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电算化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电算化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电算化制度

财务电算化制度范文1

关键词:医院财务电算化;财务内控制度;关系

以往利用纸质材料作为凭证,一点修改也能看出,所以信息资料被人为改动的可能性不大,而当前财务进入电算化阶段,信息资料被人为改动的可能性增加,所以使得医院财务内控工作增加了难度。财务电算化提高了计算准确性,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这种情况下,以往手工结账方式设置的财务稽核岗位可能被取消,会计人员可能借此漏洞篡改财务资料,损失医院经济。所以,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保证医院财务电算化前提下的财务安全。

一、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两者的关系

财务内部控制对于医院会计工作的意义是保证财务资料的准确性,医院各项业务能够正常经营,确保医院财产完整性,并在此前提下建立的多种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控制方法。当前医院财务大多转向电算化,因此医院财务会计核算形式、组织结构、内控制度等都出现了不同的改变,其中财务内控制度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以往采用手工财务方式,医院处理每一笔与经济相关的业务都必须经多项手续,同时需要严格依据有关制度进行监控操作,包括分离收付款项以及会计记录、分离业务经办和授权批准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依赖于医院内控制度,另外会计人员之间也能够起到相互监督、核对、牵制以及联系。

二、强化医院财务内控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财务内控的各项制度1、建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原则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建立具体包含以下4个原则:一是经济性和适应性,经济性具体是指在成本效益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保证财务内控制度建立后具备良好的操作性,能够保证医院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适应性具体指的是医院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构建时,必须与医院财务会计发展、医院发展期间出现的变化、社会当前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各项制度进行完善补充。二是一贯性和针对性,其中一贯性具体指的是医院完成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保证良好的连续性以及一致性。针对性具体指的是在进行医院财务内控制度构建时,必须与医院当前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按照当前医院财务内控工作中发现问题,对对应的内控制度进行针对性的制订,这样才能够保证对财务管理不同细节以及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保证医院财务内控质量。三是整体性以及合法性,整体性指的是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包括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但需要使医院的长远发展得到满足,还需要确保能够实现医院的短期目标,保证完成制订的内控制度协调其他各类相关制度。合法性具体指的是医院在制订财务内控制度时,必须符合医院的相关法律法规,必须保证在国家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完成制度的制订,使医院的自身需求得到满足,还需要保证存在可操作性。四是发展性,也就是说在完成医院财务内控制度构建时,必须对医院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还要将不同宏观政策纳入考虑范围,保证制订出的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能够促进医院今后的发展。2、财务内控的各项制度的具体完善方法通过考虑上述原则,同时联系电算化这一前提条件,在完善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时候,必须先梳理原有的内控制度,然后依据财务电算化的特征对其进行相应完善。另一方面,必须着重研究原有制度中存在的不足,防止出现会计人员舞弊或者操作失误的情况。因为计算机数据被伪造或者篡改的可能性较大,为了避免篡改造成的严重后果,医院应该暗中财务内控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完成对应权限范围的设置。并且必须应用与国家安全标准与规范要求相符合的财务电算化软件,还需要安装对应的防火墙以及防病毒系统。另外要定期完成升级,每天备份重要的财务资料,避免外部侵入。最后,医院还必须做好医院内部财务工作的检查监督工作,财务内控工作的实施必须严格依据财务电算化工作流程进行,具体流程包括原始凭证一授权批准一输入财务合格凭证并制单一电算审核一机系统处理一输出帐表。

(二)重视财务内控人员的教育,加强控制财务管理人员的权限医院针对新入职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其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思想觉悟的提升,并且必须做好定期检查,以查代训将存在的问题做到一一发现并解决,促使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可以定期轮岗财务内控中的重要岗位,这样能够防止出现舞弊问题,还能够使工作人员对各个岗位的工作都有基本了解,因此有助于扩展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保证工作人员发展的全面性。当前财务电算化系统都是网络系统,网络存在的固有风险相应提高了医院财务内控的难度。所以,医院应该对财务网络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分层管理,通过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的应用,实现逐层管理,操作人员层次不同,拥有的操作权限也就不同。具体来说,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包括下列内容,一是操作人员的职责以及权限;二是财务资料如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等在没有通过审核的情况下被输入计算机的相关预防方法;三是已输入到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等在未经核对的情况下就登记到计算机财务系统内账薄的有关预防措施;四是从上机操作上来讲,必须完成对应记录制度的制订,同时设置对应的遗漏操作、重复操作、防误操作等控制程序在财务电算化软件中。如果使用软件的是非会计人员,则只拥有查询权限,无法对资料进行录入以及修改。

(三)强化衔接医院信息系统以及财务系统当前医院住院部门、物资部门、药房部门、门诊部等多个部门单位都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工作的管理,为了实现账实相符,医院财务系统中的资料必须能够印证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资料,因此医院应该加强这个系统的衔接,保证财务系统中纳入信息的准确性。不过由于其他各个信息系统具备一定时间差,可能无法与财务系统实现实时联动,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电算化和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紧密联系,医院在逐步转变为财务电算化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财务内控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保证医院财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保证医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孙孝钢.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关系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3,32(3):93-94

[2]王铭岩,马宇林,红梅等.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关系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5):30-31

[3]郭艳华.关于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关系的初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8):333-333

[4]杨翠.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关系的要点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5,(30):122-122,124

财务电算化制度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问题及对策

1.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电算化认识偏差

会计电算化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会计电算化普及庇达到92%以上。而我国仅大中型企业的普及率才有60%―80%,中小企业普及率低于30%。我国企业及会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仅限于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核算效率。未充分认识到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的经营及决策的重要性。

1.2会计电算化政策与法规滞后

目前企业会计执行的会计法规中,有些规定阻碍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发展,使得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速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有些法规的滞后更使会计电算化应用无法可依。

1.3会计电算化使用在总体上属于低层次水平

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的使用仅限于财务核算、未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因此他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例如市场上销售的财务软件功能仅仅是,录制凭证、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等功能,而采用管理型、决策型等的财务软件较少,采用ERP综合管理软件的更是了了无及。低层次的应用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繁重的人工数据分析工作,不能为管理层提出快捷、准确决策依据,因此企业管理型人员也通常不接受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应用。综上所述是造成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我国企业管理中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间接造成了软件企业发展瓶颈及软件企业举步为艰,人员流失等的现状。

1.4会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等相对较低

对企业财务数据统计、预测分析等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而软件企业能真正做到财务数据保密、可靠的不多。现有的财务软件加密等功能均是对软件本身加密,其保障的是软件本身不被盗版,其数据库通常来说都是开放的,无财务数据保密功能,使得财务数据等一但流失很难追责。软件另外一个较为突出问题是财务软件的容错能力较低,功能也有诸多漏洞死机等现象时有发生,其它病毒、停电等均会造成软件数据库永久损坏或软件不能打开等问题,使得人员软件操作时心理压力较大。

2.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更新认识,转变观念

会计电算化是对财务数据的核算与分析他指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只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模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更是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步与完美,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会计核算与分析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是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有机结合。管理会计给会计电算化提供了先进的理论依据和模型。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的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会计电算化信息更为行业之间横向比较提供了理论依据。要完成上述财务数据分析与预测,满足企业日益激烈竞争的管理需求,就要提高财务软件的全面电算化。

2.2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财务软件功能的迅速增加与扩大,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了新的管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之更加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则要依赖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使得会计电算化更加规范化,会计规范化主要是通过颁布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来完成。只有用会计准则指导业务才能规范会计行为。企业法人和会计人员要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为企业管理发挥最大潜能。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应全面广泛开展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研究,形成规范化的摸板。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制度、财务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挡案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应用推广管理制度等,是之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化、通用化。

2.3 软件开发更应放弃传统模式从而适用企业现代化管理需要

会计电算化工作目标是应用企业财务会计原理与管理会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对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报告方式进行改造后建立的事前预测、事中规划控制、事后核算与分析、提供决策依据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要开发真正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要加速财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广泛引进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开发适用企业管理需求的适用型软件,并具备二次开发接口,提高软年本身的兼容性,提高软件满足管理方面的需求。提高软件各功能之间兼容性,提高软件整体完成系统目标功能,软件设计应遵循高效性原则,突破手工系统框架,改变以手工账表为核心进行会计处理的做法,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最大限度满足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电算化要真对不同的行业,开发出适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如银行系统的银行企业对账管理软件、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管理软件、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做到通用性与专业性有机结合。使得财务软件更加的适用于各种行业,大大提高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普及率,为企业运营提供高效快捷服务。

2.4 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会计电算化中的会计资料是由规定的程序生成的。它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用户权限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财务人员认真执行相关法规及本单位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硬件、软件管理制度;如制定机房设备安全措施、修改会计核算软件的审批和监督制度等保证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另外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设计入手,建立完善会计软件服务体系,增强软件自身的限制功能,建立会计信息资料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实行多级备份制度。

财务电算化制度范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分析;辅助;会计

财务分析是利用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披露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对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财务成果进行描述分析和预测的一项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财务分析可以对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做出评价,从而找出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改善决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各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逐渐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把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相结合就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具体来说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务分析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以给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而财务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会计核算,而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大部分数据来自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其中所需数据可以从会计电算化系统直接转换获得,亦可以与会计电算化系统共享。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成功运用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财务分析所需的规范、准确的数据提供了直接来源,为财务分析提供了数据准备和基础保障。本文就是探讨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相关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一)有利会计信息集成化

从现代财务分析发展趋势看,财务分析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处理财务信息的过程,信息是现代财务分析的基础,财务分析中信息处理的正确、及时以及财务人员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决定着财务分析的能力和效率。财务分析提供的信息使领导可以直接对市场进行反应和决策,在形式多变的情况下判断方向。而会计电算化可以把所有数据集于一个数据库,实现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新流程,并且可以与外部企业(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的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有利于会计数据的集成化。

(二)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财务分析是通过对会计数据的再加工,从而了解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为单位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在手工方式下,财务分析面临着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繁琐的问题,分析人员往往会简化行事,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确,不能说明问题,同时,分析结果的时效性也很不理想。采用电算化管理以后,运用财务分析系统能够进行各种财务指标分析、报表分析、现金收支分析及因素分析,可以对分析结果用图形表示,使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明了,能够轻松地编制预决算,进行完成情况分析,也可以按任意阶段任意时点进行比较分析,以获得比较准确、详细的会计信息,从而为单位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对财务分析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机盲”是无法应对现代财务分析工作的。目前,有许多会计人员仅限于制单、记账、审核、打印凭证账簿,这不能适应电算化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系统管理员和会计主管人员,一方面必须掌握计算机使用、维护的知识,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数据丢失,必须掌握计算机的一般知识和多媒体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熟练地进行数据处理、汇总统计、分析、查询和备份等技能。面对新知识的挑战,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也日益普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但会计电算化在辅助财务分析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发展。

(一)思维观念落后,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许多企业的领导和相关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没有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软件财务分析模块比较好,单位不注意就使其在财务分析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差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及控制制度。目前有些单位却因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在人员管理、操作管理、维护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另外,单位制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也存在某些同电算化规范相抵触的地方,这些制度大多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考虑,而从会计制度的要求考虑得过少。最后就是会计信息保密性差,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 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 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形式存在的, 因此很容易被复制、删除、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三)缺乏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他们要掌握一定的财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是用技术以及保养和维护。尤其财务分析对财会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懂得基本的财务知识而且还要懂深层次分析,同时又懂计算机技术,这种复合型人才在企业严重缺乏。财务分析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人员不懂财会知识,这些方面严重制约了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发展和推进。

(四)会计电算化软件不符合财务分析的要求

我国财务软件不仅开发速度慢,而且财务软件以核算为主,不重视管理和分析功能。主要的财务软件的指导思想是是把计算机用于会计处理,从而代替手工记账,是以事后核算为主要内容。这类软件难以实现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要求,其次就是财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对策

(一)领导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企事业单位领导应该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把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到实处并高度重视。结合财务分析的实际情况,积极把会计电算化应用到财务分析之中。在工作中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作为企事业领导和专门的财会人员要认清形势,找准现状,积极组织学习,促进财务分析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财务分析技能的提高。

(二)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根据《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硬件、软件管理制度、以及适合自己单位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已制定的各项制度,并重点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制订单位内部电算化管理制度,制订并严格操作管理制度,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做好会计信息的保密和安全工作。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

(三)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适应经济发展对财务分析人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原有会计信息处理模式和财务分析的工作状况。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以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的变化。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应注意培养“会计-计算机-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正常发展。积极开展对财务分析人员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知识方面 的培训工作,要求财务分析人员树立会计电算化的观念,掌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以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水平。

(四)改善和提高会计软件功能,拓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范围

现行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内容简单,功能不强,不能适应单位财务分析的需要。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点,为财务分析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会计软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性和分析的模块,拓宽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范围。会计软件的财务分析功能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在财务分析软件中具有各种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综合分析、结构分析、比较分析、图表分析功能;另一方面要求具有财务报表分析功能,能够对三种财务报表进行各种分析,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各种分析结果。

四、结论

总之,财务分析需要调用大量的数据,进行一定规模的运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而大量的数据和一定规模的运算颇费时间和人力的,因此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要加快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辅助财务分析的进程,就要加大发展的力度,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财务分析的人员,改进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制度,以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润波,李宝芝.浅析会计电算化在财务工作中的影响[J].中国市场2008,(5):95~96.

[2]田生宏.浅谈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工作的影响[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2):31~32.

[3]杨绪刚.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及对策[J]. 2009,(2):25~27.

财务电算化制度范文4

【中图分类号】D92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16-01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服务“三农”措施的推进,中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财务也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热点。为进一步推进财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促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普及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使农村财务管理规范、高效的治本之策。

一、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难点

据统计,目前全国96%,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其中比较规范的村达到了60%以上,有30多万个村实行了村会计委托,9457个乡镇实现了财务管理电算化,效果良好。但对于全国600万个村来说比例仍然非常小,很多地方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算盘计算的原始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

(一)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管理者的思维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很多乡镇都是被动接受,在软件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这样势必对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十分不利。很多乡、镇、村的管理人员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没有从整体角度看待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管理方法和流程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某些村干部,自认为只要自己不贪不占,农村财务电算化无关紧要,还有部分农村领导干部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当作树立形象的一种手段,而对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带来的深刻影响,他们往往是不了解或不重视,因此并没有真正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不明确,或执行制度不严。

调查表明,许多应用了会计电算化的农村,对于财务管理的电算化并没有制定详细、明确的管理制度,制度规定比较笼统,实际操作性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实行,或者是管理制度执行得不严格,这都造成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电算化过程中财务数据录入不及时、数据错误、微机管理不善、档案数据丢失等各种各样的失误时有发生,致使整个的财务管理一片混乱,会计电算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设备差、软件不匹配。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财务用计算机存在着设备老化,设备更新慢的问题,造成了运行会计电算化软件速度慢,效率低。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然而专门面对农村会计工作开发的会计软件却寥寥无几,会计电算化软件再编程能力低,与其他相关软件匹配度差,致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合农村财务工作的软件。软件制造商对农村财务工作的不熟悉也是造成会计电算化软件与农村财务管理相脱节的原因。

二、改善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增强管理人员思想认识,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的认识,增强电算化意识,加快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步伐,在发展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让管理者看到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真正建立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大自动化设备和知识教育的投人,推动会计电算化普及。

(二)制定明晰的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并严格执行。

建立健全明晰的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是建立良好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在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体系内,在村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配备制度、人员职责、录入审核制度、微机管理与软件维护制度、病毒防护制度、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例如在人员制度方面,应配备适应电算化需要的工作人员,建立电算化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规范,明确人员岗位职责与权限。电算化工作人员定期接受电算化培训。建议人员配置和职责如下:设置管理员一名,可由村主任、村支部书记或村经管站站长兼任,负责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工作,协调电算化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工作,熟悉农村经营管理和会计业务,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常识。设置会计电算化操作员一名,由村会计专职担任,负责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工作,负责账目记载等电算化软件基本功能的使用。操作员应熟悉农村财会业务,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软件的使用。设置审核员一名或数名,对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数据审核员应熟悉农村经管业务及有关政策,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制定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明晰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迈向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备。

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备较差的状况,县、乡、村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加大财政投入,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选择与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可以以市、县为单位,统一招标采购会计电算化软、硬件系统,有效降低成本,并加强了系统的统一性,有助于信息公开、资源共享,而且有利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工作互助。开展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经过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以后逐渐过渡为定点开发或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使会计电算化软件更适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农村经济上的应用向更高层次发展。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是财务与会计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1994年,财政部就制定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随后,农业部也根据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提出“农村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方向”。我国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管理现代化新农村和农村财会工作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时展的必然。随着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人员、设备系统地逐步完善,必将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必将为高速发展的我国农村经济增加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财务电算化制度范文5

关键词:电算化;内部制度;实施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大社会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制度在国内外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也已经实现了这一不发展,所以中小型企业应该建立电算化制度,从而减少手工运用来处理经济业务。

一、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会计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开发,使用、培训、服务、制订和执行法规制定以及实施微观与宏观管理会计业务和会管理现代化的全部。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的需要。许多私营企业一样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做账模式,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利于以后的企业扩展,采用会计电算化制度来处理经济业务势在必行。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状况

(一)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平衡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使其在会计方面的应用也逐步显示出其优越性,从而得到了众多会计工作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

(二)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发展迅速,但其安全机制有待加强

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推广、发展迅速,但随着网络系统更进一步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面有较大隐患:在外部有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攻击等;在内部有软件本身的缺陷,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将导致会计数据的不完整性、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失效,这些是会计电算化继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三)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

目前财务之间的不统一,不兼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存在。特别在同一行业内部,由于未从行业的整体角度出发,各下属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品种多,各种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不一致,就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还有在同一部门内部中,由于财务软件的购买时,往往只考虑财务部门工作需要,没有从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高度出发,结果导致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信息的中断,其他部门也不能通过网络有效的共享财务部门的信息。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一个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的基础。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跨机核算工具与程序、会计数据与信息的表现形式、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时,除了要遵守手工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外,还要考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二)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通过对系统操作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每个操作人员都设置各自的密码,以确保他们不会篡改自己的操作。

(三)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该项管理制度内容是做好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的维护,以保证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是以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会计数据与信息的,具有磁性化和不可见的特点。

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与进程

会计电算化是单位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制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考虑整个发展进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要求和进度。

(二)资源的配备计划

首先考虑会计软件的处理流程是否适应企业现行的财务流程;再次考虑会计软件所用的数据库是否与企业选用的数据库一致;最后还要考虑到会计软件的性能是否安全可靠。所谓的安全可靠一般是指,会计软件防止财务信息被泄露和被破坏的能力,会计软件防错和纠错的能力。会计软件的操作设计是否适应企业的特点也是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还涉及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需要具体有新知识结构的人才来完成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实施、开发和应用等工作。作为财会部门的人员,我们必须参加电算化培训,以便能够适应电算化下的业务处理工作。

五、会计电算化的展望

所以说会计电算化代替传统的手工方式处理经济业务,已成为不可逆的潮流。首先,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时效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其次,他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再次,他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进一步发展。企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积极建立会计电算化制度,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会计电算化制度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的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的为提高各企业、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汪允杰.中小企业选择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2007,4,14

[2]江磊.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南京工业出版社,2007,8

[3]飞杨.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内容目标及原则.2007,12,1

财务电算化制度范文6

【关键词】 高校; 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近年来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高校会计电算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积极参与、软件商竞争有序的格局。我国加入WTO后,高校对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志着会计电算化新的一场革命的到来。与此相应的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问题分析

随着高校会计电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软件、基础、安全和人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一)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滞后

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可谓百花齐放,各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我国高校财务软件设计思想大多是考虑会计核算,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软件没有充分发挥电算化对强化财务管理的作用,缺少财务分析功能,使得财务部门不能在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很好地发挥监督和参谋助手作用。

1.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对传统会计处理手段的“模拟”。会计电算化可以说是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复制”,这种电算化仅仅是把计算机当作高速运算的工具,模拟手工会计模式去完成原有的数据处理任务,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会计循环理论,忽视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造传统会计,从而达到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的需求。

2.会计电算化程度不深。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数据同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就可以采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生成管理报表。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少数软件开发商虽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离高校财务信息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3.会计电算化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财务软件局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部门不能及时查阅和掌握相关的财务信息,财务人员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数据输出后进行整理,提供决策的信息总是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部门的管理成本。

作为通用的高校财务软件,应该既符合高校实际情况,又要满足各种类型学校的管理工作需求,这就需要软件功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随着高校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控制费用、增加收入都对高校财务软件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薄弱

当前,高校电算化管理工作薄弱,新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地发展。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业务,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相关制度规范化、标准化,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运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发展把高校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但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不健全,使得会计信息不能被合理使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会计工作的作用。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脆弱

1.数据安全风险。在手工方式下,财务信息以账、证、表等形式存储在纸介质上,修改过的会计凭证或账簿可以从财务人员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是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数据直接存储在磁盘上,对电子数据的非法修改可以做到不留痕迹,存在着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数据风险。利用计算机的舞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被发现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大。因此,在电算化系统下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意义重大。

2.管理安全风险。由于相关人员缺乏计算机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不遵守本部门的信息安全规则,造成数据损失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普遍对病毒的危害性程度认识不够,任意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在计算机间、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交替使用软盘和可移动硬盘、U盘,将计算机病毒带入财务系统中。另外,由于一些计算机的配置较低,安装防病毒软件后计算机运行速度会受到影响,一些员工对安装的防病毒软件私自卸载,造成整体防病毒工作的被动。因此,往往由于某一个人使用过程中的疏忽而给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风险。

3.非人为事故风险。如意外事故,包括非预期的、不正常的程序结束操作造成的故障、由于电源故障造成各种设备无法使用、存储数据的辅助介质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已输入数据的凭证丢失等。如果这些数据已经及时备份尚可恢复,如果未及时备份,则造成财务数据将永久丢失,给高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会计电算化人才紧缺

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一直是制约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财务人员的会计实践工作经验丰富,但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只能机械性地使用财务软件,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如果出现误操作,可能就会使自己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严重的可导致财务数据丢失、系统崩溃。人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选择适用的会计核算软件

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当中,使用的财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和财务工作正常进行。高校要重视财务软件的选购问题,选择适用于财务管理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一方面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测试,选择能满足高校内部管理需要的、适合本校的财务软件;另一方面,高校应将应用商品化财务软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通常的商品化软件总是只能反映某一类用户共同的需求,而不能充分照顾到每一个用户的具体情况。为了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有实力的高校应将商品化财务软件和自主开发结合起来,利用本校的计算机技术力量,对商品化财务软件未能提供的功能加以补充,对其不完善的功能加以完善,服务于高校管理需要。

另外,从网络技术角度出发,着眼于今后软件的升级换代和功能的全面提升,应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第三方接口输入输出的全面开放、大型数据库技术等内容,让财务系统走上信息系统的高速公路。

(二)改善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

1.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要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引进先进的电算化管理理念,改进高校会计工作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与计算机应用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设将与软件的应用并驾齐驱,会计电算化系统必须有一套与之紧密结合的组织措施,形成全面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为进一步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依据。要完善电算化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高校会计人员上机操作规定、系统维护规定、档案管理规定等等,做到有章可循,更好地对会计日常事务进行处理,保证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的安全、可靠,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务管理保障。

2.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要加强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养,使财务人员既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技能,还对计算机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快速、周到、全面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知识、能处理计算机一般性故障,培养出对会计电算化接受能力强、既懂会计知识又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应时刻关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培训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对在职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知识结构,为社会输送新的血液,提高财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和应用水平,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

3.做好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

高校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安全防范意识,把数据安全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多级备份机制。对于财务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要按照“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保恢复”的要求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备份数据要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多个存储介质上,必要时使用压缩软件、加密软件对备份数据压缩、加密。定期将必要的备份数据刻录到光盘中,重要的数据最好制作两个以上拷贝且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保证数据在损坏后可以及时恢复。同时,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制定合理的数据访问的用户账号、权限设置、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提醒用户不使用简单的密码,并定期修改密码,防止泄漏账号及密码。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财务软件本身有安全漏洞,要及时安装的补丁程序或升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

(三)落实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

实现电算化后,对会计档案管理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有效地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建章定制,制订一系列管理办法:1.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保存制度。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以计算机打印的书面形式保存,保存方法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2.妥善保管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光)介质或其他介质载体。如规定存有会计数据的磁盘应存放在防潮防磁的房间内等。3.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工作日常检查制度。高校财务领导应定期地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加大监督力度,促进高校会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4.建立完善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调阅与使用权限制度。各高校应严格会计档案调阅的审批程序和规章流程,严禁随意拷贝、复制,随意调阅会计档案,加强会计档案的安全性与保密性。5.报废的计算机应将其硬盘彻底格式化,以防数据泄密。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实施组织机构控制。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将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即在财务人员之间进行分工,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与之配套,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防止舞弊,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贯彻业务审核与计算机操作相分离、数据输入输出与数据审核相分离、系统维护人员与计算机操作人员相分离、系统数据文件的保管与计算机相分离的原则。

2.强化内部财务监督。通过内部监督可以了解现有的一些内控措施是否有效。在会计电算化运行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业务处理等进行评价和检验,有利于监测财务软件的可靠性,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安全之本。重视内部监督,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是规范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促进高校自我监控、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较好措施。

(五)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

会计属于上层建筑,它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会计领域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会计社会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呼吁会计革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将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在完善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同时,侧重于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实现会计信息化改革目标,高校将通过互联网和校内局域网建立一个相对快捷开放、实时方便的信息交流系统,为财务部门和校内其他部门之间,高校与外界之间保证畅通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将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一次质的飞跃。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