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类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类基础知识范文1
一、美术分类教学作用
所谓分类教学就是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异大,对于美术基础不同的学生施分类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较好地解决对美术产生畏惧心理以及对自己的画画水平有自卑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二、美术分类教学实施
(一)学生层次分类
在中学开学的第一堂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各自取题交一份作业,可以通过这份作业来了解学生大致的绘画水平。然后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对于绘画的热爱程度以及他们对于未来发展的规划。美术基础好,而且在美术方面有一定天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作为A类学生,视为优等类;美术基础好而且在美术方面有一定天赋的,但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作为B类学生,视为重点培养类;美术基础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作为C类学生,主要用美术来陶冶情操,鼓励他们在美术方面有所发展;美术基础差、成绩一般的学生作为D类学生,主要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目标层次分类
按照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并且以不同类的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使教学目标层次化,即分为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中等层次,对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较高层次。具体来说,对于D类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对于B、C类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美术知识,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美术技能;而对于A类的学生来说,要充分发挥出他们潜在的美术天赋,还要对其思维的创造力进行培养。
(三)教学层次分类
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注意倾斜度,开始“小步子慢速度”有助于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逐步放开,增加一些综合性、灵活性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根据不同的分类层次可以把学生的课桌按区域划分,让学生自己布置课桌的排列。对于所有学生都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要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讲解,识记性的知识只要让学生听懂即可。这样的时间占整个教学过程五分之一左右。要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差异分类教学,通常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来对美术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讲解占所有教学时间的二分之一即可。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来完成作业,通常只是教师选择一个主题,由学生进行自由地发挥。
(四)作业层次分类
作业布置只有层次分类,才能满足基础知识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类学生。对D类学生布置作业分量要少、难度要低,以模仿性、基础性,娱乐性为主,完成课堂作业即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B、C类学生要求在老师设定主题的前提下,可以在课堂上多完成一份与本课主题相关联的作业,主要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对A类学生可以布置稍有难度和深度的课外作业,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在释放兴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复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鼓励中等生和学困生做较高层次的作业,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美术类基础知识范文2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美术教学;教学模式;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该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儿童学习和认识发展的内部联系进行了重新阐释,突出强调了社会、环境等因素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属于其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tural Theory)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各个领域获得广泛认可和应用,如何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建立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美术教学模式探讨
1、美术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模式设计的关键,对教学模式起到整体的指向性作用,决定教学模式的基调。本文从实际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设计,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美术教学的首要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美术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美术史、美术理论、优秀美术作品等知识,掌握基础的美术绘画技能。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美术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过分强调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甚至将其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这是严重错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不要求学生做到精通和高超,而应作为基础的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审美素质提高基础支持[3]。
教学方法的设计。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揭示了学生认识机制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调了教学的“中介”作用,因此,美术教育应进一步将学生作为主体,注重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形成、提高的过程。基于此,美术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分层教学、互动教学、个性化教学等现代课堂教学策略,首先全面掌握每位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再根据其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目标设计,将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调节、构建、提升的能力。
审美素质及价值观培养。通过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完成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价值观建立和审美素质培养等任务,是美术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日常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跳出“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等陈旧的教学模式,通过进行美术作品欣赏解析、小组讨论、美术馆参观、美学理论了解等,陶冶情操,扩展学生视野,力求学生能够形成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形成对不同流派美术作品的鉴赏和批评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升华。
2、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美术教学实践分析
基础知识认知、扩展。学生首先需要进行美术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认知进展[4]。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美术教师应改变传统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采用故事引导、情境模拟、作品解析等引人入胜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获取,主动掌握新知识。
话题讨论,解决问题。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了解之后,要求其分组进行话题讨论。话题的设置是小组讨论教学的重点,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话题应保证由浅入深,从现有基础上略有提高,延伸出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基础美术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产生新认知和观点。
参观美术展览。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要想使得学生形成美术审美水平的提高,定期进行美术馆、画展、博物馆、毕业设计展等美术作品展览的参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参观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参观,避免走马观花。教师可适当进行美术作品的讲解,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参观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发表当下即时感受,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审美潜能,实现常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5]。
教学评价。“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美术教学评价,不应只注重对分数的考核,还要注重学生发展进步的过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着重对学生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突出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不一概而论。
二、结语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当前美术教学模式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从分析“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本文提出了美术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中介”作用、加强分层、互动、情境教学模式应用、着眼学生学习发展过程进行评价等措施。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美术教育者的长期坚持,不断实践和改善,才能实现观念和方法的全面转变,实现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颖.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3):180-183.
[2]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张韶山.“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N].江苏教育报,2013,08(3):3-4.
[3]王志文.高校公共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启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4(4):161-163.
美术类基础知识范文3
综合类院校动画专业按照艺术类省统考的分数进行招生录取,而不是像一些独立动画学院那样能够以单独校考的方式对考生进行单独选拔。艺术统考项目一般也为素描、速写、色彩三项,是对考生美术基础水平宽泛的测试,而非针对考生各专业方向能力的测试。所以,综合类院校招录到的动画专业学生在生源状态上与独立动画学院的生源有较大差别。在专业认识方面,综合类院校动画专业招入的艺术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自己能够被大学录取为主要目的报考动画专业的,对动画缺乏了解是他们一个比较突出的弱点,另外其绘画风格与绘画习惯也与动画专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在美术知识方面,艺术生大都是在艺术高考培训班中学习和训练,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处于美术基础知识不足的状态。在创作技能方面,多数艺术考生在进入大学前只进行临摹甚至背诵图像的训练,缺乏原创绘画的练习,甚至根本没有创作意识。这部分学生在面对教师提出的创作类训练时通常会感到茫然或者无所适从。由于综合类院校动画专业学生具有这些特点,其学习能力与自主招生的动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画专业教师在进行美术基础类课程的编排时,必须在借鉴先进院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专业生源状态做出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明确教学方向
其一,教学目标。动画专业的设计类课程都是建立在绘画基础上的。如,角色设计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人物造型能力;运动规律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快速而正确地绘画出想象中的人体、道具的基本结构,并通过绘画连续的多个姿势表现角色的动作;动画场景设计课程需要学生构思并且画出场景、道具;分镜头设计课程虽然并不要求精细的绘画,但是镜头的设计和表达仍要求学生对场景透视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进一步说,所有的二维动画创作都依靠学生的美术功底,而三维动画中的贴图、灯光等技术也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色彩功底。动画专业美术基础类课程的设置目的是稳固学生的美术根基,使其顺利进行之后的动画专业课程学习。所以,动画专业美术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服务于动画创作需要。教师只有明确这一目标,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果。其二,专业能力需求。动画创作相较于其他艺术类创作,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内容的虚拟性。在动画创作中,角色与场景往往是虚拟的、不存在的。即使与其关系较为接近的电影,摄影棚中的演员和摄影机、布景也是真实存在的,而动画创作内容则是完全虚拟的。动画创作虚拟性的特点,要求动画专业学生具有更高的构思能力,也就是想象并进行默画的能力。同时,由于动画中的事物特点被加以抽象概括,与现实有所区分,所以动画专业学生在美术表达方面应该具有以线条、平面进行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调整教学内容
其一,强调结构的绘画方式。在素描、速写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注重结构的绘画方式,这是动画创作最需要的,这也是学生在过去的绘画训练中所缺失的。美术基础练习应当“由内而外”地进行。物品需要使用结构素描的方式,而人物则要先绘制主要结构,把握正确的体积感,再增添外形上的细节。其二,注重透视训练。透视本来是作为素描中的基础知识存在的,但是高考应试美术培训班的课程中对此并没有进行强调,所以学生在此方面往往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在动画创作中,创作者对于要制作的场景、场景中的道具与活动的角色必须有准确而科学的想象,为了将其表达成镜头语言,创作者在透视方面必须具备相当的能力。在色彩项目上,空间透视则在拉开景深、表达气氛等方面得到表现。而空间透视能力在传统的色彩训练——绘画静物、模特等练习中往往无法得到锻炼。所以,在传授理论之余,教师也要注意调整练习作业的内容。其三,加强对线条造型的训练。在传统二维动画片中,一个角色通常只有一到二层阴影,甚至没有阴影,三维动画中也大都需要对要表现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删减,以取得卡通化的艺术效果。动画专业学生在美术基础类课程学习中应该着重掌握用线条进行造型的能力。素描中要求的调子在动画专业教学中应该被简单化,只训练学生寻找主要的阴影交界线和亮部即可,练习的重点并不是调子的复杂度,而是范围的准确性。其四,提高对色彩的认知,进行更为细腻的色彩表达。相较于对素描课程的需求简化,动画创作在色彩能力方面的要求却比传统色彩练习要高一些。动画在电子设备上播放,屏幕能够显示的发色数目比色彩颜料的数量要多得多,所以学生应该更加细致地辨别和使用颜色。动画色彩课程的教学,首先要为学生补充色彩原理、光学知识,然后在作业训练中对色彩表达的细致提出较高要求。
四、改进教学方法
其一,应加强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素描、速写、色彩三门课程虽然被称为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先打下基础再进行其他专业课程学习那样一刀切的阶段进行。人类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网状交织的,各方面能力也是相互辅佐的,在学习过程中整体提高的。美术基础课程被安排在大学的第一学年,此时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在学习时往往会依照以前的习惯进行训练,而不是针对动画专业的需要进行训练。因此,在基础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先使学生了解后续其他科目的情况,并说明这一阶段进行美术基础训练的目标、方向和作用。其二,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知名院校出版的教材虽然很具有参考性,但是其编排基于本校的教学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美术基础相对薄弱的综合类院校艺术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编排时,要摸清学生的能力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学应当优先弥补学生缺失的基础知识,重视理论传授,特别注重结构、透视等方面的训练。其三,鼓励创作。创作意识缺失是综合型高校动画专业学生最大的弱点。在高考美术训练阶段,基本是教师告诉学生应该画什么,学生就画什么。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在大学课程学习中遇到设计、创作类课程时就觉得无从下手。在美术基础训练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带有故事背景的绘画对象,并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一点变化。如,提供穿着特定舞台服装的模特,让学生先设想这是一个什么角色、在什么环境中活动,再进行绘画。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创作思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另外,学生群体中其实有一些对动漫有兴趣,自身也有创作经验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是创作意识较好,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他们,利用美术基础训练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五、结语
美术类基础知识范文4
一、优化知识结构,加深文化底蕴,渗透人文知识,增强作品吸引力
美术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出来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欣赏作品时仅靠直觉经验是不够的,教师要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都要懂,对古代、现代、当代都要了解,对中国的、外国的都要有所研究,同时对自然美、美术事件都要掌握,还要对历史、文化、经济有了解等,这就需要教师有很高的美学素养。了解相关的姊妹艺术,阅读相关的美学书籍、游记、散文等对自然美的描述,这些对我们欣赏教学会有很好的启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美学修养,鉴赏时就很难把自然美讲深、讲透。只有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才能全面深入地引导学生赏析作品,才能具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
不同时代题材的作品,既是从艺术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复杂情感的材料。美术欣赏的过程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很多的美术作品是根据历史事件、诗词、传说、生产劳动、战争、宗教等场面绘制和制作而成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作品的艺术形象多数是由圣经的故事创作的。教师在讲述这一类作品时,适当讲述一些学生所没有接触过的宗教故事,以及宗教对艺术家本人及社会的影响等等。如,古希腊的雕塑、陶瓶、建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民主色彩很强的奴隶制政治外,还与它的地理气候条件、良好的黏土、优质的大理石分不开,它使古希腊的美术品产生了明朗、开放、和谐的艺术特色。在欣赏古罗马雕塑“持矛者”时,如果我不给学生介绍――地中海气候温和,人们热爱户外运动;再则在古希腊赖以谋生的海上贸易和适应对外掠夺或防御战争中,都迫切需要体魄健全的男儿。所以,他们很早就重视体育运动,也以强健的体格为荣耀,从而有裸身参加体育竞技运动的风俗习惯。他们肯定对大量的人体雕塑疑惑不解,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这一点才奠定了西方人以人体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
从教学效果看,渗透人文知识的美术作品更具吸引力,更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敏感性。
二、调动子门学科知识,使学生在美术作品欣赏时由浅入深,由里到外,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地形成知识系统和审美经验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铸就了各具风格特色的美术作品。民族的精神、时代的审美观念通过美术作品得以表现。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哲学思想、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宗教观念和审美意识的缩影。因此,调动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等知识认识美术作品,不仅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引发其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比如,魏晋南北朝的壁画为什么大多是本生故事,色调为何大多是深棕色的,使人看了透不过气来?调动相关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容易理解。魏晋南北朝是个战乱的年代,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壁画大多是本生故事以佛祖释迦牟尼“前生“故事为题材,宣扬自我牺牲,忍受痛苦,寄希望于来世的思想。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课前复习此段历史,使他们懂得在充满苦难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年代里,佛教是蒙蔽和麻痹人们思想的鸦片,同时又是生活在苦难现实中的广大群众思想情感和理想的寄托,是和当时的苦难现实分不开的。
三、掌握学科特征,使基础知识学习与作品欣赏并重,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欣赏向高层次发展
基础知识是美术欣赏的一把钥匙,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如果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如果不懂美术基础知识是无法捕捉到作品的精神内涵的,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教学中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引导,先播放一些具有某一种典型美术语言的作品,让学生在赏析中认识美术语言,如线条、明暗、色彩等。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将它们按一定的法则结合到整体形象中,才具有表现某种意义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是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顺理成章,逐渐深入。如,讲到中国古代花鸟画时,教师可根据内容采用示范教学法,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美术基础知识。首先大胆地在课堂上现场挥毫,让学生痛痛快快地感受一下写意画挥洒自如、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纵横交织的潇洒画风,再对其水墨写意画的情趣美、意境美、形式美等内涵进行揭示,引发学生的兴致,并让有兴趣的学生也试着画一画,体会在宣纸上作画的感受,让他们充分感受和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和震撼力。当然我们也可以在欣赏下对形式进行剖析,让学生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概念、形式因素)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得到知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构建新型欣赏教学模式已成为一项课题。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坚定不移地进行欣赏教学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需求的美术欣赏教学新路子。
美术类基础知识范文5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模式化教学和没有认真引领学生思维进行授课。模式化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一切新知识都已模式化,死搬硬套的进行传授。这样的授课形式,根本引不起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对小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真程度没有进行充分了解,只是以完成美术教学而教学的方式,这样的授课学生根本不喜欢。其教条主义式教学,难以让学生在思维和美术创作上有所体现,也为学生的学习进步设置了障碍。当前的小学美术课教育,已经从应试转变为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美术素养和语言知识的表达,才是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的重点。教师对所教美术只是将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描述,而忽略了小学生对美术有关自己独特的个性追求和表达方法。在学生眼里,不同事物都有其不同个性,学生对这些事物的感知也各不相同。美术课不但要教会学生美术基本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事物产生独特的心灵解读。学生只有达到这种效果,才能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了,产生独创性。在这里教师不要限制学生思想行动的发挥,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空间,如果老师只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做,不考虑学生的思想和理解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出一群没有特点,同一形式水平的学生。
二、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方式
1.小学美术教育应对小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性教育培养
这需要小学生彻底摆脱模式化形式学习,在自由的美学环境中感受生活和艺术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通过这种以美育来带动美术教学的教育形式,要自身重视这种教学方式,深挖教材,能根据学生特点有选择地进行相关美育教学。再者,美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以引导者身份,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可以指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对学生的独特创作思路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学生学习美术,首先要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在学习美术上,有能力创新和拓宽创作思路。但这种知识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能够从抽象的美术思维中得到理解和认知,能熟练掌握美术绘画和艺术鉴赏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磨练中懂得美术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启发想象、延伸思维,以使学生能尽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独立作画。
2.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美术类基础知识范文6
我们的教材使用的是苏教版本。是不是这套教材十分完美,三年一个循环,不用更新,可以一直循环使用呢?答案是不可以。因为初中美术教材本身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纵观初中美术书共六册,活动课、手工课、工艺课大大增加,探究、综合其他学科,合作型课占有一定比例。尤其到了初三,为了彰显民族文化,体现与时俱进,增加了民间工艺与数码相机、电脑制作技术,真是五花八门、花团锦簇。教材由十年前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提高到了现在着重培养学生做做手工,长长见识,处处合作,比比时髦,看起来热热闹闹,事实上却没什么实质美术内容。如此到了高中,学生要想考美术类院校,必须由家长培养孩子上各种高考美术辅导班,学习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费都在上万,以达到一种皆大欢喜。初中教材中没有明暗素描、色彩、图案等基础知识,而美术专科院校的入门第一关就是明暗素描、色彩等等。由此可见,初中美术教材的设计绝对不是照应试教育的模式编写的,可赞还是可恨呢?为什么这些专业知识免费学不到呢?
因此,我认为初中美术教材编排系统性不够强,实用性有限,对于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视程度不足,华而不实,空有其表,造成基层美术教学相应水平较低,基础美术教育徒劳无功,令人痛心。
听了许多美术课,总的感觉多是课件做得很漂亮,学生活动很精彩,但作业难度很低,学生完成的水平不高。
事例一:有位老师开的《以刀》,木刻版画课。讲得十分精彩,但是学生的作业就是用吹塑纸(书签大小)做一张吹塑纸单色版画,并穿根红绳作为书签使用。这个作业在小学四年级的书本就有了,那时候,他们就已经做了,而且做的还是彩色的。而这一课的学生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是这位开课老师不够优秀吗?是学生的美术才能到了初二退化了吗?
事例二:初三的美术教材有多少学校在真正使用呢?我在市直中学美术老师中做了调查,大部分学校未开设初三美术课,有的开设了,也是让学生看动画片,有的就直接上自习。也有的则因为教材设计过于理想而择课而上。我就属于最后一种。
比如,第十八册《蜡染艺术》这门课,我注意到小学阶段就已经开设了,以纸代布,让学生集手工、活动、制作于一起,十分有趣,效果也很明显,作业很漂亮。很多美术教育杂志竞相报道:美术教学结合了民间工艺,十分优秀,十分合拍,让孩子从小就爱民族文化,十分高尚。如此小学就已经上过并上得很好的课放在初三教,却让我有教不好的感觉。初三下半学期的学情是迎接中考,天天都是倒计时,美术课已经不能要求学生为了它特别准备什么。所以,老师不能让学生为了上好这节课而分散精力去准备相关资料、布、染料等,也不能在班上制作,影响班级卫生,甚至影响班主任或者下节课老师的工作;你更不能让学生在下节课甚至一整天都因为未完成或者想完成这块蓝印花布而蠢蠢欲动。也许这节课设计的本意仅仅是让我们老师学习了,并让学生欣赏它、了解它。至于怎么练习着做一做,那就可以参考小学的方法。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一位优秀的美术老师会在木刻版画课的公开课上,想到了用吹塑纸版画作业代替木刻版画的真实原因了。如此反复教有什么意义呢?初中美术教材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呢?
事例三:初中第十八册《留住精彩的瞬间》《多媒体的应用》等课,立意十分好,与时俱进,让学生学习操作数码相机、电脑器材,并且尝试从美术的角度认识如何整理,如何编辑生活的赞美诗。但是这节课设计得过于理想了:因为现在的很多学生没有这些器材,学生的家庭贫富差距很大,这种课程在我们现在的教育阶段,学校不能为学生配置这些教学器材,那就没有必要设置了。因为作为老师,不能让学生在免费教育阶段享受不平等教育,从小就因为物质的缺乏而心理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