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范文1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为依据,顺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面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作一展望,针对如何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产生的背景
1.知识经济要求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知识经济下,要求信息高速的传递,信息科学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单位要提供更为标准、及时和相关的信息,以利于知识经济下投资者的决策,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将是确定无疑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会计信息的需要。
2.时代进步需要会计电算化。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之会计的计算方法更为复杂,计算量更大。显然,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的手工核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会计工作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化。
3.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处于中枢地位。如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那么管理所需的大量会计信息就需手工操作,降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实行会计电算化,大量的会计信息无需手工操作,有利于推动各单位管理手段的进步。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实验科研阶段。1983年以前,我国的电算化基本上属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缓慢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处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准备阶段。在此期间,我国会计电算化主要是进行工资核算的单项会计业务核算,且缺少与之相匹配的各种汉化的工具软件,专业人员也不够完备。1979年长春一汽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自发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致从1983年到1989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新技术革命浪潮遍及时期,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达到了。然而,在此期间我国会计电算化在理论、经验、人员培训等方面还很不成熟,大部分单位采用自己开发的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造成了许多盲目性、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的存在。为此,我国开始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工作,也开始进行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的法规性文件《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开始沿着一条规范化的道路前进。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
(1)我国的会计软件正由简单的以事后核算为主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会计软件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有40余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200多种,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实用、高效、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会计软件。
(2)我国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手工帐与会计电算化处理手段两种核算形式仍在相当多的单位中并存,真正实现甩帐的单位并不多,会计核算效率低。其次会计软件管理功能开发不足或没有开发,且多数单位虽采用了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但只应用了其中的一些核算功能,相当一部分的管理功能则处于闲置状态,系统资源浪费极大。
我国会计电算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①树立电算意识,转变观念。实现会计电算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②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关键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软件包的评审、会计软件功能、会计电算化培训等建章建制,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和保证会计软件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③加大培养“复合型”人才力度。拓宽会计人员的知识面,加大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的力度。避免培训工作只流于表面,华而不实。④加强会计软件的管理。首先要加强会计数据的保护。除了要设置用户权限、用户口令外,在一些重要部门还应考虑声音监测、指纹辨识等高科技手段。要实行专机专用、专机专管,对数据定期手工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网上处理、传载信息以及上网使用的方式是知识经济下的最为普通的财务信息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绝大多数的公司对外提供财务信息都是通过网上的在线服务方式,财务信息不上网的公司会处于筹资劣势,将缺乏竞争力。
2.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化、智能化。由于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高校多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同时也要求企业的会计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业务,还要熟悉计算机,具有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掌握一般性故障排除方法和纠错方法;计算机专业人员除应有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财会专业知识,了解会计核算工作,通晓会计数据流程。他们都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电算化会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复合型人才。这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高的培训费用,而在硬件上的投入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3.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4.面对WTO、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企业应重新定义新经济时代生存、发展的全新规则。以前那种缺乏前瞻性、国际可比性、闭关自守的会计信息,已经跟不上国际形势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具有透明度、更加可靠,并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国际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提出与推行,将对传统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彻底改变中国原有财务软件的形象,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发展,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展望
以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进了崭新的“信息时代”,而“会计”这一人类古老的经济活动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会计工作从传统的手工做账发展成了便捷、高效的会计电算化。迅猛发展的会计电算化使广大会计人员从传统繁重的手工记录、计量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高层的信息处理和经济决策活动中。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近30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但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已初见规模,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汁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但是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的差异,导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水平在各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
(二)电算化会计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但功能等同于“仿真手工”
会计电算化软件从很大程度上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传统手工做账中解放出来,这对于会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颈部,但是目前的电算化会计很大程度上是仿真手工会计系统,削弱了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仿真”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主流,同时也是评价会计软件优势的主要指标。从当前会计软件的发展现状来看,除了必须从系统外部取得原始凭证外,会计电算化系统几乎可以仿真出手工会计系统的所有方面。因此,从总体上说,这种系统的产生与手工会计系统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它只是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代替了手工系统下的纸张、笔墨加算盘而已;只是将中世纪的会计思想反映到了现代计算机的屏幕上,计算机只不过是充当了手工会计的工具。因为它既没有消除会计手工信息系统存在主观判断因素等固有缺陷,又未在信息处理方面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脱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孤军奋战”
目前的会计软件开发未能站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高度研究会计电算化,会计软件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现在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属于业务信息系统的范畴,只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财务管理功能。现在,我国绝大多数AIS未能成为企业MIS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软件内部各子系统也只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通畅,既影响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综合的企业MIS中,会计子系统应该从其它业务子系统获取诸如成本、折旧、销售、工资等原始数据,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管理能力,各业务子系统也应从财务子系统取得支持。
(四)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不规范
目前我国电算化所用的财务软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适应经济活动发展方面来看,仍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会计软件功能大同小异,开发不足
长期以来会计软件的应用主要局限在账务、报表、工资三个模块上,对于其他针对性较强的功能,如,成本核算口前还没有很完善的系统能够适应不同企业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
2 会计软件通用性差
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通用型财务软件曾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核算型及决策支持型发展,通用型财务软件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在功能综合化的财务软件中,继续遵循通用性的设计原则,会使系统变得非常庞杂。
二、解决当前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
拓宽渠道、培养人才是提高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的关键。要进一步改革人才教育培养的相关制度,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会计电算化所需各个层次的人才。相关的大中专院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把握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和硬件的开发、改进、维护等问题,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要提高软件的智能化水平,向会计决策支持系统和会计专家系统方向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由核算型到管理型最终到预测决策型。会计决策足指根据会计资料,使用会计模型,运用会计分析方法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优选,从而达到事前决策的目的。会计专家系统就指能模仿专家、并发挥同样作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三)加强从业人员的再教育
要使会计电算化向着更加智能化、高效的方向发展,必须有一支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这就对当前的从业人员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含义,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二是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更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财务软件也向网络化和管理型的方向发展,因此,掌握必要的网络知识和管理知识将成为时代对会计人员的必然要求。
三、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展望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大致需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
(一)会计核算的电算化
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先实现会计工作的完全电算化,完全电算化不仅是指手工会计的完全解放,还应是会计电算化与审计电算化的交叉融合才能真正实现会计管理信息化。电算化会计系统查询功能的强弱、数据库的标准化与开放性、是否保留处理过程和审计痕迹以及预留审计测试通道等对电算化审计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影响很大。只有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达到相互交融,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完全电算化。
(二)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的网络化
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意义的战略发展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入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时这个阶段的系统也必然要实现网络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三)决策支持的智能化
会计电算化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建立并实际运行会计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这个阶段是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进化或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像国外那样用它来辅助解决那些数据不规范、变化因素多、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级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问题。
另外,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以会计为基础的审计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为了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电算化审计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倾注更多的精力去进行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开发,规范高效的电算化审计是继会计电算化之后电子信息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另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企业信息管理一体化,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化的浪潮下,为了顺应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应不断完善现有体系的会计电算化,加强与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交融,向会计信息管理现代化迈进。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范文3
一、影响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几个方面
1、会计软件本身的局限性制约了电算化事业的发展
(1)大多数的会计电算化的软件都是重核算轻管理的,运用电算化可以改变会计工作人员繁重的算账和报账情况,是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将关键的精力放在管理方面的,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单位都只是重视报账,并没有将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目前大多数使用的会计软件都是以总账、工资、固定资产和报表核算等方面的内容偏多,在这样的情形下导致会计软件开发商方面只是将软件里面的管理功能的成本核算、预算等设计的很简单。运用的管理功能并不是很全面,直接将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限制了。
(2)目前,我国大多数会计软件公司的软件普遍存在通用性很差的现象和问题,很多的软件系统都是体积很大,根本没有办法针对自身需要的模块来选择适合的功能,而作为企业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难题,企业只能选择向其他的会计软件公司购置系统,以此来填补公司适合模块的空白,实际上选自不同的软件公司的系统并没有办法和其他企业的系统完全对接,不能帮助企业的信息系统信息共享。
(3)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没有保障,对任何一个企业发展来说,企业的财务数据是关键的商业机密,是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但是现在有很多软件所谓的加密,也只是对软件本身的保护加密,是为了防止盗版,并不能完全做到会计数据的安全加密,一旦会计系统出现问题了,就很难控制数据信息不会外泄。
2、缺乏复合型会计人才
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不单单需要熟练掌握各项会计工作和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的计算机管理专业水平,例如软件的维护方面,但是现在普遍存在企业内严重缺乏优秀人才,企业内要么是只是精通和掌握核算业务,对计算机技术并不精通,要么就是新的会计人员只是精通计算机技术,却对业务并不能做到熟练掌握,并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等,没有办法应付繁杂的账务处理,就算是已经通过了会计电算化考试的资格也只是掌握一小部分而已,一旦是超出范围的问题和事情,就很难冷静处理。这些种种因素也就成为了制约电算化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推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策略
1、用法律手段来统一和规范会计软件标准,提高会计软件质量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致使不同的软件开发商生产的软件品种多、软件数据格式及模块划分不一致、数据接口不兼容、质量参差不齐,应通过规范软件标准、加强软件质量管理和强化商家售后服务,实现会计软件的标准化,电算化软件的各个模块划分统一,并生产成“标准件”,可以实现不同软件的无缝对接,以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2、实现我国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财务信息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使得财会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和发展会计电算化。现行的单位会计软件虽然已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但总体上讲,模块不能适应管理需要,要真正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为单位管理服务,必须将其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3、必须要加快培养企业内复合型人才步伐
会计电算化更好的发展和应用,就必须要提高企业内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既要会计人员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项计算机技能,其中就要包括会计软件的维护保养等技术,作为企业方面也要加大对人员的培养速度和力度,定期组织进行培训,帮助业的老一代的会计人员尽快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帮助新一代会计人员多多掌握和借鉴老前辈的管理工作经验,尽快的提高企业内不同层次结构的会计人员。努力来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可以创新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范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管理型软件
一、浅析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具有如下四大特征:人机结合,会计核算自动化、集中化、数据处理及时准确以及内部控制多样化等。
1.效率的提升
相比于传统的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不仅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处理效率。传统的会计核算一般都是手工记账为主,耗时耗力而且间接的提高了企业财务的管理以及核算成本。另外,通过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利用,员工能够精确快速的输入账目,系统将自动快速生成相应的数据,通过系统的数据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账目失衡,并高效的将其处理,降低了企业财务的管理成本。
2.便捷性的增强
一般来说,会计电算化的处理结果相比传统的手工账较为安全可靠,在提高账目安全性的同时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资源的浪费。另外,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数据进行了一系列数据的系统管理,方便使用人员对错误的账目进行盘查,确保了会计信息的效率。
3.会计信息的保存与管理
会计电算化能够将分散的会计信息进行系统的组合,这种管理方式相比于人工账务处理更加的智能。另外,会计电算化也能够避免人工经常出现的重复登记会计信息的特点,能够及时的更改以及调整人工操作中出现的账目错误等问题,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从而实现会计数据的科学管理。
二、会计电算化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瓶颈
1.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通用性、适用性以及安全性较差
(1)财务软件的开发者为了节约开发的成本,通常将一套财务软件用于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导致许多企业在运用该软件时出现软件的系统过于庞大,涉及的业务覆盖面较大,许多软件的功能并没有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还要花费财务的大量时间进行软件的学习,这样给财务的工作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2)会计电算化的软件设计较为杂乱,一般而言,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开发项目较多另外许多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这样会使得会计人员在进入不同企业中需要会计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并造成了时间成本的增加。(3)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能较差。许多财务信息都能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反应出来,这些信息一般也关乎了企业发展的商业秘密,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2.缺乏相关的高级会计电算化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在国内的普及时间相对较短,并缺乏培养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从而妨碍了会计电算化向成熟阶段迈进。一方面会计人员对电算化系统的运用不到位,思想较为陈旧,不利于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计算机运用知识较为薄弱,加之又不主动参与到系统的学习上,对财务工作的处理始终徘徊在传统的方式上。而定期的培训也未能达到灵活处理会计数据的实际效果,仅仅停留在对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层面上。
3.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监管力度的缺失
许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在操作上存在安全隐患,在会计工作处理中也会出现职权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另外会计人员在系统层面中往往身兼数职,使得财务信息的保密性大大降低,而且很多企业也缺乏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与监督,导致会计电算化出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应当建立会计电算化的监管体制,做到系统人员的权责分明,在会计信息的保密方面也应严格提高安全警惕意识,杜绝重业务、轻管理的行为。
三、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具体措施
1.提升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质量,使其更具高效性
我国应当适当的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来改善我国会计电算化所出现的问题,首先统一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标准。再次加强电算化软件的安全性以及财务信息的保密性,本着对企事业财务软件负责的态度,制造出高质量的财务软件才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根本。
2.培养以及补充合格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1)明确需求:将对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反映在市场的供给关系上,利用市场资源的配置将社会资源吸引到复合型人才的供给上。(2)社会培训机构:需要相关的社会再教育机构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培训,满足专业人才向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转变的要求。
3.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力度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内部的监督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财务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发展的方向,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经过不断地完善之后,电算化系统总体上得到提升,但还是存在一些急需改善的不合理的模块设置,针对这种现象,企业的内部监督职能应该从这两方面来解决问题,一方面,加强对财务软件开发人员的监督;另一方面建立内部监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并采取改进措施,及时发现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娜.浅析我国会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7).
[2]蔡娟.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14).
[3]周清林.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我见[J].商业研究,2004(5).
[4]肖奎凤.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11(3).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范文5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事业单位 现状 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提高。大多数事业单位已经用财务管理软件代替手工核算,使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化、规范化,免去了许多手工重复劳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易于核算出财务分析所需的一些复杂数据指标,并且能够保证数据的精度和广度。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数据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及内部控制制度,更注重会计信息分析。既加快了会计由单一的核算职能向融合分析、预测、决策、控制的管理职能转变的进程,又加快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使事业单位达到业务处理高度智能、财务工作精细管理的目标。
一、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正从普通的会计核算系统向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合财务管理、财务计划、分析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转变。然而,在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阻碍了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职能亟待加强
会计电算化发展初期侧重核算职能,随着发展的深入,逐步过渡到“管理型”和“决策型”职能阶段。但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较少,存在着重视报账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仅仅是初步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系统以输入记账凭证开始,经过软件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但只局限在财务会计范畴,与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不密切,较少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大量的财务分析工作仍需要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性。
(二)会计电算化尚缺乏数据实时共享性
就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完全有能力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实现数据的高度实时共享,但遗憾的是目前许多软件还只是停留在单个用户级的水平上。可以说,真正实现数据库高度实时共享,靠网络传送数据文件的方式来实现,建立财务信息传输网络,提高数据的及时性,节约中转成本,成为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会计电算化安全性及保密性弱
现今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大多还存在一些漏洞,致使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几乎所有的软件开发都把重点放在理财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决策上,很少放在数据的安全保密上。众所周知,财务数据是商业机密,而数据库技术的高度集中,造成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重要的财务数据甚至有意破坏数据,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恢复起来比较困难。目前市面上的软件制造商真正着力于研究数据保密、防盗问题的厂家寥寥无几,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保护存在隐患。
(四)缺乏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高速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会计素养,深刻理解电算化软件处理账务的原理,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并能排除常见软件、硬件故障。目前,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他们往往对会计业务较熟但对计算机知识接受较慢,对软件的掌握仅停留在简单操作阶段,谈不上对财务软件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缺乏对网络和软件的维护技能,就更难涉及进一步的系统分析、设计、维护等复杂的工作了。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
(五)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许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时间短,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经验,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保管人员职责,造成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未能及时归档,已经归档的内容也不完整,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财务信息泄密。并且对会计数据备份管理未形成制度,会计数据盘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随意性大,一旦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会计数据将无法恢复。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建议
(一)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不仅包含着记账、算账、登帐等基本工作,而且还应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帮助管理者借助更加准确的财务指标做出正确决策,提高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为财务管理服务,就必须要提高会计软件功能,使用增加管理的软件系统。要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的软件模块,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预测和决策,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三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以会计数据处理为中心与其他信息系统互联的涵盖财产物资管理、会计核算、人事管理等多部门、多职能适应单位管理需要的会计信息网络,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作用。
(二)推动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实现财务信息实时共享
建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使传送数据网络化,实现财务信息实时共享。将公布财务或审计报告等工作直接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节约成本,便捷高效。随着实现会计电算信息系统的网络化,财务软件技术深入开发,将来我国的大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必将从单项环境过渡到网络化的环境中来。集中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使数据资料在网络上可以选择与其他部门的财会数据资料实现共享;可以将资金账户与系统挂钩实现网上收支;将局域网定向到银行的账户上,在网上直接进行资金的划拨和收支,提高了资金周转率,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切实保障会计电算化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会计电算化建立的管理制度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一种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由于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为了防止非法进入财务管理系统和修改数据库行为的发生,可采取设置程序保密控制,文件密码存储控制,用户进入操作系统的口令控制等多级保密措施,以保证在电算化过程中会计程序数据的安全。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想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发挥省时高效的优点,就要重视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复合人才的培训,建立一支具备良好素质的财会电算化队伍。加强并制定实事求是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不仅培养操作人员的会计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软件维护、分析技能,培养会计、计算机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发展,加快会计电算化实施进程。
(五)健全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料备份制度,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无纸化流程,所产生的数据均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上,因此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发生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电算化帐务处理后,应坚持及时备份硬盘数据,并且每次备份应不少于两套,分两地存放,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为确保会计档案的真实可靠,要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磁介质载体档案双套保管,且要分处、分人保管,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使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轨道。
总之,事业单位财会电算化的实施,标志着事业单位财会管理步入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为适应形势要求,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共同消除影响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推进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惠,温洪波.会计电算化在事业单位应用现状与对策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8).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范文6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平台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飞速发展,我国的会计事务也走向了电算化、信息化的发展轨道之中,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现代化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平台。可以说,会计电算化平台在企业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在信息上的处理速度,更能够为企业的经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会计电算化平台管理体系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强化工作进行粗浅地探讨,以供参考。
1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实际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当前会计电算化早已普及到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成为企业会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核算与管理工作。尤其是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有效构建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因手工进账、入账、出纳、财务报表制作等人为操作失误问题,还能够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整个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分析、共享水平。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引进会计电算化系统也是促进现代化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然而,通过不完全数据调查分析,可以看到,虽然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搭建了会计电算化平台并且使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与应用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在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应用上,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层未能够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平台的会计管理功能,也就无法在企业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尤其是现如今仍有部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层仅仅是将会计电算化系统当成是一种单纯地为了对会计信息进行统计与核算的应用工具,而未能充分地发挥出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会计信息、会计数据上较为强大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也就未能制定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分析部门,因此,也往往无法达到通过会计电算化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企业信息化发展系统的根本目的。第二,绝大多数的企业在构建会计电算化平台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以至于在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上极易出现会计电算化平台的系统管理人员权责不分的重要问题,而一旦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人员上工作上的权责不分,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导致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人员自身的权职膨胀,甚至造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人员其个人职权要比主管会计还要大,那么势必会给整个会计部门整体工作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给留下极大的机会。第三,过于依赖于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核算与管理缺乏健全的监督与检查机制,且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安全性偏低。通过数据调查,可以得知,部分企业在搭建了会计电算化平台以后,就过分地依赖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完全依靠会计电算化平台进行总账、账表、账账之间的数据输出,忽视了对账表数据之间的监督与检查工作。而一旦原始数据出现错误,会计工作人员又没有严格进行减低与检查,那么由会计电算化平台所出具的所有信息数据势必都是错误的,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当前病毒、网络黑客等攻击手段的日益严峻,缺乏完善安全系统保护的会计电算化平台也势必会遭遇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严重影响企业交易数据安全性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与安全风险。
2强化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具体策略
通过上文笔者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粗浅探讨,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就笔者多年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研究的实践经验,提出强化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几点个人建议,具体如下。第一,帮助企业管理层树立对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正确认识。只要让企业的管理层树立对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正确认识,才能够切实做好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应用,强化会计电算化平台的职能发挥。因此,要想强化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首先要让企业的管理层正确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平台的重要性,清楚地掌握与了解会计电算化平台在信息数据、信息分析上的重要优势,从而为企业设置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对会计电算化信息数据上的分析与方案制定。同时,还应该定期制定符合市场状况的电算化工作规划,利用会计电算化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进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方面的革新。利用会计电算管理部门的财务会计数据,建立会计数据模型,准确地预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从而切实将会计电算化提升至企业的管理中。第二,制定明确的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在构建会计电算化平台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多会计多部门的联合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平台。并且制定相关的工作规程,从而加强与会计电算化管理平台有关的工作人员相互监督的长效机制。对于工作规程以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定期地考核,督促会计人员利用专业的角度分析平台的准确性;对软件操作员以及会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计算机业务培训,运用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知识参与到软件平台的管理与维护的工作中。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工作流程以及维护等方面有一定了解。避免由于工作不当造成会计电算化平台中的数据错误等现象发生;在进行电算化平台操作过程中,严格履行矿用规定的操作规程,对数据录入以及输出等过程要加强管理。系统管理员不得参与数据管理员的有关会计操作;数据管理员也不能够将软件中的数据库擅自改动;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平台各项功能实施口令管理,只有对平台的功能具有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使用,并且要定期地更换口令。如果上级部门要对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核查的情况下,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授权。第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核对工作,实现企业在会计账目处理上的手工与电子操作并行。要想进一步强化会计电算化平台,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平台的职能,提高会计电算化平台在信息数据处理上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就必须对会计电算化平台每天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细致检查与对比,及时做好更改内容的记录与备份,从而提高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使会计电算化平台更好地应用于企业之中。
3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笔者就如何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化强化工作进行粗浅地探讨,也希望通过该文笔者的粗浅阐述,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上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益的参考建议。同时,也希望通过该文笔者所阐述的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提出的强化研究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建设,制定明确的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机制,更好地推进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应用做有益的铺垫。
作者:王庆彤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法正.刍议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品牌,2014(5).
[2]李云飞.关于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2015(46):169.
[3]陈有民.浅议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126-127.