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外贸客户開发;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协同建设;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145—03
一、课程概况
在外贸领域,“销售为王”理念广为人知,外贸从业人员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客户開发与维护以及订单承接的能力。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就是外贸专业中针对性地培养这种能力而设立的。
课程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经过大量调研,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若干个典型的工作情境,并选择“通过展会開发客户”、“通过网络開发客户”这两种最主流的业务開发方式作为主要的学习情境。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引入当地企业的实物产品、详细数据以及往来资料,在模拟一体化教室里,给学生创设逼近真实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建设与实践
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创设逼真、实用,且复杂、有难度层次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学人员一方面向外发力,深入企业,从一线企业汲取教学资料,另一方面加强校内教学建设和教学设计。
(一)以企业产品与业务为基础建设实务型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灵魂。但与外贸专业的其他课程一样,原来的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内容的深度不够,简单、浅层次的流程教学和案例教学仍占较大比例。原来虽也采用情境化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仅仅将企业和产品作为背景材料,公司类型和产品的变化几乎不影响或只是轻微影响教学内容,情境教学实际上只是原有教学内容的一张皮;具体内容而言,情境教学也没有完成根据实际工作情境对原有教学内容的重构,而只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包装或部分更新,与实际工作情境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坚实的认知和实践基础,也缺乏具体的外贸产品的支撑,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空对空,没有真正的着力对象;二是教学内容并非来自于一线工作,与企业的实际对接太少,教学内容理论化、形式化和流程化。
外贸的本质是贸易,既然是贸易就应该离不開特定的企业和产品,生动鲜活的情境教学也应该是以具体的企业和产品为基础,唯有这样,教学内容才有出发点和具体的支撑。外贸不同于一般的国内贸易,不仅需要外语作为沟通手段,而且有很强的政策性,所以涉及的部门和当事人以及业务流程也更加复杂。情境教学若是在校内闭门造车,势必模拟不出真实复杂的外贸业务活动,也唯有从具体的外贸企业汲取个案和教学资源,才能构建贴近实务的教学内容。因此,无论从课程认知基础还是课程内容的渊源上都离不開具体的企业、产品及其业务。
在实际操作中,“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组首先对地方产业进行调研,选取几个社会影响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学生认知度高的行业作为重点,然后课程组成员各显神通,深入企业收集资料。与以往资料的收集不同,本次教学资源的收集更强调资料的深度、完整性和系统性,尽可能挖掘一个企业一笔完整业务的所有资料,包括业务中的过程性资料和中间环节资料。
根据资料的可得性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性,大致可将这些教学资源分为实物资源、数据与文件资料、业务往来资料三大类。实物资源包括可供出口的产品与配件、销售包装、运输包装、各类标签等,这类东西比较容易获取。数据与文件资料包括产品目录本、产品相关性能与参数、报价表范本、合同范本、信用证范本、各类检验单据、各类出货的单据以及企业内部流转的各类单据与文件等,这类资源涉及企业商业机密,有一定的获取难度,但对于教学价值很大。业务往来资料主要包括跟客户的往来邮件、即时聊天工具上的商业洽谈内容、业务沟通过程中的一些信息、文档或其他资料等,这类资料对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教学极具价值,但是获取的难度也特别大。在实践中,出于保密或安全的考虑,企业往往会删除或隐藏客户信息、价格信息、重要技术参数和产品信息,若想获取这方面资料需要与企业主动签订保密协议。以上这三类资源从实物产品到业务操作信息,基本涵盖了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其内容之深度、过程之全面、体系之完整极大超越了以往的教学资源,为实务型课程内容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材料。
获得企业原始教学资源后,便是对其进行筛选和教学化处理。按照课程目标,结合收集到的原始教学资源,对教学情境和微观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参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编写学生工作页。具体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内容的普遍适用性,还要考虑深度与学习迁移性,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接受效率,因此在教学资料的处理上既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体现厚度和丰富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了解实际工作的复杂多变,培养学生在复杂工作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也要适当地进行教学提炼和概括,让学生从具体的个案和工作情境中跳出来,理解外贸工作的共性之处。通过一系列转化和设计,来自企业的教学资源才真正成为适用的实务型教学内容。
(二)营造企业场景式课程实施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对课程实施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仿职场工作场景的教学环境,自然比普通教学场所更能让学生进入准工作的状态。适宜情境教学的课程实施环境不仅包含教学场所、设备仪器、办公和学习设施等硬件条件,也包括工作赖以进行的软件环境,参照企业文化,课堂文化、学习氛围等隐性环境属于课程实施环境。
以台州职业学院为例,学院非常注重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教学实施环境建设,对其予以大量投入。截至目前,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一体化教室,教室里含6个3*3米的标准展位与相关样品,可用于外贸参展实战教学;投资60多万,与企业合作共建了两个校内外贸工作室,外贸工作室完全按照真实外贸公司的标准装修并配置相应设备,外贸工作室内现有样品和资料500多件,能同时容纳26人进行实践操作;购买了阿里巴巴、环球资源B2B网络平台三年的使用权,并与合作企业联合開展真实业务,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外贸业务中。
经过几年的持续建设,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实施环境已能很好地支持课程教学。学生可以在样品室和校内外贸工作室获得产品认知和外贸业务认知,为课程学习打下感性基础;在一体化教室里,学生可以利用标准展位和其他资源,完成从外贸参展筹备到模拟参展,直至展后跟进、业务磋商、订单签订、合同执行等全流程的业务;学生也可利用真实的B2B平台,学习电子商务网站的日常操作与维护、学习通过网络方式開发客户。以上这些项目的课程实施环境及内容已接近于真实企业工作,学生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而企业也非常愿意接纳这些具备“准工作”经验的学生。
(三)以真实外贸业务为课程主线
首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以外贸业务发展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为主线的;其次,课程主线不是模拟的外贸业务,而是业已发生的真实的外贸业务。
以外贸业务为课程主线符合课程教学规律。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特点,而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是外贸专业课程体系中開放性最强、对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门课程。传统教学以“知识点+案例”的形式显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非常有效;而有些项目教学中出于高质量企业资料较难获取和课堂实施便利等原因,将整个业务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存在逻辑关系的离散项目,虽然对能力训练有针对性的加强,但弱化了整体之间的联系。工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的过程,因此本课程的每个学习情境都以一笔完整的业务贯穿始终,在处理具体业务的过程中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的课改实践证明,这种“做中学”的学习效率比以往教学有了明显的提升。
作为主线的外贸业务须是企业真实的外贸业务。情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深度不够,模拟不出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因此本课程直接取材于企业真实的外贸业务,教学过程尽可能地复制原始场景、还原真实业务流程和细节。真实业务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的生动性,学生易于被吸引并激发兴趣。如实际业务中的外贸函电简洁、实用,学生学起来上手很快,在学习学院派商务函电中出现的畏难情绪也基本消失了。
实践中,“通过展会開发客户”这个教学情境选取了教师跟合作企业一起去香港International Lighting Fair(Autumn Edition)参展并成功開发一笔业务,“通过网络開发客户”这个教学情境则选取了校内外贸工作室利用Global sources B2B网络平台成功承接的一个单子。由于真实度强、教师参与度深,课程设计比较容易,课程实施的效果也很好。
(四)充分发挥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作用
兼职教师如何深度参与课程也一直是困扰本课程的一个问题。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现场授课与网络辅导相结合。为了使网络辅导真正发挥效果,课程组引入“导师制”,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位授课导师负责一两个小组;设计了实务性很强的课外工作页,发放给学生,学生为了完成工作页,需主动向导师寻求帮助。这种倒逼机制使得校外兼职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课程组还邀请兼职教师参与模拟展会,让他们扮演国外客户。
除了对兼职教师参与课程的内容进行精细设计,课程组还制定了兼职教师的遴选标准和退出机制,形成了一整套与课程相适应的灵活有效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三、课程建设体会
(一)深入企业,推动产学合作
1.课程建设的基本素材应来自于一线企业
课程建设已进入后课改阶段,一些易于改革的、校内单方就可改革的部分已基本完成。目前制约课程建设的已不是顶层设计以及中观层面的问题,也不是教师积极性和精力投入量的问题,而是在具体课程改革始终不接地气,与企业缺乏有效深入的接触,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原始素材的问题。向外发力、与校外企业深度联系是课程建设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一方面,学校需要在制度、资金、人员等层面支持校企合作;另一方面,作为参与课程建设的基层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深入一线企业,实际参与产学合作。
2.课程建设的效果要回到企业进行检验
课程建设的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最终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如果仅仅是在校内或教育体系内评价,无法准确衡量其社会适用性,因此对课程建设效果进行评价的最终主体应该是微观企业。而深化产学合作不仅可以听到企业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真实意见,实现事后反馈;而且还可以在合作阶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实现事中调整。
(二)删繁就简,坚持实用性原则
外贸在快速发展,由于与企业联系不够,学校课程可能还保留着一些不实用,甚至严重脱离实际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些过时、不真实的内容时,易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因此,课程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删繁就简,回归外贸业务的本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有用的东西,逐渐培养他们对外贸的兴趣,培养职业认同感,这对他们毕业后对口就业以及长期的职业生涯很有裨益。
体育课程的内涵范文2
【论文摘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从人文索质教育的视角,着力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所潜含的隐蔽性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及其文化性、行为性的特点,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发展。
我们知道,体育课程中的隐蔽课程与正规课程一样,是构成学校体育系统的重要元索,也是对学校体育产生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可以说,隐蔽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小可或缺的因索之一。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的交互作用,把潜含在体育课中的、具有理性层而的内涵显现出来,即人类社会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技能的认识和情感,辅射至体育教学整个话动过程,无疑会对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用,同时也会对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发挥潜在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在倡导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人背景下,隐蔽课程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实质上都凸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据此,本文依从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试图从隐蔽课程中的理性层而,着力探讨隐蔽课程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潜在价不值。
1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
所谓隐蔽课程就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索,如师生关系、教风、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蔽的、无意的、隐喻的或者是还未得到的教师经验,但都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能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正规课程同时发挥作用,如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情感性等教育要索。
正规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完成的课程。隐蔽课程虽然不像正规体育课程那样有统一的人纲、教材、内容、要求及日标,但它所潜含于正规课程中的精神、文化、伦理等教育内涵,却一自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如体育教师的良好精神姿态、为人师表、教业精神等作风和风格,就隐含着隐蔽课程教育的意韵。因此,可以肯定,只要在体育课中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规范化操作的行为,就足以说明隐蔽课程教育在发挥作用。
隐蔽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学校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文化索养和内心境界。那么,隐蔽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拓展什么文化,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能体现在隐蔽课程教育这一环上。作为体育教师史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对隐蔽课程教育的主旨有所认识、领悟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具有正而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蔽课程教育之中,才能在一定意义上把人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历史证明,“教育能使人获得史多的人性,形成史高级的人格的水”。提倡隐蔽课程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队列队形教学,其“步调一致”的练习要求,就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性,即,一是培养人学生的基木规范能力,一是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尽管这一练习单调、枯燥,但对人学生心灵的陶冶、触动是久远的。所以隐蔽课程教育,无疑对时代风貌、伦理道德、行为举止、审美情趣等正而的东酉起到了副止化及传承作用,尤其是对练达人性、朔造人格、培养人生能力意义深远。
有鉴于此,我们以为,隐蔽课程教育较好地体现了现今所倡导的人文索质的精神飞因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体育等诸多方而的能力培养以及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形成,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正规课程的有关知识上,而是让他们多向地摄取体育文化内涵,井能消化于人格生命之中,从而获得人生意蕴的全而体验,来充实生命内容,陶冶情感与灵魂,进而达到灵与肉的“全面唤醒”,成为全而发展的多维的人。
2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涵义的探析,以及由此所派生出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已经让我们‘觉察出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和行为性,而且这又是人学生社会化成长最为自接和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索。
2.1文化性
众所周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那么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及其体系自然就会被传承、发展,特别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进而使之成为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动力。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_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体育文化又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界中的各种体育话动以及话动的组织形式、话动的规模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的复杂整体。而隐蔽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构成的。所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要索。随着人们对积祟起来的文化价值(包括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于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亦越来越显示出对人学生的陶冶和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人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意味着是将大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朔造中“唤醒”的过程,亦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程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它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集合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学生通过一定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可形成相应的体育文化规范、价值和日标意识。所以说,隐蔽课程教育也是人学生形成一定规范意识和价值意识的关键之所在。隐蔽课程教育中的文化性及其教育因索,不是简单的累加,它是从不同文化层而来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的,譬如体育教师的思想作风、情感修养、智慧能力和生话习惯等,都会对人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开展隐蔽课程教育,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理性的思维和视角来选择、设计其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若从课堂常规环节看,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的教师,则会有不同的主题要求和执行方式,有较注重追求整齐划一风韵的,也有较注重严格考勤制度的,更有较注重练习方式的,等等。这一系列不同风格的常规性操作,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帮助人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规范的概念,并起到甚至约束自己竭尽全力地按照这一要求去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在进行隐蔽课程教育时,只有体现出一定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才是体育教育的真义和实质。
体育课程中的教育性、表现性、竞争性、娱乐及审美性均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这诸多特性,通过隐蔽课程的形式而迁入体育教学话动中,其本身就说明了隐蔽课程具有文化性的表征。强调民族文化的归属性教育,乃是许多国家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在对待这种教育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又是以隐蔽课程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用,因为追求潜移默化和自然渐进的教育,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的途径。譬如日本课堂上充溢着“日本精神”的文化意识,努力表现求合作、共存亡的民族人格特征,就是较典型而又成功的课程教育范例,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好的、健康的,但仍有不足,尤其是在发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功用性方而所涉及的实质性题材甚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隐蔽课程这一教育方式或手段,把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即求娱乐、求养身、求技艺、求优美等)及美德充溢在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才是普通高校最有效、最有力的体育课程改革。
2.2行为性
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的行为性,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主要包含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味性和智慧能力性等方面,是以其外延的行为影响来评价的。在体育课上,影响人学生的积极性因索颇多,但教师的外延行为乃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等,是决定人学生行为表现的自接而重要的条件。由于隐蔽课程特别强调行为的潜在教育要索以及追求自然渐进的影响效果。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智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同时又要求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那么,体育教师在运用隐蔽课程进行教学时,其行为的外在表达应体现出积极的思想内涵,这是隐蔽课程教育最为真义的一面。
2.2.1品德修养
在体育课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或受到尊重的基木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也涵盖着人的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体育教师的行为表达中,或多或少表征着其一定的思想和品德,因此,只有内在和外在表达统一或一致,才能构成体育教师完整的品德形象。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或操作方而,其诸多行为表达必须恪守师者风范,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展示出教师品德修养上美的一面,以此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颤,并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达到品德修养教育的目的。
2.2.2知识修养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的知识修养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能力层次,一般说,知识越丰富,其的修养、层次相应也较高,那么,其的探知能力自然就越强,对事物的判别、驾驭或把握的能力就越高飞可见,知识的学习、吸收及掌握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体育教师若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意识以及其他相关理论知识,就能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增进心理相通和令学生信服。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身体力行中,若能以理性行为来概括其自身的身体行动,以及体现自身的知识价值和诸多能力的话,不仅能起到对学生的教化、陶冶作用,而且还能更深一层地激发学生认知、探究、创新的心理。
2.2.3才艺修养
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需要具备多方而的能力,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巧、动作能力、示范能力、人际能力和预见创新能力等。也就是说,“琴棋书幽、歌词诗赋”略知一、二,并能从中展示出其一定的才华、才干和才智,从而给学生留下一种博人精深、触类旁通的感觉。体育教师具备多才多艺的品质,既有利于隐蔽课程教育的开展,又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一定程度上讲,更能使学生产生无比的信赖感。
2.2.4情感修养
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应本着感情对感情的交流,人格对人格的交流,这是建立良好感情基础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行为上坦诚自然、开明豁达,对学生和蔼可亲、热情爱护以及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尤其是在课中形成和谐气氛、良好的沟通、协调的行动、个性的相容等气氛,无疑会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也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亲切、友谊、信赖和支持。所以,从情感角度讲,体育教师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最为本质、最可信赖的立足点,也是最根本的保证。
3结束语
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具有潜在的教育意义,涵盖其中的文化、品德、知识、情感等具有正向价值的内涵,无论是其的内延性还是外延性,都足以表明隐蔽课程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同时隐蔽课程教育又集中体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其理性层面中的教育元索,所反映出的内容、实质都是健康的、正向的,对人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向上的。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隐蔽课程教育中应立足于理性层而这一着力点,通过一定的文化朔造和行为表达,把属于美好的、优秀的、善意的、坦诚的、和悦的等具有时代特质的内涵体现出来,对人学生施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进而使体育隐蔽课程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苹和人学生社会化成长中发挥效能。
参考文献
【1】l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l裴时英教育社会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体育课程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体育课程;文化;工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191-02
1 研究目的
几十年来,人们几乎很少从文化这个层面来讨论体育课程,对其进行批判与解构,明确提出体育课程文化的主体存在。体育课程的性质始终得不到准确定位,时常发生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关系纠缠不清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在于我们研究思路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说,有关体育课程的学说都是在竞技体育研究的名义下进行的,举凡对体育课程理论探讨都自觉不自觉地被作为体育理论的一个分支来对待,始终没有在文化背景上来解决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思考体育课程在体育学中的位置及在人文学科中的位置。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文献法、专家咨询法等。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文化节律与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
我国的体育课程完全遵循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嬗变。于是,体育课程逐渐地被赋予了社会主义文化工具性的逻辑与角色,并且按照制度化了的、已定论了的文化模具提高人的运动技术、增强人的体质。“体育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盛行。由此,也造成了体育教育品质的畸形?使体育课程的发展呈现出清一色的竞技体育文化驱控与锁定的机制和效应,造成了体育课程的文化盲点及文化主体无意识状态,体育课程标准落后于运动成绩的水平,简单地适应与趋从于社会文化。原因固然很多,但体育课程文化性缺失却难脱其咎,从而使体育课程从未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理念与品质。
3.2 体育课程缺乏文化性
体育课程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是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而不是文化主体。这就决定了体育课程是以学生对文化“占有”与掌握的高效率为目标,是文化所特有的更为深刻的无形的、难以测评的内涵被体育课程物化为有形的可操作的、可测评的、系统的、程序化的知识。从此意义上讲,对体育课程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就不能简单地归之于竞技运动而忽视对人自身的最高关注。
总之,体育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命题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机械化、程序化的加工模式,所造成的学校体育课程文化性的缺失与虚无,都根植于体育课程思维方式中的文化主体意识的缺失。
3.3 体育课程文化的内涵
体育课程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等受体育课程决策者主体需要的影响,同时,它又有着一定的客观基础,具有不同于其他的本质属性。体育课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3.1 体育课程的实质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办学宗旨等规定的。对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它是国家意志和各种社会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国家意志的制约,体育课程本身就体现了国家对未来人才身心健康要求的意志。因为优良的身心素质包括较强的免疫力、抗病力,科学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规律,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体能,顽强的意志,鲜明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稳定的应变能力以及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等等。 3.3.2 体育课程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人类经验的积累。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成果。当今社会,高新科技的发展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急速转变,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体育课程的影响也十分重大。此外,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十六大同志提出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体系。”因此,体育课程也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素质为使命,应该是一门最富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体育课程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身体活动的物化层面上,而是为了使学生把健康作为最大的追求。
3.3.3 由于体育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社会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和人们受教育的客观要求,相应地,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也成为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虽然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文化以及教师行为、教学质量、学生的需要、学校资源条件、学校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但从体育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出。社会和人们受教育的发展水平及国民体质健康素质的发展水平。
3.3.4 体育课程是学生在自我定位基础上的自主选择。体育课程不仅应反映社会的要求,而且更应适应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由于学校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可以说,体育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和组织上,都要适应每个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与水平,并不失时机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3.4 体育课程文化的教育性
体育课程文化是一种较强的价值涉入文化,而知识、经验、技术本身却不能赋予体育课程文化充分的教育性价值。运动技术中心论体育课程观的错误就在于将技术视为必然的、超越时空的、客观的真理,认为运动技术自身的价值就是体育课程的全部依据,体育课程就在于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技术材料,体育教育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特殊的运动过程,学生的学习不过是对竞技运动的认知与掌握。 工具化体育课程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没有“我性”的课程,不可能是一种文化主体存在。显然,体育教育应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是一个文化过程,体育教育应通过文化积淀、传递、创造的不断循环,使其由工具化向文化转化。正是这样,脱离了实用的体育运动,最终才变成真正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活泼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恰恰就是来自这种脱离实用的“游戏”。
3.5 体育课程文化的先进性
判别体育课程文化是否先进,首先,应坚持历史的尺度对体育课程文化进行评价。从体育课程文化与相适应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来评判体育课程文化是什么历史阶段上的什么性质的文化,看这种文化是否具有现代性,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其次,应坚持科学的尺度对体育课程文化进行评判,看体育课程文化是否客观地反映了人类对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要实现体育课程的现代目标,必须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建立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文化的渗透,摒弃工具主义,从社会文化的附庸转变为“社会文化的主体”,使其逐步形成文化的课程。同时,加强对体育课程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对体育文化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性和学理性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机制。
4.2 建议
4.2.1 体育课程传承文化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但却不是唯一的使命,更不是什么法定的条例。体育课程传承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体育教师永远过去或现代的文化节律。而是通过了解文化,去开创新的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课程改革 问题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63-02
新世纪的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几年,我们惊喜地看到新课改给体育教育教学带来的显著成效,在教学理念更新、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变化,理论界更是对此次体育教学改革作了持续不断和扎实具体的研究。
一、新课标内涵解读
这次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与以往体育课改相比有鲜明的特点,除了运动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外,充分挖掘和体现体育课程的多种内在功能与价值,更加重视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价值,并将课程学习的要求具体化,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注重学生兴趣、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建构了较之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发展性好的评价体系。
新课标要求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使之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但是这里并不是一味强调突出运动技能及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而是要注重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和体现体育课程的多种内在功能与价值。因为体育课程体现出的教育价值也是其他课程所要共同体现的,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但是,必须要注重体育课程的知识性,即以身体练习为手段进行能强化体质的运动技术(操作性知识)传习。也只有在强调操作性知识传习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和挖掘体育课程其他方面的功能与价值。
二、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运动技术教学的淡化
在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初,就有理论工作者提出要淡化技术教学,认为体育教学中,不能再过分加大运动量,不能再偏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课标明确表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课标也对技术运动的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定,由此看来,技术运动的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终身体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目标的基础。因此,技术教学依然是我们的教学重点,问题在于教什么、怎样教和教的程度。
2.教学内容的泛化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材与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对象。新课改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思想,教材不再是统领教学的“圣经”,教学要注重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个体经验结合,注重对教材的补充、拓展与重组,因此跆拳道、轮滑、踢踏舞,甚至跑酷都被教师引入了体育教学课堂,应该说教学效果还是良好的,但是由于新课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明确的说明,也没有有效地把握和选择机制,在实施中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一些与身体运动无关的游戏、魔术等内容被引入到教学中来。这些内容笔者认为已经背离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初衷。
3.教学策略的形式化
学习方式的改变亦是此次教学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教学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富于个性而又全面的发展。教师大胆革新教学传统,多种教学策略引入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另一方面,浮躁、盲从与形式化也给多样化的教学带来了冲击。
如自主学习理论的提出与在教学中的应用。自主学习是教育教学领域炙手可热的理论,可是体育课堂上的自主却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放羊”。自主学习本应是在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自主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效果,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具有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它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而在体育课堂上,有的教师要学生自己练习,缺乏指导、要求与帮助,学生一练到底,没有考核和考察。“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策略亦如此,越来越形式化。
体育课程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 小学体育;微课教学;策略探究
微课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以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对课程的内容能够进行详细的表达,加强学生对所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E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力,实现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因此微课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对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不断创新的今天,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微课和小学体育教学进行结合能够减少体育课程演示中对学生带来的伤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文章以跆拳道礼仪体育、立定跳远等体育微课的制作为例,在充分把握微课基本理念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的融合发展,为学生创建真实性的教学场地,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一、微课在解决小学体育程序性技术问题的应用――以立定跳远微课设计为例
立定跳远是小学生跳跃动作教学中的重难点教材,通过立定跳远能够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身体的灵敏度、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立定跳远的动作包括摆臂、蹬地、腾空和落地这四个环节,教育的重点是两脚用力撑地,并要做到轻巧落地。传统的立定跳远教学是教师进行一遍遍的演示,但往往是教师很累,学生还无法把握动作的技巧,教学效果不理想。
微课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立定跳远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教师利用多媒体对立定跳远的工作进行分解演示,并及时生成视频播放,对学生的动作错误进行纠正,并通过相关优秀运动员的视频展示引导学生对关键动作的注意。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教师可以多次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还可以拍摄学生的演练动作,通过分析对比加深学生对正确立定跳法的掌握。
二、微课在解决陈述性知识问题的应用――以跳绳中的选绳微课设计为例
很多小学生喜爱跳绳,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涉及了大量和跳绳有关的课程,是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必修项目。跳绳虽然是一个容易掌握的运动技能,但是在学生的具体运动中发现他们的实际跳绳水平高低不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体育教师在仔细观察学生进行跳绳运动后,总结出学生跳绳不科学这一问题。导致跳绳不科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绳子的长短、粗细影响以及学生使用跳绳手柄的长度设置不合理。为此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种问题,信息技术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教师在体育课程之前选择三名学生进行跳绳示范,并将学生具体的跳绳过程制作成视频,从而清晰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了正确和错误的跳绳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教会了学生如何进行正确跳绳。
三、微课在引导学生正确情感导向方面的应用――以跆拳道微课设计为例
体育课的教学思想是健康第一,一切体育项目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体育精神得到了人们的发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院教学中的体育精神。其中“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礼仪的宗旨,跆拳道的训练中涵盖了礼仪、廉耻、忍耐等基本精神内涵,得到了人们的推崇。在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体育课程中,逐渐加强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即通过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体育精神内涵,从而最终将体育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个人行为品格。将体育精神实现内化的最好办法就是以群体效应扩散这种体育文化内涵,而群体效应扩散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学校体育课的跆拳道训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跆拳道的正确录制,在演练中教会学生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知识,分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跆拳道,通过视频播放跆拳道训练知识,实现了师生之前教与学的互动,在图形、声音、文字等多媒体的综合作用下在最大限度上提升了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
另外,跆拳道礼仪微课程的教学具体应用的场景包括实体教学场景、个性化教学场景等。学生在跆拳道的教学中融入了微课程,能够在跆拳道文化内涵传播和跆拳道训练技能传播之前架起一架桥梁,在不断的课程学习中,加强学生对鞠躬礼仪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跆拳道的基本礼仪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将微课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本身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实践,通过微课的融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体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实现个人的综合发展。
作者简介:
马眩(1976),男,河南郑州人,民族:汉;职称:教师;学历:本科。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84-04
自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之后,全国普通高校以《纲要》为依据,建立了本学校的体育课程模式并予以实施。4年的改革历程,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必须对改革所走过的道路予以客观的检视、理性的思考和自觉的反思,构建更科学、更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为此,2006年4月~6月,以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地域特征分湘西、湘南、湘中、湘北,对湖南省26所本科院校中的15所学校的学生、任课教师、体育教学部正副部长做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发放问卷2055份(其中学生1800份,教师225份,部长3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4份(1628、176、22),有效回收率87.79%(90.44%、78.22%、73.33%)。问卷经专家和“测量一再测量”法检验,具备进行本研究调查的高效度与信度。
1 《纲要》实施效应分析
1.1 课程教学实施效应
湖南省各高校在《纲要》实施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经济状况、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地方特色、对《纲要》的理解和学生选择项目的情况,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予以实施。其中13.3%的学校每年修订一次,33.3%的学校4年内修订了3次,46.7%的学校修订了2次,6.7%的学校修订了1次。《纲要》的实施,在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增强体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并没能实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达到《纲要》的提出5个领域目标。
(1)课程内容。整体上各高校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紧扣《纲要》要求,将学生掌握2~3项体育活动技能作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满足学生兴趣为主”,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开设,以球类体育项目开设最多,占教学内容的42.9%;其次是体能类运动项目,占21.4%;艺术类(健美操与形体训练)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占24.3%;娱乐类运动项目占7.1%。男女对生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很强的性别差异性:男生以球类与传统体育类项目为主,多是对抗性与力量性较强、运动量较大、身体接触频繁的运动项目,选择排前6位的教学内容为: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羽毛球、乒乓球,以篮球为第一选择的占男生总数的56.9%;女生以艺术类健身项目和球类项目为主,多为运动量、难度不大,协调、柔韧及可控性高,碰撞、危险少的运动项目,选择排前6位的教学内容为:健美操、形体训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排球,以健美操为第一选择占女生总数的69.5%。
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新《纲要》也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各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集中在健康教育、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含运动项目知识)上,健康教育内容包含运动损伤与处理、营养与保健、运动处方、生理构造与运动4个方面;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包含规则与裁判、运动技术分析和体育欣赏等方面。男女生在内容选择上有所不同,男生主要侧重规则与裁判的内容方面,而女生则侧重体育欣赏内容,这与男女生所选择的课程项目特点及性格特点的差异有关。
体育课程内容无法实现《纲要》提出的“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基本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健身性、选择性、可接受性和民族性”要求,但文化性、实效性、科学性和世界性则相对较弱,究其原因,并不是各高校不执行《纲要》规定,而是可操作性不强,无法实施。
(2)教学组织形式。《纲要》实施后,开放式教学得到了加强,教学组织上改变了集中和整齐划一的形式,实行了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共存,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原则的教学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按一定流程组织教学”是主要的组织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沿用传统的‘开始一基本一结束’三段式课堂教学流程”也较多地运用于课程教学。
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7.6%的学校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专题讲座,按内容安排专业教师授课”为主,其余学校则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理论课由实践课教师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灵活掌握。
(3)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包括体育能力、身体素质、课堂表现、出勤几个方面。目前各高校仍主要是以体育教学部统一规划为主:普通体育课100%由体育教学部统一评定内容、标准与方法;选项体育课及体育选修课由体育教学部统一安排的占66.7%;有20.0%的学校由体育教学部规定评价内容,而评价标准与方法由教师(或相同项目任课教师)自主安排;13.3%的学校采取体育教学部规定内容与任课教师自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定。整体上,对学生体育考核的内容、方法与标准,仍主要是由体育教学部负责制定。在具体制定过程中,存在两种主要方法,一为体育教学部的相关人员(教学副部长或年级组长召集相关骨干教师)共同制定,下发至各任课教师执行,并进行检查;二是由下至上,由相关任课教师通过商量制定再报体育教学部审定批准。
1.2 学生学习效应分析
(1)课程意识。体育作为一门学科,自有它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因而体育教学离不开一定的课程约束力和教师的教学与对教学流程的适当控制;运动负荷与强度是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因素,一定运动负荷与强度的体育运动有利于身体的发展是已得到证实的。对于体育课程教学,79.5%的学生赞成体育课程教学应有“一定运动负荷与强度”,67.8%的学生赞成“体育教学需要强制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能力”,说明了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基本内涵及实施途径有着正确认识。
(2)体育表象。自《纲要》实施以来,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整体呈增强趋势,46.2%的学生因为健康意识的增强提升了对体育课程的兴趣;33.5%的学生因为体育项目的丰富提升了兴趣,28.9%因为体育意识的增强提升了兴趣,反映了《纲要》实施后,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增强主要是由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的增强及运动项目的丰富所致,而非淡化了竞技、加强了娱乐性、改革了评价体系、满足了学生兴趣等教学因素所致。
参与程度、课堂表现和合作学习3个指标得到了师生共同的较高评价,表明当前的课程改革与实施对吸引学生参与运动、发展学生体育兴趣和团队精神有一定的成效。在心理
健康、社会适应两方面,因为涉及到体育课程外的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少争议,不能得到认同,无法判定是否是体育课程教学效应所致,这也是《纲要》值得商榷的地方。
(3)运动技能。依照《纲要》要求,各学校在大学一、二年级都开设了选项课,从学生参与学习的项目分析,达到了《纲要》中的基本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男生以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小球为主;女生以健美操、形体训练、小球和篮球为主;从课程内容分析,在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兴趣的课程教学中,缺乏一定的课程约束力,由于大多数学生中学的体育基础太差,仍然走不出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与过程的自由发挥。
理论方面通过体育教学,52.1%的学生获得了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34.70%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相关体育运动技术原理、体育运动项目裁判与规则、身体构造特点与运动的关系方面的知识;获得体育文史知识的学生较少,只有6.7%,6.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一无所获。
(4)体质水平。对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趋向积极与肯定,普遍认为越来越好,原因是学生进行的是自我的纵向比较,相对于中学来说,其它课程压力程度、体育教学水平与教学环境均有较大改善,大学时期的体质有了一定的提高,是一个相对评价。
教师对不同时期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横向比较,在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肺功能等方面,与学生自我评价存在显著差异,评价为越来越差,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因素、教育理念和体育课程改革本身。
2 《纲要》实施中存在问题分析
《纲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种课程权力的不同分配,使课程改革走向一种从“控权”到“赋权”的新型课程实施方式。从形式上看,根据国家颁布的《纲要》,各学校制订了相应的体育教学大纲,表明出了人性化、弹性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却处于游离状态,大学体育课程成了组织体育活动的中介,课堂教学只是健身、娱乐、休闲的即时运动形式,而不是作为一种体育课程文化的知识积累过程,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逐渐走向其外延的育人因素与娱乐因素,没有在学校教育的课程背景上来解决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
2.1 课程知识结构的“失衡”
在课程的实施中,课程知识结构与娱乐体育、休闲体育产生碰撞,呈现“学生喜欢什么,什么就是课程”的状态,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一方面表现在课程设置商品化,课程文化发展不平衡:课程设置偏重于学生的兴趣与快乐、娱乐与休闲、同感与近知(时尚),把课程当作了“市场”,学生就是选择“商品”的“上帝”,而无需进行对课程文化的叩问。这种倾向在全国都存在,如,“如果把体育课作为一种商品来销售的话,那么适销对路是最重要的”;“实行俱乐部制,烹制学生喜爱的体育‘菜肴’”。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不平衡:课程项目的选择与开设非常集中,男生为三大球,女生为健美操与形体训练,由此带来了体育知识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具有很强的性别特点,以及身体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整个大学生群体定位在一两个项目,知识窄而浅。
2.2 女生体育课程的“艺术化变异”倾向
在“美女效应”的社会现象负面影响下,美体锻炼在大学校园里已成为女大学生的时尚,健美操、韵律操、形体训练几乎成了女生“大学体育”的代名词,课程出现了“艺术化变异”倾向。之所以说是艺术化变异,是因为:第一,体育的“变异”:体育课程内容主体转向艺术类项目,主要是以配乐类的健美操与形体为主,把“体育”单一化成“体育舞蹈”;第二,知识的变异:知识结构简化成“艺术类”内容,把体育知识定格在音乐与舞蹈动作中。当前课程的选项制,造就了70%以上的女生体育的唯“艺术类”倾向,简化了体育课程的基本元素,在“艺术”的“殿堂”里,体育所特有的运动项目技能、人体运动的知识、经典的体育文化与竞技体育运动中所固有的公平性、公正性、规则性、合作性等特点在慢慢消退,体育课程改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2.3 健康、体质与体育课程文化的冲突
大学体育作为一门课程,应以体育文化知识为主轴,以积累大学生科学发展身体、健康身心、适应个人和社会未来需要的体育知识与能力的储备为目的,并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体育文化内涵的课程。纵观几十年的学校体育课程,每一次“学生体质下降”的背后,都在反思与批判我们的体育课程教学,而恰恰忽视了对课程教学外“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实施过程的反思,这是一个误区。
“健康”只是体育的衍生功能与累积效应。正如谭华教授所说的“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体育并不是健康的首要条件,生命和健康的首要条件是吃穿用和医疗卫生;很多人终生没有参加过标准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但并没有影响其生存状态”。
体育活动只是一种特殊的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社会文化活动形式,作为课程的“体育”,是一种为实现群众体育、生活体育、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体育传媒……等多种社会功能的知识与能力储备的过程,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传授体育学科文化、提高体育素养,而不应在“健康与体质”的功能目标下失去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
2.4 “手段抛弃目的”倾向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只讲求哪种课程好实施,而忘了实施的效应与目的,从而由一个极端(以技术为本)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学生兴趣为本)。大学体育的发展,不能只讲求“走哪条路好”,而忘了“要到哪里去”。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带来重大创新和突破,将最终反映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
体育课程不仅仅是身体活动,不能说只要有身体活动或娱乐成分的就是体育或体育课程。采取什么形式,用什么内容让学生运动起来、愉悦起来,只是教学实施的一种手段,不能成为我们的教学目的;“选项课式”、“俱乐部式”只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组织形式,不能决定课程知识结构体系;“五个领域”只是一个目标体系结构,不能用来代替内容框架,否则“五个领域目标踢毽子就可以全部实现,就光踢毽子?”;作为一门学科课程的体育课,“授业”是主要任务,别让“手段抛弃了目的”,这是大学体育课程的根本。
3 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