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1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分类 原则
参加本次置换脱产研修培训,聆听众多教授讲师们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内容的讲述,既加深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了解,又掌握了更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李波教授《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改革》、葛大汇教授《课程教学研究专题》、王鉴教授《中国西北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三位老师相关课程的讲授,以及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把我的思维带入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当地传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略作论述。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于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and Mcmullen) 两位学者首先提出,此后便得到了广泛响应。学者们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以下将几种常见的概念摘录如下:(1)菲吕马克: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2)麦克米伦: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3) 张嘉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通过对概念的考察,可以得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教研人员、课程专家,甚至包括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二)校本课程的分类
依据学校的现状和当地生活实际,小组讨论认为,校本课程可开发六大类课程。
(1)学习拓展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应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查缺补漏。
(2)科技探索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航模制作、无线电控制、电脑网络连接、天文观测、地理探险、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3)学习、生活技能性课程。内容有摄影摄像、园艺设计、植物栽培、交际礼仪、服装设计、家政服务、安全救护、公共资源使用与检索等。
总之,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等四个方面,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以为校本课程应围绕以下五个原则来进行开发: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校本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发掘能够开放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课程。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的学校课程予以分析、总结,根据面临的教育发展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课程资源,又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体现必要的超前意识。
3.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的是普遍性、基础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在现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是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 能够及时接收现代信息,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人才。显然, 国家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全面支撑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校本课程能够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尽可能地反映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能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突出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能够有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首先关注课程的差异性,校本课程最能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重视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成为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观念意识、政策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三大方面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以下新的理念: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育专业发展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内发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是全方位的;教师应结合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开展校本课程不仅能累积获得实践经验,而且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观念的转变如民主观念、合作观念、创新观念,更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对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
(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适应未来社会。
四、校本课程案例分析
这里主要介绍培训时我们小组讨论的一个案例。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我们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确定的。学校在任何一次大型会议上都把加强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再者现在对环境保护、食品中毒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也都比较重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把主题定位为《安全与自救》。
在安排具体课程内容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季节来进行安排的。比如春季是传染病和火灾多发季节,我们就在3月—4月安排传染病与火灾预防和自救方面的内容;5月—7月安排食物中毒、溺水、洪涝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9月—10月安排消化道疾病、运动受伤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11月— 12月安排交通安全、煤气中毒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在火灾预防和自救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安排两次课来进行。
第一次课。地点:学生宿舍。我们想专门从本地消防大队请两名消防官兵,请他们实地勘察我们学生的宿舍,给学生讲解宿舍里会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应该怎样做才能排除火灾隐患以及真正发生火灾时该怎样自救,并指导学生练习自救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预防知识和操作经验,以防学生只有理论,到用的时候却什么都不会。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2
关键词: 英文报刊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
信息发达的21世纪要求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要与时俱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对高校英语教学更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独立院校英语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都与这一新形势下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正如其它很多高校,我校在英语专业教材选择上也十分注重教材的经典性,因而“现有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很多年前发表出版的”(端木万义,2000)。这样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新鲜的“血液”,总是觉得与现实脱节,进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很薄弱。在这种形势下,提出利用英语报刊阅读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就显得意义重大。
一、本校外刊教学的现状
本院针对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开设报刊选读课,但并没有在非英语专业开设此门课程。事实表明,通过固定外刊教材的学习,学生从整体上已经能够把握阅读外刊的思路与方法,并可以从中提取自己的观点,写出规定的任务型研究报告。但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报刊这一课程资源为现实生活服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的传统式教学,被动接受别人的东西,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输出所获取的信息。正如学生所说,除了课上安排的一些阅读任务外,他们很少再去通过阅读报刊积累文化知识、扩充词汇。他们已经习惯于常规的精读及泛读课程,缺乏真正的阅读动机。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真正的意义上使他们不仅能读懂,还能利用所读内容去写作并表达观点,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从事一些外事工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A.M.Furumark和I.Memullen两位学者就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1985年,在以色列召开的一次小型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学者们就“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界定作了广泛的讨论。现在,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大致界定是“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们积极地参与并卷入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我国学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作为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还有的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一个研究的过程;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有的强调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重视学生的需求;有的则强调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社会需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刻不容缓,探索开发课程资源的办法需要我们利用现有学校的资源及有利于课程改革的一切哲学思想、教育理论、心理科学的究成果等,切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
三、开发报刊阅读这一课程资源的各种方法与手段
根据对本校学生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阅读外刊过程中常见的并且最为突出的问题是:1.缺乏阅读外刊的积极性与兴趣;2.词汇量较小所带来的一定的阅读恐惧;3.缺乏足够的方法引导。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从而改善这些常见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1.直接法。课堂上,突破传统报刊课的单一书本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PPT课件,及时补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主要报纸期刊的封面图片、有意义的卡通漫画、最新时事音频视频,在时间安排上灵活处理,不占用太多时间但又及时刺激学生的思维神经,让学生在试听上有一种美的享受,激发其阅读的兴趣与欲望。课下让学生直接接触最新的外刊文章,获取最真实的英文阅读素材。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国内事件作为阅读外刊的突破口,跟踪性地阅读国外报刊对相关事件的最新报道,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主动获取不同媒体对于某些实事问题的观点与认识,并形成自己的观察角度与观察模式。
2.视听法。课堂上边听边看最新时事视频,然后要求学生就所看所听内容在课下搜集国外报刊的各种文章,随后在课堂上进行任务型讨论:以小组四到五人左右进行任务设置,如讨论并发表对某一评论的观点,讨论并回答与某一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以及讨论并汇报补充阅读材料的内容及重点,或者进行某一争议问题的辩论,等等。通过这些小组互动,学生增强了阅读的深度并开发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读的基础上将内容用口语表达出来,锻炼了语言应用能力。
3.认知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图示,从认知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补充阅读材料;并将获取的信息及时应用到自己的论文实践当中,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个研究话题进行相关外文网站的搜索,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观点以半论文式的方法呈现出来。
4.合理安排幽默教学。幽默教学也是教学更新的一种新形式。“幽默是英语课堂中的增鲜剂”。幽默可以体现在多方面:肢体语言的夸张,语音语调上的变化,以及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错综复杂的文化含义是学习英语的难点,也是有趣之处。
四、利用英语报刊阅读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两个主要问题――校本课程和课程资源的交叉点,使校本课程开发扩展到了课程资源的视野上,脱离了传统课程开发的误区,可以为校本课程开辟新的课程资源。通过设置恰当的主题,能够呼应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新兴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1.可以弥补学校原有英语专业报刊课程的局限性。虽然我们以往也开设报刊选读类课程,但基于固定教材、固定内容的讲授与学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具备阅读的能力与技巧,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从而没有能够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报刊阅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有力环节,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他们成为研究型的主动学习者。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从而必须打破过去僵化的、模式化的、习惯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把自己的实践知识与学生分享,在与学生共同制作课程方案、实行课程设计及评估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将得到较大的提升。
3.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在学校必修课以外往往很少有实际应用英语的机会,也缺乏接触最新的语言学习资料的途径。我们把报刊作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对原有课堂讲授的固定模式进行改进突破,可以让学生通过任务型的报刊阅读真正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实践与操作具体的报刊写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拓展自己的兴趣,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有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4.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作为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学生,在今天就业压力很大的现实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劣势,但并不是没有改变劣势发挥特长的途径。利用报刊选读作为英语系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途径,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本系的教学特色,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随时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自我定位。
利用英文报刊作为学生阅读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提出利用英语报刊阅读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就显得适时而且合适。然而,教师务必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基础,精心选材,合理利用,才能促进英语报刊教学。尤其在学生阅读外刊的初期,学生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教师应通过一些简短、新颖、真实而有趣的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当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处理阅读问题的能力时,教师要转向选择内容不熟悉的文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利用英语报刊的丰富内容作为课程资源,对英语教学是一种相当好的补充和延伸,能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加强素质教育起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英语报刊与课本的关系,从而合理、有效地通过英语报刊丰富英语教学,拓宽学用渠道。总之,不断学习和牢固掌握最前沿、最贴近素质教育要求的英语报刊资源,并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合理有效地加以运用,对于广大同行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周学艺.美英报刊文报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端木义万.外语教改与教材更新[J].外语研究,2000.
[4]Mackenzie,A.S.Using CNN news video in the EFL classroom[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1997,3(2).
[5]Sanderson,P.Using Newspapers in the Classroom[M].Cambridge:CUP,1999.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3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内涵 系统 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滥觞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美课程领域,而在我国的相关研究则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活化课程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灵活学校课程设置和实施,并将在长远意义上有助于学校特色彰显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从当前看,校本课程开发既是立德树人理念深入落实的可行选择,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理念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抓手。基于此,着眼于课程理念更新的时代诉求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重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继而在反思中探讨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误区,进而指出其深化发展的路向,以期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旨趣,发挥其对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教理念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解析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属于舶来品,这说明深解其内涵同时廓清其外延是相关研究的逻辑起点。为此,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专门探讨,认为其“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也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2]还有研究者着眼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分别探讨了依据不同基础框架、不同开发主体和不同开发范围的内涵[3]。
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都无法回避“校本”这一内核。所谓“校本”,从本质上讲,就是立足学校当前实际,旨归学校未来发展。这一内涵给予我们三点启示:一是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忽视学校的具体实际,这包括办学传统、师生情况、现实条件等,即不能盲目开发;二是校本课程开发不能被功利主义诱惑,不能为了创先进、争优秀而开发,以致陷入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泥潭;三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好开发的宗旨和限度,在国家教育政策的赋权框架下进行开发。从当前来看,就是要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教理念有效融入开发的实践中。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仅有助于我们检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种种误区,也有助于推动未来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纵深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迷思表征
1.理解失当的机械开发失去活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内涵固然是“以校为本”,任何忽视了这一内质的开发都是在开发伊始就失去基础的。开发校本课程,理所应当是为了活化课程管理体制、增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而凸显课程在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作用与价值。然而,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未能真正理解其要义,只是将一些名校的成功案例进行简单移植或者单纯模仿,表现出为了开发而开发的机械倾向,使得其因缺乏自有根系而“虚弱不堪”。从局部来看,这有悖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让开发失去本应具有的活力;从整体上讲,这种机械主义倾向将阻碍校本课程开发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进程,最终对课程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统筹失位的盲目开发缺乏动力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关及一系列相关要素。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包含学校、教师、学生、社区、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等多个要素,应综合考量各要素的联动与整合,这无疑是其开发的源动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以各要素实际分析为前提的开发只能是盲目的,也是短命的。当前,一些学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要么只注重个体好恶,要么只注重社会反响,都未能从全要素的立场出发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路径,以致于让其因缺乏动力而日渐“消沉”。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实际,为了打造所谓的特色学校而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筹码,这是尤其需要警惕的。盲目的开发不仅扭曲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旨,也给学校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3.监控失效的形式开发遮蔽张力
“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开发”的理解应是一个全过程概念,包括设计、实施、监控和评价等环节。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开发前的条件分析、开发中的实时监控到开发后的效果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循环系统。这一系统不能缺少开发前、中、后的动态监控,否则势必会因调控的不到位而影响其系统功能和实际效果。当前,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种类之多样,形式之齐全让其看似进入全面繁盛阶段。然而,这种粗放式的开发,只是繁荣了开发之“表”,而虚化了开发之“里”,使得表里难以兼容。实际上,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而让其因为缺乏动态反馈和后续的有效“供给”而失去张力,终将造成开发的缺憾。
总而言之,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无疑是值得倡导的,因为这毕竟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有益探索。若能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效落实到课程运行的实践中,必将给学校发展带来新气象。然而,由于对其内涵理解的失当、条件统筹的失位、实效监控的失效等问题,使得其魅力被遮蔽。如此,致使校本课程开发似乎“迷失了自我”,反思并正视现存的问题,正是为了校本课程更好地“再出发”。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进路探寻
1.基于本质观的内涵重新厘定
就“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来讲,理应在廓清其内蕴深度与外延广度中夯实研究本身的内涵基础。因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对其内涵作重新审思,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的最早诞生来看,它不是本土的,而是舶来的。所以,要让其在我国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成长,必须进行相应的“调理”,否则可能带来“水土不服”的尴尬。二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研究的特点来看,多于面上的泛泛而谈,分门别类的具体探讨还处于迷糊阶段。具体表现为,在“是什么”的开发上,纠结于“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从什么”的开发上,还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跟风”特点;在“为什么”的开发上,还未能很好地处理学校、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4]。三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追查中来看,现有开发实践乱象丛生。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的理解失准,使得相应的实践五花八门。比如校本课程开发与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的区别是什么?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等都亟待关注。为此,必须以重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为起点,矫正这些乱象,进而确保实现校本课程开发旨趣的更好实现。
就此而论,不以扎扎实实的概念界定和解读为起点的研究无疑是忽视了研究的基础,这样的研究必将滑向“风雨飘摇”的危险地带,最终也无济于推进实践的开展。因此,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内涵的重新挖掘和厘定是刻不容缓的,必须得到迫切的重视。唯有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重新审思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的理论话语和体系,才可能有效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也才可能推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的科学发展。
2.着眼系统观的各相关要素协同
“校本课程开发”是关及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相关要素的整合性“事件”,这是我们已经具有的清晰认识。由此“校本课程开发”要处理好相关涉要素之间关系,并基于彼此的和谐关系形成最大能效的“整合体”。
首先,学校与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学校作为校本开发的主体,在何种程度、何种意义上进行课程开发,这既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赋权权限,也取决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校应该在考虑教育行政部门赋权权限和本校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尽力而为”的态度进行“量力而为”的实践,不应消极也不能冒进。其次,学校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校为本”,这是没有异议的,这里的“以校为本”可以理解为“以学校自身发展为本”“以学校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但是,唯有“以学校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是最要紧也最基础的。因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无不都是最终指向着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终极旨趣是培养人的活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都希望作为学校培养对象的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因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毫不动摇地确立“为了学生”的理念。再次,学校与社区及社会的关系。现在的学校早已不是关起校门自我发展的特定场域了,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与社区甚至社会融为一体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学校就是社区和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既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和社会相关资源,也要妥善处理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一些学校探索出的与社区或者社会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路子,很值得推广。直接地看,社区和社会部门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彰显了其共谋学校发展乃至教育发展的价值;间接地看,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使得学生真正在“做中学”,确保了未来社会所需之才的质量。
3.注重过程观的全程测度
从过程观的视角理解校本课程开发,其是一个完整并且循环往复的过程。完整指的是这个过程既包括开发之前的准备环节,也包括开发之中的支持条件,还包括开发之后的反馈系统等过程要件;循环往复是指每一次的开发实践都将可能为下一轮的继续开发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将成为新的开发实践的基础,对已有行为的调试和改进是新的开发实践的应然选择。具体而言,这个过程包含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即“前考察”,指的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要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这里的考察既要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估价,也要对社会的需求作出较准确的判断,确保开发的指向性要明确,而不是盲目启动。“中”,即“中监控”,指的是在校本课程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要进行动态监控;这里的监控既包括对校本课程实行实效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践的胜任状况和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适应性监控。由于课程运作的过程比较复杂,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也在所难免,而预设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实施的及时监控,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试以确保实效的达成。“后”,即“后反馈”,指的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之后,需要作出反馈分析;之所以要进行后期的反馈,是因为课程的运作是循环往复的系统,只有在每一循环结束之后作出效果评价,并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才可能让下一循环的运作更加顺畅,更加有成效。就此来看,重视校本课程的反馈阶段,是新一轮开发与实践的起点。
从对校本课程开发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分析来看,任何一个阶段的忽视,从微观上说都会影响校本课程本身的实效,从宏观上讲将最终降低甚至消解校本课程对于学校发展的应有作用。因而,从过程观的视角全面测度校本课程开发的阶段,在全过程中把脉具体阶段和环节是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品性的应然之思。
在国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今天,教育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而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这为“校本课程开发”孕育了沃土。一方面,学校在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增强了学校本身的活力,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校本课程开发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尽显魅力,这是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的不理性等原因,使其步入机械、盲目、形式化等误区,因而渐趋“失落”,不免令人遗憾。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与意义自不待言,准确理解并审慎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并基于此进行有效的实践,既是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迫切诉求,也是彰显课程建设助推社会风尚重塑价值之使然。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都还有很广阔的空间,需要在反思中前行,“多角度的内省与反思形成的评价信息最终促成了课程的‘逻辑再造’,可以带来课程重建。”[5]
参考文献
[1]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2] 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3] 汪霞.校本课程开发、理念、过程、困难及其他[J].教育探索,2006(1).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4
邱如梅(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体育系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
摘要:随着高校课程设置的不断进展,校本课程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几次改革,社会各界开始重视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普通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进行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为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校;校本课程;必要性
1.前言:
我国普通高校教育发展到今天进入了一种模式化教学,教师一成不变的按照教学大纲和全国几乎相同的教材来对学生进行讲授,甚至整个教学过程照搬教材和参考书。整个教学的过程缺乏创新和课程的意识,更谈不上课程的开发能力,所以这就限制了一些专业素养高的教师,才能在工作上得不到施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给高校及高校教师提出了很大挑战,但是我国教育课程政策和管理体育一次重大的改革,也是当代教育改革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要求教师很好的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还能让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开发出学生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然后穿插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促进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兴趣。
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研究
2.1校本课程的概念
对于校本课程的界定学者们各抒己见,但是综合看来有着共同的特点,即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前提下,通过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开发出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而体育校本课程,董翠香等认为“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在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在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方案。”
2.2促进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学,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全面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高校应该通过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的体育课程应该开发出更适应于社会、学生的课程,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更多的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加强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道德品质,能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如,近些年学生的体质不断下降,近视眼和肥胖的学生不断增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设置出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课程供选择。通过体育课的实践能使大学生身体素质、个人素质更好的发展,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2.3能够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
现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升,学校体育才能不断的进步。通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体育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项目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在整个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遇到问题时需要不断的研究认真的分析问题,要与学生近距离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的历练和总结,经过这个过程能够丰富教师的见识和专业知识,让体育教师获得了相应的主导权,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让教师能够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有助于体育教师全面的发展。
2.4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课程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统一,整个学习过程规范有序,达到同一教育素质的提升,这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知识增长结构,但是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该实现各个学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当然一些地方课程设立对国家课程有一些补充,但是只是在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之外的内容的补充,没有考虑学生专业知识及特定的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校本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也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设置出符合发展需求的课程,让学生在自主选课的同时,更积极更全面的的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能够从实际出发,不断的彰显学生的个人魅力,突出创新创造的能力,促进整个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
2.5有助于学校形成自己办学特色
教育的实施机构是学校,正是在学校里使得教育影响学生、学生产生经验,所以教育目的的实现要从学校抓起,在实践中和学校的具体特点及实际条件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目标,否则只是空谈或者事倍功半。
由于每个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发展需要各不相同,并且各个地方的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学校的教育理念等都存在着差异,这一切都决定了,校本体育理论课程的深入研究要形成与学生、地域及学校相吻合的办学特色。同时,这些办学特色,也就形成了学校长期的活力的钥匙。在校本体育理论课程的开发融入学校本身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开发的过程中充分族中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差异及特色,这样使得学校的体育教育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与研究成果。
2.6有助于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国家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国一直是强调普遍性和统一性,忽视地方特色和学生个性,长期以来遵循自上而下的模式来开发课程。再加上对于开发中忽视思想上的认知,以及课程内容的陈旧,这一切使得体育课程教育进步缓慢,甚至处于落后,跟不上前进的步伐,同时与学生不断增长的对体育知识的需求相矛盾,为了弥补不足,使得学校的体育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教育的目标,就需要加大力度开发校本体育理论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课程开的不足这一矛盾。(作者单位:黄淮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董翠香.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2]赵吉峰.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埠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36页
[3]梁建中.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M].当代教育科学,2004(1):56-57
[4]董翠香、周登篙.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52页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5
校本课程亦称“学校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简单地说,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地说,校本课程就是某一个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者从西文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它的英文表述是“Schoo1-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缩写词是“SBCD”,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菲吕马克(A.M.Furumark)和麦克米伦 (L.McMullen)两位学者首先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短短几十年这一思想很快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把课程的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政策,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各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但大体都有一个相同的基本理念,即学校和教师有权力并有义务参与课程开发设计。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是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活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的精神,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加普通高中教育的选择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于2012年秋季开学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方案中强调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原则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将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少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并将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强调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构建各具特色的选修课程体系,是转变育人模式,实现学生自主选课、推进高中多样化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育学校特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化学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的策略
根据浙江省深化推进新课程的课程建设要求,将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必修课程包括了化学1、化学2和化学反应原理,它们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开设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学生修习选修课程的基础,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也是会考和高考的课程。选修课程有国家选修课程、大学引进课程及校本选修课程,根据选修课程的不同特点,又将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如图1。
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具有多因素的、复杂的、专业性较强的活动系统。它涉及各种与特定材料的选择、组织有关的课程计划、设计、编制等过程。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类资源,积极开发丰富多样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化学选修课程。教师在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开发选修课程的同时,也可以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包括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选修课程,可以引进国内国际精品课程并进行二次开发,也可以直接选用已经国家审查通过的选修课程。
1. 化学选修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必须根据学生兴趣和学科的专业特点,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对人文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开设“化学史”方面的选修课程;为对化学实验感兴趣的开设“实验研究”方面的选修课程。二是要有科学性、时代性。选修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如“新型材料”“化学与食品安全”“化学科技前沿”等方面的选修课程。三是选修课程要多样化、特色化。学校要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发挥自身教育教学优势,开发建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体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独特性及差异性,培育学校课程特色。如奉化武岭中学樊欣军老师开发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周边环境检测与污染情况调查》、台州一中吴君磊老师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化学视角下的黄岩柑橘》等。四是选修课程要有层次性、梯度性。选修课程要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不同个性的学生选课需求。如“中国化学家”“金属冶炼工艺”“趣味化学”适合高一第1学期开设,而“化学工业(硫酸、合成氨)”适合高一第2学期开设,“化学与新型材料”则适合高二第1学期开设。
2. 化学选修课程的开设方法
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不同类型的化学选修课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开发。化学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可以是必修拓展课程,如“化学与新能源”;也可以是大学初级课程,如“分析化学之定量分析”;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如“21世纪化学发展的新前沿”;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等。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可以从化学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方向入手进行开发,丰富学生对化学相关专业的认识与体验,为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性向奠定基础。化学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应从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疑问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应结合学校条件和当地条件,以化学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开发。
下表是我校已经开发或拟开发的化学选修课程的名称:
(注:①引进课程没有列入表中,②各类课程还在不断的开发和完善当中)
3. 化学选修课程的开发关键——设计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从设计所要开发的《课程纲要》开始的,《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上的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从概念上讲,《课程纲要》是指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出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的文本。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依据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和相关课程的性质而撰写的、包含一门校本课程生成所需的各种相关要素的计划文本,它至少需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课程纲要》是课程审议、实施和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课程委员会及外部督导与评估部门评估该门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课程纲要》在撰写上虽有一定的要求,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详可略。一般情况下,包括下述两部分内容:一是一般性项目,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教学材料、授课课时和主讲教师、授课对象等内容;二是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陈述、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如化学知识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化学发展简史与人类文明》的课程纲要设计。(如右表格所示)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范文6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 农村教育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61-02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全国掀起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很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已经开发出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云南民族地区来说,虽然政府等相关部门比较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校本课程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成败。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说法。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和课程文献所描述的各种案例,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2 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
2.1 取得的成绩
2004年09月13日,昆明市政府下发了文件《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该“通知”第六条第二点明确指出:“以新课程深入推进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地方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当地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鼓励农村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需要开发学校课程。”近些年来,经过昆明市政府、各学校负责人及老师的共同努力,昆明市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部分学校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部分民族文化课程加入进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使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
在地方各州,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逐步展开。例如,2006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杨福泉主编的《纳西乡土知识读本》是结合纳西族当地实际编写的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又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民辉教授带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重点项目,他们照理收藏了3000多册乡土教材,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在云南进行的。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项目组织者与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合作开发了《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初中校本教材》,这是很典型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2.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国家课程的影响、资金来源困难、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薄弱等原因,云南省大部分地州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即便是有的学校已经设置了校本课程,但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课表上这类课程的安排,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实际却被国家课程或升学等考试科目挤占、挪用。另外一部分开过校本课程的,也仅仅限于“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载入,从而导致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出现偏差,同时也无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其实施效果;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没有内容的系统性,也没有形式的逻辑性,更没有课程的延续性,因此,也就造成了该地区的大部分民族学生中学毕业后既没有成功升入高一级学校而进入主流社会,也因为不具备乡村生存技能而无法融入自己原来的社区,这既不是国家愿意看到的,更不是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农民家长愿意看到的。
3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从国家和云南省层面来说,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摆脱贫困,才能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新型农民的培养需要相应的农村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农村校本课程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该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成败,关系着该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3.2 从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民的真实诉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民意,符合省情
“学而优则仕”对农民和农村居民来说变成具有“学而优则非农”,“学而优则市民”的实践意义。。一直以来,勤劳善良的该地区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境贫困的面貌,从而光宗耀祖。但是当现实只能让他们中很少一部分人实现愿望时,他们就只能降低“目标”,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够将孩子培养成有一定乡村生存技能的人,从而能成为本社区的“人上人”。在国家方面,一方面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另一方面是“学而优”的农民被源源不断地通过教育从农村“发掘”和“掠夺”进城市里来,成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育并没有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没有培养更多的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相反是培养了农村社会的“不适应”或“叛逆”者,并一味“追求”为城市的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李梅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曾指出:目前农村教育在课程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定位错误。(2)课程开发的城市价值取向。(3)课程内容脱离实际。(4)评价单一滞后。再结合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此方面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城市价值取向的错误目标定位。教授用自己的一生的研究得出结论,在中国解决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不是将农民送往城市,发展特大城市,而是让农民在自己的社区努力奋斗,发展中小城市,发展农村社区的经济文化。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利于农村发展的“农业干才”或“工业干才”,而不是从众多农民子弟中培养极少量的城市建设人才。
(2)课程内容的选取脱离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课程设置基本参照城市发达地区,缺少具有农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本土课程,与农村建设、农村学生生活、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很好适应该地区学生发展需求。
(3)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由于目前从城市到乡村,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国家高考制度,评价农村教育质量的标准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绳,以升入重点高中或升入大
学的学生人数为标准,这就阻碍了该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造成了该地区真正急需的农业或工业干才无法得到培养。
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当时中国的教育走错了路,它只教人由乡下往城里跑,只教人吃饭不种田。”经过笔者在云南几个比较典型的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有的甚至被部分用人单位视为跟农民工一样的廉价劳动力,在此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民普遍认为现今与其花大价钱供孩子上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从学校出来,跟着自己一块种地或者让其做生意,这样也可以减轻家庭的沉重的负担,这才是最现实的。
4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此重要和必要,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发的问题。总体来说,云南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完全照搬我国发达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经验,而应在考察民族地区农村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模式和特色。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一下我们在进行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课程目标设置方面
要改变原先的“城市价值取向”,革新原来的为城市培养人才的“精英教育”目标,让现如今的农村学校成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摇篮和基地,让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小部分能够顺利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剩下的一大部分弄够回到自己的社区,成为本社区、本民族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骨干和力量。也只有坚持守着这样的目标,云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才能越办越好,三农问题的解决才会成为可能。
4.2 课程内容的选取方面
要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紧贴农村生活实际,突出民族特色,让学生真正学到本乡本土的实用知识。由于云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也为该地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具体来说,课程内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第二,农业技术学习和当地经济发展研究:第三,依据当地实际的种植技术或饲养技术的培养。
4.3 课程实施方面
(1)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影响国家课程的正常实施,这是一个基线,在做好各科课程学时分配时,不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执行,还要保证国家课程课时分配的绝对优势。(2)要打破长期以来封闭式的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既学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农村生活实践。(3)在小学阶段可以开设较为少量的校本课程,并且以民族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主要比例控制在:国家课程占总课时的80%、校本课程占20%。到了高中,则应该适当增添校本课程的比例,且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革,即让校本课程占到总课时的四成甚至五成,同时也要革新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了解农村,热爱农村,有强烈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识,又具备建设新农村的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