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区别范文1
摘要:指出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对务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快捷性等与传统财务时代相比要高出数量级的倍数,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本文阐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网络化之间的关系。
网络财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由之路。网络财务的实施对财会人员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谁能早先抢到制高点,谁就能走在网络财务时代的前列!让我们勇敢地迎接会计信息化、网络化潮流!
1引言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2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1卯8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从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20多年,从手工做账到电算化,引发了一场“会计革命”。
会计电算化产生至今,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财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第三、培养了一批既懂财务,又拥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了一批会计软件公司,他们的存在和良性竞争,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会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1999年4月,深习”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了充足、实时的信息。
4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目标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实现r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从而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大系统的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衔接,有机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理论基础不同:刽十电算化仅以传统会目理沦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会计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会计思想为指导。
3.技术手段不同:会计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会计信息化把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应用。
4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还要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将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
5.信息输人输出不同: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信息只能由财务部门输人,输出也由财务部门打印后再报送。会计信息化要求大量数据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既可经授权权利级次,直接从系统当中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从Inett上直接获取。财务人员不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或唯一的输人、加工处理人员,财务人员将更多地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企业及社会各信息系统中被充分利用。丘会计程序不同:会计电算化基本模仿手工会计程序。会计信息化则根据刽十目标,按信息管理原理与信息技术重整扭刽长旎程。
5会计网络化
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意味着会讨电算化中单机系统状况的结束,为我国大规模计算机联网以及国际联网创造了条件,迎来了会计信息工作的网络化时代。
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区别范文2
1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 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 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 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 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 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 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 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 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 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 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 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 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 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 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 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 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 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 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 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 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 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应当看到,没有过去20多年会计电算化 所积累的丰硕成果,今天的会计信息化也就无 从提出与研究。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没 有划定的边界,只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与其在会计领域应用深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在 认识上产生了飞跃,两者都以信息技术为特 征,所不同的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 息技术迥异而使其各自应用的外延和内涵产 生了较大的区别.
2.1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 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 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 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 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 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 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 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 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 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 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 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 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 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 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 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 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 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 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 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 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 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 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 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 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 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 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 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 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 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 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 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 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 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 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 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 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 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 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 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 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 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 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 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 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 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 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 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 的
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 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 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 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 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 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 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 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 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 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 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 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 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 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 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 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 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 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 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 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 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 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 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 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 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 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 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 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 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 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 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 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 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 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 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区别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网络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对务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快捷性等与传统财务时代相比要高出数量级的倍数,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1引言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2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1卯8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从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20多年,从手工做账到电算化,引发了一场“会计革命”。
会计电算化产生至今,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财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第三、培养了一批既懂财务,又拥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了一批会计软件公司,他们的存在和良性竞争,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会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1999年4月,深习”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了充足、实时的信息。
4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目标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实现r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从而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大系统的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衔接,有机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理论基础不同:刽十电算化仅以传统会目理沦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会计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会计思想为指导。
3.技术手段不同:会计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会计信息化把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应用。
4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还要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将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
5.信息输人输出不同: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信息只能由财务部门输人,输出也由财务部门打印后再报送。会计信息化要求大量数据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既可经授权权利级次,直接从系统当中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从Inett上直接获取。财务人员不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或唯一的输人、加工处理人员,财务人员将更多地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企业及社会各信息系统中被充分利用。丘会计程序不同:会计电算化基本模仿手工会计程序。会计信息化则根据刽十目标,按信息管理原理与信息技术重整扭刽长旎程。
5会计网络化
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意味着会讨电算化中单机系统状况的结束,为我国大规模计算机联网以及国际联网创造了条件,迎来了会计信息工作的网络化时代。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为会计信息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网伽rat en t)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与最大化使用效率,并且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开放。传送数据在企业内建立的网络为局域网邸柳,在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建立的为专用广域网网A哟。对于目前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仅装备单机的企业,首先应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已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的企业,则应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广域网,直至上国际互联网。我国目前为数较少的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财务,通过电算化的广域网对各子、分公司的财务信息、经营状况进行收集、管理和控制。除了类似企业集团这种同行业、跨地区的广域网络形式外,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广域网的应用。
会计网络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网络财务是基于玩lemet—Intra nte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蜀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EC)的开展,最终将使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网络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网上设备公用性。网络会计打破了单一的财务软件的购买和使用方式。网上计算机可以省去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购买高档设备的开支,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2)资讯共享。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网络会计把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各种会计数据的存储形式统一规范起来,建立中央数据库。企业可随时浏览所有企业网上计算机内的资料。通过软件资源的共享,将大大减少信息的重复输人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地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3、通讯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方式,企业可以更直接、快速地与外部通信,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度。例如采用Inte技术后,企业和银行几乎可以同时记账就不会出现目前存在的未达账项,并且企业通过1ltell以可以和银行随时对账。这样,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付款和收款业务了。在网络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等,各子系统之间可进行自动转账处理。企业领导不需出门,可通过自己办公室里的计算机查得有关情况,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数据资料,也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送连人网络的计算机。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传送时间,而且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4)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决策职能。(5)网络刽卜要求信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电子数据存在和运动,并可以直接与外界系统交换信息,最终使系统不再依赖纸张等传统信息载休,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网络会计使企业的业务向无纸化发展。
由于所有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都必须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电子商务安全协议开发,因此,财务数据在网上通讯是安全的。企业财务主管和财会人员应放心地使用。网络会计是一门边缘的会计学科,它需要集计算机软件、网络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实现会计电算化与网络会计的接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
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区别范文4
会计工作是一个复杂和繁琐的过程,是借助凭证和一定的技术方法,对单位或企业的资金,展开一系列的监督、审核以及综合分析的工作,从而完善会计信息;而现代化的会计工作,虽然有效地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很多缺陷,对此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建立科学的会计信息体系,以及增加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分析
1、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主要是指会计工作,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来代替传统的手动工作,从而利用现代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对于单位或企业的资金信息进行系统化和综合化进行控制、管理和审核,有效地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化和智能化,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会计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其会计电算化的功能升级,从而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体系的完善。
2、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联系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升级,同时会计电算化也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自会计电算化的诞生,不断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有关会计电算化技术、制度、组织等相关事物的发展,从而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会计电算化只是简单地将会计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融合,自身还有很多的缺陷和发展的空间,对此会计信息化也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
三、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差距
1、差异比较
(1)在任务目标方面。会计信息化主要为了实现会计工作实施中的问题预测和处理、会计工作中的监控,以及工作后的综合评价会计信息体系,也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计电算化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
(2)在理论应用方面。会计信息化综合了传统人工会计工作的理论、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信息生态学理论。而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为了完成会计业务,所以只是结合了传统的会计理论。
(3)信息体系涉及方面。会计信息化涉及的信息系统非常多,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像事前内部控制中的决策体系、事中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事后的评估和综合分析的体系,同时也涉及企业内部的业务部、管理部以及决策部。而会计电算化,主要涉及会计工作的可算体系。
(4)系统地位方面。会计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的财务业务中,属于核心的一级系统,同时也是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会计信息化系统,属于信息孤岛,主要属于最基础的财务业务处理系统。
(5)在技术功能方面。会计信息化是将物流、财务、信息和业务融为一体,不仅具有会计业务核算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会计信息管理、综合分析、评价和决策的功能,使其会计流程更加完善和优化。而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主要就是为了完成会计业务核算。
(6)在信息传送方面。会计信息化的信息输入,是通过企业的各个部门,或是企业外部的机构等单位来获取的大量信息;信息的输出,也可以从企业的内部部门、外部机构等单位直接输出。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信息输入输出,则都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自行将数据输入单机计算机中,输出由计算机的输出模式控制。
2、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通过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比较,发现会计信息化具有目标全面贯彻、功能齐全、技术手段多元化、动态控制、智能信息处理、储存和输入输出、企业信息全面化建设,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特征。
四、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处理中的问题以及对策
1、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对于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和意识,完全处于摸索性前进的阶段;同时大多数的企业或单位,存在重会计处理,轻视信息管理的意识,对此没有正确地意识到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会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和意义。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都意识到,传统的会计业务核算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且常常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计算误差。但是目前有些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应当按照计算机管理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建设完善的人机结合的会计信息和处理体系。
2、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虽然我国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非常到位,但是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网扩技术以及会计信息理论的完善等,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都有所提高,且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企业工作人员要学习的内容,也从原有的专业知识增加到计算机操作,以及会计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对此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财务数据软件功能的学习,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不断地学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和安装技术,从而更好地迎合国家现代化会计信息化和电算化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3、会计软件功能不优化
会计软件的功能、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中,计算机软件存在保密性差、不安全以及模块之间缺乏联系和通用性,使其会计信息化难以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化的业务目标、功能技术、内部控制以及信息智能处理等难以发挥和更新,对此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完善,增加企业资金流动中多种模块的衔接,像固定资产、薪资、转账、资金流动查询等模块;还要不断提高会计软件的集成化和系统化,有效地达到数据安全交换、资源共享、会计工作透明化、综合化等功能。
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区别范文5
并解决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会计工作岗位出发,就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并就解决会计电算化安全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安全现状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含量提高,但基础工作仍较薄弱
不仅会计信息系统硬件、软件本身的科技含量比较高,而且由于会计电算化所跨学科比较多,各自的发展亦很迅速,这就增加了其他学科与会计学之间融合的难度,科技含量的提高给会计电算化安全控制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单位特别是中小在会计电算化实施的过程中,对电算化的认识不够,会计电算化实施时并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调研,没有充分的专业储备,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不健全,操作不规范。这给本来很规范化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带来了因不当操作而造成数据丢失、系统错误分析、甚至会计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安全管理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电算化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缺陷甚至了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化、信息化、财务管理专业化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难度增大,系统控制、控制手段更复杂
会计信息的安全在传统的纸质信息载体和手工处理阶段就存在,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人们已摸索出比较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会计的组织管理、日常维护与管理均发生了变化。
1.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在原有的手工分工的基础上新增了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系统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岗位职责发生变化或调整。设置电算化岗位时不仅要适应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核算的要求,而且要与会计部门的会计人员配备相适应,要符合单位的实际规模。如何合理分工又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内部控制等相适应,这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会计信息系统不是单一系统而是人机一体的复杂系统,其安全不仅涉及设备安全,而且涉及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安全控制广泛,安全控制的方法、手段比手工账务处理时期更复杂,这就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
3.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无形化,数据储存的电磁化,伪造和舞弊的隐蔽性,这些新特征的存在都会成为电算化安全的杀手,也给系统的安全控制带来了困难,而且电子数据的储存介质容易受损,很难保管,会造成会计信息容易丢失和毁坏的危险。
4.网络和数据库的开放性也对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商品化的财务软件一般都具备网络版本,会计人员在感受网络带来的便利时,会计机密的被侵犯、被恶意破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网络通信协议和软件自身不完善,造成网络协议存在漏洞;网络自身布线不合理造成通信质量差;大量的传播极易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网络黑客的恶意入侵、窃取、篡改、破坏系统和数据。
(三)会计电算化安全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财政部也先后制定了有关会计软件开发、评审及管理的相关规定,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展。但会计电算化后与会计核算相关的会计工作规范,仍然按传统的手工算账、记账为制定基础,电算化会计法规的建设和电算化的普及推广不很融洽。
会计核算的财务处理、会计账簿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监督、错账更正方法、内部会计管理等都因电算化核算环境、核算手段、技术方法的变化而变化,电算化实务中上述许多问题仍然无法可依,会计电算化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还很不健全,会计行业内系统的电算化安全规范尚未形成。
(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亟待更新
人的素质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不仅是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而且某种程度上能弥补硬软件投入相对不足的缺陷,提高信息系统运行质量。
二、会计电算化安全策略
(一)加快电算化法制建设,规范电算化安全管理
电算化会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电算化安全正常运行的制度保证。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主要是通过认真落实会计准则、会计规章来实现,通过具体会计准则、会计规范、会计制度、管理办法来指导会计业务处理,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要对会计电算化的软件采用的标准、软件的安全性、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的规范使用、会计电算化文档的保管以及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责任作出指导和说明;对于原有的会计工作规范、管理办法、会计制度,根据电算化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加强电算化安全的日常维护
1.电算化实施的准备阶段
电算化实施前要做好充分的调研。调研的主要包括:(1)对不同会计软件的可用性、安全性进行比较,选择适合本单位核算与管理要求的会计软件。(2)操作系统软件的选用要与会计软件相适应。商业会计软件都有不同的版本,版本的不同操作系统也有不同,其稳定性也有区别,要选择安全性高又与会计软件最适应的操作系统。(3)硬件的选用对于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要根据会计软件、系统软件的硬件配置要求,详细咨询软件供应商或软件研发单位,选购机和相关设备。
2.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阶段
电算化安全控制虽然难度大,但只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规程,建立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实行日常工作制度化管理就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1)安全运行的制度保障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建立健全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硬、软件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化的单位还应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者还要根据本单位电算化的需要及时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当然单位在制定这些内部管理制度时,应充分体现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障,制度制订后还需要重视并倡导制度在工作中的贯彻落实。
(2)安全运行技术保障
①电算化操作人员要善于运用软件的对业务的控制功能。成熟的财务软件对输入的数据具有校验功能,如总额控制校验、数据平衡校验、重复输入校验,以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只要对该功能启用就能发挥作用,但要经过必要的授权,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②建立多级备份与恢复机制。系统备份与恢复机制的目的就是防止系统瘫痪,提高安全性,保证在意外情况下有快速自救能力。要善于运用先进的安全保障设备和措施,建立多级备份和恢复机制,会计电算化开展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分层次的采用以下几种备份:
进行服务器双热机备份,发生故障时,保证在一般故障出现时,服务器系统的不停顿工作,瞬间恢复。其级别最高,保障系数最高,但投入多,对人员要求高。
采取磁盘镜像备份技术,是指通过磁盘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库服务器磁盘的完全备份,即两个物理磁盘的数据完全一致,保证在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数据可从另一个磁盘上读出,不会停止系统运行。
财务及管理软件自动备份,它是利用财务软件或管理软件本身的备份功能,实现重要数据的定期或定时备份。备份程序运行时可能会降低系统运行效率,但对数据的安全很有必要。网络环境和单机环境下都适合使用。
系统管理员定期集中数据备份和账务主管的日常备份,这是最基本的备份级别。当前三种备份条件不能实现时,其备份尤为重要,而且网络环境和单机环境下都适合使用。
系统的恢复也是电算化安全的重要一环,恢复时,特别是第一次恢复数据,要做到忙而不乱,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在软件商的专业人员或开发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勤备份、少恢复,内部管理制度也要对恢复流程有明确的规定,每次恢复操作必须有详细的书面记载。
③加强系统的防病毒入侵工作。尽可能做到财务系统的相对封闭运行,控制病毒源,及时更新防杀病毒软件,充分运用加锁存储设备,加强磁盘读写控制。网络环境下除防病毒措施外,还应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网关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密码技术,确保系统的安全。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监督与管理
必要的监督将会促进管理制度执行水平的提高,电算化工作也不例外,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监督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维护人员的监督。主要是监督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性能是否降低,有无病毒存在,指导操作员操作,检测数据的完整性。②电算化主管的监督与管理。主要是监督操作人员有无违规行为,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质量,及时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监督系统的运行质量。③电算化单位领导的监督与管理。单位领导应把电算化工作作为本单位管理的重要部分,单位领导要加强本单位的电算化监督,经常听取单位会计人员对电算化工作的意见,支持电算化及安全管理工作。④主管单位和财政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监督电算化单位的电算化组织实施情况、管理状况、安全措施情况。要把电算化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电算化的安全性作为评价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组织电算化单位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行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组织行业精英专业指导电算化安全。
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区别范文6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进行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应当看到,没有过去20多年会计电算化所积累的丰硕成果,今天的会计信息化也就无从提出与研究。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没有划定的边界,只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其在会计领域应用深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在认识上产生了飞跃,两者都以信息技术为特征,所不同的是,由于在不同时代所依托的信息技术迥异而使其各自应用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了较大区别。
(一)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
(二)系统地位层次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三)系统目标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性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四)信息输入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五)数据处理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二、会计信息化是新形势下会计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会计信息化是会计改革的需要。会计属于上层建筑,在观念、理论、方法等方面均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革命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也强烈冲击着传统会计模型。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再将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相互影响。
(二)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企业信息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即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制造、测量和控制实现自动化。为此,企业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其他自动控制技术,来控制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减轻人们的劳动,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目标是实现计划、财务、人事、物资、办公等方面的管理自动化,并通过网络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监控物流的整个过程。所以,企业还需要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力图实现从生产到管理的全面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AIM)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该系统产生了企业70%以上的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实现会计工作的信息化也就谈不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三、会计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冲击。知识经济借助于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掌握信息经济时代的经济特征,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信息技术对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解决对这些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全方位提供经济组织的经济信息。信息技术给会计实务提供了机遇,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局域网连接财务和各职能管理系统,做到数据共享、信息互用,使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并将作为经济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纳入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会计实务提供的巨大机遇,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实现会计从核算向管理的过渡,提高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