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应急管理体系

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学籍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185-02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给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的学籍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籍管理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籍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问题、学籍管理两个信息平台操作重复问题等,都需要加以完善和解决的。

一、高校学籍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籍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学籍管理制度是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管理学生的手段,它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达到高校发展的最优化。然而,许多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没有根据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有一些学校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遇到学籍管理方面问题时才去制定和修订相关的管理办法;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漏洞很多,为独立学院日常学籍管理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便。

(二)学籍管理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新设专业的增加,在校学生人数激增,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成倍提高。管理人员繁重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占据了大部分工作时间,没有精力考虑工作该如何创新问题,这势必导致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学籍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学籍管理工作可分为: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学生奖惩等几部分,可以说学籍管理既是学生与学校间的“入口”,也是“出口”,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有的老师和学生对此并不是很重视,主要表现在:

1、系教务秘书对学籍管理的政策一知半解,学生遇到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答复,他们回答不了就推到教务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了高校教学秩序和效果。

2、个别老师和学生对学籍管理缺乏必要的了解,个别老师认为学籍管理就是管理部门的事儿,跟他们没有关系,对教务处布置的工作执行速度较慢:部分学生把他们当成学籍管理的一个被动对象,只有遇到问题了才去了解学籍管理的一些政策。

(四)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问题

学籍管理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学籍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然而,很多高校对此重视不够。

(五)学籍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籍信息管理有两个平台.一个是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各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信网”)中“学籍学历管理平台”上对本校的在校生学籍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另一个是在根据本校实际需要而使用的“学籍管理子系统”上进行学籍信息维护。在这种模式下对这两个平台下的数据库维护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给学籍管理人员带来很大压力。

二、相应对策

(一)制定一套适合本校的、切实可行的学籍管理制度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当前,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制度及对其严格的执行,是新形势下高校培养人才职能实现的必然要求。

首先,在新生注册、毕业审核、学历注册等方面要体现制度的严肃性在“新生注册”、“毕业审核”、“学历注册”三个方面,都要严格进行审查,以保证新生入学的合法性,毕业数据的准确性和学历取得的公平性。

其次,在休学、退学、留级、转专业等学籍异动方面要体现制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面对多样化、个性化日益突出的管理对象,制定各种制度不能过于死板,以免遇到制定了政策无法执行的情况。

再次,学籍管理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就是说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以人性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性观”、“竞争观”、“动力观”。各校在制定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同时考虑学生的要求和人性:要正确认识新时期学生间学习能力差异加大、学习目的多样化的事实,实施更富有弹性和超前性的学籍管理制度,以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积极推进学籍管理的二级管理,减轻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决定了学籍管理必须要实行分级管理。所谓“分级管理”就是将学籍管理的权限下放到各系部,建立学籍管理的二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系(部)的直接管理作用。建议系(部)指派教务秘书专门负责处理本系学生的学籍,保证责任落实到人,教务处负责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学籍管理日程,各系按照教务处的要求和日程来完成管理工作,教务处可以定期召开交流会,便于系部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对学籍管理的重要性要加大宣传力度

建议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辅导员和教务秘书将学籍管理的一些政策和重要性传达给学生,教务处可以把相关的学籍管理规定装订成册发给学生,让学生一入校就知道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四)培养和提高学籍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学籍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面对新形势,必然要求管理人员具有比以往更高的素质。

1、加强引导,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引导学籍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和管理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学籍管理人员的学习研究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对于研究成果出色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等等。

2、组织学籍管理人员定期培训,鼓励进修

高校可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政策理论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心理教育学等知识的培训;也可以举办专题讲座,使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接触学籍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热点,以提高其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还可以鼓励学籍管理人员攻读管理专业的学位,提高管理水平。

3、扩大与兄弟院校的交流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管理方法,通过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将好的管理制度吸收过来,开拓视野,取长补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4、加强学籍信息管理的两个平台接口软件的开发力度

为解决两个管理平台重复操作的弊端,建议有关部门应开发出一种将两个平台进行链接的接口软件,使学籍管理人员在本校的管理平台维护过后的数据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学信网”平台。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总之,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学籍管理的二级管理,加大对学籍管理的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培养和提高学籍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以及解决好两个平台信息管理的重复操作问题才是提高独立学院学籍管理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冯祖琴,李文莉.学分制下学籍管理工作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07(3)118.

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范文2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体育;档案管理

高校体育档案记载了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反映出高校体育发展的“动脉”,能为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要做好高校体育档案的管理工作。当前,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发展缓慢、缺乏系统性的问题[1]。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状

(一)缺乏档案意识

日常体育档案管理工作中,许多同志积累资料的意识很强,但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仅仅把文件材料作为自己日后进行工作、提高办事效率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将文件资料长期占为己有,久而久之,造成文件资料的丢失、乱放,甚至出现丢失的情况,以至于严重影响档案的完整性[2]。

(二)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科研、党政各项活动中文件材料收集工作是首要的一环,要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只有将文件材料收集齐全才能实现;一旦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掌握不住档案形成的时机,使档案人为地分散、游离或消失,教职工需要查阅的东西找不到,久而久之,档案室也就失去了作用。

(三)重保管、轻利用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档案部门从指导思想到工作安排,都过分强调收集和保管,将利用工作放在次要地位。档案工作人员忙碌于收集、整理、防虫、清尘等工作,而利用工作仍旧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只是一套案卷目录供检索,处于被动服务状态。

(四)体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

体育档案管理工作依然停留在建档、管档、看家守摊、你查我找的水平上,而忽视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了许多很珍贵、利用价值很高的体育教学科研档案材料常年被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其作用。档案工作人员忙碌于收集、整理、防虫、清尘等工作,而利用工作仍旧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只有一套案卷目录仅供检索,处于被动服务状态。

(五)权责不明确、分工不具体、服务意识不强

高校体育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一般是网络式、分层级的:学院成立了综合档案室,各处室系部设有兼职档案员。然而,如果没有完善的分工体制,这种配备就会流于形式。举个例子,学生在校期间或者回校查询自己的成绩,去教务处,老师说:“系部有档可查”;到系部,老师说:“系部没有最后定稿,因为毕业前补考重修的成绩是教务处录入成绩管理系统的”;去综合档案室,手续很多。于是学生来回跑,对学校的印象很不好,这就是档案管理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分明造成的后果之一。

二、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一)提升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

提升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一是提高对加强高校体育档案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到体育部(系)都应从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服务,培养合格高级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体育档案管理;二是建立体育档案管理系统,体育部(系)设置兼职档案员岗位,校档案室负责设立专门的体育档案类别,进行分类指导;三是培养体育教师树立档案意识,及时将工作中有价值的体育活动信息以各种档案形式储存,形成有效的体育档案信息源和管理网络。

(二)加强宣传,增强高校体育档案意识

高校体育档案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必须通过广泛有效的宣传,让高校全体体育系教职员工了解档案知识,了解党和政府关于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掌握档案法律、法规的内容,不能把档案工作变成“被遗忘的角落”。档案室人员不能“坐享其成”,只等各部门档案员来交档案资料,应深入基层培训全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指导和协助他们做好日常档案材料的收集和立卷工作。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深化服务职能

体育档案信息经过编辑、整理、研究是一种档案化和档案信息再生的过程,可以使档案增值,最大限度挖掘其再利用价值。以便开展多层次的咨询服务。档案的咨询服务就是档案管理人员接待利用者,解答利用者提出的问题,帮助利用者找到利用档案,为利用者出具证明、代查等服务。如建立咨询台、电话预约服务、有针对性地提供面对面式远程查询。多媒体和互联网查询服务。利用档案光盘或通过电子信息传送利用信息阅览,复印远距离传送资历证明。从而,代替了利用者的前期劳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利用者的实际需求。

(四)推进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早日实现资源共享

1.要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契机,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档案信息管理的系统化,将体育档案信息驶上“公路”,实现体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2.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知识,改进体育档案著录方法,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动化体育档案检索系统,加快档案资料的传输效率,提高体育档案信息系统的质量。

3.要构建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安全系统。要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不可抵赖性,达到安全、保密要求[3]。

4.引进、培养人才,加强档案队伍建设。高校体育档案工作信息化,人才是关键。高校体育档案工作信息化,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量的信息处理人员,信息分析与研究人员,数据库建立与维护人员,计算机软、硬件人员,网络环境创建与维护人员,信息服务人员等。因此,高校档案部门应重视引进、培养体育档案人才,加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知识全面、一专多能、有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从事档案信息的管理、开发工作,适合档案工作信息化的需要。尽管高校体育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障碍,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4]

5.建构高校体育档案内容体系。针对高校体育工作实际,档案内容体系要包括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体育设施管理、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科研、体育社会实践、体育社团活动、体质健康调查、体育网络建设等。在上述类别中又可分为若干分目录,在若干分目录中又可分为子目录。反映高校体育档案内容体系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如文字材料、声像材料、实物材料等。通过建立规范化的档案体系,促进高校体育档案工作向系统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档案的整体功能。

三、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体育整体工作中的一项薄弱环节,同时又是一项亟待提高与发展的体育工作,体育档案作为高校档案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是重视,其次是投入,再次是管理。只有把体育档案管理同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高校体育档案管理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国红.高校体育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54).

[2]蒋静.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7,(12).

[3]赵静,魏瑞芹.谈信息化时代的档案管理[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l).

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医学生 临床实习 管理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16-01

对医学生来说,临床实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是一个将医学理论知识外化为实践技能即理论联系的重要过程。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可以促进自己更加了解、熟悉和掌握课堂上学过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也可以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医学生必须重视且珍惜临床实习机会,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锻炼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习过程中,医学生总是会出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临床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经验浅谈了以下几点认识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专科院校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管理问题

1.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弱。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基本上都说一不二,自我中心观念强,自我约束能力弱。在校期间有老师的约束和监管,还可以在表面上遵守学校纪律。而在实习期间,学生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管,加之医院的带教老师工作繁忙,带教的学生多,根本无暇顾及,就会对学生疏于管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玩的更是肆无忌惮,荒废学业。一年实习,理论知识忘完了,基本技能也没能掌握。

2.学生对于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学生尽管在校期间老师多次强调实习很重要,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将此当做耳边风,认为实习可有可无,加之学生实习的医院都是三甲医院,平时上班忙,学生吃不得苦,就会以各种名义向学校及医院请假,常用的理由:亲人生病家里人忙不过来需回家照顾,自己生病需治疗,找工作应聘需请假,备战专升本开始需要时间复习之类。还有部分学生的实习单位是父母或亲戚联系的,实习结束后就可以留下工作,这些学生实习的时候更是来去自由,不把实习当回事儿。

3.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实习学生大都在外租住,安全问题突出: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里用热得快,电热毯、酒精炉等危险物品;手机、钱包等经常被盗;车祸的发生率也比在校期间增高,近五年来有两名学生因车祸死亡,5名学生受伤;,学生下夜班回租住屋的路上,有很大安全隐患;实习期间易被同学、朋友、老乡或者亲人骗去传销,每年实习过程中都有学生被骗入传销的事情发生;

4.情感问题。实习期间,学生因恋爱也会引发很多的情感后续问题而影响实习:私自脱岗和男朋友外出游玩或者是订婚;因为结婚而休学,甚至是退学。

5.对实习带教老师有意见。在实习期间,有部分学生不断向辅导员或学校检查实习的老师申诉带教老师经常让自己帮忙做一些和实习无关的事情,比如,打扫卫生、买饭,取快递、接孩子等,埋怨带教老师公私不分,总是将他们当苦力,对实习老师有意见。

二、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自身从事多年的教学和学生管理经验,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学校层面。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一,加强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加强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样可以从本质上降低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学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1选派优秀的教师担任辅导员。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辅导员是学生名副其实的人生导师,其人格魅力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2选派优秀的教师担任任课教师。一名优秀的授课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播知识,还可以利用课堂灌输一些正能量的东西给学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一些临例,引导学生树立临床实习非常重要的意识。

1.3对学生进行充分调研,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合理的实习分配方案和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同时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及实习地点,充分考虑有专升本需求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学生安排在学校所在市医院,有利于学生及时返校办理专升本相关事宜。允许专升本的学生在完成国家要求的最低实习时间后终止实习,复习功课,努力备考。同时,教学实践课要经常和各实习医院护理部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整体学生实习情况,并反馈给系部。

2.辅导员层面。学生在实习医院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的日常教育和引导。

2.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辅导员应该抓住这一个月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辅导员通常:第一,一定要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校规校纪,让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第二,给学生做好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使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实习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第三,做好学生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2.2抓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2.2.1学生在校期间,辅导员要严格要求学生,一旦违反校规校纪,就要严肃处理,使学生对于校规校纪抱有敬畏感,这样到实习医院学生也会有遵守实习纪律的自觉性。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应利用生活中因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低给患者造成很大伤害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真正的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2.2.2在学生即将离校参加实习的前夕,辅导员要不断强调临床实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习是掌握临床技能和树立临床思维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加强教育学生遵守实习纪律,强调一旦违反实习纪律,学校将严肃处理,且处分结果将记录在档并在全系范围内公布。

2.2.3在学生实习期间,辅导员要做到“全面撒网、重点捕鱼”,即,经常和实及班干部保持联系,把握整体学生的实习情况,重点关注那些在校期间经常晚归、迟到、旷课、心理有问题的、有情感纠纷的、违反宿舍规定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辅导员应经常和其父母进行沟通,在学生实习期间,共同管理,共同关注。

2.2.4安全问题常抓不懈。为了尽可能降低实习生面临的安全风险,辅导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不要怕反复,不要怕学生烦,天天讲日日讲安全,安全自然就会扎根于学生的脑子中;第二,学生即将实习的前期,更是要将学生在实习期间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不断的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防范;第三,在学生实习期间,辅导员应该经常和学生保持联系,时常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第五,要求班干部和实定时汇报实习学生情况,及时上报学生突况。

2.3搞好就业服务工作。在校期间辅导员需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学生实习期间,辅导员应该指导学生制作简历,通过微信、QQ群、空间、博客等多种现代交流平台向学生及时推送就业信息,避免学生因盲目找工作而产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实习医院担起教育教学的责任,严格实习管理。

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范文4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13)

【关键词】公共关系基础;教学;医高专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医高专院校中的管理学科与医学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殊专业,就业方向为药店营业员、医药公司采购员、保管员、医药企业销售员,企业需求非常大。其中大部分同学未来从事营销工作,也有部分学生走向医药企业的管理岗位。公共关系基础作为管理学类的一门课程,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核心理论是:如何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双向沟通,从而与公众建立合作、支持的良好关系。公关活动能够带动营销活动,公关意识能促进营销工作,公共关系活动还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公共关系基础的知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未来在医药企业的相关岗位中,开拓事业,把握发展机遇。然而,在医高专院校中,非医学课程如公共关系基础常常会被认为是副科而不被学生重视,学生没有主动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但事实却证明公共关系基础对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扭转医高专院校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在几年的授课基础上,针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总结了一些公共关系基础课程的教学心得。

1外塑形象,内修涵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公共关系基础课程中,核心理念是树立良好形象从而获得公众的支持。在课堂上,学生就是公众,要想得到公众的支持,教师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第一,外在形象。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课堂礼仪,不穿奇装异服,要穿符合教师年龄、气质、场合的衣着,这不仅是体现教师的为人师表,也是体现公关礼仪的基本要求,向学生们言传身教公关知识。第二,内在涵养。教师必须要有内在涵养,如专业技能强,能够引领学生,亲和力好和包容度广,能够与学生真诚相待,并且善于沟通。外貌礼仪需要授课教师多加重视,内在涵养则需要积累和修炼。

学生作为教师的公众,授课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学生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学生中存在首因效应和移情效应等心理定势,学生会因为喜爱一个老师而喜欢他所讲授的课程,也可能会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而讨厌他所讲授的课程,这被称为移情效应,要想充分利用这个移情效应,就要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从而带动学生喜爱该门课程。而通常学生受到首因效应的心理定势影响,对于老师的评价常常仅凭第一印象。因此,为了有效利用好学生的首因效应,构建与学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公共关系基础的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堂课不仅要求授课教师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给学生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更要求第一堂课的设计是创新、生动、有趣的,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来设计教学,为学生规划专业发展,使之树立自信。当然教师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第一堂课,也要贯穿于本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

2以人为本,精心设计,构建学生喜爱的课堂

现代教学中提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因此要想课堂有效,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挖掘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具体可以使用以下教学方法。

2.1案例分析法,浅入深处,生动形象公共关系基础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案例分析法,即借助公关案例,采用交互式教学,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深出浅入地引出活动规律,从而提炼理论知识,同时又将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形象生动地促使学生达到知行意合一。由于授课学生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使用上,尽可能地寻找医药相关的案例,使得学生更有代入感,由于跟专业相关,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公关策划中,策划公关时机这个知识点,为能够生动形象地阐述策划公关时机的关键之所在,引入了“浙江震元堂药店为树立自己企业的形象,策划了在腊八节熬制特制腊八粥免费发放给市民的活动”的案例,使学生更通俗易懂理解公关时机的策划中,理解利用特殊时间如节假日来策划公关活动的具体内涵,案例的使用比枯燥的讲授更能够使学生接受和识记。同时,学生今后工作中还可以借鉴这些经典案例当中的公关理念和策划方法。

2.2情景模拟法,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在公共关系基础课程中,一些章节如公关礼仪、公关专题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内容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为了掌握学生是否具备将知识点落实到行动中的能力,在授课中可以使用情景模拟法,即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演练该情境中如何应对的过程,这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次锻炼机会。如在讲授公共关系礼仪中的日常交往礼仪,为学生创设情境:两名医药企业业务员见面,如何打招呼、自我介绍、问候、互交名片和握手。一方面激发参与演练的学生自我思考,另一方面为观看的学生提供一次生动的教学案例。除此之外,还可以模拟宴请情境、介绍他人的情境、电话礼仪情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反思。另外,在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新闻会的组织与实施这个知识点,也可以为学生设立情境,将学生分为两个组,一个组扮演新闻发言人,一个组扮演记者公众,通过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交手和切磋,锻炼了语言沟通能力,检验学生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也为课堂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在情境模拟法中要注意两点:(1)可以先讲授理论再进行情景模拟,也可以先进行情境模拟,通过纠正其错误从而导出正确理论;(2)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实际,可以使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也可以使学生未来将来面临的情境,如求职、销售等。

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安全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学实验室、科学研究实验室和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室3大类,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和窗口[1],更是开展“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是高校保持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维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前提和保障.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影响到高校的安全与稳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国外高校也很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英国牛津大学[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及日本高校[5]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全面了解现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一套适合本校校情、运行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展调查的总体情况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湖南省15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其中“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1),其中“985工程”高校3所,“211工程”高校1所,军队院校1所,部属院校2所,省属院校12所,省会高校7所,其他城市高校8所.问卷全部收回有效,基本能够反映湖南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水平.

1.1管理体系系统化

15所高校都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了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相关制度配套,专项经费保障,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安全课程教育与专项培训互补的管理系统,为学校的实验室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湖南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

1.2管理机构多元化

高校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部门比较多,如保卫处、安验室管理处、后勤基建处、资产处、教务处、科技处等职能部门及学院、实验中心、系、实验室等都参与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的高校还成立了实验室技术安全科.

1.3管理制度齐备化

具有“大学实验室管理规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大学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大学实验废弃物处理管理规定”等涉及实验室安全主要制度的高校达11所,占73.3%,有的高校还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及“放射性安全管理规定”等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最为全面的是中南大学,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制度共13项.制订了校、院两级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14所,占93.3%.涉及实验室安全的制度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呈现系统化、齐备化的特点.

1.4管理体系多样化

15所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以构建较为简单的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和较为复杂的校、院、实验中心、实验室四级管理体系的较多,分别为5所和4所,占33.3%和26􀆰7%;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最少,仅一所高校,占6􀆰7%;校、院、系、实验室四级管理和校、院、实验中心三级管理的分别为2所和3所,占13.3%和20%.

2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本次调查的湖南高校办学层次、学校类型和学科门类较多,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也各具特色,但总体看来还存在以下不足.

2.1顶层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管理责任不明晰

在体系结构的顶层,参与管理的部门较多,但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不明确,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级部门是保卫处的有5所,是实验室管理处的有6所,是教务处的有2所,有2个部门及以上的有2所.这些部门与校内其他部门之间责任不明晰,如与资产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如何分清管控药品的供应与管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理等工作职责.

2.2基层管理者和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

在体系结构的基层,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视不够,管理实验室的是基层教师,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一般体现在教学科研上,教师对实验室的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应该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从事实验的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实验者较多,而实验室管理者有时意识不到安全的隐患,不能严格督促学生按章操作.制订了具体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学校仅2所,只占13.3%.

2.3中层管理职能弱化

学院是实验室安全的中层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了学院的教学科研方面,对实验室安全的管理主动性不够,对实验室基层的监督力不强.制定院级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仅有3所高校,占20%,主动开展学院实验室安全检查的仅1所高校,仅占6.7%.

2.4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安全素质,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的具体体现[3].涵盖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开设安全教育综合课程、开设专门的实验室安全课程、进入具体实验室前的安全培训全系统安全教育的只有1所高校,建立了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也只有1所高校.

2.5基层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以法治校已深入人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在调查中发现,在学校层面上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比较齐备,但在学院,尤其是在具体的实验室(实验中心)层面上的制度不齐,而校级制度覆盖面广,比较笼统,对具体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指导性不强.

3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开展建设.多数学者认为应从加强硬件和软件设施管理开展建设,尤其是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6G8].笔者认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3.1顶层设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实验室安全的因素也多种多样[9],因此,应从校园安全的角度顶层设计实验室安全工作,成立校级安全管理委员会,其组成包括学校高层领导、技术专家、财务主管人员、工程师、医师等,领导和协调机构实验室安全工作,处理重大实验室安全危机和事故.保卫部门是学校实验室安全的一级管理部门.二级管理应分类设计,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可成立实验室管理机构,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教学型大学可由教务管理部门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三级管理应落实在学院,学院是办学和管理的中层组织,对学院人财物具有全面的支配权,只有学院重视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各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者是实验室(中心)和具体教师。

3.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国家在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新要求,在进一步完善校、院级层面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外,特别要根据具体实验室的情况,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同时开展对制度的宣传学习.

3.3完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要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展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综合课程,到进入实验室前的安全准入制度学习,构建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实验教学、实验研究紧密联系的长效机制.

3.4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障,建立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学校要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同时每年预算安排一定经费,对相关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培训学习相关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体系[10],购置相关安全管理设备,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人财物保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吕长平,周凤莺,何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6,38(14):150G153.

[2]陈家胜,贾丽霞,解成喜.借鉴他山之石,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0):8G10.

[3]刘浴辉,向东,陈少才.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68G171.

[4]戴芳,何江,赵治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199G202.

[5]龚守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途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90G91.

[6]李颖.改革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适应创新型实验教学需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280G283.

[7]刘春元,邢小萍,程月琴.浅谈农业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2):188G190.

[8]潘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88G190.

[9]贾贤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G195.

学校应急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高校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062-01

1.引言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高校实验室教学与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提升了高校实验室对国家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但同时也使实验室安全工作面临着日益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必要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至关重要。

近年来,高校由于师生在实验中操作不当、设备老化、消防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爆炸、火灾所引起的重要资料被烧毁、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另外由于管理疏忽和缺少防盗监控系统等原因,实验室时常发生设备失窃现象。因此,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内涵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从属于高等学校的校园安全大系统,针对高校实验室的任务和特点,遵循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对教学和科研实验活动中涉及到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各环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构建,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该体系应该包括组织机构、制度保障、教育宣传、安全检查、技术防范。

应急预案等主要建设内容。在该体系中,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是核心,教育宣传和安全检查是关键,技术防范和应急预案也必不可少。

3.国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国外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设置了完善的组织机构,且角色众多,各司其职,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如香港高校一般都成立了由行政副校长负责的安全与环境防护方面的校级委员会,同时设立“安全与环境事务管理处”进行日常管理。各学院(系)配备安全协调员或安全主任,各实验室有安全责任人。美国高校均在校级层面建立了管理机构。

4.内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内地高校近年来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已有所加强,但与美国和香港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相比,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组织领导不力、安全制度不全、安全监督不到位、安全设施不足等问题,因此,为促进我国内地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结合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实验室的具体实践,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和措施,阐述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制度保障、安全检查等主要建设内容。

4.1 组织结构

组织机构是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和工作的重要保证。高校必须成立由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专门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来实现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责明确、无缝链接的校、院、实验室3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在管理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实验室群策群防、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2 制度保障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高校要在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前提下,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注重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前瞻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出一套严格、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每一位安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3 安全检查

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是一项非常关键的管理工作。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按照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建立了包含3个层面的检查机制,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院检查:学院办公室在主管院长的带领下,定期组织开展学院所属实验室安全大抽查,每学期至少4次。(2)各系检查: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的主体工作应该在各系,其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安排检查的内容和次数。(3)实验室自查: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对本实验室的安全状况定期进行自查,能整改的隐患尽量在内部解决,如无法进行整改,及时将自查情况上报学院。

5 Y语

近年来构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已应用于学院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实验室安全隐患不断减少,实验室工作实现了“零安全事故”目标,促进了平安校园和和谐建设校园。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需要在各部门协同努力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大局,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五一,滕向荣,冯建跃.强化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管理建设.教学科研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3.

[2] 阮俊,金海萍,冯建跃.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0-192.

[3] 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