:“艺术品,真则美,力则美,所以作画首先真实有力。”有气势一般都活,但“活”未必有“力”,因此,两者都不能缺。营造“气势”,作者在作画之前要做到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努力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中国画家就是讲求“贯气”;还可以在构图和用笔上多加考虑,做到构图严谨,或画面恢宏,或以小见大,或高屋见瓴,或宽广深远;用笔做到笔走龙蛇,力透纸背,抑、扬、顿、挫,富于节奏。

六、关于审美

审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欣赏能力、创作水平的高下。画家要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除了技能技法过硬,还要在作品主题、内涵、情趣、意境、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所谓画外功夫,讲的是画家的修养,而高水平的审美能力是画家修养的重要表现。

为了拓宽视野,要多“看画”。学习不能离开生活,也不能离开传统,人们常说:学写作的要博览群书,学作诗的要熟读唐诗三百首。其实,学画也是要饱览美术作品的。画家朱屺瞻说:“师造化,师前贤,两者都不可缺少”。“我主张努力多看细看,看时一笔一笔在胸中临摹”。一方面,通过看作品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的风格、不同画家的特点,知道美术的发展趋势、变化。二是,可以从别人的作品中吸取适合自己的东西,提高绘画水平。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建立了“欣赏?探索”学习领域,编排了一系列美术欣赏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提升我国公民的美育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关于创作

创作,是一个学画人文学、美学等素养的综合体现。创作的实质就是画什么?如何画,两大问题。画什么容易解决,如何画就不容易了,但可以归纳为:构图、造型、色彩、技法这几方面内容。开始学习创作不妨从仿别人作品入手,就是利用别人的构图画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从旧瓶装新酒,慢慢过度到独立创作,这也是一条学习的捷径。自己是这样学创作的。创作是受个人风格的追求、生活的体验、水平的高低制约的。因此,不同的人画同一个题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画面,原因就在这里。

在初中美术作业中,也有创作的内容。尽管学生作业幼稚,谈不上专业水平,但能锻炼学生的创作思维与创作能力,有的作业还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天真的童趣。初中生的创作训练,主要重过程,不太看重结果。

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范文6

一、文献来源

为了解我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笔者对相关研究文献作了较为系统的研读分析。研读资料主要来源是 1999 至 2009 年出版的艺术类书籍以及公开发表,被中国知网(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检索方法为: 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高师美术教育”为检索词进行检索,获得 1999 至 2009 年相关的研究文献105 篇,经审阅、筛选发现,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相关研究文章为 86 篇。本研究将之全部作为取样对象,分析维度主要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

二、文献综述

( 一)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赵诗镜在《对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重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赫赫有名”的美术家,也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一般的美术工作者,而是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有高尚思想品德、并具有相当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1]赵青在《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中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并给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2]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这一点研究者存在共识,基本上没有异议。

2005 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刊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规定的: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

不难发现,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断提升。从过去美术教育工作者到今天的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 从适应基础教育到了解基础教育再到引领基础教育,这是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质的飞跃。

( 二)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研究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梳理众多文献主要从以下层面展开论述。

1.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吴世宁在《试论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师范性特点》中指出,多年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过多强调专业技能。著名艺术教育家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指出: “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艺术专业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即像专业艺术院校那样,在内容上偏专、偏精、偏深,而中小学艺术教育所需的东西却因其简单、基础浅而往往被忽视。结果,学生毕业上讲台,对中小学艺术教育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反而并不是感觉轻车熟路、游刃有余。”[3]邱长沛在《关于高师美术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强调,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应该贯彻一专多能的原则,一专多能是师范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中等学校美术教师的重要条件。并提出了专业设置的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如专业基础课除素描、色彩外,应增设设计基础,素描课除传统素描外,应补充结构素描与意向素描,在工艺设计中开设电脑设计课等等。葛鸿志在文章《对当前师范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提出,在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概论的基础上,增加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教学。另外,还应开设美学、美术评论及与现代美术教流相适应的电脑美术和电脑设计,根据未来基础教学的特点,可以开设一些手工与美术相结合的课目,如泥塑、陶艺、纸工、金属竹木工艺等课。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提到,在我国高师美术专业课程特别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约占总课程的 2/3,并以各种传统写实性的绘画为主,而忽视陶艺,染织、民间手工艺,版画、工艺制作、现代设计、电脑美术等内容,严重脱离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三、四年级两个学年的国画、油画等专业学习和毕业创作,成为最重要的学业评价标准,完全沿用了美术学院的课程模式而偏离了师范的办学宗旨。[4]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者主要针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仍然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许多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2. 课程结构中教育类科目所占比重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和所占整个课程的比例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高师美术课程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较多文献提及了关于这方面的改革建议。还有专门讨论在高师美术教育专业中如何富有成效地开设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文献。张秀丽在《简论中国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指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中教育课程仅占总课时 7%左右,学生学习不到足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毕业以后很难当好教师。美国、日本的课程结构则大不相同,它包含了较大比例的教育理论课程和学科教学法课程,约占总课程的 2/5 左右。为此,在高师课程中必须增加教育类课程,在增加教育实习学时的同时,可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 “教育见习—了解教师”“教育实习—学做教师”“教育研习—做好教师”不同目标和内容的三个阶段,以切实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

杨钧同样在《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中指出,高师美术课程设置重专业轻教育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问题。并用数据说明课程结构中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在教育类课程设置上,研究者主要围绕完善教育类课程,增加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突出“师范”特色展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研究者很多都采用了中外比较研究的方法,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观点。

3. 课程与课程的交叉与融合

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世界课程改革带有普遍性的趋势,艺术领域的改革也积极关注和反映了这一趋势。美术新课程改革反对科目本位主义,关注各课程知识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徐建融在《美术教育展望》一书中指出: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 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成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艺术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5]张志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将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增加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增设如宗教与艺术、文化人类学、文学、历史、音乐、建筑、戏剧等选修课程。[6]

杨钧《新课改环境下高师美术改革对策》、刘剑丽《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与发展要求》等都在这方面给予关注。关于强调课程建设综合性,提倡学科综合类的文章出现较少,提倡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之间融合与渗透将成为研究者新的关注点。

( 三)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研究

岳嵘琪、田卫戈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高师美术教学体系》中指出,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师美术教育应大力进行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从课程教学、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7]赵胜利在《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美术教育的思考》中指出,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为根本任务的高师美术教育,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应该从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招生体制等方面进行反思,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办学模式,从而能够和美术基础教育相适应。[8]众多文献在此方面给予了一定关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学实践,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不甚关注,教育教学中很少涉及美术新课改方面的内容,这就直接造成许多“未来的教师”不了解新课改的背景、性质、价值和目标,无法在理念、知识和能力上为将来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造成培养的美育人才与基础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的需求之间出现不和谐因素。

三、文献研究分析

( 一) 研究成果重复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新颖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师资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始对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给予更多关注。笔者将近十年的有关文献进行搜集发现,论文数目成直线上升趋势,文献数目急剧膨胀,时至今天仍是一个热点话题。综观文献,整体上都能看到高师美术教育存在不足及需要改进的部分,但有不少研究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上,缺乏将某一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有些研究内容与已发表的文章内容重复,创新性和新颖性严重不足。

( 二) 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尚缺乏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

纵观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研究,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往往局限于现状的分析,且较少关注国外美术教师教育的情况。从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上看,大都以思辨性研究为主。由于研究数据不足,许多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以经验和感觉作为论据,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师范院校的具体境况,致使难以得出一些具有广泛性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笔者认为,目前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如何很好地适应,乃至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特别需要加强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应多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