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艺美术基本常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艺美术基本常识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 美术教学 认识误区
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就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的著名论断。这充分表明古人已认识到绘画对人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一堂美术课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诸多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去了美术教学的意义,就会使美术课走入美术教育的误区。美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阵地。然而在农村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美育一直被置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里,美术教学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搭配科目,在对这门学科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对美术教育存在一些误区也尤为显著。
一、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缺乏
现阶段中小学校都已开设了美术课,学校用的美术教材,已逐渐贴近学生,改国画为水墨情趣,改素描为明暗关系,立体感和空间感等。这样做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但由于受小考或是中考的影响。学生致力于语、数、外等学习中,无暇顾及美术这一学科,认为美术学科是一门非升学科目,可有可无。持这种认识的人很多,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上的许多人都有这种认识,实际上这是应试教育的观念造成的。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形式下,考什么,什么科目就重要,就必须抓紧抓好;不考什么,什么科目就无关紧要,上好上坏,无关大局。所以,由于美术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属于非升学科目,与学生升学的成绩无关,因此,上好上坏不碍事,甚至改上其他课也无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教师的巧妙引入新课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积极创设合适环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的教态、语言要亲切、生动,多用鼓励的、表扬的语言,增强信心。比如:“很有创意”、“很好”,“你真聪明”等词句,教师要多用,用好。水墨国画《学画山水画》一课,课前我在教室挂上了一些国画作品,学生观察欣赏,置身于美妙的墨色之中,让学生说一说想法,谈一谈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入新课。
二、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所致
这是当今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包括一些教育界人士、学校领导和许多教师,都有这种认识,这种对美术课的理解实际上停留在“原始阶段”,在他们眼里,美术课不过就是美术教师在黑板上随便画上一只苹果等,然后叫学生照者画而已,美术教师并不需要什么能力,只要能用笔在纸上画个简单的图画就行,至于要加高深的美术理论、美术技术那时专业教师的专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没有必要了解和掌握。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的教法要灵活多样,尽量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比如把绘画步骤编成儿歌既活泼生动,又容易记忆;绘画中配上合适的乐曲,使得学生心情舒畅,激发创作欲望,等等。如著名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的是老师的一顿毒打,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不可取的。因此,今天这样的事不应该再发生在我们教师身上。作为教师,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画的画儿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或伸伸大拇指,“你比老师画得还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些鼓励多些表扬,会让学生们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这对学生们的一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美术课是一门高深的学科,一般人学不了。
持这种认识实际上反映了农村美术教育的长期滞后使人们对美术的本质和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事实上,美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常识是每个人都能学习和掌握的,并没有什么高深可言,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日常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比如像室内装修、家具设计、灯光配置、房间色调、服装、各种小装饰品等方面的知识,就是人们生活必须了解的。尤其是这几年收藏热的兴起,许多老百姓被卷入其中,成了收藏家,甚至有些人通过自学实践,成了水平不凡的鉴定藏品的专业人士,这些事例是足以说明美术是一门大众学科,人人必须了解和学习,只要用心,都能学好。
四、农村条件差,无法很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工作。
农村经济的落后,教育观念的差别,使得学校首先不会考虑到艺术器材的投资,艺术器材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没有教学用具,有些理论知识教师讲起来空洞,加之美术基础知识差,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不好。
工艺美术基本常识范文2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G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025-02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分析
当今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随其深入发展,现今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相关词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本文中所理解的文化创意产业通常是指“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具体解释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这样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产品和服务结合的产业,正在并且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产业,也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其核心内容是创新活动,其本质特征体现在对创新产权的收益上。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把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2]。霍金斯认为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知识产权的每一种形式都有一个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对应,这四种工业加在一起就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
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谈及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具先锋代表性的就是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本文针对上海这个城市做专题的研究。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分析用SWOT分析法,对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因素进行分析,以此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1.优势。上海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又是我国创意产业的首发地。上海理所当然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有很多经验,而这些经验就恰是相对于国内别的城市所具有的优势。2004年12月首届中国创意产业论坛的举行,就可看出上海已经开始要着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了。并且根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表明,上海市创意产业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五位。2004年成立的民办非企业机构“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在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上海第一批由18家创意产业联合起来形成聚集区,从这里开始也就标示了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正式成立。至2006年底,上海已有四批75家园区被正式授牌,聚集了2500余家创意型企业和3万多名创意领域的人才。在这里包括了体验休闲、设计装潢、工艺美术、咨询策划、数字娱乐等。由此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在上海是持续并且快速发展。2.劣势。虽然上海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有很多优势,但由于仍然出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政府在对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上还不完善,政府整体对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是跟不上所需的节奏,呈现出整体滞后的状态。其次,一些新建的园区存在应付政策,烂建设的状态。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位和设想,导致招商的企业的规模都偏小,甚至产品不过关。更加缺乏专业的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上海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创新与保护意识不强,存在严重的侵权现象。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凝结知识产权的创造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扩散、聚合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创新活动,本质特征体现在对创新产权的收益上[3]。可见知识产权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3.机会。上海是具有海派文化的城市,是海纳百川与国际接轨的城市。所有的新鲜事物都能第一时间在这座城市出现。上海市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也是相当重视的。上海这样别具地方魅力的城市,本身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用现代的各种媒体手段及策划,能创造出无数的机会,让人才与文化创意产业擦出火花,更进一步促进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4.威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以及国家大力推广文化产业的背景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除了自身存在的缺陷外,更是面临一些威胁。近几年,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例如临近的杭州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上也越来越具有话语权。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坐拥八千年文明史,历来是中外文化的交汇之地,有着兼收并蓄、大气开放的文化胸怀和优秀的文化品质,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潜力。杭州也是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所以杭州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体现出毫不逊色的态度。上海要继续保持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先地位的话,不能坐吃山空立地吃陷。要把握住每一次政策改革的机会,把握住每一次自我调整的机会,把握住每一次吸引人才的机会。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相关性分析
知识产权的权威定义应该是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定义: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里的智力活动产生的所有权利。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等权利的统称,具有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无形性、可复制性等特点[4]。文化创意产业是属于智力劳动的成果,所应当获得保护。但由于当下这个产业的发展还不成熟,整体结构存在缺陷,最根本的问题也是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一个创意从产生到最终的成形,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它都是需要知识产权的陪伴的,只有知识产权在旁监督,对创造产品的原创性进行保护和确认,才能体现出个人创造的价值。
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一般涉及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利权保护。专利权一般保护的对象都是要具备创造性、新颖性的,当然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有时这些产品不单单是物品,还可以是方法和方案,但都是具有技术性的。但是在知识产权的现有领域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创意和想法是不受保护的,这里就会产生出问题。因为虽然这些创意都是独创性的,但是它们并没有实施出来。所以在法律意义上,是不存在效用的。只有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将这些独创性的创意想法落实,形成了产品或者方案,它才能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2.商标权保护。商标权的概念就是商标使用人对其商标所依法享有的权利。在中国,由于商标权的取得以商标注册为前提,故商标权又特指商标使用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依法享有的权利[5]。文化创意产业中企业的商标是代表企业文化的关键,商标的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是必不可少的。3.著作权保护。著作权保护是从创意资源发掘就开始的,到作品创作、创意产品生产延续到商品销售等创意产业链的全过程。经登记的权利证明文件在作品版权转让、许可使用等活动中是最为直接和权威的信誉保证,著作权登记在现实纠纷中也可以作为行政救济和司法诉讼的有力证明。创意企业应及时进行著作权登记,有效预防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4.商业秘密保护。商业秘密一般是在生产经营中使用的、不为他人所知并可在同行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一种生产经营手段。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创意”就是一个产业中核心的“秘密”,创意也是最容易被窃取的。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了。
四、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策略构建分析
从上述对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撑。随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创意经济活动中必将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大力推进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就必须认真考虑到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和维护这些方面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共同构建知识产权的战略,才能以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带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要解决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政府、行业和个人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1.政府:无论是何地何种产业的发展都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是离不开上海政府在这方面制定的政策法规。例如2004年9月,上海制订和颁布了《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4~2010)》,在这个领先于别的城市所提出的文化产业的纲要中,主要是提出了要提升上海的文化创造力和知识生产能力,要打造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务服务平台,并且平台的构建也要与知识产权的保护相结合,需要以保护创新体系为核心作为这个平台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并且以此正式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政府要建立以文化创意企业为核心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建立公平合理并且有效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协调国家、企业、学校和各种机构之间的关系,构建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创新文化的培育与推广机制,以建立重视知识产权、崇尚科学技术、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面对侵权严重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法。2.行业: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多种行业,其中包括工业设计、出版、网络游戏制作、动漫、软件设计、影视制作等等。由于设计的行业广泛,所以管理起来也存在难度。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也会存在滞后的问题。这时候,行业协会的存在就能突显出它的有效作用性。上海的“田子坊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由23家在田子坊里企业联合形成的,上海的产权局也出了不少力,将这样的行业联盟打造成了一种互帮互助,联合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典范。上海知识产权局在2007年又相继推出了《上海市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公约》,《上海市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章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又成立了最具权威性的上海市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在这个联盟的推动下,有36个创意产业形成了聚集区。从行业协会的角度来说,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公共服务平台,扩大服务范围,是维护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工作重点。行业协会最重要的意义在乎于是文化创意的企业与政府沟通的中间桥梁作用。3.个人:企业要获得核心知识产权,如版权、著作权等,可以通过商业化的操作模式来达到形成知识产权的目的,这个过程当中当然会涉及到专利的商标、品牌、版权等一系列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事物,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将这些链接成一个保护网,来保护个人的知识产权,来实现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要从内部管理开始,提升创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性,而创造则来源于人的思想和才华。文化创意产业亟待发展,就需要个人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就需要普及公众对于知识产权各方面的常态认知。作为一个创作者本身来讲,熟悉知识产权保护基本常识,是最为基本的,提高自身的维权能力也正是为了能创造出创意性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报告.
[2] JOHN HOWKINS.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M] . London: The Penguin Press,2001.
[3] 赵弘,张西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J].经济论坛,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