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1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方案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87

在生物育种与现代化农业推进的大环境中,玉米高产的各方面条件越来越成熟,所以积极地探讨玉米栽培的高产技术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对玉米的现阶段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玉米高产栽培方案

1.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栽培方案中的首要环节。就玉米生产而言,品种的优良性会严重影响其产量,所以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要注意3方面:品种的发芽率。发芽率低的品种会增加种子投入,所以需要选择发芽率较高的品种;品种的抗病害能力。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造成玉米严重的减产,所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十分必要;进行种子生长期的判断。不同的季节,收获效果不一样,所以为了在最佳收获期进行玉米收获,一定要对其生长期进行控制。简而言之就是在抗病性、生长期和发芽率的综合考虑下选择更具价值性的品种,这样才可以实现玉米高产。

1.2 播种期优化

播种期优化对于玉米高产也非常的重要。在玉米种植实践中发现,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而在不同的时期,这2者的差异会产生不一样的发芽率,所以为了提升种子的发芽效果,选择最恰当的播种期十分重要。当然,在播种期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2个方面:地区的差异。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所以播种期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选择;年份差异。在不同的年份,同区域的水热条件也会有差异性,所以也要把握年份的不同。简言之就是播种期优化要因时和因地。

1.3 种植密度的安排

种植密度安排也是玉米高产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发现,玉米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通风,在生长中更容易发生热病,而种植密度较小的话又会造成土地资源等的浪费。所以要对玉米种植综合效益进行考虑,玉米栽种时,根据玉米日后的生长进行合理的密度安排。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提升玉米品质,普遍采用宽窄行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玉米植株单个的茁壮生长,有利于玉米的管理。安排合理的密度不仅有利于玉米高产,还有助于提升玉米管理的效率,所以强化密度分析意义重大。

1.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是针对生长期的玉米秧苗进行。在进行秧苗管理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3方面:秧苗生长的水热条件。在水热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秧苗的生产会更加有利,幼苗也会更加强壮;水肥的供应。秧苗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幼苗所需要的水肥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合理的水肥,这样,幼苗的成L会更加顺利;做好环境控制。比如通风、光照等。简言之就是通过这3个方面的控制,保证秧苗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秧苗的茁壮成长。

1.5 水肥供应

水肥供应是玉米高产栽培方案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肥料的合理利用和效果提升,在具体的肥料使用中,采用配方法施肥价值性显著。所谓的配方法施肥就是在分析玉米土壤肥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性施肥方法,这种施肥方式对于肥料的利用效率更高。在水分的供应上,主要是进行水质的保证,因为利用不洁的水会造成玉米品质的下降,所以积极做好玉米用水的水质监测,并及时分析水污染十分必要。在做好针对性施肥的时候强化水质控制,整个玉米高产的效果会更加的明显。

2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玉米高产方案中需要重视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玉米种植实践中发现,玉米的虫害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有机玉米,具有更高的虫害发生率。为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的措施有2项:在未发生虫害的时候进行相应的药物喷洒,这样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率;发生虫害之后,根据虫害的范围规模以及表现特征进行积极的灭杀。当然,为了保证品质,在药物利用的时候,首选生物药剂,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虫。

3结束语

玉米在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探讨玉米高产的方案,并就玉米病虫害防治进行全面的掌握,可以保证玉米的高产和品质。

参考文献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2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措施。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是推进现代植保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病虫害综合防治在新时期的深化与发展。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要突出以作物为主线,针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在优化绿色防控单项技术基础上,集成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形成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在全国建立100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其中,经济作物每个示范区核心示范点面积不少于500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1万亩;粮食作物每个示范区核心示范点面积不少于1000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5万亩。示范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0%以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100%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危害损本文由收集整理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内。

二、示范内容

(一)蔬菜:在北京市延庆县等27个县(市、区)建立27个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健身栽培、土壤消毒、植物诱导免疫、性信息素迷向和诱杀、灯光和色板诱杀、防虫网阻隔、人工释放天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蚜虫、粉虱、蛾类害虫等蔬菜主要病虫。

(二)果树:在北京市平谷区等24个县(市、区)建立24个果树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健身栽培、植物诱导免疫、人工释放捕食螨、物理和化学诱控、诱虫带诱杀、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苹果腐烂病、柑橘溃疡病、害螨、粉虱、蛾类害虫等果树主要病虫。

(三)茶树:在浙江省松阳县等10县(市、区)建立10个茶树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黄板、信息素板诱杀、人工释放捕食螨、生物农药和环保型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白星病、炭疽病、叶螨类、蚧类害虫等茶树主要病虫。

(四)水稻:在辽宁省盘山县等20个县(市、区)建立20个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抗(耐)病品种,秧田保护、带药移栽、性信息素诱杀、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鸭共育治虫控草、翻耕灌水灭蛹、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两迁”害虫、螟虫等水稻主要病虫。

(五)玉米:在北京市顺义区等7个县(市、区)建立7个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抗病品种、白僵菌封垛、性信息素诱杀、食诱剂诱杀、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人工释放赤眼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玉米大斑病、玉米螟、粘虫等玉米主要病虫。

(六)小麦:在山西省盐湖区等5个县(区)建立5个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混作、适期播种、秋播药剂拌种、生物农药和高效环保化学农药、性信息素诱杀、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人工释放异色瓢虫、捕食螨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条锈病、赤霉病、小麦蚜虫、麦蜘蛛等小麦主要病虫。

(七)其他:在察右后旗等8个县(市、区)针对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病虫以及蝗虫建立8个绿色防控示范区,主要选用健身栽培、性信息素诱杀、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生物农药以及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油菜菌核病、棉铃虫、东亚飞蝗等病虫。

三、示范工作要求

(一)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各地要高度重视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明确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及时落实示范地点、示范面积、示范内容、实

施目标和工作责任,确保示范区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各地要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强化作物全生育期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加强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推广一批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农民欢迎的综合技术模式。

(三)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各地要结合生产实际,加大对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要设立统一的示范展示牌,标明核心示范技术、实施单位和责任人。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3

为提高我市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保障粮油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稳定生产总量,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质量效益的粮油生产总体目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集成先进栽培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坚持示范带动,大力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玉米振兴计划和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惠粮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种植,努力提高粮油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粮油生产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2009年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191.5万吨,争取200万吨,其中肥东县68万吨,肥西县58万吨,长丰县60万吨,四个区5.5万吨,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综合优质率达到80%以上。全市油料作物产量达34.4万吨,争取36万吨,其中肥东县13.5万吨,肥西县8万吨,长丰县6.5万吨。

主要粮油作物的目标任务:

水稻:大力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强化政策支持,加快现有关键技术的集成推广,加大投入力度,创建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主导品种和主体技术的集成推广为主攻方向,以核心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优质专用品种推广,强化“一增四推”关键技术的落实,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加快超级稻品种推广,力争全市超级稻种植面积突破200万亩,大幅提高水稻单产和质量水平。2009年计划全市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295万亩,单产达517.6公斤/亩,较上年提高4%,总产达到152.7万吨,较上年提高3.5%,优质率达80%,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小麦: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突出“四防”(防倒伏、防冻害、防病虫、防早衰)要求,大力推广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化控为主要内容的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抓好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带动功能和示范效应。计划全年小麦面积76.4万亩,单产力争达360公斤/亩,较上年提高3%,总产达到27.5万吨,比上年提高1.5%,优质率达78%,较上年提高3个。

玉米:精心实施玉米振兴计划,以主攻单产为重点,以现有关键技术集成推广为支撑,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核心示范区建设,在核心示范区内推广高产专用品种、合理密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等五项关键技术。优化品质,发展饲料专用玉米。计划2009年全市玉米面积18万亩左右,单产达到412公斤,较上年提高3%,总产7.42万吨,较上年提高35%。

油菜:积极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以主攻单产为方向,以典型示范为途径,集约项目,加快良种良法集成推广,提升油菜生产水平。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平衡施肥、轻简化栽培、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强化强化“三情”(苗情、土壤商情、病虫情)监测。按照高标准、多层次、广覆盖的要求,抓好核心示范区建设,增强示范带动能力。今年油菜种植面积达190万亩,力争单产达到156.8公斤,较上年提高2%,总产达到29.8万吨,较上年提高20.7%,优质率提高到95%。

三、重点工作

1、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按照产量和品质并重的原则,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扩大种子工程成效,提高良种覆盖率。积极创新新品种推广新机制,建立“核心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示范农户+辐射带动”的新品种推广新模式,以及“主推品种+配套技术+主体培训”新技术配套推广模式。

2、开展高产攻关示范。在全市围绕水稻产业提升、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和油菜高产创建四大创建行动,建立万亩示范区50个,千亩示范片100个,重点扶持50亩以上种植大户1043户,20亩以上种植户10287户。万亩示范区面积达93万亩,其中水稻产业提升万亩示范区21个,小麦高产攻关万亩示范区8个,玉米振兴计划万亩示范区9个,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12个,力争示范区综合平均单产较全市平均水平提高20%以上。

3、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创建活动中生产生物灾害损失。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预案;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高效和环保肥料,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总体工作计划,以示范区为依托,进一步增强示范辐射带动功能。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载体,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高产创建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做到测土配方卡发放到户,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到户,配方肥料供应到户,为示范区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2009年力争全市测土配方面积280万亩次。

5、培植规模种植大户。通过政策驱动、科技促动、产业化拉动,促进土地通过委托代耕、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向企业和种植能手集中。建立促进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与提高科技推广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机制。通过积聚品种优势、技术优势和项目优势,做大基地规模,放大示范效应,扎实推进规模农业高效化,实现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

6、建设标准农田。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改造低产田”的思路,大力配套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要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土地整治的有利时机,将项目资金重点向优势区域、向高产创建区域倾斜,整合土地整治、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和农业发展等财政重大专项支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科学规划基本农田布局、统一集中整治的原则,积极实施优粮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四大工程”等项目,强化高产稳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粮油生产条件和装备水平,提高粮油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

7、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推进百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百项农业技术示范,加快引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提高优势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更新率。加快农民培训,突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强化农业科技“百千万”工程,大力开展百名农业专家“连百村、接千户、带万户”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建立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骨干,乡镇农技推广站为辅助,村级农技推广小组为基础的三级基层农技推广网络,着力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8、推进机械化生产。在粮油主产地区示范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粮油生产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围绕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机械深松、精量播种、机械化栽植、联合收获、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农机化技术,努力提高粮油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免耕栽培,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注重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能培训,创新和完善农机经营机制,扶持农机作业协会、经纪人等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积极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规范操作办法,提高实施成效,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四、组织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粮油发展工作制度,市农委成立粮油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化片包干,切实加强对粮油生产的督导力度,保证粮油高产创建顺利进行。建立粮油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整体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定期交流情况,开展技术指导、工作督导、专题调研、信息服务等。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成立工作小组,开展相应的工作。

2、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吸收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等各方面力量,组建专家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深入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开展作物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分区域、分作物、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做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千亩点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3、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多渠道加大对粮油生产的投入,确保各方用于粮油生产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要向粮油高产示范片倾斜。市财政对承担国家和省级水稻产业提升、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和油菜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分别给予3万元和2万元的奖励;对今年单个连片种植粮油500亩以上的粮油种植大户,每户给予1万元奖励;对集中连片千亩以上制种基地,给予每亩20元补助。积极推进粮油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严格各项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4、积极开展观摩交流。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组织农业部门、农技人员、技术专家、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的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全面总结粮油高产创建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对组织方式、技术措施、创建机制等进行认真总结,为今后更大规模实施高产创建活动,推进大面积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经验。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4

关键词 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措施;成效;陕西大荔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074-02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属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 385.2 h,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26.4 kJ/cm2,平均气温13.4 ℃,年降水量514 mm,无霜期212 d[1]。境内黄、洛、渭3条河流穿过,光热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大荔县粮食种植历史悠久,栽培经验丰富,具有“陕西粮仓”之称,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

1 大荔县粮食生产现状

小麦、玉米是大荔县的传统优势作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6.67万hm2以上,总产量45万t左右(表1)。其中,小麦面积4万hm2左右,总产量20万t以上;玉米面积4.33万hm2左右,总产量22万t以上。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滩、渭河滩区。

十二五期间,大荔县连续5年实施农业部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创建小麦万亩示范片13个、面积9 266.67 hm2,平均产量7 959 kg/hm2,较非项目区平均产量6 783 kg/hm2增产1 176 kg/hm2,增幅17.3%;创建玉米万亩示范片14个、面积9 866.67 hm2,平均产量9 520.5 kg/hm2,较非项目区平均产量8 169 kg/hm2增产1 351.5 kg/hm2,增幅16.5%。累计增产粮食22 500.8 t。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大幅度提升,通过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辐射示范带动,对大荔县粮食均衡增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 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十三五开局年也是农业部进一步提升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优化升级的第1年。促进粮食产业稳定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小麦、玉米生a能力为目的,组装成熟绿色的高产高效技术,构建攻关体系,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不同播期播量、种植模式等试验示范研究,深化机制创新,推广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模式,突出节本增效、高产稳产。2016年共建立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2 000 hm2,其中小麦万亩核心示范片2个,实施面积为1 523.87 hm2,辐射带动6 666.67 hm2;玉米万亩示范片1个,实施面积为768.47 hm2,辐射带动3 333.33 hm2。实施地点在粮食面积集中的韦林镇、赵渡镇、兰空农场、沙苑农场。

3 主推关键技术

3.1 在播种质量上下功夫

推广土壤深松深翻技术,提高小麦玉米播种质量。小麦种植时深翻深耕与旋耕结合,播前整地深松、旋耕、施肥、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每隔2~3年小麦播种前土壤深翻1次。通过深松深翻(翻深25~33 cm)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厚度,有效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玉米推广免耕硬茬直播技术,提倡大型机具耕作,播种深度4~5 cm,开沟深度6 cm,达到标准化作业。

3.2 在种子选用上下功夫

推广优质高产稳产品种,建立合理群体结构[2]。稳定提升小麦单产,主攻玉米高产,保证小麦、玉米整体增产。玉米品种推广增产潜力大、耐密紧凑型的优质高产品种,如隆平285、联创808等,种植密度6.75万~7.50万株/hm2;小麦品种推广稳产、抗逆性强的陕垦224、中育12等品种。小麦高产的群体动态指标:基本苗225万~270万株/hm2,冬前总茎数1 200万~1 500万个/hm2,春季最高总茎数不超过1 800万个/hm2,成穗数570万~630万穗/hm2。

3.3 在水肥管理上下功夫

推广水肥一体化,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小麦、玉米的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产量指标而定,根据测定的土壤基础肥力确定施肥量,并把玉米需要补充的磷钾肥在小麦播种整地时一次性施入,隔年利用。小麦田推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确保冬灌和拔节水[3]。夏玉米保障“四水”,即保证出苗水、巧灌拔节水、饱灌抽雄水、灌好升浆水。根据夏玉米需水规律和各生育期降水情况,推广节水补灌及节水灌溉技术。

3.4 在病虫害防治上下功夫

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一体化技术,防治“四虫四病”最关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预报,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4]。小麦主要防治对象有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玉米主要防治对象有大斑病、小斑病、穗腐病、粘虫、玉米螟。做好物理和化学综合防控,从而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品质。

3.5 在推进标准化管理上下功夫

推广小麦、玉米一体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提升粮食综合效益。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为载体,促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统一规范化作业[5],推进标准化生产方式。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实现七分种三分管,达到一播全苗,为丰产打下基础;针对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栽培、育种、植保、土肥等多学科协作,科学制定实施标准,集成并推广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 工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

一是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农技中心主任和示范镇韦林镇镇长为副组长的行政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督促项目实施、组织协调等工作。二是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农技中心农技站站长为组长,技术小组成员由农技、土肥、植保等方面的技术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示范点面积的落实、资料编印、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物资发放等工作,做到了行政推动有力,技术服务到位。

4.2 抓好宣传培训,推广小麦、玉米一体化集成技术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品种选用、田间管理、科学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抗冻防灾等关键技术,通过现场指导、举办专题培训会、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一层一层搞好服务,一环一环抓管理,开展培训。建立了小麦、玉米苗情、墒情和病情监测点,全面做好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研究制定管理意见,指导农民抓好落实高效生产。在小麦、玉米整个生育期编发宣传材料,举办培训会,通过宣传培训、交流指导等宣传模式,实现了方式上、内容上、形式上、方向上的创新,确保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物化补贴、信息和机械化到位。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为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4.3 强化技物结合服务,实行物化补贴

在项目建设中,精心制定补贴方案,按照补贴标准提早筹划、提早安排、提早准备,抓好每一个关键技术环节现场培训,结合每项关键技术在种子、化肥、农药等方面给农户实行物化补贴。项目资金80%以上用于关键技术推广补助,以此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确保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扩大技术措施的覆盖率。

4.4 集成粮食基地试验示范研究

在韦林镇庆沣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7.2 hm2,对试验地实施灌溉暗管铺设,路面硬化和绿化,设立试验示范基地展示牌,全力打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基地。2016年承担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小麦试验6个,包括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农大1108不同播期播量试验、农大399不同播期播量试验、小麦宽幅播效果对比试验、小麦超高产试验示范等;承担玉米试验2个:不同玉米品种密度试验、玉米密度高产宜机收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对不同种植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播量等系统攻关技术开展研究,认真调查、分析、总结,为绿色高产创建提供第一手资料,储备技术力量。

4.5 整合资源,强化辐射带动效应

以高产攻关田为载体,针对小麦、玉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积极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攻关,加强栽培、育种、植保、土肥、农机等多学科协作,强化技术支撑,研究集成了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品种+深松深耕+规范化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的增产模式,以及玉米增产潜力大、耐密品种+免耕硬茬直播+合理密植+综合运筹水肥+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增产模式。整合r业系统农技、种子、土肥、植保各专业的技术力量,促进了技术的有效集成。拓展粮食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队功能,做好技术服务工作。扶持培育种粮大户,发展规模化种植,实现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5 工作成效

5.1 示范辐射成效突出

围绕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合理搭配、土壤深松深翻耕作、高质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小麦、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集成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达到节本增效、提高单产的目的。小麦2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为7 797 kg/hm2,较非项目区增产778.5 kg/hm2,增幅10.9%;分别辐射带动韦林镇3 333.3 hm2、赵渡镇3 333.3 hm2辐射带动田,平均产量分别为7 444.5、7 008.0 kg/hm2,较前3年平均产量(6 750、6 300 kg/hm2)分别增产10.3%、11.2%。玉米1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9 532.5 kg/hm2,较非项目区增产14.2%;辐射带动韦林镇3 333.3 hm2辐射带动田,平均产量为8 634.0 kg/hm2,较前3年平均产量(7 800 kg/hm2)增产10.7%。通过实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推广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模式,辐射带动渭河滩区、黄河滩区粮食均衡增产,提高了大荔县粮食生产水平。

5.2 项目区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在种子、肥料、灌水、农药、机耕、人工等方面约节省675元/hm2,2种作物需要成本约1.2万元/hm2,节本增效5.6%;小麦增产778.5 kg/hm2,2个万亩片共增产1 186 t,增值213.5万元(小麦按1.8元/kg计算);玉米增产834 kg/hm2,1个万亩片共增产611t,增值85.5万元(玉米按1.4元/kg计算)。项目区共增产粮食17 97 t,增值299万元。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项目区基本达到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带动,实现了区域性绿色高产高效。

5.3 培养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立足粮食技术集成基地,以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定期宣传培训、下田技术指导,推广栽培技术;以规模化种植带动集约化经营,实施统一机耕,培肥地力、平衡施肥,指导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全程标准化管理。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重实践、热心为农民传授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区种植小麦66.7 hm2以上农户2户,33.3 hm2以上农户6户,6.7 hm2以上农户40户。

5.4 验证修正了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以实施高产创建与增产模式攻关为载体,集成了成熟可操作的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主要是在原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了农药、化肥零增长相关技术的运用,重视了不良天气应对技术的应用,完成了小麦、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修正。

6 启示

粮食绿色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加快了优良品种的推广和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提高了耕地产出能力,加快了机械化推广步伐,形成了一系列现代农业生产种植模式,培养了一大批高产典型等。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如何拓宽合作社服务领域,发挥合作社的职能效应;如何依靠科技培养健康土壤,提高作物的单产水平;如何加强农艺农机相结合等问题,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上继续研究和深挖[5]。

7 参考文献

[1] 康聪丽,王娟玲,李晓红,等.大荔县小麦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农技推广,2013(10):18-19.

[2] 成红梅.大荔县2010年玉米产量形势分析报告[J].现代农村科技,2010(24):13.

[3] 赵广才,朱新开,王法宏,等.黄淮冬麦区水地小麦高产高效技术模式[J].作物杂志,2015(1):163-164.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5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2011年,全县共建设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1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9个,省级示范区2个。就作物而言,玉米示范K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6个(包括整建制推进试点乡镇中心示范K3个),省级示范区2个;花生国家级示范区1个;水稻国家级示范区1个;大豆国家级示范区1个。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县政府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示范乡镇等领导为成员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工作,制定建设方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并成立以农业局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高产创建项目乡镇等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粮油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在省、市级专家的指导下,全面负责高产创建项目的技术工作。有关乡镇成立分管农业乡镇长为组长,农科站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实施小组,负责本乡镇高产创建工作、技术措施的落实。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层层负责的高产创建组织领导体系,保障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2.整合项目,提升效果

一是与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相结合。将玉米、大豆良种优先安排在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确定了优质高产良种作为主栽品种。二是积极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入户及阳光工程培训专家及技术指导员,对项目区强化指导,根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与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对示范区内的地块全面进行土壤化验,为农户提供施肥科学依据,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另外千亿斤粮食、粮油基地建设等项目也向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确保了示范区建设质量,从而提升了示范效果。

3.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根据省粮油高产创建有关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为推动粮油生产稳定发展,组织农技、土肥、植保有关专家对高产创建的示范进行论证。制定高产创建工作技术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集成推广关键技术,加强宣传培训工作,落实示范片地点,做到方案早制定、工作早谋划,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实行行政人员和技术专家分片包干责任制。国家级示范区责任人为农业副县长,省级示范区责任人为县农业局长,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及各站技术人员为各示范区技术负责人。在实行省、市技术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基层农技人员建立包户联系制度,按区域包片落实,做到了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

4.加强管理,规范档案

制定了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管理办法,并将目标任务分片、分户落实到相关技术推广单位、行政领导和科技人员。并建立了严格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设计制作了示范区位置示意图,统一制作了标牌,并设立在各示范区。对示范区进行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药物及叶面肥、统一防治玉米螟补贴,对花生示范区进行了地膜补贴。在档案方面,县粮油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派专人对有关文件、方案等进行了建档立案。同时,每个示范区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档案管理,县级、乡(镇)级档案管理均达到了“十有”要求。

5.强化指导,落实技术

为提高示范区建设质量,我县高度重视科技培训与指导工作。在定期聘请省、市农业专家进行讲课指导的基础上,组织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农户开展集中培训5次,做到每个示范区由一名固定县级专家和一名乡农科站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专家及技术指导员在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各关键时期,深入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解决疑难问题,确保每个示范区优良品种和关键技术覆盖率达到100%。以示范区为单位,聘请省农科院专家、省风沙研究所专家分别在苗期、生长后期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品种介绍及种子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测土配方施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县级专家及乡镇技术人员负责在播种、追肥、防治病虫害等关键农时对示范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平均入每户指导5次以上,及时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确保了玉米、花生示范区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100%;精细整地施农肥、种子包衣等配套技术达到100%;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100%;机械化作业技术达到100%。

6.组织农业拉练,加强宣传引导

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农业局联合农机部门召开多次现场会,全年召开高产创建示范区玉米播种现场会、水稻机插秧现场会、玉米螟统防统治现场会等9次。每次现场会均由农业局、农机局技术人员针对不同作物,结合耐密品种选择、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高产创建生产技术做了详细讲解。会后农户一致反应讲解的技术有用,介绍的机械好用,真正实现了“良种良法结合、农机农艺融合”。同时,还组织了全系统技术人员及24个乡镇农科农机站长召开了全县农业拉练会。拉练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产创建示范户进行现场观摩。每次会议的召开都通过县电视台、彰武时讯及县农业信息网站等新闻媒体,加以宣传,扩大了高产创建活动的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7.组织经验交流,开展考核评比

召开了由全系统技术人员、24个乡镇农科农机站站长及高产高效典型农户参加的农业生产交流会,同时邀请了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及省风沙研究所专家莅临指导。期间由各作物专家与农户进行了分组交流,专家对农户在生产中发现的实际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会后进行了高产高效典型评比,按照验收办法和奖励方案,评比出一等奖10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16名,奖金300元;三等奖29名,奖金300元。通过高产高效经验交流及评比活动,不但总结出了成功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同时也极大的调动了农户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

8.督导检查,测产总结

切实加强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督导力度,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督导组织,到各示范片区进行检查督促,市里督导2次,县里督导3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尽快解决。9月20日配合省专家完成了3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及花生、水稻、大豆高产创建示范区的测产验收工作。9月23日配合市农委、国家统计局阜新调查队、市统计局组成的专家组完成了五峰镇整建制推进试点乡镇的测产验收工作。认真总了结高产创建活动中组织方式、技术措施、工作方法等多方面的成效,并形成了总结报告予以上报。

三、项目建设取得的效果

1.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缺项目、缺资金,农业科技人员在科技推广工作中,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方式,大都是依靠一张嘴、两条腿,停留在只讲、会跑,不能很好地把综合配套技术落到实处。而实行高产创建,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科技推广平台,他们真正铺下身子,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从而大大提高了科技推广效果,也为以后高产创建工作积累了经验。

2.加速了粮油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

由于种子市场的开放,一些品质、产量俱佳的作物品种推广选用步伐较慢,高产创建实施以后,我县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推广进展迅速,今年粮油作物优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95%以上。密植品种的推广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我县玉米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尤其在近几年不利气候影响下,玉米产量仍有很大提高,使密植品种在玉米种植户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3.促进了粮油作物单产水平提高

9月27日,由省、市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组分别对项目区和非项目区进行测产。五峰镇玉米整建制推进试点乡镇全镇玉米平均产量达761.98kg,兴隆堡乡、冯家镇、平安乡三个国家级玉米高产示范区亩产均超过800kg,两家子乡、大冷乡两个省级玉米示范区亩产也超过了700kg;西六乡国家级花生示范区亩产达305.16kg,对照田亩产216.3kg;水稻示范区和大豆示范区亩产也分别比示范区外亩产高113.3kg和6.29kg。由此可见,示范区单产水平均较示范区外大幅度提高。

4.改善了粮油作物产品的品质

通过项目实施,群众的科学种田意识和水平大为提高,优质高产作物品种得到普遍应用,以前的以旋代耕、浪费秸秆现象大为减少,秸秆还田面积大为增加,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管理上由大肥、大水转变为根据苗情促控结合、科学施肥,生物肥料、配方肥料用量大增,改善了土壤结构。通过生物手段使病虫害得到了及时的综合防治,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5.提高了粮油作物的经济效益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范文6

粮棉高产创建活动是根据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统一组织部署,采取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等措施,依托科技创新,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项目管理等手段,发挥高产创建在粮棉生产稳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市是全国粮棉主产区,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500万亩,约占全省的13%,全国的1%,通过粮棉高产创建活动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能有效提高粮棉单产、增加总产,全面提升我市粮棉综合生产能力。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粮棉高产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把粮棉高产创建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二、开展粮棉高产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切实改善生产条件,积极推进节本增效,普及应用关键增产技术,主攻单产,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全面提升我市粮棉综合生产能力。

(二)任务目标。1.小麦。全市小麦主产区每个乡镇建立1-2个十亩高产攻关田(乡镇长指挥田),亩产过700公斤;建立一个百亩示范方,亩产过650公斤;辐射带动一个万亩片,亩产过600公斤。同时重点发展强筋专用品种。全市每个县区建立2-3个强筋小麦专业生产乡镇,每乡镇建立一个专用小麦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过650公斤;一个百亩方,亩产过600公斤;辐射带动一个万亩片,亩产过550公斤。2.玉米。全市玉米主产区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十亩高产攻关田(乡镇长指挥田),亩产过900公斤;建立一个百亩示范方,亩产过800公斤;辐射带动一个万亩片,亩产过600公斤。3.棉花。全市棉花主产区每县区建立一个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过150公斤;建立一个百亩方,亩产过120公斤;建立一个千亩片,亩产过100公斤。

三、明确工作重点,落实粮棉高产创建活动各项工作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要切实做好布局规划,指导乡镇选择成方连片、土地平整、地力肥沃的地块,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整合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扶持政策等资金,优先支持各示范片和高产攻关田,提高综合建设标准。结合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秸秆还田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农业良种工程、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改善高产示范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

(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围绕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项目建设,通过“三个结合”,力争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农业服务站,加大对辖区农户特别是种植示范户的直接培训和服务力度。一是政府推动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农业服务站由乡镇派出1-2位技术员,面向社会聘用若干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专业人员,形成农技推广的基本队伍,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二是无偿和有偿相结合。农业服务站对农民群众无偿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特别是在生产关键时期做好田间会诊、技术会商和技术讲座,同时有偿进行农资供应、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三是经营与服务相结合。农业服务站既对农民进行技术服务,平时也进行农资销售,以维持农业服务站的正常运转。通过三个结合,实现高产示范田整地、供种、播种、肥水管理、技术指导、病虫防治、机械收获“七统一”,达到播、管、收服务全覆盖。

(三)选用推广高产创建关键技术。根据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的原则,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因地制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小麦重点选择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品种,重点推广氮肥后移、精播半精播、一喷三防技术。玉米重点选择耐密性优质高产良种,重点推广“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棉花生产重点推广杂交棉增密规范化种植、应用全程化控、“两无、两化”(无土化育苗、裸苗移栽、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栽培技术。同时在生产环节加强重大病虫草害防控力度,及时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组装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配套技术措施,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四)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粮棉高产创建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从2012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粮棉高产创建工程示范点建设,粮棉生产科技创新和高产攻关奖励,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展示田建设,先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层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科技带头户和农民的培训等。各县区要从中央粮食奖励资金中每年至少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粮棉高产创建工作。通过资金投入和支持,确保粮棉高产创建顺利开展,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一批粮棉高产示范典型和科学种田典型,带动全市农业整体生产水平快速提高。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粮棉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小麦、玉米、棉花高产创建活动是全面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市粮棉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粮棉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抓好高产创建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